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日本研究

  • 日本史记

    作者:德川光圀

    通用名《大日本史》。是17—19世纪日本诸侯水户藩编纂的汉文纪传体日本史。从上古神话记述到南北朝终结,内含本纪七十三卷,列传一百七十卷。共二百四十三卷。百代史事汇聚一书,日本古代文学名著、影视剧多可在本书中找到历史背景和情境描绘。 本书不仅是一部精彩的历史名著,水户学的基础之一,对日本历史进程和精神文化遗产影响深远: 明朝灭亡后,遗民朱舜水流亡到水户藩,本书主修者藩主德川光圀深加礼之,深受中国儒家思想浸淫,本书编纂举水户藩全藩财力,二百余年修成,故事精美之外,其正统思想,后来演变为“尊王攘夷”,对后来的幕府倒台,明治维新起了动员作用。 本书前半铺陈宫廷、朝臣生活,后半武家崛起战争场面,人物鲜活,行事奇异,性格多样,场面壮阔,读之忘倦,可读性非凡,虽效仿中国史法,体例甚至有所创见。 本书用明治三十三年本为校点本最初的录入与校对依据。以明治三十九版为覆校,改正了底本明显的错讹。只对明显的手民误植以及易于引起误会的通假字、异体字,根据其他版本与资料略做更动。原书引用的大量日本古歌均原文移用,标点使用力求谨慎简略,原书双行夹注,一律改为脚注。
  • 战争时期日本精神史

    作者:[日] 鹤见俊辅

    作者选取了中日战争开始的1931年至日本战败的1945年这段时间来考察日本的精神史,其用意何在?日本思想形成的历史总是离不开对海外书籍的引进。尤其是明治以后对欧美书籍的翻译,不仅极大地影响了之后日本人思考问题的方式,还与保留下来的传统生活方式一起,规定了日本人的日常生活模式。但作者认为,其中唯一例外的就是战争时期。“那是个一说起思想,就说成是‘欧美种’的时代,几乎所有国产以外的思想都被人们远离,日本人就生活在这种近乎锁国的状态下,我就想从这种日子开始写起。”
  • 日本史

    作者:[美] 约翰·惠特尼·霍尔

    本书是一部自前陶文化直到本世纪60年代的日本通史。原书1968年以德文出版,列入《费舍世界历史丛书》。经过大幅度修订后,1970年出了英文版,列入《三角洲世界历史丛书》,几十年来重印多次。英文版问世当年,即由尾锅辉彦教授译为日文。日译本的后记说,本书虽采通史形式,但不像教科书那样网罗一切。名词术语较日本高校教科书为少,而深度可与日本所出多达20多卷的通史相匹敌,甚至有超过的内容。本书长于比较考察与历史联系现实,文字亦优美可读。
  • 面具下的日本人

    作者:[荷]伊恩·布鲁玛

    【编辑推荐】 ◆本书强烈推荐理由◆ ★和《菊与刀》并称“20世纪最重要的日本文化著作” ★国内未删节全译本首次推出 ★旅日著名作家李长声倾力作序并推荐 ◆本书特色◆ ★西方解读日本文化的扛鼎之作 探讨“菊与刀”背后隐秘的根源 ★全面、深入了解日本社会、历史、人文的最重要的“日本学”研究成果 ★《菊与刀》撑起了日本论的骨架,《面具下的日本人》填充了日本论的血肉 【内容介绍】 ◆ 以深入肌理的文化映照,投射一个真实可信的日本。 何为真实的日本?何为真实的日本人?日本人独特的文化表象背后,有着怎样的民族性根源?《面具下的日本人》以“由外到内”的西方视角,剥茧抽丝般镜像出日本“由内到外”的民族特质,并由此投射出一个迷雾散尽的真实日本。 ◆ 《菊与刀》开启世界了解日本的大门,本书引领读者深入日本文化的隐秘腹地。 如果说《菊与刀》从文化的表层对日本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外部考察,那么《面具下的日本人》则深入日本文化的内部,探索日本人性格中“光与暗”两面性的成因,并借助通俗文化的代表——电影、文学、漫画、戏剧,来诠释“光”之背后“暗”的萌芽、滋长和繁茂,这是日本文化通俗粗陋的一面,也是真实可信、鲜活生动的一面。 ◆ 以崭新的解读视角,融百家之言,成就现代日本学的集大成之作。 世界范围内的日本文化研究,以《菊与刀》为滥觞,以《面具下的日本人》为顶峰。吸收、融汇各家论述的精华,以独到的视角深入阐释了潜藏在表象之下的日本文化的真相,被誉为“20世纪世界上最重要的日本学专论”。
  • 民间传承论与乡土生活研究法

