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法国文学

  • 巨人三传

    作者:(法)罗曼·罗兰

    《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同出罗曼罗兰之手。传记里的三人,一是音乐家,一是雕塑家兼画家,一是小说家,各有自己的园地,三部传记都着重记载伟大的天才,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献出了毕生精力。他们或由病痛的折磨,或由遭遇的悲惨,或由内心的惶惑矛盾.或三者交叠加于一身,深重的苦恼,几乎窒息了呼吸,毁灭了理智。他们所以能坚持自己艰苦的历程,全靠他们对人类的爱、对人类的信心。 贝多芬供大家欣赏的音乐,是他“用痛苦换来的欢乐”。米开朗琪罗留给后世的不朽杰作,是他一生血泪的凝聚。托尔斯泰在他的小说里,描述了万千生灵的渺小与伟大,描述了他们的痛苦和痛苦中得到的和谐,借以播送爱的种子。罗曼·罗兰把这三位伟大的天才称为"英雄" 他所谓英雄,不是通常所称道的英雄人物。那种人凭借近力,在虚荣或个人野心的驱策下,能为人类酿造巨大的灾害。罗曼·罗兰所指的英雄,只不过是“人类的忠仆”,只因为具有伟大的品格;他们之所以伟大,是因为能倾心为公众服务。
  • 对生命的敬畏

    作者:(法)阿尔贝特·施韦泽

    这是一本从几千页的出版物中选编而成的施韦泽自述(施韦泽的大部分自述写于20世纪的20年代,即他46岁至57岁之间),它在逻辑上是按其经历和发生的时间编排的。除了丰富多彩的生平资料之外,施韦泽的专业的和通俗的学术著作的介绍、关于他生活转折点的私人信件、系列布道、来自非洲的叙述、关于歌德的第一次讲话等使其自述的内容更为完整。 施韦泽自述的核心是清新、青春的,是多方面、可信和丰富的,绝不是多愁善感,而是理想主义的,同时是绝对客观的。 在关于21世纪的民意调查中,施韦泽的名字一直列于伟大榜样的顶端或前列。我们大家日益发现,对人道的向往不断增长。这本书也许能够有助于我们再次了解人道的伟大体现之一。
  • 追寻普鲁斯特

    作者:【法】莫洛亚

    安德烈•莫洛亚(André Maurois,1885—1967)为法国两次大战之间登上文坛的重要作家,其著作涵盖小说、历史与传记,尤其以传记文学名扬于世,被誉为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传记文学大师。莫洛亚所著的传记,人物生动,情节有趣,富有小说情趣。在传记写法上,有过革新之功,被誉为写出了法国文苑里最好的几部传记。主要作品有《爱丽儿:雪莱传》、《唐璜:拜伦传》、《奥林匹亚:雨果传》、《莱莉娅:乔治•桑传》、《普罗米修斯:巴尔扎克传》、《追寻普鲁斯特》、《三仲马》以及《狄更斯评传》等,其传主都是世界文学史上大师级的人物,各自创造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学世界,而且个性气质各异。莫洛亚的这几部以文学大师为传主的传记作品属于他最出色的传记之列,本身即是优秀的文学作品。 《追寻普鲁斯特》是莫洛亚众多传记作品中的杰出代表,不但是详细讲述和剖析普鲁斯特一生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的优秀传记,更是深入探讨与评析普鲁斯特毕生巨著《寻找失去的时间》的杰出评传,迄今仍是最受好评的综合性普鲁斯特评传名著。
  • 加斯东·伽利玛

    作者:(法)皮埃尔·阿苏里

    在二十世纪法国出版史上,加斯东·伽利玛(1881—1975)创建的伽利玛出版社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与他同时代的法国作家多如繁星,风格和思想各异,却几乎都曾出现在伽利玛的书目上,只有少数几位作家成为“漏网之鱼”和他的“遗憾”。 自伽利玛出版社创办至加斯东去世,法国人得了十八次诺贝尔文学奖,其中六位是他的作者;他的作者还得了二十七次龚古尔奖、十八次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十二次联合奖、七次美第奇奖、十次雷诺多奖、十七次费米娜奖……对许多读者来说,伽利玛简直就是法国文学的同义词。如果没有伽利玛出版社,二十世纪的法国文学将会改写,许多作家的命运将会是另一个样子。人们不禁要问:伽利玛是怎样炼成的? 由于加斯东·伽利玛生前拒绝写回忆录,而许多档案资料属于出版社的秘密而被封存,外界一直对这位法国出版业“大角鲨”的真实生活和工作状况不甚了了。法国《读书》杂志前主编、传记作家皮埃尔·阿苏里带着同样的好奇,访问了伽利玛传奇的许多见证者:他的家人、朋友、作者,他的生意伙伴,甚至他的敌人,查阅数百本书籍和许多未公开的档案和私人信件,十分清晰地描述了一个真实、完整的伽利玛。 本书是加斯东·伽利玛的人生传奇,也是贝纳尔·格拉塞、罗贝尔·德诺埃尔、勒内·朱丽亚尔等一代法国杰出出版人的群像,是半个世纪的法国出版史。
  • 纪德自传

