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法国文学

  • 第一个人

    作者:(法)阿尔贝·加缪

    阿尔贝•加缪(1913—1960)是法国声名卓著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存在主义”文学的大师。1957年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奖获奖作家之一。 加缪在他的小说、戏剧、随笔和论著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异己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诞的同时却并不绝望和颓丧,他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他为世人指出了一条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以外的自由人道主义道路。他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国,而且在欧洲并最终在全世界成为他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导师。
  • 忏悔录

    作者:卢梭

    本书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家卢梭于晚年撰写的自传体小说。卢梭在书中以惊人的诚实、坦率的态度和深刻的内省,叙述了自己从出生到1766年离开圣皮埃尔岛之间50多年的生活经历,讲述了他的全部思想感情,剖析了他的行为和内心世界。小说的问世,开拓了浪漫主义文学的道路,深刻地影响了19世纪欧洲思想和文学的发展。   本书是18世纪欧洲历史中极为重要的思想材料,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和文学价值。 全书共12章,分上下两卷。前六章为上卷,后六章为下卷。上卷叙述卢梭于1712年出生之后到1742年来到巴黎之前的生活。下卷主要是写作者在巴黎的生活,写他同百科全书派的关系、与他们的恩恩怨怨以及他的几部重要作品的创作。书中所体现的强烈的个性解放精神,重视情感、热爱自然的人文思想,及在哲学、艺术、审美等方面的卓越成就,深刻地影响了19世纪欧洲思想和文学的发展。
  • 北方档案

    作者:玛格丽特・尤瑟纳尔

    夫人!能在您现在所在这座古老而名声卓著的建筑物里欢迎您,这对我业说是莫大的喜悦。在这里,您当然不是第一位院士,但您是第一位女院士。这是一场生动和平革命,在这场革命里,您本人就构成一个悠久光荣的历史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夫人,我不应该向您瞒,您之所以今天置身此间,并不是因为您是妇女,而是因为您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但愿我们三百五十年来选出的男人全都具有您这样的一位妇女的广博的才华
  • 忏悔录

    作者:(法国)让-雅克·卢梭

    《汉译经典(第1辑)(套装共10册)》包括了《中国人的气质》、《沉思录》、《论自由》、《理想国》、《文化和价值》、《国富论上下》、《天演论》、《菊与刀》、《忏悔录》、《武士道》。 《中国人的气质》是明恩溥在《字林西报》发表的一组介绍中国人生活、风俗和性格的文章的合集。《汉译经典(第1辑)(套装共10册)》生动概括、描述了中国人的一些典型性格特点。虽然有一些误解和偏见,但大部分的观点还是客观犀利的,可以让我们对那个时代中国人的生活“真相”有深刻的了解。鲁迅先生生前曾向国人郑重推荐此书。 《沉思录》是一部个人哲学思考录。内容大部分是作者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是斯多葛学派的一个里程碑。 《论自由》共分五章:第一章为引论,提出了全书的主旨——公民自由,或称社会自由,探讨了社会对个人施用权力的性质和限度。第二章论述了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认为人类应当自由形成意见,自由发表意见,否则便是人类理性与德性的毁灭。第三章阐述个性的自由发展,认为这是人类幸福的首要因素,会使人对社会、对他人更有价值。第四章讨论社会对个人自由控制的限度,指出个人对社会的义务源于社会对他的保护;社会成员的行为只要互不损害利益和权利,只要为保卫社会或其成员免受损害与妨碍而承担责任,就不受社会强制。第五章重申两条基本原则:个人行动只要不涉及他人利害,个人就不必向社会负责,他人也不得对之干涉;个人行动若有害于他人利益,个人要向社会负责,要承受社会或法律的惩罚。 《文化和价值》是作者的札记性著作,收录了作者1914年到1951年关于哲学、历史、宗教、科学、教育、心理学、逻辑学、语义学、语言学、伦理学、美学、艺术等问题的评论,简练如洗,议论精深。这些评论既是维特根斯坦主要著作和重要观点的萌芽或酝酿,又是这位哲学大师理论发展的重要佐证,更是维特根斯坦所代表的流派及其学说的“万花筒”。
  • 法国六文豪传

    作者:左拉

    《法国六文豪传》由法国作家左拉所著。左拉撰写的夏多布里昂、司汤达、巴尔扎克、雨果、圣伯夫和福楼拜等六位法国大文豪的思想传记,善于通过独特的细节展现传主性格,富于独创性、文学性、趣味性和可读性。郑克鲁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法语文学翻译家、学者,虽年逾古稀,但笔耕不辍;由他首次把左拉所写的六位文豪的传记译成中文,可谓珠联璧合,相映生辉。
  • The Diving Bell and the Butterfly

