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美学

  • 阴翳礼赞

    作者:(日) 谷崎润一郎

    ★纪念珍藏版《阴翳礼赞》为全新的美学经典读本。 ★文学大师带你走过东瀛美学之旅,一本书就能读懂日本美学。 ★旅行时带上这本影响安藤忠雄、原研哉的经典读本,将使你的日本之行渲染上不一样的味道。 ★纪念珍藏版《阴翳礼赞》分“昼版”、“夜版”两个版本。取“光阴之美,不舍昼夜”之意,全面还原谷崎美学精髓。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生机勃勃勃的“昼版”带光阴从沉睡中苏醒。 阴翳礼赞》是日本文豪谷崎润一郎的随笔集,收录《阴翳礼赞》、《懒惰之说》、《恋爱及色情》、《厌客》、《旅行杂话》、《厕所种种》六篇随笔,是谷崎润一郎的随笔代表作。其中最广为人知的《阴翳礼赞》从“阴翳造就了东方建筑美”这一观点出发,衍生开来,探讨了东方建筑和文化的精妙之处。其他各篇也围绕东方和西方文化的差异,行文挥洒自如,旁征博引,妙趣横生,可以说建立了一个“谷崎式”的东方美学体系。 2015年为谷崎润一郎逝世五十周年,为纪念这位被称为“大谷崎”的日本文豪,上海译文出版社特推出“谷崎润一郎逝世五十周年纪念珍藏版”《阴翳礼赞》,由著名日本文学翻译家陈德文先生修订,以这一极具文学和美学价值的谷崎润一郎代表作精装版的出版来纪念这位令人难忘的文学大师。
  • 谈美书简

    作者:朱光潜

    《谈美书简》以有中学程度的青年为对象。并未曾指定某一受信人的姓名,只要是中学程度的青年,就谁都是受信人,谁都应该一读这十二封信。这十二封信,实是作者远从海外送给国内青年的很好的礼物。作者曾在国内担任中等教师有年,他那笃热的情感,温文的态度,丰富的学殖,无一不使和他接近的青年感服。他的赴欧洲,目的也就在谋中等教育的改进。
  • 瓦尔特·本雅明:救赎美学

    作者:理查德·沃林

    20世纪思想家中很少有人像德国犹太裔哲学家、文化和文学批评家瓦尔特·本雅明这样具有持久影响力。 理查德·沃林的书是有关本雅明著述的导论性读物中最明晰和最富洞见的一本,它对本雅明与阿多诺、布莱希特、犹太教弥赛亚主义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复杂关系进行了充满哲理的阐述。不仅如此,沃林还对本雅明那些曾被广泛研究过的论波德莱尔、历史编撰学和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的著述进行了鞭辟入里的细致阐释。而在专门撰写的新版导言中,沃林则对本雅明未完成的拱廊街计划以及本雅明著作接受史中的新趋势、他的思想和关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当代争论的相关性等进行了探讨。 本书主要介绍了通向《德国悲苦剧的起源》之路、理念与认识论、从弥赛亚主义到唯物主义、本雅明和布莱希特、阿多诺—本雅明争论、本雅明的唯物主义经验理论等内容。这是一部极其成功的瓦尔特·本雅明思想传记……(它)对本雅明的著作进行了充满原创性的探讨,并将本雅明所提出的那些在我们这个时代依旧非常敏感的问题径直摆到了读者面前。
  • 接受美学译文集

    作者:刘小枫选编

  • 文艺学基础文献选读

    作者:徐岱,沈语冰

    我们的意图不是为了将文学理论的遗产作一个简单的清理和了断,我们也不主张对双方的根本性分歧作更加简单的折中、调和。因为,与其认可这种廉价的处理方式,我们宁可认同“片面的深刻”。当然,我们也要对各种偏执倾向保持警惕,特别是当文艺自主论渐渐演变为“文艺本体论”,并且以一种矫揉造作的学究气和装腔作势的专家态度断言“语言即一切”,“文本之外一无所有”,并且津津乐道于语音、语调、韵律、节奏、能指、结构的条分缕析,而根本无视作品最基本的思想情感、内容意涵以及作者的思虑、不平、关切、梦想的时候。
  • 拉奥孔

