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法国

  • 昆虫

    作者:(法)克莱尔·卡斯蒂蓉

    十九对不可思议的母女,十九个不可思议的生活故事。满脑子古怪念头的克莱尔·卡斯蒂蓉要告诉你关于妈妈和女儿之间的一切。准备好接受生活真实的一面。卡斯蒂蓉将把两个血脉相连的女人之间最歇斯底里的东西搬上文学舞台。妈妈 和女儿之间,到底是朋友?是姐妹?还是对手?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荒诞剧要上演了。
  • 有轨电车

    作者:西蒙

    《有轨电车》以作者家乡地中海海宾某小城的有轨电车 这一条线为纽带,写出了电车线两端以及沿途十五公里风景线的种种物质面貌。而从这两点一线所组成的空间中展开的,则是从过去到现在活动于这些地点上的人物形象以及故事片断,当然,这些形象的描述和故事的叙述都带着很大的跳跃性,不时地从一个地点位移到另一个地点,而融入这一跳跃性的,则是画面的生动和人物形象的鲜明:在这篇小说中给读者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当数那个脸上始终漠无表情的残忍的女仆,其次就是永远病恹恹的妈妈,还有动作极其“经济”的老年病友。
  • 莫泊桑短篇小说选

    作者:莫泊桑

    《莫泊桑短篇小说选》选注了莫泊桑的9篇短篇小说。所选篇目是作家不同时期、不同题材的作品,具有代表性,以便读者了解莫泊桑创作的人物长廊中不同的文学形象。《羊脂球》写于1879年,是莫泊桑的成名作。作家通过对普法战争期间一辆驿车上乘客——贵族、商人、政客、修女以及一名绰号为“羊脂球”的妓女——的刻画,浓缩了当时法国社会各阶层人物面对战争和危难的态度和立场。以战争为背景的小说在莫泊桑作品中占有很大比重,而《羊脂球》是其中最脍炙人口的名篇。 小市民是莫泊桑笔下着墨较多的阶层。《莫泊桑短篇小说选》选入的《项链》、《雨伞》和《我的叔叔于勒》体现了作家对小市民爱慕虚荣、贪婪自私、虚假伪善等特点的无情揭露和讽刺。其中《我的叔叔于勒》和《项链》是中国学生在中学语文、英语课本中就已经领略其风采的名篇佳作,在此特意选入,以飨读者。 莫泊桑经常把目光投射在家乡诺曼底的乡村生活上,对这里的自然风光、世故人情都有精彩描绘。《装神弄鬼》讲述的是一个以给病人做临终看护为职业的农村妇女为图私利而装神弄鬼故意将人吓死的故事。《流浪汉》记叙的是小人物的苦难,体现了莫泊桑对他们的关注和同情。 《爱情》和《幸福》与上述各篇不同,没有精巧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人物形象。猎枪下一对为爱殉难的野鸭,科西嘉岛上一对逃遁世俗窠臼、白头偕老的恋人,让读者感受世界上最纯粹的爱情,领悟幸福更在于精神上而不是物质上的满足。 1884年后,莫泊桑越来越受到精神疾病的困扰,同期的短篇小说带有明显的悲观主义倾向。创作于1887年的《奥尔拉》不为中国读者所了解,它描写幻觉:“我”被臆想中的“隐身人”所追随而不能逃脱,终于在不得已中纵火烧毁了自己的家园,却仍然不知道自己是否已从“隐身人”的阴影中解脱。这篇小说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中的神秘主义倾向重于现实主义风格,具有现代小说的特征,被认为是奠泊桑最出色的短篇小说之一。 法译中国经典系列 法译明清爱情小说 法译明清爱情小说 法译明清爱情小说 法译唐诗百首 法译唐诗百首 法译陶潜诗选 中国常识系列 中国地理常识(中法对照) 中国历史常识(中法对照) 中国文化常识(中法对照) 19世纪法国文学名著注释读物系列(适合法语专业学习者、自学者) 九三年 胡萝卜须(19世纪法国文学名著注释读物) 19世纪法国文学名著注释读物:小东西 苦儿流浪记 孤女寻亲记(A级) 魔沼(19世纪法国文学名著注释读物) 高龙巴 莫泊桑短篇小说选(19世纪法国文学名著注释读物) 19世纪法国文学名著注释读物:莫泊桑短篇小说选 爱的一页
  • 九三年

