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纪实中国
-
大脚印儿
作者关军,资深媒体人。本书记录了2008年围绕奥运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种种事件,包括南方雪灾、艳照门、火炬传递、民族情绪、汶川地震、互联网暂时解禁等。之后是针对事件当事人的人物特写:刘翔、金晶等。全书以叙述为主,评论稍少。 若读者在08年关注线上消息与纸媒,书中介绍的事件并无新鲜之处。写作手法类似凌志军的记录体,全力概括但无重点。虽然作者“没打算讨好任何一边的价值趣味”,但是也采用了“选择性失明”,例如没有提及当年12月发生的某事件,而正是该事件,对于当今中国局势有重要影响。 值 得留意的是,该书并没有正式出版,除了政治风险,国内出版商也以“市场原因拒绝,认为时过境迁,奥运会已经没有人关心了”。但是由于作者采用了一种“委婉 的描述,温和的批评”,也不受国外出版商青睐,“因为很多东西说的不是很直接”。出版困境最终导致作者决定在网上免费发行,自由传播,并且“情绪宣泄”在 书名中添加了“阴影”二字。 作者在前言中引用了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的言论:中国使一切变得模糊不清,但依然有光明可寻,去寻找吧。大致了解中国形势的读者阅读该书的过程只是从时间上重温一次2008;但是对于一名对中国感兴趣的外国人,摆在他面前的,依旧是一团乱麻。 (来源:http://www.justjoy.info/?p=10160) -
Wild Grass
From The Washington Post's Book World Reviewed by Nayan Chanda During Chinese President Jiang Zemin's visit to France in October 1999, French President Jacques Chirac asked him why his government was so angry with a group of elderly Falun Gong members merely doing breathing exercises in neighborhood parks. In a revealing response, French officials later told me, Jiang asked Chirac how he would feel waking up in the morning to find his residence encircled by thousands of people he had not known existed. Jiang was referring to a most unusual demonstration that had taken place earlier in the year and startled China's communist leaders. As morning broke over the Zhongnanhai leadership compound in Beijing on April 25, the country's top officials found themselves under siege by about 10,000 members of Falun Gong, sitting quietly on the pavement in the meditative lotus position. Unbeknownst to China's security services, the group had managed to materialize in the heart of Beijing to hold a silent demonstration demanding that their religion be legalized. Beijing responded by labeling it an "evil cult" and launching a crackdown that saw some 30,000 sent to prison and 77 dead while in police detention. In Wild Grass, Ian Johnson,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correspondent who won a Pulitzer Prize for his reporting on the Falun Gong, expands on various aspects of grassroots rebellion in China, offering a gripping tale of a few very ordinary people and their extraordinary courage in fighting for their rights against the Communist Party leviathan. In three decades of Deng Xiaoping-led economic reform, the party has relinquished control over many aspects of people's personal