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论
-
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
《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木山英雄中国现代文学思想论集》选收了20余篇论文。即《实力与文章的关系--周氏兄弟与散文的发展》、《周作人--思想与文章》、《庄周韩非的毒》等。 -
日本恐怖电影
恐怖电影向来是日本电影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导演的电影常受民间传说的影响,也屡屡受惠于日本的能和歌舞伎美学,它们牵涉着复杂的政治、社会和社会生态学焦虑,包括着对西方文化和军事帝国主义的忧虑,以及对建立日本人民族(国家)身份的挣扎。过去二十年里,日本恐怖电影达到了一个流行新高度,这种类型的代表作无处不在,不仅出现在享有盛誉的国际电影节展映片目中,同时也出现在最标榜商业性的录像带租售店货架上。 本书收录的多样并颇富洞察力的文章,对“日本恐怖电影”这一充满生命力的电影和文化传统的最黑暗一面(某种程度上,亦堪称是最具启发性的领域)进行了一次重要的冒险。作者们以各种各样引人入胜的方式,将批评性的考察和详尽的个案研究,融合于复杂的文化分析,并对日本恐怖电影的“关键”作品做了精细解读。 为便于读者的循序渐进、登堂入室,本书的章节特经过了深思熟虑的编排,从美学的多重性和理论的不同手法着手。我们的作者紧随变换的历史和文化气候,或从相反的方面入手,考察了日本恐怖电影里一些最具影响和最脍炙人口的作品。作者们特别留意到不断变化的性别认同观念、经济安全、民族(国家)主义和不断显现于日本文化中的科技对日本恐怖电影的影响。本书所有作者的目标,不仅是要提供一些最有价值的整体评论性观点,更是要帮未来研究日本恐怖电影者搜集一批重要的基础研究文献。 -
中国题材日本文学史
中国题材的日本文学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日本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未曾中断,至今仍繁盛不衰。可以说,在世界文学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具有独自历史传统的文化和文学大国,像日本这样在如此长的历史时期内,持续不断地从一个特定国家(中国)撷取题材。因而研究这个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文化意义,它将有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日本文学与中国的关系,有助于从一个独特的侧面深化中日文化交流史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揭示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学巨大的、持续不断的影响,有助于中国读者了解日本人如何塑造、如何描述他们眼中的“中国形象”,并看出不同时代日本作家的不断变化的“中国观”,并由此获得应有的启发。 总序 王勇 前言 第一章 古代民间故事传说与物语文学的中国题材 一、关于徐福与杨贵妃的民间传说 二、《今昔物语集》的中国题材 三、中国题材物语集《唐物语》 四、《太平记》等战记物语中作为插话的中国历史故事 第二章 古典戏曲与汉诗的中国题材 一、中国题材的谣曲 二、中国题材的汉诗 第三章 近代作家的中国纪行 一、中国旅行热与中国纪行的兴盛 二、谷崎润一郎的中国情结 三、佐藤春夫的中国之行及其创作 四、芥川龙之介的《支那游记》 五、村松梢风笔下的“魔都”上海 第四章 近代文学的中国历史题材 一、中国题材历史小说的发生 二、中国题材的诗与戏剧 三、中岛敦的精湛短篇 四、吉川英治的巨著《三国志》 第五章 侵华文学与对华殖民文学 一、侵华文学 二、对华殖民文学 第六章 