    作者:纪德

    思想也有其地理:如同一个法国人不管前往何处,他在国处每走一步,不是接近就是远离法国,任何精神运作也使我们不是接近就是远离纪德……近三十年的法国思想,不管它愿意不原意,也不管它另以马克思。黑格尔或克尔凯郭尔作为坐标,它也应该参照纪德来定位。 纪德自传是一部艺术品,或者说是一位年轻艺术家的真实画像.他的眼界远比乔伊斯开阔,写作时有一种令人震惊的激情。本书不但叙述了一个年轻人怎样逃离家庭,而且描写了发现自己有同情恋癖的过程。以第一人称泄露这样的经历,这在自传史中还是第一次。
  • 你喜欢萨冈吗

    作者:(法)德拉森

    她是18岁就成名的忧郁宝贝,她是无拘无束的散漫精灵,她玩世不恭看破红尘醉生梦死拼却红颜,她就像“冷水中的一缕阳光”。 她没得过龚古尔文学奖,更不是法兰西学院院士,她逃避荣誉,但她是法国人钟爱的萨冈,因为她身上散发着一种玩世不恭的永恒魅力。她的小说明快、简洁、典雅、语言优美,富有乐感和诗意,散发着淡淡的愁绪,有一种令人神往的忧郁,非常迷人。这位年轻、漂亮、富有、充满活力、18岁就出了大名的作家,却不惜滥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她视爱情为一种“病态的迷醉”,并坦言自己的爱情可以持续“三四年,但绝不会更久”。她跟她书中的人物一样,看破红尘,醉生梦死,追求感官刺激,不顾一切地尽情享乐。她曾告诉警察:“我相信自己有权自毁,只要这不伤及他人。”与法国前总统密特朗不寻常的友谊,更为她的神秘增添了 特殊光环。索菲·德拉森用了3年时间采访、阅读并沿着萨冈的足迹作了一番旅行,圈划出萨冈之谜——为自由不惜代价之谜。 在黑暗中,我轻轻地,久久地呼唤着这个名字。于是什么东西涌上我的心头。我闭上眼睛,呼着它的名称来欢迎它:你好,忧愁。
  • 魏尔伦传

    作者:[法]阿兰·比于齐纳

    魏尔伦与马拉美、兰波齐名。生前被奉为“诗人之王”。象征派、颓废派都将他视为大师和同道。他生活放荡不羁,做过阶下囚,也皈依了天主,当过教书匠,晚年却生活在社会的边缘,形同乞丐。本书引领我们回顾了魏尔伦痛苦挣扎的一生,对他性格、思想、情感的两面性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极端的性格导致了魏尔伦悲剧性的一生:作为双性恋者,结发妻子和天才诗人兰波最终都弃他而去;因为枪击兰波事件被判入狱;又因殴打和威胁母亲被判监禁……他的暴力倾向源于内心的绝望,而这绝望的土壤产生了他生命中最敏感、宝贵的歌唱。本书引领我们回顾了魏尔伦痛苦挣扎的一生,对他性格、思想、情感的两面性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魏尔伦的创作和帕尔纳斯等诗歌流派关系密切,本书对这些诗歌流派的记录极具史料价值。
  • 波德莱尔传

    作者:(法)皮舒瓦(Pichis,C.),(法

    他以桀骜不驯的姿态挑战资产阶级的伪善,《恶之花》使他饱受世人攻讦之苦,也使他声名显赫。他一生动荡狂热,被歇斯底里的愤怒消耗殆尽。他备受指责,却 “像大理石一样有抗力”;他放荡不羁,却有朋友评价他是“天生的绅士”,具有“宗教一样的良知”。本书致力于从众多声音中还原诗人传奇生活的真相,引用大量详实的资料,围绕波德莱尔的家庭情况、成长经历、反叛精神、落魄生活和创作才情,旁征博引,笔触细腻,塑造了一位有血有肉的文学大师形象。
  • 多米尼克·奥利

