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媒体

  • 广告媒体策划

    作者:[美] 杰克•西瑟斯,[美] 罗杰•巴隆

    有人认为,媒体策划是广告行业里不需要创意的部分,这种说法大错特错。一份成功的媒体策划方案,要求在媒体、时间安排、广告费分配和其他方面做出有创意的决策。除了在可用媒体资源方面掌握深入的知识外,最出色的媒体策划人还必须是营销、广告、调研和财务方面的战略专家。 在此前的5个版本中,《广告媒体策划》已经成为专业而有远见的媒体策划人的必读之书。在这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6版中,它继续为读者提供有关媒体策划的深刻见解,并涵盖了媒体方案构建、到达范围和连续性测量等诸多方面的基本原理。此外,它还及时更新了以下的内容: ■ 最新的学术研究和业内最佳实践 ■ 一份全新的假想性媒体方案,全方位地展示了真正的媒体策划工作 ■ 在整部作品中补充了因特网和其他新兴媒体的案例 《广告媒体策划》用简明易懂的风格解释了策划工作的复杂性。我们迈入了一个广告新技术和营销挑战层出不穷的时代,任何有志于从事创意媒体策划和采购工作的读者,绝不能错过这本全面、可读性极强的手册——它将经过时间检验的基本原理,以及最新的工具和方法,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它是一座不可多得的资料宝库。
  • 创刊指南

    作者:詹姆斯·B·科巴克

    科巴克先生凭借丰富的职业顾问经验,以通俗闲谈的方式,用大量的具体事例,描述了杂志创办的全部流程。从人们何以对新杂志有着持续的需求,什么会使杂志走向成功,以及杂志必经的生命周期等基础问题出发,条分缕析地指出创办杂志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内容:如何测试杂志理念,掉定出版计划书,出版试刊,集合员工,筹集资金等等,尤其是提到了如何计划和明确收支以创造最大利润。鲜活的案例,数据翔实的图表,关于出现问题之前的征兆,所列举的创办资金到位后必须做的186件事情,都使本书变得生动无比。他还探讨了如何运用杂志的强势品牌,将其延伸到数据库营销、图书出版以及因特网等领域的空间拓展问题。这是所有想要创办杂志、投资杂志,或是致力于杂志出版的人的一本必读之书。
  • 美国报海见闻录

    作者:胡舒立

  • 权力的声音:美国的媒体和战争

    作者:张巨岩

    《权利的声音:美国媒体和战争》以全新的角度和宽阔的视野。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揭示了美国的媒体和权力之间鲜为人知的关系。作者认为,美国主流媒体对于政治扮演着“诤臣”和“谏士”的角色,与政治以外的其他权力之间则主要是情人般的“共生”关系。作者获著名的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博士学位,现在在美国蒙默斯大学执教,其在媒体、公关和国际关系等领域的造诣使《权利的声音:美国媒体和战争》具有独特的阅读价值。
  • 冷酷的新闻纸

    作者:覃里雯

    覃里雯杂文集。如果你在这本书中发现了隐藏的激情,它是您自身激情的反射;假如您在这本书中受到了嘲讽,它是您对自身的嘲讽。我希望这本貌似尖刻的书能够在某些时刻唤起美感,某些时刻唤起同情,因为我认为这二者是我们赖以为生的东西。本书文字精美,读来酣畅淋漓,其观点明确,引人深思。 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新闻专业教科书里,你还可以看到那条著名的谚语:“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书上说,这是糜烂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新闻观念,是值得批判的。现在这样的批判已经很少听到了。不可否认,对如今全球的新闻业来说,“美化”是情愿不情愿的共同追求,几乎也是惟一的选择。除了宿敌伊斯兰教国家的宣传、和当初因为冷战而留在某些特定国家新闻业中的意识形态痕迹外,CNN的报道已成为各国新闻教科书,普利策获奖作品也已成为各国新闻业的圭臬。
  • 餐饮也是媒体

    作者:奥斯卡·马奇西奥

    这本书是意大利一些社会学家与餐饮、娱乐业经营管理专家的一部理论文集。本书聚焦于意大利餐饮业,并由餐饮业延伸到整个休闲娱乐产业,进行了相当专业精到的社会学、文化学和管理学等方面的分析和研究,可以算作是餐饮社会学、餐饮文化学和餐饮管理学方面的专著。   想知道意大利餐饮行业的独特经营理念吗?本书作者马奇西奥博士又一次表观出他高度智慧的洞察力,提出了发人深省的见解。本书是一些意大利社会学家与餐饮、娱乐业经营管理专家的一部理论文集。这本书聚焦于意大利餐饮业,进行了相当专业精到的社会学、文化学和管理学等方面的分析和研究,可以算怍是餐饮社会学、餐饮文化学和餐饮管理学方面的专著。作者们还把自己的理性思考由餐饮业延伸到整个休闲娱乐产业,篇幅虽然不大,却足够发人深思。
  • 普通人与媒介

