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柏拉图

  • Four Texts on Socrates

    作者:Plato,Aristophanes

    Widely adopted for classroom use, this book offers translations of four major works of ancient Greek literature which treat the life and thought of Socrates, focusing particularly on his trial and defense (the Platonic dialogues Euthyphro, Apology of Socrates, and Crito) and on the charges against Socrates (Aristophanes' comedy Clouds). This is the only collection of the three Platonic dialogues that also includes Clouds, a work that is fundamental for understanding the thought of Socrates in relation to the Athenian political community and to Greek poetry.Thomas G. West's introduction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principal themes and arguments of the four works. There are extensive explanatory notes to the translations. For this new edition, Thomas West has revised the introduction and updated the annotated bibliography, which includes the best of the secondary literature on Socrates and on the texts included in this book.In their translations, the Wests capture successfully the simplicity and vigor of straightforward Greek diction. They strive for as high a degree of accuracy as possible, subordinating concerns for elegance and smoothness to the goal of producing the most faithful and most reliable English versions of these texts.
  • 《吕西斯》译疏

    作者:柏拉图

  • 哲人的无知

    作者:(德) 费勃

    本书内容紧紧围绕着柏拉图的写作性质问题。按照图宾根学派的看法,柏拉图在传世对话之外另有不传之秘。根据该派的考证,古典文献中不乏关于柏拉图秘传学说的隐踪,只有搞清楚柏拉图的"秘学",才能破解柏拉图的真正秘密。
  • 克拉梯樓斯篇

    作者:柏拉圖 (Plato)

    在柏拉圖以前,古希臘哲學家們已經有許多關於語言哲學的討論,但是現在所能看到的只剩下一些斷簡殘篇。在這些零散的語言哲學討論裡,有些哲學家認為:語言(或名詞)的正確性只因風俗習慣的緣故或者出自於人與人之間的共同使用(即:後世語言約定論的觀點),其理論長處在於:解釋不同的民族和國家為何擁有不同的語言;另一些哲學家認為:語言的正確性指涉其所描述對象的本質(即:後世語言自然論的觀點),其重要的意義在於:肯認事物有其恆定的本質,此本質為正確的語言所表述,不同的語族可以用不同的語言表達同一事物的本質。現存最完整的古希臘語言哲學文獻首推柏拉圖《克拉梯樓斯篇》對話錄,在這篇對話裡,柏拉圖綜合了上述的兩種論點。他一方面指出:在什麼樣的條件下,所設立的語言有合於其所指涉對象的本質?在什麼條件下,沒有合於對象本質的正確性?另一方面,他又指出:在什麼樣的意義下,所設立的語言可以合於眾人所共認而有其正確的使用?在什麼樣的意義下,不能僅僅訴諸於共同認定?此外,它還提供了一個古希臘字源學的知識,在哲學解釋學上,這個字源學對於使用漢語的歐洲哲學研究者有著極重要的價值。
  • Plato

    作者:Julia Annas

    This lively and accessible introduction to Plato focuses on the philosophy and argument of his writings, drawing the reader into Plato's way of doing philosophy, and the general themes of his thinking. This is not a book to leave the reader standing in the outer court of introduction and background information, but leads directly into Plato's argument. It looks at Plato as a thinker grappling with philosophical problems in a variety of ways, rather than a philosopher with a fully worked-out system. It includes a brief account of Plato's life and the various interpretations that have been drawn from the sparse remains of information. It stress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founding of the Academy and the conception of philosophy as a subject. Julia Annas discusses Plato's style of writing: his use of the dialogue form, his use of what we today call fiction, and his philosophical transformation of myths. She also looks at his discussions of love and philosophy, his attitude to women, and to homosexual love, explores Plato's claim that virtue is sufficient for happiness, and touches on his arguments for the immortality of the soul and his ideas about the nature of the universe.
  • An Introduction to Plato's Republic

    作者:Julia Annas

    This interpretive introduction provides unique insight into Plato's Republic. Stressing Plato's desire to stimulate philosophical thinking in his readers, Julia Annas here demonstrates the coherence of his main moral argument on the nature of justice, and expounds related concepts of education, human motivation,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In a clear systematic fashion, this book shows that modern moral philosophy still has much to learn from Plato's attempt to move the focus from questions of what acts the just person ought to perform to the more profound questions of what sort of person the just person ought to be.
  • 柏拉图的神学

