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美学
-
秀美与尊严
本书是译者费十五年的时间而译出的席勒的艺术和美学论文,几乎已经把席勒最主要的美学论文包括进去了。原文义理精深,译文文辞高妙,可称双璧。对于文学爱好者和美学研究者都是不可多得的资料。 -
西方美学史(上下)
本书是关于西方美学理论的专著,是中国人写的第一部西方美学史,在学术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自1963年出版以来,一直作为高等院校文科教材。1978年作者曾作过修订。 -
华夏美学(插图珍藏本)
本书是著名哲学家李泽厚先生讨论中华传统美学的专著。本书从哲学角度论述了华夏文化强调理欲交融的非酒神型特征,从内部描述其发生、发展、变化的轨迹,为我们从新的角度阅读中国美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为中国美学乃至世界美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
华夏美学
一般来说,中国艺术固然不同于西方那种细致模拟有限现实场景、故事的“再现”性的古典作品,也同样少有西方近代那种以强烈个性情感抒发为特征的“表现”性的作品。相对来说,中国作品中个性情感一般很不突出,大都是所谓“发乎情,止乎礼义”,它的情感表现中有比较具体和具象的自然的社会的再现内容,而它的这种再现具体现实又不离开情感的表达,这两者经常混同交融,合为一体。所以,华夏文艺及美学既不是“再现”,也不是“表现”,而是“陶冶性情”,即塑造情感,其根源则仍在这以“乐从和”为准则的远古传统。 -
李泽厚十年集 第1卷
本书是中国美学的经典之作。凝聚了作者李泽厚先生多年研究,他把中国人古往今来对美的感觉玲珑剔透地展现在大家眼前,如斯感性,如斯亲切。今配以精美的插图,本书就更具体地显现出中国这段波澜壮阔的美的历程。 目录: 美的历程 华夏美学 美学四讲 -
谈美书简
《大家小书:谈美书简》由十三封书信结集而成,书中,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就青年朋友们普遍关心的美和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一系列美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也对文学的审美特征、文学的创作规律及特点作了详尽的阐释。《大家小书:谈美书简》娓娓道来,亲切自然,将许多深奥的美学知识很浅近地予以说明,无论思想还是方法,都是初涉美学者学习美学知识的重要参考书。 -
勋伯格:风格与创意
《勋伯格:风格与创意》是一本关于现代音乐的重要文献。阿诺德·勋伯格以其非凡的智慧和其具有预见性的洞察力,使这本《勋伯格:风格与创意》成为吸引人们对复杂的二十世纪音乐历史产生浓厚兴趣的必不可少的原始资料。通过《勋伯格:风格与创意》你可以进入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作曲家的头脑,去理解、探究勋伯格本人和他的音乐,以及勋伯格对其他作曲家的研究、对艺术和整个世界的思考。 -
否定的美学
本书是“三联书店.海外学术系列”的一种。法兰克福学派是当代最具影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它的思潮由于在政治、社会、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中的否定和反叛的力量,极大地震动了西方思想文化界,甚至引发六七十年代欧美各国的激进运动。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法兰克福学派及其主要代表人物阿多诺、本雅明、马尔库塞等人的美学和文艺理论,提供了探讨诸如现代美学、现代主义文学和艺术、大众文化、西方马克思主义等问题的新的视野。 -
中国美学思想史
敏泽的《中国美学思想史》是目前所见最为成熟的一部中国美学史著作,也是一部充分展示了著者的学术个性和在传统思想史、文化史、艺术史方面之深厚造诣的精品之作。该书的撰写与《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修订实际上是同时开始的,历时8年之久,如果算上准备期则所用时间更久。全书共3卷,约150万字,由齐鲁书社于1989年出齐。该书格局宏巨,体例严密,史料翔实,持论精当,体现出作者对于中国美学史研究之目的、方法、历史分期,以及对于传统美学思想体系之总体特征和发展规律、各个历史时期美学思潮流变、重要概念范畴之萌生和演变、各家各派美学思想和各种艺术门类的美学精神等的系统而深入之考察与把握和卓有见识之诠释和描述。 敏泽之撰写美学思想史,除了力避与文学理论批评史在内容上的重叠雷同之外,还力求达到方法论上的自觉。他认为,中国美学思想研究必须具有一种文化的眼光,要把整个美学史放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中来考察;中国美学的特点要从中国文化的特点、从审美意识的起源和形成谈起,否则便讲不清楚中国美学的体系及其特点。为此,他做了艰苦而长期的准备工作,对史前史、考古文物、各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思想文化特点,乃至传统文学艺术的总体特点加以认真的研究,在深思之中参悟其精神实质。