1950~1970年代中国题材历史小说四大家 一、承前启后的武田泰淳184 二、中国题材历史小说的开拓者井上靖 三、海音寺潮五郎的《蒙古来了》和《孙子》 四、司马辽太郎的《项羽和刘邦》等 第七章 华裔作家陈舜臣的中国历史题材 一、“人间派”推理小说与中国历史文化 二、中国历史人物画廊 三、“三国志”题材的再创作 四、波澜起伏的古代中日关系史 五、风雷激荡的近现代史 第八章 伴野朗的中国题材历史小说与推理小说 一、在北京发现的“五十万年的死角” 二、帝王将相传记小说 三、刺客、侠士、反骨、谋臣、探险家 四、“伴野三国志” 五、猎奇的中国现代史题材 第九章 宫城谷昌光的先秦两汉题材历史小说 一、由金文、甲骨文进入中国历史文化 二、殷商题材的三大长篇 三、春秋战国十大人物的复活 第十章 当代其他作家的中国历史题材 一、原百代与津本阳 二、塚本青史的秦汉历史人物 三、柴田炼三郎、北方谦三、三好彻的“三国志” 四、田中芳树的隋唐宋元题材 五、浅田次郎的近代史题材 六、学识不足但充满想像力的新生代作家 第十一章 当代作家的中国纪行 一、1950年代至“文革”之前的中国纪行 二、“文革”时期的中国纪行 三、“文革”后的中国纪行 第十二章 当代作家的战时体验及日中关系题材 一、鹿地亘的战时中国体验记 二、林京子、中园英助的战时上海、北京体验记 三、本多胜一与森村诚一揭露日军暴行的报告文学 四、山崎丰子等以中日战争及中日关系为题材的小说 五、大众通俗文学及森詠、大石英司的战争幻想小说 人名书名索引 后记 前言 -
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共4册)(附文笔眼心抄)
《文镜秘府论》是日本高僧遍照金刚于九世纪编撰的一部中国诗文论著作。中国失传的六朝至唐的许多重要文献,依靠此书得以保存。本书作者两赴东瀛,入深山,访古寺,又辗转于海峡两岸,查清现存传本,清理前人成果,校檄文字,比勘辨订,考证原典,注释语辞,补旧说之疏误,出独立之见解,成《文镜秘府论汇校考》一书。其辑理考释之迹,遍及与《文镜秘府论》有关的文学、音韵学、日本昙学、汉诗学、歌学乃至考古学、民俗学等领域。作为校勘研究的繌结性成果,本书所用的传本更全,文本为可靠,注释更为准确详细,资料更为完僃丰富,是研究《文镜秘府论》及六朝至唐文学、语言学的必僃书籍。 -
小说神髓
《小说神髓》写于一八八五年,是坪内逍遥的文艺评论,更是日本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理论著作。 明治以后,日本文坛流行两股风气,一是继承了江户幽默传统的戏剧文学,二是以传播西方思想为目的的政治小说。而《小说神髓》主张,文学应当排除道德和功利主义,立足客观描写。坪内逍遥提出的“写实主义”对近代日本文学的诞生产生了深远影响。 全书分为两大部分,上卷主张小说最重要的是应该描写人情,并进一步阐释应描写当世的面貌和风俗,下卷则论述了具体的写作方法。 -
理论之后
《理论之后》主要为对文化理论现状感兴趣的学生和一般读者而作,但我希望对这一领域的专家们也会有用,其重要原因是它驳斥了我所认为现今正统的文化理论。正统的文化理论没有致力于解决那些足够敏锐的问题,以适应我们政治局势的要求。 -
文学讲稿
内容提要 : 书名原文:Lectures on literature:本书运用新批评理论对世界著名的小说如简·奥斯丁《曼斯菲尔德庄园》、查·狄更斯《荒凉山庄》、居·福楼拜《包法利夫人》等7部的艺术结构进行生动的剖析和论述。 -
道与逻各斯
本书研究语言的性质及其在文学创作、文学阅读中的复杂内涵。 本书所作的比较和对照,其取向就并非历史的取向,而是旨在以一种批判的眼光,从某些共通的主题(它们在不同的时刻出现于东方和西方)中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来。 我始终不相信任何文学和文化传统的独特性主张——不相信那种把东方和西方看得如此迥乎不同,以致其思维和表达的方式竟不能彼此理解,因而一种知识也就必须始终置身于另一种知识之外的看法。我在本书中决定做的一件事,恰恰是去拆除种种学术领地之间的栅栏,这些学术领地被称为领域和学科,它们被包围在学院和系所的重重藩篱之中。我宁愿向这种知识的分隔挑战,并展示某些基本的、东西方共有的阐释学关注和阐释学策略。 -
