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英若诚

  • 水流云在:英若诚自传

    作者:英若诚,康开丽

    【内容简介】 《水流云在》是英若诚的自传。 英若诚(1929—2003),满族人,出生于一个天主教家庭。他的祖父叫英敛之,是《大公报》和辅仁大学的创办者。他的父亲叫英千里,是辅仁大学的教务长,在北京沦陷时期因为从事抗日活动,两次被捕入狱。他的儿子叫英达,是著名的演员、导演。 他自己上学时先后被三所学校开除,在清华大学毕业后进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作为翻译家和演员,他把美国最杰出的戏剧大师之一阿瑟·米勒的代表作《推销员之死》翻译成中文,并和米勒合作,将其搬上北京人艺舞台,在剧中成功塑造了主角威利·罗曼;他还把老舍的《茶馆》翻译成英文在国外出版,在话剧《茶馆》《雷雨》《龙须沟》中扮演重要角色。 文革中,他被捕入狱。在监狱里他做书、给别人画像、做泥瓦匠,为了生存,他学会了种葡萄、孵小鸡、做酱菜,甚至是发电和做鸦片。出狱后他在电影《末代皇帝》《马可·波罗》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做了文化部副部长。 通过《水流云在:英若诚自传》,你可以看到英若诚跌宕起伏、有趣又艰辛的一生,也可以窥见英若诚背后充满动荡的20世纪的中国。 ------------------------------------ 【编辑推荐】 《水流云在:英若诚自传》由英达、朱旭作序,蓝天野、林兆华、濮存昕、杨立新推荐。 1 《水流云在:英若诚自传》记述了著名演员、导演英若诚一生的经历。英若诚生于1929年,2003年去世,读此书,可以读到一位社会精英、知识分子在人民共和国的不平凡的一生。他的生活,离我们并不遥远。 2 书中并记述了整个英氏家族自《大公报》创始人英敛之以来的历史。读此书,可以读到一个家族在中国近代的传承与延续。 3 英若诚一生经历坎坷,但他一直保持着尊严与幽默感,即便在监狱时也是如此。读此书,对我们自己的生活态度也能有所观照。 4 本书译文准确流畅,多有北京话风格,给人以阅读上的享受。
  • 上帝的宠儿

    作者:(英)彼得.谢弗

    这个故事绝非一个“谋杀”之谜,也不仅仅是两个奇人之间的过招,而更多的是描写天才的实质,一个动辄出错、喜欢幻想、脆弱潦倒的人,源源不断地写出历史上最美妙的乐章,而另一个专一、聪明、成功的人,却除了平庸之作外一无所成…… 许多年来,在英国和美国,《上帝的宠儿》是人们谈论最多的一部戏剧。在英国,它获得“晚间标准戏剧奖”和为年度最佳戏剧所设的“剧评奖”。它还使著名的大不列颠国家剧院享有独一无二的巨大成功。
  • 哗变

    作者:[美]赫尔曼·沃克

    《哗变》这部戏描写的是美国的军事法庭上的一场论战,几乎没有什么动作冲突,舞台调度也是少之又少,甚至连女性角色都没有,完全依靠演员坐在台上陈述和讲解来推进剧情,台词中包含有大量的法律知识、航海知识和心理学知识,表面上看似乎十分枯燥乏味。当时我曾怀疑这部曾轰动欧美的名剧是否能为中国观众所接受,看着父亲跃跃欲试、欲罢不能的样子,我不以为然。我的意见是另选一部戏,您要是不听呢,我们也不拦着,不火呢您也别郁闷,权当为中外文化交流添砖加瓦罢了。父亲经过深思熟虑,最终还是决定着手翻译。1988年,中国版的话剧《哗变》终于被搬上了舞台。演出效果之火爆,社会反响之强烈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演出的盛况我至今记忆犹新。精彩的对白让观众如醉如痴,演出直破百场,以至于业内流传着这样的说:看过《哗变》,才知道话剧为个么姓话!我不得不佩服父亲的眼力,他堪称高瞻远瞩,永远是站在时代最前沿的人。
  • 英若诚译名剧五种

    作者:莎士比亚,英若诚

    本书是著名话剧演员、导演英若诚先生的译作。他从舞台演出的角度,对这五部世界名剧进行了新的诠释。
  • Voices Carry

    作者:Ying Ruocheng,Claire

    Voices Carry is the riveting autobiography of one of China's most prominent citizen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Beginning with his imprisonment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Ying Ruocheng's narrative takes us through unexpectedly amusing adventures during his incarceration before flashing back to his childhood and the legacy of his elite Manchu Catholic family. An internationally renowned actor, director, and translator, Ying also held a high government post as vice minister of culture before and during the Tian'anmen Square massacre. Detailing his experiences as a student and actor during China's civil war and revolution, as well as episodes ranging from his partnership with Arthur Miller on Death of a Salesman to his roles in the films The Last Emperor and Little Buddha during the era of reform, Ying Ruocheng's memoir provides a rare glimpse behind the scenes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ulture and politics.
  • 水流云在

