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历史

  • 此生有味

    作者:林卫辉

    像苏东坡一样走遍大江南北,尝遍中华美味,在食物中感悟人生、获得疗愈!

    70多种苏式原汁原味美食、60余载笑中带泪的吃货人生,还原一个生动鲜活的吃货苏东坡!

    苏东坡有关吃的文字都在这里了!《风味人间》美食顾问林卫辉全新力作!

    【本书看点】

    1.《风味人间》美食顾问林卫辉全 新力作,《舌尖上的中国》总顾问陈立、中山大学教授黄天骥、文化学者胡文辉一致推荐。苏东坡的一生就是一部《风味人间》!

    2.从美食的角度还原苏东坡60余载吃货人生。

    围绕苏东坡200多篇代表性作品中关于美食的记录,涵盖对食物的选材、制作、品尝、感悟、记忆等,见证其跌宕起伏的人生,通过分析、品评其熔铸每一阶段人生况味的与吃相关的文字,探寻他“以食为天”的人生轨迹及其对饮食、生活等的态度。发掘历史上作为“吃货”的苏东坡的一面。

    3.“苏式”美食全收录,涵盖70多种美食。

    食物类别广泛,涉及酒、肉、果蔬,甚至甜品,如鸡苏水、莺粟汤,贬到哪儿吃到哪儿;有食物的制作过程,如耳熟能详的祖传“秘制”东坡肉,也有用食物解忧的经过,如“日啖三百颗”的荔枝;有见证风光时期的御赐黄柑,用皇家赏赐密云龙茶待客,也有贬谪落难时煨芋头、烧蝙蝠吃;也有借食物表明立场、态度,如借吃鳊鱼感慨自己命运,或托不吃大雁以示自身廉洁自律。

    4. 一幅囊括30多地的风味地图,循着苏东坡的足迹吃遍大江南北。

    苏东坡从眉山出发,至开封、杭州、黄州等地任官、游历,途中所见所闻或品尝、制作过的诸多美食,勾勒一条苏式美食路线,呈现各地风土人情和时代发展。比如由重庆奉节盐井和吃盐的问题,联系到历代特别是宋代食盐的制作,以及专卖政策的变化;从眉山人过年吃兔子的记忆,呈现四川人喜吃兔子的历史。

    5. 一种以食物疗愈身心、拒绝内耗的人生哲学。

    人生不过诗和酒,还有眼前的这碗饭。无论是吃酥煎牡丹治眼疾,荠菜羹治痔疮,吃棕笋促消化,崇尚蜂蜜能“治百疾”,以及当代盛行的辟谷,苏东坡都尝试过,不论身处何种荒蛮之地,只要保持热爱和期待,即便吃得粗糙,也能乐在其中。

    6. 随书附赠思维导图,直观了解苏东坡三起三落跌宕起伏的一生,随手制作一份属于自己的“有味”逛吃地图。

    【内容简介】

    一部关于苏东坡生平与美食渊源的作品,以苏东坡关于美食的诗文记录为线索,循着他为官、游历的足迹,从美食角度还原作为“吃货”的苏东坡的一生。

    从眉州到黄州、惠州等地,从猪肉、河豚到荔枝、羊蝎子……通过苏东坡在30多地所遇、所尝的70余种食物,勾勒出一条苏式美食路线,从中窥探苏东坡如何把眼前的苟且变成味蕾盛宴,呈现其苦中作乐、笑中带泪的吃货人生。同时,围绕苏东坡作品中由美食引发的感悟,探寻其对饮食、生活的态度,呈现其以食物疗愈身心、拒绝内耗的人生哲学。

    【名家推荐】

    在世间漂泊,无论人情冷暖,还是宦海沉浮,总能够寻找到美味来鼓励自己、安慰自己,能够以美食为桥梁建立起快乐。美食是山水四季的产物,因为有了美食,人与自然相通。人也能像自然一样,保持快乐。快乐是古道,青山是馈赠。

    ——陈立(浙江大学教授、《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总顾问)

    卫辉是从研究苏东坡对饮食的态度中,看到了宋代的文化发展 ;又从宋代饮食状态的描述中,看到了苏东坡的思想和情感变化的轨迹。这创新而独特的研究苏东坡的做法,不仅有助于推动“苏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对我们开拓中国文学史、文化史和作家作品分析等方面研究的思路,也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黄天骥(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苏东坡”,其中一个叫吃货。这是“吃货林卫辉眼中的吃货苏东坡”。唯有吃货能理解吃货,唯有诗与美食不可辜负。

    ——胡文辉(文化学者)

    【编辑推荐】

    大宋美食博主苏东坡的吃货日记:一边吃河豚一边感叹死也值了;没肉吃时把骨头啃得太干净导致“众狗不悦”;第一次生蚝像发现新大陆,还叮嘱儿子不能告诉别人,免得别人不远千里来跟自己抢。黄州的东坡肉、惠州的荔枝、儋州的生蚝,这位行走的美食家,从南到北一一尝遍,无论得意还是失意,他总能竹杖芒鞋,在大自然中找到馈赠,享受当下的滋味。

  • 鸟瞰古文明

    作者:[法]奥德·格罗斯·德贝勒 / [法]让-克劳德·戈尔万

    一本可“在纸上游历古埃及”的历史科普书

    20处遗迹纵贯3000年古埃及史

    跟随50幅水彩复原图漫游尼罗河沿岸,体验文明古国昔日的辉煌盛景

    埃及考古学家奥德·格罗斯·德贝勒联合城市复原图巨擘让-克劳德·戈尔万

    将考古成果与艺术相结合,全景式重现生动、鲜活的古埃及文明

    ·

    编辑 推荐

    ★ “鸟瞰古文明”系列丛书第三册,聚焦《鸟瞰古文明:130幅城市复原图重现古地中海文明》中最为繁华神秘的古埃及,详述3000年古埃及史的方方面面。

    ★ 埃及考古学家与城市复原图巨擘强强联手,将考古成果与艺术相结合,保证专业性的同时提高内文的欣赏价值和阅读趣味,全景式重现古埃及文明。

    ★ “在纸上游览埃及”是本书的最大特色,全彩复原图将带领读者按照当年希罗多德的方式在尼罗河沿岸漫步,看到众多遗址在不同时期的模样;书中同时选取埃及史中的重点主题,让读者从不同角度理解法老时代的文明。

    ★ 50多幅复原图及其他各类图片,记录神殿、陵庙、城市、墓地的原貌,讲述历史的同时为读者展示古埃及不同建筑的内外细节。

    ★ 碎片化文字对复原图进行专业性说明,除考古研究成果外,亦有古代旅行家造访埃及留下的记录、神话故事、战役记录、信件、传记节选等辅助性资料,从不同的角度解读法老时代的文化、思想、政治及建筑。

    ·

    内容简介

    复原是考古学的成果之一,除了再现古迹的原貌外,它还使回溯历史变得更加便利,为人们留出想象的空间。本书用 50 幅古代遗址复原图带领读者漫游古埃及,使历史不再仅存于冗长复杂的文字描述中,而是通过复原图细节及相关文字简介体现。作者精选两类古迹—为人熟知的重要城市和已成废墟、难以造访的遗址,以细腻的笔触绘制尼罗河谷中众多神殿、陵庙、城市、墓地及其他基础设施的原貌,再现古代埃及的繁华景象。

    本书摒弃了按时间线叙述历史的传统方式,以古建筑为依托,以所选遗址的地理位置为顺序,讲述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600年共3000多年的埃及历史,每张复原图都配有碎片化说明性文字,文字之间没有逻辑联系,但整体成一完整体系。亦有考古研究成果、古代旅行家造访埃及留下的记录、神话故事、战役记录、信件、传记节选等辅助性资料,从不同的角度解读法老时代的思想与文化的各个方面。

  • 伪历史

    作者:[美]罗纳 德·H.弗里兹(Ronald H. Fritze)

    在《伪历史》中,弗里兹精准地解剖了阴谋论的社会背景。无论是怀疑论者还是信徒,这本书都能颠覆既有的信仰,激励批判性思维

    秘密、腐败、企图控制世界的光明会,能够带来新的世界秩序吗?特朗普是否真的是大型的选举舞弊受害者?伊丽莎白二世是变形的外星爬行生物吗?是谁在背后策划这一切?

