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散文随笔杂文

  • 如愿

    作者:王小柔

    她被誉为中国最“哏”的段子作家,她的文字是当下社会市民的经典生活阅读手册。她说:生活,很有趣。翻译成方言就是:“我们的日子,倍儿哏儿。” 王小柔继《有范儿》《乐意》之后再次推出新书《如愿》,轻松诙谐的段子式随笔,生动风趣,令人捧腹之余又解生活原味。 书名《如愿》亦指向我们生活的美好愿景,不论日子如何平淡困惑,只要乐观向前,总会达到我们所期待的一切。
  • 千杯不醉

    作者:孔庆东

    《千杯不醉:孔庆东看北大》是北大中文系教授孔庆东的精选作品集。 孔庆东,是集思想者、学者、教授、诗人于一身的北大人,北大对于他,不仅仅是个工作单位,更是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青春、友谊、爱情、理想、事业,等等。本书从多角度集中讲述了孔庆东在北大求学、教书的历程。既有前辈师长的群像、同辈学友的记事,其中,还首次披露了若干篇孔庆东在本科时期写的日记。 孔庆东的散杂文作品一向以庄谐杂陈、纵横挥洒而著称,总能把现实生活中的平凡事、普通人写得耐人寻味,本书尤其如此,令读者在一种轻松、幽默的氛围中去感受和领略北大的风范。 北大,是我们人生中的一座桃花岛。你有缘来到这座岛,就要学得一身“桃花影落飞神剑”的功夫;你有一天离开这座岛,则应带着“碧海潮生按玉箫”的风采。北大与我,两不相负。——《北大是座桃花岛》 江湖上误传我是什么北大醉侠,怎么更正也改不过来。其实20年前我们的那些同学,都是北大醉侠。因为那是一个陶醉的时代,也是一个侠肝义胆的时代。——《20年前的醉侠》 过去,喜欢孔庆东作品的读者一直认为他幽默、博大,熟语典故可以信手拈来,且妙笔生花。而这本书的问世,会让读者有更新的发现。 相信,无论是那些怀揣梦想准备开始大学生活和向往大学生活的年轻人,还是那些曾经有幸度过那段美好时光的朋友,都会在这本书里得到快乐。
  • 人妻日記

    作者:陳雪,早餐人

    她們的故事不僅僅是面對同志愛情的勇氣, 更重要的是面對愛情,迎接愛情和經營愛情的決心, 真愛無關性向。 日記裡平凡的點滴,記錄著真愛的勇敢, 已經擁有愛的、等待愛的、害怕愛的,或曾經在愛情上失敗的, 陳雪在文字裡會告訴你── 愛情的出路其實就在你的身邊。 ──── 張惠妹 A-Mei 直視愛的各種樣態,屬於戀人們的療癒之書。 全書收錄2011~2012〈人妻日記〉、首度曝光之〈早餐人的信〉, 並附全彩「早家日日」攝影別冊。 在看似簡單幸福的柔光中,有最複雜也最堅實的景深。 或許你會問我,為什麼是你而不是別人。 我的回答還是一樣的,因為一定就是你啊。 你使我張望,守候,等待,學習,相信。 關於家與愛的一切。 若我們透析愛的成分,那裡頭必然有著萬千難以分門歸類的元素:溫煦的,照亮生命的黑暗;炙人的,燒灼著疑懼困惑;冷酷的,劃開你一身血肉。對愛裡的可怕與可惡若視而不見,那樣的愛必然殘缺,必然顛躓難行。 終於,小說家走出故事,踏入了真實世界;心懷惶惑與過往傷痛的戀人們走出迷宮,來到現實生活的起點。「承擔彼此憂患」的誓言像是一句溫柔的咒語,縫補了時光裡的錯過、損傷,守護著未來的新生。一個「家」的重建與創造,一段愛情的再生與細心滋養。長達二年的《人妻日記》,述說描摹著日復一日的淡遠悠長:在生活裡,我們是彼此最堅實的支柱;在愛裡,我們是永恆的戀人。
  • 蛇与塔

    作者:聂绀弩

    聂绀弩(1903-1986),著名杂文家、诗人。夏衍说:“鲁迅以后杂文写得最好的,当推 绀弩为第一人。”� 《蛇与塔》收录其作于1940-1984年的31篇杂文,书名取自白蛇娘子与雷峰塔的传说故事, 借助这个压迫者与被压迫者的寓言,主旨在于批判中国历史传统与现实社会中对妇女与儿童 的摧残与歧视。这里既有来自生活的悲惨故事,也有取自文学的典型。鲁迅说:“救救孩子 ”,聂绀弩说:“孩子们救救我们”;鲁迅有《我们怎样做父亲》,聂绀弩写下《怎样做母 亲》。从《红楼梦》、《金瓶梅》、《聊斋志异》到当代女性,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中国女性 历史的漫长画廊,令人沉思不已、感慨丛生。
  • 叶落有声