    作者:[澳]格雷姆·特纳

    《普通人与媒介民众化转向》旨在进一步拓展和应用“民众化转向”这一思想,我们既可用它来建构名人,更重要的是,还可用它来理解媒体与文化之间出现的一个新的关系领域。媒体,特别是电视,已经开发出建构身份的新能力,这些能力正在产生的社会效果不只是生产“老大哥”。实际上,我想论证,由于媒体越来越直接参与建构文化认同并以此为其主要活动领域之一,媒介的功能已经发生了转变。正如我在别处所言(Turner,2006),一旦媒体作为一种文化认同的中间人,或者也可能是一个广播员,它当下的功能就更接近于一种身份的译者甚至作者。 格雷姆·特纳以一种不偏不倚而又异常理性的方式,评估了民众化转向在文化研究中的长处和弱点。 ——吉姆·麦圭根(Jim NIcGuigan),英国拉夫堡大学社会科学系文化分析教授 特纳的著作,严格考察了电视研究中或许最重要的争论:媒介与出现在媒介上并消费媒介的普通人之间的关系。特纳选取大量国际事例,对诸如新媒体、社区广播和真人电视等进行了各种思想探索,以说明所有不同形式的媒介都可置于普通人的标题下加以理解。这部著作构思巧妙,文笔动人,凭借特纳在这一领域里的广泛研究,展示出对普通人与媒介的思考,如何为全球化、媒介工业、参与、表征、文化政治与技术等研究领域,提供有价值的洞见。 ——布霄特·米尔斯(Brett Mills),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影视研究讲师 格雷姆·特纳为当下新媒体景观的启蒙潜力之争,提供了一种不同凡响的斡旋调停。尽管 “权力属于人民”可能成为博客、Web2.0互动及真人电视时代的集会口号,但是特纳却谨慎地反对将“民众化”与民主制混为一谈。他精巧地分析了媒介工业如何通过促销个人主义和“普通”而获利,迫使我们重温权力、身份与社区等根本性问题。本书应成为徜徉于媒介文化研究变动之域的学生和学者们的必读之物。 ——塞拉·蒂尼奇(Serra Tinic),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理论与文化副教授 格雷姆·特纳是媒介文化研究领域最有意思、最有思想的写作者之一。本书思想敏锐,见解重要。从认识到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时代有如此多的普通人见诸媒介开始,特纳进一步探求,对普通人、媒介及媒介与文化分析来说,这一现象意味着什么。这是一部精彩之作,值得所有认真研习当代媒介与文化的人所阅读。 ——约翰·斯道霄(John Storey),英国桑德兰大学媒介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 2011语录

    作者:新周刊

    《2011语录》分时事·政治;文化·生活;娱乐·体育,具体包括:我们什么东西都想卖给你们——胡锦涛主席访美,美国总统奥巴马说了一句大白话;稳定的三大法宝:麻将、淘宝、“非诚勿扰”等。
  • 新闻的力量

    作者:迈克尔·舒德森

    《新闻的力量》内容简介:有人说新闻仅是反映世界的信息,也有人说新闻是兜售党派性观点的宣传。但迈克尔•舒德森在这本优美的文集里告诉我们。新闻确实是这两种形式,又不仅仅全是。它是一种文化的形式,具有自己的文学和社会惯例,在很多方面作用力强大,远比许多批评者怀疑的要更微妙和复杂。《新闻的力量》洞察了这种文化,提出了新闻媒体是作为现代社会关键机制出现的一个令人信服的观点。
  • 颠覆

    作者:Erik Qualman

    本书主要讲述了全新的社会化媒体时代到来之时,社会形势、个人行为及观念所发生的转变,以及企业需要做出的相应改变。书中首先讲述了社会化媒体时代人们的两种典型的行为——防御行为和自夸行为;接下来通过奥巴马当选总统的具体例子说明了社会化媒体的强大力量;之后讲述了社会化媒体给个人、企业带来的影响,以及个人和企业在这种影响下所应采取的措施。面对新的时代,我们所需要做的是不断地调整、改变,这样才不致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 本书观点新颖,分析透彻,适合各类想在社会化媒体时代脱颖而出的人阅读,更是企业营销人员的宝典。
  • 民主的看门狗?