    作者:[法]雨果

    《九三年》是雨果晚年的重要作品,这是他的最后一部小说。他在《笑面人》(一八六九)的序中说过,他还要写两部续集:《君主政治》和《九三年》。前者始终没有写成,后者写于一八七二年十二月至一八七三年六月,一八七四年出版。这时,雨果已经流亡归来;他在芒什海峡的泽西岛和盖尔内西岛度过了漫长的十九年,始终采取与倒行逆施的拿破仑三世誓不两立的态度,直到第二帝国崩溃,他才凯旋般返回巴黎。可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他要面对普法战争的悲惨战祸和巴黎公社社员的浴血斗争,眼前的现实给他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再一次激发了他的人道主义思想。他回顾历史,法国大革命的史实给了他启发,他有心通过大革命时期旺代地区保王党人的叛乱,阐发自己的思想。这个念头早在一八六二年底至一八六三年初已经出现,如今写作时机成熟了。雨果在致友人的信中说:“天主会给我生命和力量,完成我的敌人称之为庞大得出奇的巨大计划吗?我年迈了一点,不能移动这些大山,而且是多么高耸的大山啊!《九三年》就是这样一座大山!”显而易见,在雨果的心目中,《九三年》分量很重,他轻易不肯动笔,因而酝酿的时间有十多年之久。雨果在写作之前阅读了尽可能多的材料,做了充分的了解历史背景的工作。关于大革命时期布列塔尼地区的叛乱,他看了皮伊才伯爵的《回忆录》(一八0三-一八0七),杜什曼·德斯波的《关于朱安党叛乱起源的通信》(一八二五),从中借用了人物、名字、方言土语、服装和生活方式的细节,还有各个事件。关于救国委员会的活动,他参阅了加拉、戈伊埃、兰盖、赛纳尔等人的回忆录。关于国民公会,他参阅了《日通报》汇编。他研读了米什莱、路易·布朗、梯也尔、博南的著作;博南的《法国大革命史》保留了一条书签,上写:“一七九三年五月三十一日,关键局势。”这一天成为小说的出发点。他还使用过拉马丁的《吉伦特党史》,阿梅尔的《罗伯斯比尔史》和他的朋友克拉尔蒂著述的《最后几个山岳党人史实》,另外,赛巴斯蒂安·梅尔西埃的《新巴黎》给他提供了一七九三年的法国生活和堡垒建筑的宝贵材料。雨果并没有让这一大堆材料所左右,而是驾驭这些材料,创作出一部生动而紧张的历史小说。应该说,雨果对法国大革命并不陌生,他生于一八0二年,父亲是拿破仑手下的一个将军,而母亲持有保王党观点。雨果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经历了大革命的变迁。对于这场人类历史上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他有切身的感受。不过这时雨果早已改变了早年的保王派观点,他从四十年代末开始已成为共和派,他是以资产阶级共和派的眼光去看待这场革命的。雨果不想写作一部通俗的历史小说,他不满足于描写法国大革命的一般进程,而是想总结出某些历史经验。《九三年》这部历史小说的切入角度是独具慧眼的。雨果选取了大革命斗争最激烈的年代作为小说的背景。一七九三年是大革命处于生死存亡的一年:在巴黎,雅各宾派取代了吉伦特党,登上了历史舞台;面对着得到国外反法联盟支持的保王党发动的叛乱,以及蠢蠢欲动的各种敌人,雅各宾党实行革命的专政和恐怖政策,毫不留情地镇压敢于反抗的敌对分子;派出共和军前往旺代等地,平定叛乱,终于使共和国转危为安,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雨果在小说中指出:“九三年是欧洲对法兰西的战争,又是法兰西对巴黎的战争。革命怎样呢?那是法兰西战胜欧洲,巴黎战胜法兰西。这就是九三年这个恐怖的时刻之所以伟大的原因,它比本世纪的其余时刻更伟大。”他又说:“九三年是一个紧张的年头。风暴在这时期达到了最猛烈最壮观的程度。”以这一年发生的事件来描写大革命,确实能充分反映人类历史中最彻底的一次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雨果尊重历史,如实地展现了革命与反革命斗争的残酷性,描写出这场斗争激烈而壮伟的场面。在小说中,保王党叛军平均每天枪杀三十个蓝军,纵火焚烧城市,把所有的居民活活烧死在家里。他们的领袖提出“杀掉,烧掉,绝不饶恕”。保王主义在一些落后地区,如布列塔尼拥有广泛的基础,农民盲目地跟着领主走。他们愚昧无知,例如农妇米歇尔·弗莱夏既不知道自己是法国人,又分不清革命和反革命;她的丈夫为贵族卖命,断送了性命;乞丐泰尔马什明知政府悬赏六万法郎,捉拿叛军首领朗特纳克,却把他隐藏起来,帮助他逃走。农民的落后是贵族发动叛乱的基础,小说真实地反映了这种社会状况。面对贵族残忍的烧杀,共和军以牙还牙;绝不宽大敌人。在雅各宾派内部,三巨头--罗伯斯比尔、丹东、马拉,虽然政见有分歧,但都一致同意采取强有力的手段。他们选中主张“恐怖必须用恐怖来还击”的西穆尔丹为特派代表,颁布用极刑来对待放走敌人的严厉法令。因为要保存革命成果,就不得不用暴力来对付暴力。 其次,雨果正确评价了雅各宾党专政时期实行的一系列政策。他把国民公会喻为酿酒桶,桶里“虽然沸腾着恐怖,也酝酿着进步”。国民公会宣布了信仰自由,认为贫穷应受尊敬,残疾应受尊敬,母亲和儿童也应受尊敬;盲人和聋哑人成为受国家监护的人;谴责贩卖黑奴的罪恶行为;废除了奴隶制度;颁布了义务教育制;创立了工艺陈列馆和博物院;统一了法典和度量衡;创办了电报、老年人救济院、医院;创建了气象局、研究院。这一切措施都放射出灿烂的思想光芒,造福于人民。大革命所进行的乃是启蒙思想家的理想,是以先进的资产阶级文明代替愚昧落后的封建体制。至今,上述各项措施继续起着良好作用,并普及到世界各国。 对法国大革命和九三年的阶级生死搏斗的正确描写,是这部小说的基本价值所在。雨果捍卫法国大革命,包括雅各宾派一系列正确政策的立场,鲜明地表现了他的民主主义思想,体现出真知灼见。《九三年》以雄浑的笔触真实地再现了十八世纪末的法国历史面貌,是描绘法国大革命的一部史诗。