    作者:[古罗马]普洛克罗

    从《会饮篇》中狄欧提玛关于哲学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教诲,到《理想国》结尾处灵魂们选择各自生活方式的神话,再到《费德罗篇》中苏格拉底对美的生活的宣扬和祈求,柏拉图确立了哲学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主题,而且是一种以美为本质的生活方式,它是通过灵魂对作为最高实在和智慧“美本身”的回忆和追求实现的。作者通过对柏拉图形而上学的重新考察,以寻求在字(表)面的对立中更内心的东西。
  • 柏拉图的智慧

    作者:

    我们大都只是知道柏拉图的精神恋爱,知道柏拉图的无性恋爱,却很少知道别的。比方说:柏拉图的灵魂论,柏拉图的认知论,柏拉图的辩证论,柏拉图的乌托邦,柏拉图的美学论等。本书用最易懂的语言,用最轻松的语气,让你认识一个全面而真实的柏拉图。让柏拉图的智慧,穿越历史,穿越时空,穿越国界,与我们一起前行。
  • 政治哲学的悖论

    作者:(美)郝岚

    《政治哲学的悖论:苏格拉底的哲学审判》探讨柏拉图对哲学的理解。引导《政治哲学的悖论:苏格拉底的哲学审判》的前提在于,在柏拉图对哲学本性的思考之中,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显露于一系列的对话之中,其中自然包括一个对苏格拉底的哲学审判。这种哲学探求有诸多独特而又引人入胜的特征。它发端于雅典对苏格拉底公开审判的同时,它关注的焦点是哲学与政治共同体之间的关系问题。
  • The Trial and Death of Socrates

    作者:Plato,John M. Cooper

    This third edition of 'The Trial and Death of Socrates' presents G. M. A. Grube's distinguished translations, as revised by John Cooper for 'Plato, Complete Works'. A number of new or expanded footnotes are also included along with a Select Bibliography. John M. Cooper is Stuart Professor of Philosophy, Princeton University.
  • 柏拉图的哲学戏剧

    作者:刘小枫,陈少明主编

    柏拉图的戏剧不仅是哲学著作,也是文学作品,和著名的希腊史诗和戏剧一样,有着非常优美的文采。从具体事例出发讨论哲学概念,生动鲜明,以浅喻深,我们不但看到思想的结论,而且看到活的思想发展过程。
  • 犹太哲人与启蒙

