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美学

  • 美学

    作者:弗里德里希·黑格尔

    凝练阐述现代社会严重缺失的美学的传统意义。 天生深邃的黑格尔以文化深度潜水的姿态。探索生 命、宇宙、人的行为的基本面目。他构建的哲学体系似乎可 以用一句话概括:人是由一切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物质进化 而来的除上帝以外的宇宙的最高形式。用他自己的术语说。 就是具有了“绝对精神”。《美学》是他探索人类的艺术行为的 精妙经典,其中分析了从文学、诗、音乐、绘画到建筑、雕 刻的众艺术门类。其讲述,字字重锤。句句如刀锋。《美学》以令人 惊叹的黑格尔式才智,结合叙述的精确性、可靠性与文化 的深广性、可感性、弥散性,历经一百余年考验。几乎没 有第二本书可以超过,几近成为美学的代名词。
  • 美学其实很好玩

    作者:

    《美学其实很好玩》内容简介:电风扇为什么没有红色的?昨天看的画展是什么流派的?小区里的雕塑有什么寓意呢?血型怎样影响了你的穿衣风格?昨天的面试你穿对衣服了吗?……其实,美学离我们并不遥远,生活本身就是一堂美学课,无时无刻不在考验我们的美感力。《美学其实很好玩》从传统美学知识中提炼出大量有趣实用的小知识,加以百幅原创手绘漫画生动图解,集实用性、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迅速提升你的美感力,让你变身为生活中的美学达人。
  • 仪式思维

    作者:马里奥·佩尔尼奥拉

    马里奥·佩尔尼奥拉就是当今意大利哲学界最突出的人物之一。在意大利思想家比较年轻的一代中,他可算是一位主导人物,而且在广义美学框架内,发展了一套创新、富于想象力及批判精神的文体。 本书是马里奥·佩尔尼奥拉众多著作中被翻成英文的第二本。不但如此,本书还非常独特,因为它实际上包含了20世纪80年代中意大利出版的两部著作的精华:这两本书即是《模拟社会》和《过渡》。本书内容涉及到性、死亡和世界,主要展现了佩尔尼奥拉哲学中的重要概念:过渡、表现和没有神话的仪式。 本书为“新世纪美学译丛”中的一本。阅读本书,不仅让人欣赏到佩尔尼奥拉的思想,而且还必将掀起新的思潮,为我们指引出以当代意大利哲学界为代表的、欧洲大陆哲学与美学理论里的崭新方向。
  • 弗洛伊德的美学

    作者:[美]斯佩克特

    在我国,关心精神分析学派的人中有很大部分是作家、艺术家和专业文艺工作者,以及社会各界对文艺有兴趣的同志,大家都迫切地想知道弗洛伊德的艺术观点和艺术研究方法的全貌,了解这些观点、方法在世界上的流传影响情况。这本书,正是这方面研究的一本专著。这本写于20世纪70年代的著作从一个理论发展的较高层次回顾弗洛伊德的艺术思想,为之勾勒出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轮廓。译者以为,读者先看这本书,然后去阅读弗洛伊德的一些大部头专著,会比较容易地找到自己所关心的段落。而如果读者已读过许多弗洛伊德的著作,再来看这本书,仍会发现,有些曾在自己眼皮下滑过的字句中,包含着被忽视了的更为深远的意义。
  • Art as Experience

    作者:John Dewey

    Based on John Dewey's lectures on esthetics, delivered as the first William James Lecturer at Harvard in 1932, Art as Experience has grown to be considered internationally as the most distinguished work ever written by an American on the formal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 effects of all the arts: architecture, sculpture, painting, music, and literature.
  • 弗洛伊德论美

