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画册

  • 吴冠中

    作者:吴可雨

    吴冠中1919年生于江苏复兴,起初他学工科,因一次机缘参观了当时由画家林风眠主持的杭州艺专,便立即被五彩缤纷的艺术美迷住了,下决心改行从艺,奉献终生。中学毕业后他考入了杭州艺专。大学毕业后,吴冠中于1946年考取留法公费,毕业时正值新中国成立,于是他毅然回国,到中央美院任教,后来又到中央工艺美院任教授。他志在将中西艺术结合在一,将中国绘画艺术推向世界。他的精神正可用一本书名来概括,那就是“要艺术不要命”。 吴冠中最早画的作品多以江南水乡为题材,画面充满诗意,他特别重视点、线、面的结合与搭配。最近几年他的画风有所变化,在一批反映黄土高原的作品中多有粗线,自成一种意境。 吴冠中是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代表画家之一。他为中国现代绘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长期长来,他不懈地探索东西方绘画两种艺术语言的不同美学观念,坚韧不拔地实践着“油画民族化”、“中国画现代化”的创作理念,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他执着地守望着“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心底”的真切情感,表达了民族和大众的审美需求。吴冠中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化品格,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他的艺术观念和绘画创作就适应历史发展和时代的需要,推动了中国现代绘画观念的演变和发展。 目录: 吴冠中的生涯与艺术 吴冠中的文章 1946年公费法试卷吴冠中的答卷 是非得失文人画 说“变形” 笔墨等于零 邂逅江湖——油画风景与中国山水画合影 吴冠中年谱
  • 常玉

    作者:顾跃

    本书是介绍我国著名画家常玉先生生平事迹的专著,书中按照时间顺序记述了他一生中:少年艺成、留学东京、加入“天狗会”团体、柏林初涉摄影、“巴黎艳丽的肉”、圆顶咖啡馆恋情、作为雕塑介入、以“乒乓网球” 名义赴纽约等重要的事件。
  • 西洋美术家画廊7

    作者:达利

  • 世界名画家全集--康丁斯基

    作者:何政广

    本书对这位光芒四射的大画家有详尽的叙述,除了难得见到的生活照片外,更以300多幅图画配合说明其生平故事、爱情生活以及其艺术生命中各个时期的不同画风和转变情形。是认识康丁斯基、了解抽象艺术的最好读物。
  • 世界名画家全集--蒙德里安

    作者:何政广 编

    20世纪几可抽象艺术大师蒙德里安,是荷兰三大画家之一。在经历了荷兰画派、印象主义及表现主义的洗礼后,于1917年创立风格派,发展出他独特的构图理念,将绘画的基本元素,结合几何图形的排列,建立起独树一帜的新造型主义艺术。在蒙德里安的几何画作中,多变的自然景象被带领到有限的造型表现中,使直线与颜色组合成大大小小不同的方格,产生富有节奏的画面。单纯的造型结构,诠释出主题的活力与律动,引导我们突破旧有形象的桎梏,释放我们的视觉,去发现生活真实的本质。本书对蒙德里安的艺术历程及新造型主义的绘画理念,加以分析和说明。深入浅出的文字配合蒙德里安的精彩画作,引导读者共享那以绘画为主导的新世界观,体会蒙德里安如何在自然与精神、物质与意识间寻求平衡,架构自由解放的乌托邦
  • 佛罗伦萨的美神

    作者:何政广

    《波堤切利(佛罗伦萨的美神)》:波堤切利是文艺复兴早期佛罗伦萨的伟大画家。受到当时人文学者思想的影响,波堤切利从新柏拉图主义中找到结合古典主义传统与中世纪潮流的方式,吸收了前人的雄伟气质,熔炼成内在自我的诗情,并与装饰味的曲线构成相配合,创造出独特的美的世界。波堤切利依循向来重视线条的传统来创伤,但注入了更多的动感与力度;他亦将色彩运用得极为灵活,利用耀眼的色彩反射,将轮廓线细腻地融入飘动的空气中,呈现出自然的精致再现。波堤切利的绘画追求无限妩媚的理想美,却又忠于现实;画中特有的忧郁气质,更展现了非凡的想像力与创造力。《波堤切利(佛罗伦萨的美神)》收录波堤切利一生精彩画作,并将其以局部的方式呈现,给读者一个近距离的窥探这位佛罗伦萨的美神的机会。
  • I Will Never Forget You

