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伦理学
-
发现你的道德盲点
马科斯·H.巴泽曼、安·E.坦柏伦塞所著的《发现你的道德盲点》是一本深刻挖掘人性本质的书,本书非常平易近人,毫不晦涩难懂,它绝没有站在道德至高点进行空洞、强迫式的说教,而像一位挚友,以丰富的案例、实验、历史事件为基础与读者进行讨论,层层展开分析,谨慎得出结论,回答道德难题。《发现你的道德盲点》充分分析了处于道德困境的人们可能面对的种种情况,从人们自身出发探讨影响道德的可能因素,从时间角度全面讨论人们决策之前、之中、之后的心理过程;从外界影响因素研究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包括官方道德机构、奖励处罚机制、非正式文化等;从代表行业来看组织腐败,最后提出了一些新颖的改善道德的方法。 -
论激情和感情的本性与表现,以及对道德感官的阐明
本书同弗兰西斯•哈奇森的早期作品《论美与德性观念的根源》(1725)一起代表着18世纪最具原创性及影响最广泛的道德哲学著作之一。这两本书,每本由两篇相对独立的论文构成,曾在整个18世纪的英国、欧洲大陆和美国得到广泛传播,并产生了很大影响。 这两本书最大的影响产生在苏格兰,许多著名的苏格兰哲学家,尤其是在1745年最后一次詹姆士起义之后写作的那些哲学家,都受到了这两本书的影响。这从1745之后一代人的理论关注中可以看出来,他们关注作为道德理论的基础的人的本性的分析,关注“道德感官”和更普遍的道德认识论,关注公正的旁观者和平静的激情,关注独立于自我利益的仁爱。除了其著作所带来的影响之外,哈奇森还是一个著名的教师,他在格拉斯哥的学生,尤其是亚当•斯密,对几代苏格兰道德哲学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尽管这四篇论文影响了苏格兰文人,可它们事实上创作于都柏林,哈奇森应答和辩论过的哲学家基本上都不是苏格兰人,而是英格兰人、爱尔兰人、法国人、罗马人和希腊人。因此,部分哈奇森遗产在已学会放眼看世界的苏格兰启蒙人眼中曾是一种国际性的世界观。 -
安乐死和医生协助自杀
安乐死和医生协助自杀:赞成和反对的论证,ISBN:9787538271935,作者:(美)杰拉尔德·德沃金(Gerald Dworkin)c,R·G·弗雷(R.G.Frey),西塞拉·博克(Sissela Bok)著;翟晓梅,邱仁宗译 -
Moral Psychology, The Evolution of Morality
For much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philosophy and science went their separate ways. In moral philosophy, fear of the so-called naturalistic fallacy kept moral philosophers from incorporating developments in biology and psychology. Since the 1990s, however, many philosophers have drawn on recent advances in cognitive psychology, brain science, and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to inform their work. This collaborative trend is especially strong in moral philosophy, and these volumes bring together some of the most innovative work by both philosophers and psychologists in this emerging interdisciplinary field. The contributors to volume 1 discuss recent work on the evolution of moral beliefs, attitudes, and emotions. Each chapter includes an essay, comments on the essay by other scholars, and a reply by the author(s) of the original essay. Topics include a version of naturalism that avoids supposed fallacies, distinct neurocomputational systems for deontic reasoning, the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of moral sentiments regarding incest, the sexual selection of moral virtues, the evolution of symbolic thought, and arguments both for and against innate morality. Taken together, the chapters demonstrate the value for both philosophy and psychology of collaborative efforts to understand the many complex aspects of morality.Contributors William Casebeer, Leda