    作者:(美)海伦·托马斯

    在华盛顿新闻界,像海伦·托马斯那样勤恳的记者不在少数。像揭露出水门丑闻的鲍勃·伍德沃德和不久前猝然逝世的提姆.拉瑟都是有名的工作狂。托马斯是这些名记者中资格最老的人之一。在她入行的时候,女记者的数量还很少。有人曾经问托马斯:“你能够引起总统们的注意,是不是因为你女性的吸引力?”托马斯回答:“我可没有那个潜力。”的确,与如今电视上那些漂亮的女记者和主持人相比,做纸媒的托马斯能在这一行出人头地,靠的完全是出色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以这样的背景出身的托马斯,难免会对今日传媒中各种各样轻浮与不负责任的现象感到不满,这一情绪在《民主的看门狗?》中得到了详尽的表达。虽然有时候托马斯的批评显得有点极端,但是她对美国媒体历史和现实的描述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新闻发展图景。希望了解美国政治和社会的读者能从中受益。
  • 虚伪者的狂欢节

    作者:[法] 阿尔贝·杜鲁瓦

    虚伪者的狂欢节,ISBN:9787800095139,作者:(法)阿尔贝·杜鲁瓦(Albert Du Roy)著;逸尘,边芹译
  • 主编死了

    作者:陈序

    “我服务的媒体停运了。我创办的媒体衰落了。我热爱的媒体消失了。” “是我所扮演的角色——‘主编’造成了这一切,如同造就之前一个世纪的繁荣。” 时至今日,媒体业正在面临深刻而艰难的转型,昔日辉煌的著名报刊相继关停,数字化浪潮不可阻挡。 是什么使得传统媒体脱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爆发式涌现的自媒体是变异还是回归?未来的媒体又将呈现何种形态?…… 答案就在这本书里。 了解媒体主编权力与个人表达权利的关系,方知其正当性边界与有效时限。 了解工业化媒体受惠于垄断,方知其过剩产能的存在基础与瓦解条件。 了解广告模式的周期性特征,方知金融危机为何成为压垮印刷媒体的最后一根稻草。 了解用户体验滞后于技术替代,方知有主编的新媒体还不是新媒体。 了解大众传播的“个体私有化”进程,方知自媒体如何从大机器生产中复兴。 了解主编死了,方知新闻专业主义将成为公民常识,业余者将成为未来的主流。
  • 理解新媒介

    作者:[加]罗伯特·洛根

    “如其运转,则已过时。”新媒介发展之迅速,让人们无法跟上其脚步。 新媒介景观迷惑了我们的双眼,它与社会、与生活、与个体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同鱼和水,你能说清:谁依赖谁? 媒介哲学家麦克卢汉如先知一般地预言了一一媒介是人的延伸,他的亲密战友、著名媒介学者洛根再度断言一一人延伸了媒介。 在《理解新媒介:延伸麦克卢汉》一书中,罗伯特·洛根展示了物理学家的气质:严密的逻辑、透辟的解析、系统的视野,麦克卢汉的思想被推进至新的高度。 这是一部卷轶浩繁、巨细无靡的新媒介百科,各种新媒介形态纷纷登场;也是一部思想深邃、充满洞见的学术专著。罗伯特·洛根对新媒介的语言迷思、生成语法、发展定律的深刻解读,将为您撩开新媒介的面纱。
  • 十年

    作者:孙玉胜

    本书是平和的、沉静的,但始终总有力量在扣击思维。希望在阅读过程时时引领读者走进电视新闻理念的深处-用以阅读的书籍能够伴随阅读者,而用以思考的书籍有可能改变阅读者。 前言 十年前,这些满怀理想的激情的年轻人聚在一起,吸引他们的是创业,十年后的今天,凝聚和吸引人才的基础仍然是创业-是一种创新机制使得这个集体充满活力。尽管创业的过程充满艰辛,但我的同事们却用激情和意志矗起了一座理想的山峦。他们用自己年轻的感受,独特的视角,开放的理念,全新阐释着属于这个时代的精神追求,宣扬着他们对生命意义和人文精神的理解。这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为了追求一种不平凡的生活,为了给自己的青春和理想一个有分量的交待,义无反顾地走进了一个他们认为能够放置自己生命中最好年华的地方。 我曾任新闻评论部主任四年多,最令我骄傲的是,我曾提议并主持起草了评论部部训:“加入新闻评部是我们自愿的选择,我们愿意为中央电视台的荣誉和尊严尽职尽责。在这里,我们崇尚求实,公正、平等,前卫。”我至今清楚地记得那天傍晚,在北京西山宾馆的一个会场里,大家集体通过这个部训时的气氛:郑重,神圣而充满激情。这个部训后来成为新闻评论部特有的部门文化的灵魂。多年里,新闻评论部乃至新闻中心的许多同仁都在为自己的理想和中央电视台的荣誉尽职尽责,甚至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始终令我欣赏和尊重,因为电视记录的每个画面,情节,事件和故事都出自他们之手,他们是一切优秀节目的原创者。 本书叙述的是十年中的事,但不是十年史,它只是一个新闻改革的参与者,见证者身处其中的观察,体验与感悟。它叙述的是一些电视新闻改革事件以及新栏目实验和大型特别节目动作的过程,背景。追求和检讨,还有我对一些电视理念的注释和解读,而这些理念和解读必定也受历史环境和个人认识水平的局限。 朝发夕至,路上十年,坚定写作的目的是为了来者,勇往直前面不重蹈覆辙。 谨向本书编辑潘振平、插图作者衡晓阳、张亮致以谢意。 2003年5月
  • 別對我撒謊