    作者:弗洛伊德

    显然,想象的王国实在是一个避难所。这个避难所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得不放弃某些本能要求,而痛苦地从“快乐原则”退缩到“现实原则”。这个避难所就是在这样一个痛苦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所以,艺术家就像一个患有神经病的人那样,从一个他所不满意的现实中退缩下来,钻进了他自己的想象力所创造的世界中。但艺术家不同于精神病患者,因为艺术家知道如何去寻找那条回去的路,而再度把握现实。他的创作,即艺术作品,正像梦一样,是无意识的愿望获得一种假想的满足。而且它在本质上也和梦一样具有妥协性,因为它们也不得不避免跟压抑的力量发生正面冲突。 金城出版社同系列作品还有: 《席勒美学信简》http://book.douban.com/subject/5333436/ 《文明的忧思》http://book.douban.com/subject/5407815/ 《抽象与移情》http://book.douban.com/subject/5333443/
  • 美學CEO: 用設計思考,用美學管理

    作者:吳翰中,吳琍璇

    從美力到獲利,讓創意變生意,用設計改變企業和社會 設計3.0的時代,未來美學經濟著重的設計新思維: 不只美工技法,還有人本考量;不只品味玩物,還有社會責任。 後美學經濟時代,下一輪美學盛世在等待的風格經理人: 創意人擁有企業管理頭腦,管理人能像設計師般思考。 啟動美學革命,人人都要具備的美感力量和文創產業知識。 半個世紀前,IBM前董事長華生(Thomas J. Watson)有句名言「好設計就是好生意(Good design is good business.)」,一語道盡了美國製造業對設計的認知。 80年代,行銷教父科特勒(Philip Kotler)卻說:「設計,是強而有力卻被遺忘的策略工具。」感慨世人狹隘的美學視野,小看了設計的影響力。 如今,策略思考者馬丁(Roger Martin)說:「要鼓勵設計思維在組織裡扎根,就是讓執行長擔任設計長(CEO is CDO.)。」趨勢專家品克(Daniel Pink)也說:「藝術碩士是新的企管碩士(The MFA is the New MBA.)。」 21世紀,當美學遇到經濟,當設計碰上管理,又會擦出什麼火花? 本書源起於為美國杜克商學院規畫的一堂設計思考行銷課程。作者結合台大城鄉所的設計和美國商學名校的管理養成,用左右腦一起思考,揉合美感知識與管理方法,讓《財星》百大企業的準經理人可像設計師般思考,讓創意人也能有經營管理觀念,希望人人都可以是美學CEO。 本書試著革新設計觀念,提供務實管理方法,除了呈現麥可‧波特、科特勒(Philip Kotler)、德萊弗斯(Henry Dreyfuss)、洛伊(Raymond Loewy)等大師觀點,也透過Apple、Alessi、ASUS、IDEO、IKEA、P&G、Swatch、ZARA、7-11等經典個案,從MoMA的設計經典到哈佛的管理思考,精采詮釋美力背後的管理意義及帶來的深切改變!
  • 建筑美学

    作者:罗杰·斯克鲁顿

    《建筑美学》基本上是侧重于建筑美学的本质的讨论,内容十分广泛,它涉及审美对象、审美感受、审美趣味、审美评价、建筑艺术语言的特征、建筑美学的抽象与表达、建筑细部的意义等,作者对这些内容都作了精辟的分析,因此它可以启发建筑工作者不仅能从感性的角度来对待建筑,而且感到应该从理性的角度来审视美学的意义,从而使建筑创作能够得到美学趣味的升华。
  • 境界线的美学

    作者:(日)岩井宽 著

    许多举世闻名的艺术家,如梵高、蒙克、克里姆特,其存在方式及心理介乎正常和异常之间。境界线即指正常和异常之间的界线。作者将境界线上人的存在状态归纳为三种:残缺、变形、颠倒。残缺者、变形者、颠倒者在变为异常的同时又渴望回到正常,他们的艺术创作便是其特殊存在方式及矛盾心理的反映(象征或记号)。本书通过大量实例,借鉴病迹学理论,运用多种学科的研究方法,剖析了上述三者的艺术创作心理,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人的表现本能和艺术的本质,为我们提供了解开历史上的异常艺术及现代艺术之谜的线索和方法。 据日本造形社1977年版译出。
  • 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

