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法国
-
法国《电影手册》十年百部佳片
全球最知名、最权威的电影杂志年度推荐!“年度十佳电影”则是《电影手册》每年评选出来的当年度在法国公映的世界各地的优秀影片,分别由杂志的专栏编辑与杂志读者投票。上榜的影片有些是你不屑一顾的,有些是你顶礼膜拜的,有些则干脆是你闻所未闻的,可无论怎样,它的个性鲜明的评判标准始终是电影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 《电影手册》(Cahiers du Cinema),1950年由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1918-1958)创办。创刊宗旨是倡导战后法国的年轻电影从业者,以“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为原则,创作起码正朴实无华、能客观反映这个起码实世界的电影作品。并且,高度强调导演对电影的灵魂性作用。由此,从该尽可能志的编辑中诞生了数位大名鼎鼎的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克劳德·夏布洛尔和让-吕克·戈达尔等等。特吕弗、戈达尔、夏布洛尔、侯麦、里维特等人随后掀起了改编电影史进程的“新浪潮运动”。正因如此,他们的编辑部才会不断涌现出像阿塞亚斯晕样的年轻导演。 “年度十佳电影”则是《电影手册》每年评选出来的当年度在法国公映的世界各地的优秀影片,分别由杂志的专栏编辑与杂志读者投票。上榜的影片有些是你不屑一顾的,有些是你顶礼膜拜的,有些则干脆是你闻所未闻的,可无论怎样,它的个性鲜明的评判标准始终是电影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 -
书面叙事·电影叙事
清晰易懂,无需铺垫 电影叙事学的上佳入门读本 本书提出一整套分析文学叙事和电影叙事的方法和步骤,对书面作品和影片作出区分,重点检视这两种表达手段如何以各自的特殊方式,将人物、时间性、视点、描写、对白等叙事的基本要素构思成型。 为研究上述问题,本书分析了大量作品或作品片段,文学方面有巴尔扎克至哈米特、莫泊桑至罗伯-格里耶的作品,电影方面有雷诺阿至希区柯克、布努埃尔至特吕弗的作品。 -
戈达尔
时至今日,我们应当承认,戈达尔在当代电影中的地位并不是因为他在“新浪潮”运动中的 出色表演,他的影片的意义体现在他对于电影的历史和作用的思考。因此,如何将一个无畏 于面对悖论、矛盾的内在心境或客观形势的电影导演知识上的演变过程作一个重点摘要,并 依此作出合理的解释,成为了本书作者文化研究中的一项艰巨任务。� 戈林・麦凯波是英国著名的电影、电视文化学者,1981年因“宣扬结构主义”,成为英国保 守学术势力的众矢之的,被逐出剑桥大学。� -
電影I:運動-影像
這項研究並不是一套電影史,而是嘗試對屬於電影的影像與符徵進行分類。我們在此對第一類型的影像──即運動-影像,還有它的主要變化──感知-影像、動情-影像與動作-影像,以及構成上述影像特徵的各種(非語言學)符徵等等進行思考,有時是光與陰影的抗爭,有時又是光與白色的關係。這些質性與力量有時表現在容貌上,有時又展示在「任意空間」裡;有時揭示出原創世界,又有時實現於假定為真的地點裡。電影裡的偉大作者各有所長地發明並構成了這些影像與符徵,他們不只得以媲美畫家、建築師與音樂家,甚至可與思想家並駕齊驅。光是經由視聽效果而批判或讚揚是不夠的,而是應該說明思想如何用運動-影像,以及最深刻的時間-影像的聲光符徵來進行,以求偶爾能生產出偉大的作品。 -
弗朗索瓦·特吕弗
弗朗索瓦·特吕弗的电影成就举世公认。21部长片,在许多影迷心中,部部经典。五十二岁的人生,他把自己献给了挚爱的电影。弗朗索瓦·特吕弗是怎样一个人呢?外界历来有种种的猜测与误解。他本人在世时也一直有意无意保持着神秘。只是在又一部的电影里,他隐约描绘着自己生命的轮廓,如安托万·杜瓦内尔这个人物(让-皮埃尔·莱奥扮演的《四百下》中的少年、《偷吻》中的青年、《夫妻生活》中的新郎),以及其他影片中的人物《美国之夜》中的电影导演费朗、《男人爱女人》中的勾引者贝特朗·莫拉纳、《绿色房间》巾将生命献给死者祭坛而自己却未受到安慰的朋友朱利安·达维纳。而现实中的弗朗索瓦·特吕弗,个性更为复杂,要全面地了解他,有必要写作一部传记。