    作者:Salomon Grimberg

    在线阅读本书 In the '30s and '40s, photographer Nickolas Muray was Frida Kahlo's friend, lover, and confidante. He continually photographed her over the course of their relationship, creating dozens of iconic portraits. Largely unpublished until now, the images reflect Muray's love of his subject. An early adopter of color photography, he could hardly have wished for a more vibrant and compelling model. Having made self-portrait the key topic of her existential paintings, Kahlo staged herself before Muray's camera with the same virtuosity she brought to bear on her own paintings in traditional costumes, heavy jewelry, and hairstyles replete with flowers and the portraits became a joint endeavor tantamount to a record of performance art. I Will Never Forget You tells the story of their relationship in image and word, drawing on the pair's poignant correspondence and artistic collaboration to paint a fresh portrait of a most beloved artist.
  • 提香:威尼斯画派大师

    作者:曾长生

    《提香》:提香发迹于16世纪的意大利威尼斯,擅长以色彩来建构气氛,传达感觉,不论是大胆奔放或优雅柔情,都能给他的作品注入跳跃的生命力。他是第一位将色彩当成主体表现的艺术家。提香的画作带有明亮的色彩与生动的光影,画中的人物有精力与尊严,显现了人类复杂的个性与情绪。随后几代的艺术家们都极欲模仿其《酒神》的醉人色彩,又忘情于《戴荆棘的基督》中的激情力量。他的感性之深,见解之自然,实有助于创造一种有别于现实主义的独特艺术,为艺术之美带来了新的内涵与诠释。提香罕见的创造精神,为人类艺术史开发出全然不同的新世界。
  • 莫奈画传

    作者:中流编著

    莫奈于1840年10月14日生于巴黎,一度随父亲居住在海边小城阿弗尔做杂货买卖,自幼就厌恶学校,视为“监狱”,像个流浪汉成天流连在海边。他说:“我愿永远站在大海面前或波涛之巅。”他喜欢画画,15岁画的画就已挂在布丹的画框店展出,并得到布丹的忠告:“当场直接画下来的任何东西往往是有一种你不能再在画室里找到的力量和用笔的生动性。”布丹的忠告渗透了莫奈的灵魂,成为他终生追求的画旨:“我想在最易消逝的效果前表达我的印象。”在他19岁时来到巴黎,父亲希望他进美术学院受教于著名画家,而他的叛逆性使他拒绝学院派教育而流连于各种画展,并和一些反学院派的青年画家聚在一起高谈阔论。莫奈没有逃避兵役,他被编入非洲军团在阿尔及利亚度过了虽极为艰苦,但对青年画家来说是美好的两年,因病被父亲赎回法国,又在家乡阿弗尔海滩作画了,在这里结识了热爱大自然的画家琼坎。莫奈说:“从那时候起,他成为我真正的老师,他完成我眼睛观察事物的教育。”
  • 这就是莫奈