同时又认为,要在中西比较的过程中来分析、总结中国美学的特点,即要在世界美学的视野中考察中国美学问题,以利于总结出中国美学在观念意识和思维认识方法上的独特性,乃至整个中国美学体系的特点和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结构的独特性。又认为,在研究中除要努力做到历史与逻辑相统一之外,还要充分吸收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新观念和方法,如文化人类学、心理学等,以增强研究的当代性,以利发掘出新的历史内容。但对于那种尚无真正了解而生搬硬套的做法,他又十分反感。正是在这种学术理念和方法的导引下,敏泽对中国美学思想的总体特征作出了自己的体认,他认为中国美学体系及其特征的形成,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即为: “以法自然的人与天调为基础,以中和之美为核心,以宗法制的伦理道德为特色。””第一句讲的是哲学基础,其分布于中国美学的各个流派之中;第二句讲的是基本风格,其作为一般精神,渗透在中国美学的具体内容之中;第三句讲的是价值取向,其植根于从原始社会起就与西方不同的血缘氏族关系、伦理道德意识特点。要言不烦,堪称精湛。 《中国美学思想史》一书,对传统美学史的研究和书写,提供了足资借鉴的学术经验:1、从丰富的美学、文化史料出发,注重历史还原基础上的整合建构,对中国美学思想提供了富于创造性的历史描述和内涵阐述,表现出建立在渊博知识上的深沉的历史眼光和精邃的理论识力。2、注意对文化氛围的考察,把研究中国美学特点与探讨中国文化特点融合起来,在文化史的大背景下认识和阐述美学思想的生成和演变。如分析中国美学思想体系的形成,先考察西周以来文化与人的觉醒为标志的新的文化意识之发生与发展;又如对“中和之美”的分析,能从哲学、文化思想、文化心理结构、伦理道德、思维机制等方面加以综合研究。在介绍每一断代时期的美学思想之前,都加一绪论,详尽地介绍该时期的文化、思想、文学艺术发展特点,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绪论竟然占了四章,分别介绍了其时玄学兴起之后儒、道、释思想之间所呈现出的新关系及其对美学思想的影响,贯彻了在一定的文化气候中分析、把握当时美学思想的宗旨,从而充分揭示了美学思潮变迁与文化氛围、人的文化心理结构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3、该著对于传统美学思想发展历史的叙写,采取的方法基本上为略小存大、举重明轻的治史方法,以便突出中国美学体系的特点和历史嬗变的规律。但是,对那些片言而蕴美学精义的古人之简短谭语,并未因其小而摈弃之,而是惜之惟恐不及,纳入视界,剔抉爬梳,钩玄探幽,遂成不凡之响。如受钱钟书《管锥编》之启发,在第1卷第11章中从先秦典籍中钩稽出诸如写忧造艺、杂糅情感、通感以及含混美与含蓄美等鲜为人注意的问题,予以精到的解析。4、不满足于仅作平面的历史描述和内容疏讲,而十分注重揭示各家各派美学观念与所处时代之文化思潮、美学思潮以及整个美学史发展链条、规律的关系,较好地处理了点与面、点与线、纵与横之间的关系,故对中国美学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与规律特点、各时期美学思潮之特征、各家各派有代表性的美学思想的内涵特质作出了深入的阐释。5、注重对重要美学概念、范畴、命题的整理和阐释,如第]卷第20章即以“新的美学观念的诞生和形成”为题,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气韵”、 “形神”、“风骨”、“象外”、“境界”等重要美学范畴的产生、发展演变轨迹及其内涵作了析解,2、3卷亦对诸如“兴象”、 “兴寄”、“意象”、“味”、“韵”等范畴作了诠释,无不洞幽烛微,机杼独发,见前人所未见。6、在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维度上考察美学思想的流变,最突出者莫过于对一系列美学范畴的研究,既梳理其历时发展情况,又辨析其共时特点,即在同一时期的美学家那里,或在诗、文、书、画、乐、舞等各个艺术门类中的流布形态。同时,还对一些相邻或相近的概念范畴的不同内涵予以考辨,如对于“意象”与“意境”的辨析。7、坚持历史与逻辑辨证统一的态度,在书写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还原中国美学发展演变之完整的历史形态,以见出其原生态样式,并具体分析和描述形形色色的美学见解如何依次作为一个辨证否定的环节而存在,后起的美学话语在接受前人成就的基础上又如何超越之,准确地再现了传统美学思想发展中的“滚雪球”现象。该书对于清代叶燮美学理论体系、石涛的“一画”论绘画理论等专题的诠解,也备受学界称道。此外,敏泽还发表了一系列专题论文,如《关于传统美学批评的两种标准问题》、《中国传统艺术理论体系及东方艺术之美》以及《“再现”与“表现”的中西美学比较研究》等,以深入而独到的学术眼光澄清了美学史上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 《中国美学思想史》曾获国家图书奖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等多种奖项,并被翻译成韩文在韩国出版。近年来,因《中国美学思想史》要收入湖南教育出版社的《中国思想史》丛书之中,敏泽又对该书进行了修订,增加了lo余万字,使其在内容和注释体例以及引文版本等方面更趋完善。总之, 《中国美学思想史》一书,已成为传统美学史研究的奠基之作,标志着中国美学史学科建设已渐趋成熟,其在体例和内容方面的创新之见,对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正产生着积极的学术影响。 -
