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晚清
-
恭亲王奕䜣
《恭亲王奕》内容简介:奕,清朝道光皇帝的第六子,大名鼎鼎的恭亲王,既是当日中国最反动最保守的社会集团——皇室的骄子,又是新时代的弄潮儿;他既在竭力地扶植和挽救大清江山,又在瓦解和破坏它的根基;他既忠于成丰帝和慈禧太后,又经常与他们柢牾和争吵;他标榜礼义,却又疏于礼仪;他热爱并精通中华文化,却又热情地迎接世界工业浪潮的到来;他深深地热爱祖国,却有时又放手出卖主权。 -
晚清十杰
因为战功卓著而位极人臣的李鸿章在他死后一直戴着一项“卖国贼”的帽子。《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将水深火热的中国推向万劫不复。然而在我们大骂 “李鸿章丧权辱国”的时候,有几个人能想到,在当时那样悬殊的力量对比下,李鸿章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减少牺牲,他没有不做牺牲的权力。在和李鸿章打过交道的西方外交官眼中,这位有着“东方俾斯麦”之称的东方人赢得了他们的尊敬,“李无疑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他始终在尽他最大的努力来维持他国家的利益,但遗憾的是,他手中的筹码太少了!”——《晚清十杰·李鸿章》 张之洞生前不会料到,自己千方百计想要维护清政府的统治,结果却阴差阳错对中国历史的演变道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就在他死后的两年,其苦心经营了近20载的湖北省会,举行了武昌起义,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而他紧急关头出面保全袁世凯的性命,这也为日后封建帝制复辟埋下了伏笔。——《晚清十杰·张之洞》 他是道光皇帝手下最能干的封疆大使。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他的主要工作是辗转各地,治理水患,平定处理各种突发事件。鸦片战争的一声炮,把他推向历史前沿,林则徐的名字从此昭垂史册。然而他却命运多舛,虎门销烟以后很快被贬赴新疆伊梨“效力赎罪”,功与罪在瞬间便交织在一个人身上,将他扭曲再造。玉门关外风物凄凉,在这里,林则徐在季节的变换中咀嚼着时间的寂寞。 ——《晚清十杰·林则徐》 在晚清十杰中,只有两个人有机会当皇帝:一个是曾国藩,另一个则是恭亲王奕䜣。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晚清胡雪岩之后另一个富可敌国的富商巨贾就是盛宣怀了。在晚清政治史上的中心位置,有这样一位朝廷重臣,他不仅是清流派中坚,也是洋务运动后殿,更是晚清推行新政的要角,可谓一身三任----张之洞。 -
两广总督叶名琛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担任两广总督的叶名琛,是近代中国史上以“海上苏武”知名的悲剧人物,也是清朝封疆大吏而不幸被外国侵略军俘虏的“唯此一人”。作为当时中国方面外交和军事活动的重要主持人,由于战败,他受到举国上下的责难,以一个“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的颟顸误国的形象,通过所谓“信史”,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本书作者在大量征引中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此进行新的探索,得出了与传统看法截然相反的结论:叶名琛不仅是一位兼资文武的封疆大吏,更是一位坚守民族气节的爱国主义者,在历史评估中应获得与林则徐相等的地位。 在中国的史籍中,叶名琛的声誉不佳。长期以来,他被史家论定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顽固而惧外的典型人物。澳大利亚籍华裔学者黄宇和院士的研究,对于叶名琛处理国内事务诸问题,同中国学术界的著述似无本质性的差别,只是学术视角与话语系统的不同而已。