    作者:柳田国男

    《民间传承论与乡土生活研究法》为“日本民俗学之父”柳田国男的两本概论书《民间传承论》、《乡土生活研究法》的中文合译本。其中《民间传承论》是柳田国男系统阐述民俗学理论方法的著作,书中对民俗学的意义、特色、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民俗资料的分类、内容等作了详尽的说明,体系严整。《乡土生活研究法》,同样以方法论为主要内容,但面向一般读者的概论性性质更为突出,对“救世助人”这一民俗学的社会使命的强调也更为明确。
  • 被误解的日本人

    作者:[日]野岛刚

    继《两个故宫的离合》及《谜一样的清明上河图》之后,日本作家野岛刚首部纯原创中文作品。 首部以“知日之书”为理念推出的图书,内容极具价值! 这部书有三个优点:绝对真诚,发人深思,有趣好读。 ~~~~~~~~~~~~~~~~~~~~~~~~~~~~~~~~~~~~~~~~ 如果你以为这是一本为日本人开脱的书,那你就错了。这是一位日本资深媒体人写给中国人的 书,全书并不在说理,而是用有趣的故事、真实的见闻、不曾听闻的史料,展示常识性的误读,书中既说日本人,也讲中国人。中国和日本,文化交往持续了很长时间,其历史超过一千五百年。政治和战争把中国和日本撕裂,发生在最近一百年里。而为了超越对立与纷争,减少误解,我们应该重新回到文化交流的原点,这正是作者创作的初衷。 ~~~~~~~~~~~~~~~~~~~~~~~~~~~~~~~~~~~~~~~~~ 内容介绍: 本书是首部以“知日之书”为理念推出的图书。这一理念,来自于老子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及周作人先生的提示:“中国在他独特的地位上特别有了解日本的必要与可能,但事实上却并不然……”作者为在中国读书界名声已开始鹊起的日本作家野岛刚,本书是他的首部随笔集。 《被中国人误解 的日本人》是书中的一篇,是难得的好文章。此文以切中要害的笔,剖析了日本人何以被中国人误解的原因。作者于此文中,又以恳切之心,希望这一误解如迷雾一样能被消除,中国人可以去接近日本人完全真实的面目。书中其它的文章,便是在作者这一愿望之下,由生活、社会、文艺、媒体及政治等诸方面来谈论日本人,而其中多个具体的话题,又将日本人与中国人和在一起来谈。本书的每篇文章都有趣,好读,却不乏深刻与新颖的见解。
  • 大家01·中日之间