    从圣殿骑士团和以色列十个失落部落的神话,到纳粹、犹太人贤士议定书和UFO,罗纳德·H.弗里兹探究了边缘思想和阴谋论:人们为了理解周围世界而选择的思想模式。正如弗里兹所揭示的,当阴谋论、神话和伪历史主宰一个社会的思想时,事实、现实和真相就会被抛在一边。

    这是一本社科版的《达芬奇密码》;一本美国的“走近科学”。

    所有人都听说过这些传闻:这个世界被一个蓝血蜥蜴人群体控制,秘密社团主宰了社会的上层精英;特朗普是美国大选舞弊的受害者。弗里兹深入探讨了荒谬的信仰出现的原因,以学术的严谨揭示了现代神话的出现历程。从神秘的圣殿骑士团到UFO,这本书是对历史和神话感兴趣的读者的必读之作。

    在《伪历史》中,弗里兹精准地解剖了阴谋论的社会背景。他审视了秘密社团的传说、圣殿骑士团神话以及51区外星人的谣言。通过将这些叙事置于历史背景中,弗里兹揭示了神话如何影响我们对过去的理解。无论是怀疑论者还是信徒,这本书都能颠覆既有的信仰,激励批判性思维

    一段令人大开眼界的“走近科学”之旅。从关于以色列十失落支派的说法到爬行类外星人理论,弗里兹航行在垃圾历史的混浊水域中。通过考察这些神话的起源、动机和影响,弗里兹揭示了人类为何对秘密着迷。《伪历史》是在复杂世界中辨别事实与虚构的明灯。

    专业评论:

    弗里兹对这些疯狂信仰的历史以及人们被它们吸引的原因进行了详尽的研究。‘人类喜欢好故事’是他最基本的主张之一,事实上,一些疯狂的理论一开始就是虚构的。” ——《每日邮报》

    在《伪历史》一书中,弗里兹带读者踏上了一段启发性之旅,让读者了解那些被他称为“恶性形式的垃圾知识”。 这本书追溯了怪异幻想爱好者之间的共同联系,从纳粹的超自然崇拜,到外星人绑架论者,再到我们这个斑驳的时代的新馆疫情否认者和QAnon拥趸。” ——《独立报》

    弗里兹最擅长的是探索将人们推入后真相世界的心理机制和历史力量。 ” ——《选择》

    从光照派到蓝血蜥蜴人,揭开美国盛行的阴谋论背后的社会焦虑

    一个秘密和腐败的阴谋组织正在密谋控制世界事务;唐纳德·特朗普是大规模选民欺诈的受害者;扎克伯格是会变形的爬虫类外星人:在关于人的历史中,谎言永不眠!

    作者简介:

    [美]罗纳德·H·弗里兹(Ronald H. Fritze)

    阿拉巴马州雅典州立大学的历史和宗教学教授。他已撰写和编辑十本著作,包括《捏造的知识》和《对于埃及的迷狂》

  • 疼痛帝国

    作者:[美]帕特里克·拉登·基夫

    2021年贝利•吉福德非虚构写作奖

    2021年亚马逊年度畅销书

    2021年《华盛顿邮报》十大畅销书

    2021年《纽约时报》百大好书

    2021年《时代杂志》百大必读书

    2021年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提名

    2021年获奥巴马推荐

    被美国公共广播电台(NPR)、《石板》网络杂志(Slate)、《娱乐周刊》(EW)、《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波士顿环球报》(Boston Globe)、《卫报》(The Guardian)、《泰晤士报》(The Times London)、《金融时报》、《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彭博商业周刊》(Businessweek)、《出版者周刊》(Publishers Weekly)、《明尼阿波利斯明星论坛报》(Minneapolis Star Tribune)、《独立报》(The Independent)、《每日邮报》(Daily Mail)、《新闻周刊》(Newsweek)、《柯克斯书评》(Kirkus Reviews)、《城乡》(Town & Country)杂志、ABC新闻《观点》(The View)节目、Vulture网站、People网站、BookPage网站、Goodreads 网站、LitHub 网站、BuzzFeed 网站推荐为年度好书,并入围2021年《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与麦肯锡(McKinsey)年度商业图书奖、2022年安德鲁.卡内基(Andrew Carnegie Medals)卓越非虚构奖。

    一个旨在解除人类痛苦的医学世家,为何会走上推动药物滥用的道路?

    一个法制完善监管、有力的发达国家,为何会让真正的罪犯屡屡脱罪?

    在光鲜亮丽的幕布之后,又有多少罪恶在悄然进行?

    萨克勒家族——是当代的美第奇?还是贪婪的毒贩子?

    现象级非虚构作家为你揭露萨克勒家族的财富之谜

    在21世纪初期,奥施康定这种止痛药,在美国曾经掀起一股药物成瘾狂潮,其造成的死亡人数高达50万人。而这场惨剧的始作俑者,却是一个慷慨而又神秘的家族——萨克勒家族。

    这个几十年如一日地为文化、教育和科研等领域捐献了数十亿美元的家族,留名于各大著名文化机构——哈佛大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牛津大学、卢浮宫和北京大学,但谁能料想,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在麻醉品为他们带来的巨额利润基础上。

    本书作者在亲自走访200多名相关人士,查阅上万份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为读者讲述的这个关于奥施康定、毒品大流行和萨克勒家族的错综复杂的故事,揭露了资本对学术的操控、对权力的蚕食、对公共利益的蔑视,通过此书,读者既能得以一窥暴利行业的商业逻辑和慈善公益背后的资本逻辑,又能看到有良知的人们如何艰难地赢得这场“歌利亚之战”。

  • 叙利亚

    作者:(法) 马修·雷伊

    叙利亚,这个古老名词一直被用来指代一片拥有灿烂文明的土地。它位于欧亚大陆的十字路口,横跨东西方文明的交界线,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几千年来,叙利亚先后成为亚述、埃及、波斯、希腊、罗马、阿拉伯等周边强权相互竞逐和交流的舞台,无数的军人、教士、商人、游牧者、冒险家在这里上演了一幕幕战争与和平的史诗。正是这样的历史背景,造就了叙利亚破碎而脆弱的社会底色。