    作者:叶斌

    《叶落有声》是一本给心理咨询师以及心理学爱好者看的书,作者是有近二十年咨询经验的咨询师,经常给咨询师做督导,在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后,对心理咨询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技巧重新进行了思考,并与生活相结合,使理论与咨询以及实际生活融会在一起,真正实现了心理学来自生活又回归生活。作者富有智慧,语言生活活泼,有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和体会,形成了自己鲜明的个性以及与此相配的咨询风格。《叶落有声》由几十篇短文组成,内容涉及心理学的方方面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但又不是枯燥的理论阐述,很适合心理学爱好者阅读。
  • 上海春秋

    作者:曹聚仁

    曹聚仁于上世纪20年代初在上海开始了他的教书、著述、办杂志、做记者的生涯,前后在上海生活了二十多个年头。他不仅对上海有着特殊的感情,而且一直以外乡人和原居民的双重视角,来深入探究这个城市。有感于海外对上海的隔膜和误读,曹聚仁于上世纪60年代初,在香港的《循环日报》上开写专栏,署名“土老儿”,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翔实的史料,向海外读者介绍上海的历史沿革,尤着力于书写近现代以来的上海。其中对新旧上海的观照,着墨甚多,引人感慨。这些手稿和剪报经过作者家属的汇集、整理和学者的校订,续集出版为此《上海春秋》。内分开埠、四郊、洋场杂话、人物、报刊旧话、寺庙、名园、海上剧话、游乐场等十四辑,举凡上海的古往今来、沧桑巨变、风云人物、民情风俗、异景奇观、掌故轶事,皆有展示,不失为“精彩的上海地方史志随笔集”。作者游弋于浩繁史料与文献之间,又往返于历史与现实之间,论者评为“极有裨于上海史料,同时又是极有兴味的小品文字”。
  • 人生只剩八卦了

    作者:安东

    人人都爱“八卦”,因为每段八卦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种人生。 八卦带给我们太多想象,太多快乐,它是朋友相聚时的谈资,也是无聊生活的一剂安慰。 《人生只剩八卦了》旨在挖掘隐藏于电影圈幕后的故事,揭示那些大腕们的真实性情。他们的糗事、牛事、囧事、艳事、情事、衰事、秘事一一展现,他们的心酸路、狷狂语、荒唐事如在眼前,时而让人畅怀大笑,时而让人掩卷深思…… 你可以把它看作娱乐野史,但它绝不是空穴来风,因为每个小段子都是一个生活寓言。 作为一枚重口味小清新,你必须知道——八卦里面有真谛,生活比娱乐更精彩!
  • 魏晋风度

    作者:陈四益 文 黄永厚画

    《魏晋风度》内容简介:我国著名杂文家陈四益先生和大画家黄永厚先生多年合作的成果,亦是为名报刊特约的专栏。一文一图,妙趣味浓,受到读者的热捧。陈四益先生的妙文不仅给读者代来阅读上的愉悦,更是令读者有无尽的回味,给人以启迪,引人深思。黄永厚先生的画可以说是当代文人画的典范,是可以品读的,是可以独立于文之外而品读,能读出深刻的内涵的。高超的笔墨技巧和奇特的构成使其成为画中逸品,卓尔不群。陈四益文、黄永厚画的《魏晋风度》有五十多篇文画,以《世说新语》中的魏晋人物为品评对相,品评出了独特的味道,黄永厚画的《魏晋风度》中的人物最为精彩。和《错读儒林》《聊斋索图》互为姊妹篇。将给读者带来别样的惊喜。多年来一直在《瞭望》《读书》《新京报》《书屋》等报刊连载,影响极大,有极佳的市场号召力。
  • 天一阁人物谭

    作者:曹聚仁

    本书为《听涛室人物谭》续编。话题所及一百多位人物,仍以作者有过交接的近现代名家为主,间及少量古人或洋人故实,依类分入“政海谈秘” 、“文坛述往”、“学苑思故”、“报界忆旧”、“支离杂话”、“檐下絮语”六辑。书名取自作者生前在香港报纸所开设的同名专栏,内容则包括其他专栏中涉及人物的文章。内证于文章中的时间线索,可推断大多成稿于上世纪50年代移居香港后,以迄70年代作者逝世前夕的二十多年问。作者生前不曾结集成书,逝世二十多年后始由其家属据手稿整理、编辑、出版。于作者,这些忆旧、述往、念故的文字,不无“既痛逝者,行自念也”的意义;对后来者而言,这些民国风云人物的轶事逸闻则不失为有价值的史料。史家笔墨而兼随笔风味,则有类作名心仪的《世说新语》,不妨作“今世说”看。 本书收录的是作者生前在香港报纸上发表在一个人物专栏的文章。作者曾任香港《大公报》记者,他所接触到、日常交往到的都是些青史留名的政坛、文坛、艺坛人物,关于这些人物的一些轶闻趣事,如孔祥熙的吝啬、于右任的胡子和收条、与林语堂的吵嘴、报界邵飘萍的轶事等等,由作者娓娓道来,感觉有如读一部中国民国私史。
  • 直到我们相遇

