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學

  • 麵包店再襲擊

    作者:村上春樹

    日本知名作家村上春樹之短篇小說創作集精選,書中共收錄六篇短篇小說作品,包括「麵包店再襲擊」、「象的消失」、「家務事」、「雙胞胎與沉沒的大陸」、「羅馬帝國的瓦解•1881 年群起反抗的印地安人•希特勒入侵波蘭•以及強風世界」、「發條鳥與星期二的女人們」等。本書與村上春樹的另一本短篇小說集《螢火蟲》將同步發行,一併推薦給喜愛村上作品的讀者貼心收藏。
  • 午夜的玫瑰

    作者:向田邦子

    有時,女人也能獨力開創出美麗的風景 日本國民偶像、直木獎得主向田邦子 字字珠玉?最終遺世散文集 這本書是記憶的河流,承載著忽遠忽近的前塵往事; 這本書是美味的食譜,留下令人回味無窮的家常料理; 這本書是男性鑑賞錄,道出讓女性依戀的魅力與溫柔; 這本書是心路的歷程,刻劃一位劇作家成長的軌跡。 於是,我們看見了一介女子如何勇於用筆實現夢想; 於是,我們懂得了邦子為何能留下如此美好的身影。 閱讀時,打開書本前和看得渾然忘我時感覺很愉快,但我更喜歡在閱讀途中或讀完後,花些時間發呆空想,像水慢慢滲透砂地一般,讓感覺在體內擴散開來。我想,那就叫做「幸福」吧。 ──摘自內文 這是一本坦率的女人寫女人和男人的書,是從初老的時間線上,凝望記憶的書。像是張愛玲談蘇青時候說的,具有「天涯若比鄰的廣大親切」,喚醒了人人熟悉而又容易忽略的東西。向田邦子也是如此,她真實而被時間沖洗過了的愛憎,是厚厚灰燼中透出來的溫火,可以靠近,直視。──楊佳嫻 進入傳奇女作家向田邦子的生活和她的回憶…… 這是一本需要慢慢讀,仔細讀的好書。知性的筆調中帶著銳利的感性,也充滿包容一切的溫暖,讀著向田邦子,時間的流動變慢了,泛黃的記憶變鮮明了,繼《父親的道歉信》、《女兒的道歉信》之後,絕不可錯過的散文集! 〈桃色〉:由於父親性喜拈花惹草,使得家中籠罩一層陰影。祖母、母親因此誇張地鄙視桃色,父親也擺出同調的姿態,連帶作者終身都對桃色懷著戒慎恐懼的態度。 〈來一點吧!〉:海苔便當、薑絲肉和鹽炒蛋 ,看似簡單的料理卻是作者念念不忘的美味,因為那是小時候便當最常出現的菜色。 〈鶴賀伊勢太夫〉:喜愛運動、騎摩托車,深具陽光形象的壯碩男性,唱起哀怨的日本傳統戲曲,仍舊感人至深…… 〈直木颱風〉:作者獲直木獎後,抗議、恭喜的聲音兼而有之。直木獎宛如颱風一般打亂了生活,獲獎不僅有喜悅也是沉重的負擔。 書中收錄了62篇文章,作者以日常生活中的種種趣事及回憶作為題材,以幽默又靈活的筆調描寫出來,有時令人會心一笑,有時令人一陣鼻酸,繼《父親的道歉信》、《女兒的道歉信》之後,曠世才女向田邦子又一本精彩散文佳作。
  • 不能不去愛的兩件事

    作者:松浦彌太郎

    【人生旅途的醫藥箱】 這是寫給心中懷抱著「不安」與「寂寞」的朋友的一本書 《生活手帖》總編輯�松浦彌太郎最初實踐的人生論 為了活得像你自己──要不要試著正面迎戰呢? ::給沒有自信的你 想要別人碗裡的東西,是人類的習性,「和大家一樣」便感到安心的心理,誰都感受過。 然而,你無法事事都「和大家一樣」。 就算你得到了和你羨慕的那個人一模一樣的臉蛋,但不久你又會開始想要「另一個人」的臉。 「別人擁有的東西,我永遠得不到。」 只要你接受這件事實,你便會開始看見自己擁有的寶物。 松浦先生和大家分享他是如何直視自己的脆弱,以及獲得去擁抱它們的勇氣與堅強的祕訣; 珍愛自己的「不安」與「寂寞」的心,便能成為足以守護你的強大力量。
  • 廚房

