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忏悔录
-
忏悔录
本书是奥古斯古在希波了任教职时著述而成的,发表于公元401年,是西方文学史上第一部重要的自传,该书以承认天主的伟大,追述秘书的卑微,歌颂基督的恩泽为全书主旨,全书共十三卷,首九卷讲述了他出生到母亲病逝的家史,公别叙述了他的童年、少年、青年和成年时期在生活、精神、信仰等方面的成长和转变的经历,第十卷记述了他撰写的《忏悔录》时的思想和情感,可以看作是自传的结束语,后三卷则以诠释《圣经·旧约》第一章以及阐释一些哲学和神学理论为主,通读全书,我们可以发现,奥古斯丁时而心潮澎湃地吐露对神的由衷的赞美,时而痛心疾首地宣泄对人类和他自己的大声的斥责,时而他地深回忆,扪心自问,自言自语,仿佛读者并不存在,时而又会仰望着上苍,娓娓交谈,一副真诚而又神秘的口吻,时而他思绪流畅,文思如泉涌,时而又苦思冥想,百般搜词录句,努力传达自己似乎超越语方的思想和见解。无论如何,即使从今天的角度来阅读这个古代伟人的自述,我们也会为他的虔诚和坦诚,他的学识和真知,以及他的思想和精神而感动。 -
卢梭的榜样人生
《忏悔录》既是一本有重大意义的著作又相当私人化。……如果不联系他那些不那么私人化的哲学著作来考虑,就不可能理解这种意义。……《忏悔录》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澄清卢梭思想中诸多重要问题,而不仅仅是提供一条通道,让我们可以方便地找到隐藏在著作背后的那个人。 -
奥古斯丁忏悔录
《奥古斯丁忏悔录(世界三大忏悔录)》反映了作者心路历程、具有自传性质,书中以他人的苦闷为自己的苦闷,并以无比的真挚尝试解决其苦闷,全书分为十三卷。附:圣奥古斯丁年谱。 -
忏悔录
《忏悔录》——隐藏人类生命秘密之书惊现身! 《忏悔录》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心灵自传,讲述他用50年想清楚的1个人生命题,透彻解读人类未曾觉察的“生命意义”。 1879年,50岁的托尔斯泰独自待在昏暗的书房中,书桌上的稿纸凌乱不堪,桌面刻满被金属笔尖划过的痕迹:“为什么,为什么我要活着?”、“人生的终极意义是什么?”、“什么是我人生全部的结果?”、“如何超越有限的生命获得永恒的意义?”这些严峻的问题不停在托尔斯泰脑中盘旋着,他在苦苦思索中,逐渐回忆起往事。 回首过去,托尔斯泰也曾是个坏人,他忏悔自己早年的说谎、杀戮、虚荣、贪财、荒淫、自大、暴躁……这些竟然占据了他记忆的全部。他不能再忽视引领他走向死亡的日日夜夜,究竟,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生命对我们隐瞒的真相是什么?生命的终极真谛是什么? 在一段刻骨铭心的忏悔中,一个震惊世人的答案渐渐在稿纸上浮现。 …… 137年后,这部解读人类生命终极秘密的作品重见天日。 ·如何透彻认知自己的生命? ·如何寻找到活着的意义? ·如何体验从未拥有的喜悦生活? 这一切,都将在阅读《忏悔录》中得到完美解答。 -
忏悔录
奥古斯丁是古代基督教主要作家之一,基督教神学的大师。他的思想在天主教和基督教中都有极深远的影响。本书也可以作为奥古斯丁的自传看,书中不仅记述他的思想转变经过,也表达了他对?卮笊裱侍猓ɡ缣熘鳎锏龋┖驼苎侍獾目捶ǎ乇鹗窃诰硎焕铮鞘隽怂允奔湮侍獾目捶ā? -
忏悔录
《忏悔录》是奥古斯古在希波了任教职时著述而成的,发表于公元401年,是西方文学史上第一部重要的自传,该书以承认天主的伟大,追述秘书的卑微,歌颂基督的恩泽为全书主旨,全书共十三卷,首九卷讲述了他出生到母亲病逝的家史,公别叙述了他的童年、少年、青年和成年时期在生活、精神、信仰等方面的成长和转变的经历,第十卷记述了他撰写的《忏悔录》时的思想和情感,可以看作是自传的结束语,后三卷则以诠释《圣经·旧约》第一章以及阐释一些哲学和神学理论为主,通读全书,我们可以发现,奥古斯丁时而心潮澎湃地吐露对神的由衷的赞美,时而痛心疾首地宣泄对人类和他自己的大声的斥责,时而他地深回忆,扪心自问,自言自语,仿佛读者并不存在,时而又会仰望着上苍,娓娓交谈,一副真诚而又神秘的口吻,时而他思绪流畅,文思如泉涌,时而又苦思冥想,百般搜词录句,努力传达自己似乎超越语方的思想和见解。无论如何,即使从今天的角度来阅读这个古代伟人的自述,我们也会为他的虔诚和坦诚,他的学识和真知,以及他的思想和精神而感动。 -