lives and has opened up spaces for individual freedom unimaginable under Mao. One can steer clear of politics and pursue the Dengist motto "to get rich is glorious." But as Johnson shows, beneath the surface of growing prosperity and loosening control, common people are waging a struggle to claim the greater freedom, clean government and rule of law that the party has promised but never delivers. The daily occurrence of such battles is a measure of the progress achieved since the dark days of the Great Leap Forward and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But the fate suffered by the heroes Johnson portrays in this book also points to the long road ahead. The book is divided into three stories of unintentional heroes. First there is Ma Wenlin, a former Red Guard and a small town schoolteacher who taught himself law in order to become a government-sanctioned legal worker. Implored by local peasants to challenge various illegal taxes and levies imposed by local officials, "Teacher Ma" took up their cause. His class-action suit seeking relief was perfectly legal, but the local court refused to accept it. When he took his case to the highest authority in Beijing, Ma was beaten so severely by police that he lost 13 teeth -- and then was sentenced to five years in prison for disrupting traffic and other crimes. The second chapter tells the story of the demolition of old Beijing and the dispossession of 23,000 residents in the run-up to the 2008 Olympics, and of the tragic efforts of a few courageous individuals trying to protect history and architectural treasures from the bulldozers. Johnson first takes the reader through the charming old quarters of the capital marked for destruction after the expulsion of their legal occupants with pitiful compensation. Then he recounts how a bright architecture student meticulously documented the real estate deals and exposed official corruption involving an estimated $1 billion, but failed to move officialdom and finally left for America. The third and the most poignant account involves the rise of the Falun Gong and how one member, a grandmother named Chen Zixiu, got caught up in its fervor of healthy exercise and spiritual living. Like other Chinese discouraged by the rampant materialism and corruption of modern China, she sought solace in the movement's teachings of truthfulness, compassion and tolerance. Bewildered by the government's "evil cult" pronouncement, Chen set out for Beijing to correct her leaders' wrong impression. Arrested, fined and sent back home with a warning not to associate further with the movement, Chen stuck to her principles. Within six months she was found dead in a local prison, with smashed teeth and battered legs. The authorities refused to state the cause of her death. In her battle to obtain a death certificate, Chen's apolitical daughter ended up in jail herself -- with a far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her country and the cause her mother died for. Johnson's cloak-and-dagger quest to talk to the victims and his taut, perceptive writing make Wild Grass read in parts like a John Grisham legal thriller. Only here the good guys end up in jail, in the morgue or in self-imposed exile. Those thousands who appeared out of nowhere, near Zhongnanhai, to spook Jiang Zemin have not reappeared. If all goes well, Ma, the peasant champion, will finish serving his prison term on July 7 of this year. "Now is a time for waiting," grandma Chen's daughter told Johnson in her last interview. "China isn't ready for change." -
The Corpse Walker
The Corpse Walker introduces us to regular men and women at the bottom of Chinese society, most of whom have been battered by life but have managed to retain their dignity: a professional mourner, a human trafficker, a public toilet manager, a leper, a grave robber, and a Falung Gong practitioner, among others. By asking challenging questions with respect and empathy, Liao Yiwu managed to get his subjects to talk openly and sometimes hilariously about their lives, desires, and vulnerabilities, creating a book that is an instance par excellence of what was once upon a time called “The New Journalism.” The Corpse Walker reveals a fascinating aspect of modern China, describing the lives of normal Chinese citizens in ways that constantly provoke and surprise. -
中国人,你缺了什么
【关于中国,关于社会,梁晓声二十年思考结晶。作家龙应台隆重推荐!附赠精致书签! 】 本书收录梁晓声先生1993到2013年二十年间思想随笔43篇,追问中国,思考社会,贯穿始终的是作者的平民立场和人文情怀。其中《当“交管”撞上“人文” 》等新作是首次结集出版。梁晓声的思想随笔质朴,淡泊,犀利,是2013年一部有分量的作品。 【本书特色】 ☆ 二十年思考结晶,超值收藏:著名作家梁晓声思想随笔精选,收录1993到2013年二十年间随笔43篇,追问中国,思考社会。 ☆文学界“异数”,大人文情怀:梁晓声是文学界的“异数”,他的文字兼具作家、思想者、民生问题观察员三个维度,质朴,淡泊,犀利!梁晓声是中国少数敢说真话的作家之一;作为政协委员,他为百姓疾苦拍过桌子。他以悲悯的情怀、敏锐的目光直面中国社会问题,为平民代言,思考国家责任,呼唤社会良知,让读者看清社会真相! ☆ 附赠精致纪念书签:最深刻、纯粹的思想随笔,随书赠送精致纪念书签一枚,精彩不容错过! 【评论推荐】 知识分子历来就有矫正社会恶疾和唤醒民众的使命,包括基本概念的重建。在这一点上,作家梁晓声先生是令人尊敬的。 ——作家、社会评论家、思想家 龙应台 二十多年来中国和世界的变化让我们改变得太多太多,但梁晓声式的慷慨陈词依然有自己的力量在。 ——评论家、文化学者 张颐武教授 鲁迅、巴金和沈从文等作家继承的都是契诃夫的传统,而梁晓声是个例外,梁晓声继承的是高尔基的传统。 ——北京语言大学 路文彬教授 他的写作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始终禀持着知识分子的良知和情怀,始终高扬着人文主义的旗帜,他从不因为所谓纯文学的原因而放弃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与批判。他是一个作家,更是一个思想者。 ——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 吴义勤教授 作家分两类:一类服务于社会,一类服务于心灵。而用心灵发展出的智识,又反哺于社会,或从社会发展出的智识,透浸于心灵,则是作家应物的本事。梁晓声有他那一代的作家的显著特点,既勤奋又悲悯,在社会与心灵的总作用下,替我们发声,这是尤为要致以敬谢的,我为其常识与智识所感动。 ——《新周刊》主笔 胡赳赳 生活中的梁晓声或许是个乡愿,低调、充满温情,但在争取公权力上,作为政协委员的梁晓声是个斗士,声色俱厉、直言上书。 ——《南方人物周刊》 如果一个民族完全陷于理想主义的狂热当中,那实在是太天真了,但是如果在一个民族当中,完全找不到理想主义的痕迹,那又实在是太堕落了,所以我想在今天我们这样一个商业社会当中,我们身边还会有像梁晓声先生这样的理想主义者,应该是我们所有年轻人的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 ——《凤凰卫视• 世纪大讲堂》 我深为梁晓声的骨气和血性而感染……在为梁晓声不泯灭的良心叫好的同时,也不由使我为之一震:原来中国有血性的好人还没死绝!! ——经济学家 巴俊宇 喜欢梁晓声的思考,很深刻。从他的角度解读中国社会各个方面,很多思想给人启发。 ——普通读者 好运08 -
尋路中國(二版)
你會用什麼方式了解中國? 《紐約客》駐北京記者何偉,選擇以租來的吉普車,駕車穿行,開始他長達五年的尋路中國之旅。 循著長城遺址,他踏上殘存古城牆的沿途村鎮,看到數百年來抵禦胡人的牆磚依舊,但鎮上年輕人早已沿著新鋪築的公路,前往南方尋找機會,獨留老殘幼兒仍在黃褐光禿的故鄉。客居鄉間谷地,在和農村人家共同生活的時日裡,他觀察到傳統政治和新興商業這兩股力量,如何讓一座名為三岔的山村小鎮起了微妙變化,左右了純樸居民的世界。造訪新建廠區,從一座胸罩零件工廠的營運起落間,和與離鄉民工的生活相處中,他見證了中國版本的工業革命,以及自然景觀如何消失在這場巨變裡。 三段寫實幽默、既嘲諷卻又感情豐沛的長期紀錄,時光和文字交織如經緯,何偉以其深入本質的刻劃,構築出平凡小民在現代中國經濟快速起飛、社會急遽變動的時代下的處境。 當今的中國就像一部高速疾駛的車,所有人都是車上乘客;沒有人知道自己將往何處駛去,也沒有人能預知自己會在何時下車;在這個瘋狂移動的國家裡,每個人都在尋夢的路上。對於中國,沒有人走得像他這麼深入,看得如此細膩;何偉捕捉到的,是一幅當代中國如何被莫名快速力量趨駕的浮世百景。 -
我的双城记
这是贾葭关于北京、香港等城市生活、文化的随笔集。 作者在京生活多年,举凡典章规矩、帝京风物、庙堂江湖、胡同大院、高士流民、天象地理,无不采撷入文,妙趣横生、诙谐可亲,可知居长安大不易,亦有一针见血之效。写到香港的片段生活,从北方古城到南海都市,可见不同城市生活规制带来的情感冲击。 贾葭笔下,写出了新一代中国都市人的纠结。 -
何伟,再见涪陵(中国故事)
何伟和他的涪陵,见证了在梦想和现实的冲突中,普通个体被裹在社会大潮中的百态人生。 彼得•海斯勒,中文名何伟,美国作家,他创作的中国纪实文学三部曲《江城》《甲骨文》《寻路中国》记录了1996至2007的中国,他本人被《华尔街日报》赞为“关注现代中国的最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 何伟准备告别中国前,又一次回到了他在《江城》中写到的曾经支教过的那个地方——涪陵,这座长江上的小城因何伟而出名。当年何伟支教过的学生们已毕业多年生活在不同的城市中,他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梦想破碎,其中大多数人的生活,并不是如当初所向往的那样。后来,有些人妥协了,过上了平淡而幸福的生活;有些人还没妥协,在世间各个角落里坚守与挣扎。 -
永不抵达的列车
在一片纷乱喧嚣中,冰点仿佛一位笃定的观察者,将目光一次次投向大变革中那些普通的小人物,注视他们被时代裹挟的命运,诉说他们微小的愿望与简单的快乐、深深的无奈与绵长的苦痛…… 透过冰点所讲述的故事,你能看到自己的同胞——那些老人、那些孩子、那些青年、那些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沉默的大多数——在经历怎样的命运。从关注人的命运出发,冰点一直着力维护许多最基本的价值,比如悲悯、比如同情、比如宽恕、比如正义、比如自由。它让我们相信,这个社会上不是光有丛林法则;它让我们看到,在这个世界上、在我们的社会中,还有另一些没被压倒的、也不可能被吞噬的价值。 《永不抵达的列车》精选了20篇中青报2010~2011年最具影响力的冰点特稿,共分为“伤逝”“世相”“家国”三辑。这些文章饱含深情地讲述着普通人不普通的命运,对我们的时代与社会进行着真诚、理性、温和、持久的思考,在引人入胜的同时也发人深省,对读者而言无异于一场畅快淋漓的精神洗礼。 -