    作者:[德]汉斯·罗伯特·耀斯

        汉斯・罗伯特・耀斯是德国“康斯坦茨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该学派向传统的文学研究挑战,提倡以读者一接受者为中心的研究方向。产生令人瞩目的影响。
  • 身体的秘境

    作者:

    《身体的秘境:想象的起点和终点》正是可以让人培养慧心兰质的东西,仿佛是一顿艺术的盛宴大餐,色香味意形养样样俱全。在这里可以和国内外的艺术巨匠们进行性灵上的接触和沟通,即使只是走马观花的不能一下子领会大师们的精神境界,但隔一段时间再读又会有新的认识和理解,你会觉得和大师们的思想又贴近了一点,艺术的素养也就这样一点一点地积淀起来,慢慢地,你会发现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也深了许多,可以在生活中体会许多平日无法体会到的东西。不仅仅是风花雪月,不仅仅是儿女情长,浪漫就存在于我们的一箪食、一豆羹之中,即使是吃一个馒头也可以吃得别有怀抱,滋味悠长!
  • 审美的人

    作者:[美] 埃伦.迪萨纳亚克

  • 身体与社会

    作者:【英】布莱恩·特纳(Bryan S. T

    简介 《身体与社会》初版于1984年,你现在看到的是该书的第二个版本。此书的作者布莱恩.特纳把关于身体的研究从最基础的医学身体层面上升到精神身体的层面。正如作者在第二版序言里所述:“随着《身体与社会》第二版的出版,应该及时思考人文学科及社会学科中对人类身体与体现(embodiment)进行艺术再现这个问题。”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作者充分运用了其广博的知识,从梅洛.庞蒂的以身体为基础的存在现象学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从社会学到女性主义,都为作者提供了理论源泉。全书共分十章,从医学、社会学、宗教学、伦理学的观点讨论了包括厌食症和恐旷症的历史,对基督教对待人类性事的态度的批判以及人的身体在游戏和欲望中的作用等具体问题。除此之外,作者还提出了身体社会学家们在未来的研究课题以及应该优先考虑的一些主题。 序言 《身体与社会》一书综合了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精神分析学、女性主义等领域的研究成果,糅合了梅洛.庞蒂、费尔巴哈、青年马克思、福柯、弗洛伊德等大师的理论,力图把身体的研究从简单的肉体层次提高到更高的层面。 内容摘要 身体问题处于社会理论的重要问题的交接点上。自从新康德主义运动以来,社会学的认识论问题集中在人类在自然和文化中的双重成员身份(the dual membe hi)上。人的身体屈从于诞生、衰弱和死亡等过程,但是源于身体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的这些过程也是位于文化信仰、符号和实践世界中的“有意义的”事件。在个体层面上,我的身体是被体验的一种极限环境,但是我们的意识也表现我既拥有身体,又是身体。这种区分的部分内容可以通过疾病和病痛之间的差异加以说明。我们可能称一个患股骨头坏死的人患有股骨变性,在这种情况下,股骨生病(diseased)但未有病感(sick)。类似地我们可以说苹果生病,但不能说它感到病痛(ill)。“病痛”(illness)和“病感”(sickness)这样的概念是用于描述个人的状况的社会一文化范畴而不是描述人的肌肉、骨骼和神经。疾病不是一种社会角色,但它使得将“病感角色”看做带有适宜行为标准闭社会立场变得有意义(Parsons,1951)。由此可认为我不但感到病痛(illnes),而且我“做”怕(do)或表现出我的病痛,这似乎言之成理。对笛卡见主义进行的现象学批判的价值在于表明意识是体现的也是意向性的。 在社会学看来,现象学的局限性是由它对我的身体和他者的身体的排他性的关注所决定的。身体总是由社会形成并由社会定位的。如何做男人或女人是一种社会界定,因为生理学总是以文化为中介的。正如福柯(1980b)所表明的那样,拥有一个“真正”的性属是医学/文化实践的产物,就阴阳人而言,医学/文化实践排除了拥有两性身份的可能性。“畸形”也是由社会建构的(Howell and Ford,1980)。 尽管从真正的现象学意义上说,我们拥有对我们身体的统治权,但是在人口的社会再生产屈从于制度的约束(“乱伦禁忌”)。权力(父权制的形式)、意识形态(欲望与理性的对比)和经济(要求通过家庭、典型地以长子继承制形式稳定地分配财产)意义上而言,这绝不是在真正社会性的。在传统上,社会是在老人统治/父权制结合的情况下组织起来的,其中臣属门的性行为受到上帝、国王、教士和丈夫组成的集体的约束。因此,身体问题不仅仅是认识论和现象学问题,也是有关权幻、意识形态和经济学的争论的理论定位。
  • 丑陋的孔雀