    作者:約翰.皮爾格(John pilger)

    图书 > 政治 > 世界政治 推薦人:司馬文武/專欄作家 陳雅琳/三立電視台新聞部總編輯 項國寧/聯合晚報社長 杜念中/台灣蘋果日報社長 馮建三/政治大學新聞系主任 林照真/資深記者 本書簡介: 過去幾十年來,「調查報導」(investigative journalism)意味著記者運用其如椽之筆,英勇地揭露不公不義、惡行劣跡,以及最重要的──濫用權力。《別對我撒謊》收錄了歷來調查報導的扛鼎之作,表彰幾位最傑出的新聞工作者。時值今日,新聞界正遭受前所未有的攻擊,本書的問世意義格外重大。 本書選錄篇章依寫作年代編排,類型涵蓋新聞報導與專論、電視節目底稿與專書節錄,每一篇作品都深入官方緘默之牆的後方,披露令人坐立難安的重大真相。編者約翰.皮爾格也藉本書向他最欽佩的新聞工作者致敬,包括名噪一時的揭密記者(挖掘越南美萊大屠殺的西摩.赫許、直探洛克比空難真相的保羅.福特)、勇氣十足的親身見證者(廣島原爆之後第一位趕到當地的西方記者韋佛瑞德.柏契特、一九九○年代定居加薩走廊進行報導的阿米拉.哈絲),以及另闢蹊徑的新聞工作者(德國變身臥底記者根特.華萊夫、戳穿美國殯葬業真面目的潔西卡.密特佛)。 《別對我撒謊》涵蓋過去五十年來意義重大的事件、醜聞與抗爭。從瑪莎.葛爾紅筆下在一九四五年解放後的納粹死亡集中營達豪,到二○○三年美軍入侵伊拉克之後的血腥殺戮。一路走來,讀者將深入理解不公不義如何蹂躪越南、柬埔寨、東帝汶與巴勒斯坦等地的人民。 皮爾格為每一篇報導做了詳盡的導讀,針對作者提出個人的獨到見解。同時皮爾格也為全書寫了一篇緒論,他大聲疾呼:本書全力表彰的調查報導,正面臨諸般惡勢力從新聞界發動的顛覆威脅,這些惡勢力正是調查報導要口誅筆伐的敵人。 綜而觀之,本書藉由當代最頂尖記者的精彩報導,鋪陳出一部跨越世紀的「祕史」,號召全球各地的新聞工作者:此時再不奮起,更待何時! 推薦序一 專文推薦 催生台灣第一座「調查報導獎」 林照真/資深記者 從閱讀這本書的第一個字開始,心中想要改革新聞的焦噪心情,又再度被挑動了起來。 「調查報導」的新聞理念,是本書想要傳達的中心思想。這個名辭在台灣看似熟悉、甚至遭到部分媒體濫用,但在具體的新聞實踐中,其實還是一個非常陌生的概念。台灣新聞界因為缺乏對「調查報導」的正確認知,使得主動求真的行動力打了折扣;因為調查報導的缺席,新聞成了市場的俘虜,也因此失去感動人的力量。 然而,透過本書編者約翰.皮爾格(John Pilger)的努力,「調查報導」一辭因為幾位記者的具體實踐而鮮活了起來。他們的報導首先使自己的新聞生涯變得不同,這股新聞震撼更衝破國界限制,豐富了近代歷史的書寫,也讓新聞記者成為受人尊敬的社會資產。這些調查記者在商業市場中未必具有高知名度,也非高居銷售排行榜,但是他們所創造的不凡記錄,早已超越市場價值的操控。 而這,不正是你我踏入新聞界的第一個理由嗎?是什麼原因讓它受到蒙蔽?為何你我都已不再談論?真的是市場的壓力?還是個人的選擇?抑或我們其實已經發現,調查報導暗喻著記者更多的付出,而你我早已習慣從輕鬆軟性與羶腥八卦的產出中獲得回饋。是世態先炎涼的,是新聞環境先墮落的,怎能怪自己? 這股「抄捷徑」的致勝理論,讓台灣的新聞品質始終停留在令人汗顏的地步。好作品總是零星出現,嚴肅創作已呈下降趨勢,只見更多的人情趣味與軟性特寫,取代了硬底子新聞與複雜脈絡的梳理。新聞記者只想吸引人來看,卻忘了應同時提供的實質內涵。