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叔本华
-
在潮流之后
本书辑录叔本华关于阅读、写作以及文学、美学方面的文章,透过这些文字我们发现,这位伟大的“悲观主义者”在一个多世纪以前对于阅读与书籍的判断力,是那样精确而富有远见,其对大众阅读趣味的评判,穿过历史的尘埃,准确无误地击中今日时弊,就好像他的这些文章是为未来而写。经典之所以不朽,是因为它适合一切时代的读者,甚至往往历久弥新。本书对我们的启示是:阅读不必紧跟潮流,甚至要走在潮流之后,阅读那些能够恒久存活的真正好的作品。 我不止一次带着几分犹豫把一些命题公之于众——因为它们有违通常的见解——但在这之后,我很惊讶也很高兴地发现:在古老的伟大的思想家的著作里,也有与我相同的见解。 看着那厚厚的出版物目录,并且,考虑到所有这些书籍用不了十年的时间就会结束其生命——面对此情此景,谁又能不伤心落泪呢? 我们当今十分之九的文字作品除了蒙骗读者,从其口袋中抠出几个铜子以外,再没有别的其他目的。 我心目中的书评杂志只能由这些人执笔:他们是诚实、可靠的,无法被贿赂收买,兼备稀有的知识和更加稀有的判断力。 ——叔本华 -
叔本华美学随笔
《叔本华思想文论》从叔本华的《附录与补遗》和《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第2卷中选出了12篇文章:论思考、论阅读和书籍、论文学、论历史、论语言和语言学习、比喻和寓言、论判断批评和名声、论学者和博学、论大自然的美、论音乐、论写作和文本、论死亡。在这些文章中,叔本华讨论的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遍素材,所用的语言又都平时自然。叔本华以他准确的判断力、深邃的思考深刻阐述了他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在《论思考》中说:“只有经过深思的东西才能成为我们的真知”,“只有自己的根本思想才会有真理和生命力”,他反对大量阅读,认为涌入我们头脑的这些大杂烩永远不会自动成为思想、观念和信念的统一体,容易造成巴比伦式的语言混乱。在《论阅读和书籍》中,他指出:“坏东西无论如何少读也嫌太多,而好的作品无论怎样多读也嫌太少。”“阅读好书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不要读坏书,因为生命是短暂的,时间和精力都极其有限。”抨击人们总是阅读最新的,而不是所有时代最好的书籍,主张“没有什么比阅读古老的经典作品更能使人们神清气爽的了。”他对黑格尔式的文风深恶痛绝,提倡“言之有物”、“质朴无华”、“诚实自然”的文风。他在书中的诸多论述距今已经200年了,但仍像一股清新自然之风迎面吹来,让人觉得他在针砭时弊,他的思想之深刻阐释了“历久弥新”的含义。 -
叔本华思想随笔
叔本华早在29岁就出版了奠定其哲学思想体系的著作《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叔本华思想随笔》出自叔本华的后期著作《附录和补遗》和《作为意欲和表象世界》的第二卷,他全面论述了天才、命运、美学、性爱、伦理道德等人生思想的诸多方面。通俗而有力地回答了人类一直求解的重要问题。 -
爱与生的苦恼
《爱与生的苦恼》是《西风译丛》系列之一,是一部融唯我主义、悲观主义、意志主义和虚无主义为一体的人生哲学著作。叔本华认为,人这种生命现象也是求生意志的客体化,是一切生物中需求最多的生物。当人的生命现象为人的生命意志所肯定的时候,人生就是不幸的和悲惨的。叔本华把意志在追求目的时受到的阻抑称为痛苦或缺陷,把意志达到它目的状况称为幸福或满足。在这个意义上。痛苦是经常的,幸福是暂时的。因为人的追求没有最终目的,这种生命意志决定了痛苦和缺陷是人生的本质。本译著从叔本华哲学论著中筛选出有关“爱”与“生”的精辟论稿而合成,是叔本华的哲学精髓是矛盾与真理的大集结。 -
生存空虚说
一、论女人与性爱的形而上学 二、论思考 三、论读书与书籍 四、关于噪音 五、论自杀 六、观相论 七、生存空虚说 八、关于疯狂 九、论天才 十、活着 十一、文学的美学 十二、爱情与婚姻 十三、极端与偏见 -
叔本华论道德与自由
本书所收录的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1788-1860)讨论人的道德、自由的5篇文章。道德或者不道德在叔本华的哲学中有着精确的含意界定,道德关乎人的意欲(本性),与智力、认知没有直接的关联。探究的就是人的本性及其发挥的规律,还有就是道德在人生中的含意。 人的总体命运却是沉重残酷的,那是挣扎、受苦和死亡的命运。 一个人受的苦越多,就越早达到生活的真正目的;而一个人生活得越幸 福,就越发延迟达到这一目的。 事实上,痛苦是一个净化的过程。在大多数情况下,人只有经过这一净化过程才会神圣化,亦即从生存意欲的苦海中回头。 -
叔本华散文
