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论
-
散文诗学
Poétique的法语意思是“诗学”,单词的词源部分来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所著《论诗》一书的书名,这部亚里士多德的讲义主要探讨了其对悲剧和史诗等文学形式的探究,至今的Poétique一词引申为“对广义文学的美学研究”;Prose的直译是“散文”,使用中可以有“叙事”之意。 ——编者注 《散文诗学——叙事研究论文选》是如此的一部书作——它在解析文学叙事史这张地图上的几块重要的拼版:如不朽的著作——《奥德赛》和《一千零一夜》、《圣杯》和《十日谈》,等等;与此同时,它也探讨了几位名家——诸如亨利•詹姆斯和约瑟夫•康拉德,陀思妥耶夫斯基等;当然它也少不了评说大众通俗小说的代表——侦探小说。书作之父——茨维坦•托多罗夫教授对叙事形式与功能做出了细致的分析与思考,进而对下列学术问题提出了质疑——“内部优先于外部”、“初始优先于衍生”、“在场优先于缺席”、“存在优先于他人”…… -
从胡塞尔到德里达
《从胡塞尔到德里达西方文论讲稿》精选一批有特色的选修课、专题课与有影响的演讲,以课堂录音为底本,整理成书时秉持实录精神,不避口语色彩,保留即兴发挥成分,力求原汁原味的现场氛围。希望借此促进校园与社会的互动,让课堂走出大学围墙,使普通读者也能感知并进而关注当代校园知识、思想与学术的进展动态和前沿问题。 -
張大春的文學意見
有些時候我們會用原本屬於”現實”的記憶去叩訪一個虛構的世界;會用原本屬於”虛構”的記憶去質疑一個現實的世界。無論何者,閱讀這種行為都不像我們”理想”中那樣”真是真,假是假”地涇渭判然 ,它都會經由我們和作品的對話而將現實和虛構更行複雜地糾結在一起,我們的主動權和被動權始於”憑記憶而發問”當欠缺記憶或(因而)停止發問的時候,這些權利也隨之喪失。 -
新批评
《新批评》是约翰·克罗·兰色姆的代表作。作为“新批评”派的领军人物,兰色姆在本书中首先肯定于T.S.艾略特、I.A.理查兹和I.温特斯等人的批评见解和以文本分析为主的批评方法,继而对传统和当时流行的批评流派进行了批判。在兰色姆看来,文学批评不能回避“评价”这样一个基本问题,对文学作品本身作出评价是批评家的责任。“新批评”坚持这样的信条,即“文学批评是对于批评对象的描述和评介”,“文学批评主要关注的是整体,即文学作品是否成功地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组成这个整体的各个部分又具有怎样的相互关系”等。 -
悔晚斋臆语
本书是著名教授、艺术评论家陈传席先生小品文的代表作。全书文章短小精悍,或论述一种现象,或品评一些人舞,以一个艺术家的眼光俯视古今、论道中外。其文章,正如著名作家贾平凹所推许:“这是一本真正称得上的才子书。它得意,元气淋漓,爆发有力,控制得当,在平常事里悟出的是常人悟不到的东西,又能有常人不可有的说法。” -
现代西方文学观念简史
该书系英国著名文学教授彼得•威德林教授所作,Routledge 1999出版。威德森多年致力于高校文学理论教材建设,曾与E.M.Forster合著《当代文学理论》,并与Raman Selden教授合著已5次再版、影响甚大的《当代文学理论导读》。《现代西方文学观念简史》全书包括六章,分述是什么“文学”?某些定义与非定义;“文学”曾经是什么?一部概念史,第一部分:悖论的起源;“文学”有何变化?一部概念史,第二部分:20世纪60年代;“文学性”是什么;“文学性”的用途新的故事。 在《现代西方文学观念简史》中,威德森以深入浅出的文学阐述“文学”曾经是什么、“文学/有文学性的”其现今年指是什么,对于作为一种文化概念“文学”的历史即文学观念的演变转迹,作了相当清晰的检视与梳理,对于“文学/有文学性的”在当今时代可能具有的内涵,地位与功能作了相当理性的思索,并举例阐明由“文学/有文学性的”这一术语所引发的种种理论争鸣,提出在新世纪的文化空间里“文学/有文学性的”之可能的功能或潜在的所指。不难看出,威德森的这本“文学”实际上可以作为一部“现代西方文学观念简史”,而用于文学理论的教学与研究之参考。 -
宏观比较文学讲演录
《宏观比较文学讲演录》是王向远教授的本科生基础课讲义的精炼稿,以“宏观比较文学”的学科概念,对以往的本科生基础课的内容与体系作了大幅度的改造与更新。“宏观比较文学”是对各民族文学,各区域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之间的差异性与相通性的研究,是一门描述和揭示各民族文学、区域文学,世界文学形成、发展规律的概括性,理论性、前沿性的课程,其基本宗旨是引领,帮助本科生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对已经修过的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含东方文学、西方文学)的课程知识加以整合和提升。这个过程分为三个层次和步骤:第一、在平行比较中提炼、概括有代表性的国别文学的民族特性;第二,在相互传播、相互影响的横向联系与历史交流中,弄清各国文学逐渐发展为“区域文学”的方式,途径与特征:第三,在了解民族文学特性、区域文学共性的基础上,把握全球化的“世界文学”的形成趋势。全书一改普通教科书的面目,以富有个性,逻辑张力与学术浓度的、要言不烦的讲演风格写成,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