我們的報導已無能「啟發」(inspire)讀者與觀眾,再多的新聞監督與法規懲罰,也無法扭轉頹勢;再多的新聞獎項、再高的新聞獎金,也不能產生強大的激勵作用。新聞記者的社會角色,還是一再受到質疑。 在這點上,我認為新聞圈一定要改變目前的思惟方式,才可能改善當前惡質的新聞品質,而「調查報導」正可以提供截然不同的思考模式。 在古典新聞傳統中,「調查報導」要求記者要秉持新聞記者的主動性,勇於挖掘有權者刻意隱瞞之事。源於此一精神,本書羅列多篇偉大的調查報導案例,在報導背後,調查記者表達他們追求真實的最高勇氣。這些報導之所以可以流傳於後世,是因為調查記者表現出高標準的新聞渴望,並能承受新聞的激盪與煎熬,終於能發揮新聞的影響力。但為什麼「調查報導」這一類型的新聞會如此重要?皮爾格的看法是:「沒有這樣的新聞,我們對不公不義的覺察將無從表達,更無法掌握反抗不公不義必不可少的資訊。」 本書中一篇篇精彩可期的報導,需要讀者靜下心來閱覽;但我卻像一個貪婪的竊賊,不斷在書稿中來回蒐尋,企圖偷取可以讓台灣新聞界快速「振衰起弊」的良藥偏方。讓我焦慮的是,我們生長的台灣,正值政治民主試煉發芽之際,非常需要稱職的媒體來傳達正確的資訊,以彰顯民主與公義的價值。但眼前令人動容的報導,其實都是西方光榮新聞史的一部分,較難與台灣的新聞脈動接軌。 調查報導正是新聞系統內,實現民主的新聞改革做法,少了調查報導,新聞會變得乏味與了無生氣,報紙也會變得沒有血色。這使我一直相信,追尋「調查報導」的具體實現,必可帶動台灣新聞的改革與發展。許多「調查報導」新聞學的基本概念,幾乎都已散落在本書各個獨立的故事中,我試著從中找出一些案例來說明,希望能帶領讀者進入「調查報導」的新聞世界中。 調查報導所強調的揭露,正是要拆穿有權者刻意隱藏的真相。書中英國《周日泰晤士報》的「洞察」(Insight)調查小組調查鎮靜藥物「沙利竇邁」的真相,花了十年時間為受害者奮戰。「沙利竇邁」在一九五四年問世,卻直到一九六一年才全面下架,全球已有約八千名受害兒童誕生,等到重見天日時已是一九七七年。本案因法律限縮了受害者權益的爭取,唯有靠新聞界的努力,才讓本案的兒童獲得遲來的正義。 十年的努力令人瞠目結舌,但許多調查報導之所以能夠發揮揭露的影響力,關鍵正在於記者的努力不懈。他們承受寂寞、可能失敗的感脅、甚至是旁人的恥笑,最後卻終能因發現關鍵事實,而讓事件獲得重大突破。本書中所呈現的新聞案例透露了許多調查記者的工作精神,他們勇於求真,不論是新聞的核心或是細節均同樣認真關照,才讓他們的報導得以突破窠臼。 美國著名的調查記者西摩.赫許(Seymour Hersh)有關越南美萊村的報導,揭露了美軍殘殺越南平民的殘酷事實。但赫許只是一個自由撰稿人,並沒有常駐越南的經驗。赫許之所以能夠以局外人的身分挖掘內幕,其實都是來自他個人紮實的調查與研究。美萊村慘案原本只是美聯社的一則不起眼的報導,但因為赫許堅持挖掘更多內幕,才使得新聞的真相得以全盤揭露。 戰爭一直是調查報導的主要靈感之一,誓不兩立的交戰兩方,最容易使得真相混淆,人權的普世價值也受到遮掩,以致更需要新聞記者的揭露。本書提到從一九八二年六月,以色列揮軍入侵黎巴嫩,以軍的入侵行動光是在頭兩個星期,就造成一萬四千名巴勒斯坦人與黎巴嫩人死亡、兩萬人輕重傷,其中絕大部分是平民。多數記者無法突破自己的以色列情結,選擇了沈默;但是羅伯特.費斯克(Robert Fisk)卻一人獨力揭發薩布拉與夏提拉兩座巴勒斯坦難民營遭屠殺的真相。他憑著一己之力,揭穿以色列的道德面紗,成為主持國際正義最後的聲音。