    作者:[英]萨拉·帕普沃斯,奥德·范·莱恩

    风格独特的插画、精炼优美的文字, 以全新的视角品读莫奈色彩绚丽的艺术与人生 .................. ※编辑推荐※ ☆ 本系列图书邀请多位世界知名插画家绘制插画,风格独特、妙趣横生,并和艺术家的作品相互呼应,轻松品读艺术家的传奇人生。 ☆ 文字部分亦由相关领域的专家撰写,简明易读。作者围绕艺术家生平和创作的关键节点,生动解读这些天才人物的艺术魅力。 ☆ 印制精美,采用独特的平切三边的精装方式,易于翻阅,无论是假日休闲还是旅途闲暇均可随手翻读,让艺术与您相伴。 .................. ※内容简介※ 他曾经失意、贫寒,但从未丧失信念。他在有生之年看到了自己的成功,声名日隆,但从未忘记那些像自己一样走在漫长道路上的画家朋友,更未忘记,那个以自己的画笔为人们带来快乐的幽默小伙。他的风格创造石破天惊,他的刻苦勤奋堪为表率。因为活得够久,所以毁誉参半,从艺术界的前锋摇身变作权威,总会有人抱怨挡了自己的路。然而路从来都只能自己开辟,就像晨雾里的海上日出,含混暧昧之中一道橘红的光,连通观者和初升的太阳! 他对世界的进步和新鲜事物总是满含激情,火车站、新街区、工业化的城市。但是,战争、动荡流离的生活、亲眼看着所爱的人一个一个离去,谁能无动于衷,而不渴慕宁静和快乐的田园时光。所有这些感情,在晚年挥写成一池池光影迷离、黯淡忧郁的睡莲。在转瞬即逝的世界里,莫奈画出了他的“印象”……
  • 契里柯

    作者:(英)De Agostini出版公司

  • 埃舍尔大师图典

    作者:埃舍尔

    本书将带您认识一位世界艺术史中最特别的绘画奇才,他从事物的数学特性中发掘美,创造出空前绝后的奇妙之作,他打开您观看世界的第三只眼,促使您重新审视内心的既有观念,他像魔术师一般构造起不可能的世界,使我们乐于陶醉在视觉的“欺骗”中。
  • 占卜者之屋

    作者:菲利普•维赫涅,郑道炼 编

    《占卜者之屋黄永砅回顾展》是“占卜者之屋:黄永砅回顾展”的展览主画册。该展览是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的关于黄永砅——这位出生于中国、工作于巴黎的艺术家的首个回顾展。黄永砅是中国当代艺术史上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身为厦门达达的领袖,黄永砅着迷于创造一种新的中国文化身份,他将西方现代主义潮流与中国的禅宗和道家思想乃至当代现实结合起来,不断与既定的历史与美学观念针锋相对。旅居法国后,黄永砅继续并深化着他的艺术创作。 全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本次展览所涉及所有黄永砅作品的图录及黄永砅的参展年表。第二部分为著名艺术评论家费大为、侯瀚如、菲利普•维赫涅关于黄永砅的论文,黄永砅1980-2003年的文章、笔记,黄永砅专门词汇表等内容。
  • 大师经典素描 弗洛伊德