古诗神韵
《古诗神韵》作者闻一多先生具备才子悟性、名士风度、战士激情,他从事古诗研究所做的基础工作用的却是乾嘉学者的考据方法,冷板凳一坐十余年。当他用中西兼具的文化储备和诗人的灵性去观照冷冰冰的文字资料,古典诗人一个个复活了,成了可以和今人唱和的朋友。相隔多年,我们依然能感受到闻先生引经据典、浅斟低唱背后隐藏的万丈豪情。 -
巴赫金、对话理论及其他
《巴赫金、对话理论及其他》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文学概念》及其他”(蒋子华译)所含10篇文学评论早先收入《散文体诗学》和《话语类别》两书,分别发表于刊物《诗学》1971年和1978年合订本。第二部分“米哈伊尔·巴赫金与对话理论”(张萍译)根据《米哈伊尔·巴赫金与对话理论,及巴赫金小组文论》一书译出,原书附录“巴赫金小组文论”略。 -
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
《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汇集了西方8位著名有关新历史主义的12篇论文,较全面地反映了新历史主义的总体面貌和多元化的理论特色。 -
我与文学及其他
全书各篇谈说的方面广泛,以诗或诗论为中心,穿插对王国维、柏拉图、阿诺德等中外美学家思想的精彩评述,对文艺理论进行细致地疏解。 -
塞壬的歌声
《塞壬的歌声》是格非首次结集出版的散文随笔集,收集了他有关小说写作的奥妙、细节、方向等方面写作的散文随笔文章近三十篇。在这些文章中,他对卡夫卡、托尔斯泰、福楼拜等世界著名文学大师及其代表作品的精彩解读令人耳目一新。他所写下的关于音乐艺术和电影艺术的精美散文,则显示了一个颇有成就的先锋小说家丰富而高雅的艺术趣味和对顶尖艺术的非凡颖悟。 收在书中的《废名的意义》一文是格非的博士学位论文。文章除了见解新颖独到之外,写作方式和角度也都体现了作者作为先锋小说名家独辟蹊径、与众不同的特点。 -
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
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 ――一文学中男权意识的批判 正像刘慧英以丰赡的材料 与雄辩的论述所揭示的, 男权中心意识在我们的 社会生活与文学作品中的 表现如此触目惊心, 它足以使我们对许多天经地义、 源远流长的东西进行 新的观照与思考。 我们很可能会为 这一切�然叹息, 比叹息更重要的却是为终于有人 提出了这些比起“婚姻自由、 同工同酬”来说更属于 深层次的问题而欣慰。 走出男权传统樊篱意味着 文学与社会的进步, 刘慧英的书无疑是 有意义与价值的。 ―― 王 蒙 -
在兩大傳統的陰影下
文學已經夠得上票房毒藥了,文學評論更是毒藥中的毒藥。一個社會養不起文學評論的書籍,究竟是誰的錯呢? 幸好,藝術發展局資助了這個系列的出版,六位作者分別代表不同年齡層次、不同背景和不同風格的評論,可以算是香港文學評論初步的檢閱。 一般來說,先有文學作品,後有文學評論,但文學評論不是作品的被動詮釋,而是對文學創作本身的總結、歸納與提升。有經驗的作家,從評論者睿智的分析中,思考一些根本性的問題;初涉創作的年輕人,更可通過評論的指引,一窺經典的堂奧。 夏志清教授評論張愛玲,對現代中國文學影響深遠,同樣的道理,推動香港文學評論的進一步發展,也必將對香港文學創作起積極的作用。 -
小批评集
本书收集了作者自1994年以来用中文发表的大部分学术随笔和评论,依照文章的主题分为七部分:一、西方古典文学;二、英国文学、现代德语文学与艺术和西方文学主题史;三、欧洲特别是德国十八世纪的思想与文学;四、西方语文学史;五、古希腊哲学;六、近现代中国文学与文学语言;七、当代中国文化评论。 本书所包含的文章涉及西方古典文学、特别是古希腊和古罗马诗歌,古代哲学,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和浪漫派时期诗歌、德国古典哲学和浪漫派诗歌,现代德语文学和哲学、现代美国诗歌、西方语文学的历史、西方汉学史、西方音乐、当代中国文化乃至电影研究,运用和讨论了德意志观念论、存在主义、阐释学、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心理分析等哲学和文学理论;文章的不同主题反映了作者广泛的学术兴趣和渊博的学术背景,同时也勾画出作者作为一个学者的学术和思想发展过程,展示了作者在思想观念和治学方法上对康德、黑格尔、尼采、伽达默尔、弗洛伊德、海德格尔、福柯、德里达、库尔修、奥尔巴赫、哈•布鲁姆、乔•哈特曼等人的继承与批判。这些文章文笔优美而缜密,论事深入浅出,具有很强的个人风格,不少文章在最初发表后一直广为流传。 本书既面向文学、哲学和文化研究的专业研究者,也适合大学本科及以上的学生阅读;既有专业的学术深度,又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
Professor Borges