忏悔录
《忏悔录》是一部复杂多义的著作。“忏悔录”一词,其古典拉丁文原义为“承认、认罪”,在教会文学中转义为承认神的伟大,有歌颂的含义。奥古斯丁此书着重后一种意义,即历述一生所蒙受的天主恩泽,从而发出对天主的歌颂。但世人一般都注重其第一种意义,将其视为奥古斯丁的自传和个人忏悔,“忏悔录”遂成为“自传”的别名。奥古斯丁是教父哲学最典型的代表,他第一次从哲学上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基督教的教义,讨论了当时最重要的神学和哲学问题。他是拉丁教父中著述最多的一个,有“迦太基的亚里士多德”之称,除了书札和布道词以外,他自己提出修订的著作达93种。他重要的著作有《忏悔录》、《上帝之城》、《三位一体》等。 奥古斯丁的哲学分为两大部分,即纯粹神学和从属于神学的哲学,前者是关于创世主上帝的论述,后者则讨论上帝创造万物、创造宇宙的问题。这两部分内容在《忏悔录》中都得到了充分的阐述。罗素的看法有所不同,他对奥古斯丁评价甚高,认为奥古斯丁虽然并不专心致力于纯粹哲学,却很好地表述了它,并显示出了非常卓越的才能,《忏悔录》就是最好的纯粹哲学作品。 《忏悔录》全书共十三卷,内容分作两部分,卷一至卷九记述他33岁以前的生活历史,卷十至卷十三记述他撰述此书时的心路历程。卷一由歌颂天主写起,叙述了他从出生至15岁时的事迹。卷二、卷三记述青年时代和在迦太基求学的经历。卷四、卷五记述游学米兰之前的教书生涯。卷六、卷七记述思想转变的过程。卷八集中描写一次思想斗争的起因、经过及其结果,里面的许多文字已成为宗教心理研究者一再征引的权威章节。卷九记述皈依基督教后至母亲病逝的一段事迹。卷十记述著书时期的思想状况。卷十至卷十三对《旧约创世纪》第一章进行了诠释,在歌颂伟大的天主中结束全书。 对于《忏悔录》中所表述的思想,这里不作全面的评述,而只介绍最突出的两点,即其关于时间和语言学习的议论,它们大概属于罗素所说的“纯粹哲学”。关于时间这一哲学史上的重要概念,奥古斯丁说,时间是么呢?“加果没有人问我,我是明白的;如果我想给问我的人解释,那么我就不明白了。”他认为,实际存在的既非过去,亦非未来,而只是现在。过去和未来都被想象为现在。“过去事物的现在是回忆;现在事物的现在是视觉;未来事物的现在是期望。”这是他所谓三种时间的理论。 关于语言学习,奥古斯丁阐述了许多重要观念,它们在某种意义上成了二十世纪语言哲学家们的思想资料。他写道:“当他们(我的长辈们)称呼某物时,他们同时转向该物。我注意到这些并且渐渐明白:他们是用发出的那个声音来意指该物的。他们用身体的动作表示自己的用意,可以说身体的动作是一切种族的自然语言。人们用面部表情、眼神、身体其它部位的动作和语气表达寻求、拥有、拒绝或逃避等心理状态。因此,当我反复听到字词在各种不同语句中不同位置的用法后,便逐渐学会了懂得它们所指示的东西。后来我的口舌习惯于这些声音符号时,我便用它们来表达我自己的意愿。”奥古斯丁描绘了一幅人类语言本质的特别图画。这段话出现在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的首章。这个事实足以说明奥古斯丁的深刻性及其与现代的关系。 -
忏悔录
忏悔录(全译本),ISBN:9787535434340,作者:(法国)让·雅克·卢梭 著,李新蕾,高莉敏 译
-
忏悔录