其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叶名琛对外交涉中的所作所为。黄宇和院士对薛福成综合时人记述所做的叶名琛“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真诚”的著名概括,逐项进行了深入的检讨,依据翔实的史料,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与中国传统史籍不同,本书基本上全面肯定了叶名琛的对外交涉,以及他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部署、策略运筹和悲壮的结局等等。 -
李鸿章的军事顾问
本书记叙了汉纳根自1879年来华担任李鸿章军事顾问之后的人生历程:受命设计、修建大沽炮台、旅顺港、旅顺炮台以及大连湾、威海炮台;出任北洋海军总监,在甲午战争中,亲历“高升”号事件,大东沟海战;他最早策划组建新军,并成为小站练兵的首任总教习。在这个过程中,汉纳根深深融入晚清军政上层,并多次得到清廷的嘉许:修建旅顺炮台获赐三等宝星勋章及三品顶戴;“高升”号事件中勇于用命,积极施救,赏二等第一宝星、提督衔。之后他转而从商,开井陉煤矿,并参与市政工程,他修建的天津最早的市政排给水工程,直到20世纪50年代还在使用。 作为一个晚清“洋员”,他建炮台、督海军、开煤矿,一生与晚清历史紧密相连,也折射出晚清历史的进程。 -
末代皇妹韫龢
这部近四十万字的纪实文学作品,在记述末代皇妹传奇经历的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承载”着作者贾英华与传主的多年友谊。此书由韫龢和爱女郑爽分别亲笔作序,书中不少关于逊清宫廷和溥仪的珍罕历史内容属首次披露,弥补了为数不菲的重要的文史空白。 爱新觉罗·韫龢,作为溥仪的二妹,自幼出入紫禁城,是与同治的妃子敬懿太妃、庄和太妃、荣惠太妃,以及光绪的妃子端康(瑾妃)太妃以及溥仪暨皇后婉容、皇妃文绣等人在逊清宫廷一起生活过的“亲历之人”。 韫龢与溥仪是一奶同胞(同父、同母)。在溥仪一生中,她是姊妹中与之关系最密切者——直至溥仪逝世前,仍对他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一些书中,亦曾不准确地将她描写成替溥仪四处打探消息并在幕后屡出主意的“心腹”。 也有人说,她曾为溥仪在满洲国秘密张罗对象以对抗日本人。还有人传说,她在伪满垮台后,竟与流落东北的溥杰之妻嵯峨浩发生过龌龊,终至断绝关系……扑朔迷离的种种说法,给主人公蒙上了一层难以化解的神秘色彩。 作者通过多年艰辛挖掘,真实披露了紫禁城内和醇亲王府一些世所罕知的秘闻。对于宫廷的衣食住行,乃至连醇亲王府如何在每个月中过节及过年,书中也一一作了生动描述。读者不仅可以从中了解昔日末代皇族的日常生活及个中细节,更可在字里行间“捕捉”到溥仪和爱新觉罗家族百年沧桑的一札“侧影”。 身为溥仪的二妹,她曾亲历末代皇帝出宫、潜离王府、寓居天津、尔后又追随乃兄远赴长春,洞悉伪满傀儡政权诸多内幕。作者经考证,逐一作了真实披露。 韫龢亦曾陪丈夫留学英国,居住在溥仪的洋师傅——庄士敦家中,详述了《紫禁城的黄昏》一书撰写由来和始末。伪满垮台后,她与丈夫携子女流浪于冰天雪地的东北,成了名副其实的“流浪皇妹”。新中国成立前夕,她和家人经过一路坎坷乃乞讨,返京成了自食其力的普通劳动者。 这部作品,不仅对于溥仪的《我的前半生》和贾英华所著的《末代皇帝的后半生》有所佐证,更对了解溥仪真实的一生,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史价值。 这是一部“迟到”的书。二零零一年,九十一岁的韫龢在病逝之前,曾亲笔为此书作序: “我是溥仪的胞妹。自从八十年代初,贾英华采访我之后,一直保持了多年交往。一九九五年六月,他开始按提纲录下我一生的回忆,加以考证,撰写成书。这是我们双方的共同愿望。随着溥仪、溥杰先后去世,我成了末代王朝和王府衰落最年长的见证人。我的真实经历和这本书,如果使世人能够了解一段历史沧桑,就是完成了我的一个心愿。” 韫龢的次女——著名画家郑爽审阅并修改了此书,并亲笔为此书作序。 透过这部沉甸甸的传记,读者仿佛可以看到一幕幕场景——暮年,两鬓染霜的末代皇妹——韫龢与丈夫郑广元,在北京正义路附近一幢邮局的宿舍楼里,默默地过着寻常百姓的普通生活。数年间里,贾英华携录音机和摄像机,倾听年逾九旬的韫龢老人娓娓聊起如烟往事录下近百小时的录音及部分录相。每当她追忆这些昔日的“亲历”时,总不免由衷发出叹息: “说起这些往事,真是恍如隔世呵!……” 韫龢是辛亥年出生,恰值她一百年诞辰暨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之际。出版此书,是对老人最好的怀念——最后一位末代皇妹,成了历史留下的一面罕见的“文物古镜”。 -