弗朗索瓦·特吕弗的众多朋友提供了大量证据,他本人也遗留下数量惊人的私人资料;基于这些丰富资料,本传记揭示了弗朗索瓦·特吕弗多姿多彩的一生。 《弗朗索瓦·特吕弗》是一部值得仔细品读的传记,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为一位敏感热情的电影人写的传记。本书首版由法国伽利玛出版社出版于1996年,曾获1997年法国《她》杂志女读者大奖(文献类图书),以及1997年法国电视二台奖(论文与文献类图书)。《弗朗索瓦·特吕弗》出版后受到广泛好评,法国伽利玛出版社于2001年出版了修订版(《弗朗索瓦· 特吕弗》的简体中文版系根据修订版翻译)。 -
电影的意义
电影的意义,ISBN:9787534365089,作者:(法)克里斯蒂安·梅茨(Christian Metz)著;刘森尧译 -
战争与电影
摄影机早早就在美式战斗机的机枪枪管上方安扎下来,用于捕捉目标,用于正式确认敌人被击败的状况,之所以会有这一情况,原因乃在于,从一开始,在瞄准行为中,在步枪的窥测式瞄准具中,在远射火炮的平行瞄准镜中,武器的功能就与瞳眸的功能相混淆在一起。另外,1858年纳达尔首度发明从热气球上拍摄照片,1882年马雷发明连续摄影枪,“一战”期间对于航空拍摄及其译读的系统性工业化,这种种都显示出,以整个地区为范围而实施的摧毁战具有着电影的维度,也就是说,一片风景处于不断震荡之中,必须通过连续的摄影定格来随时加以重建,以电影的方式对各个不确定地带进行跟踪,在此,胶片取代了战区地图……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加速了这一舞台的改换。伴随着夜间空袭,探照灯与照明弹的使用,袭击忽然间变成了一整场的特技效果,变成了投放在大气层中的映射,旨在混乱一群受惊民众的心灵。在这种投映中,音声与光亮都带有惊人的强度,随之,便是原子之光将两座城市的影像加以过度曝光。自从这昏蒙的一天之后,战斗中的照明便转化为间接式的,从此,一切都在阴极显像屏的弱光中游戏。这是影像的战争,系列的镜头画面涌现于屏幕之上,是末日威胁的信号,是热核弹头导弹的警世兆示。 《视觉机器》(La Machine de vision)一书的作者保罗•维利里奥,在这部新著中,提出了战争的感知领域这一问题,探讨军人们以何种方式掌握了对于电影技术的运用,凭之而无休无止地组织与重新组织那致命之对决。 有两类哲学家,一类哲学家让自己沉浸在过去之中,让过去作为现在的遗产和教训而存在;另一类哲学家则紧紧地盯住现在,并将现在作为预言未来的种子而对待。保罗•维利里奥显然是属于后一类哲学家。在他看来,未来的可能性更多地取决于技术和机器——而不是制度和观念——的变革上面。这使他完全偏离了观念史的路径。显然,这是麦克卢汉和波德里亚式的传统——尽管他和他们在很多方面存在着重大的差异。《战争与电影》,这部维利里奥的代表之作,足以表明这个时代最重要预言家的不凡洞见。 ——汪民安 -
现代电影美学
《现代电影美学》现为巴黎第三大学电影专业教材。四位作者分别是巴黎第三大学电影美学教授雅克·奥蒙、米歇尔·玛利、马克·维尔内和《电影手册》编辑阿兰·贝尔卡拉。 本书涉及符号学、叙事学和精神分析学等电影研究新学科,涵盖了雨果·门斯特伯格、贝拉·巴拉兹、谢尔盖·爱森斯坦、安德烈·巴赞、让·米特里、罗兰·巴尔特、克里斯蒂安·麦茨等电影理论大家的重要思想。 本书超越了时间的局限性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不仅是对已发生事实的归纳总结,更是对于未来的指导和预言。 -
视听(第3版)
开创电影声音理论新思维 认识声音构建的影像幻觉 电影声音及声音文化研究经典 最深入、最全面研究电影声音的经典著作 这是一本极具开创性的电影声音理论经典著作,从多个层面分析了语言、声响、音乐等各种声音元素如何赋予影像时间感、空间感,起到“增值”效果,重新考察了声音在视听媒体中的地位。米歇尔·希翁首先将声音从画面中彻底独立出来,提出了三种聆听模式,而后将重新定义的声音再次纳入视听关系中,由此得出:不论是在早期有声片中,还是在利用了最新声音技术(如杜比、THX)的电影中,许多观众认为自己“用眼看到的画面”实际上是由声音构建的幻觉。 本书收录了好莱坞著名音响设计师、剪辑师沃尔特·默奇特别撰写的精彩导读,从一线创作者亲历体验出发,探讨了希翁声音理论与电影创作实践的密切关系。同时,新版增订了100个声音概念,这是三十年来希翁对其理论体系最全面的一次梳理和总结。 尽管希翁追求一种连贯的理论,然而,也许他的理论最伟大的特征在于,它承认在这种连贯性之中并不存在圆满——总会有某些有关声音的东西“绕过我们,使我们惊诧”,而且我们必定永远不能完全地驯服那舞动的阴影和歌唱的灵魂。 ——沃尔特·默奇,好莱坞著名音响设计师、剪辑师 米歇尔·希翁是法国一流电影理论家,在声音研究方面颇有建树……我没有看到有人能像他这样,在这个领域出版如此多著作,而且它们的质量都非常高。 ——阿兰·威廉姆斯,美国罗格斯大学教授 -
