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杂文
-
奥威尔散文
《奥威尔散文(外国散文插图珍藏版)》讲述了:乔治•奥威尔的文字生动简洁,充满张力,看似不动声色,实则激情涌动。更重要的是,奥威尔的书写摆脱了个人情感的抒发与宣泄,将其揭露恐怖政治、力图改良社会的庄严理想贯穿在字里行间,其作品自然而然流露出灼人的锋芒和震耳的吁求。奥威尔一生贫病交加,但他就像一位坠落人间的普罗米修斯一样,致力于为人间带来光明的种子,置自己的苦难于不顾,执著地坚持自己的信念,将自己短暂而艰难的一生塑成一支温暖的蜡烛。 -
我这一代香港人
序 陈冠中 这里是2000年后我在北京写的部份文章。 那时开始我跟国内文化、知识界的朋友连续而紧密的接触,随后若干年来我都在一面补课,追溯、辨识同代大陆读书人的知识宗谱,一面交流、思考他们当前的问题意识,因为我是带着同中有异的“前知识结构”进来的,难免有冲撞也有互补,需要不断对话。 1992年至1994年我在北京待了两年多,然后去了台北六年 -- 令我大开眼界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加上之后在北京,这就成了我长达二十年在知识上的调整補充期,连我笔下的香港都不一样了。 之前大部份的时间我都在香港,借信息自由之便,寻觅到不少在当年香港都算是主流之外的异端思潮和小众趣味:文化上我跟同代的文青一样,在青春期受到英美摇滚民谣、反叛文化、台湾作家和欧陆电影影响;社会立场上我是支持解放、包容和替弱势争权的“进步主义”者;政治思想上则是从马克思主义和七十年代的欧美“新左”(我在1981年出版的第一本书是關於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的文论),转到坚决反对专制的自由主义(哪怕只是罗尔斯、納斯鲍姆一类的正义自由主义、能力自由主义),向往社会民主,同时照样厌恶各种形态的帝国霸权;经济上接受“混合经济”,从八十年代开始就转向“后凯恩斯”观点,支持中国改革开放但是反对市场基本教义派。八十年代的香港还让我注意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文化研究、后殖民、大历史、地球村意识和世界主义的议题。来大陆之前,我认为不管怎么说,自己都该算是左翼的 -- 哪怕只算是中间偏左或自由主义左翼,一种犹豫的、对许多困惑都没有现成答案的但却清晰的反对暴政、讨厌谎言、拒绝残忍的左翼。 到大陆后发觉自己不能认同中国式的“新左派”。 虽然自由主义左翼听上去像是悖论,我觉得有时候也只能用“左翼自由主义者” 这个不理想的说法来识别自己。 这里并没有收集太多我的政论時評,但多篇文章涉及上文提到的关注点,都是2000年以后我在大陆期间,多少带着中国问题意识写的。 感谢徐晓的坚毅策动,张万文的编辑,中信的出版。 -
吓人的国粹教育
教育,劈开文明桎梏的利刃,引领人类对自身进行新发现和变归,带给人类脱胎换骨的跃迁和升华。 堂堂大学,不管是私立的,省立的,或是国立的,几乎全成了“留美预备学堂”,或“美国大学堂先修班”,这还不算,青年朋友的眼光也越来越窄越短,千篇一律地希望走一条路,那就是,中国大学堂毕业后,考上公费或自费留学,如果考不上留学,则靠父兄关系……或参加其他凡是能够出国的团……或以球队领队,或以考察,开会等等名目,千方百计,跳到美国。 年欲九十的柏老依旧双目有神,文章犀利幽默,甩开针针见血的犀利笔锋,针砭时弊,入木三分,颇有鲁迅之风,而“他的杂文将他的文笔功力发挥得最淋漓尽致”(柏杨夫人张香华语),因此,其文章便兼具思想性、可读性、知识性和艺术性于一身;文章更是具有十分强的可读性和深刻的内涵。显示出先哲般的洞明和一股摧枯拉朽的巨大力量。这也是为什么他的文字有如此的魅力,历久而不衰。两位中国文坛上的重要人物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固定的读者群,相信本书的出版不会让广大读者失望的。 -
富人秀
这是一出中国富人的生活秀,应该是大家爱看的西洋镜。本书杜撰了迈克和迈太两个富人阶级的代表,由他们出演故事。 迈克是一个大律师,作为富人阶层的一员,日日周旋于富人圈子中,热衷赚钱,喜好炫耀,崇尚小布尔乔亚的生活方式。迈太是一个小作家,不安于“太太团”的活动,追求波西米亚风尚,享受着迈克提供的锦衣玉食,却每每笑话富人圈思想空虚。 现为《申江服务导报》长期专栏连载。 -