他的故事從「蒼蠅洩露天機」開始,說明一個調查報導記者,必須以最冷靜的心情、最動人的文筆,來清楚訴說一個震撼的內幕。 費斯克是英國優秀的戰地記者,他沒有以色列情結;但另一名以色列女記者阿米拉.哈絲,卻能將以巴世仇拋在一旁,為巴勒斯坦人權而努力。哈絲在一九九三年定居加薩走廊(Gaza Strip),連續三年時間,哈絲與加薩的計程車司機、農民、醫生、家庭主婦、運動人士、伊斯蘭教領袖朝夕相處。這塊面積三百七十八平方公里的「露天監獄」,住著一百三十七萬巴勒斯坦人,被迫過著苦不堪言的日子。對大多數以色列人而言,加薩是恐怖主義與激進主義的溫床,但是哈絲一心要深入探索。她的書激勵皮爾格拍攝記錄片的靈感,二○○二年,皮爾格打電話給她,當時她正忙著為《國土報》(Ha’aretz)報導以色列對約旦河西岸(West Bank)巴勒斯坦人城鎮的封鎖。皮爾格說他們通電話時,哈絲蹲在住所的地板上,周遭槍砲聲此起彼落。她說:「如果我這時出去,以色列軍隊會射殺我。」皮爾格以為她是以色列人,可以較別人安全些。哈絲說:「沒有差別。在這裡,每個人都是槍靶。」 此外,本書提到大部分俄羅斯記者都是以莫斯科的觀點來報導車臣戰役,最可貴的例外就是安娜.波麗特柯芙斯卡雅(Anna Politkovskaya)。她為立場獨立的《新報》(Novaya Gazeta)撰稿,曾經三十九次前往車臣,鍥而不捨地揭發暴行與違反人權事件。從一九九九年七月到二○○一年一月,波麗特柯芙斯卡雅做了一系列報導,呈現平民受害者如何被車臣叛軍與俄羅斯陸軍兩面夾擊。她寫道:「雙方都是一丘之貉,對於平民沒有絲毫憐憫之心。」 人權的普世價值讓新聞記者在冷酷的戰爭中,願意為跨越國族界線的正義說話,也讓新聞記者成為戰爭中,少數可以公正證實真相的人士。雖然其中仍有相當危險性,也有人質疑新聞記者已經失去客觀中立的立場,但調查記者努力把不為人知的真相報導出來,其實需要更大的智慧與勇氣。誠如英國記者琳達.梅爾文(Linda Melvern)針對一九九四年東非盧安達種族屠殺所做的調查報導,她以自己的採訪經驗揭示:「盧安達悲劇絕不僅只是許多西方人士認定的「種族衝突」,它更是歐洲與美國漠視與犬儒心態導致的惡果。」 哈絲、波麗特柯芙斯卡雅、與梅爾文都是女記者,戰地記者過去被視為是男性的專利,但現在全球女記者的表現已讓人對女性新聞工作者刮目相看。這個現象說明台灣女記者絕不能因性別因素而自我受限,壓縮了新聞突破的空間。 而在戰爭以外,讀者會發現部分調查記者甘冒違反傳統新聞倫理,以揭露不為人知的真相,亦使調查報導出現爭議。書中皮爾格談到印尼在全球化的角色時,不經意談到他在印尼首都雅加達所做的「血汗工廠」調查報導。為了進行這個報導,他偽裝成一個商人,讓人不知道他是一名記者。他提到:「一千餘名大多相當年輕的女工,櫛比鱗次坐在刺眼的日光燈管下方工作,廠房內氣溫高達攝氏四十度,只有樓上台灣籍老闆辦公的地方裝設冷氣。」 真是,台灣的形象竟是如此呈現。但這不是重點,重要的是皮爾格以「偽裝」做為調查報導的取材手法。書中的經典案例是德國調查記者根特.華萊夫(Günter Wallraff)所進行的調查報導。華萊夫常偽裝成各種身分,滲透進入企業、政府與媒體,揭露各種貪污腐敗與惡劣行徑。一九七七年時華萊夫曾以假名混入德國小報《圖片報》(Bild-Zeitung)的記者群中,揭露在《圖片報》無所不用其極的煽情報導背後,其實潛藏著許多人的悲劇遭遇。一九八五年出版的《人下人》(Ganz unten)是華萊夫最著名的作品,他使得德國外籍勞工的苦難成為眾所矚目的政治議題。