    作者:吉本芭娜娜著

    1987 年吉本芭娜娜以《廚房》一書得到第六屆「海燕」新人文學賞,以細膩的筆觸,營造鮮活的感覺與思想,是 1989 年崛起的文壇新銳,之後所出版的每一本書都是暢銷之作、掀起所謂「吉本芭娜娜」現象。 本書所描述的奇異少女「我」在祖母去世後,被田邊雄一和他的「母親」(其實是一個男人)收留,把「我」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照顧,使「我」在愛中得到新的寄託,成為一名優秀的廚師,但是某天這母親卻遭愛慕者殺害……。
  • 女兒的道歉信

    作者:向田邦子

    你總會在向田邦子的文章裡, 找到自己和過去的回憶, 然後,從中獲得了繼續大步往前走的勇氣 因〈父親的道歉信〉一文引發騷動不斷向家人道歉的邦子, 雖然敬畏,卻總是滿懷愛情敘述記憶中的父親的邦子, 喜歡數字二、愛貓狗成痴、提到味醂魚乾就想哭的邦子, 熱愛四處旅行、一感動脖子就會起反應的邦子…… 回憶也有鮮度。 心中掛念的回憶之地,造訪也好,留存著遙思也好, 奇妙的是,明明才剛回去過,才剛親眼目睹的今日風光立時又褪了色, 不知不覺間變成了記憶中如羊羹色的泛黃照片。 原來回憶竟是那麼地固執呀! --摘自內文 進入傳奇女作家 向田邦子的生活和她的回憶…… 這是一本需要慢慢讀,仔細讀的好書。 知性的筆調中帶著銳利的感性,也充滿包容一切的溫暖, 讀著向田邦子,時間的流動變慢了,泛黃的記憶變鮮明了, 繼《父親的道歉信》之後,絕不可錯過的散文集! 〈被踩扁的紙鶴〉:美勞課時第一個折完紙鶴,邦子好心地幫忙不會折的同學們,回到座位時卻發現自己的紙鶴掉到地上,還被踩扁,最後只有自己來不及在下課前重做…… 〈沉睡的酒杯〉:以名曲〈荒城之月〉的歌詞為題,想起過去父親在家中招待客人,酒足飯飽後醉倒的回憶…… 〈女兒的道歉信〉:〈父親的道歉信〉一文引發讀者極大的回響,但家人的回應卻是家醜不外揚,最後邦子只好保證下次絕不再犯…… 〈沒有字的明信片〉:戰時一家人和最小妹妹分離兩地,父親叫不會寫字的妹妹每天寄一封畫了○的明信片報平安,剛開始都是大大的○,後來○越來越小,最後竟變成了…… 書中收錄了57篇文章,作者以日常生活中的種種趣事及過去的回憶作為題材,以幽默又靈活的筆調描寫出來,有時令人會心一笑,有時令人一陣鼻酸,繼《父親的道歉信》之後,曠世才女向田邦子又一本精彩散文佳作!
  • 豐饒之海四部曲