不过,对于雅各宾派的所作所为,雨果并没有完全加以肯定。雅各宾派为什么会失败?人们有各种各样的看法,雨果也进行了哲理的沉思。在他看来,尽管一方面是刀光剑影,以暴力对付暴力,但另一方面,应有仁慈,要以人道对人道或非人道。他认为,雅各宾派滥杀无辜,没有实行人道主义政策,以致垮台。这一沉思表现在小说结尾。人们历来对这个结尾争论不休,难以得出结论,小说的魅力却很大程度来自于此。从艺术上看,《九三年》的结尾是出人意外的,同时写得扣人心弦。叛军首领、布列塔尼亲王朗特纳克被围困在图尔格城堡,他要求以被他劫走、作为人质的三个小孩来交换,请蓝军司令官戈万放了他,戈万断然拒绝。可是朗特纳克得到别人帮助,从地道逃了出来。突然他听到三个孩子的母亲痛苦的喊声:三个孩子快要被大火吞没了。朗特纳克毅然折回来,冒着危险,救出三个小孩,他自己则落到共和军手里。戈万震惊于朗特纳克舍己救人的人道主义精神,思想激烈斗争,认为应以人道对待人道,便放走了郎特纳克。特派代表西穆尔丹是戈万小时的老师,他不顾广大共和军战士的哀求,坚决执行“任何军事领袖如果放走一名捕获的叛军便要处以死刑”的法令,铁面无情地主张送戈万上断头台。就在戈万人头落地的一刹那,他也开枪自杀。 西穆尔丹、戈万和朗特纳克是小说中的三个主要人物,他们之间的纠葛从政治观点的敌对,转化而为是否实施人道主义的冲突。雨果认为:“慈悲心是人类共同生活的残余,一切人心里都有,连心肠最硬的人也有。”朗特纳克的情况就是这样,“那个母亲的喊声唤醒他内心的过时的慈悲心,”“他已经走入黑暗之中,再退回到光明里来。在造成罪行之后,他又自动破坏了那罪行。”对此,戈万在沉思时发现,“一个英雄从这个恶魔身上跳了出来”,朗特纳克不再是杀人者,而是救人者;不再是恶魔,这个拿着屠刀的人变成了“光明的天使”;他赎回了种种野蛮行为,救了自己的灵魂,变成无罪的人。 小说这种戏剧性的变化像异峰突起,使矛盾达到白热化。如何处置与评价朗特纳克和戈万的行为,构成了人物之间的冲突,也引起读者不同的看法。毫无疑义,与其说是戈万在沉思,不如说这是雨果的想法。倘若朗特纳克是个一般的保王党人或一般的叛军指挥官,他舍身去救三个处在大火包围中的小孩,那么这还是可以想像的。令人费解的是,朗特纳克是个异常冷酷的人,他出现时曾经毫不怜悯地枪杀蓝军中随军的女人,正是他劫走了三个尚不懂事的孩子,作为向共和军要挟的人质,也正是他要放火烧死他们,准备同归于尽。试问,这样铁石心肠的人,内心怎么还能容纳得下人道主义思想?他怎么会在一时之间改变本性,产生人道主义?雨果并没有描绘在这一瞬间,他内心的思想活动,因而读者也无从理解这一行动的可信性。不能不说,雨果没有拿出充分的依据去证明这个恶贯满盈的人(或者说恶魔)是怎么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所以,朗特纳克返回去救三个孩子的行动,只是对作者的“慈悲心连心肠最硬的人也有”这一观点十分概念化的图解。 至于戈万,他的行动倒是描写得有根有据的。雨果早有交代,说他在打仗时很坚强,可是过后很软弱;他待人慈悲为怀,宽恕敌人,保护修女,营救贵族的妻女,释放俘虏,给教士自由。他的宽大不是无原则的,他曾对西穆尔丹说,他赦免了战败后被俘获的三百个农民,因为这些农民是无知的,但他不会赦免朗特纳克,因为朗特纳克罪大恶极,即使是他的叔祖也罢。法兰西才是他的兄长,而朗特纳克是祖国的叛徒。他和朗特纳克誓不两立,只能你死我活。然而,他又有一些想法,与他的司令官身份很不相称。例如,他认为路易十六是一只被投到狮子堆里的羊,他想逃命和防卫是很自然的,虽然他一有可能便会咬人。最主要的是,他认为“恐怖政治会报害革命的名誉”,推翻帝制不是要用断头台来代替它,“打掉王冠,但是要保护人头。革命是和谐,不是恐怖……‘恕’字在我看来是人类语言中最美的一个字……在打仗的时候,我们必须做我们的敌人的敌人,胜利以后,我们就要做他们的兄弟。”这些话为他后来的行动按下了伏笔,虽然是雨果的观点,但与人物的思想是融合在一起的。 戈万的行动同雨果对雅各宾派的看法有关,雨果对雅各宾党的恐怖政治是颇有微词的。在他的笔下,雅各宾党三巨头狂热多于理智,只知镇压,不懂仁政,语言充满火药味,浑身散发出平民的粗俗气息。他们所执行的恐怖政治在一定条件下起了作用,但同时也包含着弊病。戈万认为对旧世界是要开刀的,然而外科医生需要冷静,而不是激烈,“恐怖政治会损害革命的名誉”。共和国不需要一个“怕人的外表”。从这种观点出发,戈万放走朗特纳克是顺理成章的。应该说,雨果在小说里发表的见解既非全对,亦非全错。对于保王党人的武装叛乱和残忍屠杀平民的行为,革命政权只有以眼还眼,这样才能保存自身。但也无可讳言,雅各宾党矫枉过正,存在滥杀现象,这就是为什么雅各宾党的专政维持不了多久,连罗伯斯比尔也上了断头台的原因。据马迪厄的《法国革命史》考证,一七九四年,当局嫌断头机行刑太慢,便辅之以炮轰、集体枪毙、沉船,一次就处死几百人。因此,雨果提出胜利后应实施宽大政策,是针对革命政权的极端政策而发的,具有合理、正确的因素。但戈万之所以放走朗特纳克,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敌人也能实行人道主义,共和军就不能实行人道主义吗?这里,雨果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的观点集中表现为这句话:“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雨果将革命和人道主义割裂开来是错误的。革命与人道主义可以统一,而且应该统一起来。就拿资产阶级革命来说,这是对罪恶的、不人道的封建制度的清算,而代之以更人道的社会制度;自由、平等、博爱,就是以人道主义为基础的,比起封建主义的人身依附关系。贵族特权、森严的等级制度要前进一大步。然而,在有敌对阶级存在的社会中,尤其在尚未取得最终胜利的紧急关头,不可能也不应该实行宽大无边的、绝对的人道主义,否则就是对人民实行不人道。