弄潮兒
◎查建英以優美的方式,將局中人的痛切體悟與圈外人的道義坦率融為一體─The New Yorker ◎集深刻、機智與雄辯於一體,查建英可稱是中國女性史景遷─The Nation ◎這是一個引人入勝、清晰的剖面,反映了崛起中國的人物類型與文化關切─Kirkus 我們把在潮中戲水的弄潮兒,來比喻有勇敢進取精神的人。 本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的主人公是企業家。他們從貧窮到富有的故事多姿多彩,而且帶有明顯的中國特色:潘石屹、張欣是一對在外人看來不太可能成為夫妻的夫妻,攜手成為中國房地產界中的翹楚;孫立哲是一個善於順應時代潮流的天才,把自己從文革中毛澤東喜愛的「赤腳醫生」變成了特立獨行的出版商;張大中是一個矢志為母親洗清冤屈的家電連鎖企業巨頭,他的母親以「反革命分子」的罪名被當局用最殘忍的方式處決。 第二組人物以知識分子為主。文中涉及北京大學的教授們,他們如何捲入了一場關於教育改革的激烈論戰;作者哥哥查建國,一個因參與組建「中國民主黨」而獲罪並在監獄服刑九年的持不同政見者;最後是一位當過文化部長的作家王蒙,人們為他到底是共產黨的辯護士亦或是可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偉大作家而分成兩派。 追蹤並記錄這些鮮活的人物和他們的故事,讓這些故事加深讀者對當代中國的理解。這本書可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瞭解目前發生在中國以及中國人身邊的、錯綜複雜、前景未明但卻生機勃勃的歷史轉變。 -
白岩松:行走在爱与恨之间
◆央视著名主持人、百万级超级畅销书作者白岩松最新力作。 ◆白岩松亲自写序修订,字字真情,句句睿智,篇篇犀利! ◆延续白岩松一贯犀利睿智的思考,冷静客观的笔锋,深度有趣的内涵! ◆全彩四色印刷,知名设计师设计,精美高端,适合珍藏! 本书是一本白岩松行走、思考的散文随笔,由白岩松亲笔写序修订,是他近年来行走的所见、所感、所悟。白岩松以其一贯的冷静视角,平实、客观地将一个真实的世界呈现在读者眼前。 全书绝非情绪之作和轻描淡写,白岩松深入采访各界代表人物,带着思考去谛听,带着问题去交谈。力图从自己的近距离观察之中,剖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时尚等诸多方面。 《行走在爱与恨之间》正如其书名一般,两种情绪交织相合。或许正如白岩松所说,“把爱恨放下,先去了解”,我们更能看清更多的问题。 -
宋美龄传
《宋美龄传》作者下笔旁征博引,乃是读者之幸,却往往是翻译者与编辑的挑战。《宋美龄传》涉及既广,作者又刻意发掘新材料,笔下人物数以百计,引述资料则以千计,谬误在所难免,幸而译者台湾逢甲大学教授林添贵先生广闻强记、学识渊博,已经尽力予以发现与更正,但为求阅读方便,不另做标示说明。 另一方面,也因作者引述数据庞大,且多为辗转使用的二手数据,故而在史料的翻译还原上,大大提高了难度,幸赖台湾《传记文学》总编温洽溢先生、国泰慈善基金会钱复董事长诸位先生于史料查证、人名指认多方协助,在此一并感谢。不过由于参考数据不足,编辑能力有限,错误必多,尚祈海内外方家读者指正为幸! -
中国在梁庄
村庄的溃散使乡村人成为没有故乡的人,没有根、没有回忆、没有精神的指引和归宿。它意味着,孩童失去了最初的文化启蒙,失去了被言传身教的机会和体会温暖健康人生的机会;它也意味着,那些已经成为民族性格的独特品质正在消失,因为它们失去了最基本的存在地。 村庄,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民族的子宫,它的温暖、营养的多少,它的整体机能的健康,决定着一个孩子将来身体的健康度、情感的丰富度与智慧的高度。 作者多年深入乡村,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家乡的每一寸土地,用自己的眼睛记录了一个乡村的变迁史。在平静的讲述下,乡村中国正在惊心动魄地沦陷。 农村留守儿童的无望,农民养老、教育、医疗的缺失,农村自然环境的破坏,农村家庭的裂变,农民“性福”的危机,新农村建设的留于“形式”……当代中国农民的生存现状在作者的笔下一一显现出来:王家少年强奸了八十二岁的老太;昆生把自己的家安在了墓地里;二伯父死后即使火化了,也要把骨灰在棺材里撒成人形……通过这些真实的“个人史”,村庄的过去与现在、村庄所经历的欢乐与痛苦、村庄所承受的悲伤,都将慢慢地浮出历史的地表,我们会由此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 揭开社会温情的面纱,让你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乡村! 在附录“艰难的‘重返’”中,作者梁鸿首度追寻当年重返梁庄的原因、意义和当时写作中的困顿。在这篇文章中,梁鸿反思“梁庄”里描述的荒凉而又倔强的生命个体:“不管乡村的生存条件如何恶劣,没有哪一个生命和场景完全绝望,即使被侵犯的天真而又迟钝的小黑女儿,在经历过那样的黑暗之后,她依然在成长,生命仍然在蓬勃。活下去,就是一种对抗。” 梁鸿探寻“梁庄”写作中的真实限度:“我冒险塑造一种‘真实’氛围把读者带入梁庄,是因为我想让读者感知到‘梁庄’是活生生的人和活生生的现实,它不是与你无关,而是与你息息相关,在同一时空之中。” 梁鸿追问“我”是谁?“我”是一个旁观者?一个行动者?还是一个写作者、一个思考者?…… 也许最终所有的叩问都没有答案,但是,有真切的怀疑、思考和问题意识,对于任何一个妄图寻找精神存在的人来说,都是一种幸福。 附赠精美小册子《我们能否理解故乡?》,编者选摘了部分重点知名媒体的评论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学术文章,以便读者更加全面透彻地了解“梁庄”。 不曾认识梁庄,或许我们就不曾认识乡村;不曾认识乡村,何以认识中国?乡土中国如中国的缩影,乡土中国“病”了,城市中国的繁荣最终只能是幻影。 -