本书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家卢梭于晚年撰写的自传体小说。卢梭在书中以惊人的诚实、坦率的态度和深刻的内省,叙述了自己从出生到1766年离开圣皮埃尔岛之间50多年的生活经历,讲述了他的全部思想感情,剖析了他的行为和内心世界。小说的问世,开拓了浪漫主义文学的道路,深刻地影响了19世纪欧洲思想和文学的发展。 本书是18世纪欧洲历史中极为重要的思想材料,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和文学价值。 全书共12章,分上下两卷。前六章为上卷,后六章为下卷。上卷叙述卢梭于1712年出生之后到1742年来到巴黎之前的生活。下卷主要是写作者在巴黎的生活,写他同百科全书派的关系、与他们的恩恩怨怨以及他的几部重要作品的创作。书中所体现的强烈的个性解放精神,重视情感、热爱自然的人文思想,及在哲学、艺术、审美等方面的卓越成就,深刻地影响了19世纪欧洲思想和文学的发展。 -
忏悔录
本书是卢梭晚年撰写的自传体小说,他在书中以惊人的诚实、坦率的态度和深刻的内省,叙述了自己从出生到1766年离开圣皮埃尔岛之间的五十多年生活经历,讲述了他的全部思想感情,剖析了他的行为和内心世界。 本书1999年入选中国读者理想藏书书目,也曾入选列夫·托尔斯泰所列的影响他一生的书目。 -
忏悔录
《忏悔录》是卢梭的自传性作品,是作者晚年处于悲惨境地时的悲愤自省、呕心沥血之作。卢梭通过举世无双的自我忏悔,把他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思想情感和行为举止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世人眼前,并引导我们深入那一时代去认识、思考关于人和社会的许多奥秘和深层次问题。 卢梭在《忏悔录》中宣扬个人中心主义、以个人兴趣爱好为出发点的人生态度,他把自由、平等视为人的自然本性。因此这部自传同时也是一部个性解放的宣言书,它启迪着人们摧毁压抑的意识形态,从而推动历史的前进。 -
忏悔录(第一部)
卢梭的这部自传是这个世界上一切自传作品中最有价值的一部,整个自传是在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中断断续续完成的,是一个激进的平民思想家与反动统治激烈冲突的结果,是一个平民知识分子在封建专制压迫面前维护自己不仅是作为一个人、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人权和尊严的作品,是对统治阶级迫害和污蔑的反击。他在书中的确以真诚坦率的态度讲述了他自己的全部生活和思想感情、性格人品的各个方面,充满了平民的自信、自重和骄傲,是一部最活生生的个性解放的宣言书,坦率和真诚达到了令人想象不到的程度,这使它成了文学史上的一部奇书。 -
卢梭忏悔录
卢梭,近代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大师,他的思想标志着理性时代的终结和浪漫主义的诞生。他把政治思维和伦理思维推向新的方向。他在音乐上和其他艺术上的变革都具有革命性。他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影响深远。他教导父母们教育子女要不拘陈规,因材施教;他深化了友谊和爱情中的情感表现而不是拘谨礼让的束缚。他使人们睁开双眼,面对自然的绚丽多姿,他使自由成为一个几乎是人们普遍渴望的目标。他的《忏悔录》达到了圣·奥克斯丁《忏悔录》同样经典的地位。 -
忏悔录
《忏悔录(插图本)》是一幅现存的、也许是永远不会再有的独一无二的肖像,是依照人物的真实形象及其全部真情实况一丝不苟地描绘而成的。不管您是何人,只要我的命运或信任使您成为《忏悔录(插图本)》的评判员,我则以我的不幸,通过您的古道热肠,并以全人类的名义,恳请您别毁掉这部有用而独具一格的著作,因为它可以作为肯定尚有待创建的对人的研究的第一份参照材料,而且,我还要恳请您,别为了缅怀我而推倒这座记载着我那尚未被我的敌人歪曲的性格的惟一丰碑。最后,即使您也曾是我的一个势不两立的敌人,也请您对我的遗骸别再心存恶意,别把您那残酷的不公正坚持到您我都已作古的时候,以便您至少有这么一次,当您可以恶毒报复——如果伤害一个未曾或不愿坑害他人的人真的可以称之为报复的话——的时候,却能有宽宏大度、心地善良的高尚表现。 -