    作者:李长声,贾葭

    关于《大家》MOOK 《大家》MOOK由“社科文献出版社甲骨文”和“腾讯•大家”合作推出,志在为读者提供“价值、常识、人文、美感”的阅读内容。 第一本《大 家》MOOK的主题是“中日之间:误解与错位”。长久以来,很多人认为邻居间是熟悉友好的,但中日这两个一衣带水的邻居从近代开始就冲突不断,是彼此的误 解太多才造成理解上的错位?这次,《大家》邀请了长期生活在中日两国的文化人、媒体人,以更宽的视野、更深的思考来看现在的中日。 李长声先生,资深日本华侨、真正的日本通、知日派作家,不仅在中国,甚至在整个华语文化圈,都可算是知日最深的人。《两千年友好的神话》,李长声先生从历史梳理了中日千年以来的交往,多少能帮读者看清了历史上的中日之间。 汤祯兆先生,著述日本出名的中生代香港作家,这次以《谁又误解了谁》来解读“日本社会内部的错位逻辑”。 茂吕美耶女士,是梦枕貘大师最依赖的中文代言人,她始终都普罗大众,关注庶民的文化生活,谈吃饭、洗澡、歌谣、传说、怪谈,展示物语的驳杂的日本之美。《日本人与猫》,让喵星人与猫奴,有了国际交流。 刘柠先生,以《美国为什么对日本动用原子弹》夺得《大家•星期ONE》首期万元大奖,原子弹——核武器,当今世界军事平衡的砝码之一,1945年是如何落到 广岛和长崎的呢?刘柠先生的这篇文章解答了疑问,也是《大家》专栏文章的典范——“聚合最有价值的作者,产生最有价值的内容”。 可以举的例子还很多,俞天任、姜建强、野岛刚、饮冰等,《菊与刀》过去是经典但今天还以此了解日本吗?日本AV问答是否能解去读者对这岛国产业的粉红色幻 想?石原慎太郎是毛泽东粉丝、靖国神社的前世今生……与其说是中日之间,不如说是《大家》的作者为读者立体解构了现代日本——而非中国人想象中的日本。 如腾讯微博总编辑李方先生在卷首语中所言:“如果我们不能够让事情更好一点,就让它有趣一点吧!”正是这期主题意义之所在。
  • 现代日本

    作者:[英] 克里斯托弗·戈托-琼斯

    称日本为“现代”社会意味着什么 ?对不同时期、不同群体的日本人来说,“现代”一词又意味着什么?本书聚焦于日本自19世纪中期至今在历史、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变迁, 追溯了日本与现代性之间复杂而又创造性的对接,澄清了一些误解。此外,作者还探究了太平洋战争前的日本和战后日本之间的连续性,对战后日本的矛盾与分裂心态进行了尤为精彩的解析。
  • 日本镜中行

    作者:艾伦·麦克法兰

    《日本镜中行》是一次长达15年的研究的结果。艾伦·麦克法兰进入“镜中日本”之前,恰如漫游镜中世界的爱丽丝一样,也曾满怀西方人的预设,不料它们一一遭到了日本文化和习俗的挑战,因此他不得不放弃定见,屡次深入日本,重新估量这片奇异的国土。 在这部富于洞见、惊奇连连、幽默风趣的著作中,麦克法兰解索了日本的各种谜题,包括天皇、宗教、礼仪、教育、种族、战争、艺术、家庭、民族性格,乃至饮食、性、犯罪,等等,不仅使我们重新认识了日本,也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自己的社会。 麦克法兰步履轻快地穿梭于古今之间,以学者的透视性目光洞察了日本的本质:一支又一支外来水系源源汇入一条奔腾长河,而它的底蕴永远是“变化的同一”一个自有其完美逻辑的整体。
  • 从小到大说日本

    作者:刘德秦

    《从小到大说日本》简介: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曾说过:“日本人的性格是非常态的……对上级奴颜卑膝,对下级凶狠残暴……不把自己的生命放在心上,更不把别人的生命放在心上。”从未去过日本的孟德斯鸠号准了日本人的脉,但未能指出其“非常态”的“病根”何在。而事实上,日本人这种民族特性,就隐藏在他们社会的纵向特点之中。从汉唐时期日本对中华文明的追随到侵华战争时的凶残,从对遭受原子弹伤害耿耿于怀到矢口否认南京大屠杀,无不在透漏出这个社会的纵向特点。这些,也正是本书在剖析日本民族性所运用的独特的视角。 《从小到大说日本》一书作者根据自己在日本生活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结合极为丰富的史料、各国专家论述等资料,历时20年的时间,以震惊世界的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为切入点,上下日本历史近千年,深入独到地向世人展现了一个充满矛盾的日本民族和他们的民族特性;同时,又掀开了自幕府政治以来,始终蒙在日本政坛上的那层黑纱,将一个不为人所知的神秘政坛,展现在世人眼前。《从小到大说日本》结构严谨,资料翔实,论述精妙,见解独到,对日本民族特性剖析之透彻,实为当代论著中之佼佼者。更兼之作者的行文严谨中带有生动,深入中不乏风趣,读之令人怕案,思之令人回味,是为一部当代研究日本、了解日本的必读杰作。
  • 日本论

