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西方哲学
-
导读尼采
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常识、不分真假、缺乏道德、对人的概念无法统一意见的世界。但尼采却构建了这样一个世界,他的作品也成了当代批评理论的分水岭。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尼采的哲学思想,包括反人文主义(anti-humanism),善与恶(good and evil),虚无主义(nihilism),强力意志(will to power),以及尼采对传统历史思想提出的颇为激进的问题。本书不仅为读者呈现尼采最具影响力的论著,也鼓励读者开始运用尼采哲学来研究文学、艺术和当代文化。 -
论怀疑者
《论怀疑者》属于哲学思想的自传性作品。基督信仰是生存经验的新生,是个体生存意味的根基之重设,因此,克尔凯郭尔的自传性叙述是基督教信仰论的重要文献。《论怀疑者》并未就怀疑与基督信仰的关系展开论述,这部自传性残篇提供的只是个体思想的历史痕迹,结论性的东西应在克尔凯郭尔的其他著作中去寻索。《哲学片断》正是这样的著作之一。它简洁明晰地表达了克尔凯郭尔思想的基本要求,是自路德之后,基督思想史中唯信论的再一次重大推进,具有思想里程碑的意义。 -
精神现象学(上卷)
我馆历来重视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代表作品。我们确信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成现代社会主义社会。这些书籍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这些译本过去以单行本印行,难见系统,汇编为丛书,才能相得益彰,蔚为大观,既便于研读考,又利于文化积累。 -
想象
这是一部有关想象的哲学史,也是影像的现象学的再现。萨特研究并创建了“影像存在的真正理论”,他的分析穿越了传统的形而上学重要体系,使之与现象学和胡塞尔的思想相契合。 萨特的想象理论,为他的现象学存在论的重要依据打下了基础。因此,要了解和研究萨特及其思想不可绕过这本书。 本书萨特主要对心理学、形而上学直至现象学的有关想象意识的研究进行分析。萨特的想象理论为他的现象学存在论的重要依据——受胡塞尔现象学感召的意识论——打下了基础,和其他同期作品一样,预示和涉及了他的现象学巨著《存在与虚无》中的诸多论题。也因如此,要了解和研究萨特及其思想,不可绕过这本书。 萨特的《想象》从哲学史上有关想象的“影像”(image)的各种理论的比较和分析出发,希望在克服各种偏见和定论的基础上打开一条通向想象意识的现象学的解放之路。 -
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
《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在当时思想界所产生的影响至少可以概括以下两个方面: 人批判的角度来看,在《逻辑研究》完成了对心理主义的有力抨击之后,《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仍需要在两条站线上作战:一方面是与自然主义,另一方面是与历史主义,前者主要表现在当时盛行的实验心理学的各种学说之中,后者则主要是指为狄尔泰等人所倡导的历史学派,胡塞尔的批判在很大程度上是《逻辑研究》中对心理主义批判的继续,他仍然在坚持不懈地提示这些学说的相对主义和主义之最终结局。 除此之外,由于胡塞尔在这篇文章中公开表露了他与狄尔泰思想的分歧,因而这篇文字对后人理解现象学与解释学之间的关系也不无启迪作用。 -
还原与给予