    作者:蔻蔻梁

    见过50个国家的瑰丽精彩之后,老挝虽显得不热门不刺激,但有些东西值得让人必须单独为它写一本书。它不仅仅是一本旅行书,它是彼得•海斯勒式的公路风物志,它是“蔻式旅行”的标本:有点糊涂,有点无厘头,时不时出错,认识很多人,听很多故事,发出从心底里暖着的笑声。与蔻蔻梁之前出版 的《辞职,去旅行!》《如果你在就好了》一次探访多个国家不同,这次蔻蔻梁带领着我们沿着湄公河畔一路前行,寻访老挝背后的故事。依然是蔻氏的文风,蔻氏的幽默,洋洋洒洒间,一个立体的老挝摆在我们面前。
  • 小狗也要叫

    作者:张鸣

    《小狗也要叫》内容简介:有大狗,有小狗,小狗不该因为大狗的存在而心慌意乱。所有的狗都应该叫,就让他各自用上帝给他的声音。(契诃夫)《小狗也要叫》内容谈及历史、文化、教育、社会、时政等,文字犀利、有趣,思想睿智,观点独特、一针见血。读张鸣的文章既可以作轻松的享受,也可以从里面学到很多近代史的知识,可以说是读史的捷径。《辛亥:摇晃的中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颠覆我们传统价值观、重新给历史事件定位的另类学者张鸣;《小狗也要叫》更让我们看到一个中国知识分子敢讲真话的倔强个性。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应该有反思历史、正视现实的态度!
  • 寻味英伦

    作者:张帆

    这是英国饮食男女的笔记。散发出迷人香味的苹果、早已失去本意的英式早餐、历史悠久的炸鱼薯条、街头烤土豆、英国化的广式点心、甜蜜的巧克力、只有在夏季登场的鲜艳欲滴的草莓加奶油……作为一个外乡人,作者的身份使其有了一种置之身外的超然。无论是英国人的泡吧习惯,抑或是英国下午茶,她都能用一种细腻而调侃的笔调道来,以食物考察人情人性,诉诸味觉的食物,也是一段段人情故事的佐料。猫步旅人为您煲一锅英式生活浓汤。
  • 黑花黄

    作者:桑格格

    《黑花黄》由桑格格近年来多样的文本结集而成,将《小时候》的散点叙事放大到现实生活的各个角落,也将万千读者倍感共鸣的童心贯穿于新作品中。“黑花黄”是桑格格最喜欢的三只猫,也象征着她长大之后的多彩生活。
  • 人生十论

    作者:钱穆

    本书汇集了作者讨论人生问题的三次讲演,一为“人生十论”,一为“人生三步骤”,一为“中国人生哲学”。作者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征诸当今潮流风气,谈论“心”、“我”、“自由”、“命”、“道”等终极问题,而不离人生日常态度,启发读者追溯本民族传统的根源,思考中国人在现代社会安身立命的根本。
  • 晓说3