文学的绝对
浪漫派,或浪漫主义,在用来划分文学或艺术流派之前,在用来描述一种感觉、表述一种风格之前,首先是一种理论,是文学的虚构能力。文学即虚构,也即文学是其自身的产物。因此更确切地说,浪漫派是文学产生的最初时刻。当诗艺的主体与对象混杂不清时,文学却恪守其产生的法则,形成一个封闭的绝对领域:浪漫派。这就是“文学的绝对”。十九世纪德国耶拿的一个文学团体以《雅典娜神殿》杂志为中心,发表了一系列断片和诗歌,阐述了浪漫派的主要观点。本书《文学的绝对:德国浪漫派文学理论》整理收录了其中最重要的文本,并加以介绍分析,最终希望解答这样一个问题:“文学的绝对”也许存在理论上的模糊性,但它是否表达了对创作的永恒梦想? -
文艺杂谈
作为法国现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保罗·瓦莱里不仅以《海滨墓园》等不朽的诗篇赢得了永恒的声誉,他在文艺批评和诗歌理论领域同样卓有建树。《文艺杂谈》是他重要的论文集,原为五集,由诗人自己分为“文学研究”、“哲学研究”、“近乎政论”、“诗歌和美学理论”、“教学”和“诗人的回忆”六部分,本书系根据1957年“七星文库”的两卷本译出,所选的24篇文章,分另《出自“文学研究”和“诗歌和美学理论”两个部分。在“文学研究”部分,诗人对维庸、魏尔伦、歌德、雨果、波德莱尔、马拉美等诗人、作家进行了独到而令人信服的评述。在“诗歌和美学理论”部分,诗人并没有刻意建立某种新的诗学或美学体系,而是着重对“创造行为本身,而非创造出来的事物”进行分析,从中我们可以充分领略瓦莱里严谨的思维方式和对于诗歌的独特理解。 -
文学空间
莫里斯·布朗肖是20世纪法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理论家及小说家。1955年,他出版了文学批评专著《文学空间》。在该专著中,作者通过分析马拉美、卡夫卡的作品,探讨了写作是什么,文学是什么,构成文学的“力量”或者说“文学空间”是什么等理论课题,认为写作就是寻求作为“作品”的某种东西成为可能的那个时刻或那个点,文学空间就是死亡的空间。在寻求小说和评论的新途径中,作者表达了一种极限体验,即把死亡设想为“终极的绝对考验”的体验,对后来法国的意指学派、日内瓦学派和社会学批评学派等的文学批评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里尔克,现代主义与诗歌传统
里尔克在诗歌读者的心目中一直是个被上天选中的诗人,他的诗歌总是升华到接近神的领域。然而,我们常常忽略了里尔克的吸收能力,和他让人望尘莫及的求知欲,还有他惊人的转化能力,也因此,我们常常忽略了里尔克创作的复杂文化根基,他所受的影响,以及在强大的文学传统中的犹豫和挣扎。 《里尔克,现代主义与诗歌传统》中,朱迪思·瑞安给我们描述了另一个里尔克。尽管里尔克总是自觉地营造着个人的神话,但我们首先要了解的则是这样一个人: 一个赞助人机制和商业化之间的走钢丝者; 一个对文化潮流既着迷又拒斥的时尚达人; 一个拥有非凡吸收能力的诗歌学徒; 一个自觉地进行持续的自我塑造的变形者; 一个通过返回传统完成现代主义转向的复古主义者。 里尔克把自己神化为孤独的天才,出于对这一观念的怀疑,朱迪思•瑞安揭示了里尔克的写作如何深深扎根于时代的文化中。里尔克开创自己诗歌生涯的十数年时间,正是决定现代主义诞生的至关重要的时期。在此期间,里尔克屡屡绝望地缠斗于时尚、影响和独创性诸问题之中。通过里尔克信奉的诗歌传统与视觉艺术的棱镜,《里尔克:现代主义与诗歌传统》第一次系统地研究了他从唯美主义走向现代主义的轨迹,但最重要的是,此书改变了争论里尔克在现代文学史上地位的话语方式。 要了解一个全面的里尔克,更重要的,要更切实地进入里尔克的诗歌世界,这是一本不可不读的著作。 -
文学与恶