金陵五记
过去所写有关南京的文字编在一起,重看一过,长长短短也有了四五十篇,作者都不免觉得有些奇怪。作者在南京只住过一个很短的时期,又曾来往路过若干次,实在只能算是一个匆匆的过客,不知为何,竟对这个城市表现了一种并不一般的感情。 这里所收最早的一篇是写于一九四二年冬的《白门秋柳》。一个年轻的学生,亡命远行,路过已经成为敌寇铁蹄下汪伪政权“首都”的地方,自然不能不激发一个中国人必然会有的感情。四年以后,作者成了一个记者,又在这里住了虽然短暂但很不平凡的一段日子。那是劫后的年代,作者所看到的是满目疮痍,民生凋蔽。这“劫”是双重的,敌伪的劫掠与“新贵”的劫收。还看到的是英勇战斗与荒淫无耻的鲜明比照。一九四九年秋,又有一次短暂的访问,汜下过南京人民迎接解放的欢欣。三十年后重来,则已在十年动乱之后了。时代不同了,社会性质不同了。中国人民在经历了又一场历史性的灾难以后,重新起步向前。清除道路上的障碍,整理被破坏、蹂躏的基址。人们的心情是兴奋的同时也是沉重的。这一切,作者也看到了。 这一切,当然也都是历史。 在这一束文字里,作者常常说起过去时代发生在这地方的许多历史故事,似乎充满了“怀古”的气息。作者想,南京这地方真是浸透了历史的气氛的,一个诗人来到这里,决不愁缺乏吟咏的题材。如果把过去中国诗人有关金陵的诗篇抄撮起来,那将成为一部可惊的巨帙。不过作者总忘不了明末清初阳曲傅青主写的一首诗,题目是《金陵不怀古》。那起头的两句说:“甚是金陵古,诗人乱有怀。”真是大喝一声,值得一切喜欢发思古幽情的人警醒。当然傅青主并非无原则的一律反对“怀古”,他反对的是那些“肉髀愁不鼓,伧父过秦淮”的“雅人”。 中国的古都自然不只南京一处。长安、洛阳、开封、北京都曾是历史上的名都。可是没有哪一处像南京,这简直是一座无比的历史博物馆。南京建都的年代,断断续续前后也不过三百 多年,也算不得最长。但朝代递嬗多,社会变化巨烈。特别是常常与历史上的民族战争有密切的关系。这一特色则是其他一些古都所少有的。六朝都是偏安的局面,南唐、南明则是更为可怜而短促的偏安朝代。太平天国建都南京也只十多年。在这些短促的朝代里,留下了许多遗迹,为诗人所注意。诗人最好的作品总是说出了人民的感情意愿的。虽然时移世换,一些旧有的矛盾已不复存在,但作为历史,作为民族意识、民族感情形成的细胞,它的影响也还是久久不灭的。 散文方面的情形好像也差不多。《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梦粱录》都不是通常的风土志;《洛阳伽蓝记》、《板桥杂记》也不是记寺庙伎寮的专书。它们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发扦的也儿旷是类似的感情。这不像西安,虽然汉唐最后也无例外地覆灭了。但留下的是《三辅黄图》、《西京杂记》,叙述着开 国的规模,豪门的故事,不见半点凄清衰飒的影子。其中消息,足值得寻思的。这也许是中国文学史上一种可以注意的现象。 有许多古代诗人的名篇常常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他们用的是极为精炼的语言,表现的是非常复杂深远的意境,往往不是使用了更多文字的散文所能做到的。作者常常思索隐蔽在这中间的奥秘,发现在声律、色泽、动作、音响……这些因素之外,诗人还有更为重要的手段。他们挑动读者的心弦,打开记忆的窗门,调动民族的、历史的感情力量来帮助增强诗的感染力。可以举刘禹锡著名的《金陵五题》和韦庄的《台城》作例。这两位中晚唐诗人不但与封建社会一切写金陵怀古诗的诗人在情感上相通,简直就是他们的代表。除了明末诗人所表现的民族感情以外,一千年中几乎没有增加什么新的思想内容。他们的作品都是为旧时代、旧王朝唱出的挽歌。 刘禹锡在《乌衣巷》一诗中,在三处地方具体写了“朱雀桥”、“乌衣巷”和“王谢堂前”;韦庄在《台城》诗中写的是“六朝”、“台城”和“(长江)”。此外就都是自然的景物,野花、夕阳、燕子和雨、鸟、柳树、长堤。这一切都是没有“生命”的东西,但在诗人的安排运用下,它们释放出的则是难以想象的力,撼动着读者的心。其强烈程度则依读者所处的时代环境、思想情感、文化教养而各有不同。这很有些像原子能的释放,但其触发与制约却更为奇妙而灵活,这不是自然科学家和工程师所能作到的。 -
旧爱新欢