以朗特纳克来说,就算他果真救出三个孩子,自己束手就擒,对于革命的一方来说,完全可以根据他的情况作出合理的符合人民利益的判决,而不一定非要处以极刑。当然,共和军不会这样处理。但是,放走了他,后果会怎样呢?他必然与革命政府为敌,再次纠集叛军,攻打共和军,屠杀无辜的百姓,犯下非人道的罪行。从效果来说,戈万放走朗特纳克的行动,对人民来说,是不符合人道原则的。以上分析说明,无论雅各宾党,还是雨果本人,都未能处理好革命与人道的关系问题。西穆尔丹是作为戈万的对立面而出现的,虽然他也是一个革命者。小说中,他是革命政府的化身。尽管早先他是教士,但他爱憎分明,他能用嘴去吸一个病人喉部的脓疮,可他决“不会给国王干这件事”。他认识到革命的敌人是旧社会,“革命对这个敌人是毫不仁慈的”。然而他是一个“冷酷无情的人”,没有人看见他流过眼泪,他自认为不会犯错误,别人无可指摘。他既正直又可怕。他虽然崇高,“可是这种崇高和人是隔绝的,是在悬崖峭壁上的崇高,是灰色的、不亲近人的崇高;他的崇高的周围被悬崖峭壁包围着。”他忠于雅各宾党的信条和各项恐怖政策,他向委任于他的国民公会保证:“假如那委托给我的共和党领袖走错了一步,我也要判处他死刑。”他屡次警告戈万:“在我们所处的时代,仁慈可能成为卖国的一种形式。”他的誓言和警告都成了事实。在判处戈万死刑之后,他再一次同戈万交锋。戈万纵横捭阖,畅谈他的理想,西穆尔丹无言以对,败退下来。他承认戈万的话有道理,但是他不可能改变自己的观点,内心处于不可克服的矛盾之中。“他有着像箭一样的盲目的准确性,只对准目标一直飞去。在革命中没有什么比直线更可怕的了。西穆尔丹一往直前,这就注定了他的不幸。”他亲手处死了自己“精神上的儿子”和学生、他的战友,最后在痛苦与惶惑中开枪自尽。通过他的悲剧,雨果批判了只讲暴力,不讲人道,只知盲目执行,不会灵活处置的革命者。西穆尔丹是有代表意义的、相当真实的一个形象。 作为浪漫派的领袖,雨果的浪漫手法在《九三年》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雨果的一个重要的浪漫手法是将无生命或非人的事物,描绘得如同有生命的物体一样神奇、动人心魄、令人惊叹。小说开篇对战舰上大炮的描写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在这艘名为巨剑号的军舰上,一尊二十四斤重弹的大炮从炮座上滑脱了,它变成了一头怪物,它在舰上滚来滚去,旋转,冲撞,击破,杀害,歼灭,又像握城锤在任性地撞击城墙:“这是物质获得了自由,也可以说这是永恒的奴隶找到了复仇的机会;一切仿佛是隐藏在我们所谓无生命的物体里的那种恶性突然爆发了出来;它那样子像是发了脾气,正在进行一种古怪的神秘的报复;再也没有比这种无生物的愤怒更无情的了。这个疯狂的庞然大物有豹子的敏捷,大象的重量,老鼠的灵巧,斧子的坚硬,波浪的突然,闪电的迅速,坟墓的痴聋。它重一万磅,却像小孩的皮球似的弹跳起来。……暴风可以停止,台风会吹过去,断掉的桅可以换一根,一个漏洞可以堵上,火灾可以扑灭;可是对这只庞大的青铜兽怎么办呢?”这门大炮完全解除了军舰的战斗力。雨果丰富的想像力将这个场面描绘得令人叹为观止。就是在这样一个悲壮的场面中,朗特纳克出现了,显出他的严厉、冷峻和刚毅。这个阴惨惨的、色彩神秘的开场给小说定下了悲剧的调子。雨果就以这样的笔法,营造出残酷的、命运捉摸不定的气氛,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雨果认为这种浪漫手法同样能达到真实,他在小说中说:‘流史有真实性,传奇也有真实性。传奇的真实和历史的真实在性质上是不同的。传奇的真实是在虚构中去反映现实。”浪漫手法与写实手法是殊途同归。 众所周知,雨果是运用对照手法的大师。他在《克伦威尔·序》中曾经指出:“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五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恶共存,光明与黑暗相伴。”这条准则始终指导着雨果的创作。《九三年》同样运用对照手法,不过,这部小说不像《巴黎圣母院》那样运用人物形体的对照或形体与、心灵的对照。小说三个主要人物的对照表现在思想上:朗特纳克性格残酷无情,顽固不化,具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定,也具有成为领袖的威严和果敢。他心中并无一丝人道感情,只是在最后才人性复现。西穆尔丹同样坚定不移,朗特纳克坚信保王主义,他则坚信共和主义,特别是坚信恐怖政治。他反对实施仁慈,不相信人道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应该说,他比朗特纳克的心肠更硬,对维护自己的信念更加一丝不苟。这两个人物都受到雨果的批判。戈万既有实行革命的坚定性,又有面对复杂现实的灵活性。他是雨果心目中人道主义的化身:他为了人道主义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三个人物思想上的对照与矛盾,有力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雨果的小说技巧在《九三年》中达到了更成熟的地步。小说情节的进展异常紧凑,看不到多少闲笔和题外话,不像《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那样,常常出现大段的议论或枝蔓的情节。作者的议论融合到人物的思想中,成为塑造人物不可或缺的部分,这是更高明的手法。从结构上说,小说环环相扣,一步步推向高潮。高潮以三个小孩的遭遇为核心,以三个主要人物的思想交锋为冲突,写得紧张而动人心弦。这部小说虽然篇幅不大,却堪与卷帙浩繁的历史小说相媲美,成为不可多得的上乘之作。
  • 塞利纳精选集