叔本华(1788-1860),德国哲学家,悲观主义与非理性冲动的主要阐释者,后世生命哲学与存在主义哲学的先驱,黑格尔绝对唯心主义的反对者,自称为康德的唯一继承人。以优美的文体描述但丁式的苦难世界观,以“艺术”为唯一摆脱意志束缚的“短暂的救星”。因受同代人冷遇而愤世嫉俗,但坚信自己所代表的真理会得到最后胜利。直到去世前几年,其哲学方为世界所重视。 本书收录了其19篇散文,包括《自我思考》《论判断、批评、赞许与荣誉》《比方,譬喻和寓言》《关于可笑性原理》等。 -
叔本华经典文存
叔本华是现代以来最具影响的思想家,他的思想不仅为唯意志论奠定了基础,而且对后来的实用主义,精神分析学说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书稿也是《经典文存文库》中的一本。它选编了叔本华著作中最具代表性的哲理美文,涉及面广泛丰富,对当代青年提高自己的思想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我们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提供了一面镜子。本书稿具有很高的学术和艺术价值,它的译者中有许多为国内的著名学者,因而所选的文章多为精华,文笔也流畅,是一本很好的青年思想修养丛书。 叔本华无疑是现代以来最有影响的思想大家之一。他的学说不仅为唯意志论奠定了基础,而且对实用主义、生命哲学、精神分析学说等产生了重要影响。叔本华的文章、著作则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是以美文的方式写作的,语言优美、流畅,思路清晰,观点鲜明,为此在当时就受到歌德的高度评价。这本叔本华哲理美文集,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丰富,它既是一种艺术品,也为我们在怎样对待生活上提供一面思考的镜子。 -
悲喜人生
《悲喜人生:叔本华论说文集》收录叔本华的《幸福的三个来源》、《论荣誉》、《论幻想》、《论风格》、《论教育》、《论女人》等27篇文章。 这本书的内容是叔本华对人生、社会、文学、艺术、宗教、教育等诸多问题的广泛思考。其中既有难为人接受的惊世之谈,也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诛心之论。 例如,叔本华论人生:对于幸福来说,人生中的主观因素要比客观因素重要得多。论社会:论社会:最虚伪的傲慢是民族的傲慢。论文学:为金钱和保留版权而写作,本质上是文学的堕落。论天才:天才是这样一种人,世界在其心中被呈现出来,就如同一个对象在一面镜子中被反映出来一样。论教育:教育意味着努力寻求严格而自然的求知途径,以便使教育得以循着一条正确途径有条不紊地继续进行。论女人:女人的生活远比男人更为现实,并且只要眼前尚能得过且过,她们就会心情享乐。 -
叔本华美学随笔
《叔本华美学随笔》从《叔本华全集》的卷二、卷五中选取了12篇文章,这些文章独立成篇,讨论的话题有阅读、思考、写作、批评、语言学习、文体、音乐、大自然的美和死亡等。叔本华以准确的判断力、深邃的思考、质朴无华的文笔、言之有物诚实自然的风格,阐述了对这些问题的认识。 -
叔本华
德国哲学家当中,叔本华是最有可读性的一位。《叔本华》对叔本华的形而上学哲学体系进行了简洁的阐释,尤其聚焦于叔本华思想的原创性特征。这种原创性启发了包括尼采、瓦格纳、弗洛伊德、维特根斯坦等在内的许多艺术家和思想家。 -
叔本华
本书首先简要介绍了叔本华的生平经历和他的性格,以让读者了解其思想的形成过程和原因,然后则以其最重要的著作《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以及《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为核心,分别对叔本华在哲学、美学、道德等方面的思想进行了全面、深刻地论述,帮助读者既能了解叔本华的整体思想,又能把握其富有启发性和包蕴性的思想。 -
他们发现了我-叔本华传
俄国哲学史家兼传记作家阿·古雷加为名人传记丛书写的最的一本书是《叔本华传》,传未写完就谢世了。他夫人伊·安德烈耶娃继承遗志,续完全稿,2003年顺利出书。 本书结构严谨,章目清晰,脉络分明,行文流畅。德国思想家叔本华在立传人笔下栩栩如生,光彩照人。叔本华的时代背景、家庭出身、求学经历、著书立说过程,以至叔本华的个性特征、为哲学献身的刻苦追求真理的精神、叔本华的朋友圈子、感情波折、饮食起居等等,都被刻画得面面俱到、入木三分、生动感人。淑本华的主要哲学著作以及他的伦理学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论点也都被一一展示出来。叔本华与他的老师康德以及德国古典学派的其他哲学家的共识、近似之处,区别、差异之处也都有实事求是的分析。 叔本华早在19世纪60年代就已声名鹊起,享誉世界了。他提出的许多远远超过自己时代的卓越猜想丰富了人类的思维。他对欧洲众多的哲学流派、俄国众多的文学家和哲学家都产生过不容忽社的影响。人们终于发现了这位德国天才。叔本华生前最后编的两卷书《摘编和补遗》被称为最通俗易懂的“大众哲学”,尤其是其中的“日常生活智慧格言”使叔本华在晚年一下子成了名人,成了当时世界上拥有读者最多的哲学家。 -
叔本华