判断一个男人是否成功,有很多方式,最简单的一种,是看他有几个办公室;判断一个女人是否丰富,也有很多方式,最直接的一种,是看她睡过多少张床…… 实习时期的爱情,一般逃不过两种命运,一种情感和工作一起转正,一种既失去工作也失去爱情。 方便面就像乏味寡趣的男人,很方便得到,但没有享受的感觉。 女人择偶如同买股票,大家都在赌——没有女人会傻到去买垃圾股,都是买涨不买跌,不过被套牢以至割肉都来不及、直接停牌的,往往都是曾经大涨长红的股票。 男人并不能改变女人,但人们会因为你是谁的女人而改变对你的态度。 女人对男人,就像世人对世人,一般来说,人们对待有钱人富人名人的耐心总是要比其他的人多一点的。 你以为我穷,不美就不会唱歌吗?就不会成为偶像吗?我也会的,假如上帝给我一个机会,让我做超级女生…… -
王小波文存
这里奉献给读者的是王小波作品的选集,分为小说卷和杂文卷两部分,包括两部中篇小说、两部短篇小说和四十八篇杂文,这些选目基本上代表了王小波的文学成就,其中每一篇都脍炙人口,堪称佳作。尝鼎一脔,窥豹一斑,通过本书,读者可以领略王小波的才华和成就。 -
龙应台杂文精品
简约犀利 发自肺腑 放眼寰宇 -
梦醒了的人生
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 人生最痛苦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 -
偶像的黄昏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化偶像。他可以是一本书、一部电影、一个人、一份报纸或者一所大学,等等。 作为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他承载了过重的道德化精神的分量,在历史、文化与道德的场域中充满张力,并在大众传媒的合力策划中被推上历史文化的顶峰。 我们只是怀抱着一个简单的信念:时代所给予的道德光环必然得接受时代的严正评判。在这个信念下,每一个人都可以坚强地说:“我不害怕你们剥我的皮,因为那下面,都是鲜红的血肉。”…… -
往日,故乡的情话
黄永玉关于故乡的闪念:山水,生活,隽语,人物,情调,片断的哀乐……有如泡一杯家屋山背后摘下的野茶敬客的意思。 -
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目录: 1. 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2. 伊泰莲娜 3. 英雄不问出处 4. 我是父母寻欢作乐的产物 5. 夫妻做秀 6. 红颜不老 7. 厕所读本 8. 床上用品和全鞭席 -
无花的蔷薇
追踪20世纪中国现代散文的脚迹,无论是早期的“语丝派”,“论语派”,赞美母爱的“冰心体”,“跑野马”的徐志摩散文,还是被一度奉为新经典的杨朔、秦牧、刘白羽三家散文,直至海峡对岸立志要“剪掉散文的辫子”的余光中,甚或近来的“大文化散文”也好,“小女人散文”也罢,至少在一点上是一致的,即“我手写我口”。不管何种“文调”,无论向杂文倾斜的硬邦邦抨击时政的,还是抒情感怀到软绵绵无病呻吟的,或触景生情得悲歌哀怨、如泣如诉的,散文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作为灵魂的避难所或精神的栖息地而存在的。艺术是独立的,散文须是个性的。 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使鲁迅更加清楚地看到了反动政府的本质。《无花的蔷薇》是为此写的纪念性文章。通过深刻的讽刺,用尖刻的语言控诉了反动政府的血腥罪行,透露出一种对现状无能为力的悲哀。这种悲哀的情绪并不是对敌人的示弱,而是对国家、民族、人性更深层次地感受和思考。作者写带刺的文章,“也还要些和平的心”。而“三 一八”惨案使人艰于呼吸视听,沉浸在极大的悲痛之中,所以现在已不是写什么“无花的蔷薇”的时候。 -
丰子恺:佛无灵——感悟名家经典散文