    作者:姜永进

    社会生物学是研究动物和人类社会的生物学基础的科学,经过近三十年的艰辛历程她日臻成熟,对传统的生物学、行为学、人类学、心理学、哲学等众多学科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本书依据社会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直观的描述、广泛的比较和严密的推论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人体美的进化史和人类性行为的社会生物学涵义,其中的理论尝试和思辩结果在国内外都是绝无仅有的,可望引发各层次读者的深思和共鸣。 透过孔雀的庸俗与高雅,你将会看到男人和女人的美与丑。对于专业人员,她是谷氨酸钠,对普通民众则是味精。 从毛茸茸的猿猴到冰清玉洁的女体不是神话;人类体型的进化史就是生殖利益的竞争史;女人的进化过程是欺骗和夸张的过程;男人的进化过程则是竞争和精子竞争的过程……通过解析人体审美的进化史,读者会体悟出欺骗导致和谐、夸张产生美、“残疾”有利于生殖这一生命界的审美起源与发展规律。
  • 审美心理描述

    作者:滕守尧

  • 哲学美学宗教心理学问答录

    作者:陈嘉映 主编

    《哲学美学宗教心理学问答录》内容主要包括:史前人为什么都迷信巫术?为什么会出现诗哲之争?“爱”与“恨”是自然的本原吗?“哲学”这个词是怎么来的?第一个哲学家是怎样发财的?哲学有什么用?苏格拉底为什么声称自己无知?只有自然科学研究自然吗?为什么“自然喜欢隐藏自己”?为什么赫拉克利特说“正义就是战争”?真正的存在是静止不动的吗?为什么飞矢其实静止不动?构成世界的是哪四种元素?数是万物的本质吗?等。
  • 文艺心理学

    作者:朱光潜

    《文艺心理学》是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美学研究方面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较早系统的美学专著之一。全书以生动活泼、深入浅出的方式,将外国现代美学理论与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相结合,论述了美感经验、文艺与道德等诸多问题,同时对西方一些主要美学流派进行介绍。《文艺心理学》是中国美学史上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适用于广大文学爱好者。
  • 论移情问题

    作者:[德]艾迪特•施泰因

    《论移情问题》作者艾迪特•施泰因是德国著名现象学家胡塞尔生前最得意的女弟子。《论移情问题》是施泰因在胡塞尔指导下完成的博士论文《历史发展和现象学考察中的移情问题》的现存部分,这几部分总体上也构成相对完整的统一体。该书是首次运用现象学方法对移情与他人之构造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一部具有原创性的现象学著作。 施泰因试图系统阐明移情现象学,并将其运用到诸如身体、心灵、个体、精神人格等观念的现象学起源上来。她从现象学出发,试图在一种本质分析中来规定对陌生主体及其体验的经验,这构成了其思考的方法论起点。在对同时代其他关于移情的描述和对把握陌生意识的发生学理论的研究中,获得了移情概念的明晰性和对移情行为的理解,对现象学和心理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对移情本质的澄清引导施泰因走向构造问题,并由此出发去分析移情理论所讨论的客观性是如何通过意识被建构的。 国际哲学协会联合会(FISP)主席、爱尔兰学者德莫特•莫兰(Dermot Moran)教授认为 ,“她对位格、主体间性、社会和公共世界的构造等论题的思考要比萨特、梅洛-庞蒂和列维纳斯等人对类似论题的著述早几十年。”
  • 视觉思维