Cosmides, Oliver Curry, Michael Dietrich, Catherine Driscoll, Susan Dwyer, Owen Flanagan, Jerry Fodor, Gilbert Harman, Richard Joyce, Debra Lieberman, Ron Mallon, John Mikhail, Geoffrey Miller, Jesse Prinz, Peter Railton, Michael Ruse, Hagop Sarkissian, Walter Sinnott-Armstrong, Chandra Sekhar Sripada, Valerie Tiberius, John Tooby, Peter Tse, Kathleen Wallace, Arthur Wolf, David Wong Walter Sinnott-Armstrong is Professor of Philosophy and Hardy Professor of Legal Studies at Dartmouth College. -
灵长目与哲学家
如果有人说你是动物,那么你很可能会生气,你 感觉自己受到了侮辱。但为什么动物会有这样的坏名 声呢? 在这本富于挑战性的书中,弗朗斯·德瓦尔认为 :当今的演化生物学亵渎了自然界,它强行地将我们 做好事的习惯贴上“人性的”标签,而将我们做坏事 的习惯归咎于动物性。在广泛引证自己的灵长目动物 行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德瓦尔反对上述观点,并阐 述了人类是如何从源远流长的[基于社会本性就]有道 德的哺乳动物家族中演化而来的。 《灵长目与哲学家(道德是怎样演化出来的)》 一书是在德瓦尔于2004年提交给普林斯顿大学人类价 值研究中心的泰纳讲座演讲稿的基础上形成的,除了 德瓦尔所撰写的内容外,它还收入了哲学家辛格、科 尔斯戈德、基切尔和科学作家赖特对德瓦尔所探讨的 问题的回应。 《灵长目与哲学家(道德是怎样演化出来的)》 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 -
道德博弈
这是一本重要的书。移情、慷慨、信任、英雄主义、吝啬、怀疑、愤怒和坚强的意志……保罗·扎克用他的开创性研究为我们剖析了人类内心深处的种种情感,以及人性的善与恶。读了这本书以后,你将会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看待容易受骗的人、爱搬弄是非的人、强势的管理者,以及造成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它是一本你必须阅读的书。 ——海伦·费舍尔,人类学家、爱情专家、TED演讲人 本书是扎克十多年来在神经经济学领域所做的开创性研究的心血结晶,它告诉我们,人类作为社会动物为什么离不开人际交往,以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什么离不开信任和道德。 ——迈克尔·舍默,科学作家、“怀疑论者学会”创始人 这是我今年读过的最棒的一本科普书籍。 ——布莱恩·克雷格,知名科普作家 保罗·扎克在书中讲述了一个非比寻常的故事,即他是如何发现道德分子与同情心、爱、信任之间的关系的。读这本书就像读一本精彩的侦探悬疑小说。 ——马特·里德利,《理性乐观派》作者 人类会因为同情心而捐款帮助陌生人,也会残忍地做出骇人听闻的恶行。假如在人类行为背后隐藏着一个“开关”,会怎么样呢?打开开关,人们就会变得慈爱和慷慨;关上开关,人们又会变得暴力和贪婪。神经经济学领域的权威学者保罗·扎克恰好发现了这样一个开关,他称其为存在于人类大脑中的“道德分子”。 本书是基于作者多年在神经经济学领域的实验性研究成果写成的。从加利福尼亚的实验室到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原始部落,在书中扎克会带领你进行一趟让你脑洞大开的思想之旅,认知道德分子对于人类社会的意义所在。 扎克通过信任博弈实验、最后通牒博弈实验得出的研究成果,被评价为“经济学史上最具启迪作用的发现之一”。他也被同事们称为“吸血鬼经济学家”,因为他的研究小组要从几千个实验对象身上采集血样,以便分析道德分子对他们所作所为的影响。这些实验对象要么是在实验室中进行金钱分配决策,要么是在运动场上玩橄榄球,要么是从飞机上跳伞,要么正在参加婚礼,等等。 作者发现,道德分子的影响力无处不在,从个人的行为、家庭的幸福,到市场的繁荣、国家的兴盛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比如,为什么有些男性对自己的伴侣很忠诚,有些则很花心?为什么女性往往比男性更慷慨、更宽容?为什么我们有时是理性的,有时又很冲动? 当我们充分认识到道德分子的积极作用之后,我们就可以有意识地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和幸福。 -
超越复仇
复仇为何无处不在而又极具破坏性? 复仇的欲望为何如此诱人? 宽恕为何如此困难? 这些反复出现的问题,从未像今天这样引人注目。心理学家迈克尔•E•麦卡洛通过挑战几世纪以来对复仇与宽恕的误解,解答了这些问题。 麦卡洛指出:复仇不是“疾病”或“毒药”!是自然选择造就了我们的复仇心态,复仇是我们的祖先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宽恕也不是复仇的“解毒剂”或“疗方”。人类之所以进化出宽恕的潜能,是因为宽恕有助于我们的祖先维持关系。人们身处激发“宽恕潜能”的社会环境时,就会自然而自然地倾向于宽恕。 麦卡洛揭示:要让世界宽恕较多而复仇较少,不要试图改变人性,而要改变世界。努力改善人与人的关系和社会制度,以激发人的宽恕本能。 -
你会杀死那个胖子吗?