    作者:三島由紀夫

    豐饒之海》是三島由紀夫的壓軸之卷,是他赴死(一九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中午十二點十五分,在東京市谷陸上自衛部東部方面總督部切腹自殺)的當天早上才完成的悲劇巨著,並且兩年前,三島就不斷對友人表白考慮死的問題,並聲明《豐饒之海》四部曲的完成就是他人生的完成。《豐饒之海》四部曲可說反映了三島美學思想和全部創作的基本特色,把自我世界所存在的事物及思想全部溶入這部作品,體大思精,文思浩蕩。 三島自述《豐饒之海》是以唯識論的哲學為基礎,以王朝文學的《濱松中納言物語》為參照系,以夢與輪迴轉世作為基調創作的。從主角在各卷中輪迴轉生開始,在各卷講述一種人生,形成背景與故事完全獨立的四部小說。第一部《春雪》是古典式的戀愛小說,描寫大正元年(1912年)的貴族社會,第二部《奔馬》是英雄式的行動小說,描寫昭和六至七年(1931-2年)的國家主義運動,第三部《曉寺》是有異國情調色彩的心理小說,第四部《天人五衰》則是取材於在時間流逝的某一點上,事象的跟蹤追跡小說。
  • 隔壁女子

    作者:向田邦子

    收錄日本傳奇女作家──向田邦子,最後遺世之作! 五則在追尋與放棄中擺蕩、思索幸福或不幸、遊走於信任與背叛,關於愛情與家庭的故事。 向田邦子以細膩的觀察力剖析男女間的愛欲糾葛,深刻描繪猜疑、謊言與寂寞,在不盡的餘韻中令人回味再三。 她懷著祕密的戀情猝然而逝,卻為我們留下最美麗深刻的愛情佳作!因為無法擁有,才會渴望自由和獨立。 「女人一旦結了婚,這兩樣就全都失去了。不能夠愛上別人,談戀愛也成了滔天大罪,在以前甚至會被殺頭。結了婚的女人,都是做好赴死的決心才談戀愛的。」--〈隔壁女子〉
  • 西洋情色文學史

    作者:亞歷山德里安(ALEXANDRIAN)

    情色文學在不同時期亦有不同的境遇,而西方情色文學也因過往政權、學者有意無意地打壓與漠視,而無法成為「正當合法的知識」。作者的《西洋情色文學史》於1989年首度在法國出版,是西方學界第一部、也是目前唯一一部有系統介紹西方從古至今情色文學演變與發展的專書。對於想一窺西方情色文學堂奧的讀者而言,本書可說是最理想、可讀性最高的入門書。 =============================================== :::目錄::: 代譯序 情色文學與翻譯 賴守正 1 古代愛的藝術 2 中世紀的淫慾 3 文藝復興時期的性愛 4 十七世紀對大自然的辯護與闡明 5 放蕩思想的黃金時代 6 十九世紀的非法圖書 7 女性情色文學 8 不可告人的小說家 9 同性戀作家 10 超現實主義的情色 結語 作品索引 作者名索引
  • 旅行的藝術

    作者:艾倫‧狄波頓

    到外地旅行——多麼令人興奮的念頭啊! 通常,人們會找個氣候怡人的地方,見識有趣的風土民情,欣賞能喚起靈感的景物。然而,為什麼成行之後,卻往往覺得猶有遺憾? 在本書裡,狄波頓帶領我們踏上旅途,從巴貝多、阿姆斯特丹、普羅旺斯、馬德里到西奈沙漠等地,經歷旅行中種種讓人嚮往與失望之處。 狄波頓還安排了許多位嚮導。他們是大名鼎鼎的作家、藝術家或思想家,也是深諳旅行滋味的行家,如梵谷、華滋華斯、福樓拜、波特萊爾、羅斯金,在書中與我們分享旅行的洞見。 透過這些旅程,狄波頓揭露了旅行中隱藏的慾望和錯綜複雜的面相,挑起無法抵擋的神祕幻想,並且指點我們如何提升旅行的快樂指數,遠離煩悶的日常生活,進入一個奇異世界。
  • 罪行

    作者:費迪南·馮·席拉赫

    每個淡然述說的故事背後,都是一個巨浪滔天的人生! 誰才是受害者?無從選擇而犯的罪行,如何定罪? 如果置身其中,你,會怎麼做? 11個完全真實,如電影般的親身案例, 讓德國最會說故事的辯護律師, 撼動你對人性、罪行、愛與罰的一切判斷! 破天荒!吳念真夫婦首度聯手推薦!「這才真的是『每一篇都是一部電影』!」
  • 一百年的孤寂