    作者:高晓松

    【全球第一互联网脱口秀,视频点击突破3.5亿!】 【音乐、影视、写作三栖才子高晓松的十二堂知识课】 【破破的桥、赵楚、胡淑芬、文冤阁大学士、周庆安 火辣点评】 【变态辣椒 激情漫画】 【世界虽大,可以《晓说》】 《晓说》为一档为高晓松量身定制的视频脱口秀节目,也是中国第一档全自由发挥的知识类名人脱口秀,由高晓松即兴说历史、评人物、论文化、谈热点、看世界,打造视频化的“高晓松专栏文章”。 《晓说》每期节目话题都深受网友追捧热议,自2012年3月起,每周五早8点于优酷视频准时播出,每集节目时长20多分钟。目前总播放量突破3.5亿次,创下网络播放奇迹,并且输出到高铁、民航客机、高速大巴以及浙江卫视等全方位媒体播出,创下多项纪录,培养了百万高素质“晓说迷”。 《晓说》引发了名人脱口秀热潮,但迄今未有能与《晓说》比肩者,究其原因,像高晓松这样具备家学渊源,横跨文理中西,驰骋影视歌坛,读过万卷书,行过万里路,又兼有入世情怀,愿意启蒙与分享的旧时代男人少之又少。因此,高晓松从一个文艺工作者蜕变为一名当之无愧的知识分子,被这个时代许许多多精神与热情尚在的人们寄予厚望。 我们欢欣鼓舞的有了第一艘航母,但不能跟兜里揣了把枪一样,上街见谁都不忿,瞪人两眼。我们的航母还需要很多年才能形成正式的战斗力;我们的护航舰队,还需要很多年的发展才能与航母匹配;我们需要继续低调,需要和平地跟周围的国家平等相处。——《海上霸主航母(下)》 中国跟美国的关系,现在已经到了一种比较严重的地步,比苏联跟美国冷战时的关系还要严重。苏联是美国的对手,但是美国内政跟苏联无关,那时候没有一家美国工厂搬到苏联去,中国不但是美国的对手,而且还严重影响到了美国内政。所以在大选里,被候选人们当作一个严重的元素拿出来弄。——《政治也娱乐—美国大选(下)》 第一代移民一定是爱祖国的,孙中山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孙中山就是拿美国护照的。辛亥革命的时候,各种起义,各种暴动,从黄花岗到各个地方的,大批的爱国者都是最开始第一批出国的人,都拿着外国护照,或者拿着外国绿卡,但是他们深爱自己的祖国,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血脉相连的美籍华人(一)》 淞沪会战是全世界最怪的一场战役……双方百万大军只在华界打,就是租界一颗炮弹都不能落,因为双方都不想得罪英美等西方列强……在苏州河以北,以及跟租界一条街之隔的华界里打成了一片废墟,整个上海闸北区100%的建筑都被摧毁了,虹口区的有70% 被摧毁了。但是在租界里,大家依然看好莱坞电影,依然歌舞升平……租界里西方军队在那儿站岗,规定中日双方不管谁进到租界都要缴械,不管是被追急了还是怎么着,只要进租界,就得缴械。——《抗战史上最悲壮的一幕——淞沪会战(上)》
  • 闲思录

    作者:萧瀚

    《闲思录》主要内容简介:写的过程,很随意也很惬意,有了电光石火的灵感,就写几句,凑足了20条,便发到我的博客新浪“追遠堂”。不想,许多朋友还挺喜欢。其中原因,无非是这些思絮很平常,没有不食人间烟火之嫌,写的时候很放松。
  • 雅舍小品

    作者:梁实秋

    《中小学生必读丛书·雅舍小品》主要内容包括:在转瞬即变的时空里,在人生无能反复的过程中,经典是打败了时间的文字、声音和表情。那些坦诚的语句,那些无畏的呐喊,那些对人类精神的思考,唤醒了我们曾经的期望,鼓起现在的勇气,不再虚空浮华、怀疑未来。 这些智者的身影和流传已久的词句,净化了我们的心灵,震撼了我们的灵魂,使我们懂得了什么是可以错过但不会被磨灭的,什么是瞬间即逝却又是最宝贵的。
  • 不妥

    作者:聶永真

    生活中節奏順暢的事件處理,不多不少的適切狀態,才是真正好的設計。50個在設計完成品上看不到的掙扎、衝突、不好意思、疼痛與焦慮。從外圍開始掃射入裡,直視他人,也直視自己。it doesn't make sense。已經存在的東西,不必然定義成正確。究竟在這一切不妥的對面,會否有一種妥的存在? 視線表紙說明: 「Format煞有介事,卻無以名狀、cover訊息、不讓外界看透。像看某一本不需要被其他人知道的讀物;或故意製造一種理解與形式表象的誤導、捉弄的誤會。」書衣對褶,正面兩面皆可使用。書寫「UNTITLED XX」並壓上不規則燙金色塊。表紙包覆住書的本體,遮住旁人的目光,於是我們得以私密地,透過閱讀悄悄進入聶永真的視線裡。
  • 大时代的小人物

    作者:朱英诞

    本書是詩人兼學者朱英誕先生晚年的隨筆作品《苦吟詩人李賀(長吉評傳)》、《笑與「不笑」──一位罕見的幽默詩人(誠齋評傳)》和《梅花依舊──一個「大時代的小人物」的自傳》三種之合輯。前二篇闡釋不同風格詩人的生平與詩文,剖析其思想脈絡,顯示作者融傳統與現代?一體之企圖;其文風清婉曲致,娓娓道來自成一格,散發出獨特的敘述魅力。末篇是朱先生以隨筆寫就的「自傳」,讀者當可從中獲悉作者一生對「詩歌」之熱情與不懈追求。
  • 荆棘王冠

    作者:独木舟

    本书精选了独木舟十年来所有随笔文字,包括一半从未发表过的内容。至少连续6年撰写,积淀了作者十年的真实心情与回忆,如实记录那些岁月深处的温柔与美丽。字字珠玑,句句深情。关于生活的种种琐碎与美好,一语道破。在海上看过月升,在春天寻过花开,在漫长的孤独中等过爱人。在人潮拥挤的街道与你相逢,在漆黑雨夜有过辗转思念。原来,在我的十年里,最美好的事情曾汹涌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