Review “Picture this: You’re an Argentine teenager, sitting in a lecture hall on the first day of classes, ready to learn about the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 In walks your kindly, elderly professor, and suddenly he starts speaking, about everything from The Dream of the Rood to Treasure Island, sometimes quoting entire paragraphs, without any notes whatsoever. He’s also blind (and has been for more than a decade). What would your reaction be?” (The Globe & Mail) “Readers will probably find Professor Borges more enthralling as a document of Borges himself than as a guide to English literature. Borges’s vast erudition is felt everywhere in these pages, and he is at his best when he digresses.” (Will Glovinsky - The Rumpus) “Borges’ delivery will engross you — he is an excellent storyteller.” (New York Daily News) Product Description In English at last, Borges’s erudite and entertaining lectures on English literature from Beowulf to Oscar Wilde Writing for Harper’s Magazine, Edgardo Krebs describes Professor Borges:“A compilation of the twenty-five lectures Borges gave in 1966 at the University of Buenos Aires, where he taught English literature. Starting with the Vikings’ kennings and Beowulf and ending with Stevenson and Oscar Wilde, the book traverses a landscape of ‘precursors,’cross-cultural borrowings, and genres of expression, all connected by Borges into a vast interpretive web. This is the most surprising and useful of Borges’s works to have appeared posthumously.” Borges takes us on a startling, idiosyncratic, fresh, and highly opinionated tour of English literature, weaving together countless cultural traditions of the last three thousand years. Borges’s lectures — delivered extempore by a man of extraordinary erudition — bring the canon to remarkably vivid life. Now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for the first time, these lectures are accompanied by extensive and informative notes by the Borges scholars Martín Arias and Martín Hadis. -
柏拉图以来的批评理论(上下册)
《柏拉图以来的批评理论》(上下)(第3版)按时间顺序编排,两千多年的时间跨度,综合各种选集,对于文学研究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提出一个公认的观点,并附有解释性的批注和关于作者的文献记录。《柏拉图以来的批评理论》(上下)(第3版)已作显著修订,以涵盖其他从事语言、修辞、哲学和社会专题研究的思想家。随着对不同哲学传统的关注增加,新版本强化和拓宽了文化研究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的理念。完整的卷册设计方便了追溯现代文学批评理论发展的历史起源。编者建立了早期思想家和现代理论发展之间的清晰联系。 -
诗学史(上下册)