    作者:Gabriel García Márqu

  • 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

    作者:伊塔羅.卡爾維諾,Italo Calvi

    為了把小說擺在適當的脈絡中,她們要求高利格尼提供一些歷史資料。他說:「我來設法回想一下,組成西馬利亞的省分如何在二次大戰後變成辛伯利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辛伯利人重新整理了那些在戰爭中失落的西馬利亞人的檔案文件,得以重新評估像菲爾然迪那樣人格複雜的作家,他使用辛伯利和西馬利亞兩種語言寫作,然而西馬利亞人只出版他的西馬利亞文作品,所以數量極少。質與量更好的是以辛伯利文撰寫的作品,但被西馬利亞人藏了起來;像這部長篇小說巨著《不怕風吹或暈眩》,其首章的草稿顯然也是用西馬利亞文寫的,並以烏寇.阿迪的筆名簽署。毋庸置疑,這位戶家在明確選擇了辛伯利文以後,才發現了真正的小說靈感……」拉迫不及待地想看到這本書再度從死灰中復生,但卻還得等待讀書小組的女孩和年輕男士們交出他們的作業,閱讀過程中,一定有人強調生產方式的省思,有人強調改造的過程,有人強調壓抑的昇華,有人強調性的語意符碼,有人強調身體的後設語言,有人則強調寫政治及私人生活方面的角色逾越。 羅塔莉亞打開她的書夾開始唸著,帶刺的鐵絲網像蜘蛛網一般開始散開,你們兩人隨著其他人一樣安靜跟隨。 你馬上明白你所聽到的東西,和《從陡坡斜倚下來》、《在馬爾泊克鎮外》、或甚至《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不可能有任何關係。你和魯德米拉很快地交換了一,或者更正確地說,兩眼,第一眼是疑問,第二眼是同意。無論如何,這是一本一旦開始,就欲罷不能的小說。
  • 看不見的城市

    作者:伊塔羅.卡爾維諾

    本書引用一個混雜了史實(忽必烈)和小說《馬可波羅遊記》的典故,其實正好點明了卡爾維諾跨越虛實分界,允許讀者多重解譯、多所思辨的「用意」(作者的用意何在,一直都是個留給觀眾玩味的題目)。 書中共有五篇故事,這些故事的出現順序,依其標示法和出現章序,有一種結構性的關係,除了第一章和第九章各有十個故事外,各章有五個不同主題的故事,並依序每章出現一個新的主題,依標題排起來,正好是五四三二一的順序。這種有秩序的安排反映了結構主義與符號學的形式趣味。
  • 長路

    作者:Cormac McCarthy

    ◎影響未來100年的不朽傑作! ◎《娛樂週刊》第1,000期紀念刊列為近25年來最棒的一本書。 ◎電影由維果‧莫帝森(飾演「魔戒」亞拉岡)、莎莉塞隆主演。 ◎英國《衛報》專欄作家、知名環保人士喬治.蒙貝特將麥卡錫列入「拯救地球五十人」名單,認為「《長路》對環保的影響力,可說無他能出其右」。 《長路》是一個父親寫給孩子的故事,是一篇懾人心神的寓言。讀完這個故事,心中湧出的熱淚與力量,或可扭轉即將變得晦暗混沌的未來。 為了你,在這個早晨醒來,是我這輩子做過最勇敢的事。 這是一個關於「相信」與「希望」的故事。 故事的開場,設定在大災難發生的數年後。 孩子出生的前幾夜,不知名的災難改變了世界的樣貌。舉目所見只有冰冷的雨雪、無盡的黑暗,再不見清朗日光或蔚藍天色。荒蕪嚴寒的末日,道德淪喪,善惡無分,吞噬弱者是唯一的生存之道,人性與尊嚴在此灰色煉獄裡蕩然無存。一對父子在文明的廢墟間踽踽獨行,往南方海岸去尋找一線生機。孤獨的漫漫長路上,空氣是灰濛的,地面成灰,滿目瘡痍,眼前不見任何生物的蹤跡,唯有困頓凋零、無數死亡,然而父親仍教導孩子,要記得那個曾經有夢、有故事、有海洋綠樹的世界,要留守心中對於美與善的顧念與堅持……。 當家園崩毀,人類滅絕,食物匱乏,只剩少數倖存者時,我們能殘害他人生命以求自保嗎?我們所仰賴的那些美好的價值和道德觀,將是延續性命的阻礙嗎?麥卡錫在構思多年之後,以最精煉的字句織就,寫成《長路》一書,表達他對環境以及對人性的關注,也是獻給全世界的一首優美輓歌。
  • 分成兩半的子爵