    19世纪,随着奥斯曼帝国的逐渐衰弱,叙利亚再次受到了帝国和地方权力交叉的冲击。无论是地方精英的统治,还是来自埃及的干涉,都轮番打破了这里原本就十分脆弱的权力平衡。一战后,一个独立的、立宪的阿拉伯叙利亚王国从奥斯曼帝国的废墟中崛起。然而欧洲列强的介入,使得独立和宪政的梦想最终破灭。伴随着争取国家独立的斗争,这片本就是被拼凑起来的土地,最终在二战后成为一个真正的国家实体,实现了从叙利亚地区到叙利亚国家的转变。然而独立后的叙利亚仍频繁发生暴力冲突,因为这片支离破碎的土地始终无法形成统一的认同。社会、地理、政治和民族的分歧,最终导致军人掌握了政治话语权。迈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后,这个国家再次产生裂痕,暴力与冲突成为叙利亚人挥之不去的梦魇。

    本书的作者马修·雷伊将目光聚焦于叙利亚在1780—2013年之间的历史,探究了造成她破碎而脆弱现状的历史根源。

  • 黄埔军校史

    作者:曾庆榴

    黄埔军校史研究集大成之作

    一座不足9平方公里的小岛,影响了一个时代

    编辑推荐:

    1.凝聚权威学者数十年心血,第一部全面系统的黄埔军校史

    2.大量珍贵一手史料,丰富的历史细节,深度还原历史现场的复杂性

    3.论证严密而新见迭出,对廖仲恺被刺案、中山舰事件、布勃诺夫使团访华等 事件均有独到见解

    ***

    深度剖析黄埔军校“党权”“军权”“政权”之争

    以一校之史而窥中国革命历史走向、国共两党何以走向不同命运

    内容阐释:

    1.“六一六兵变”为何促成了黄埔军校的诞生?

    2.历史为何选中了不足9平方公里的长洲岛?

    3.数学仅考5分,胡宗南为何能入读黄埔?“黄埔学生人均小学毕业”是否属实?

    4.名将辈出,黄埔军校课程设置、教学方针方法有何特色?

    5.淡水大捷、棉湖大捷、惠州攻城之役如何塑造、淬炼与显扬了黄埔精神?

    6.孙中山之死与廖仲恺被刺对黄埔军校的演变有何影响?

    7.“迎汪”事件为何是“军权”“党权”“政权”之争?“迎汪抑蒋”如何演变成“汪蒋合流”?

    8.苏联在黄埔军校的创办和逆向演变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9.“中山舰事件”为何是蒋介石走向最终失败的根子?

    专家推荐:

    全书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史料丰赡,观点明确,笔酣墨饱,洵为黄埔军校历史研究之集大成者,堪称这一专题最为厚重之作。——李吉奎

    本书是中共党史研究权威学者曾庆榴先生的力作。作者充分利用中方(包括港台)、俄方大量原始档案、私人回忆以及官方出版物等史料,全面系统地论述了黄埔军校在广州长洲岛的创建、发展、演变的过程,揭示其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和中国大革命运动的产物,对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本书以校史为中心,而不囿于校史,全面展现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革命波澜起伏、波诡云谲的历史画卷。

  • 当代历史学新趋势

    作者:蒋竹山 主编

    本书旨在针对历史学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与重要研究趋势进行分析,以此提供给学界进行参考。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总结出十个热门及前瞻议题:一、情感史;二、阅读史、书籍史与出版文化;三、文化相遇;四、历史记忆;五、全球史视野;六、帝国与国家;七、环境与历史;八、科学、技术与医疗;九、新史料与历史书写;十、大众史学与公共史学。

    历史学研究的不断发展,需要不断地被认识。西方学界习惯每十年就要进行一次学术的回顾与讨论,同样,本书所秉持的这一宗旨,无疑将对我们继续研究历史有所裨益。整体的走向与趋势,既让后来的治史者心中有数,也让我们在回顾的过程中,看到历史学研究发展的脉络,为史学研究提供新门径。

  • 大宋繁华

    作者:谌旭彬

    关于宋史,近年的潮流是聚焦于其物质与文化的兴盛。写作者与阅读者摒弃传统的“弱宋”印象,重新被《东京梦华录》里的宝马香车、雕梁画栋、集四海之奇珍、会寰区之异味吸引,重新肯定“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繁华,成了两宋的新标签。

    然而,历史上真实的宋朝与当前大众想象的“造极之宋”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本书从双向视角出发,解读两宋三百年间留下的各类史料,重新梳理秦制在所谓宽松时代的汲取机制,探索这时期处于压力之下底层群体的反汲取生存策略,呈现了一个除了繁华的社会表象之外,更加符合历史逻辑的宋朝另一面。

    本书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剖析宋朝社会财富总量增加的原因;第二部分讲述不同时期的宋朝政府汲取的方式,以及百姓如何辗转腾挪求生存;第三部分则是解释了两宋增加的财富没能转化成再生产资本的原因。

    谌旭彬的写作打破了当前大多数宋史著作自上而下的正统史观,聚焦无法在历史中出声的底层群体,呈现他们真实而又残酷的生存状态,揭露了两宋“以九千万贫弱者,供养一千万食税群体”的“繁华”本质,颠覆了其所谓古典中国黄金时代的形象,对全面理解两宋的王朝体制富有启迪意义。

  • 群众

    作者:肖铁

    · 首部关于现代中国群众书写的深度研究,勾勒“群众”话语的脉络,探索现代知识分子与“群众”的相遇和融合

    · 巫鸿、杜赞奇、黄子平、孙江、毛尖盛赞推荐!

    ————————

    此书在我的阅读史上有着重要位置,因为它第一次使我认识到为什么现代是“群众”的时代,“群众”就是现代性。肖铁通过对20世纪中国文学作品、理论翻译和视觉文化的分析,清楚显示出“群众”的崛起是中国从传统王朝到民族国家转变中最激动人心的核心叙事之一,不但成为文学家和艺术家不断建构的对象,也通过这种建构获得了超越个人的主体含义,并以其内在的不稳定性造成浮动的张力。 这些讨论对于理解中国现代文学史和思想史,以及思考当下社会和文艺创作都有鲜活的意义。

    ——巫鸿(美国文理学院院士)

    作为社会性动物,人类趋于聚集,但历史上社会精英大多质疑这种群体。肖铁相当敏锐地指出,在中国的“现代”时刻,权威知识分子试图将人群转变为“群众”——一个自然、顺从地为实现国家进步目标而努力的群体。

    群众活动的不稳定现实必然会躲避这类书写的限制,肖铁扎实的研究展示了心理学、文学等领域的知识分子对归属于群众的矛盾心理。即使是当他们义正词严地构建群众“真实声音”的时候,知识分子们的忐忑不安、进退维谷也常常溢于言表。这本书恰逢其时:在世界各地,民粹民族主义的时代再次来临。我们有必要读一读这本关于现代群众起源的杰作。

    ——杜赞奇(杜克大学东亚研究教授)

    “你不问我,我是知道的;你若问我,当我试图回答时,就不知道了。”奥古斯丁这一关于何谓时间的句式无疑可以套用在对何谓群众的诘问上。在众多现代性概念中,似乎还没有哪个概念比群众更难界定的:看似复数实为集合单数,貌似具体实则抽象,既是沉默的被写体亦为能动的暴力装置。作者通过20世纪上半叶的文学、心理学文本,以美妙的笔触揭示了群众所内涵的现代性悖论。从概念史研究的角度看,本书充满张力的叙述还引申出相反相成的何谓个人的概念,读罢令人掩卷沉思。

