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理想国
-
漫步东京
摩天大楼群形成的山谷之间、老街的巷弄里、山手线沿线的住宅街、墓地……荒木经惟漫步在他所深爱的城市--东京。他在途中邂逅了美女,重新体验令人怀念的昭和风情,以及未随着时代变化的孩童笑颜。这一路上,有幸福、有梦。和偶遇的人们凝视、交谈的霎时,荒木的摄影机纪录了迸发于该时空的微妙情感,随意走走如此行进之真意亦在底片感光下解构而出。“女性是最棒的,街道也是最棒的。”名照片以名言点缀的本书,正是“漫步”与“街道纪实摄影”的极致之作! -
工艺之道
《工艺之道》阐述了何为工艺之美、何为正宗的工艺、工艺如何被人们误解以及工艺的未来发展,是柳宗悦先生最早的关于工艺性质的论文集。 日本至今保留着鲜明的 民族传统与手工技艺,柳宗悦先生功不可没。他提出“民艺”的概念,努力改变人们崇尚美术而轻视工艺的倾向,认为工艺蕴藏在民众之间,民众的无心之美、自然的加护是美之源泉,而非个人艺术家的天才创造,工艺之美必须与用相结合,必须具有服务意识。柳宗悦先生的阐述在几十年后的今天读起来,仍然不失其价值。透过他的视角,我们得以重新审视自己的日常生活。 -
路上书
精选蒋勋散文佳作,主要内容为作者在各地旅行时所写的札记随笔、艺术评论,以及对故土的怀念与思考,用温婉细腻的文字,写羁旅愁思,家国情怀。文章大多是在路上所写,故名“路上书”。 -
士人风骨
《士人风骨》一书所收文章,写于1996—2010年间。第一组文章主要讨论知识人的精神家园;第二组文章多是基于历史题材的心得。贯穿全书的核心是,作者紧紧围绕知识界的思想现状,梳理古今文化传统的递变,从振兴民族精神的角度,提出建设新文化的紧迫性。明确表达了当下重建民族精神家园,要继承五四精神,要发扬“士”的传统美德,为制度转型起催生作用。 家国情怀、忧国忧民,和对“道”的承载,依然存在于一部分人中间,现在转化为对严重的时弊和改革倒退的忧虑、对普世价值的追求,还有拒绝遗忘,追寻和揭示历史真相的努力。——资中筠 -
昨日书
他的广播被两岸乐迷珍藏,甚至出现“靴子腿”(bootleg)私卖光盘。 他的文字总在我们的记忆深处,涌动着时代的涛声。 他写音乐,让我们忍不住翻出那些老歌,一遍遍重听。 他写往事,让我们想起曾经沸腾亦或荒凉的青春,不能 自拔。 《昨日书》来自马世芳的内心深处,却写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个人记忆与社会交响 不要轻易打开这本书── 乐音响起,时光倒流 记忆将瞬时汹涌,世界还是世界,我们却不再是我们…… 四年前,詹宏志曾专文推荐马世芳第一本书《地下乡愁蓝调》,他说马世芳彷佛是一个老灵魂装错了青春的身体。他写音乐,会让你忍不住找出那些歌,一遍遍重听;他写往事,会带你幡然重返曾经沸热的年少青春。他的广播,两岸乐迷逐集录制珍藏,甚至盗版私卖;他的文字,总在我们记忆深处,涌动着时代的潮声。他为音乐找到深情的语言,没有马世芳,台湾的音乐语言将多么失色,多么失温。2010年,即将四十岁的马世芳献给等待已久的读者第二本书《昨日书》,这位台湾六年级跨音乐、广播、文字创作等文化领域的重要代表人物,在第二本散文辑中收录他从2002年以来的文字四十余篇,并配置三十余帧珍藏的流行音乐相关物件照,写音乐、写回忆、写个人生命与时代的交响。 -
西班牙三棵树