甲骨文
一個塵封多年,終被破譯、還原的甲骨密碼, 開啟了一段占卜當代中國的奇異旅程。 New York Times 今日中國似乎就是為了何偉的寫作而存在的,如若不信,請拜讀《甲骨文》。 時代雜誌 最佳圖書獎 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基督教箴言報 年度好書 入圍美國國家圖書獎非小說類最佳作品獎 詩人、甲骨文和青銅器研究者、自殺於文革期間的陳夢家,其故事塵封已久,猶如等待破解的密碼。紐約客記者、著名美國作家何偉深入中國,補綴、還原了他被古文字、青銅器、政治和謠言糾纏的一生,並藉此再現了和文字有關的隱秘歷史、大千世界,讀起來令人匪夷所思,感慨萬千。何偉不僅「考古」挖掘出一段段和甲骨文、古中國有關的歷史、故事和人,他還通過若干次遊走中國的旅程,出入於古代和現代,講述了若干相互交織、充滿了隱喻的故事,並尋找到彼此的內在聯繫,繪製出一幅幅奇異的當代甲骨拼圖。在《尋路中國》一書中,何偉好像是當代馬可波羅,開著吉普車深入中國,在《甲骨文》裡,他則似乎扮演一個西方占卜師,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本書就是何偉自己製作的占卜當代中國的甲骨。 -
寻路中国
我叫彼得·海斯勒,是《纽约客》驻北京记者。这本书讲述了我驾车漫游中国大陆的经历。 2001年夏天,我考取了中国驾照,在此后的七年中,我驾车漫游于中国的乡村与城市。这七年也正是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期,单在北京一地,每天申领驾照的新人就有一千多,其中有好几年,乘用车销售额的年增长率超过了百分之五十。仅仅两年多的时间,中国政府在乡村所铺设的公路里程数,就超过了此前半个世纪的总量。 《寻路中国》一书有几条不同的线索。它首先叙述了我由东海之滨沿着长城一路向西,横跨中国北方的万里行程;另一条线索集中讲述了一个因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而发生巨变的乡村,在这里,我特写了一个农民家庭由农而商的变化经历;最后,则是中国东南部一个工业小镇的城市生活场景。书中所描述的这种由农而工而商、乡村变身城市的发展,正是1978年改革以来中国所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 《寻路中国》是我的中国纪实三部曲之尾曲。它探讨经济,追踪发展的源头,探究个人对变革的应对。如前两本书那样,它研究中国的核心议题,但并不通过解读著名的政治或文化人物来实现这个目的,也不做宏观的大而无当的分析。它相信通过叙述普通中国人的经历来展现中国变革的实质。我经常在一地连续呆上数月、甚至数年,跟踪变化。我不会仅仅听主人公自己讲述,我会睁大眼睛,看着他们的故事在我面前一点点展开。 这三本书横跨了我的中国十年,从1996至2007。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处于世纪之交的十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关键的时期之一。正是在这十年中,中国经济实现了腾飞,中国对外部世界的影响力开始增大。更重要的是,这是邓小平去世后的第一个十年。在这十年中,中国历史的面貌开始变化,大规模的政治事件与强力领袖开始从中退却。相反,中国巨变的推动者变成了普通人——走向城市的农民、边学边干的企业家,他们的能量与决心是过去这十年中的决定因素。从《江城》到《甲骨文》再到《寻路中国》,我所讲述的都是他们的故事。 -
江城
1996年8月底一个温热而清朗的夜晚,我从重庆出发,乘慢船,顺江而下来到涪陵。 涪陵没有铁路,历来是四川省的贫困地区,公路非常糟糕。去哪里你都得坐船,但多半你哪里也不会去。在随后的两年,这座城市就是我的家。 在这里,我有时是一个旁观者,有时又置身于当地的生活之中,这种亲疏结合的观察构成了我在四川停留两年的部分生活。 2001年,也就是这本书在美国出版的时候,一条通往重庆的高速公路通车了,一条铁路也正在修建之中,基本上再也没有人坐船去涪陵了。这座城市正在飞速发展着,在过去的二十年,那样一种转型变化的感觉——接二连三、冷酷无情、势不可挡——正是中国的本质特征。很难相信,这个国家曾经完全是另外一种模样,是19世纪西方人眼中“永远停滞的民族”。 2003年,三峡大坝一期完工后,不断上涨的江水将陆续淹没那些江畔之城,这多少令我有些伤感。而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这正是不断变革的对应面:贫穷、烂路、慢船。 这并不是一本关于中国的书,它只涉及一小段特定时期内中国的某个小地方。从地理和历史上看,涪陵都位于江河中游,所以人们有时很难看清她从何而来,又去往何处。 在1996年至1998年间,我学会了热爱涪陵。能再次回到长江上的感觉真好,哪怕它的旧时激流只存于我的记忆之中。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