    ——孙江(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暨历史学院教授)

    ————————

    中国从王朝帝国到民族国家的转变中,群众作为中心概念,成为现代知识分子思考自我和国家,探寻启蒙与革命的想像载体。本书通过对小说、哲学、诗歌和心理学论著的细读,分析现代中国文化与政治想象中群众的核心性和历史性,更把中国群众话语放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全球知识语境下,挖掘被忽视的跨国互动和差异。这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综合文学研究、思想史、批判理论和人类科学史,凸显现代人类科学知识的形式、新兴艺术的表现和不断变化的政治诉求之间的纠葛。

    现代中国群众话语激发主体性,鼓舞行动,既促进也限制了关于团结的表达,因此同时扩展并约束了大众政治兴起时期政治的地平线。作为第一本关于现代中国文学和思想中群众美学与政治的深度研究,本书审视革命时期现代群集想像的许诺和羁绊,并放眼于后革命时期集体生命的重新思考。

  • 爱有差等

    作者:李竞恒

    围绕华夏制度文明,探讨原始儒学思想精髓。从孔孟原典出发,全面剖析先秦儒家的政治、经济、福利等多维度的制度构建,深挖先秦儒家制度的文化内涵。

    周振鹤、刘强、鲍鹏山、吴钩一致推荐!揭示先秦儒学真义,滋养现代文明之魂

    【内容简介】

    围绕华夏制度文明,回溯儒学的源头,深挖先秦儒家思想精髓。全书分为“政论”“经济”“文化”三大部分,从孔孟原典出发,融合多学科知识,归纳并阐述先秦儒家对国家治理的各项制度主张,全面剖析了原始儒学在政权组织形式、刑罚、税收、资源分配以及社会福利等多维度的制度构建。作者认为孟子的爱有差等是文明社会的基石,不仅深入挖掘了儒家文化的精神内核,还特别强调家庭、家族和社区在文明社会建设中至关重要的地位,揭示原始儒学在铸就现代文明制度方面的深远影响和滋养现代文明精神的重要意义。

    【本书看点】

    1. 围绕华夏制度文明,回溯儒学的源头,深挖先秦儒家思想精髓。周振鹤、刘强、鲍鹏山、吴钩等一致推荐。

    2. 呈现一个全面立体的先秦儒家思想体系。全书分为“政论”“经济”“文化”三编,从孔孟原典出发,全面剖析先秦儒家的政治、经济、刑罚、福利、统筹分配等制度构建,尽可能展现先秦儒家思想为解决政治文化问题所提供方案的全貌。

    3. 主题新颖,理趣不凡。围绕原始儒学的核心精神,书中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并且发人深省的观点,比如:臣子并不总是将君主视为最高价值;储蓄思维能够启发教育,是家族经久不息的重要条件;劝酒的实质是一种服从性测试,灌酒不是礼,而是礼崩乐坏的产物。

    4. 知识结构开阔,汇通古今中西。从经济学、法学、考古学、人类学等多学科切入,将古今中外的知识、文化、思想等融会贯通,深化和开拓了“原始儒学”话题的探讨。

    5. 揭示原始儒学精神对于滋养现代文明的时代意义。回溯先秦时代原始儒学的源头,挖掘其现代意义与生活价值,凝练原始儒学旨在实现个体完善与社会和谐的精神与举措,为当代婚姻家庭、市场分工、社会救济等问题提供借鉴与养料。

    【名家推荐】

    李竞恒这本“软学术”随笔式的小书,思路比较广阔,用现在网络术语说,叫有“脑洞”。许多话题都不是按照一般“传统文化研究”角度,而是能从大、小共同体之辨,从人类学的“邓巴数”等角度谈出新意来。至少就阅读感受来说,是很好玩的,语言也浅白易懂,相信热爱阅读的读者,无论是否赞成其观点,都应该会对这本书的内容产生兴趣。

    ——复旦大学特聘资深教授周振鹤

    竞恒此书,以原始儒学的问题意识,汇通苏格兰启蒙的脉络与方法,将中、西方优秀正典结合起來。使用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人类学等多学科交叉写作,去揭示原始儒学精神对于滋养现代文明的时代意义。

    ——上海开放大学教授鲍鹏山

    在我所认识的80后学者中,若论闻见之广、学养之厚、才华之俊、思力之敏,李竞恒恐怕要算十分特出的一位。其学出入古今中西,博而能约,专而不滞,新而有守,辩而可亲。此书通过对“爱有差等”的“小共同体”社会文化传统的文明性的阐释,充分释放了原始儒学的真精神,拓展了现代文明的新视野,既有正本清源、抽丝剥茧的辨析,又不乏新人耳目、曲径通幽的巧思,相信此书定会给读者带来“脑洞大开”和“欲罢不能”的阅读体验。

    ——同济大学教授刘强

    李竞恒兄笔下的中国传统,不是故纸堆里的陈旧知识,而是内在于中国人血脉、历久弥新的思想资源,是时至今天仍然可供我们安身立命的精神养分。现在李兄的文章结集出版,我在羡慕之余,更想推荐给更多朋友阅读。

    ——宋史研究者、《风雅宋》作者吴钩

  • 神器有命

    作者:冯渝杰

    “神圣汉帝国”的证成,关键在于深掘当时人的感知和体认,本书即是围绕原始道教的成立、汉魏禅代的发生与汉家秩序的崩解所展开的一次“心灵考古”。为消弭“汉家”构造中的家、国对立,谶纬以其超验的神圣叙事“为汉制法”,由此达成融通公、私的“天下一家”构想,“汉家”遂成为天下人的信仰空间。因为解灾除厄、归命汉家的普遍强烈愿望,“致太平”不仅成为贯通汉末经学、谶纬、道教的知识基础与共同主旨,也成为士人、隐逸、宗教群体的行动指南与价值归宿,还是促成汉魏禅代及汉家秩序解体的思想和信仰要素。以汉帝国神圣性格为轴心,思想与历史交互推进,渐次展开为汉家→王汉→师汉→辅汉→代汉→忆汉的演进轨迹,浮现出谶纬神学、原始道教与汉家德运终始的内在逻辑

  • 故国曾在

    作者:[巴勒斯坦] 萨里·努赛贝 著 / [美国] 安东尼·戴维 文字协助 / 萨里·努赛贝 / 安东尼·戴维

    人类最可怕的悲剧之一,就是过度沉迷于自己的悲剧而忘记对其他人的好奇,忘记去了解其他人经历过的悲剧;尤其是面对仇敌的时候,我们有没有能力去理解他们的生活呢? 本书的作者萨里·努赛贝正是一个葆有这种好奇心的人。

    萨里·努赛贝出身于历史悠久的阿拉伯家族,他记忆中的巴勒斯坦曾是多种文化共存的祥和之地,然而随着两次世界大战的余波与数次中东战争,这一地区成为暴力与割裂的代名词。巴以冲突是如何源起与演变的?为何国际社会多次斡旋都无果而终?巴勒斯坦的年轻人如何看待国家的未来?作为历史的亲历者,萨里讲述自己与家族的爱憎沉浮,以及巴勒斯坦人的艰难求存;他的人生也是巴勒斯坦历史的缩影。从一心治学到游走于巴以政权之间促成和谈,他的经历颇为戏剧性,曾被巴勒斯坦人斥为“叛徒”,又被以色列当局抓入监狱。