女人当国
《女人当国》主要内容:在近半个世纪里,慈禧太后以一个妻子、一个母亲和一个女人的身份管理着这个古老的帝国。从同治到光绪,从保守治国到主持新政,慈禧漫长的一生,对应了中国近代最富戏剧性的时代动荡。站在新旧交替的转折点上,慈禧别无选择,光绪皇帝的人生悲剧、戊戌变法的最终失败、袁世凯的狼子野心,折射出紫禁城内钩心斗角的皇室内幕,讲述了一个帝国的覆灭、一个时代的风云变换。 -
绝版袁世凯
《绝版袁世凯》内容简介:袁世凯究竟是怎样的人?历来众说纷纭。袁世凯其实一身的矛盾:生就一副庄稼汉的面孔却有“国之能人”的肚肠;人不足五尺却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职业军人”;倡言改革,却一妻九妾,相信风水和宿命;一生办国事无数,却留下“窃国”之名。 比之国人的脸谱化,当年西人的报刊杂志却对袁世凯有几乎全然不同的描述和评价,且关注热度经年不衰。光1900年至1916年的《纽约时报》就有超过500篇的时文涉及到袁世凯。读来让人有另一人之感。 《绝版袁世凯》之所以称绝,盖出于三: 一日“史料绝”。大量有关袁世凯的图片史料包括口述回忆,或者来自于100年前西人报刊,或者由其亲人、身边人提供。其中不少为首次公开发表。 二日“文风绝”。作者秉承《绝版李鸿章》的风格,以轻松诙谐的笔调讲述一个“沉重的袁世凯”。 三日“亲历”。作者三下河南,造访袁世凯出生地项城、最后归宿地安阳,首次完整还原业已消失的“项城袁寨”和“安阳洹上村”,并亲绘了每原图全书对袁世凯的刻画描绘细节逼真,入木三分,令其声,如见其人。 -
太后與我
慈禧太后的英倫情人 塵封68年的清末宮廷性祕實況 百年前同性戀者在北京的歡愛樂園 《亞洲周刊》獨家報導 「寫給一個逝去時代的性愛情書」 ……在我們眼前展開的,是一幅絕美、感官爆炸、所有物件皆漂浮鬆脫的詩意盎然的愛之太虛幻境。而這似乎是納博可夫《羅麗泰》,或徐四金的《香水》,或波赫士的《阿萊夫》,以讓人眼瞎目盲的爆炸感官達到的──它們早已遠遠超過「精神病學的案例」、「藝術作品中贖罪的觀點」,或「感官與美感之間的精確畫分」,如「地下室的某處燃亮……在可企及遠處的熾熱,安靜引爆」(納博可夫)──這個不可思議的慈禧,到了書的最末章,竟讓我們驚駭震撼地以這樣的一段文字,同感於作者恐怖、哀慟,時光將一切吞噬的空無,但那後面又像烈焰中的金閣矗立無比輝煌的,他曾目睹經歷的,如夢幻泡影,瞬間爆漲瞬即塌縮的宇宙,所有亭台樓閣、湖山畫舫、女王的眷愛與威嚴……成為他自己一個人的,不為人知的祕密。 ─駱以軍 如果沒有想像,記憶全無用處。想像是不可知論者對於永恆的真實頌歌,它用青春的晚霞照亮逝去的時光。這些關於過去的美好幻景,即使不能讓人生活得更美好,至少可以助人面對生活的煎熬。「活過,愛過」:我復何言? ─埃蒙德.巴恪思 他徜徉在一個曾經擁有繁榮藝術和燦爛文學、現在業已消失的王朝,在一個非比尋常的宮廷中出入,與他交談之間,他所遇的那些生動多彩、如今已經屬於歷史的人物都回來了,在他的言語中栩栩如生。 ─雷哈德.賀普利 披露京畿貴族、伶人、太監間的同性戀盛景,慈禧的性生活與宮廷爭鬥,慈禧與光緒的真正死因,以及作者與慈禧4年的性關係。文字描寫充滿細節與現場感,對話亦生動貼合,使人很難不相信其內容的真實性。 -
沈曾植年谱长编
沈曾植是近代学术大师,其研究领域及成果对二十世纪学术的发展与转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此书即是根据第一手资料,包括各种日记、书信、诗文、谱牒等记载,详为勾勒沈氏一生的几个重要环节。在探究其生平行述的同时,彰显其学术成就及影响所及。书末附录文中相关人物索引,方便检索。 -
张之洞(上中下)