忏悔录
在《忏悔录》书中,他回忆了自己五十多年的经历,在表白自己“本性善良”的同时,也暴露了自己的种种劣迹,他想强调一个哲理:人性本善,是罪恶的社会环境使人堕落。 -
忏悔录:卢梭自传
卢梭的这部自传是这个世界上一切自传作品中最有价值的一部,整个自传是在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中断断续续完成的,是一个激进的平民思想家与反动统治激烈冲突的结果,是一个平民知识分子在封建专制压迫面前维护自己不仅是作为一个人、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人权和尊严的作品,是对统治阶级迫害和污蔑的反击。他在书中的确以真诚坦率的态度讲述了他自己的全部生活和思想感情、性格人品的各个方面,充满了平民的自信、自重和骄傲,是一部最活生生的个性解放的宣言书,坦率和真诚达到了令人想象不到的程度,这使它成了文学史上的一部奇书。 -
忏悔录
这是让·雅克·卢梭先生在遭到严重迫害的时期为了表白自己的人格所写的一本回忆录。正如他自己所说的,这本书与其说是为他自己辩护,不如说仅仅是诚实地坦白自己的一生而已。他将自己一切不为人知的隐秘昭告天下,包括他偷窃的习惯,与几个夫人小姐的情事,将自己的五个孩子送进保育院的始末等等。因为过于敞开地剖析自己,这本书很自然会给人带来冲击,有时甚至是让人难以忍受的,然而作者的坦诚又让人无法苛责他的种种劣迹。正如耶稣曾说的:你们中间谁没有罪,就可以先拿石头打他。除了上帝,谁敢来审断让·雅克的罪愆呢?他自己很清楚地预知到我们和他的敌人都会在他的坦白面前哑口无言,因此以不无得意、骄傲却又让人不能辩驳的坚定口吻如此写道:“万能的上帝啊!我的内心完全暴露出来了,和您亲自看到的完全一样,请您把那无数的众生叫到我跟前来!让他们听听我的忏悔,让他们为我的种种堕落而叹息,让他们为我的种种恶行而羞愧。然后,让他们每一个人在您的宝座前面,同样真诚地披露自己的心灵,看看有谁敢于对您说:‘我比这个人好!’” -
忏悔录
关于本书的作者和内容 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是古代基督教主要作家之一,与中世纪的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同为基督教神学的两大师。 奥氏于354年11月13日生于北非的塔加斯持城,即今阿尔及利亚的苏克阿赫拉斯(Souk Ahras),当时北非已入罗马帝国版图,完全在罗马文化笼罩之下。父名巴特利西乌斯,是本城的一个普通市民,母名莫尼加,是信奉基督教的,奥氏自幼受母氏的熏陶,但没有正式领受洗礼。幼年在本城读书,以后先后至马都拉(即今阿尔及利亚的末达乌路赫(Mdaourouch)和迦太基攻读文法和雄辩术(当时罗马教育分三级制,启蒙小学是识字和书算,十二至十六岁入文法学校,读文法、诗、文、历史,十六至二十岁入雄辩术学校,读修辞和哲学)。十九岁,开始爱好哲学,由于探索恶的来源问题,因而皈依了摩尼教。毕业后,先在本城执教,后至迦太基任雄辩术教授八年。因不满迦太基的学风,便渡海至罗马,任米兰城雄辩术教授。奥氏在迦太基时,对摩尼教教义已感觉不满,至米兰后,受该城基督教主教安布罗西乌斯(Ambrosius)的影响,正式脱离了摩尼教,一度醉心于新柏拉图派的著作,对一切怀疑,但在思想上已逐渐和基督教接近。终于经过一次剧烈的思想斗争,于386年秋决定信奉基督教;便辞去教职,预备献身教会。次年在米兰领受了洗礼,启程回乡,至梯伯河口,母亲病逝。因此延迟一年回至非洲。391年,在希波(今阿尔及利亚的彭城 Bone)升为神甫。395年该城主教病卒,奥氏便受任为希波主教。