    作者:路易·费迪南·塞利纳

    简介:法国外交部资助出版:塞利纳笔下的人物,多是在忧患困顿的人生征途上因战争、贫困、恶俗、偏见、色情、疾病而扭曲的形象。他以幻觉史诗式的笔触,用抒情又俚俗的语言表达他的绝望哲学,创造了其独特的风格。 

  • 二十年后

    作者:大仲马,王振孙

    该书的主角仍然是《三剑客》中的达达尼昂和他的三个好友,他们在全书中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红衣主教马萨林想起用达达尼昂和他的伙伴为自己服务。暴动爆发后,达达尼昂去王宫接受任务。暴动爆发后,达达尼昂去王中接受任务,在那里,正巧投石党人向母后和马萨林提出要求,局势一触即发,达达尼昂护送他们到圣日耳曼去避风头;后来他在王宫发现马萨林藏宝的秘密,迫使他就范,让他同意暴动者提出的协议以求和平;他又去见母后,向她晓以利害,使她同意提升他为火枪队队长,以及他的伙伴的其他要求。其间,他们几次想救出被俘的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而未果的情节格外精彩,读来惊心动魄。 小说在不违背基本历史事实的前提下,成功地穿插了传奇故事,是大仲马的历史小说较为符合历史真实的一部作品。
  • 奥尼恰

    作者:(法)勒克莱齐奥

    本书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的代表作之一,在其创作生涯中地位极其特殊,是一部寻找历史踪迹的自传体小说。启程是为了寻找,寻找历史踪迹的旅程,在作者笔下化为三重:儿子樊当寻找亲身父亲之旅,父亲吉奥弗洛瓦寻找消失的文明之旅和梅洛埃黑女王寻找新城之旅。多重之旅在奥尼恰交汇,在历史与传奇、梦想与现实的交错中,展现的是非洲的天与地,人与物,是非洲人与殖民者无望但勇敢的斗争,是非洲不绝的历史与文明。
  • 作者:【法】莫里斯·热纳瓦