自笛卡儿以降的近代西方哲学,以意识哲学占据主导地位。而海德格尔的横空出世,则让存在论几乎成为现代哲学的代名词。 与此同时,以德里达、勒维纳斯、H·亨利为代表的一批法国哲学家,不约而同地以现象学的方法踏上了超越存在论的道路。 马里翁以独特而全新的眼光,重新审视了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早期思想,以及前者对后者在微观意义上的影响。通过严格的文本学考察,马里翁指出,胡塞尔在《逻辑研究》中所做出的突破,被海德格尔正确地理解为“被给予性”。 然而在此基础上,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所进行的还原的努力,却以失败而告终。这种失败的原因,恰在于海德格尔没有认识到“还原越多,给予越多”。 -
古典哲学的趣味-牛津通识读本
与那些以时间为顺序、以伟大思想家为轴线介绍古典哲学的著作不同,本书着意向读者展示古典哲学的清新与生动,以及古典哲学传统在主题与风格上的广泛多样性。本书将古代关于情感与理智、幸福与美德等主题的论辩呈现给读者,并引导读者理解这些主题在古代的流变。 锐利、精练,充满哲学研究的激情。作者的这本导论在叙述与古希腊、古罗马相关的内容时,大胆突破按时间顺序行文的传统写法,直接切入人类问题的核心,涵盖范围从理性与激情的关系到真理的客观性。我想不出还有比这更好的叙述方式。 -
悲剧哲学家尼采
本书是著名学者陈鼓的处女作,在中国的尼采研究占有重要地位。作者以优美的笔、饱满的情和清晰的脉络,结合尼采的生平其创作经历对尼采哲学的主要方面和独创性及进行了高度的提炼和精彩的诠释。言通俗易懂具有极强的可读性,但又不乏真知灼见,更处处洋溢着难以抑制激情。书后附有尼采著作的选译,以便读者略窥尼采作品的风貌,形成比较直观的印象。本书即可作为普通读者了解尼采提供很好的引导,又可对尼采研者提供重要的参考。 -
认识与兴趣
本书是哈贝马斯专门论述认识论问题的一本重要哲学专著。全书一气呵成,浑然一体,作者在书中抓住了认识论问题,从思想史的角度,对认识论进行了历史的考察。 -
论存在者与本质
该著由“引言”与六章正文组成。 “引言”针对西方哲学逻辑中心主义和本质主义哲学传统,发挥亚里士多德和阿维森纳的思想,强调区分逻辑学与本体论,强调区分本质概念和存在概念的本体论和实存论性质。 第一章“存在者与本质这两个词的普遍意义”提出了从现实存在者出发达到事物本质的认知路线(与其关于上帝存在的宇宙论证明相呼应,并为之奠定了基础)。 第二章“作为在复合实体中所发现的本质”一方面强调物质实体的本质并非如柏拉图主义所言,仅仅由形式构成,而是由形式和质料组合而成;另一方面又强调了质料乃物质实体个体化原则(individuationis principium)。 第三章“本质与属相、种相和种差的关系”针对希腊哲学将属相、种相等逻辑概念理解为本质的逻辑中心主义路线,强调指出属相和种相并非物质事物的本质本身,它们是由“理智活动”完成的,是作为“在理智中所具有的存在本身生发出来的偶性”相关于本质的。 第四章“作为在脱离质料的实体中所发现的本质”讨论了区别于物质实体的精神实体(如天使等)的本质不是由质料与形式复合而成的,而是单单由形式构成的。进一步强调了在受造物中存在与本质相区别的原则。(这是阿奎那对西方哲学史是一项基本贡献,至现代为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作了铺垫。) 第五章“在不同存在者中所发现的本质”和“作为在偶性中所发现的本质”,突出强调了上帝的本质特征在于“单纯性”:A,上帝既没有质料也没有偶性;B,上帝的本质即存在。由于A,上帝的本质区别于物质实体;由于B,上帝的本质区别于精神实体。并且,既然无论物质实体还是精神实体,其存在都是“由他存在”而非“自己存在”,从而也就通过对本质学说的讨论深层次地论证了存在即活动或创造活动这一重大的存在主义哲学公式,而且也为基督宗教神学的创世学说作了理论铺垫。 该著是阿奎那哲学和神学著作中最具形而上学意蕴的著作,在西方哲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正因为如此,该著历来受到学术界和出版界的高度重视。 当今西方出版界有三个较为流行的英文译本:(1)Armand Maurer译本;(2)Joseph Bobik译本;(3)George G. Leckie译本。 可以说,研究阿奎那的哲学和神学,不研究此书便很难上升到其理论制高点。 -