    作者:(奥)弗洛伊德绘

    卢西恩·弗洛伊德(Lucian Freud)是著名心理学家西蒙·弗洛伊德的孙子,出生于1922年12月。诚如所有有教养的维也纳人家庭,他的长辈在他幼时的环境里便创造一种维也纳意识--一种怀疑与探索精神。在日耳曼语系中,奥地利人对孤独的敏感几近与生俱来,文艺作品中遁世隐居的主题每每映现出肉体中不安定分子的漂泊之影。作为著名的心理学家,他的祖父让年幼的孙子读四行诗《绞刑架下的歌》,在他的起居室里挂上布鲁盖尔的画……,这一切致使他形成一种特殊的知觉力。到了1933年,卢·弗洛伊德跟随父亲移居英国,于是这位奥地利人成了后来著名的英国画家。 后来,他随家人搬到苏格兰定居,加入英国国籍。卢西恩·弗洛伊德继承了祖父的敏感,画作看起来充满沉郁和恐怖。他的裸体画尤其有名,女朋友、女儿和狗都曾经展现在他的画布上,最近还新作一幅自画像。1991年的他一幅作品拍出580万美元的高价,其内容是几名女子在围观一只鹦鹉。 梦一般的呼吸与漆黑-----记英国画家卢西恩·弗洛伊德 卢·弗洛伊德20岁以前的作品几乎全部直接依靠观察所得的材料。那时候的英国、实际上是慕尼黑的英国--已被战争的预兆吓得毫无生气,人们心理所郁积的莫名恐惧远多于言行的表露。或许是幼年时期的性格导致,也可能是他对现实的敏感,他青春的灵魂被二条看不见的线导引着迂回在感觉和梦幻的旅途。六十年代的卢西恩·弗洛伊德的确远离了喧嚣的国际艺术潮流,开始向自己领域的纵深方向掘进,与真人等大或整个上去比真人更大幅的作品里,被画者常有一种不屈的姿态,或头部颂斜向后,或双臂抬举,作品主题迷失在前所未有的生动效果之中。好似一股强烈力量驱使画笔,呈环状的、Z字形的、拱形的笔触在粗帆布上敲击出粗暴的肌理一-这种激斑翻腾的曲线是50年代末期画法的升华,足以让人产生震颤的惊异。 年初的时候,我因为一个手术而住进了医院,眼前一片雪白色,杂乱的小药瓶,透明点滴和护士摇曳的身姿,让我恍若走进了一个梦境,我无法知道这一切意味着什么,是象征着新生还是死亡。每天躺在病床上阅读着一些书籍,其中有一本画册,是关于一位英国画家的,吃完晚饭,我就津津有味的欣赏着他的那些作品,乐此不疲。 这位画家的来头不小,他的祖父可能最为大家所熟知,大名鼎鼎的心理学家西蒙•弗洛伊德。其最有名的著作《梦的解析》曾经让无数饱受精神问题困绕的人收益不浅,他的心里学也使很多的艺术家从中找到了灵感与表现的题材,但是他的孙子卢西恩•弗洛伊德是否从他祖父那汲取了创作的资本,我不得而知,但若是从遗传学角度来看,他能够从事艺术,我认为和他祖父还是有那么点关联的。 1922年,卢西恩•弗洛伊德在维也纳一个犹太人的家庭里呱呱坠地。和所有具有教养的维也纳人家庭一样,小弗洛伊德(这样称呼他似乎更加亲切)的长辈便在他的幼年时间里给他创造了一种“维也纳意识”------一种强烈的怀疑与探索意识。就如同古代中国的家庭从小就教导孩子学会仁、义、礼、智,信那样。可以说,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让小弗洛伊德从童年时,就具有其他孩子所不具备的敏感,这似乎为他将来所从事的艺术事业埋下了伏笔,因为敏感,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是基本而不可或缺的素质。 在日尔曼语系中,奥地利人对孤独的敏感与生俱来,文艺作品中那股遁世隐居的主题都会映射出肉身里无法安定的漂泊之影,而灵魂就更显得无所皈依了。那时候,西蒙•弗洛伊德让幼小的孙子阅读四行诗《绞刑架下的歌》,在他的起居室里挂上布鲁盖尔的画……这种的启蒙与训练让他从小就具有了一种对于事物的特殊感知力,正如我前面所说他从事艺术和他的祖父有关系,因为他直接的,从血液里继承了老弗洛伊德那些怀疑,孤独,好奇和直觉。这些性格特征,后来使他在艺术创作上终生受益。 15岁的时候,小弗洛伊德进入了工艺美术学校,但是由于犹太人的背景,在1933年他们全家便迁往伦敦,年轻的他更进入英国圣工会绘画学校,受业在校长莫里斯门下,首先他系统的学习了欧洲古典绘画技法,并且受到超现实主义的影响。这个时期他的绘画题材非常的广泛,但最多的是人与静物,植物相搭配的室内场景,绘画技法非常的精巧,细腻,能够使人联想到诸如丢勒、安格尔、门采尔、荷尔拜因等等古典主义大师的风格。与这些大师不同的是,小弗洛伊德的作品中已经开始显露出一种神经质的敏感,没有丝毫生气的宁静,在这样的宁静下,包含了很多使人惊惧的忧郁,孤独与不安。他的作品会具有这样的气质,或许和当时的社会大环境有关,当时的英国,正笼罩在二次世界大战的阴云下,人们饱受战火摧残,心理承受力降到了最低点,而小弗洛伊德正是以他超于常人的敏锐的洞察力感知到了这一点,所以在作品中或有意,或无意的描绘着人生的无常性与生命的脆弱性,画面里那种神秘诡异的气氛更是他对于当时的时代以及人性的真实刻画,这也正是他作品存在的价值所在。 从40年代到80年代,小弗洛伊德定居在伦敦,开始远离喧嚣复杂的国际艺术潮流,他像一个隐士那样深居简出,与世隔绝一般的用独特的思想思考着自己的艺术,力图向更深层次伸展、拓宽。那时候,不论是作为一个普通人,还是一个艺术家,他都被认为是难以相处的。他将自己处于孤僻与封闭的状态下,像躲藏在黑屋中的巫师那样,秘密操练着自己的仪式与咒语。在这样一种状态下,他通过各种探索完善了个人的独特风格,在这个时期,他曾经的那种平滑、精巧的画面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笔触粗砺而生硬,画风更改宁静为热烈,更加具有形式的美感,情感与表现性。在题材与绘画对象上他从不描绘戏剧性的事件,基本上以室内肖像和裸体肖像为主。这使得他成了定型的画家,不厌其烦的刻画着同样的神经质与歇斯底里的状态,在他那粗鄙的笔触下,使作品变得结构紧凑而有力,具有强烈的表现性的效果。他不喜欢观者把注意力集中在色彩上面,他曾经坦言:“我不要人们注意色彩,我要的是一种生命的色彩。”他的裸体使人联想到肉块与肉汁所堆积而成的“人”,病态而畸形的主题,丑到极处的女人体,这些东西似乎都是小弗洛伊德内心那敏感、梦幻,阴郁自闭所交织成的肉体,其艺术内涵深刻的暗示出人类自身的悲剧性,满足于物欲后的堕落与沉沦感觉。而他那颗不知归属的灵魂,就正好附着于其上。让人不忍正视。 他的绘画风格在60年代以后没有过多的改变,诚如画家自己所说:“如同我的记忆,我总是在做着相同的事。”然而正是这种坚定,使他获得了极大的赞誉。西方艺术评论界一直对小弗洛伊德保持着热情与关注,英国女王收藏了他很多的作品,90年代成功的在美国举行个展,1991年时他的一幅内容为几名女子在围观一只鹦鹉的画作更被拍出580万美圆的高价,这一切的一切,都使得他名扬四海,他的绘画风格更对中国90年代艺术界的“新生代”潮流的兴起产生了强大的感召力,使中国的艺术家从小弗洛伊德那表现人类“异样”的感觉上获益匪浅。 一个目光坚毅,面孔凸显棱角的男人,一个仿佛黑魔术师般的艺术家,一个行走在沼泽与如梦幻般沉郁的世界里的艺术家,一个有着天才的思想与感受力,有着解析梦境神奇能力的艺术家,让我倾听你,让我仔细的倾听,卢西恩•弗洛伊德,你沉重的呼吸,那漆黑的,令我惊悸的坦率
  • 席勒油画.水彩