    作者:鲁道夫·阿恩海姆

    《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主要内容:看起来,艺术似乎正面临着被大肆泛滥的空头理论扼杀的危险,近年来,真正堪称为艺术的作品已不多见了。它们似乎在大量书籍、文章、学术演讲、报告会、发言和指导等——这一切都是想要帮助我们弄清楚什么是艺术,什么不是艺术;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创造了什么作品,他为什么或为了谁才创造了这些作品等等——组成的洪流中淹没了。在我们眼前出现的是一具被大批急于求成的外科医生和外行的化验员们合力解剖开的小小的尸体。由于这批人总是喜欢用思考和推理的方式去谈论艺术,就不可避免地给人造成这样一种印象:艺术是一种使人无法捉摸的东西。
  • 精神分析艺术

    作者:托马斯·奥格登

    为什么梦是心智最重要的精神分析活动?那些未作出的梦与被打断的呐喊又意味着什么呢? 《精神分析艺术》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精神分析视角,通过解读弗洛伊德、克莱恩、温尼科特、拜昂等人与梦有关的作品,以及博尔赫斯的小说及弗罗斯特的诗歌,探索了精神病理学是个体梦到自己体验能力崩溃的体现这一观念;重新解读了客体关系理论的起源,并讲述了自己的精神分析写作体验。在作者看来,精神分析并非仅仅是一种技术,而更多的是一门艺术,是以一种充满人性和同情的态度对待病人,通过理解自身的相应情况来设身处地地理解病人,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每个人都是病人。 前 言 第一章精神分析这门艺术:导出未做之梦、延续被打断的呐喊 第二章我不会丢弃的东西 第三章客体关系论起源的新解读 第四章谈无法做梦 第五章什么是真实的以及是谁的想法? 第六章解读拜昂 第七章谈抱持与容纳、存在与做梦 第八章谈精神分析写作 序言 从一开始,写这本书对我来说就有一种很亲切、很个人的感觉。写书的经历,感觉就像是在几年的时间跨度里,以我自己在当前人生阶段对精神分析的构想为题,给一位同事写了一系列的信件。精神分析的理论和实践,甚至在我写作的过程中(或者说得更确切点,尤其是在我写作的过程中),都一直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进程里;这一点,我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博尔赫斯(1970)说,他花了毕生的时间来重写他发表的第一本诗集。在此我与他深有同感:对那些我认为是精神分析最重要方面的部分,我不断试图将我的理解付诸语言;我试图说出它们是如何成为我本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并且也说出它们又是怎样成为我作为一名不断成长着的精神分析师的一部分的。这本书代表了我这种终身长期努力的最新近的部分。 -------------------------------------------------------------------------------- 文摘 这一章的主题是,精神分析作为一门艺术,其进程是一个不断自我创造的过程。精神分析是一种亲历的情感体验(1ivedemotionalexperience)。这种体验无法翻译,无法抄录,无法录制,无法理解,也无法付诸语言。体验就是体验。但我相信,关于这种亲历的体验,我们还是能够讲出很多有价值的东西的--我们仍然能够去思考分析师和病人之间在参与精神分析时所发生的一切。 我发现在自己思考的时候--我的很多想法都诞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一个很有用的方法就是,限定自己使用尽量少的文字去捕捉文义的精华。我的经验是,精神分析的作品就像诗歌一样,精辟的文字和意义集中在一起就能大展语言的力量,表述难达之意。在这一章里,我以一句高度浓缩的开场白来说明我所设想的精神分析的过程,然后再进一步更加充分地阐述那一整套高密度的理念。由于我所构想的精神分析法中的各个元素都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在这一章中的很多地方我都会回过头去反复阐述,或是暂时不按顺序跳跃性地解说(也许这正映射出精神分析体验本身的运行方式)。在本章结尾处,我将详尽地介绍自己的一次分析经历,其中我和我的病人能够一起思考、探讨,并且延续(过去)未能作出以及被打断的梦。 一个人到一位精神分析师那里去咨询,因为他的情感正经历着痛苦,而他自己并不知道,他之所以痛苦就是因为他无法做梦即他不能做无意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