    作者:Jean-Dominique Bauby

    In 1995, Jean-Dominique Bauby was the editor-in-chief of FrenchElle, the father of two young childen, a 44-year-old man known and loved for his wit, his style, and his impassioned approach to life. By the end of the year he was also the victim of a rare kind of stroke to the brainstem. After 20 days in a coma, Bauby awoke into a body which had all but stopped working: only his left eye functioned, allowing him to see and, by blinking it, to make clear that his mind was unimpaired. Almost miraculously, he was soon able to express himself in the richest detail: dictating a word at a time, blinking to select each letter as the alphabet was recited to him slowly, over and over again. In the same way, he was able eventually to compose this extraordinary book. By turns wistful, mischievous, angry, and witty, Bauby bears witness to his determination to live as fully in his mind as he had been able to do in his body. He explains the joy, and deep sadness, of seeing his children and of hearing his aged father's voice on the phone. In magical sequences, he imagines traveling to other places and times and of lying next to the woman he loves. Fed only intravenously, he imagines preparing and tasting the full flavor of delectable dishes. Again and again he returns to an "inexhaustible reservoir of sensations," keeping in touch with himself and the life around him. Jean-Dominique Bauby died two days after the French publication ofThe Diving Bell and the Butterfly. This book is a lasting testament to his life.
  • 茨威格在巴西

    作者:(法)洛朗· 塞克西克

    荣登法国《快报》图书畅销榜三个月之久 天使湾文学奖获奖作品 被法国著名导演吉拉尔•吉拉斯改编成戏剧在蒙帕纳斯剧院上演 斯蒂芬•茨威格的爱与死之歌 作为一位犹太裔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在1933年就预感到纳粹将吞没欧洲,于是他出逃伦敦,后又与第二任妻子夏洛特一起流亡到纽约,并于1941年9月流亡到巴西。正是在这远隔重洋的流放地,茨威格创作了回望欧洲的《昨日的世界》和展望未来的《巴西:未来之国》。然而,他已经身心俱疲,次年2月22日,茨威格与妻子双双服用镇静剂自杀。
  • 阿兰・罗伯-格里耶

    作者:(法)米歇尔・阿勒芒

    引言 一、叙述形式的更新 1.《弑君者》(1949年) 2.《橡皮》(1953年) 3.《窥视者》(1955年) 4.《嫉妒》(1957年) 5.《在迷官中》(1959年) 二。从论战的战斗精神到游戏的形式主义 1.创作的理论与实践 2.电影材料的内部冲突 3.作品的自动描写 4.从刻板的老一套到虚构的发生器 5.艺术的单性生殖 三。自动写作的复兴:《幻想家》 1.一个不可能的计划的起源 2.作品,变幻不定的镜子 3.支离破碎的作品 2 阿兰・罗伯一格里耶 4.距离与荣光 5.冒名顶替者的面具 6.从游荡到厌恶 7.玄学与魔鬼 8.从铁匠到炼金术士 结束语 阿兰・罗伯一格里耶大事年表 书中使用的缩写
  • 巴黎的放荡

    作者:(法)达恩·弗兰克

    能包容伟大艺术家的地方少之又少,其中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的巴黎,就是这样一个宽容的都市。作者通过长达数年的努力,用翔实的史料、生动的文笔向我们描述了巴黎作为世界艺术中心的昔日景象。 由于本书的素材全部来源于历史资料,而不是小说的虚构臆造,因而有助于我们了解现代艺术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创造了这些艺术的艺术家们的思想、生活和他们所在的时代精神。 艺术的崇高与肉体的卑微,灵魂的圣洁与行为的放荡,痛苦与狂喜,追求与渴望,奋斗的艰辛与人性的黑暗……在塞纳河畔的洗衣船画室里,在蜂窝街上,在咖啡馆里,展示着天才们灵魂最深处的隐秘与挣扎――瞧这些伟大的疯子!
  • “喂?我给您接萨特……”