    作者:戴季陶,蒋百里

    此为为钟叔河、袁大川主编“人人袖珍文库”之一,包括戴季陶著《日本论》(190页)和蒋百里的《日本人——一个外国人的研究》(45页)。书前有钟叔河专为该书写的《编者前言》;序中提示读者认真阅读胡汉民所作序,不可以人废言;并指出所附蒋百里之《日本人》,“作者也是名人,文章的深度却未免逊色了”。
  • 战后美国在日本的软实力

    作者:[日]松田武

    从1945年至1952年,美国对日本实行了长达6年零8个月的占领。在美国人看来——甚至相当一部分日本人也这样认为——美国的对日占领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因为在占领结束后,日本实现了民主主义、经济繁荣并且其军事力量得到了抑制。美国也因此为他们在战败国日本推行并实施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政策打上“成功”的标签。甚至在半个世纪之后的今天,对日占领仍然会被当作一个“有价值的”典型案例出现在美国的政治宣传中。 但是松田教授从另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研究了这段历史。他专注于美国的文化政策领域,试图探寻“占领”留下的种种隐形遗产。通过搜集、梳理大量珍贵的史料以及后续的解密档案,作者挖掘出了一系列令人不太愉快的事实:二战结束后六十多年来的日美关系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友好、健全的两国关系,有着超强民族自尊心的日本实际上在精神上和心理上已经形成了对美国的半永久性依存,而这一切均源自于美国在日本推行的文化政策。
  • 日本陆军的轨迹(1931—1945)

    作者:川田稔

    昭和陆军以九一八事变为契机,打倒了一直推行国际和平协调外交、在国内也比较稳定的政党政治。它是怎样逐步走向侵华战争,然后对美开战,走向太平洋战争的?领导这个时期日本陆军的永田铁山、石原莞尔、武藤章、田中新一等人,持有什么样的政治军事构想?本书的焦点就在于此。
  • 日本哲学史

    作者:朱谦之

    全书共分15章,内容包括:神话传说及佛教化时代;封建统治时期的朱子学;儒学的分化;封建制解体过程中新世界观的萌芽;日本型资产阶级哲学等。
  • 菊与刀

    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日本文化模式论》精选中外社会科学经典名著,尤其是具有学科元典意义的社科名著,或重译或重编,增加名师点评和插图,致力于为我国读者打造一套易读宜藏的经典精粹。《菊与刀:日本文化模式论》通览日本文化,解读日本矛盾国民性,基运用文化模式的概念研究日本,是人类学的重要经血一,也是日本研究的典范。
  • 西风东土

    作者:熊培云

    行万里路,写一卷书。熊培云以记者的敏锐和学者的深度,详细记录了旅日期间的所见与所思。本书不仅梳理了日本自明治以来的思想流变,同时深入探讨了当今日本的社会结构与社会问题。有关“日本是中国之药”的结论,注定这不只是一本日本之书,更是一本中国之书。 日本是中国的一味药。至于药性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对日本的态度。如果认真学习日本的社会建设,日本将是一味良药,可以医治中国“弱社会”与“强个人”的病灶。如果只是看到日本在向右转、安倍在参拜靖国神社、右翼在街头举旗叫喊,从而继续以民族主义、国家主义来强化中国“强国家-弱社会”的结构,则可能适得其反。倘若良药未成反自制苦果,将是一味毒药。 我之所以仍然热衷于寻访一些我所喜爱的历史人物,固然是因为在他们身上我可以找到精神与思想上的共鸣,此外还有对历史木已成舟的某种伤怀。我相信这种伤怀不仅是基于古老的悲剧意识,更是我对所有尼布尔意义上的光明之子的深切回望。我想从黑暗年代里寻回一点光亮,希望那些曾经照亮过去的人也将照亮未来。 大自然馈赠人类太多的恩情。它给了人类免费的死亡,人类却没有耐心等待这份施舍,所以不仅发明了断头台并给刽子手发工资,还制造战争把无数血肉之躯送上战场。然而,我还是要感谢大自然有关生与死的无私的施舍,它教会我们要节制贪欲。因为有了这份免费的死亡,我们可以在有生之年积极行善,至于除恶的事情交给大自然就好了。 好的观念将人带上康庄大道,坏的观念让人万劫不复。当一个国家被一种坏的观念所笼罩,这个国家也就开始了它的灭顶之灾。日本当年就是这样一步步从“明治维新”滑向“一亿总玉碎”之疯狂的。在这里,“意义猛于虎”。许多人受意义的激情驱使,最终又被意义吞没。 人类尚未形成。虽然我们名义上同属人类这一物种,并置身于所谓的人类文明之中,但人类从来没有真正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误解与被误解,施虐与受虐,征服与臣服,同胞与异类,只要“我者-他者”这个模式一直存在,人类就永远有两个世界的挫折。
  • 日本人的缩小意识