从此开始他在教会中的一系列活动,与教内各宗派展开剧烈的论战,成为当时基督教学术界的中心人物。430年汪达人(Vandali)侵入北非,是年8月28日,希波城被围的第三个月,奥氏病逝。 奥氏是古代基督教拉丁教父中著述最多的一人,据奥氏本人提出《修订》的著作,至427年,已有93种,而书札和布道言论尚不在内。他著作中最被传诵的,便是这一本《忏悔录》。 《忏悔录》原名“Confessiones”,古典拉丁文本作“承认、认罪”解,但在教会文学中,转为承认神的伟大,有歌颂的意义。奥氏本来着重后一意义,即叙述一生所蒙天主的恩泽,发出对天主的歌颂;但一般都注重了第一义,因此我国过去都称此书为“忏悔录”,在欧洲则“忏悔录”已成为自传的另一名称。 本书共十三卷,以内容言,可分为两部分,卷一至卷九,是记述他出生至三十三岁母亲病逝的一段历史。卷十至卷十三,则写出作者著述此书时的情况(对于忏悔录的成书年代,据学者考证,应在400年左右,在奥氏升任主教之后,即395或396年,至401年之间)。 第一部分:卷一,歌颂天主后,记述初生至十五岁的事迹。卷二、三,记述他的青年和在迦太基求学时的生活。巷四、五,记述他赴米兰前的教书生涯。卷六、七,记述他思想转变的过程。卷八则记述他一次思想斗争的起因、经过与结果。卷九是他皈依基督教后至母亲病逝一段事迹。 第二部分:卷十是分析他著书时的思想情况。卷十至十三,则诠释《旧约创世纪》第一章,瞻仰天主六日创世的工程,在歌颂天主中结束全书。 奥氏在书中不仅流露出真挚的情感,而且对自己的行动和思想作了非常深刻的分析,文笔细腻生动,别具风格,成为晚期拉丁文学中的代表作,列为古代西方文学名著之一。 在中古时代,欧洲印刷术尚未发明,本书传抄极多,欧洲天主教本笃会隐修院中所藏旧抄本尤为繁夥。1506年始有奥氏全集出版,以后重要的版本有:1576—1577年出版的比利时罗文大学本,1679年法国巴黎出版的本篤会本(后收入米涅辑的《拉丁教父集》Migne:Patrologia Latina)和1896年奥地利维也纳出版的《教会拉丁作家丛书》本。至1926年法国拉布利奥勒(Labriolle)教授复据维也纳本,参考了十八种第七至十一世纪的古抄本和四种印本校订,出版了合校本,收入《法兰西大学丛书》,成为最完美的本子。现在此书即据此合校本迻译的。 译者 1962年8月28日 -
忏悔录
本书是作者晚年处于悲惨地时的悲愤自省、呕心沥血之作。整个自传是在颠沛流离、四面受敌的逃亡生活中断断续续完成的。卢梭通过举世无双的自我忏悔,把他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思想情感和行为举目都淋淳尽致地展现在世人眼前,并引导我们深入那一时代去认识、思考关于人和社会的许多奥秘和深层次问题。 《忏悔录》其实记录的不仅是他一个人的过与失,而是每一个人都具有性格的两面性。《性悔录》是一本为凡人创作的《忏悔录》——当代自负清高、自命不凡时,看看《忏悔录》,它会让你为自己的缺点和渺小而羞愧不己;当你自卑而无所适从时,看看《忏悔录》它会让你挖出自己的“闪光”人性,从而为自己的优点和美德庆幸不已。 作者在《忏悔录》中所描写和分析的内心世界已经是比较真实的了。然而,人们对世间万物都会自身的看法,对卢梭这么一个有争议的人也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看法。 作为资产阶及革命的精神导师,他的思想和哲学当然不容忽视。他倡导个性自由与个性解放,反对宗教信条与封建道德法规的束缚,在《忏悔录》中宣扬个人为中心、以个人兴趣爱好为出发点的人生态度,把自由、平等视为人的自然本性。因此这部自传同时也是一部个性解放的宣言书。这种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在当时即18世纪无疑有着非常革命的意义,它启迪着人们摧毁封建主义的意识形态,从而推动历史的前进。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