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
本书是黑格尔的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原书在1831年黑格尔去世后出版,共三卷。中译本分四卷出版。本卷内容主要涉及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以及文艺复兴几个部分。 -
西美尔文集-叔本华与尼采-一组演讲
本书是西美尔关于叔本华与尼采的一组演讲稿。该讲稿不是一种单纯报告,它超越学说的内容本身,把文化事实和精神关系、认识标准和伦理价值批判性地联系在一起。作者从其全部论述中择取一条简洁、统一而重要的、反映其思想的脉络,论述叔本华和尼采学说最内在的核心、客观上最具价值和真正永久的部分、目的是对一般的精神文化史、对理解两位哲人的思想的永恒意义有所贡献。 -
朝向事情本身
现象学首先不是一些原理和体系,而是观察人生和世界的独特方式,也就是在体验对象时一同体验到这体验过程的在场意识方式,而且,关心这种意识方式的前提。它最终要超出将存在当做主体和客体来打量的传统哲学方法,而进入到更原本活泼的反思乃至前反思的思想维度。本书通过解读胡塞尔、海德格尔、梅洛-庞蒂和德里达的著作,开显现象学的问题来源、观察问题的视角、现象学方法的特征和深化过程,以及现象学思考在不同现象学家那里的质的丰富性和内在呼应性,由此而引导读者进入思想的新天地,培养读者的现象学观察能力。 -
快乐的知识
内容简介 本书是尼采后期的重要作品,创作于大病初愈之。本书浓缩了尼采思想的精髓,对诸如生命、个体与群体能、爱情、文艺、哲学、科学、道德、法律、宗教、社会发展等问题都进行了简明而深刻的论述,语言凝练而隽永,思想鲜明而锐利,行文多为警句或短诗,思想火花处处闪现,令人读后有痛快淋漓之感。 《快乐的知识》一书,是尼采1882年撰写的,其中第五卷补写于1886年。他在第二版前言(1886年秋)中提及,此书是他大病初愈之后写就的,是疾病和痛苦娩出的胎儿,由于这次康复大出他的意外,故“快乐的知识”意味着“心灵的狂欢”,“康复的陶醉使他居然阐发诸多非理性、愚妄之论,抒发孟浪情愫,侈谈外表棘手而实则并非如此的种种问题”。 所谓“非理性”、“愚妄”、“孟浪”云云,当然是作者“自知性僻难谐俗”的自嘲;作为决意“为自己创造一个特殊太阳,,的伟大哲学家、诗人,尼采在揭露和批判非神圣、非道德、非人性的世界时,处处表现出惊世骇俗的狂狷、放任和刻,往往言人之未言、言人之未敢言;庸人和道学家听起来似梦呓、谵语,与尼采心灵相通的人则有痛快淋漓之感。正是这些不合时宜的连珠妙语,显现尼采才藻富瞻、哲理深邃、思辩明晰。 这本语录式的小书涉及的问题颇多,诸如生命、个体与群体本能、爱情、文艺、哲学、科学、道德、法律、宗教、社会发展……等等,是否可以说,尼采思想的精髓大体上已包罗在这部奇书里了。 目录 译者序 1.阐释存在之意义的导师 2.理智的良知 3.高尚与卑贱 4.保存本性 5.绝对的责任 6.丧失尊严 7.写给辛勤劳作者 8.没有意识到的道德 9.我们的爆发 10.返祖现象 11.意识 12.科学的目的 13.力量意识 14.何谓爱情 15.远观 16.越过小径 17.对贫穷的激励 17.对贫穷的激励 18. 古代的傲慢 19. 邪恶 20.愚昧的尊严 21.致无私的教师 22. 上帝为国王而存在 23. 腐败的征兆 24.不同的不满 25.预先认定不可知 26.生命是什么? 27.厌世者 28.至善有害 29.作补充说明的骗子 30.名人的喜剧 31.买卖与高贵 32.不受欢迎的门生 33.教室之外 34.隐藏的历史 35.异端邪说与巫术 36.遗言 37.三种错误 38.爆炸的人 39.改变了的趣味 40.