    作者:【法】杰尔曼娜·索尔贝

    杰尔曼娜·索尔贝女士出身于书香门弟,1945年,一次偶然机缘使她成为萨特、波伏瓦、梅洛·庞蒂等人筹办《现代》杂志的秘书,处理文稿与信件。她在这些脾气与才能都迥异于常人的文坛精英之间一干就是三十年。 《现代》杂志创办于二战结束的年代,国际政治局势云谲波诡,这部刊物又处于意识形态斗争的风口浪尖。索尔贝坐在她的秘书桌前,看到知识界风云人物出出入入她与萨特共用的办公室。她不说无数传说中已说过的东西,她只记忆她目睹与耳闻的有趣、率性、可笑、感人的日常轶事——这是“一切历史书中不收而对人的本抟却又不可或缺的动人的补充”。
  • 何谓永恒

    作者:[法]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

    《何谓永恒》是尤瑟纳尔的回忆录,她在晚年结束了最后一章《归途坎坷》的写作,但没能完成全书的创作。
  • 我毕生的故事

    作者:[法] 乔治·桑

  • 罗兰·巴尔特自述

    作者:[法]罗兰·巴尔特

    《罗兰·巴尔特文集:罗兰·巴尔特自述》讲述作者一生经历可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媒体文化评论期(1947-1962)、高等研究院教学期(1962-1976)以及法兰西学院讲座教授期(1976-1980)。作者故世后留下了5卷本全集约6000页和3卷本讲演录近千页。这是罗兰·巴尔特为色伊(Seuil)出版社“永恒的作家”丛书写的有关他自己的一部著述,是一部非传统意义上的自传体著作。虽然作者一开始就让我们把这本书当作“出自一位小说人物之口”,但我们还是通过这些文字大体了解了他的身世、生活经历、个人志趣、写作生涯和学术主张。 该书是作者第四个写作阶段即“道德观念”阶段的代表作品之一,以片断的书写方式和按片断题名的字母顺序进行排列的形式,为读者组织了一部时间错位、事件凌乱、内在逻辑无序的奇书,力图以此来解释言语活动,通过语言的随意性排列来探寻语言符号的深层寓意。书中还有作者自幼及长的大量珍贵图片和一些手绘图。
  • 童年的许诺

    作者:(法)罗曼·加里

    本书是一部带有浓厚自传色彩的回忆作品,作者展开岁月的长卷,拂去历史的烟尘,回忆了与母亲共同生活的往事,字里行间浸沉着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和拳拳的眷恋。“一切都已了却”。在作者轻松调侃的笔调中,所有辛酸的磨难、艰苦的奋斗和出生入死的光辉英雄业绩仿佛都化为一抹轻烟,惟有绵绵的母爱,如一眼清泉,一首清歌,润物无声,穿越时窄,永驻心田。 小说的中心人物母亲并非没有弱点或可笑之处,然而她那决不向命运低头的坚强意志、不可受辱的高贵人格、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无怨无悔的牺牲精神,都成为主人公在人生困境中汲取力量的源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罗曼毅然投身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力量”,并迅速成为王牌飞行员,在伦敦、非洲和诺曼底战役中,他驾驶着战斗机,立下了赫赫功勋。为了确保儿子在前线保持旺盛的斗志,母亲在病笃之际竟策划和完成了一件常人无法想象的惊人壮举……
  • 阿拉贡传

    作者:皮埃尔·戴克斯

    阿拉贡是集法国20世纪诸多重大事件于一身的代表人物。他是狂热的革命者,是忠诚于自己信仰的共产党人;他热衷于文学创作,是才华横溢的超现实主义者;他是抵抗运动的组织者,以手中的笔为武器,谱写出壮丽的爱国诗篇。为了重现一个真实的阿拉贡,作者援引了大量相关文字、言论和回忆录,使本书内容极为丰富。
  • 纪德文集·传记卷

    作者:纪德

    《纪德文集·传记卷》内容简介:花城出版社的《纪德文集》分五卷,有《散文卷》、《传记卷》、《日记卷》、《游记卷》、《文论卷》。这五卷中,有五分之三的篇章是首次翻译介绍给我国读者的。这样,纪德的作品除晚年的日记、通信外,基本上全部呈现给了中国读者。 安德烈·保尔·吉约姆·纪德(1867-1951),是法国二十世纪最活跃、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花城出版社《纪德文集》的编者和译者(散文卷、日记卷),首都师大的李玉民教授向记者介绍,纪德是个少有的最不容易捉摸的作家,他的一生和他的作品所构成的世界,就是一座现代迷宫。变化和否定,贯穿纪德的一生和他的全部作品。纪德是在人生探索、文学创新两方面都给后人留下最多启示的作家。 李教授说,每次重读纪德的作品都有新发现,他的作品是让人思考、让人参与的作品。 北京大学罗芃教授认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纪德被看作文学的“颠覆者”,更糟糕的是他还背上了道德“颠覆者”的恶名。这种双重“颠覆者”的身份一度曾使纪德很有点“声名狼藉”。有人嘲笑他的作品形式不伦不类,有人声色俱厉地谴责他伤风败俗,当然也有人双管齐下,从两个方面作了否定和抨击。如今,纪德伟大作家的地位已经毋庸置疑,历史已经下了结论,但是对他在小说革命方面所做的试验性探索究竟应该如何评价,仍旧是可以讨论的问题,而他对传统思想道德的叛逆和颠覆,情况更为复杂,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纪德文集》的出版,为我国读者和外国文学研究者在这方面的工作创造了条件。
  • 波伏瓦回忆录