    作者:伊塔罗.卡尔维诺

    《分成兩半的子爵》討論了缺憾、偏頗、人性的匱乏。故事的起點是非常簡單、非常鮮明的意象或情境:劈成兩半的子爵,兩片人體各自繼續過著自己的生活--一半是邪惡的子爵,極盡破壞之能事,一半是善良的子爵,處處助人。爬到樹上的男孩不願意下來,一輩子在樹上度過;一具中空的甲冑自認為是一名男子,不斷貫徹它自己的意志力。故事由意象滋長出來,而不是來自作者想要闡述的理念;意象在故事之中的發展,也全憑故事的內在邏輯。這些故事的意義——準確地說,這些故事以意象為基礎而衍生的意義網絡——總是有點不確定的;我們無法堅持一種毫無疑義的、強制認可的詮釋。
  • 自由生活

    作者:哈金

    旅美華裔作家哈金新作《自由生活》(A Free Life本書是美國國家書卷獎《等待》一書作者哈金2007年長篇新作,特別的是本書是哈金第一次將作品的故事背景搬離中國,直視美國。 全書長達三十三萬字,描寫一個家庭不得不離開安穩 ,尋求新的國度接受的故事,就像書中的那首詩所敘述的:「你必須去那裡,悄悄地出發。╱把你仍然珍惜的東西留在身後。╱當你進入那個領域,╱一路鮮花將在你腳下綻開。」 哈金讓主角一家身處在沒有親友人際網絡的陌生社會,家人得重新學習獨立,盡力維持生計。但武男始終不肯放棄成為詩人的夢想,後來總算以詩歌從困境中突圍。他在書中有感而發:「如果你不知道如何運用自由,自由對你將毫無意義。」 名人推薦: 「度量宏大、有同理心、又溫柔,哈金所寫的在美國的移民家庭的冒險記確定了人類的重要使命--榮耀生命。」 --Booklist/Donna Seaman 「哈金的小說使讀者揣想,美國生活的日常瑣事是否,在某些方面,就像發動革命一樣奇異而野蠻。」 --《出版者週刊》 「《自由生活》是一本『嘗試』和『犯錯』的故事。『嘗試』提供了戲劇,『犯錯』提供了喜劇,而兩者重疊,形成了悲愴感。」 --《紐約時報》/Walter Kirn 「《自由生活》是今年最有影響力的小說之一,描繪了一幅一個有豐富觸感而靜靜引人注意的藝術家的圖像。」 --《娛樂週報》/Jennifer Reese
  • 追風箏的孩子