《丰子恺:佛无灵:感悟名家经典散文》内容简介:追踪20世纪中国现代散文的脚迹,无论是早期的“语丝派”,“论语派”,赞美母爱的“冰心体”,“跑野马”的徐志摩散文,还是被一度奉为新经典的杨朔、秦牧、刘白羽三家散文,直至海峡对岸立志要“剪掉散文的辫子”的余光中,甚或近来的“大文化散文”也好,“小女人散文”也罢,至少在一点上是一致的,即“我手写我口”。不管何种“文调”,无论向杂文倾斜的硬邦邦抨击时政的,还是抒情感怀到软绵绵无病呻吟的,或触景生情得悲歌哀怨、如泣如诉的,散文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作为灵魂的避难所或精神的栖息地而存在的。艺术是独立的,散文须是个性的。 丰子恺早年归依佛门,《缘缘堂随笔》是他1931年出版的第一部散文集。他的散文以巧妙传神的点染,表现了清幽玄妙的情趣,给人以雅逸愉悦之感。写于1938年的《佛无灵》,一方面阐释了佛教戒律中戒杀护生的观点,一方面又表明自己心中的佛教绝不是那些与世间迷信混同在一起的神神道道的东西。作者禀承其师恪尊律令的严格风范,痛斥了混进佛教队伍中的一些假慈悲、假仁义之徒,嘲讽了那些以为只要信佛即可免灾的所谓“信佛”之徒,并表示:我“不屑与他们为伍”。 -
沉默的大多數
如果您錯過了這本書,便是錯過了對這個時代的一種獨特的理解。 這是北京作家王小波的遺著。他在一九九七年四月病逝,在中國知識界引起很大的震動。這種震動不僅僅是對一位英年早逝的有才華、有創造力的作家、學者的惋惜,更是對他所選擇的獨特生活方式所預示的一個現代知識分子的品格的珍惜。 但正是作品的特質,王小波生前經歷了出書的重重困難。然而,作品的手稿在大學、出版社流傳,一直有拍案叫絕之聲。 現在,這部相當完整表現王小波理性、良知、智慧和文明教養的散文集,終於可以奉獻給您。 -
鲁迅杂文选
《鲁迅杂文选(插图本)》主要内容简介: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无论历史的文化筛选多么苛刻,即使整个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史只保留一个人的位置,站在这个位置上的也只能是他。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一八八一年生于浙江绍兴一个没落的士大夫家庭。一八九八年他到南京求学,其间接触了西方“科学”与“民主”的思想。 -
走出囚徒困境
《走出囚徒困境》这是一个著名的话题,说明的是两个罪犯被当作嫌疑抓获隔离囚禁,等待审问,因无法沟通,他们很难作出共同的最合算的选择,这一例题不胫而走,几乎成为现代社会中最伟大的寓言,在于类似的困境,在我们周围比比皆是。 -
梁实秋杂文集
选编大师的作品不容易,那洋洋两千万字的大作,每一篇文章都折射着人生的历练,每一笔都凝聚着梁实秋——这位一代散文宗师的高度。 我的选择无意于置身于一座时空小屋,有一种神秘的力量从远去的年代,从月光的洁净中涌过来,迫我和大师的心灵对话,感受大师那“灿烂之极趋于平淡”的言志小品、恋秣篇章。循着他的心迹,看他从“兼济天下”转至“独善其身”,倾心于审美地享受人生,以苦写乐再写智。他1903年1月出生于北京,原籍浙江杭县(今余杭);1923年自清华毕业,即赴美留学,研习英语和英美文学;1926年回国,在南北数所大学执教;20世纪30年代为著名文学团体“新月社”的主要成员;1938年入蜀,蛰居重庆北碚;1948年赴上海转广州后去台湾,直至1987年11月遽归道山。 作为中国现代典型的自由知识分子,梁实秋“长日无俚,写作自遣,随想随写,不拘篇章”,留下了令后人叹为观止的《冬夜草儿评论》、《骂人的艺术》、《文学的纪律》、《偏见集》、《文艺批评论》、《雅舍小品》、《谈徐志摩》、《清华八年》、《秋室杂文》、《秋室杂忆》、《槐园梦忆》、《看云集》、《梁实秋札记》、《白猫王子及其他》、《雅舍谈吃》、《英国文学史》以及《莎士比亚全集》的中译本等等。他的大女儿梁文茜女士对我说:我父亲的作品在国内已有众多大大小小的版本,且长销不衰,其中《雅舍小品》在海内外也有300多个版本,这充分说明广大读者对他的作品的喜爱。 -
私语
本书系以彩色照片或插图形式,重新解读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家作品,来展示作品时代背景、地域文化、风土人情等,并图解文中难点。意在跨越时间的沟壑,领略经典著作的魅力,为21世纪的青年学生引领门径。 张爱玲(1920-1995),河北丰润人,生于上海。在圣玛利亚女校读书时就在校刊发表散文、小说。1938年考取伦敦大学,因战事发生,改入香港大学。1942年回上海后,开始职业写作。1943年,她在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