    作者:刘小枫 主编

    本文集收入施特劳斯在二十至三十年代的文章,文本均依据Heinrich Meier所编《施特劳斯著作集》(尤其卷二第二部分),但凡有英译者则多参照英译,并悉数采纳英译注释(凡文前有“题解”者,均编译自英译本注释)。 我们不会觉得,一个中国人如果成为一个哲人会有什么身份问题,但一个犹太人如果要成为哲人就会有问题,因为,犹太人与犹太教徒是一回事,而哲学与宗教有天然的对抗性。对犹太学人来说,既是犹太人又是哲人一直都是一个生存性的悖论。解决这一悖论端赖于犹太教与哲学是否可能融合无间。对于施特劳斯这个犹太人来说,这一问题无疑是切身的。在早年的学术报告“柯亨与迈蒙尼德”(见本书)中,施特劳斯说过,一个犹太人如果研习哲学,无异于在接受启蒙;由于犹太人信奉的宗教与哲学天然带有的启蒙性质无法通融,一个犹太人没可能同时是个理性主义者和犹太教徒。犹太教是一种民族一国家性宗教,而非普适性的宗教(比如佛教),哲学与任何宗教都有冲突,犹太教与希腊哲学的冲突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如今,犹太教哲人还在思考这一冲突,这对我们思考中国儒教与西方哲学的关系有什么启发?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学人已经受过了相当彻底的现代启蒙洗礼,对我们来说,启蒙哲学与儒教传统是否可能通融,恐怕同样是内在的生存性问题。 编者说明(刘小枫) 二十年代 1 答法兰克福小组的原则之言(1923 卢白羽 张缨 译) 2 评“犹太复国主义和反闪族主义”讨论(1923 张缨 译) 3 诺焘的犹太复国主义(1923 张缨 译) 4 拉伽德评传(1924 张缨译) 5 犹太复国主义与正统(1924 卢白羽 译) 6 犹太复国主义之源(1924 卢白羽 译) 7 评温伯格的批评(1925 张缨译) 8 武装的教会(1925 张缨译) 9 评弗洛伊德《一个幻觉的未来》(1928 王今一 译 李致远 校)补一段题解 10 论政治犹太复国主义的意识形态(1929 卢白羽 译) 11 罗森茨威格与犹太教学术研究院(1929 张缨 译) 三十年代 12 柯亨与迈蒙尼德(1931李秋零 译) 13 简评迈蒙尼德和阿尔法拉比的政治学(1936 程志敏 译) 14 神意学说在迈蒙尼德作品中的位置(1937 张缨 译) 15 阿布拉瓦内的哲学趋向和政治教诲(1937 余慧元 译 李致远 校) 16 评阿布拉瓦内对王政的批判(1937 卢白羽 译) 四十年代 17 就犹太人问题对轴心国的再教育(1943 何祥迪 译) 五十年代 18 序胡锡克《哲学论著集》(1952张缨 译) 19 论《创世记》的解释(1957 张缨 译) 20 致编者的信:以色列国家(1957 张缨 译) 21 弗洛伊德论摩西与一神教(1958 李致远 译) 22 一段未宣读的开场白(1959 张缨 译) 六十年代 23 追忆阿容松点滴(1961 张缨 译) 24 为什么我们仍然是犹太人(1962李春长 译) 附录 克雷默 / 斯忒恩 湃恩斯谈施特劳斯与《迷途指津》的英译(刘妮 译 张缨 校)
  • 苏格拉底与政治共同体

    作者:(美)尼柯尔斯

    本书是从一场古代的大论争来读《王制》。这场论争就是:哲学对政治共同体有何作用?也就是说,理论对实践的作用是什么?如果我们对苏格拉底的赞美不是无条件的,那么在何处应该有所保留?本书即讨论了这样的问题:思想观念能否对政治有所裨益,并为之指明方向,从而增加政治的凝聚力。另一方面,理论家们是否可能将实践者引入歧途,使他们脱离政治现实,从而削弱政治生活的活力。通过这样的探讨,厘清理论与实践之间、思想观念与政治生活之间的关系。 目录 中译本说明 致谢 绪论 第一部分 阿里斯托芬的笑声(《云》) 引言 斯瑞西阿得斯的问题 斯瑞西阿得斯引介思想所 合唱歌:云神们对观众的演说 苏格拉底教导斯瑞西阿得斯 斐狄庇得斯面前的争辩 后果 喜剧的立场 第二部分 政治哲学:柏拉图的回应(《王制》) 引言 第一章 柏拉图对政治哲学的介绍(《王制》卷一) 小引 对话场景 苏格拉底与克法洛斯的会面 苏格拉底与玻勒马霍斯探求正义定义 苏格拉底与色拉叙马霍斯的争论 政治哲学的任务 第二章 城邦中的正义和灵魂中的正义(《王制》卷二一卷四) 小引 格劳孔和阿得曼托斯 猪的城邦及其缺陷 护卫者的天性 护卫者的音乐教育:城邦神话 护卫者的音乐教育:深入思考 护卫者的体育教育 城邦的统一:高贵的谎言与财产共有 在城邦中寻找正义 对照城邦与灵魂 《王制》捍卫正义与阿里斯托芬的《云》 第三章 共产制度与哲学(《王制》卷五一卷七) 小引 苏格拉底的不情愿 天性相同,职业相同 妇女儿童共有 哲人王 政治的危险 第四章 重返苏格拉底视角(《王制》卷八一卷十) 小引 政制和人类的堕落 正义与非正义的较量 苏格拉底对诗的再度批评 诗以及《王制》二分的和解 阿里斯托芬与柏拉图之间悬而未决的争论 第三部分 政治学:亚里士多德的成就(《政治学>卷二) 引言 亚里士多德批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 对话中的其他政体 现实政体 立法者名单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回应柏拉图 跋 古典与现代:另一场论争 参考文献 索引
  • 至善与快乐