根据前苏联思想出版社1975年俄文版译出。 " 苏联学者贝霍夫斯基认为,康德把叔本华从梦中惊醒,柏拉图与吠檀多派则使他睁开了观察现实的双眼,这三者也就成了叔本华哲学前驱中的"非同寻常的三巨头" 。本书是前苏联《历代思想家》丛书之一,在翻译时,译者作了若干性技术性的删节。 -
叔本华及哲学的狂野年代
正如作者所说,这部传记是“热爱哲学的宣言”。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哲学家的传记,而且是将传主放在了那个“哲学的狂野年代”的背景之中,在叙述叔本华平淡而不乎凡的一生的同时,也将其哲学与其他的前辈或同时代哲学家一如康德、费希特、谢林、浪漫派哲学家、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的思想放在一起考量。叔本华作为历史理性的怀疑者、悲观主义的哲学家,与乐观向上、高歌猛进的“狂野年代”格格不入,因而注定了默默无闻、知音难觅。书中既有生动的叙述、饶有情趣的逸事穿插,又有纵横捭阖的哲学比较、严谨的思辨。因此本一髂不仅仅是一本单纯的记述生平的传记,面且还是一本思想的传记,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本哲学史著作,它的价值也正在于此。正是由于这本传记,作者一举成名,也正因作者的生花妙笔,叔本华再一次赢得了读者的关注。 -
叔本华
“永恒的作家”系列是古今文学家和流派小传。已经出版50余种,小开本,通过罕见的历史照片、手迹和精美的彩色图片介绍一位作家或一个文学流派,每本约200页。 本书介绍了哲学家叔本华的生平、经历与思想图景。 叔本华(Schopenhauer,Arthur )(1788~1860)19世纪德国哲学家。唯意志论的创始人。早年在法国受教,后随父母游历英国、瑞士和澳大利亚,1809年进入哥丁根大学学医后改学哲学。1814年获耶拿大学博士学位。1822年被聘为柏林大学讲师,后因与G.W.F.黑格尔竞争惨败而离开讲坛,靠父亲遗产过离群索居的生活,死于法兰克福。他的主要著作有《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论自然意志》、《伦理学的两个根本问题》等。 -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世界是我的意志、世界是我的表象。”完成这本书的时候,叔本华只有28岁,这部后来影响了包括尼采、瓦格纳、托玛斯·曼甚至存在主义的哲学名作,包含了叔本华哲学的一切细节,其后他漫长一生都只不过是在解释或补充这部著作。这位被称为极忧伤、极悲观的哲学家,以他的唯意志论和忧伤语调征服了无数后辈,他认为“人生有如钟摆,摆动在痛苦与倦怠之间……当人们把一切痛苦归之于地狱,那么剩下来属于天国的只有倦怠。” -
人生的智慧
在《人生的智慧》中他以“优雅的文体”,暂时撇开了唯意志论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从世俗的角度探讨了人生应遵循的原则。《人生的智慧》是我国第一部从德文版译出的全译本。 -
叔本华思想随笔
本书虽然讨论的话题众多,但里面贯穿着的基本思想主线清晰可辨。叔本华这位“语言艺术家”(弗兰茨·卡夫卡的赞语)的过人之处就在于把真理裹以最朴素的语言外衣,从而让真理直接发挥其必然具备的震撼力。因为深刻,所以朴素;因为朴素,更见深刻。尼采形容阅读叔本华的著作犹如抵达了“一处森林高地——在这里,我们深深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整个人感觉耳目一新,重又充满了生机”(《不合时宜的思想》)。这组代表性的论文只占叔本华全部哲学著作的一小部分,但这些论文涉及哲学、伦理学、心理学、性学、美学、教育学、玄学、宗教等多个方面,足以让我们领略到叔本华这位“不折不扣的天才”(托尔斯泰语)的思想魅力。不仅《意欲》一文的确像叔本华所说的包含比许多系统的心理学还要多的心理学知识,就是篇幅最小的《论教育》,他对教育的目的、方法短短几千字的阐述,难道是某些洋洋洒洒、不得要领的大部头教育学著作可以相比的吗?真正的思想天才与只是博闻强记的学者之间的差别,由此可见一斑。 -
人生的智慧
他于1850年写了《附录和补遗》一书,《人生的智慧》是该书中的一部分。在书中,他以优雅的文体,格言式的笔触阐述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人生的智慧》使沉寂多年的叔本华在晚年一举成名。我社出版的这本全译本是我国第一个根据德文版译出的中文本。这本书讨论的事情与我们的世俗生活至为接近,诸如健康、财富、名声、荣誉、养生和待人接物所应遵守的原则等。正如叔本华所说的,在这本书里他尽量以世俗、实用的角度考虑问题。因此,这本书尤其适合大众阅读。虽然叔氏尽量放弃了居高俯临的审视角度,但关于错综复杂并因此众说纷纭的世俗人情的话题,经过这位思想大师一贯深刻而因此透彻的讨论之后,变得清晰简明,话题也几已穷尽矣。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