埃里克·侯麦
《埃里克·侯麦:爱情、偶然性和表述的游戏》致力于做的,正是对这些人物,对他们的言行举止进行分析,就像他们通过戏剧性和表演所表现出来的那样。因而这是一项总结归纳的工作,它会将侯麦的整个创作年表考虑在内,但并不打算系统地研究他的每一部作品。既然我们的目标是从中发现一些关键点,那么我们的目光自然也就会集中在某些处于转折交汇处的影片上,因为,即便它们不是最美丽、最风趣或最完善的,但它们具有突出的启示作用和深长的意味。侯麦始终是一个实验者,在我看来,他更像是一个探求中的电影人,而不是一个声称每次都在实现些什么的创造者,他呼唤着这样的过程。侯麦的艺术不是一种象征或隐喻的艺术。时间和空间,这两个在古典影片中需要附属于戏剧性效用的因素,在这里或许比舞台高度和取景具有更大的功用。 -
关于电影
科克托与查理·卓别林同时出生于1889年,所不同的是,卓别林出生于英国伦敦一个平民的家庭,而科克托则降生于巴黎一个富有的家庭,自幼便浸润于上流社会的氛围中。六岁的时候,科克托便观看了卢米埃尔兄弟早期的影片《水浇园斗等,并接触到了戏剧和马戏。他九岁的时候,父亲开枪自杀。父亲的死成了他一生都无法摆脱的魔咒,悲剧主题在他日后的创作中循环出现,死亡与血追随着他的作品,如《诗人之血》、《双头鹰》、《永恒的回归》、《俄耳甫斯的遗嘱》等。极具艺术修养的外祖父每个周末都带他去听音乐会,他因此发现了贝多芬、李斯特、瓦格纳等,音乐的熏陶对他一生的创造精神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尽管他涉足的艺术领域甚广,真正留下来的,或许正如弗朗索瓦·佩里耶所说,“还是他的电影”。他的艺术声誉主要来自于电影,他甚至被认为是法国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最伟大的导演之一。他不仅与雷诺阿、布莱松等人齐名,更作为不受教条约束、进行自由创作的艺术家典型,得到戈达尔、特吕弗、雷乃、德米等后来的新浪潮年轻导演们的仰慕。 其实,科克托直到1927年才尝试电影拍摄,而这部与一些朋友一起拍摄的、题为《让·科克托拍电影》的16毫米影片已无处找寻。当诺阿耶家族在1929年底建议他拍摄一部动画片的时候,可以说,他对电影拍摄知之甚少。然而,他很快在电影里找到了实现自己梦想的新空间、新语言,最初的动画片最终在1930年变成了传世先锋派影片《诗人之血》。 如果说令超现实主义者们反感的《诗人之血》成了心理学家和电影爱好者感兴趣的典型,那么1943年拍摄的《永恒的回归》终于为他赢得了观众,这部以中世纪特里斯唐和伊泽的传说为原型的现代故事,重新燃起了他对电影的激情。而大获成功的《美女与野兽》则可以说是幻梦剧作中最杰出的一部影片。 科克托将电影作为表现自我的方式。他借古希腊神话中的诗人俄耳甫斯之名,唱出了诗人之歌《俄耳甫斯》和《俄耳甫斯的遗嘱》。他说:“《俄耳甫斯》曾经是我的‘总和’,我将我全部的生活都放了进去。”而“《俄耳甫斯的遗嘱》将是我对电影的告别”,“将是人们在船或火车消失之前挥动的手帕”。 于科克托而言,电影应该是以诗的形式来探索世界的另一种方式。他对于电影的独到见解,在《关于电影》一书里,有着详尽的论述。他向来强调电影的艺术性,将电影称为第十位缪斯,虽然年轻,但也应像其他缪斯一样拥有高贵的身份。他多次引用穆索斯基临死时惊人的预言:“未来的艺术将是那些会动的雕像。”会动的雕像即电影,电影即艺术。他厌恶以商业为目的的电影,急功近利使电影误解它作为缪斯的神圣使命。他崇尚黑白电影,彩色就像“吸引昆虫的假花”,将淡化电影的神话色彩,使电影里会动的雕像接近现实,变得庸俗。 科克托的影片通常曲高和寡,这也许与他对电影的艺术要求吻合。他希望电影能跟其他缪斯一样,做一只母螳螂,吞噬它爱的人,让爱人的作品代替爱人活着。伟大的艺术品通常在艺术家死后获得价值。科克托影片的价值,在电影史里才充分显现出来。应该不要忘记的是,科克托还为众多法国著名导演编写了剧本,其中就有布莱松的杰作《布洛涅树林里的女人们》。因此,这位诗人电影艺术家在法国电影里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 -