    这本书以黑猫“唬”的视角,讲述了它的成长故事。从出生起,对远方的渴望就吸引着它。它的世界越来越宽广,从院子到花园,再到庄园、村子,直到人迹稀少的树林。在这历程中,所有的新鲜事物都带给它新奇的感受,而不管那是兴奋、痛苦还是平静,它都以强大的生命力去经受它。只要远方的呼唤不 停歇,它体内那灼热的激情就永远不会熄灭。 《唬》是法国最畅销的动物小说,80年,出了十几版。它是那种最难得的通俗小说:老少皆宜,不同品味爱好的人都能从中砸吧出意味来。对于法国人来说,即使没有读过它,也听说过它,并且认定自己有一天会去读它。 对我而言,我惊讶于作者对动物心理的揣摩和准确的描写,惊讶于他对细节的观察,惊讶于他能如此忘我,完全将自己变成一只猫去讲述故事。奇妙的是,这只猫这样野性,这样真实,完全没被“拟人”所玷污。 而对于爱猫的人来说,能从这只猫身上获得的温情很少,它孤傲甚至冷漠,它向往自由,不为人的关怀所牵绊。 或许读了它,你会获得新的视角,对跟前的动物、成长的选择、以及自由和爱的关系有新的理解。
  • 阿玛利娅别墅

    作者:(法国)帕斯卡·基尼亚尔

    《阿玛利娅别墅》内容简介:安娜·希登是个个性十足的钢琴家,长期对驾驭自己的感情充满信心,然而她却目睹爱人托马对她不忠。她决定与过去的自己告别,开始新的生活。在老友乔治·罗尔的帮助下,她冻结了银行账户,抛弃现有的一切,隐姓埋名,来到意大利漂泊。她来到了靠近那不勒斯的一座小镇,住进了被幽静、蔚蓝的那不勒斯湾包围的阿玛利娅别墅。安娜渐渐感到生活并未抛弃她,重新得到了创作的灵感。可是,人生的苦难再次将她钳制。《阿玛利亚别墅》是基尼亚尔的最新力作,充满古典文学韵味,述说着生命的疾苦,而音乐是人生的拯救。《阿玛利亚别墅》秉承了基尼亚尔优美细腻的文笔,淋漓尽致地描绘了人间的痛苦和追求解脱的欲望。
  • 往事烟云

    作者:(法)庞克拉齐

    本书收入法国当代著名作家让-诺埃尔·庞克拉齐两部长篇小说代表作。,冬季宿营地》描述了巴黎一个同性恋酒吧里发生的故事,那里生活着一群处于社会底层和边缘的人。他们浑浑噩噩,放荡不羁,许多人得了不治之症——爱滋病;在他们的唯一寄生之地流浪汉酒吧被转让后,一群相依为命的酒友各自走向茫茫的夜色……小说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往蜡美好生活的眷恋,以独特的写作手法反映了浪漫巴黎边缘生活的一个侧面,曾获梅第西文学奖。 《往事烟云》记录了身患癌症的女作家伊丽莎白最后一次参加出版社晚会的情景,老式的出版大楼,木质的酒吧台,装满图书的书库,豪华和楼梯……伊现莎白重新见到她的新老朋友,晚会交织着老一辈对过去美好岁月的无限怀念和新一代对未来前程的梦幻般憧憬,在一片虚情假意的寒暄和打情骂俏中,他们互相争风吃醋,尔虞我诈。《往事烟云》以特有的写作手法揭示了巴黎文化圈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和暖昧的情感纠葛,是一曲温柔而又悲怆的人生悲歌,出版后荣获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
  • 贝姨