哀利丝•霍珈走过来悄悄说,说如果有人欺侮你,你就种一棵树——这也太美丽得犬懦主义的春天似的;我是,是这样想,当谁欺侮了谁时,神灵便暗中播一棵树,森林是这样形成的,谁树即谁人,即又都不知道。 诗集无以指唤,才袭用一用酒的牌名,西班牙与我何涉,三棵树与我何涉,诚如Faust作者所云:假如我爱你,与你何涉。 -
十五颗小行星
2010年台湾《中国时报》开卷好书奖“十大好书•中文创作” 2011年台湾金鼎奖“文学奖” 作者以书信体的方式,向我们展现了15个生动的人,15段精彩的生命故事。 “隐逝于宝岛山林 ”,讲述了一个新西兰男人在台湾寻子的故事,他每天挂着失踪儿子的照片在台湾的高山中跋涉,在寻找中失去着也收获着…… “最后的撒哈拉”则由关渡的芦苇起笔,追寻了三毛漂泊流浪的灵魂; “成为珠峰的一部分”,写到台湾年轻的登山者拾方方,用他无畏的执著攀登了世界第一高峰…… 这是一本用生命完成的书,还触碰了部分死亡的议题,却一点也不沉重,反而展现了大开大阔的心境。刘克襄用半辈子和自然打交道,获得诸多启蒙与力量。这本书是他和台湾这块土地和人物的精湛对话。 -
我的九十九次死亡
本书以记录死亡为主题,作者从对生命关注出发,忠实平等地纪念了人生中亲历的九十九次死亡,为人、动物或植物留下遗言。从幼年记忆中第一次开石板受伤的“红死”,到饥荒中饿死的年轻人;从遇难的矿工到反革命案件中枪毙的犯人;从生命最后时刻的作家路遥,到重庆红卫兵墓;从狂犬病被打死的狗到面临灭绝的熊……全书以简洁忠实的语言,尽量真切地传达面对死亡的直接体验,努力使这一陌生的经验能够容纳和安放人性,体现在世的艰辛与慰籍。《我的九十九次死亡》,不止是九十九位逝者的死亡记录,还是还原了他们的生活场景和生存状态的一部当代中国社会史。 -
设计诗
“世界最美的书”《蚁呓》设计者朱赢椿自作诗集,收录数十首以视觉画面传达构成,只有设计师才能完成的新感觉诗歌。 本书为朱赢椿自作诗集,收录数十首以画面传达构成的诗歌。朱赢椿将诗歌用设计的手法制作展现,呈现出画面上的诗意感觉,力图在设计的克制和约束管道中实现创意,用廉价的纸,单纯的字,得以最大限度的战线生活中的会心一笑。 -
无知的游历
从2009年到2011年,陈丹青应《华夏地理》之邀,每年赴一地,先后游历了土耳其、俄罗斯、德国和匈牙利四国,并写成长篇游记,极具个人特色地勾画出了彼时彼地的人文、自然景观,牵连出此时此地的所思所想,本书即为这四篇文字的结集。除游记本身外,本书还附有300余幅历史和现场图片,以及陈丹青旅途中所画速写手稿。 -
望我天真如初,愿你善良如昨
《望我天真如初,愿你善良如昨》是一部具有先锋气质和实验品质的作品,从这部作品身上,我们能感受到汉语创作的某种承传。爱情是贯穿始终的主旨,而至始至终推动它的,是一种对与生俱来的美好事物的祈盼或告白,如同《小王子》一样,充满爱和同情心,它能让人慢下来静静地看,用眼睛看,让身体放松,或干脆站起来哭一场。 冯唐:吕露抽烟、饮酒、四处走、读杂书,七情散漫,六欲起伏。她不躲、不装,用文字照相,留在这个集子里。 周云蓬: 边走边写,或者她应叫吕鹿,边逃边写,要不然就是吕鹭,从书中俯冲入你内心。 小柯:听她说话,抿了思想,她像一块蹦跳的石头,活力坚硬,在每一个落点留下痕迹。 韩东:吕露是年轻的活跃分子,对文学的热爱偏重于生活方式,并毫不忌讳效果的追求。她的勇气直率积极可用于某种纠缠,也可望能成就合乎时尚的不一样的文字,扫荡沉闷畏缩之气。 肖全:在北京黄柯家见到吕露,赵野狠狠地夸了她。在我的记忆里,我从来没有在黄柯家和一个刚认识的人说话超过两分钟。那天我和她谈三毛,时间飞快流逝。和一个90年代的人谈三毛,我得到不小的慰藉。她的眼神和衣着显得自然又清高。她约我去大理:“你拍照片,我写作”。我不知如何做答,因为那是三毛曾对我说过的话。 于坚:我蛮喜欢吕露说的话,像是猫的话。天真、清新,还长着利爪,哦,还抽着烟。她确实说得深刻,她野心勃勃。 我的意思是,又回来了,某种失落已久的东西。在她这一代。 -