    作者:亚力 编

    埃贡.席勒,出生于奥地利的图尔恩,逝于维也纳。16岁的席勒考入维也纳美术学院,在克里木特指导下学习,并结识了科柯施卡。他的画最初受学院派和印象派影响,打下坚实的造型基础。当他结识克里木特和科柯施卡之后,作品具有明显的装饰风格,这表明他受到新艺术派——青年风格阿拉伯式图案的强烈影响。如果说克里木特的艺术是从象征主义走向表现主义,而席勒则已走进纯粹的表现主义天地。 席勒后期的艺术不仅受到瑞士的霍德勒影响,还直接受尼采和佛洛伊德心理学的启迪。他毫不掩饰地表现了那个时代人的心理和情感,他所描绘的人物和景物都不是静态的,无论是什么样的形态都像处在惊恐不安状态,生的欲望和死的威胁交织成可怕的阴影,始终笼罩着他的作品。他笔下的人物形体瘦长,那冷峻刚直的线条令人震颤,他强调形象清晰的外轮廓,喜欢用红、黄和黑色来表现强烈的情绪。他除对人物表情动作的夸张刻画外,着意描绘人物神经质的情绪。为了创作他处于紧张不安的人物情态,他还深入到疯人院去研究精神病人的神态和动作,表现出一种类似哑语的动作表情,令人感动不已。 1915年第一次大战中他被征入奥地利陆军,他在军中仍继续作画,达到多产和高水平。他的艺术风格在表现派中是独一无二的。 《席勒油画水彩/环球美术家视点系列》编辑奥地利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著名表现主义画家埃贡·席勒的油画·水彩作品97幅,在序文中详尽介绍了席勒的生平,艺术特色及绘画理念,对当代多元化的美术发展趋势将起到丰富和推动作用。
  • 上海制造