缺乏高贵风度 41.懊悔 42工作与无聊 43.法律体现了什么? 44.相信动机 45.伊壁鸠鲁 46.我们惊讶 47.论激情的压抑 48.对痛苦的认识 49.雅量及其他 50.孤立的原因 51.真理意识 52.别人了解我们什么 53.善的起源 54.虚假的意识 55.什么东西使人变得“高尚” 56.向往痛苦的欲望 57.致现实主义者 58.只能当创造者 59.我们艺术家啊 60.女人及其向远处的辐射力 61.敬重友情 62.爱情 63.音乐中的女人 64.怀疑者 65.奉献 66.弱者的强大 67.自我欺骗 68.意志和顺从 69.复仇的能力 70.男人的女主宰 71.论女人的贞洁 72.母性 73.神圣的残酷 74.失败者 75.第三性 76.最大的危险 77.心安理得的动物 78.我们感谢什么 79.蹩脚的魅力 80.艺术与自然 81.希腊人的情趣 82.非希腊式的风趣 83.翻译和改编 84.论诗的起源 85.善与美 86.戏剧 87.艺术家的自负 88.真诚追求真理 89.现在与从前 90.光明与黑暗 91.当心 92.散文与诗 93.你为何要写呢? 94.死后的哀荣 95.香福德 96.两位演说家 97.作家的废话 98.心仪莎士比亚 99.叔本华的信徒 100.学会尊敬 101.伏尔泰 102.写给语文学者的话 103.论德国音乐 104.德语的声调 105.身为艺术家的德国人 106.把音乐当成拥护者 107.对艺术的感激 108.新的战斗 109.我们可要当心! 110.知识的起源 111.逻辑的来源 112.因果 113.毒药的学说 114.道德的范围 115.四种错误 116.群体直觉 117.群体的良心谴责 118.善意 119.这并不是利他主义 120.心灵的健康 121.生活不是论据 122.基督教对道德的怀疑 123.科学并非只是工具 124.无穷的视野 125.疯子 126.神秘的诠释 127.古代宗教的余绪 128.祈祷的价值 129.上帝存在的条件 130.危险的决心 131.基督教与自杀 132.反基督教 133.原则 134.悲观主义者是牺牲品 135.罪恶的起源 136.被遴选的民族 137.打个比喻 138.基督的错误 139.激情的色彩 140.过于犹太化的 141.过于东方化 142.熏香 143.多神论的最大益处 144.宗教战争 145.素食者的危险 146.德国人的希望 147.问与答 148.宗教改革的发源地 149.宗教改革的失败 150.对圣者的批评 151.关于宗教的起源 152.巨变 153.富于创意的诗人 154.生活对人的危害不同 155.我们缺少什么 156.最有影响的人 157.撒谎 158.自找麻烦的个性 159.任何美德只适合于某个时代 160.同德行打交道 161.致时代的“情人” 162.自我本位 163.大胜之后 164.寻求安宁的人们 165.抛弃者的快乐 166.我们只与自己交往 167.厌世与博爱 168.一个病人 169.公开之敌 170.从众 171.名望 172.败兴者 173.深奥和故作深奥 174.偏离 175.关于辩才 176.同情 177.关于“教育” 178.有关道德启蒙 179.思想 180.自由英才的美景良辰 181.跟随与带头 182.孤寂 183.属于美好未来的音乐 184.司法 185.贫穷 186.心绪不宁 187.伤人的报告 188.劳动 189.思想家 190.面对赞美者 191.辩护 192.善良人 193.康德的玩笑 194.“坦诚”的人 195.聊博一哂! 196.听觉的局限 197.当心! 198.骄傲者的厌烦 199.慷慨大方 200.笑 201.鼓掌 202.挥霍者 203.愚者的急智 204.乞丐与礼貌 205.需要 206.雨中 207.嫉妒者 208.伟人 209.询问动机的习惯 210.勤奋的标准 Zll.隐蔽之敌 212.不要受骗 213.通往幸福的途径 214.信仰使人快乐 215.理想与物料 216.声音的危害 217.因果 218.我的反感 219.惩罚的目的 220.