為了進行這項調查報導,華萊夫偽裝成一名土耳其工人,深入德國非法勞工市場。他說:「你必須先偽裝一番,才能夠深入社會的表相;你必須欺騙與做戲,才能夠發掘真相。」 華萊夫的調查手法必然會引來社會爭議,新聞記者必須靠著欺騙、偽裝、偷拍、偷錄、跟蹤、花錢買消息等手法來進行調查報導,似乎成為新聞記者無可避免的風險與抉擇。在這方面,我並不認同所有的報導都得靠欺瞞手法來完成,甚至我認為這些應是非常態的做法,更不該為促銷報導而採用。但我也相信,當記者已經沒有其他獲得真相的管道時,必須有勇氣採取彈性做法,社會對此也應用其他標準看待。 本書所呈現的調查報導案例均是報紙等平面媒體的「調查報導」題材,它呈現了多位偉大調查記者的精神,與多份偉大的報紙如何以報社力量推動這股新聞力量。像是英國《周日泰晤士報》、《衛報》;南非的《自由周報》;澳洲的《國家時報》、俄羅斯的《新報》等等。雖然這些媒體或許很難在新聞商品化的今日維繫昔日榮耀,例如已經被梅鐸買下的《周日泰晤士報》,已經難有昔日的新聞堅持了。但是,這些歷史記錄都已寫成西方的新聞傳統,讓年輕的記者能夠瞻仰典範,不會覺得孤獨。 回頭看看我們台灣,傳統的空白,是我們發展調查報導的一大遺憾。我們沒有矢志為調查報導努力的報紙,也就失去培養更多獨立調查記者的機會。媒體已陷入新聞八卦與口水戰的漩渦中,新聞失去了探究的本質,以致在書寫精彩的調查報導歷史時,依然沒有屬於我們自己的故事。時至今日,追求新聞獨立的處境比數十年前更艱難,但台灣新聞界如果繼續停留在紙上談兵、「何各言爾志」的書生心態,只會徒留更多遺憾。 我從事新聞工作二十年,這幾年來一直把「調查報導」做為我實踐與研究的目標之一。在台灣,會這樣思考的人恐怕是還是少數,我想這也是我為何受邀寫序的原因。身為一個資深新聞工作者,除了要求自己實踐「調查報導」應有的理念外,我仍要不斷呼籲台灣各大主流媒體,應盡力克服困難,成立「調查報導」團隊,以強化報導的深度、廣度,進而提升新聞的視野境界。同時我也建議新聞學者與媒體監督組織,應將媒體是否成立相關調查團隊,做為評鑑媒體的指標之一。 但這個建議始終缺乏「領航者」。因而,藉著本書出版之餘,我誠摯建議「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能在目前的眾多參賽獎項中,嚴肅思考設立台灣第一座「調查報導獎」的可能性。在美國與西方國家,早有「調查報導」獎項的出現,多年來更是新聞界最重視的一個大獎,也造就不少優秀的調查記者與調查報導作品,均能激勵媒體展現監督與揭露等應有的社會責任。依我的想法,如果台灣能夠以具體獎項鼓勵這類型新聞作品的誕生,必能逐步培養出調查報導的幼苗。這份工作若能達成,應是出版本書更高精神的展現。 多年前,我曾在報紙上提到:「現在當記者,已經沒什麼好驕傲的了。」這些灰心落寞的心情,很快找到相互取暖的同志伙伴。但這並不是我的初衷,我更希望台灣的新聞記者能夠逆勢而為,將「調查報導」視為努力達到的新目標。因為,調查報導是一種新聞價值,也是一種民主價值,新聞記者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實現這些價值,新聞工作才能重新獲得民眾的信任。 感謝這本書與全世界調查記者的努力,他們豐富了我的新聞體驗;但我最渴望的是,這股新聞精神能夠擴散,並在我們摯愛的台灣土地上發芽、傳承,讓台灣新聞的生命力,出現不同的面貌。 此刻,設立台灣第一座「調查報導獎」,絕對是個令人期待的歷史性嘗試。
  • Understanding Media