目 录 泛对话原则与诗歌及文学批评中的对话现象(代译序一) …………………………………………………………………史忠义(1) 文学,摄影等艺术活动之本质的再思考(代译序二) ……………………………………………………………… 史忠义(19) 导言…………………………………… 让·贝西埃 伊娃·库什纳(1) 第一部分 古 代 诗 学 ……………弗朗西斯科·德拉科尔特 伊娃·库什纳 最初的定义与疑问………………………………………………… (10) 哲学、诡辩论和修辞学的介入;延伸…………………………… (13) 柏拉图……………………………………………………………… (17) 亚里士多德………………………………………………………… (22) 贺拉斯……………………………………………………………… (30) 修辞学与崇高……………………………………………………… (42) 结论………………………………………………………………… (47) 参考书目…………………………………………………………… (51) 第二部分 中世纪诗学 …………………………………………达尼埃尔·雷尼埃—博莱主编 1 中世纪拉丁语的文学理论 ………………………………………………… 帕斯卡尔·布尔甘(57) 一种理性的智慧语言……………………………………………… (57) 中世纪诗学的源泉………………………………………………… (58) 文学艺术在七种自由艺术中的地位……………………………… (62) 古代遗产的分量…………………………………………………… (65) 注释习惯:意义的探索…………………………………………… (72) 交际………………………………………………………………… (74) 这种诗学的内容…………………………………………………… (76) 参考书目…………………………………………………………… (90) 2 南派与北派行吟诗人 ………………………………………… 玛丽—弗朗索瓦兹·诺茨(95) 诗、诗学(Trobar)………………………………………………… (95) 分寸、节奏(mesura)………………………………………………(102) 知识(Saber) ………………………………………………………(109) 北派行吟诗人的继承与革新………………………………………(117) 参考书目……………………………………………………………(120) 3 从但丁到梅迪契:“俗语”诗的尊严 …………………………………………… 让-克罗德·穆勒塔莱(124) 但丁:追求“俗语之辉煌”………………………………………(125) “桂冠诗人”彼特拉克……………………………………………(131) “注重文采”的薄伽丘……………………………………………(135) 参考书目……………………………………………………………(140) 4 从纪尧姆·德·马绍到修辞学家:探索法语的高雅诗 ……………………………………………让-克罗德·穆勒塔莱(145) 纪尧姆·德·马绍:音乐与诗………………………………… (147) 雅克·勒格朗:服务于贵夫人索菲…………………………… (157) 人文主义与诗:法国和意大利………………………………… (164) 参考书目………………………………………………………… (169) 5 中世纪的西班牙诗学 ………………………………………………… 米歇尔·加西亚(181) 僧侣职业………………………………………………………… (182) 宫廷诗…………………………………………………………… (185) 1.加利西亚语-葡萄牙语抒情诗(约1200-1350)-2.14世纪的 卡塔卢尼亚语论著-3.卡斯蒂利亚行吟歌手的诗(14世纪末- 15世纪末) 参考书目………………………………………………………… (189) 第三部分 文艺复兴时期的诗学 ………………………………………… 吉塞勒·马蒂厄-卡斯特拉尼 导 论…………………………… 吉塞勒·马蒂厄-卡斯特拉尼(195) 雅努斯诗学……………………………………………………… (195) 典范的地位……………………………………………………… (198) 修辞学的面貌…………………………………………………… (200) 批评与评论……………………………………………………… (203) 16世纪的诗学史 ………………………弗朗索瓦·科尔尼利亚 乌尔里克·兰格(207) 诗学与修辞学:概论…………………………………………… (207) 1.修辞学与“诗艺”-2.言语的构成部分-3.诗与 言语类型 诗学的其他界限………………………………………………… (225) 1.拉丁语与俗语-2.天赋与人为-3.灵感与模仿 言语的效果……………………………………………………… (237) 1.乐趣与功利-2.诗句的愉悦-3.传奇故事之乐趣: 从“掩盖真实”到追求逼真 文学体裁理论…………………………………………………… (256) 1.戏剧体裁-2.史诗-3.讽喻体裁-4.抒情体裁 5.