张之洞比曾国藩稍后,是近代鼓吹洋务运动的先行者之一,也是北洋军阀的大帅之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就是他提出来的,直至今日仍不时被人们提起,从总体国策来看,这个口号也仍旧是被一再探讨而未有结论。写历史小说,要能概括出某一时代的精神,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李鸿章……这些都是文武全才,能破坏又能建设、诗酒风流、端穆沉藉的大人物。他们处在一个风云变色的年代,处理军国大事,并与中外一流人才打交道,“立德、立功、立言”,简直无所不能。奇怪的是,往往在血与火的大时代,历史才会集中这样一批出类拔萃的人物…… -
亲历晚清四十五年
该书详细记录了李提摩太在晚清45年的经历;他在宗教、科学、通讯、国际贸易、赈灾、现代学校和专业学院的创设、现代出版社的建立等几乎所有领域参与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他不仅是一位有影响的宗教人士,同时也是中外达官贵人的座上宾、维新派的幕后师爷、孙中山革命党的反对派。45年的时间里,在传播上帝“福音”的同时,他结交权贵,联络士绅,顾问洋务,鼓吹变法,调停外交,抨击革命,时而幕后,时而台前,不辞辛劳,忙忙碌碌奔走于红尘深处,在不同政治势力之间纵横捭阖,成为清末大变局中的一位风云人物,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
婉容/文绣传
我写《中国末代皇帝溥仪的婚姻家庭生活》没用综合叙述的方法,只是给溥仪的五位妻子每人写了一篇传记,婉容、文绣是合法而有名份的皇后、皇妃,且同时入宫,生活内容交叉,所以才把她俩的传记放在一起。谭玉玲和李玉琴是溥仪在伪满当“康德皇帝”时期册封的伪贵人,我们虽然不能承认她俩在伪宫中的名份,却不能不把这两位女士看作是溥仪的妻子,所以就把她们的传记与溥仪特赦后恋爱结婚的妻子李淑贤的传记放在一起。这三位女士各自与溥仪的婚姻家庭生活不相交叉,却共同经历了溥仪生平中那一段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 我在1984年撰写并出版的那本《末代皇后和皇妃》,只是依据当时掌握的有限资料,初步勾描了溥仪的五位妻子的历史原型,尚无条件对她们的思想风貌、性情品格以及她们与时代和环境的关系,作深入的开掘与探讨,并给予适当的实事求是的评价,甚至未能剔除某些资料中的虚假成份。因此,我在写于1984年2月15日的该书初版前言中说了这样一段话:“凡入篇的文字笔笔有据,这是无疑的。但请读者注意:我们的目的仅仅是根据客观资料描出历史原型,一般不用更多的笔墨评头品足,自以为当作文史资料尚可,谈到人物传记,只有将来条件成熟时,再另行撰写成篇了。” 现在,为溥仪的五位妻子分别立传的条件已经成熟了,《中国末代皇帝的婚姻家庭生活》所以能够成为值得研究著述的选题,是因为他从一个特殊家庭的角度深刻反映了晚清以来时代变迁的风云雪雨,具有极为真实、丰富又生动的历史内含。 作为清朝的皇后和皇妃,作为按清朝礼仪制度册立的伪贵人,她们的婚姻家庭生活不能不表现清朝的遗风,不能不留有爱新觉罗皇族的深深印痕,婉容、文绣和谭玉龄都出身名门望族,在清朝是被认为具有“高贵血族”的女性;李玉琴虽然生在平民之家,却曾长期生活在破落的皇族家庭里,她们是在中国兴旺了将近三百年而终于走向衰亡的爱新觉罗皇族的最后一批代表人物,我们研究皇族的败落,她们可以提供有力的佐证。 作为具有皇帝身份的男人的妻子,她们都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为了帮助丈夫实现“大清王朝”的中兴而做了种种努力,同时也在实践中逐步认清了日本军阀的嘴脸。婉容在鬼域中挣扎过,文绣因政治裂痕而跟溥仪分手,谭玉龄在枕边给丈夫讲述日寇的残暴,李玉琴在溥仪受日本窝囊气的时候给他唱歌、讲故事……她们生活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和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在她们的生命的日历上写下了日本导演伪满的事实。 