当代美学
《当代美学/艺术馆》共七章,包括:传统美学——对于一些基本概念的回顾、20世纪初期美学的新挑战、美学的发展方向——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现代性——后现代性和后前卫等。 -
诗论
本书是中国现代美学理论家朱光潜的代表作。朱光潜偏爱诗艺,同时对西方文艺心理学有很深的研究。1931年他在欧洲留学时便开始本书的写作,1943年始正式出版,历时十余年,在当时有很大影响,是中国现代诗学体系建构的里程碑。时至今日,仍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作者用西方诗论解释中国古典诗歌,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诗论;对中国诗歌的起源,诗歌与音乐、舞蹈的关系,诗歌与赋、散文的关系,诗与画的关系,中国诗的音律,为什么中国诗走上了律诗的道路及现当代中国诗歌的发展趋向作了深入的探索,发人深省。 -
美学概论
以往的美学教材,不是哲学太多,艺术太少,就是思想太少,教训太多。 这本教材则力图创新,以独特的方式与读者一起更真切地思考美学所归属的纯粹诗性直观领域,全书以“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的诗性直观为根基,形成一个回到审美活动之“事情本身”的理路,从而摆脱美学的“美的本质设问”、“主一客观二元论”、“审美静观”等预设局限,对美学体系作出突破。 书中附有关于重要美学家、美学现象、美学流派或者一些前沿问题的讨论等插文,这是专为学生更加真切地进入审美活动的诗性天地而特别设计的。这些“插文”具有采光的效果,让人获得一种通透和开阔的视野,就像建筑物上有了落地窗一样。 第二版在第一章的开始增加“导读烛光”,目的是对每章要讨论的内容提供一个适合读者感性经验的切入契机。同时新版对思考题作了全新设计,重在培养读者的思考一理解能力。 -
希腊美术模仿论
《希腊美术模仿论》主要从美的人体、轮廓、线条角度展开分析,发掘人体美的概念与内容;作者十分看重艺术家创作的技法、绘画与寓意表达,关注艺术品本身的价值与内涵。总体看来,温克尔曼强调的是,希腊美术、雕塑呈现的是一种刚健有力、柔和优美的品位,内在地蕴涵一种生命和谐与有机整体的哲学。这对我们理解古典美学和艺术有深刻的启发。而译者和笺注者潘襎则为这一文章做了很好的解读,他不仅陈述了作者的思路与写作背景,而且发掘了文字背后的精神及其风格。而附录中对温克尔曼的解读,又帮助我们更深一层理解温克尔曼本人的思路、情怀及对现今研究的意义。 -
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Aesthetics
No philosopher has held a higher opinion of art than Hegel, yet nor was any so profoundly pessimistic about its prospects despite living in the German golden age of Goethe, Mozart and Schiller. For if the artists of classical Greece could find the perfect fusion of content and form, modernity faced complicating and ultimately disabling questions. Christianity, with its code of unworldliness, had compromised the immediacy of man's relationship with reality, and ironic detachment had alienated him from his deepest feelings. Hegel's "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Aesthetics" were delivered in Berlin in the 1820s and stand today as a passionately argued work that challenged the ability of art to respond to the modern world. -
20世纪西方美学史
本书为教育部“九五”科研项目的成果,也是中国人民大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本书是作者在1990年版的基础上,根据十余年来西方美学的学科发展,参考吸收最新的世界学术研究成果,总结中国大学的教学经验而撰写的我国第一部总结20世纪西方美学发展的优秀教材。它既适合于高层次的研究人员参考,又适合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