    中东冲突很难找到“中间立场”,萨里可谓在夹缝中生存,但他始终坚持和平与共情。在犹太人的苦难已经广为人知的今天,探索巴勒斯坦人的视角或许可以令我们对中东问题,甚至是更为宏大复杂的问题,形成更完整全面的认知。

    ◎ 作品看点/编辑推荐

    ★ 打破偏见,兼听则明。从被忽视已久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视角,重新审视巴以困局

    从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到大量以纳粹大屠杀为主题的书籍,犹太人的血泪已广为人知,古城耶路撒冷似乎也成为犹太人的“应许之地”。但我们却鲜少听到巴以冲突中的另一方——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声音。纵观历史与这个时代,这本书都是难得一见的稀缺之作,它从巴勒斯坦人的视角解读巴以困局的起源与演变,被哈佛大学学者誉为“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文本”。

    ★ 巴勒斯坦公共知识分子、和平运动先驱亲述,回顾多方奔走、夹缝生存的大半生

    作者萨里·努赛贝出身于扎根在耶路撒冷1300多年的古老阿拉伯家族,他深谙阿拉伯文化,青年时代被身为开明政治家的父亲送往欧美顶尖大学留学,因此具有多元文化视野。在目睹中东战争与巴勒斯坦人的苦难后,他放弃书斋生活,与英国妻子一同回到耶路撒冷安家。他一方面在巴勒斯坦高等教育机构任教,将和平的理念传递给年轻一代;一方面与阿拉法特治下的巴解组织接触,任巴解组织驻耶路撒冷代表,与以色列进行斡旋。他致力于在巴以问题中找到“中间立场”,开辟反思与对话的空间,几经碰壁但不改初衷,正如他在书中说,“这些年来,我也有不少理想被无情摧毁,但我相信人生远远不是种种错误所能概括”。

    ★ 是传奇的个人史、起伏的家族史,也是巴勒斯坦历史的缩影

    伴随着数十年漫长战乱与冲突,作者的长辈带着对往昔辉煌的追忆,带着对未竟事业的遗憾老去,作者的孩子在动荡中出生、成长。巴勒斯坦的历史在几代人的记忆中传承,但人们似乎渐渐淡忘了,巴勒斯坦也曾是多种文化共存的祥和之地,而如今这片土地却成为暴力与割裂的代名词,这样一段悲情的历史引人深思。

    ★ 凸显利益相关方的微妙心态,直击复杂局势。关注平民,特别是青年一代处境

    和平看似众望所归,但作为和平运动的领导者,作者却被以色列人抓入监狱,一度被认为是比恐怖主义者还危险的人。而在巴勒斯坦一方,领导者的态度也耐人寻味。国际社会多次斡旋巴以冲突均无果而终,哈马斯的日益壮大令局势更加复杂。在讲述自己戏剧般经历的同时,作者也揭示各方微妙的心态与立场,并着力展现巴勒斯坦平民特别是青年一代的处境。

    ★ 梁文道力荐并撰写导读,知名译者何雨珈倾情献译

    文化学者梁文道撰写导读,令读者轻松获得背景知识,进入阅读状态。知名译者何雨珈倾情献译,译笔纯熟流畅,生动再现原著风貌。

    ◎ 评论推荐

    萨里·努赛贝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讲述引人入胜的故事,这也是他动人的个人经历。他极为正直地展现着真挚有益的政治愿景。在中东冲突中很难找到“中间立场”,但他开辟了一个反思和对话的空间,平衡了历史的狡猾与个人带有讽刺意味的冒险和抱负。在面对复杂处境时,他展现了充满希望、慷慨正义的景象,使这本书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文本。

    ——霍米·K. 巴巴,哈佛大学人文学科高级顾问

    《故国曾在》是一部敏锐、伤感、幽默的回忆录,它重新审视巴以问题的悲剧,也描绘了巴勒斯坦社会的生动图景。

    ——阿摩司·奥兹,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作家,《爱与黑暗的故事》作者

    恶棍与受难者,爱国者与傻瓜,战争与和平,背叛与腐败,当然也少不了一段浪漫往事……这本书戏剧般展现了巴勒斯坦近几十年的历史。

    ——阿摩司·埃隆,《纽约书评》

    最可怕的悲剧就是过度沉迷于自己的悲剧,这时候我们很容易就会忘记其他人的故事,忘记了对其他人的好奇,以及对其他人可能经历过的悲剧的了解……萨里·努赛贝就有这样的好奇心。

    ——梁文道

    这是有史以来对巴以冲突最好的个人记叙之一。

    ——伊桑·布朗纳,《纽约时报》

    太精彩了……强烈推荐给想了解巴勒斯坦民主困境的人。

    ——克里斯托弗·希钦斯,slate杂志

    一个令人钦佩的人写的一本令人钦佩的书。

    ——莱昂·维塞尔蒂尔,《纽约时报书评》

    《故国曾在》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书,对问题进行了清晰的阐述,并对双方的博弈进行了精妙的分析……这个复杂的人——精明、理想主义、务实、梦想家、和平战士——非常值得了解。

    ——查尔斯·马修斯,《旧金山纪事报》

    引人入胜……《故国曾在》聚焦受困的希望,进行了一项伟大的研究。

    ——罗伯特·马利,《华盛顿邮报》

    在一场妥协常常被视为叛国的冲突中,努赛贝为了公平与和平而斗争。这是一本难得一见的书,它内容宏大、令人钦佩,而且非常有趣。

    ——杰弗里·戈德堡,《洛杉矶时报》

  • 远西旅人

    作者:皇甫峥峥

    ☆从闭关锁国到开眼看世界,晚清士人如何重建对国际局势的理解?与外界的交流如何带来观念的变革?

    ☆晚清外交风云录,一书尽览中西交汇的智慧与抉择!

    ☆斌椿、志刚、张德彝、郭嵩焘、曾纪泽、薛福成,六位旅西使臣书写西方模式的转变。

    ☆北美历史学界对于晚清外交史研究转向的风向标之一,美国图书馆协会2019年度杰出学术出版物。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探讨了晚清时期中国人对西 方的认识与外交信息体系的构建过程。作者通过考察六位出使欧美的使臣的书写模式,揭示了从1860年代初到1895年间清朝如何逐步重建与西方列强交涉所需的外交信息体系。本书突破了传统学科界限,结合外交史、文学史、思想史与信息史,详细解读了晚清外交官如何书写“西方”,并分析了这一过程中信息秩序的演变。

    书中不仅结合了传媒学理论,剖析了使臣们如何运用不同体裁和传递方式构建西方叙事,还探讨了信息在阅读集团中的演变和重新利用。同时,本书将宏观叙事与微观历史相结合,展示了晚清士人信息采集的多元性、内外张力,以及使臣自身文化、思想、社会关系对其信息整理方式的影响。

    全书分为八章,从清朝政府对国外信息采集的局限开始,逐步展现了出使大臣的身份转变、驻外使臣的制度化、文书流通的电信化以及江南私人出版业对清政府信息掌控的颠覆性。最终,在甲午战争前夕,晚清士人对于西方形成了与官方意识形态相交错的共识与话语,这一观念变革与使臣们构建的信息秩序紧密相连。本书为理解晚清时期的中西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深刻的分析。