    作者:(法)西蒙娜·德·波伏瓦

    《波伏瓦回忆录(第1卷):端方淑女》内容简介:法国存在主义者、女权主义理论先驱、著名小说家西蒙娜•德•波伏瓦留下了一笔丰厚的精神遗产,其中以小说杰作《一代名流》、被奉为“女权主义圣经”的理论著作《第二性》及篇幅巨大的回忆录尤为光彩夺目。 西蒙娜•德•波伏瓦无疑是20世纪法国一位伟大的回忆录作家,其四部主要回忆录的巨大规模与篇幅,至今无人出其右。其即:《西蒙娜•德•波伏瓦回忆录》之《第一卷:端方淑女》(1958)、《第二卷:风华岁月》(1960)、《第三卷:激荡人生》(1963)与《归根到底》(1972)。这四部回忆录所具有的圣西蒙式的历史社会价值,只有像波伏瓦这样既是文学家又是社会活动家、“介入者”的作家兼斗士才能提供。此外,还有三部回忆录或自传性作品,与前四大部回忆录构成一个编年史般的整体。 波伏瓦在回忆录中则力图提供一个反抗传统、追求独立自由的女性形象。《端方淑女》记述了波伏瓦童年时代与少女时代的生活,到她1928年完成高等教育为止。《风华岁月》回顾她1929—1945年的经历,从开始就业自立并在文学创作道路上迈出最初的几步,直到度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艰难岁月。《激荡人生》是其自大战结束后到60年代初期的生活记录,即在以萨特与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文学风靡法国以致整个欧洲的那个阶段里种种活动的实录。认识波伏瓦,从《端方淑女》开始。
  • 克里斯汀·迪奥与我

    作者:克里斯汀·迪奥

    《克里斯汀•迪奥与我:迪奥先生自传》中以幽默的笔触和独有的文风描述了其卓尔不凡的一生,从默默无闻的往昔到一夕成名所引发的时尚变革。然而,时尚之于他,似乎并没有预兆。只是迫于形势,他才迟迟迈入时尚行业并随即与最伟大的设计师们并肩。一九四六年(他时年四十一岁),迪奥公司正式诞生。数月后,他的首场服装发布会一经推出便立刻获得了瞩目的成功:他的人生从此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改变。
  • 我的大作家

    作者:[法] 艾曼纽·朗贝尔

    罗伯-格里耶逝世之后,一位年轻的女人感到不安。她长时间地和他一起工作,致力于他的档案、他最后的书籍,她有着重要的地位,从她这里可以自由地观察他,树立他的形象。 在他逝世一年后,《我的大作家》问世了。这是一个微妙的、感人的故事,其中交融着粗略的回忆和有理有据的反思。一位杰出的、有趣的、凶恶的、成问题的作家的肖像。这位文学巨匠的风格也深深影响了本书的作者,而她在本书中有时则巧妙而愉快地采用相反的风格。 艾曼纽·朗贝尔出生于1975年,取得现代文学教师资格,文学博士,在当代出版纪念协会(IMEC)任职,曾与阿兰·罗伯-格里耶一起工作。
  • 追忆似水年华之前

    作者:(法)热内·培德

    《追忆似水年华之前:普鲁斯特之夏》可以作为《追忆似水年华》最深刻、最全面的一个注释,为那些对《追忆似水年华》感兴趣的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普鲁斯特青年时代的好友、剧作家热内·培德在《追忆似水年华之前:普鲁斯特之夏》中追忆和普鲁斯特在凡尔赛一起度过的一个夏季。书中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普鲁斯特,他广交朋友、喜欢聊天和写作,日后成名作《追忆似水年华》中的人物原型这时也出现在他周围,使他激动,让他着迷,促使他之后写出了那部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