    作者:莱辛

    《拉奥孔》主要内容:第一个对画和诗进行比较的人是一个具有精微感觉的人,他感觉到这两种艺术对他所发生的效果是相同的。他认识到这两种艺术都向我们把不在目前的东西表现为就像在目前的,把外形表现为现实;它们都产生逼真的幻觉,而这两种逼真的幻觉都是令人愉快的。 另外一个人要设法深入窥探这种快感的内在本质,发见到在画和诗里,这种快感都来自同一个源泉。美这个概念本来是先从有形体的对象得来的,却具有一些普遍的规律,而这些规律可以运用到许多不同的东西上去,可以运用到形状上去,也可以运用到行为和思想上去。 第三个人就这些规律的价值和运用进行思考,发见其中某些规律更多地统辖着画,而另一些规律却更多地统辖着诗;在后一种情况之下,诗可以提供事例来说明画,而在前一种情况之下,画也可以提供事例来说明诗。 第一个人是艺术爱好者,第二个人是哲学家,第三个人则是艺术批评家。 头两个人都不容易错误地运用他们的感觉或论断,至于艺术批评家的情况却不同。
  • 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作者:车尔尼雪夫斯基

    《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讲述了在四十年代,俄国大多数有教养的人对于德国哲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的最优秀的政论家尽量对俄国公众重述在德国风靡一时的思想。那就是黑格尔和他的门徒的思想。 现在,黑格尔的追随者在德国本国已所剩不多了,在我国就更是寥寥无几。但是,在四十年代末和五十年代初,他的哲学却支配着我们的文学界。差不多所有思想开明的人都对他的哲学起了共鸣,根据我国政论家们不完备的阐述认识了它。少数习惯于阅读德文哲学著作的人,还在自己的小组里讲解了在当时俄国报刊对黑格尔哲学的阐述中所没有谈到的东西;人们如饥如渴地听他们讲解,好学的朋友们都十分尊敬他们。在黑格尔生前,由于他个人的威望,在他的门徒中间保持了思想方法的一致。但是即使在他生前,德国哲学中已有这样的研究著作出现,在那些著作里,从他的基本思想出发,竟得出为他所避而不谈的结论,或者是他在极端需要时甚至加以谴责的结论。这些研究著作中,最重要的是匿名著作《论死与不死》(《Gedanken uber Tod und Unsterblichkeit》)。
  • 茶之書

    作者:岡倉天心

    作者在旅美期間,意識到西方人對東方世界充滿了荒謬的想法及誤解,因此用英文寫下這本以「茶道」為主題的書,希望能將日本文化正式介紹到西方世界,藉此引起共鳴。即使雙方有著極大的文化差異,卻都對「喝茶」非常講究:方式不同,重視喝茶的流程和儀式卻相同。 在書中他將茶道分成幾個部份來談:茶道的精神、流派、茶與禪的關係、茶室的擺設、最後是妝點茶室的花朵與美學鑑賞。主客在茶室共飲一杯,一期一會,隱含了大和民族執著的特質,將所有對於來客的心意、美好事物的堅持,灌注在這一碗茶中。 目錄 寫於五南文庫發刊之際 不信春風喚不回 導讀 周瑜 一碗人情,百年茶點 蔡珠兒 高岡倉松照天心 李長聲 第一章 一碗見人情 第二章 茶的飲法沿革 第三章 道與禪 第四章 茶室 第五章 藝術鑑賞 第六章 花 第七章 茶人風範
  • 西方艺术新论

    作者:弗里兰

    《西方艺术新论》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艺术受到西方艺术的巨大影响,从绘画、装置到行为和影像,西方现当代艺术的各种样式都有了中国版本。对于一些中国的艺术观众来说,某些艺术形式如装置、行为等由于与传统绘画之间存在巨大差别而变得难以理解,看不懂导致的直接结果是不接受这类艺术作品。在现实中,常常见到普通观众甚至一些专家学者对某些当代艺术作品进行指责攻击,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 德语美学文选(全2册)

    作者:刘小枫 编

    本书由刘小枫选编,2006年重新编排出版。书中选编了近四百年来的德意志美学的著名论作,包括了鲍姆伽通、席勒、黑格尔、谢林、布伦塔诺、柯亨、哈特曼、布洛赫、维特根斯坦、马尔库塞、伽达默尔、巴尔塔萨、哈贝马斯等三十一位德语国家作者的文章,分上下两卷。
  • 判断力批判

    作者:[德]康德

    本书为康德的三大批判之一。中译本分上下卷出版,上卷包括导论和审美判断力的批判,表述美学思想;下卷是目的论判断力的批判,把审美和道德联系起来进行论述。
  • 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