    【名家推荐】

    在这本见多见广、争论激烈的书中,皇甫重写了晚清中国与西方外交互动的历史。由于没有一个单一的中国,也没有一个固定的、内部一致的西方,中国的外交家们毫不奇怪地发现,他们所发现和所写的西方与他们自己所代表的不同观点密切相关。

    ——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 柯文(Paul A. Cohen)

    在皇甫丰富而易读的叙述中,19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不再是西方奇迹的一维监视器,而是复杂且完整的人类个体,对他们的传统和周围的世界有细致入微的理解。她的工作肯定会改变教学实践,并获得对19世纪中国思想史的理解。

    ——华盛顿大学历史系教授 盖博坚(R. Kent Guy)

    这项重要的研究通过清朝最早的驻欧外交代表的眼睛,提供了对“西方”的诱人一瞥。皇甫一丝不苟地重建了这些人物丰富的认知宇宙,并证明了感知“他者”的行为随着1860年后新信息秩序的出现而改变。

    ——迈阿密大学历史系教授 斯蒂芬•哈尔西(Stephen Halsey)

    结构和语言都很优雅……表明总理衙门的外交努力促使人们对已知和未知地区的思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美国肯塔基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墨安屴(Emily Mokros)

    皇甫对档案、电报、私人信件和报纸的仔细挖掘,加上她对外交官日记、政治文章、旅行写作和诗歌的细致阅读,为专业外交使团和新信息秩序的复杂历史的出现提供了许多批判性和原创性的见解。

    ——《中国近代史》 Ke Ren

  • 大庆

    作者:侯丽

    唐晓峰、戴锦华、裴宜理、宋念申、严鹏、班宇 诚意推荐

    复兴之路的建设奇迹,一座城市从诞生到震惊世界的故事;

    前三十年的历史缩影,揭开共和国石油生命线的神秘面纱

    曾经高度保密的共和国城市大庆,将在这本书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全景式讲述石油工业的中国发展史,重点关注新中国前30年政治逻辑下的具体实践,体认大历史中女性个体的理想、情感和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为《复兴文库》作序时强调,“以史为鉴察往知来,在复兴之路上坚定前行”。其中,特别指出“通过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不懈努力”。在革命与改革之间的“建设”,指的就是1949-1979年社会主义建设,而“大庆”就是这其中最好的代表。

    --

    一本城市史研究的别致之作,是关于大庆油田这座模范“城市”如何成为时代工业地标的故事。国外关于城市的书籍非常多,但中国学者自己写的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而且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如此密切的著作,却不多见。《大庆:为了石油的建设》着重探讨社会主义中国早期建设、城市化和工业化战略、土地和资源利用,以及城乡分化等问题。书中采用双线叙事,一方面透过大庆城市的设计与建设,折射出新中国前三十年历史环境变化及政治路线选择;另一方面通过女规划师晓华的个人经历,讲述她在大庆的工作、生活与大历史中的个体抉择。双线交织,互为补充。书中记录的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的持续改革,以及城市建设在国家和地方一级的协商方式,殊为难得。同时也涉及粮食和能源的故事,这是决定新中国生死存亡的两大关键因素。

  • 三国前夜

    作者:张向荣

    洛阳城北的夏门,四方之通衢,人流如织;因为面对北邙山,亦是人鬼殊途之地。

    夏门外的门亭,自然是迎来送往,好不热闹。大将军梁冀特意把李固、杜乔的尸体扔在夏门外,好让天下人都能看见,即使贵为三公,和他作对就是这般下场。他还下令,如果有人胆敢悼念哭丧,一律以罪论处。

    梁太后同 意杀死“李杜”,既有维护梁氏家族的私怨,也有对士大夫为维护礼教而迸发出的力量的担忧。“李杜”之死仿佛一曲前奏。二人为了天下的纲纪而被权臣所杀,把汉家天下的和谐表象撕开了一道口子,那个老问题再次被抛出来:

    天下到底是汉家之天下,还是天下之天下?

    这将成为此后一百年风云变幻的核心,隐藏着汉家是存续还是终结的密码。

    ————————————————————

    旧邦新命,共致太平,重重吊诡,逐鹿群雄

    《祥瑞》作者张向荣再探汉家故事

    礼教与秦制混合互补,家国天下因何坍塌?

    皇帝和士大夫残酷共生,谁才是最终赢家?

    以群风群貌挑战刻板印象,填补东汉书写空白

    李开元、于赓哲、刘勃、仇鹿鸣——力荐

    ————————————————————

    《三国前夜》是青年文史作家张向荣的全新历史非虚构力作,接续《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本书主要讲述被新朝洗礼过的“第二汉朝”是什么样子,儒学在培养“哲人王”的道路上失败后怎样延续自己的文化生命。东汉在前期就拥有了较为成熟的政教体系,即“秦制—儒教”政制,这是稳定汉家天下的“底层逻辑”,然而其中的张力最终促成了秦汉帝国的灭亡,数百年的“大一统”由此崩解。

    本书重点关注东汉后期桓、灵二帝近五十年的执政生涯,同时全面系统地还原党锢之祸的始末,细致考察党锢中人的心态、目的、行为,解读儒家在其中到底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士大夫政治”如何定型,为什么从辅佐汉朝走向了辅佐三国。

    作者尝试以“群像”书写呈现这一时期士大夫、宦官、宗室以及群雄之外普通人的观念乃至时代风貌,辅以图表梳理人物关系,进而追问:东汉的皇权虽然崩解了,但“秦制—儒教”这一结构并未随之覆灭,它又如何寄托在新兴的儒家士大夫身上,得以在后世不断重建?

    ————————————————————

    文学研究的对象,是文学作品,作家及其作品,是文学的主体。历史学研究的对象,是作为往事的历史,历史由谁来书写,成了历史的空白。张向荣先生的学术专业是文学研究,他先写成《祥瑞》,今又写成《三国前夜》,用自己热爱的非虚构历史写作,填补了历史书写的空白,值得阅读,也值得深思。 ——李开元

    一切危机都起自于青萍之末,高厦倾覆之时才能看见根基之腐烂。本书是对三国乱局根源的把脉。——于赓哲

    把繁复的学术研究转化为轻盈叙事的笔力罕有其匹。没有核心事件,没有主要人物,却把二百年政治生态、社会风气的变迁呈现得行云流水,浓墨般的暗夜,终于弥漫得浩瀚无垠。——刘勃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这段话,提示在当时人心中,三国历史实际上处于东汉中期以后诸种问题的延长线上,本书则尝试勾勒出这一线索。——仇鹿鸣

  • 有为有守

    作者:许纪霖 等

    ★ 许纪霖、瞿骏、宋宏、王晓渔、王儒年、唐小兵、储德天、郑志峰两代学人传承共著,一部了解近代知识人无法绕开的必读书

    ★ 勾勒中国知识分子黄金时代的文化地理版图,网罗民国文化名流的“朋友圈”

    ——————————————————————————————————

    ☆ 血缘、地缘、学缘,在“士绅社会”向“知识人社会”的近代转型中,

    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地理版图是何种样貌?

    社会文化的结构性变迁如何推进和制约了知识分子的公共角色?