    作者:英若诚,康开丽

    这是英若诚晚年的一本令人感动的自传,他是一位深受喜爱的演员、戏剧导演、翻译家和政治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监禁,为求生存,使用各种方式,甚至曾装扮成士兵,私下留藏着笔记本。在这本自传中,他的回忆就从他的监狱岁月开始,他回忆了三年的监狱生活,困苦中夹杂着风趣,艰难中保持着乐观。然后开始叙说他的家族,叙述他的童年及所受教育的不平凡经历。最后讲他在戏剧、电影方面的职业生涯和文化外交上的作为。 本书回顾了英若诚一生中的种种传奇,也让我们领悟到一位风趣幽默、博学谦和、流淌着贵族血脉的艺术家的人生智慧。
  • 芭巴拉少校

    作者:萧伯纳(英)

    《芭巴拉少校》(英汉对照)是萧伯纳戏剧中颇为精彩的一部,典型地反映出萧伯纳戏剧的艺术特色:幽默和讽刺。他特别喜欢运用的手法是,使剧中人物发出似非而是的妙论,不仅使人笑,使人啼,而且促人深省。
  • 推销员之死

    作者:(美) 阿瑟·米勒

    《推销员之死》首演于一九四九年,在百老汇连续上演了七百四十二场,一举囊括了托尼奖、普利策奖和纽约剧评界奖,从而使阿瑟•米勒赢得国际声誉。 剧本讲述一名推销员威利•洛曼悲惨的遭遇。六十多岁的威利年老体衰,不再受到主顾欢迎,只能经常向邻居借钱。他因此时常自言自语,陷入与现实交错的梦幻和回忆中去。他懊悔年轻时没有像哥哥本那样去阿拉斯加闯荡,发财致富,又责怪两个儿子不务正业,一事无成。 威利的长子比夫是他最大的心病。比夫已经三十五岁却依然生活没有着落,他向往农场的田园生活,却下不了决心付诸实践。比夫年幼时,一次撞见威利与情人幽会,使他大受刺激,从此越发自暴自弃。比夫成年后换了一份又一份工作,却没有一件事情成功。在比夫的少年时代,威利就对他寄予不切实际的期望,如今依然盼望他出人头地。在生活道路的选择上,父子两人产生了很大的矛盾。 威利的妻子林达发现他有打算自杀的迹象,比夫为了安慰老父亲,不得已决心去向从前的上司借钱做生意,却碰了一鼻子灰。威利也鼓足勇气向老板要求留在纽约工作,不再到新英格兰跑业务,却被老板辞退。威利懊丧之下,精神恍惚,儿子反唇相讥,嘲笑他不过是个东跑西颠的推销员罢了。 老推销员做了一辈子的美梦,现在全都幻灭了,最后他为了使儿子获得一笔人寿保险费,在深夜驾车外出撞毁身亡。临死前,他依然幻想着儿子有了这笔本钱就能出人头地。
  • 春月

    作者:[美]包柏漪

    本书是哈珀公司“现代文学经典”系列中的一种,被《出版人周刊》誉为“中国的《乱世佳人》”。 这部讲述历史巨变下一位中国女性命运的优美小说,出版当年即在《纽约时报》最佳畅销书的书目中占据了七个月之久,成为美国最佳畅销书之一,迄今已在美国发行了二百多万册,收获赞誉无数。 本书以春月——一位出身于苏州名门望族的女性的情感故事作为主线,以一个女性的视角,记录了中国自近代以来的历史巨变。戊戌变法、义和团之乱、辛亥革命……春月在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出嫁、守寡、流离失所……在繁华到动荡、绚烂至凋零的过程中,这位始终保持着中国女性坚毅、温婉性格的女主人公,历经磨难而百折不回,自有一种“映日晖、融冬雪”的动人气质。本书的结尾,春月印证了家族的箴言,亲眼看到了五世同堂。然而这团圆中的苦涩和遗憾,那些岁月中不可言说的隐秘和伤痛,也只埋藏在这位女性的心中。 作者包柏漪曾提到,希望这本书能增加美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促进中美两国的友谊。事实上,这部优美的文学作品,更寄托着她对一个更美好、更精致的古中国的哀思。主人公春月更是一个理想的中国女性形象,在她身上,寄托着作者心目中传统的精魂。 整本书充满了优美、哀婉的情调,被誉为“民国版的《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