    作者:Khaled Hosseini

    2005年 博客來年度百大 年度暢銷100 2005年 博客來年度百大 名人推薦100 2005年 博客來年度百大 名人推薦100 2005年 金石堂年度TOP 生活.益智 2005年 金石堂年度TOP 小說類 2005年 誠品書店年度暢銷書榜 文學.翻譯作品 故事從一對小男孩的親密友誼開始。12歲的富家少爺阿米爾與僕人哈山,從小一塊長大,年齡相仿的兩人情同兄弟,總是一起玩耍,一起分享有趣的故事。然而,在一場風箏比賽後,發生了一件悲慘不堪的事,永久破壞了兩人之間的情誼,從此各自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可是最後卻也以兩人始料未及的方式,重新連接起彼此的關係。 即使阿米爾不久跟隨父親逃往美國,以為可以因此逃避過去的自己,但關於哈山的回憶一直縈繞不去。阿米爾感到非常愧疚,無法原諒自己當年對哈山的背叛與懦弱的行為。為了贖罪,阿米爾終於再度踏上暌違二十多年的故鄉,希望能為不幸的好友盡最後一點心力…… 這是一個關於背叛的代價、贖罪的可能的故事,也是一個關於父親對兒子影響的故事——包括父親對兒子的愛、奉獻與謊言。小說背景也涉及了阿富汗過去到目前的狀況,讀者也得以從本書一窺這個神祕國度。 得獎與推薦記錄 這是一個都讓人好久都難以忘懷的故事。所有文學與生活中重要的主題,都交織在這個不同凡響的小說裡:愛、恐懼、愧疚、害怕贖罪。這本小說太震撼了,讀完後有好長一段時間,我覺得其他一切都顯得平淡無味……《春膳》作者伊莎貝拉‧阿言得(Isabel Allende)推薦 ●ALA選書(美國圖書館協會選書)、英國「觀察家報」年度最佳圖書 ●舊金山Chronicle2003年度最佳圖書、Alex獎(給青少年看的成人書獎)、Entertainment Weekly2003年度最佳圖書 ●Borders2003年度新人獎、Boeke 新人獎、Barnes & Noble 新人獎、、Literature to Life獎、亞馬遜書店2003暑假搶眼新書 書評介紹 一部美麗的小說……今年截至此時為止寫作最佳、也最震撼人心的作品……一段沒有前景的友誼,一個令人心碎的故事……這部感人非凡的作品也描寫父與子、人與上帝、個人與國家之間脆弱的關係。忠誠與血緣串連這些故事成為今年最抒情、最動人、也最出人意表的一本書。--丹佛郵報 一鳴驚人之作……一對阿富汗朋友的故事,也是關於文化的不可思議故事。真正讓人蕩氣迴腸的古典小說。--舊金山紀事報 巧妙、驚人的情節交錯,讓這部小說值得矚目,不僅是一部政治紀事,也是一個童年選擇如何影響我們成年生活極度貼近人性的故事。單就書中的角色刻劃來看,這部初試啼聲之作就已值得一讀。從敏感、缺乏安全的阿米爾到他父親多層次的發展,以及阿米爾回到阿富汗之後才逐步揭露父親的犧牲與醜聞,也才瞭解歷史與在美國、中東的餘波盪漾……締造了一部完整的文學作品,將這個過去隱而未現、在新千禧年卻成為全球政治中心的國家文化呈現世人面前。同時兼具時代感與高度文學質感,極為難能可貴。--出版家週刊 偏重個人的情節,從阿米爾與他父親僕人兒子哈山的親密友誼開始,成為貫穿全書的脈絡。這兩個男孩所放的風箏,象徵了他們之間關係的脆弱,在看著往日生活消逝之際,備受考驗。