    作者:[意大利]斐奇诺

    《斐勒布》是柏拉图众多作品中相当特殊而重要的一部对话,它是柏拉图思想集大成式的展示,文德尔班认为《斐勒布》是柏拉图对善之理念的形而上学思考的巅峰。 斐奇诺第一次将柏拉图的《斐勒布》从希腊文翻译为拉丁文,还对《斐勒布》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义疏,这个义疏在斐奇诺自己的哲学体系发展中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使之成为其诸柏拉图义疏中除了《帕默尼德》义疏之外最长的一部。本书即从斐奇诺所做的《斐勒布》义疏翻译而来,对我们了解和研究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文化和思想运动大有裨益。 义疏本文根据米歇尔•艾伦编译的《斐奇诺:<斐勒布>义疏》(Marsilio Ficino: The Philebus Commentary)译出,同时附录《斐勒布》最新权威英译本译者弗雷德(Dorothea Frede)的两篇研究论文:《快乐主义者的皈依:苏格拉底在<斐勒布>中的作用》和《崩溃与恢复:柏拉图<斐勒布>中的快乐与痛苦》。
  • 柏拉图的精神哲学

    作者:柏拉图

    我们大都只是知道柏拉力的精神恋爱,知道柏拉图的无性恋爱,却很少知道别的,比方说:柏拉图的灵魂论、认知论、乌托邦、美学论等等。本书用最易懂的语言,用最轻松的语气,让你认识一个全面而真实的柏拉图。让柏拉图的智慧,穿越历史,穿越时空,穿越国界,与我们一起前行。
  • Plato's Symposium

    作者:Plato

    Plato's "Symposium" - translated here, and with a commentary - is arguably one of the greatest works on the nature of love ever written. It recounts a drinking party following an evening meal, where the guests include Aristophanes, Alcibiades and Socrates. The revellers discuss a variety of topics.
  • 柏拉图《美诺》疏证

    作者:(美) 克莱因

    《柏拉图〈美诺〉疏证》内容简介:柏拉图对话中有多篇探讨具体德性,只有《美诺》探讨德性本身,更有可能引发我们对德性整体及其各个部分的反思,而克莱因的《柏拉图〈美诺〉疏证》为我们提供了着手阅读时所必需的一切。 旌特劳斯对老朋友克莱因的调侃提醒我们,与克莱因共读柏拉图的读者有机会也有必要充分调动自己的喜剧天分。对于哲学与生活(尤其政治生活)的关系,克莱因有一种严肃得近乎悲剧的理解。而施特劳斯到老还不忘重新把严肃的老友在众位年轻人面前拖入喜剧情景中——一如阿里斯托芬曾经把严肃而年轻的苏格拉底搬上喜剧舞台,带给观众中的苏格拉底进一步认识自身的机会,第二次起航。
  • 色诺芬的苏格拉底

    作者:【美】列奥·施特劳斯

    本书收录了施特劳斯对色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的申辩》、《会饮》三篇解释,是施特劳斯研究色诺芬的重要文献。
  • Republic

    作者:Plato,C. D. C. Reeve

  • 尼采眼中的苏格拉底

    作者:[美] 丹豪瑟

    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尼采眼中的苏格拉底》将尼采对苏格拉底的关注视为尼采的“核心关切”——尼采曾认为,柏拉图在精神上的竞赛对手是荷马,《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尼采眼中的苏格拉底》作者则认为,尼采在精神上的竞赛对手是苏格拉底。由于苏格拉底气柏拉图无法分开,尼采的竞赛对手也可以说是柏拉图。《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尼采眼中的苏格拉底》按照尼采著作的先后顺序,逐一细究尼采对苏格拉底的关注,以此展开对尼采与苏格拉底(柏拉图)的精神竞赛的考察。施特劳斯曾说,在苏格拉底身上,哲人的疯狂和节制结合得完美无比——这也等于是对柏拉图的赞美。《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尼采眼中的苏格拉底》作者的结论是,在尼采身上,哲人的疯狂有余而节制不足。就哲学写作而言,尼采不及柏拉图的地方也在于此,尽管尼采在写作时用的面具比柏拉图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