牺牲 221.宽容 222.诗人与说谎者 223.感官的替代 224.动物的评论 225.随着本性的人 226.怀疑者及其风格 227.错误的判断,错误的一掷 228.调解人 229.违抗与忠诚 230.缺少沉默 231.“彻底的人” 232.梦 233.最危险的观点 234.音乐家的自慰语 235.思想与个性 236.为了感动群众 237.彬彬有礼的人 238.没有嫉妒 239.郁郁寡欢的人 240.海滨 241.作品和艺术家 242.严守本分 243.好坏的起源 244.思想与说话 245.选择即是赞美 246.数学 247.习惯 248.书籍 249.求知者的喟叹 250.罪过 251.被误解的受苦者 252.宁可负债 253.处处为家 254.对付困境 255.模仿者 256.表皮 257.亲身经历 258.机遇的否定者 259.远离天堂 260.一加一 261.独创性 262.永恒之见 263.没有虚荣 264.我们的行为 265.最终的怀疑 266.需要残酷 267.因为目标远大 268.是什么造就英雄? 269.你相信什么? 270.你的良。C在说什么? 271.你的最大危险何在? 272.你喜欢别人什么? 273.你说谁差劲? 274.你觉得什么最具人性? 275.什么是获得自由的标志? 276.新年感言 277.个人的上帝 278.死的概念 279.友朋星散 280.求知者的建筑学 281.善于找到结尾 282.步态 283.准备着的人们 284.自信 285.更高,更向上! 286.插话 287.喜欢盲目 288.高昂的情绪 289.上船! 290.不可或缺的事 291.热那亚 292.致道学家 293.我们的空气 294.反对诬蔑本性 295.短暂的习惯 296.固定的名声 297.允许反驳 298.喟叹者 299.向艺术家学什么? 300.科学的前导 301.沉思者的幻觉 302.最幸运者的危险 303.两位幸福的人 304.在行动中抛弃 305.自制 306.禁欲主义者与伊壁鸠鲁的门徒 307.有利于评判 308.每天的历史 309.走出孤独 310.意志与浪潮 3if.折光 312.我的狗 313.不画刑讯图 314.新家畜 315.最后的时刻 316.预言家 317.回顾 318.痛苦中的智慧 319.经历的诠释者 320.再度晤面 321.慎之又慎 322.比喻 323.命运的奖赏 324.以生活为媒介 325.什么是伟大? 326.心理医生与痛苦 327.严肃对待 328.打破愚昧 329.闲暇与懒散 330.掌声 331.宁愿耳聋,不愿震耳&聋 332.不愉快的时刻 333.何谓“认识”? 334.必须学会喜爱 335.向物理学欢呼致敬 336.大自然的吝啬 337.未来的“人性” 338.受苦的意志与同情 339.生活似女人 340.临终时的苏格拉底 341.行为的着重点 342.悲剧的序幕 343.我们欢乐的含义 344.我们虔诚到何种程度 345.道德问题 346.我们的疑问 347.信徒与信仰需要 348.学者的出身 349.再论学者的出身 350.向诚信之人致敬 351.向牧师致敬 352.道德为何不可缺少? 353.宗教的起源 354.论“类群的保护意志” 355.“认识”的起源 356.欧洲怎样才能变得更“艺术”? 357.老问题“何谓德国式”? 358.思想界的农民起义 359.对思想的报复与道德背景 360.被混淆的两种动机 361.演员的问题 362.我们相信欧洲的阳刚之气 363.男女对爱情的偏见 364.隐士如是说 365.隐士又说 366.面对一本渊博之书 367.怎样区别艺术品 368.玩世不恭者如是说 369.并存于我们心中的 370.何谓浪漫主义? 371.我们很难被理解 372.我们为何不是唯心主义者? 373.偏见的“科学” 374.我们新的“无限” 375.我们缘何像伊壁鸠鲁的信徒 376.缓慢的时日 377.无家可归者 378.我们将再度澄清 379.傻子插话 380.“流浪者”如是说 381.理解问题 382.伟大的健康 -
哲学解释学