木心逝世两周年纪念专号
2011年底,木心先生去世,2012年底,先生在纽约开讲世界文学史的课堂笔录《文学回忆录》经整理出版,引起读书界巨大反响。许许多多普通读者开始关注木心,走近木心的文学世界,木心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但阅读木心,仅仅还只是一个开始。他留给时代的问题,留给艺术的问题,还有太多值得我们思考探讨。年来从读书界到学界,关于木心文学创作的研究评论文章越来越多,有感性表白,有理性对话,我们从大量的评论和纪念文章中,选取最值得记录保存的,合编为《木心逝世两周年纪念专号(《温故》特辑)》。 特辑共分五辑,并配以相关图片和若干木心先生的珍贵照片。辑一收入了木心先生的遗稿两篇,辑二、辑三刊载了海内外读者、学者的多篇文章与座谈会的文字实录,辑四选录了台湾文化界十余位知名作家、学者、艺术家关于木心的谈话录,以及《文学回忆录》出版一年来大陆读者的阅读反馈,辑五刊载了木心先生的亲友、学生的纪念文章,还有从未发表的木心先生晚年与青年读者的谈话实录。 -
百家姓
作者说,活了四十多年,与多少人相遇。有的仅一面之缘,即成永久陌路;有的定期交集,却从未用心留意;有的以为相知甚深,细想却不尽然。某日一念及此,开始素描其中一二,不想一发不可收拾。 全书收录五十篇短文,速写貌似陌生的熟人,以及貌似熟悉的陌生人。只勾勒大模样,重神似,不强求齐备。其中或另有含义——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曾有这样一些人来过。 -
木心作品一辑八种
◎ 编辑推荐 ★ 木心手订八种封面珍藏版——木心走了,2011年12月21日,在乌镇故宅不远的医院告别一生。由他亲手设计封面的第一辑简体字作品八种,素朴大方,其风格亦成绝响。他早年即为老上海工美人,这八种书,八种色,返璞归真,质感还在,海内外的木迷们青睐已久。 ★ 木心经典作品单册盒装书——本盒装书收入木心最早为大陆读者所识的八种经典作品,《哥伦比亚的倒影》、《琼美卡随想录》、《温莎墓园日记》、《即兴判断》、《西班牙三棵树》、《素履之往》、《我纷纷的情欲》、《鱼丽之宴》。弟子陈丹青说,“木心真有这个力量,你稍微一个小时放下自己读它,他会点亮你”。 纸盒平装本“木心作品一辑八种”,共八册,是木心亲自编订的第一批简体字版作品,也是木心亲自手订八种封面的珍藏版。 《哥伦比亚的倒影》——木心亲自编订的第一部简体中文版作品,其中《九月初九》、《竹秀》、《哥伦比亚的倒影》、《明天不散步了》、《上海赋》等十三篇散文,最能体现木心风味。 《琼美卡随想录》——木心亲自编订的散文集。在书中,读者可一如既往地体会木心的“丰沛而娴熟”,他“善用汉赋般的奇字”,以及“在别人说不下去的地方说出别开生面”。 《温莎墓园日记》——木心亲自编订的小说选集。经过年近八十的作者手订,小说集把原来繁体字版《出猎》一小节拿出来(另成为木心其他著作的篇目),把“我”隐得更深,实际上更耐人琢磨了。 《即兴判断》——木心亲自编订的散文选集,同样是沉思生活,体味人生。 《西班牙三棵树》与《我纷纷的情欲》——木心亲自编订的诗集,均分三辑。 《素履之往》——木心亲自编订的散文,及诗意和哲理之类。 《鱼丽之宴》——木心亲自编订的文学答问录,附录童明辑译“木心珍贵的文友们”。 -