“新”体裁:小说与短篇小说 参考书目………………………………………………………… (284) 第四部分 17世纪的诗学 ………………………………皮埃尔·洛朗斯 弗洛朗斯·维约米耶 17世纪的诗学……… 皮埃尔·洛朗斯 弗洛朗斯·维约米耶(291) 1 天才与规则……………………………………………………(295) 洛佩的西班牙:“喜剧创作的新艺术”………………………(295) 达尼埃尔·海因西乌斯:《论悲剧之构成》(1611)和 《论普劳图斯和泰伦提乌斯》(1618) ………………………(303) 法国古典戏剧理论的建立………………………………………(313) 参考书目…………………………………………………………(323) 2 欧洲的巴罗克文学,法国的古典主义………………………(325) 世纪初的风格之争………………………………………………(325) 警句主义的主要诗学流派………………………………………(331) 法国的反映:古典主义的确立…………………………………(341) 参考书目…………………………………………………………(355) 3 旧与新…………………………………………………………(359) 小说和歌剧………………………………………………………(359) 异教传奇与基督教传奇之争……………………………………(368) 古今之争…………………………………………………………(374) 参考书目…………………………………………………………(380) 第五部分 18世纪的法国、德国、英国和意大利诗学 ……………………………………………………罗兰·莫尔捷主编 导语………………………………………………罗兰·莫尔捷(385) 1 18世纪法国的诗学思考 ………………………………………………………阿妮·贝克(388) 诗艺的地位及发展。从诗学到艺术哲学和文学哲学 ……………………………………………………………………(388) 灵感、天才、判断。古典主义的先贤与18世纪的争论 ……………………………………………………………………(395) 激情与想象,天才与理性 …………………………………… (400) 感知、客体、形式。创作源泉,表达 ……………………… (404) 规则、自然、美、真实与创作个性 ………………………… (407) 现实、模仿、矫揉造作。模仿的乐趣 ……………………… (412) 诗、表现、虚构。文学体裁、文学体裁的体系 …………… (414) 参考书目 ……………………………………………………… (419) 2 18世纪的德国与诗学 …………………………………………… 马克-马蒂厄·曼克(424) 法国范式,戈特谢德(Gottsched)……………………………(425) 英国范式,瑞士批评家 ……………………………………… (429) 启蒙范式,莱辛(Lessing)……………………………………(432) 神学范式,克洛普施托克(Klopstock)………………………(434) 古代范式,歌德(Goethe) ……………………………………(437) 德意志范式,赫尔德(Herder) ………………………………(438) 综合范式?席勒(Schiller) …………………………………(441) 参考书目 ……………………………………………………… (444) 3 18世纪的英国美学与诗学 ………………………………………………弗朗戈·雷斯泰诺(447) 新老之争:坦普尔、斯韦夫特、丹尼斯………………………(447) 柏拉图的贵族信徒:沙夫茨伯里………………………………(451) 记者与他的读者:艾迪生………………………………………(454) 教授及其分类:哈奇森…………………………………………(457) 作为主观现象的趣味与美:休姆………………………………(459) 作为客观现象的美与崇高:伯克………………………………(462) 想象、趣味与天才:杰勒德……………………………………(465) 对上述争论的兼容并蓄:H.霍姆………………………………(468) 开拓型艺术家的理论与实践:S.T.柯尔律治…………………(470) 参考书目…………………………………………………………(474) 4 18世纪意大利的诗学及关于文学创作的思考 ……………………………………………………布律诺·托邦(479) 回归理性主义:阿尔卡迪学院…………………………………(479) 天启论运动(1’Illuminisme)……………………………… (485) 新的敏感方向……………………………………………………(492) 参考书目…………………………………………………………(497) 结论…………………………………………………让·贝西埃(503) 第六部分 19世纪: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象征主义 ……………………………………………………… 让·贝西埃主编 导语…………………………………………………让·贝西埃(509) 1 浪漫主义诗学……………………………弗朗西斯·克洛东(512) 诗学与诗学家……………………………………………………(512) 经典诗学的再版,传统的保留—决裂的迹象:趣味 的相对化,崇高的创立—决裂的因素:音乐与绘画 —作家们的诗学:概况 诗学与诗:确定定义的尝试与民族气质………………………(523) 英国学者—回归民族诗—抒写大自然的诗,风格自 然的诗—德国学者:什么是美?—诗性—诗—诗坛 概况—法国学者—新趣味—一种社会的需要—一种 现代诗学:疯狂与怪诞—抨击诗学 小说、戏剧:浪漫主义的“重大体裁”………………………(550) 是否存在浪漫主义的重大体裁?—历史小说—戏剧 —意大利理论家—普希金的理论—西班牙的根蘖 参考书目…………………………………………………………(567) 2 现实主义…………………… 科莱特·贝克尔 让·贝西埃(570) 现实主义,定义与诗学内容 …………………………科莱特·贝克尔(与弗·克洛东合作)(570) 关于定义的尝试—摹仿说的传统:歌德、果戈里、曼 佐尼—现实主义运动—现实主义传统的特点 现实主义与文学表现。