电车难题是伦理学领域中最为知名的思想实验之一,哲学家与社会学家透过这个问题的思辩来探讨进退两难的道德问题,诸如堕胎、战争、牺牲少数成全多数的各种议题。电车难题最早是由牛津大学哲学教授菲利帕•富特提出的,用来批判伦理哲学中的功利主义。著名哲学家戴维•爱德蒙兹用幽默的文笔透过历史上类似电车难题的事件,如二战期间,伦敦饱受德国V1、V2导弹威胁之苦,然而德国的飞弹因为是无人驾驶,绝大部份掉落于伦敦市中心的南方,死伤虽没那么严重,但是死亡的市民大部分是较穷困的劳动阶级。作者就“生命的数量或生命的质量能否做为利益衡量之标准?”“少数服从多数真的是最正确的答案吗?”发出追问。作者在书末写到他不会选择将胖子推下桥,但他问了读者“你们会把胖子推下桥吗?” -
道德的起源
从达尔文代到现在,生物学家一直在努力探寻人类的道德意识的起源。在这本书里作者推测,人类的道德乃是伴随着狩猎大型猎物演化而来。个体为了在群体中生存下来并茁壮成长,道德意识是一个复杂的防御机制,在采猎社会,生存的本质归结为一点:不合作,即死亡。 -
第九区·避难所
前言——必须为游戏正名 (节选) 文/刘晋锋 去年的冬天,在三里屯一家咖啡馆见到了白广大,胖胖地携着一股寒气从外面走进来,灰不溜秋的棉袄裹在身上,撑得要绷开。 在他来之前,我们已经见了几个做游戏的行家,共同特征都是极度的聪明——这是一个在中国被故意忽略的事实。人们不愿意去相信,游戏作为一个囊括全部学科知识的人类新创造,同时又是商业发达的行业,必然是会吸纳各领域最优秀的人才投身其中。游戏行业在中国发展迅速,玩家人数达到了 4.4 亿。目前,全球最大的游戏公司已是中国的腾讯。但是在被训规的人眼中,游戏是丧志者为了逃避人生的玩物,至于“做游戏”,那是一个正经职业吗?对社会有贡献吗? 白广大随意地点了杯咖啡,加入我们的聊天。很多时候他都是这样随便地对付生活,但也会不定期设定一个美食主题,满世界寻找最佳餐厅。对于游戏,他也是如此,一边做一个杂食动物,一边认真地去玩一些好游戏,游戏对他来说就好像是一个窗口,他能够透过它去研究政治、历史、文化、艺术、心理学...... 《辐射》是白广大这些年最五体投地的作品,他为这个游戏投入了 1 万个小时。人生几何?一个人活到 80 岁,总共不过 70 万个小时,而光是睡眠时间就要占去 33% 左右。我们知道一个非常流行的观点,叫“一万小时法则”:一万个小时专心致志的练习能培养出一个专家。本期的封面文章是白广大撰写的《辐射》避难所详考。愿你能看出他的深情。 …… 去年冬天最冷的那几天,我向白广大催稿,他回复说:“我正在火车上,到处讨债呢。”现实中,他开了一家小广告公司。“能讨得到吗?”后来我又见到他,“果然一分钱也没有讨到。”他呵呵一乐,糙脸上不恰当地露出两个酒窝。 我想像那一个画面:一个活到中年的东北男人,白天坐火车去讨一些无望收回的债务,被一个个小县城的小企业主各种敷衍;夜晚他则掌握着全宇宙的命运,只有他能够拯救世界。 -
性与性格
《汉译经典034:性与性格》是魏宁格23岁时出版的著作,也是他生前出版的唯一著作。它不但提出了带有普遍性和根本性的两性关系问题,而且从哲学、逻辑学、伦理学和心理学等多个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反传统的探讨。《性与性格》对后来的西方文化,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斯特林堡、维特根斯坦、卡夫卡、劳伦斯、乔伊斯、拉康以及近年在西方学界走红的齐泽克都受到他的影响。西蒙娜?波伏娃在《第二性》中的名言“女人不是生成的,而是造就的”便是从魏宁格的理论引申而来。 -
自律的发明
历史地看,任何思想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即便是独创性的伟大思想,也很可能是在不同思想的相互争执中被孕育和启发出来的。作为近代最著名的道德哲学家之一,康德提出的自律的道德也不例外。本书以《自律的发明》为题,展示了近代道德哲学家对道德的理解是如何从作为服从的道德、作为自治的道德再发展到作为自律的道德,并一步步为人类争得自己应有的价值与尊严的。它不仅阐明了康德道德哲学的核心问题以及他得出自己独特的伦理学观点的过程,而且还揭示出宗教思想、政治思想与道德哲学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错综复杂的交织关系。最后,作者还对道德哲学以及道德哲学史本身作出了自己的独到理解。它不仅能让读者把握近代道德哲学史的发展脉络,更能让读者见识思想交锋中思想家们精致入微的分辨力和洞察力。无论读者是否同意其观点,阅读过程本身都是一种思想的历练。 本书是迄今为止对近代道德哲学史所作出的最为全面的研究,其中所用的大量史料都鲜为人知。波士顿大学的克努得•哈康森(Knud Kaasonssen)教授称其为英语界无与伦比的、最伟大而又最具雄心的近代伦理学史著作,对道德哲学以及道德哲学史都作出了伟大贡献。 -