白描
龙年董桥七十了,与董桥一起收藏小怀旧版……散文大家董桥说,文字是肉做的。 本书收录董桥文化散文,每篇篇幅均不足千言,初看这样小幅面的轻描淡笔不关痛痒,但细读可见细细缀缀的文化风情。文中以文化故人典故为多,看着像是旧日流水帐重数,底下散出的是对昔往烟水的温存眷恋。 -
木心作品二辑五种
编辑推荐(作品看点) ★ 木心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批文学作品——木心编订自己的集子精益求精,跟此前出版的八种作品一样,这五种也是他精挑细选篇目而成的。弟子陈丹青说,“先生将读者看得很高很高”。本盒装书收入木心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批文学作品五种,《诗经演》、《巴珑》、《伪所罗门书》、《云雀叫了一整天》、《爱默生家的恶客》。 ★ 木心亲订的安徒生剪纸封面——木心说,别人写童话,不如安徒生,他的童话是真的。安徒生的秘诀?很难学到的。他用心肠写作。大艺术家都有深厚的自我背景,安徒生善跳芭蕾,剪纸艺术一流。木心生前亲订的安徒生剪纸封面(第二辑简体字作品五种),海内外的木迷们亦青睐已久。木心说,我们悼念艺术家,是悼念那些被他生命带走的东西。 纸盒平装本“木心作品二辑五种”,共五册,是木心亲自编订篇目的第二批简体字版作品,也是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批作品,由木心亲订,全部采用安徒生剪纸设计封面。 《诗经演》——木心亲自编订的诗集。相隔三千年,木心说:“诗三百,一言蔽,会吾中。”《诗经演》,依据《诗经》创造性地注入现代内容,每首十四行,整整三百首。文字是古典的,观念是现代的。曾是木心“天书”,今由古文学专家注解。 《巴珑》——木心亲自编订的诗集。“巴珑”本是马德里的酒壶。巴珑在西班牙,也在木心家里。一如本书收录的诸诗,诗人是世界的异端,自我放逐,也是世界的中心,对人类的永久价值不可回避地面对。 《伪所罗门书:不期然而然的个人成长史》——木心亲自编订的诗集。将他人的“文”句,醍醐事之,凝结为“诗”句,从魔毯上挥洒下来,岂非更其乐得什么似的。这是木心最看重的“不期然而然的个人成长史”。 《云雀叫了一整天》——木心亲自编订的诗集。收入《火车中的情诗》、《女优的肖像》、《伏尔加》等一百余首意境深远、金句纷披的诗篇,逾百行木心式的精彩箴言,更具可读性。 《爱默生家的恶客》——木心亲自编订的散文小说集。其中有木心第一篇专写沮丧的文学作品,并重解三言二拍,再造中国古体小说的新风格。 -
树犹如此
《树犹如此》是白先勇的散文自选集,主要收录他回忆个人经历、亲友交往的文章。其中纪念亡友的《树犹如此》将至深痛楚沉淀六年,被称为“以血泪、以人间最纯真的感情去完成的生命之歌”。另收两篇写友人的新作:画家奚淞修佛之旅《寻找那一棵菩提树》,救助上万艾滋孤儿的杜聪《修菩萨行》。可见白先勇近年心中所系。 书中作品多成于白先勇“五十知天命”之后,董桥曾“惊讶他已然像自在、放下的老僧,任由一朵落花在他的掌心默默散发瞬息灿烂”。写至友王国祥、三姊先明,平实中蕴藏波澜壮阔,人间悲悯。桂林、上海、南京、台北,文化乡愁叠加,难觅归处。在倾注心血和青春的同人杂志《现代文学》,白先勇以文会友,情笃一生。他也关心年轻人的成长困境,艾滋病患的挣扎和勇气。生命繁华之欢喜,伤逝消亡之不舍,白先勇的天真执着和无可奈何,在散文中化为真实的有情世界。 -