    作者:塔塔尔凯维奇

  • 建筑的七盏明灯

    作者:约翰·罗斯金

    《建筑的七盏明灯》是罗斯金的一部有关哥特式建筑的杰作,享誉英美艺术界,为好几代人评判艺术价值提供了标准。该书阐述了建筑的七大原则:“牺牲原则”、“真理原则”、“权力原则”、“美的原则”、“生命原则”、“记忆原则”和“顺从原则”,为二十世纪的很多建筑和设计提供了灵感。此外,罗斯金认为建筑是从先辈手中继承下来的东西,并映射出先辈生活的景况。这种思想对当今的建筑保护有着深远的影响。
  • 书法的形态与阐释

    作者:邱振中

    《书法的形态与阐释》对中国书法进行了全新的阐述。全书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对书法形式构成的研究,另一部分是对书法有关现象的解说。作者基于对书法作品中时间和空间共生这一基本特征的思考,为书法的形式构成建立了一套新的分析工具,并运用它对笔法史、章法史、书法与绘画基本性质的比较等重要课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此外,作者对书法现象所引发的语言学、美学与哲学各领域的诸多问题进行了讨论,由此而将书法引向一个更加广阔的思想领域。
  • 艺术哲学

    作者:H·丹纳

    这本书是最初由其1866年到1869年在巴黎美术学校讲述美术史的讲义编辑而成,包括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绘画、尼德兰绘画和希腊雕塑三部分,也被原出版者称为第二辑的艺术哲学。第一辑主要阐述“艺术品的本质及产生”和“艺术中的理想”等基础理论。相比较而言,第二辑更结合实际,更实用,对于我们欣赏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欧洲艺术的起源之一的希腊雕塑更有指导性。
  • 古典的,浪漫的,现代的

    作者:(美)巴尊

    重新审视被人们未加推敲的种种惯性思维所掩埋的浪漫主义,以确凿的史实和严谨的分析挑战教科书中的陈词滥调,以逆流而上的勇气揭穿富有煽动性的史学界的时髦谬论,人们可以在这本书中看到一个文化历史学家真正应该具有的立场和态度,更可以清晰地了解,作为任何一个知识的传播者或揭示者,他对于真理的责任以及其自身存在的意义。这本书与其说是浪漫主义的辩护词,不如说更是一个有力的普遍提醒,那就是知识“虚伪性”,而有意无意的轻信和传讹正是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
  • 艺术的终结

    作者:(美)阿瑟・丹托

    本书的写作起源于哲学发动的两场对艺术进行剥夺的运动。作者试图解说有关艺术和阐释、艺术和哲学、艺术和历史意识的主题,其目的是要表明:我们已进入一个后历史的时期,对艺术不断的自我革命的需求现已消失,阅读此书就像阅读一部独立的哲学史话。
  • 萨特论艺术

    作者:(法)萨特,(美)韦德·巴斯金 编

    萨特在本书中讨论了“威尼斯的流浪汉”丁托列托、追求绝对的贾珂梅悌、塑造活动雕塑的考尔德和“没有特权的画家”拉普加德、表明了他对艺术的性质和艺术家在人类处境中的地位等基本问题态度。 丁托列托是阶级矛盾的产物,他走投无路,必须用欺诈手段才能得到自我证明。贾珂梅悌迷恋与自己在万事万物中的孤独境遇,认为现实是绝对的实在,因而要去描绘这个虚无的世界,在默默沉寂的事物中,显示出发出语言的迹象。考尔德在自由和束缚之间从事创作,因而要去发现如何使静止的事物充满运动,靠自我运动而确证自身的存在。拉普加德努力于创造力和美的结合,给无限可分的外观以不可分割的整体统一性。
  • 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

    作者:S.钱德拉塞卡

    本书收集了杰出的天体物理学家S·钱德拉塞卡教授的七篇演讲。它们阐述了作者对于科学研究的动机以及科学创造模式的一般观点。钱德拉塞卡认为,追求科学的过程就是追求美。美是各部分之间以及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固有的和谐。他描述了几位杰出的物理学家创造和体验美的经历,如海森堡发现量子理论,爱因斯坦完美其著名的方程式以及魏尔提出引力规范理论等等,它们都涉及到共同的问题:动机、创造和美。
  • 艺术家的传奇

    作者:恩斯特·克里斯,奥托·库尔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