    作者:(法)安吉·大卫 著

    这是一部严谨而中立的传记文学——中立地搜集信息、中立地谈论事件、中立地勾画人物。 传主多米尼克·奥利(1907—1998)是法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杰出的翻译家,作家,伽利玛出版社审稿委员会唯一女审稿人。她终其一生只写了《O的故事》一部小说,署名为波利娜·雷阿热。 色情小说《O的故事》的出版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法国文学界的一件大事。从一千册不到的印数到一九五五年一月获得了双偶文学奖,这本书一直在秘密出版。人们乐此不疲地猜测着《O的故事》真正的作者,但是,没有人猜得出答案。对多米尼克来讲,《O的故事》只是写给情人波朗的一封长长的情书。 多米尼克·奥利是一个喜欢玩“躲猫猫游戏”的女人。试想,一个情色作家,披上“隐身衣”,或许在你身边,或许坐在你的对面,听你谈论她的小说,无论是褒是贬,都喜怒不形于色、事不关己地游走着,有心无心地听着,这是多么游戏的状态。《O的故事》从1954年出版到1975年解禁,多米尼克一直游戏着。 《O的故事》的出版、查禁以及引发的诉讼,卷入了多米尼克的情人和身边的朋友,这个隐身在事件背后的女人,用了巧妙而智慧的方式默默平息了事端,不由得让人感叹她的社交能力。 她喜欢神秘—— “这一切要等我不在了才会发生,就让那些人自娱自乐去吧。”
  •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

    作者:若斯亚娜·萨维诺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创作人生》内容简介:在一篇关于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的文章中,玛格丽特·尤瑟纳尔承认要评价一位同时代的作家困难重重,首先是缺乏足够的时间距离。除此之外,"当作家的生活与他的作品同样多变、丰富、激烈,或者同样经过精巧的筹划时,当人们在两者中辩认出同样的缺点、同样的诡诈和同样的瑕疵,以及同样的品质,总而言之同样的伟大时",进行评价难度还会增加。
  • 萨特传

    作者:西蒙娜・德・波伏瓦

    萨特传,ISBN:9787805797373,作者:(法)西蒙娜·德·波伏瓦(Simone De Beauvoir)著;黄忠晶译
  • 阿兰的战争

    作者:[法]埃曼努埃尔·吉贝尔(Emmanue

    一名普通士兵的“二战心灵史” 一部最纪实最诗意的水墨图卷 《出版人周刊》“明星推荐”作品 荣获七项欧美漫画、图像小说大奖 【编辑推荐】 《阿兰的战争》是法国著名漫画家倾14年心血“用水作的漫画”。不同于我们见惯的“二战”题材的故事,也不同于我们 既定印象中的普通“漫画”:没有浪漫,也没有英雄;高度写实,却诗意盎然。 【内容简介】 年轻的法国漫画家与美国退伍老兵阿兰在街头偶遇,二人一见如故。漫画家耗时十四年,用水和中国墨画出了这位老人的“二战”回忆三部曲。 第一册:美国青年阿兰·科普在十八岁那年应征入伍,被卷入了时代的洪流。他在美国接受训练,先后做过坦克通信兵、无线电教员、巡逻步兵和侦察车炮手,两年后被派往欧洲战场…… 第二册:在“二战”的最后两年里,阿兰先后随军到达法国、德国、捷克斯洛伐克等地。他仍然没有成为英雄,在整个战争期间只发射过一次大炮,炸掉了一间空屋;但他一如既往地怀有好奇心、善于观察,带我们去见识一些有趣的人和事。 第三册:阿兰退役了。不再适应美国生活的他重返欧洲。机缘巧合下,他与战时认识的友人或重逢,或重建联系,于是前两部中的人物故事都有了结局,他自己的生活也趋近尾声。阿兰对生命、艺术、友谊的思考都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媒体推荐】 “怎样画出一个人的记忆?吉贝尔给出了巧妙而又适度的回答。读者就在阿兰的身边,认识他、懂得他、欣赏他……像当年的作者一样,听到了他。” ——法国漫画批评家Alexis Laballery “《阿兰的战争》中的人物生动传神……对风景的表现有种东方味道,尤其能使人联想到中国五代时期的水墨画。” ——比利时漫画研究家、漫画史教师Erwin Dejasse “引人入胜……一部独一无二的、趣味盎然的‘二战’文学作品。”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 “令人心碎的、诚恳的图像回忆:一个年轻人应征去服务祖国,他的一生永远地被改写了。” ——《出版人周刊》(明星推荐) “故事讲的是战争改变了一个人……他往好的方向改变了:宽容、世界主义者、善于观察、仁慈……超凡脱俗。” ——BoingBoing网站
  • 在另一种生命里