    作者:李御宁

    《日本人的缩小意识》是通过文化表象对社会深层问题进行透彻分析的一部耐人寻味、颇有教益的书,它不仅对一般读者了解日本社会、日本文化能起到启蒙作用,而且对较高层次的人文学者和对日本有兴趣的各类科学工作者也会有所裨益。这是一部韩国人撰写的关于日本的著作。20年前,当人们为日本成长为经济巨人赞叹不已、甚至“倾倒”之时,作者用自己独特的看问题的视角和分析问题的方法,透过日本社会中许多文化现象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并得出结论:“缩小”见长、以“缩小”意识为本性的日本人充分地发挥了他们“生为”具备的这种才能,最终达到了“以小取胜”、“以优制胜”的目的。可以说
  • 重新崛起的日本

    作者:李培林

    日本对很多人来说一直是一个令人惊奇的民族,作为一个资源短缺的东方孤悬岛国,却能在19世纪通过体制转型跻身列强行列,二战惨败之后,又能在不长的时期内重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作者李培林用异国文化视角,从一个学者的角度,努力冷静客观地观察和分析日本社会,揭示那些影响日本社会的深层因素。
  • 雅子妃

    作者:Ben Hills

    就算有再美的羽翼, 無法振翅翱翔的鳥兒, 終究難逃枷鎖禁錮的悲愴命運…。 她的燦爛光芒如何在四起的流言中化為鬱鬱寡歡的未來? 到底是怎樣的真相讓日文版無法順利上市? 日本政府究竟為何會暴跳如雷向澳洲外交部發出嚴正抗議? 精通六國語言、擁有哈佛學位、日本外務省最有前途的年輕女外交官,以平民身分嫁入日本皇室,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眾所期待為皇室帶來新氣象與蓬勃生氣。然而如夢幻童話故事般的開場,揭露的卻是眾目睽睽之下的悲劇生活,在二十多名皇室成員、一千多名僕人的照料下生活,看似飽受呵護的日子,其實如同身陷囹圄備受監視,令人稱羨的榮華富貴,實際卻沒有自己的零用錢和生活費可以開銷,連行蹤都受到控制,電話也得過濾。肩負著全國的盼望,受到重視的卻不是外交長才,而是孕事的動靜,菊花王朝的存續與否。 澳洲知名記者駐日三年,至今長期關注日本皇室新聞,深入訪談六十多人,以不同於大和民族的犀利與同情角度,為雅子發出不平之聲,描述嫁入皇室的遭遇,從外務省精英變成飽受束縛的皇太子妃,受盡繁文褥節之苦的歷程。 ■本書目錄 第一章 幕後黑手 第二章 掌上明珠 第三章 天之驕子 末代皇帝 第四章 明日之星 第五章 美夢成真 皇室冊封 第六章 緣訂三生 第七章 後繼無人 第八章 上帝之手 第九章 鬱鬱寡歡 第十章 幸福結局不再
  • 敬重与惜别

    作者:张承志

    本书是张承志总结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几次居留日本经历的一部心血之作。勾勒了中国读者渴望了解的一些日本历史文化梗概;独自的体验里,凝结着对天下大势的估计。不同于往昔的名人旅日谭,也不同于当今的学者论文集,此书以良知与自省为武器,疾呼历史的大义、国家的和平,以及民族精神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