在作者筆下,革命前的阿富汗溫馨且幽默,但也因為不同種族之間的磨擦而現緊張……充滿迴縈難忘的景象:一個為了餵飽孩子的男人在市場上出售他的義腿:足球賽中場休息時間,一對通姦的情侶在體育場上活活被石頭砸死;一個塗脂抹粉的男孩被迫出賣身體,跳著以前街頭手風琴藝人的猴子表演的舞步。--紐約時報 不算是中東政治的故事……而是在一個分崩離析的美麗國家裡生活的故事。透過扣人心弦、甚至有時令人極度不安的角色與情節安排,作者以自身的文化與他摯愛祖國的歷史為我們提供借鏡。--聖安東尼快報 生命的節奏是這個故事的架構。這部小說以一九七○年代的阿富汗與之後的美國為背景,透過作者的文采,雅俗共賞。小說的高潮如此殘忍又如此美麗,令人不忍揭露,作者以恩典與救贖勾勒生命圓滿循環的功力展露無遺。一部極具療癒力量的恢宏文學作品。--水牛城新聞 作者以極其敏銳的筆觸讓他的祖國栩栩如生。他深入描繪阿富汗移民在哀悼失去祖國、努力融入美國生活之際,仍然根深蒂固的傳統與風俗。此書是一部睿智發人深思的小說:贖罪並不必然等同幸福。——休士頓紀事報 凡夫俗子在歷史狂濤裡的獨力奮鬥,一部非比尋常的小說。——時人雜誌 引起迴響……敏銳,真實……「追風箏的孩子」最偉大的力量之一是對阿富汗人與阿富汗文化的悲憫描繪。作者以溫暖、令人欣羨的親密筆觸描寫阿富汗和人民……生動且易讀的作品。——芝加哥論壇報 極為動人的作品……沒有虛矯贅文,沒有無病呻吟,只有精鍊的篇章……細膩勾勒家庭與友誼,背叛與救贖,毋須圖表與詮釋就能打動並啟發吾人。……作者對祖國的愛顯然與對造成它今日滄桑的恨一樣深……故事娓娓道來,輕筆淡描,近似川端康成的《千羽鶴》,而非馬哈富茲的《開羅三部曲》。作者描寫緩慢沉靜的痛苦尤其出色。——華盛頓郵報圖書世界 既表現對說故事的熱愛,也展現文學寫作的功力……具備得獎特質的大器作品。這部小說最吸引人的部份之一是簡單的記述文體。就像哈金那部描寫愛情、政治與階級問題的小說《等待》一樣,本書以無辜的故事洗滌讀者的心靈。——克里夫蘭誠實報 一部扣人心弦的感人作品,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瞭解並悲憫阿富汗的人民……這本書的力量來自於作者讓文化在書頁上栩栩如生的功力……讓人愛不釋手。--愛荷華城市新聞 生動描繪三十年前的阿富汗。——華爾街日報 作者讓我們瞭解迷人的小說該如何開展:以簡單、精巧的文筆驅策讀者翻到下一頁。——費城詢問報 對這個在九一一之前備受忽視甚至誤解的國家,作了異常深入的描寫。儘管歷經殘酷波折,但這部小說的結局卻對阿富汗的未來抱持樂觀,這也是全球共同的期待。——書頁 作者以相同的沉著筆調處理溫情與恐怖、加州美夢與喀布爾夢魘……非常出色的故事與道德寓言。——地球與郵訊 從「追風箏的孩子」的第一行起,作者就讓我們瞭解迷人的小說該如何開展:以簡單、精巧的文筆驅策讀者翻到下一頁……一個精彩的回憶故事,讓我們得以窺見大部份美國人從未見過的阿富汗,描述了罕為人知的人性面。——康特拉寇斯達時報 一位現居美國的阿富汗作家的一鳴驚人之作。他這部纏繞背叛與贖罪的深情小說以阿富汗近代的悲劇為骨架……這不僅是一個成長或移民辛酸的故事,作者把這兩個元素都融入得之不易的個人救贖宏景之中。所有的這些,加上豐富的阿富汗文化風情:魅力難擋。——克柯斯評論 生動描繪阿富汗在過去四分之一個世紀以來的生活。阿米爾和他父親的角色,他們的關係,以及哈山與阿米爾的關係,都描寫且發展得極為縝密、具說服力。現於加州行醫的作者可能是唯一一位以英文寫作的阿富汗作家,他的第一部小說值得推薦。——圖書館期刊
  • 少帥