关于19世纪现实主义论点 的系统总结…………………………………………让·贝西埃(591) 参考书目…………………………………………………………(601) 3 自然主义诗学………………………………伊夫·谢弗雷尔(605) 什么是自然主义?………………………………………………(605) 作家与都市………………………………………………………(609) 一种分析方法……………………………………………………(611) 文本的逻辑,形式的颠覆………………………………………(615) 历史的虚构………………………………………………………(623) 结论………………………………………………………………(627) 参考书目…………………………………………………………(630) 4 象征主义诗学的演变………………………安娜·巴拉基昂(633) 历史………………………………………………………………(633) 理论分析…………………………………………………………(640) 参考书目…………………………………………………………(648) 5 关于表现的诗学:19世纪与20世纪的交叉解读 ………………………………………………………让·贝西埃(651) 参考书目…………………………………………………………(657) 第七部分 20世纪…………………………………………让·韦斯格尔伯主编 引言……………………………………………让·韦斯格尔伯(661) 1 文本的生产:作者及其世界…………………………………(673) 文学社会学…………………… 雷吉娜·罗其 马克·昂热诺(673) 1.社会主义美学:断定范式—2.基·卢卡契(Cyorgy Lukacs)—3.两战之间与前期法兰克福学派 4.从1917年的革命到米哈伊·巴赫金—5.探 讨一种媒介理论—6.非经典文学—7.文学场的 社会学—8.文学、文化与社会—9.文学文本的 社会性 现象学与存在主义 ……………………… 保尔·旺德韦尔德(695) 题材批评与精神分析批评……………威尔弗里德·斯梅康斯(706) 1.意象的阐释—2.阐释学与题材批评—3.精神 分析批评—4.题材学 2 文本的组织 ………………………………………………… (720) 风格学与修辞学…………………………………………………(722) A.风格学…………………………… 马德莱娜,弗霄德里克(722) B.修辞学……………………………………… 里夏尔·马丁(730) 结构主义的发展阶段……………………………………………(736) A.俄罗斯形式主义…………………………… 彼得·斯坦纳(736) 1.机器说—2.机体说—3.体系说—4.言语说 B.布拉格学派………………………………… 彼得·斯坦纳(747) 1.结构—2.功能—3.符号—4.诗性言语 C.细读与新批评…………………………… 让—玛丽·谢弗(755) 1.定义—2.源泉—3.英国的细读批评 4.美国的新批评 D.结构主义 ………………………………… 让-玛丽·谢弗(760) 1.源泉—2.批评与诗学—3.结构主义与 文学的本质—4.分析的领域—5.小结 3 文本的接受 ………………………………………………… (767) 文本间性…………………………………………………………(769) A.巴赫金的对话原则……………………… J.M.霍尔奎斯特(769) B:符号学……………………………… 阿尔·冯·佐尔斯特(775) 接受理论………………………………………雷安·T.西格斯(782) 1.定义—2.先驱与源泉—3.康斯坦茨学派: 尧斯和伊瑟尔—4.传播 解构主义 ……………… 奥特温·德·格雷夫 亨德里克·冯·戈尔普(796) 1.导语—2.德里达与哲学的颠覆言语—3.对言 语中心主义的批评—4.解构实践的战略—5.面 对结构主义和新批评的解构主义—6.主要代表 人物:耶鲁批评家—7.解构主义的幸存 4 小结…………………………………………让·韦斯格尔伯(806) 参考书目…………………………………………………………(807) 索引………………………………………………………………(817) 部分人(神)名中外文对照………………………………………(817) 部分作品中外文对照……………………………………………(850) 部分概念及术语中外文对照……………………………………(884) 跋…………………………………………………………史忠义(892) -
开放的作品
十二音体系音乐、乔伊斯、试验文学、非形象绘画、运动艺术、电视直播的时间结构、新小说派以及安东尼奥尼和戈达尔之后的电影、信息理论在美学上的运用,由这一系列的不同观点诞生了一种对当代艺术的观点以及对它提出的认知模式的观点,将之作为“认识论的隐喻”提出来,这将独立地进展为对世界的定义,很像新的科学方法确立的定义。这本书在20世纪60年代出版后在文化界引起了一场争论,这场争论持续了好几年,成为走向非传统的“人文学”的美学起点,这是建立在评论―哲学议题和科学议题紧密结合―基础上的美学。《开放的作品》至今仍然是就语言技术和20世纪先锋派艺术的思想意识作用进行的讨论所依据的坐标,这里所说的先锋派艺术既包括“历史的”先锋派,也包括“新先锋派”,对这种“新先锋派”既做了最具挑战性的理论总结,也进行了最详尽的批评。 本版既包括了艾柯写的序言,也包括了他在后来写的序言,而且还有详尽的评论概述,即这本决裂性的图书遭到拒绝或受到欢迎的历史。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