    作者:Marshal McLuhan

    When Marshall McLuhan first coined the phrases global village and 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 in 1964, no-one could have predicted today's information-dependent planet. No-one, that is, except for a handful of science fiction writers and Marshall McLuhan. Understanding Media was written twenty years before the PC revolution and thirty years before the rise of the Internet. Yet McLuhan's insights into our engagement with a variety of media led to a complete rethinking of our entire society. He believed that the message of electronic media foretold the end of humanity as it was known. In 1964, this looked like the paranoid babblings of a madman. In our twenty-first century digital world, the madman looks quite sane. Understanding Media: the most important book ever written on communication. Ignore its message at your peril.
  • 传媒三十年

    作者:宋守山

    虽然“本朝人不写本朝史”,但这本由南方日报出版社最近推出的《传媒三十年》在力图寻找一种新的书写方式。 作为一名年轻的传媒评论人和研究者,作者宋守山写作这本书的初衷是采用编年体的叙事结构,系统描述从1978年至2008年上半年这三十年中国传媒界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呈现出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传媒业的发展轨迹,为中国的传媒留一份底稿。 但作者没有用传统的教科书或历史书的方式来写作这部著作,而是站在媒体参与者的角度,以真切而激扬的写作手法描绘了中国传媒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江湖庙堂之间的进退忧伤。在过去30年的风云激荡中,中国传媒作为改革的一部分参与其中的同时在以中国传媒人自己特有的责任和风骨,忠实记录时代进程,为历史留下鲜活底稿。《传媒三十年》展现了这些历史底稿的书写过程和期间鲜为人知的底层秘密,揭示了传媒深处的密码。 但中国传媒在过去三十年的发展中绝不仅是铁肩道义、妙手文章的激越与悲情,这期间随着中国社会以不可逆转的姿态向商业社会的转型,传媒经营也一直让中国的传媒从业者们承载着市场与道义的双重重担。而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新媒体层出不穷,中国媒体来到又一个全新变革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如何驾驭新媒体,如何建构全球化时代的媒体矩阵,成为中国媒体人面临的新问题。《传媒三十年》不仅从空间上将不同类型的媒体、记者以及经营策划案例加以介绍,让读者了解重大新闻的来龙去脉和媒体运营方式的变迁。同时也用具体案例增强全书故事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 媒体与娱乐产业

    作者:阿尔伯特·格雷柯

    《媒体与娱乐产业》共10章,从书刊、报业出版格局谈到音像、广播影视、有线和卫星电视产业,以及新媒体与互联网产业的结构。作者有的是美国高校的专业研究人员,有的则是实务界的实践者。他们用科学的精细眼光对美国的大众传播产业进行了考察,读者从中不仅可以了解美国传播业的发展脉络,而且能从中把握其发展趋势。
  • 对话美国顶尖杂志总编

    作者:王栋

    本书涉及与美国20多本顶尖杂志主编的对话:《时代》(Time)执行总编辑 蒂姆•弗格森(Tim Ferguson);《新闻周刊》(Newsweek)助理副总编辑 罗恩•嘉维斯(Ron Javers);《福布斯》(Forbes)执行总编辑 蒂姆•弗格森(Tim Ferguson);《国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副总编辑 罗伯特•布斯(Robert Booth);《纽约客》(The New Yorker)执行总编辑多萝西•威肯登(Dorothy Wickenden)、《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副总编辑 托比•莱斯特(Toby Lester)、《哈泼斯》(Harper’s Magazine)总编辑 刘易斯•拉帕姆(Lewis Lapham);Esquire(《君子》)总编辑 戴维•格兰杰(David Granger;Maxim(《箴言》)总编辑 埃德•尼达姆(Ed Needham);Cosmopolitan(《大都市》)执行总编辑 米歇尔•普罗玛乌雷科(Michele Promaulayko);Harper’s Bazaar(《芭莎》)执行总编辑 詹妮•巴尼特(Jenny Barnett)。 世界顶尖杂志是怎样成就的?它们为什么会对世界舆论、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产生重要影响?又为什么能在全球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社会演进中发挥重要作用?作者王栋正是带着这些问题出现在美国顶级杂志总编面前的。在与美国杂志总编的对谈中,王栋的提问涉及杂志的办刊理念,杂志定位,读者策略,报道风格,内容品味,编辑流程,团队精神,人才战略,投资战略,运营管理,跨国发展以及新媒体的挑战等诸多方面。所以,尽管他的书没有为上述问题系统地提供全部答案,但敏感地捕捉住了成就世界级杂志的核心要义,从而为读者提供了进一步探究的宝贵线索。 这本书是第一本全面、详尽又深入、细致地探讨美国顶尖杂志的编辑方针、作业流程和经营理念、管理经验的专著。本书由PPOP朱冰创意库、上海万语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作家出版社联合策划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