文学与恶,无疑是个大命题。乔治·巴塔耶透过艾米莉·勃朗特、波德莱尔、布莱克、普鲁斯特、卡夫卡等大作家的作品,分析形态万千的恶与文学激情千丝万缕的勾连。他提出“纯洁的恶”的概念,认为:最高意义上的恶决不等同于受私利驱动的“丑恶”的犯罪,求助于恶是为了独立自主地生在存,“恶具有最高价值”。他追问萨德怎么敢、又为了什么,竭尽所能使恶这种放荡和过分因素达到具有害的程序?乔治·巴塔耶的观点惊世骇俗、咄咄逼人,令人叹为观止。 -
精致的瓮
《精致的瓮》(The Well-Wrought Urn: Studies in the Structure of Poetry)是布鲁克斯最为知名的文学理论著作,也是美国“新批评”理论的经典之作。在本书中,布鲁克斯精心选择了邓恩的《成圣》、弥尔顿的《欢乐的人 深思的人》、格雷的《墓畔哀歌》、华兹华斯的《不朽颂》、济慈的《希腊古瓮颂》等十首诗,以专章的篇幅用悖论、反讽、含混、意象等文学理论术语加以详细的分析。在最后一章,他得出了自己影响甚广的结论:分析一首诗应该以“结构”为本体,而不是以“内容”或“题材”为本体,即肯定、强调了文学批评中文本的独特性和重要性。而布鲁克斯在细致的文本分析基础上得出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也代表了20世纪文学研究的一种强有力的趋势。 -
文艺评论的实验
我们为何阅读文学?又如何判断文学?C.S.路易斯的经典之作《文艺评论的实验》源自他深信:文学是为愉悦读者而存在,书籍应当由它们所引发的阅读类型来判断。对于判断文学而言,至关重要的是,必须抛开外在的期望和价值,以开阔的心胸来对待作品本身。在现今纷繁复杂的文学理论当中,C.S.路易斯的才智在探讨阅读体验方面是极为脚踏实地的,令人耳目一新、精神振奋。 -
艾可談文學
十八堂貫通古今的文學課, 集艾可二十年思想精華之大成, 看大師艾可如何談文學、品大師! 走進波赫士的巴別圖書館,只見喬伊斯正與但丁、阿奎那進行著對談,王爾德在一旁朗誦箴言警句,斯湯達爾白描著朱利安那顆子彈,普魯斯特臥坐思索文體風格,而艾瑪?包法利則憂鬱地牽著福婁拜…… 在當代記號語言學大師艾可的召喚下,文壇大師齊聚一堂。學識淵博的艾可,以不同於一般文評家的跨領域角度品評名作,從近代的喬伊斯、波赫士、王爾德,一路談到中世紀的但丁、拉伯雷,乃至更久遠的亞里斯多德……艾可精闢的分析諸多古今呼應的重要文學概念、文學名作反映的恆久人性追求以及文學內蘊的歷史進程。全書文采飛揚、思路通達,展卷之間,有如親臨一堂堂大師的文學課,令人嘆服。 尤其最後一篇〈我如何寫作〉,更可以說是一篇『偉大長篇小說的生成指南』。艾可的小說素以結構巧妙、高深難懂著稱,每一出手都是重量級巨作,看艾可如何親自講述自己的創作過程以及概念形成的每個關鍵,無論是艾可迷、文學愛好者、研究者,還是有意投入寫作的人,都絕對不能錯過! -
双典批判
影响中国世道人心的书,不是政治、哲学、历史经典,也不是从西方翻译过来的各种经典,而是《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这两部文学经典。它进入中华民族的潜意识,构成中华民族深层的文化心理,成为中华民族性格的一部分。本书是在肯定《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文学价值的前提下,对两部经典进行价值观批判,为大众阅读理解经典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
小说的艺术
《小说的艺术》是米兰·昆德拉对小说艺术思考的总结,藉由《小说的艺术》,我们可以了解这位作家的艺术态度、风格、技巧,以及对人和世界的想法。“人一思索,上帝就发笑。”昆德拉说,在这个格言的启发下,他喜欢想象:拉伯雷有一天听到了上帝的笑声,欧洲第一部伟大的小说因此诞生。小说艺术来到世界正是上帝笑声的回响。小说的智能不同于哲学的智能,它不是从理论蕴含,而是从幽默精神中产生的。 -
文学与感觉
书名原文:Stendhal et Flaubert,Litterature et sensation:本书分司汤达作品中的认识和温情、福楼拜作品中的形态创造两篇,借此阐述作者的感觉理论。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