《哲学解释》一书是由美国学者戴维·E·林格从加达默尔3卷本《短论集》中选编关于哲学解释学的论文集。全书共由十三篇文章组成,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的七篇文章主要阐述哲学解释学的基本原理,第二部分则得在阐述学解秋学与其他哲学流派的关系。书前有林格的为英译本写一篇长序,对哲学解释学及全书内容作了详尽介绍。《哲学解释学》一书所收论文都是加达默尔于《真理与方法》出版后之所写的关哲学的文章。它们既是对《真理与方法》一书所提重要原理的进步阐述,同时也对它们作出了补充和发展。对于要想系统了解哲学解释学的人们说来,本书将是一本必读的著作。 -
巴门尼德著作残篇
由巴门尼德编著的《巴门尼德著作残篇》收入古希腊哲学冢巴门尼德 (Parmenides of Elea)的著作残篇(中文、英文、古希腊文三种文字对 照),配有加拿大古典哲学资深学者大卫·盖洛普(David Gallop)教授 所作的导读和术语表,以及针对备条残篇的文本注释、参考译文、语境解 读,《巴门尼德著作残篇》附有古代文献记录、资料来源和权威典籍、参 考文献,为研读巴门尼德著名的哲学诗篇提供了一个详尽周密的版本。 -
功利主义
第一章 概论 第二章 功利主义的含义 第三章 功利原理的终极约束力 第四章 功利原理的证明 第五章 功利与正义 译者后记 -
启蒙哲学
本书是《西方哲学翻译研究丛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该系列丛书所选著作,都是研究某方面原著时必读的参考书,其参考价值是公认的。《启蒙哲学》这本书是西方哲学史家撰写的关于启蒙哲学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一部广泛流传的、具有国际影响的哲学史名著。在这部著作中,恩斯特·卡西尔教授以其惯常的清晰、生动、晓畅的文风,对西方哲学史的一个重要阶段——启蒙哲学做了系统的、鞭辟入里的论述。 -
灵魂论及其他
《论灵魂》分3卷。在第1卷中,亚里士多德探讨了灵魂学说的地位和研究方法以及前人关于灵魂的几种说法,具有相当重要的史料价值。在第2卷前3章中,亚里士多德论述了灵魂的定义,认为灵魂是形式,肉体是质料;灵魂是肉体的动因,是实体;灵魂包括理性、感觉和营养的机能3个部分。 在后9章中,他集中研究了感觉的问题,这是全书的精华所在。在古希腊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最早明确地提出五种感觉。他认为,感觉的对象是个别的、外在的,视觉的对象是颜色;听觉的对象是声音,声音是由于物体的碰撞产生的;味觉是本身有味的事物作用的结果;触觉的对象是元素的性质,即冷热与干湿。他还认为感觉的产生一定要通过某种中介物,如视觉是颜色通过透明体光作用于眼睛产生的;听觉是声音通过水或空气等媒介物传到耳朵,引起耳室内的空气活动产生的。他依据当时的医学、解剖学知识,断言每种感官的结构是同它们的对象相适应的。他确信感觉依赖于感官:眼睛坏了视觉就停止了,耳膜坏了,听觉也就没有了。 他在总结五种感觉的共同点时认为,感觉接受的是事物的形式而不是质料,人的心灵犹如蜡块,感觉则是事物在这个蜡块上留下的印痕。这是古希腊唯物主义感觉论的最高成就,比恩培多克勒的“流溢与孔道”、德谟克利特的“影像说”精密得多。 《论灵魂》第 3卷主要是探讨理性灵魂及理性认识问题。他探索了理性与感觉的区别、思维的作用、理性认识的任务等。这些思想中尽管有不少唯心主义成分,但对后来认识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
西方哲学精神
《西方哲学精神》深入浅出,集作者多年的研究心得体会,适用于各类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和对西方哲学感兴趣的社会公众。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