    作者:巴尔扎克

    贝姨,ISBN:9787020016846,作者:(法)巴尔扎克著;傅雷译
  • 红圈

    作者:(法)莫里士.卢布朗

    红圈,ISBN:9787200032161,作者:(法)莫里士·卢布朗著
  • 苦儿流浪记

    作者:[法]埃克多·马洛

    《苦儿流浪记》是十九世纪的著名法国小说,作者埃克多·马洛 (1830-1907)是以发展并提高了当时的情节剧小说而载入法国近代 文学史的作家之一。马洛是多产作家,一生写过不下七十部小说,《 苦儿流浪记》是其中最为家喻户晓的一部。这部小说问世后,曾被译 成英、德、俄、日等多种文字,而且直到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它还在 法国被重印出版,并多次被搬上怠幕。在法国十九世纪文学遗产中, 作为提高了的情节剧小说,《苦儿流浪记》具有重要的代表性。 主人公小雷米是身世不明的弃儿,被法国一家农户收养。雷米生性善良天真,在慈母的呵护下过着虽然贫穷但宁静的生活,凶恶的养父回家乡后把他卖给了品德高尚但身份神秘的流浪艺人,于是他一路与动物为伍,靠卖艺杂耍谋生。新主人遭冤入狱后,他邂逅了一位好心的贵妇人,过上了一段豪华的游艇生活。主人为培养他成为真正的人,把他领走,他们又开始流浪,在一个风雪之夜,艺班的动物惨遭狼口,主人又冻死于绝境,他侥幸被一家花农收养,这个避风港”不久也维持不下去,他只得又加入“黑煤子”的行列,偏偏又遭遇矿难,九死一生方重见天日;他得知自己的身世后,寻亲情急,误入有黑社会嫌疑的假生父之手。最终,他在好朋友的援手下终于找到自己的生母,原来她就是那位贵妇人,故事以大团圆结束。 本书多次被改编成电影、动画片和电视剧,受到世界各国一代又一代读者的欢迎。 小说写的是一个弃儿的历险生涯。它的开卷第一个情节,便是一 个八岁的弃儿被当作牲口一样出租的一场讨价还价的交易。从这第一 个情节开始,弃儿雷米的命运就成了书中具有磁石般吸力的悬念;也 是从这个情节开始,围绕雷米的命运,展开了作者精心设计的、富于 传奇性的、诸如邂逅哑女、买牛报恩、身临贼窝、蒙冤蹲狱、亡命跳车、亲人团圆等情节。《苦儿流浪记》不仅在情节上和人物悬念上具 有当时流行的情节剧特色,它还同情节剧一样,有著一支主题歌。马 洛成功地把这支主题歌铸进了弃儿雷米的性格和形象之中,使它成了 这部小说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使这部小说具备了音乐感染力。读 者的心灵将在小说的哪个段落上颤动,作者也总是恰好在这个段落上 举起他的指挥棒,让你听到小主人公唱主题歌时柔和而凄凉的童音。 情节剧小说,顾名思义,是以情节取胜的小说,它追求传奇性, 强调戏剧性,因而往往偏离生活的真实。但是《苦儿流浪记》不同,它虽然穿的是情节剧的戏装,表现的却是当时法国天天都要发生的最 真实的生活。它是一面反映生活的明亮的镜子,但是,又是一面离奇的镜子。它映照出来的,既有本来面目的生活,也有涂上了斑斓的离 奇色彩的生活。马洛在《苦儿流浪记》中表露得如此频繁的那种劝善 性的道德观,对我们并没有吸引力,因为它们显然太抽象而且有偏见 ;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在小说中施展得如此娴熟的、如此得心应手 的、以情节剧小说的面目出现的现实主义的艺术方法。 小主人公雷米是真实的,因为他是千百个已经在天灾人祸中被吞 噬了小生命的弃儿的化身。从弃儿雷米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成百上千 个已经死去的雷米的尸体。在艺术想象力中复活了的化身,是真实的。 维泰利斯是真实的。小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曾经蜚声意大利声乐 舞台的名歌手的悲剧下场。马洛的《维泰利斯倒毙图》,画出了一个 具有不可玷污的道德观和不可战胜的自尊心的强者的肖像。这并不是 一幅表现好心肠的圣像画,因为从画中人的肌纹和眼神上,我们似乎 看到了一八七一年的可敬的巴黎工人的硬骨头精神,这是一幅现实主义的肖像画。 如果维泰利斯是小说中的一座雕像,那么《特鲁耶尔煤矿水灾》 就是小说中的重要的戏中之戏;是描写矿主只用几磅咖啡、几片火腿 就把有些工人轻而易举地骗进两百米深的地下去送命的一出现实主义 戏剧。马洛用去了那么多篇幅、而且连细节也不肯放过地描画了那场 灾难,当然不只是为了要表现几个幸存者的苍白的面孔,恐怕更主要 是为了要让没有罹难的矿工们看到友爱互助是何等重要,也要矿主和 神父们多听听绝望的寡妇们的呼号声。 至于《心里美先生病死客店》的故事,我们只好用同“化身”相近的字眼来说明故事的真实性。心里美并不是一只具有奇异功能的驯 猴,而是当时法国毫无生活保、死于贫病的流浪小艺人的幽灵。在 这个悲剧里,我们似乎还看到了当时法国行业作坊里常见的、有著天 才但过早地死去的贫穷的年轻学徒的冤魂。心里美这个形象,也许是 马洛含著眼泪写成的,因为它会使我们掉下眼泪。 《王子的奶牛》是马洛巧妙地揉进在这部小说中、使小说本身和 小说主人公都大放光彩的一个类似童话的故事。因为美好的童话总是 既离奇而又真实的。马洛描写的,或者说,马洛画在画布上的,是一颗洁白、知恩、无私但又带点稚气的童心;它多么欢乐,多么凄凉,因而也多么真实!马洛说过,他的这部小说,是为他的小女儿露西写 的;法国近代文学史上也说,《苦儿流浪记》迄今仍是法国青少年最爱读的小说之一。《王子的奶牛》必然会激起青少年最美好的感情。 然而真正使这部小说显示较多现实主义色彩的,是作家宏观地描 写了他目睹的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出现在法国地平线上的,北自 加莱海峡、南至地中海滨海地区的一个如此辽阔的充满了苦难和不幸的世界。 《苦儿流浪记》写成于一八七八年,这是法国资产阶级建立第三 共和的第三年,也是羽翼已丰的资产阶级准备实现工业化的前夕。马 洛手中的镜子,对准的正是这个苦难世界中最具特征意义的图景,即农村破产、工人们恶劣的劳动条件、童工数量的剧增和在法律允许下的对童工的剥削;这就使我们在书中清楚地看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 的灾难性开端;也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了马洛在这部小说中所表现出来 的艺术才能:他搭起了一个贯穿法国南北的、满目凄凉的大舞台,让 维泰利斯和他的戏班子,阿根老爹和他的一家子,加斯巴尔大叔和他 的推车工,在画著具有真实的时代特征图象的宽阔布景前,上演一个 个有时使你哭泣、有时使你破涕为笑的“传奇性”节目。《苦儿流浪记》无疑是一部在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上都已经提高了的情节剧小说。
  • 80天环游世界