木心纪念专号
▲ 木心先生的“最后时光”,陈丹青的“守护与送别”—— 陈丹青在《守护与送别》中这样写道,“11 月中至12 月下旬,我几度守在木心病榻前,之后,是他的葬礼。谁曾守护亲属挚友走向最后的路,或对人的殒灭的真相,不惊讶,不陌生?但这是我第一次目击垂老的人,病危,衰竭,死。我不想限制篇幅,不愿遗漏种种细节。这是木心以自己的性命的完结,给我上最后一课。” ▲ 首次发表若干珍贵照片,病榻前陈丹青第一次描绘先生—— ○ “木心从不让我画他,这是我第一次描绘先生,也是最后一次。画时,他浑然不知。” ○ 木心晚年诗集《伪所罗门书》手稿本 ○ 木心《我纷纷的情欲》手稿本 ○ 2005年木心回国探看乌镇为他故园营建的新居,在上海停留期间,与上海作家陈村、孙甘露、王淑瑾、尹庆一等有过愉快的会面,喜滋滋为他们签自己的书。 ○ 2010年12月纽约电影人为木心拍摄纪录片期间,他已渐渐习惯面对摄像。 ○ 12张珍贵照片。2011-1927的木心。 ▲ 首次发表木心先生的《狱中手稿》对话、节录和致读者信 关于木心先生的66页狱中手稿,木心的研究者、翻译者童明教授曾与木心在2000年有过一次对话。此外,木心本人曾从手稿中选出5段摘录。这两份文本的汉语版从未面世,本纪念专号全文发表。 ▲ 收录梁文道、陈子善、钟立风、童明、春阳、顾文豪等人文章 ▲ 收录木心先生的丧仪文本和乌镇、北京两地追思会长篇实录 ▲ 收录木心先生《文学回忆录》来信选登、章节摘引、最后一课 内容推荐 在编辑过程中,我们时时感到,这是一份郑重的纪念,更是一组历史的见证——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与艺术史中,木心先生是一个绝无仅有的孤例:他的几乎全部创作生涯,鲜为人知, 直至他79岁那年,他的文学著作始得陆续在他的祖国大陆出版;到他逝世为止,木心著作被阅读的时间,仅仅6年;在他逝世之后,他的有限的读者,主要是年轻人,才有机会来到他身边,向他致敬,与他告别。可以说,木心先生真正被重视、被尊敬的过程,仅在过去一年,刚刚开始。 因此,本辑的内容并非“温故”,而是一组当下的实录。虽然木心先生是已故的老人,他的创作与思想,却是簇新的遗产。 《木心纪念专号》(《温故》特辑)共分上中下三辑,并配以相关图片和若干木心先生的珍贵照片。上辑收入了木心先生的讣告、桐乡告别仪式的悼词、乌镇与北京两地追思会的长篇实录。中下辑刊载了木心先生的亲属、挚友、学生,及海内外读者的多篇文章,还有木心从未发表的《狱中手稿》对话和致读者信。 -
忘言书
书名忘言,指的是生活中普通平凡的事物、随生随灭的想法、“欲辩已忘言”的感慨。全书从作者的宿舍后院讲起,一直到院子里的花木菜竹,猫雨苔蝉,及至艺术感想、旧人往事,配以作者所画的简单、灵动的插图,清新隽永,回味无穷。 -
欲爱书
写给Ly’s M的十二封情书,讲述的是欲爱时的等待、渴望、震颤、悸动、纠缠,欲爱时的大哭与大笑,眷恋与愤怒,蒋勋笔下的欲爱,是人的不完整,是走向疼痛的开始。这是一本极其私密的书,使我们终于有机会知道,原来他人也有过与我们一样的狂喜,或一样的痛楚。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