    作者:李翔宁,李丹锋,江嘉玮

    “上海制造”发掘这座城市最为人关注和最容易被忽视的都市基因:从城市地标建筑到违章建筑、从公共空间到建筑废墟,我们收集城市的名片和不为所知的废弃物。这些既典型又非典型的建筑和空间,彼此分离、并置、侵入、交叉、覆盖,共同组成了一个异质混合、重新呈现的上海。而最后通过抽取的基因再组合成的城市图景,经过了折射、过滤和变形,显得既熟悉又疏离,不同的观者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独特的上海记忆、欲望和想象,一个拼贴的异托邦。 如果说东京更像是一个将不同建筑体量和空间并置后而具有不同特征的城市区域,那么在上海,这些异质的空间类型则以一种更“像素化”的方式被打散后揉在一起。在东京清晰可辨的高层、多层、低层区和大中小不同尺度的地块,在上海几乎可以在每一个地块中找到,所以上海成为了一座绵延密布着异质混杂建筑类型的都市。或者换一个角度说,任选一张特定尺寸的城市街区的总平面图,根据其尺度、建筑高度和空间组合模式这些信息,你基本可以猜测出大致可能在东京哪几个地段。而这在上海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一个混合了不同建筑类型的地块,彼此之间又是那么一致,几乎成为一种“通属”的地块。上海每一个地块上所容纳的基因都差不多。
  • 柚木武士军舰画作选

    作者:(日)柚木武士

    柚木武士是世界军舰绘画领域的巨擘,他的军舰画作深刻影响了其后的很多军舰画作者。至今,他的画依然是作为各国军舰史专家研究军舰战史的重要资料。很多在历史上湮灭的名舰,在他的笔下得以“复活”。其作品的最大特点是,对于舰艇的构造和外形把握非常精确,艺术手法纯熟。他的作品在中国军迷中的“热度”很高,一直受到追捧。
  • 美人心计

    作者:于正编著

    《美人心计》内容简介:古装版《潜伏》,2010年男人看《三国》女人看《美人心计》,首度曝光台前幕后精美剧照,全面解读创作历程拍摄心记,全明星豪华阵容的视觉盛宴,诗意绵长活色生香的阅读享受。 吕后年迈,宫中的权力逐渐被其侄儿吕禄和朱虚侯刘章把控,刘章借刘恒之手除掉了吕禄,欲自立为帝。漪房和刘恒适时进京,两方势力均衡,刘章在大殿拔剑要刘恒在江山和美人之间抉择,刘恒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漪房。孰不知漪房早已打听到刘章与其妻吕鱼感情深厚,早就秘密将吕鱼挟持,终于赶走了刘章夫妇。公元前180年,刘恒称帝,窦漪房在经历了重重磨难之后终于成为椒房殿新一代的女主人。 一进宫,漪房就四处寻找好姐妹慎儿,结果在民间将其找到,慎儿见漪房不仅活着,而且成为皇后,心中十分嫉妒。就在这个时候,薄姬对漪房当年的身份产生怀疑,漪房为了保住身边所有人的性命,咬牙硬是不承认,刘恒对她的欺骗感到失望,夫妻俩产生隔阂,慎儿趁虚而入,成为刘恒的夫人,从此姐妹夫妻之情,只能流于表面。 不久慎儿产下儿子刘武,跟漪房之子刘启成为皇位的竞争对手。为了满足私欲,慎儿不断地出招陷害,漪房无法坐视,开始反击,一步步地将慎儿引入她的圈套,最终将她逼到绝境,慎儿求刘恒保她,刘恒不为所动,到了这一刻慎儿才发现,自己不过是他们夫妻和解的一个纽扣,刘恒根本就没有爱过自己。漪房将刘武抱到身边,许诺会一生对他好,慎儿为了儿子,喝下毒酒死去,这一次漪房没有流泪,她觉得她一生的泪都在慎儿背叛的那一刻流光了,她猛地倒在了地上,醒来时,视线已经看不清楚了。 幸而刘恒回来了,他还是深深地爱着她,为她做拐杖,为她废后官,为她做尽了一切一切,他告诉她,一辈子都不相问,漪房这才发现他们已经错过了好多年好多年。
  • The Fashion Book