作为中国末代皇帝溥仪的皇后、皇妃、“贵人”和妻子,她们各自的生平道路都交叉在溥仪人生途程的最本质、最深刻的一段上,所以从她们的经历中不但能找到最真实、最可靠、与普通人一样食人间烟火的溥仪,而且能找到擅于在复杂形势中变幻脸谱的溥仪的真正政治面妃。因此,研究溥仪的生平也离不开他的五位妻子的生平。 作为具有某方面典型意义的妇女界名人,她们的喜悦和哀怨,她们的理想和结局,无不可以归放到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当中,婉容、文绣和谭玉龄都是从血泪中走过来的,一个疯了,一个跑了,一个死了。她们的悲剧既是由封建社会道德观念酿成,也是外来侵略势力刺激、催化的结果,因此不能说这只是一些弱女子的个人悲剧而是民族历史上一幕软弱怯懦、任人宰割的悲剧。李玉琴因与溥仪保持婚姻关系的十二年横跨两个时代,她才在经历痛苦与坎坷之后被新中国改变了命运;李淑贤则是作为公民的妻子而给溥仪送终的,他们夫妇间温馨的感情构成一幕永恒的喜剧,被这喜剧折射着的,当然是全新的时代、全新的社会和全新的观念。 前述不过是荦荦大者几宗,总之,《中国末代皇帝溥仪的婚姻家庭生活》绝非仅仅是儿女情长、夫妻恩爱,这个选题无疑是有价值的。至于我写的怎样,会受到认识水平和掌握资料的局限,功过成败,那就是另外的问题了,乞愿关心我的读者评判。 -
曾国藩传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争议的大人物之一。肯定之言,誉其为完人,谓其“立德、立功、立言三并不朽”,谓其成就”震古铄今”,成孔子没后二千年来《春秋》经世之义之惟一“解人”。否定之言,则谓其为“吾祖民贼”,“民族罪人”,谓其愚诚而不顾“民族大义”。 呜呼,如此大誉大毁之人,求之中国历史,能有几人乎?求之世界历史,又能有几人乎? 本书详细介绍了曾国藩的生平经历和主要事迹,重点记述其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捻军起义和处理天津教案、发起洋务运动的过程;深刻透辟地分析了曾国藩政治和学术思想的形成、发展、演变及对后世的影响;深入归纳了曾国藩的用人方略,概述了以曾国藩及其幕府为核心的政治集团的形成、发展、分化和主要特征、作用;同时,历史地科学地实事求是地总结评价了曾国藩的历史功过和历史作用。观点鲜明精当,见解深刻独到,资料丰赡翔实,分析雄辩有力,观念新颖,视野开阔,是中国近代史研究和历史人物传记创作上的一部不可多得的力作。 曾国藩无疑是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之一: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毛泽东青年时期说过“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则更是终生奉之为楷模。然而,是什么缘故使得人们对曾国藩毁誉参半?又为什么曾国藩的家书、日记现在如此广泛地得以出版,成为学者乃至普通读者的案头常备书?这本《曾国藩传》或许可以回答这些问题。 萧一山是中国最具影响的清史专家之一。本是是第一部全面评述曾国藩的著作。详细介绍了曾国藩的生平经历和主要事迹,重点记述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捻军起义的过程。全文观点鲜明精当,见解深刻独到,是中国近代史研究和历史人物传记创作上的一部不可多得的力作。 -
左宗棠评传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左宗棠评传》对晚清名臣左宗棠进行了深入研究。生平篇中,将左宗棠同他所处的时代相联结,突出其倡导洋务运动以促进中国近代化和重视海防塞防以抵抗外来侵略的活动与作用,并注重刻画其心态与行动之间的交映关系;思想篇中,对左宗棠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洋务、外交、军事诸思想予以系统归纳、阐述和评价,着意揭示其爱国以御侮、经世以致用、求强以自立等适应近代社会发展趋向的思想底蕴和特质。 -
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