    ☆ 聚焦知识分子聚散分群的地理纽带,重现知识分子文化生产的空间网络

    两代学人耕耘,打造知识分子社会史论域开拓之作

    ——————————————————————————————————

    本书聚焦于1895—1949年间中国知识分子的人际交往、私人脉络、团体组织以及与城市公共媒体的关系,是一部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社会文化史。本书以丰富的史料,生动的笔墨介绍了梁启超、陈独秀等众多著名知识分子的社会交往,亲疏聚分。

    当科举和门第嬗变为学校和文凭,以儒家文化为共同价值观的思想框架逐渐解体。从朦胧且短暂的新文化联盟,到各种各样的主义与流派,聚散分群的近代知识分子群体构成了近代中国耀眼的知识光谱。

    在这样一个大转型时代,知识分子身处都市并接受了新式教育,作为思想文化的主体,他们承担着启蒙大众的使命,而作为启蒙者,他们自身又面临着从传统向现代怎样的转型?

  • 最后的世界帝王

    作者:[德]奥拉夫·B. 拉德

    号称“世界奇迹”的传奇皇帝,

    “世界帝王”的最后光辉

    【编辑推荐】

    很少有君主像腓特烈二世这样,身上被贴了各种标签。他就像戏剧人物,在历史舞台上轮换着各种面具。

    他是“阿普利亚的男孩”,因为他来自西西里,幼年多灾多难。他是诗人,自己写诗,资助西西里的诗人群体。他是鹰隼爱好者,喜爱研究鸟类,热衷驯隼狩猎。他是风流情种,有很多情人。他是“救赎者”,因为他参加十字军,与埃及苏丹谈判,兵不血刃拿下圣城耶路撒冷。他又是“敌基督”,因为他行为放荡,宽容异教,与教宗争权。他是“暴君”,因为他对待敌人残酷无情,给帝国带来西西里的专制作风。

    在丰富生动的历史细节的基础上,本书作者论证腓特烈二世的统治是建立“世界皇权”的最后一次尝试。腓特烈死后,神圣罗马帝国走向分裂,但世界帝王的理念变成了特殊的政治遗产,腓特烈成了一个模范君主符号,寄托了后人重塑德意志国家的理想。

    【内容简介】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是传奇的帝王,本书展现了他复杂多面的一生。他生于西西里,先为西西里国王,后成为德意志国王,进而登上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之位。他颇有统治手腕,重视法律,颁行《梅尔菲宪章》;经营建设西西里的堡垒防御网络,参加十字军战争;与苏丹谈判,兵不血刃拿下耶路撒冷。他多才多艺,爱好文学,资助西西里诗人群体;喜好研究鸟类,热衷驯隼狩猎。

    在这些历史细节的基础上,本书论述了腓特烈二世的统治是建立“世界皇权”的最后一次尝试。他死后,虽然神圣罗马帝国走向分裂,但世界帝王的理念变成了特殊的政治遗产,影响了之后的德意志。

    【媒体推荐】

    这本书非常刺激,讲述也令人愉悦;精挑细选、巧妙注释的插图让本书增色。拉德由此优雅地完成了为腓特烈作传的艰巨任务。——约翰内斯·弗里德,《时代周报》

    在这本迷人的书中,通过理解、思考和令人难忘地审视一切,拉德让读者成为共谋者,一起搜寻(施陶芬人)腓特烈二世的身份线索。这有一种类似于侦探小说的吸引力。——沃尔夫拉姆·许特,《辉煌与苦难》杂志

    拉德描绘的“世界奇迹”腓特烈的形象,有很多惊人的方面,令人着迷。最重要的是,这个形象非常生动,作者描绘时保持着尊敬而不敬畏的距离。——克里斯蒂安·约斯特曼,《南德意志报》

    拉德设法用多彩的方式将一个古老的时代拉近到读者面前。——吉纳维芙·吕舍尔,《新苏黎世报》

  • 君子时代的争霸

    作者:何晋

    500年中国历史格局的大转型,

    就从春秋时代开始。

    作者笔下的春秋史,不是封建秩序的黄昏,而是贵族社会落幕前的绝响。

    『这是一个令人神往的时代,人们质朴率性却又能老谋深算,打起仗来轰轰烈烈却又能彬彬有礼,说起话来委婉文雅却又能直抒胸臆,做起事来循礼遵德有时却 又荒诞不经』

    ◎编辑推荐

    1.书中附有《春秋历史年表》、赠送《春秋历史大事记》彩色信息图,通过信息图,读者能够直观感受史家称春秋时期是“礼崩乐坏”的原因。

    2.历史线索非常清晰,全方位呈现事件发展的前因后果,串联各国争霸的互动始末,让春秋的历史不再有叙事错乱之感。比如,“烛之武退秦师”、“顺手牵羊”、“秦晋崤之战”的故事,背后是一连串的经典故事:“烛之武退秦师”是引子,“蹇叔哭师”、“王孙满观师”、“弦高犒师”是“征途”,“顺手牵羊灭滑国”、“秦晋崤之战”组成了“归途”。

    3.不再是春秋五霸,而是春秋七霸的故事。作者增加了郑庄公、宋襄公小霸的故事,补齐了春秋霸主此消彼长的历史发展线索。读者可以增加对于小霸、主霸的历史发展脉络的理解。

    4.相比于其他春秋历史的作品,作者重视鲁国和卫国的历史,给予它们相称的历史叙事篇幅,彰显它们的作用。

    5.本书以《左传》为文本基础,在讲述春秋历史故事的同时,串讲涉及到的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常识,如政治制度、礼乐制度、节令、春秋时期女子的姓名问题、服饰、饮食等,将文化常识置于具体生动的历史语境下讲解流变。这些文化常识正是理解《左传》和春秋历史的基础。

    ◎推荐语

    《春秋》是“一部诸夏的国际史,亦可称为乃是那时的一部天下史或称世界史”,“是把天下一家的大一统观点来写的一部世界通史”。

    ——钱穆:《中国史学名著》

    《左传》文章优美,其记事文对于极复杂之事项──如五大战役等,纲领提挈得极严谨而分明,情节叙述得极委曲而简洁,可谓极技术之能事。其记言文渊懿美茂,而生气勃勃,后此亦殆未有其比。又其文虽时代甚古,然无佶屈聱牙之病,颇易诵习。故专以学文为目的,《左传》亦应在精读之列也。

    ——梁启超:《要籍解题及其读法》

    至《左传》之纪事,则愈读愈觉其可信,其史料价值实尚在《国语》之上,甚至在《春秋经》之上,可与匹者《论语》一书而已。

    ——童书业:《春秋史》

    ◎内容简介

    本书以《左传》的记事为基础,偶尔也参考其他文献如《国语》《史记》、诸子著作中的相关内容,以春秋时代争霸为主线,讲解整部《左传》记载的二百四十多年间各诸侯国的重大史事。

    《左传》里记载的史事头绪纷繁、内容离散,一般读者不便把握前后的因果联系,因此,本书在完全忠实于《左传》原书原文的情况下,将相关史事的零碎记载抽绎出来,按照时间先后重组综合,用浅显的文字加以阐释和重述,不仅使史事的完整得到凸显,而且还试图揭示史事彼此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希望本书能为愿读《左传》原典的读者提供一些帮助,同时也想为一览整个春秋时代历史风貌的读者提供一点参考。

  • 翻译与近代日本

    作者:[日] 丸山真男 / [日] 加藤周一

    以翻译史线索勾勒日本近代史轮廓

    一部另辟蹊径的简明日本近代思想史

    【内容简介】

    这本书可以说是一部另辟蹊径的简明日本近代史或日本近代思想史。

    日本知识界的两位大家丸山真男和加藤周一,以问答形式展开对话,由翻译角度切入日本近代化进程中思想与文化的巨变,尤其着重探讨从接纳朱子学转向吸取西洋学这一变迁中,知识人通过翻译所做的贡献。

    日本思想史何以那么重视荻生徂徕?为何福泽谕吉的影响如此巨大?近代日本为什么要打着尊皇攘夷的口号推翻幕府?日本又是如何走向国家主义的?