    作者:[法]马克•李维

    超级畅销书《偷影子的人》作者马克•李维最畅销爱情疗愈小说 法国年度畅销榜冠军 38种语言风靡全球,单本销量超过300万册 无尽轮回里,生生世世的寻觅,爱能跨越时空,我们终会在另一种生命里相逢。 一百年前,画家拉德斯金在穷困潦倒中病逝,留下了最后遗作《红裙女子》。一百年后,为了追寻这幅神秘的画作,古画鉴定专家乔纳森千里迢迢赶往伦敦,在那里邂逅了画廊主克拉拉,一个同样痴迷拉德斯金画作的年轻女子。初次见面的两人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而他们每次接触,都会有从未经历过的画面在脑海中闪回。这是一见钟情,还是前世注定的缘分?着红裙的女子跨越一个世纪的等待,又是为了诉说怎样的秘密?
  • 人的大地

    作者:[法] 圣埃克苏佩里

    收入圣埃克苏佩里中篇小说四篇,《夜航》、《人的大地》和《空军飞行员》叙述的都是作者亲身经历的飞行生活,《小王子》叙述了一个动人的外星小来客的故事,以童话的形式表现了作者对人性的看法,是法国二十世纪最畅销书之一。
  • 鼠疫

    作者:(法)加缪

    《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典藏书系:鼠疫》选录的《鼠疫》和《局外人》(1942)是加缪最重要的代表作,均被列为现代世界文学名著。《鼠疫》的背景是北非地中海地区的一座商业城市,加缪在小说中用细致的笔触描写了在这座爆发瘟疫的孤城里人们的孤独,恐惧、焦虑、痛苦、挣扎和斗争。《局外人》描写讲述了一个叫莫索特的年轻人从安葬母亲之后,一直到因为防卫过当致人死亡入狱后被判死刑的过程,小说以冷静而单调的语言描写了莫索特的内心世界。
  • 暗店街

    作者:(法)帕特里克·莫狄亚诺,(法)罗歇·瓦

    含《暗店街》、《律令》两部作品
  • 格林威治子午线

    作者:[法] 让·艾什诺兹

    就像本书《格林威治子午线》的开篇一章是在寂静中展开的,但又像是一部无声电影,或者是一部截断了声音的当代电影:人们在其中看到,在大洋洲的一个海滩上,一男一女在无声滚动的潮水前相爱。但是在六页之后,听到这个场面的第一声实际的声音--"录影带疯狂地绕着轴转动,胶片的运转鞭打着空气"--人们发现刚刚目睹的是一部业余爱好者私下放映的无声电影。
  • 未来的夏娃

    作者:[法] 利尔·亚当

    人类最终的梦想和命运是什么?是物欲横流还是纯洁的爱情。如果纯洁的爱情并不存在,那么现代科技能不能将“完美的情人”制造出来? 正如利尔·亚当所说:“如果我们的神和希望都不过是科学上的产物,那么我们的爱是否也应该科学化才可以呢?” 《未来的夏娃》是利尔·亚当在1886年出版的科幻小说,描写一位和爱迪生同名的大发明家,利用电学原理制作了一个完美的女人,聪明又美丽,更有智慧,但是她毕竟只是机器人,人性、灵魂和科学的矛盾碰撞,就导致了一场类似浮士德的悲剧。 事实上,这种悲剧也被认为是人类的终极的梦想和命运的破灭。《未来的夏娃》影响巨大,直到一百多年后,安迪·鲁宾还以本书女主角为安卓(Android)系统命名,押井守的《攻壳机动队》则以本书为创作原本。一方面向这位预言家致敬,一方面和他一样走在一个充满痛苦思考的旅程上。
  • 冷水中的一点阳光

    作者:(法) 萨冈

    忽以爱情为戏。这是一个发生在三个都市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故事的结局很“萨冈”,完全体现了“毁灭”的主题。年轻的新闻记者吉尔患上了抑郁症,冉让和女友艾洛伊丝等巴黎的朋友都无法缓解他的情绪,为此他离开巴黎,到位于里摩日的姐姐家修养。到了里摩日,吉尔与有夫之妇娜塔莉陷入了热恋。为此,吉尔和女朋友艾洛伊丝分手,娜塔莉和丈夫离了婚,他们勇敢地走到了一起。然后幸福是那么短暂,吉尔玩笑似的一句抱怨,让单纯的娜塔莉寻了短见。作为死者在巴黎唯一的亲人,吉尔在娜塔莉的死亡证明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 我身无分文,只有一辆布加迪

    作者:[法]纪尧姆·米索,Guillaume

    狂风暴雨中,一个一丝不挂的少女出现在落魄畅销书作家汤姆的阳台上,她竟然宣称,自己是作家笔下的比莉,现在从因为事故印刷坏的书里掉了出来;她要与作家签下一份致命的协议:作家必须写完新书,否则比莉就会死! 虚构的小说人物跑进真实的人生?这未免也太荒谬了吧? 可作家真的就这样和古灵精怪的美丽脆弱的“纸女孩”比莉谈了一场如梦似幻又攸关生死的恋爱……因为只有他们才能拯救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