《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通过对王韬的透视,展现、剖析了晚清思潮、政局与社会的变迁,提出了近代中国的“沿海”与“内地”的问题。 -
李鸿章传
《名人名传系列•李鸿章传》参照了中华书局1989年重出的《饮冰室合集》影印本。为方便读者阅读,编辑过程中,一律采为现今通行的新式标点,部分人名译法按当今译法做了括注;并选配了一些图片。《李鸿章传》有别于传统的人物传记“类皆记事,不下论赞”的模式,作者秉着“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的独特历史视角和批判精神,“全仿西人传记之体,载述李鸿章一生行事,而加以论断”,又与同时代的欧美政治进行比较,既有英雄相惜,也有批评叹惋——“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意识创新,论述严谨,旁征博引,评判公允,可谓是人物传记中的经典之作,读来耳目一新,启人心智。 -
走向世界的挫折
郭嵩焘于道光二十七年中进士,与他同科后来得大名的有张之万、李鸿章、沈保桢等。他崛起于咸同之际,虽然官至南书房行走(相当于皇帝的顾问或秘书)、广东巡抚,但在声名上远不及湖南同乡曾国藩、左宗棠之大,后来治史者对他独具青眼,乃因为他作为中国第一个驻外(英国)大使前前后后所经历的挫折,而他个人的挫折正好象征了中国走向世界的挫折。用今人的眼光看来,郭是一个旧时代的新人物。他在当时以开创洋务、提倡中国接受鸦片战争后巨变的现实并从改变中求自强,而成为朝野最具争议性的人物;他思想敏锐,对于西方世界有深切认识,在宦海中屡踬屡起,又遭到昧于时势的大多数士大夫忌骂,历史的发展却印证了他的先知先觉,以及目光的远大。作者运用大量史料,将郭嵩焘的生活、思想、感情融于特定的时代与环境之中,功力、笔力俱佳,不仅重建了郭氏的一生,也生动再现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内容包括湘阴郭家的龄儿、亲身体验鸦片战争、与太平军作战、咸丰五年的江南之旅、郭翰林在北京、巡访津沽鲁东、黯然南归惊闻国变、应李鸿章之请赴沪任职、到广东去当巡抚、粤东攻防与左郭交恶等。这本书写一个人,以及这个人生长的时代。郭嵩焘是近代史上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他的见识远远超过侪辈的士人,早就洞悉中国不能再闭关自守,而应走向世界。然而这种认识却受到举国人士的讥嘲和辱骂。他寡不敌众,只好靠边站。他个人的挫折,正好象征中国走向世界的挫折。然而再挫折、再艰难,中国还是走向了世界,只是必须付出较高的代价而已。 -
晚清有个袁世凯
《晚清有个袁世凯》内容简介:晚清重臣,新政领袖,民国总统,恢复帝制的野心家,这是完全的袁世凯吗?这个河南人如何以自己的勇气和狡猾,不借助于科举的捷径登上了权力的巅峰?这个曾经被国内外寄予希望的“中国华盛顿”,是怎样在实验了一段民主共和之后,一步步重回专制的老路,又是怀有怎样的动机想当皇帝的?《晚清有个袁世凯》以贴身紧逼的方式触摸历史,从丰富的史料中寻绎出悖论式的连番提问,展开一代权臣袁世凯波谲云诡的一生,并以文化散文的方式透视其内心世界,写他的坚韧不拔,写他的大义凛然,写他的摇身一变,写他的委曲求全,写他的敢为人先,写他的阴险毒辣,写他的不识时务,写他的身不由己……这是作者“晚清三部曲”的第三部,把一个时代变迁大起大伏中注定牺牲的人物写得淋漓尽致。 -
晚清有个曾国藩
《晚清有个曾国藩》结合丰富的史料,从曾国藩的编年史入手,以细腻凝重的文笔透射了曾国藩的内心世界,写他的志存高远,写他的治学精进,写他的困兽犹斗,写他的忍辱负重,写他的韬略智慧,写他的貌似虚伪,写他的无奈苍凉,写他的内心圆满,把那个时代一个中国文化积薪传火者的负隅顽抗和心路历程写得淋漓尽致。 中兴勋臣,湖湘大儒,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这是完全的曾国藩吗?曾国藩这个乡下秀才一步步靠自我奋斗与忍辱负重走向权力的巅峰。这个被称为“晚清第一汉臣”的湖南人如何达到孟子所说的“内圣外王”境地?又如何成为中国文化最后一座矗立的庙堂的?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