    作者:張愛玲

    張愛玲:我絕不寫自己不想寫的人物和故事。 傳聞已久,張愛玲最後一部未刊小說遺稿首度曝光! 特別收錄:張愛玲英文原稿、張學專家馮睎乾教授評析、藝術家何倩彤繪製插圖! 皇冠 60週年 紀念出版 他順着氣息將她吸進去。 即使他們只能有這樣的剎那又如何, 時間緩慢下來,成了永恆。 故事始於正值軍閥時期的北京,十三歲的周四小姐戀上了瀟灑不羈的少帥。在一次帥府宴會中,少帥主動贈予周四小姐一把扇。他們很快地戀愛了,彷彿這是件再自然也不過的事。 大時代的紛擾也無法阻擋彼此的綿綿情意,風流倜儻的少帥和嫻靜純真的四小姐,他們之間的愛情既內斂又奔放,既婉約又灼熱,就像正在轉變的中國,渴望嶄新的未來,卻也無可避免地守舊。然而,在這深宅後院裡,又將會有什麼樣的考驗等待著他們?…… 《少帥》是張愛玲以張學良與趙四小姐的愛情故事為藍本,耗費十年以上的時間蒐集資料而撰寫的小說,最後卻因為種種原因未能完成,一直是文壇的一大懸念與遺憾,如今,這部傳聞已久的神秘作品,在張愛玲文學遺產執行人宋以朗的努力下,終於得以呈現在所有讀者面前。張愛玲利用小說的形式,透過深富「人生味」的歷史軼事來描繪「另一個時代的質地」,也隱隱透射出她自己的影子。《少帥》可以說是張愛玲最後一部未曾刊行的小說遺稿,從今而後,將再也沒有其他重大作品可以出土了,本書之珍貴,也由此可見一斑。
  • 天工開物·栩栩如真

    作者:董啟章

    華人世界難得一見之百萬字三部曲長篇小說──「自然史」三部曲之第一部‧二聲部小說。這也是香港新生代著名小說家董啟章以數年時間完成的「自然史」三部曲之第一部,是「自我」探尋、確立之書。 日常的物件,構造出不尋常的人生。從物件的發展史——收音機、電報、電話、車床、衣車、電視機、汽車、遊戲機、錶、打字機、相機、卡式錄音機和書——,展現出人與物共生的歷程和圖景。 三代人的書,構造出V城三代人的歷史。從阿爺董富收藏的《天工開物》,和爸爸董銑鑽研的《萬物原理圖鑑》,到「我」利用文字工場的想像模式創造出來的《栩栩如真》——關於少女栩栩的「人物世界」——;通過小說,尋找通往所有可能世界的路徑。
  • 棋王 樹王 孩子王

    作者:鍾阿城

    阿城的三個中篇:棋王,樹王,孩子王,取材截然不同,可是,他所要表達的主題是相同的:人,是最重要的。稟性善良的人,關愛人群,沈默工作,永遠是社會的瑰寶。偏激的主義違反人性,也違反自然,產生了愚昧盲動的行為,也就成了無可彌補的災害。 阿城不只是一個說故事的小說家,實在是藉著小說來傳佈觀念的思想者。他的小說有些情節雖然近乎超現實的描述,卻緊緊地抓住現實嚴肅地透露出自己的人生哲學。 《棋王》一文的起始,便是一群知青被下放,在月台搭火車遠行,每個人的心,沈沈地壓著!此時月台播放著毛語錄的教條和語錄歌,頓時,一個最大的反諷在書中的情節表露無遺!這播放著的聲音,毋論是教條或“旋律”,正是迫使這群知青被放逐蠻荒的咒語啊! 《樹王》則是敘述著一位貴州山民蕭疙瘩,他懂山,懂森林,知道森林是山的髮膚,但共產當局要砍山林,說:「這種野樹,是障礙,要砍掉,這是革命,根本不是養什麼小孩!」當森林的樹王被砍倒了,人間的樹王蕭疙瘩也倒了,一病不起,衰竭而死!這是人與自然偕亡的一場悲劇! 《孩子王》一文中,文革時期,盡責的老師因不與教條合作而被調走,一走出辦公室,「陽光暴烈起來。望一望初三班的教舍,門內黑黑的」,對於制式教育體系的反抗,成為《孩子王》探討的主題之一,此外,阿城提到「教材倒真是統一,我都分不清語文課和政治課的區別。」是明示也是暗示,反諷之意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