    作者:Editors of Phaidon P

    Hailed by Vogue as 'the fashion bible' and by Elle as 'the ultimate fashion reference book', The Fashion Book takes a fresh look at the fashion world and the people who created it. Now available in a pocket-sized mini format, this inspirational reference work covers the whole industry – from pioneering designers, including Coco Chanel and Issey Miyake, to influential photographers such as Richard Avedon and Helmut Newton and the people they photographed. Easy to use and filled with beautiful and memorable images, it is an A to Z guide to 500 key individuals – clothes and accessory designers, photographers, models and those iconic celebrities who instigated or symbolize a whole fashion movement. It cuts through the usual classifications and creates juxtapositions that make fascinating and unlikely partnerships. Each entry is illustrated with a photograph or drawing which shows a quintessential aspect of their work or style. An accompanying text describes where they fit into the fashion story and includes essential biographical information. In addition, a comprehensive cross-referencing system and glossary help to explain the many collaborations and techniques used in the fashion business. Exceptional value for money, this handy new mini edition is a must for all followers of fashion.
  • 创世:梵蒂冈博物馆全品珍藏

    作者:[德] 安雅•格雷贝/ 编

    本书由“未读·艺术家”出品,仅在未读自营店有售,购买链接:http://dwz.cn/2IPUzk 【内容简介】 本书是梵蒂冈博物馆馆藏珍品的目录式画册,将1000余件馆藏珍品按八个主要场馆分门别类,配以图片和文字介绍(重要展品配以详细解读,一般展品配以基本信息)。梵蒂冈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博物馆之一,也是全世界排队最长的博物馆之一。它原本是罗马教皇的宫廷,一千多年 来,古希腊、 古罗马的文化遗产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稀世珍品汇聚于此,使得它成为伦敦大英博物馆和巴黎卢浮宫之外,全世界文艺青年们最向往的艺术圣地。名声赫赫的《拉奥孔》、《观景台的阿波罗》,闪瞎眼的米开朗琪罗代表作——西斯廷教堂天顶画《创世记》、湿壁画《最后的审判》,达•芬奇、卡拉瓦乔、拉斐尔、乔托等大师名作均陈列于此。正如本书导言所说:“如果说地理决定命运,那么梵蒂冈博物馆拥有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收藏,也是顺理成章。” 【编辑推荐】 ★ 1000余件馆藏珍品,340位大师级艺术家作品,精美图文呈现 ★ 布脊精装,精致函套,收藏级装帧设计 ★ 第18届美国独立出版商图书奖艺术类银奖 ★ 附赠102页便携《随书手册》,由“一天一件艺术品”运营人,本书译者郑柯撰写导读 ★ 知乎艺术达人,专栏“不艺术不幸福”作者翁昕撰写梵蒂冈博物馆参观攻略 ★ 914条延伸知识注解,可扫码在联合天际服务号查阅、下载,或直接查阅随书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