    作者:凡尔纳

    《80天环游世界》是法国作家凡尔纳最受欢迎的一部小说,也是最先译介到中国的作品。《80天环游世界》至今已三次被编成电影,1956年版荣获第29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等5项大奖。最近,美国派拉蒙公司再度改编投拍,东西方两大动作巨星成龙和阿诺·施瓦辛格联手出演,该片正在全球热映。
  • 吸血蝙蝠

    作者:卢布朗 邓玉楼

    大战的火焰蔓延之际,一位人称 “黑色吸血蝙蝠”的冷面女间谍,连续 杀害了数名法国的年轻军官,引起法军 莫大的恐慌……
  • 最后之人

    作者:(法) 莫里斯·布朗肖

    《最后之人》是布朗肖在文学版图上设置的又一座令人望而生畏的迷宫,是他思想的转折点。向“零度写作”的转变是通过对“最后之人”的叙述实现的。“最后之人”是尼采意义上的末人,他以一张毫无表情的脸面对着黑格尔百科全书的知识体系与大循环封闭之后的历史境况。在上帝死去之后,对死亡和终结本身的描述是对残剩之物的肯定,不再有否定,在那里,一个人在场却已没有任何人了;在那里,甚至死都是不可能的,知识已是对不可能性的经验,是非知识了! 自从这个词得以受我运用,我即表达出一直以来我心中对于他的想法:他是那最后之人。事实上,他与其他人几无任何差异。他是比较隐淡,但并不谦逊,不说话便显得专横。或许应该默默地将某些想法套用到他身上,再由他自己将之轻轻地甩弃……
  • 夏洛特

    作者:[法] 大卫·冯金诺斯

    “那活着却无力应付生活的人,需要用一只手,对笼罩命运的绝望稍加抵抗……但同时,他可以用另一只手,草草记下在废墟中看到的一切,因为他和别人看到的不同,而且更多;总之,虽然生时已死,他却是真正的获救者。” ——弗兰茨•卡夫卡 《夏洛特》的主人公夏洛特•萨洛蒙是一位德国犹太裔 女画家,在世时籍籍无名。26岁时,怀有身孕的她被关进奥斯维辛集中营,死在毒气室,身后留下大量惊人的画作,被誉为“艺术界的安妮•弗兰克”。 冯金诺斯从寥寥史料出发,以梦幻般的诗小说抒写了夏洛特惊人的艺术才能和不幸的一生:以主线记录下夏洛特沉湎幻想的童年、醉心艺术的少女时代、燃尽激情的爱情、灵感迸发的创作和在纳粹阴影下注定走向悲剧的命运;而副线则是作者本人对女画家人生轨迹孜孜不倦的追寻,柏林——南法——阿姆斯特丹,他重新站上夏洛特人生的每一个中途站,与见证者们的后代交谈,他仿佛夏洛特的兄长、情人、儿子,将她从死亡与遗忘中拖出,重新来到我们中间……
  • 地心游记

    作者:儒尔·凡尔纳

    《经典译林•地心游记》主要内容包括:德国科学家李登布洛克教授受前人萨克努塞姆一封密码信的启发,偕同侄子阿克塞尔和向导汉斯,进行了一次穿越地心的探险旅行。他们从冰岛的斯奈菲尔火山口下降,一路上克服了缺水、迷路、风暴等各种困难,终于在一次火山喷发中从西西里岛的斯德隆布利火山回到地面。整部小说就像凡尔纳的所有作品一样,不仅文笔幽默流畅,情节波澜起伏,而且有着浪漫而合乎科学的非凡想像力,把读者带进了一个超越时空的幻想世界。
  • 礼拜五或太平洋上的虚无飘渺境

    作者:【法】米歇尔·图尔尼埃(Michel T

  • 一个远距离男人

    作者:卡特琳娜·潘科勒

    一位女书店主外出回来后,收到女店员转交给她的便条——一位途中的顾客委托她找一些旧版书。由此,他们开始了书信往来。他们谈自己喜欢的书,谈自己喜欢的作者,读书中的人物,谈自己的生活,谈经历的琐事…… 抱着他寄来的大袜子——里面装满了各种贴心的小圣诞礼物:黑色露指手套、酸橙汁棒糖、各种颜色的浴盐……她感到惊奇和欣喜。然而她不愿再爱上一个虽然充满魅力却漂泊不定的男人,她宁愿爱上一个胸无大志却真实可靠的男人。这让她愤怒,他尖刻地挖苦她,他们开始了针锋相对的争吵。 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从惺惺相惜到横眉冷对。终于,他把她的过去事无巨细地全部抖了出来。这让她恼怒万分。他究竟是谁?一个偶然经过的顾客?一个私人侦探?一个小报记者?还是那个离开她独自远高飞、令她发疯而又满怀希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