    全书议题深入而尖锐,讨论轻松而灵动,一问一答间,历史转折点中知识人的努力被一一道来。

    【编辑推荐】

    在社会发展以及文化交流的过程中,翻译对社会和文化都有巨大影响。探究日本翻译发展史的核心问题——比如翻译的目的是什么?翻译什么?如何翻译?,可以说是从翻译的角度,对日本近代史或日本近代思想史 的简明介绍。从这个意义上,《翻译与日本近代》可以说是一本关于日本近代史或日本近代思想史的简明入门书。

    这也是一本真正的“大家小书”:两位日本思想界的重量人物,以对话形式进行探讨和引导,逐步深入话题,从翻译角度勾勒日本近代史轮廓,好读易懂又不失深度。

  • 城堡、战役与炸弹

    作者:[美] 尤尔根·布劳尔 / [美] 休伯特·范图伊尔

    私人军事公司能否取代征兵制?

    战争期间大规模的空袭是否行之有效?

    核威慑如何取得最优解?

    怎样降低反恐战争的成本?

    当战争重新回到我们的视野,在纷纷扰扰的立场争吵之外,如何使用一种冷静理性的视角重新认识动荡的世界变得格外重要。

    ——————————

    【内容简介】

    穿越战 火硝烟,《城堡、战役与炸弹:关于战争的七堂经济学课》为读者掀开了一扇通往军事学与经济学交汇之地的大门。作者深入分析七个时代里的不同案例,抵达更遥远的地方和更久远的过去,从机会成本、预期边际成本和收益、资本-劳动替代、边际收益递减、信息不对称等原则出发,探讨了中世纪盛期城堡的建设成本、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城邦的私人军事承包商的性质和作用、启蒙时期将军们的战役决策、美国内战中的“信息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德国的战略轰炸,以及法国发展核武器的决定等战争史上的重大问题。

    两位作者也谦逊地承认,尽管经济学理论非圆满无缺,但他们仍希望通过注入经济学的理论活水,给陈旧的军事史注解带来全新的阐释视角。

    ——————————

    【编辑推荐】

    ⭐ 深入浅出,以史为鉴,通过经济学入门理论重写千年战争史

    本书作者尤尔根·布劳尔和休伯特·范图伊尔坚信以经济学的视角来书写战争史,通过经济理论的角度来重塑战役过程将会给军事学领域带来新的洞见。

    为此,本书精心选取六条经济学基本原理——机会成本、预期边际成本与收益、替代、边际收益递减、信息不对称和隐藏特征以及隐藏行动和激励协调,使用简单的基础概念,总结成七堂课,跨越七个时代,深入分析历史上耳熟能详的著名战役和历史事件,重新审视现有的军事理论。哪怕是对经济学理论一窍不通的读者也可以放松心情,跟随作者的推理,从阅读中收获乐趣。

    ⭐ 经济学版《枪炮、病菌与钢铁》,说透战争背后的复杂逻辑与动机

    回顾过去,战争与经济史的著述颇丰,其中大部分探讨了“如何为战争筹备物资”“战争在国内外造成的经济影响及后果”等人们期望经济学家能够解决的问题。但实际上,经济学可以延伸得更远,深入实际作战的行动领域,例如解释经典战役背后的逻辑与动机。

    在探讨城堡建造成本时,梳理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可以进一步分析当时君主们愿意投入巨额资金建造城堡背后深层次的动因;而在研究核武器发展时,利用经济学理论则能够帮助读者思考常规部队与核力量之间成本效益比较,并探讨法国是否通过发展核武器来重塑自身地位等问题。

    与贾雷德·戴蒙德的畅销书《枪炮、病菌与钢铁》一样,本书从其他研究领域,特别是经济学领域汲取新鲜血液、补充理论,改变了过往一潭死水的军事史叙事,呈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阅读感。

    ⭐ 和平经济学领域权威力作,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托马斯·C. 谢林重磅推荐

    本书虽然是一本通俗历史读物,但每一个独立章节都对学术知识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挖掘被传统历史理论忽视的视角,填补军事史研究的空白。作者尤尔根·布劳尔是美国乔治亚州奥古斯塔大学的经济学名誉教授,和平经济学领域权威研究专家,出版了多部重磅作品,学术专业性备受赞誉。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托马斯·C.谢林盛赞本书是“严肃的、有创造性的、重要的”。

    ——————————

    【专家推荐】

    “读完序言,我的疑虑消失了,第一章增强了我的期望,第二章让我信心倍增。这项研究是严肃的、有创造性的、重要的。作为一名经济学家,我很高兴看到经济学被如此专业地应用在对战争历史中重大决策的阐明上。”

    ——托马斯·C. 谢林(Thomas C. Schelling),马里兰大学,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很少阅读一本书能够提供如此丰富的回报。毫无疑问,布劳尔和范图伊尔这部作品是以贾雷德·戴蒙德为蓝本的学术著作,将这位经济历史学家带入跨越一个世纪的领域,打开了我的眼界,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我对自己以为了解的过去有了更广泛、更深刻的理解,我的教学也因此得有所改变。我享受这次旅程。我对作者感激不尽。”

    ——约翰·J. 麦卡斯克(John J. McCusker),三一大学

    “将经济学引入军事历史评估中,[作者们]也带来了启示。[作者们]把他们的跨学科视角投向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雇佣军安排;马尔博罗、弗里德里希大王和拿破仑的战争;格兰特在美国南北战争中的战役;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轰炸。结果总是激动人心的。”

    —— 马丁·沃克尔(Martin Walker), 《威尔逊季刊》(Wilson Quarterly)

    “作者对大量文献进行了有说服力的综合梳理,向非专业人士有效地展示了基本的经济学概念是如何帮助人们深入了解战争的本质的。”

    ——《选择》(Choice)

    “布劳尔和范图伊尔对军事史的分析和讨论引人入胜,反映了近期人们对冲突的经济层面和战略选择的财政重要性的浓厚兴趣……本书的优点包括:材料和写作风格清晰明了,所使用的经济理论和历史案例通俗易懂,以及各种插图和补充材料十分丰富……我衷心地向所有对军事史以及经济学理论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结果感兴趣的人推荐这本书。”

    ——贾里·埃洛兰塔 (Jari Eloranta),《经济史期刊》(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更仔细地研究经济与战争之间的历史关系是有必要的……《城堡、战役与炸弹》并不是这种书。它的标题表明它可能是另一种风格,讨论的范围更窄,但可能更具启发性:试图解释战争中的决策是考虑经济因素后的产物。”

    ——《国际历史评论》(The International History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