从理学到伦理学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共七章,通过对儒家经典文本如《大学》、朱熹《近思录》、王阳明《传习录》的分析,勾勒出传统中国士人的道德观念,进而将其与清末民初知识分子如梁启超、刘师培、蔡元培等的伦理学意识相对照,展现出转型期的中国在面临西方的挑战时重新建构一套道德新理论的尝试。“下篇”收入四篇延伸性论文,主要围绕孔庙文化,阐释儒教的宗教、俗世双重性格。第五篇读书心得则试图勾勒出西方思想史研究近百年的发展轨迹。 -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著名社会学家、古典管理理论学家、哲学家,“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经典著作。全面揭示新教精神与资本主义生活秩序之间的关系。 你可以这样,你可以那样,但是你永远绕不开他。他就是韦伯。——美国著名社会科学家 根瑟•罗斯 马克斯•韦伯在社会学经典作家中,是唯一想摆脱历史哲学思维前提和演变论基本假设,并想把旧欧洲社会的现代化理解为一种历史合理化过程的结果的社会学家。——德国著名哲学家 尤尔根•哈贝马斯 韦伯以永不停息的斗争为代价获得了清晰透彻的认识。很少有人达到他那样的深度。他带来的是对人和社会的深刻理解。他对社会行动中的磨难、悲剧以及偶尔的成功的超脱的关注,使他成为社会分析的科学和艺术的至今无人能及的大师。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 刘易斯•科塞 马克斯•韦伯是当代西方最有影响的社会学家之一。他一生致力于探讨世界各主要民族的精神文化气质与该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他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最终完成了经典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韦伯在这里力图论证西方民族在经过宗教改革以后所形成的新教,对于西方近代资本主义发展所起到的重大作用。 -
二十世纪性史
本书从法律、医学、社会学及文学的视角,阐述了现代性观念怎样在不同的人种、阶级、性别中存在并呈现的状态。本书提供了一个20世纪欧洲和北美洲人们性生活状态的历史图景。 导言 第一章 阴蒂崇祀:性恐慌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章 纵欲的年轻人:婚前性行为和性教育者 第三章 自私的畜生:婚姻手册和婚姻的色情化 第四章 种族自杀:节育、堕胎和家庭稳定性 第五章 性变态:男子气的女人,女人气的男人和性医生 第六章 性冷淡: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和性别 第七章 强迫性异性变:优生学家、法西斯主义者和纳粹分子 第八章 性调查:从金赛到赫夫纳 第九章 性革命?:避孕药、性开放与政治 第十章 逆流:艾滋病和性反革命 结束语 -
伪善是邪恶向美德的致敬
本书于1665年首度在巴黎出版。“法国思想之父”伏尔泰百年后称赞本书强烈影响了法国的民族个性,造就后世法国人思想上的幽微内省与形容精确。拉罗什福柯认为,人的思绪就像滑溜的鳗鱼,不管条理如何分明,逻辑如何清晰,都会从人的思考中溜窜逸逃,除非以简洁优雅的字句将之纪录下来。于是,他便选择以格言体,写下他对人性的分析与观察。 -
伦理学引论
加强伦理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是我国伦理学界所普遍关注并引起重视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作者有感于我国高校出现忽视伦理学理论研究的状况,基于“伦理学也就是伦理学史”的学科界定,在广泛吸取中外学者有关伦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哲学形而上学层面展开伦理学问题的探讨,并从这一层面来关注伦理学的现实问题,即从伦理学概述、中西方历史上的伦理学学说、伦理学理论中的基本问题、伦理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四大层面,深入地梳理和阐释了伦理学学科体系的基本内容与建构,从而基本上反映了当下伦理学界研究的现状以及作者自己的思考与研究心得,是一部集知识性、学术性、创新性为一体的有分量的学术著作,也是一部适合广大高校本科生、研究生选用的伦理学教科书、参考书。 -
周辅成文集(一、二)
本书收集了著名哲学家、伦理学家周辅成先生的重要文章。 -
伦理学导论
本书是北京市精品教材立项项目。它旨在厘清人们以往对伦理学的误解,真正地从学理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探讨何谓伦理学?何谓伦理的生活? 伦理学是提供关于如何做人和怎样行事的学说。具体地讲,伦理学关心道德价值和正确的行动。一门伦理理论需要系统地回答这样一些问题:什么样的生活是最好的?如何判定行为对错的标准?哪些品格是最值得拥有的?本书通过回答上述问题,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向人们展示了伦理学的目标、问题领域、主要流派以及它所面临的种种挑战。真正显示了伦理学与人的生活休戚相关,并对生活的意义作出哲学的解释。 本书有如下特点:(1) 准确:对各种理论的介绍是基于原著的。(2)全面:最重要的学术成就得到反映。(3)前沿:提出当代正在激烈争论的核心问题,供读者进一步思考。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