什么是电影叙事学
《什么是电影叙事学》写于1989年至1990年,当时,叙事研究在电影领域已经历了10年的蓬勃发展。事实上,影片叙事学早些年就已存在,许多专家发表了论述这一问题的专著,明确提出了影片叙事学。与克里斯蒂安·麦茨所建立的、主要是阐明隐喻性的“电影语言”的实质的电影符号学不同,这些作者全都将理解电影叙事放在他们的研究工作的中心。为了认清观众对于理解电影及电视画面的作用,他表明观众远不是可见的东西、将影片当作对世界的一种简单的模仿或复制,而是不断地将它们与他已知的叙事进行对比,将可见的东西、将影片联系他自己为它们设想的“意向性”的来源,这样,可见的东西才能成为叙事,影片才能成为一部作品。 -
科恩兄弟的电影
美国当今声名最为卓著的独立制片旗手,当属乔尔·科恩、伊桑·科恩,这对科恩兄弟了。当习惯于好莱坞大公司娱乐作品的观众们最初看到他们作品的时候,一时间很难明了影片在说什么,是在讲一个诡异的故事,是在揭示边缘人物的生活状态,还是表达一种卓尔不群的思想,还是关于政治历史的隐喻?而科恩兄弟作品带着魔幻色彩的黑色风格、与好莱坞娱乐片截然不同的叙事手法、夸张变形的人物和情节,营造了一个独具魅力的个人影像世界,与好莱坞主流电影也有着天差地远的区别。 科恩兄弟在美国电影圈之外占据了一席之地。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他们在美学层面上存在着一种模糊性。好莱坞在独立电影的鱼塘中寻找着新的人才,它可能孕育新一代的导演,自然地结合了独立电影的佼佼者与好莱坞电影的佼佼者,科恩兄弟的电影既不是商业产物,也不是现实主义或描绘家庭生活的影片。它是一种既不排斥表演也不排斥大制作的作者电影,体现了科恩兄弟现实的野心。 -
当代电影分析
本书相当系统地阐述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地区,重要当代电影理论分析流派,对结构主义文本分析,叙事学分析,精神分析等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所产生的影响作了完整的的分析和评介,颇为完整的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电影思潮与电影分析的发展轨迹,向读者展示了电影和影评界的发展状况,并教会读者如何“看”(分析)电影。 -
眼之愉悦
《眼之愉悦》将弗朗索瓦·特吕弗的电影论文、电影评论,以及艺术主题的随笔整理结集,见证了特吕弗在拍摄电影的同时从事的写作活动。为电影爱好者进一步了解这位伟大的法国新浪潮电影大师的创作和思维提供了第一手的翔实资料。 在法国大导演中,大概要数弗朗索瓦·特吕弗撰写的电影评论数量最多了:20世纪50年代,他作为影评人和笔战者撰写影评,当上导演以后,他又以随笔家的身份为朋友的书写序,或者重新评论他最喜爱的导演。他在电影作家与电影导演的双重身份间来回游走,如鱼得水。 20世纪80年代初,他计划出一本新的影评集,作为《我生命中的电影》(1975年)一书的续篇。这本《眼之愉悦》精选了特吕弗在其电影生涯的各个阶段创作的大量作品:从早期发表在《艺术》和《电影手册》上的影评(其中包括1954年发表的那篇著名的《法国电影的某种趋势》),到晚期对拍摄电影的经验总结。 -
时间―影像
几乎可以这样说,德勒兹谈电影的两卷本著作也许是你这辈子所能读到的最深刻的电影论著了。为何如此绝对?因为跟你同时代的思想家们未必有希望超越德勒兹。 德勒兹是法国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跟他不相上下的哲学家尚有几位,可惜他们都没有写过电影方面的论著。《电影2:时间-影像》是两卷本著作的第二卷,第一卷的题目是《电影1:运动-影像》。现在我们不必追问为什么中译本先推出第二卷,而不是先推出第一卷,或者同时推出。热爱电影的读者,你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去书店把它抢购到手,因为该书只印了3000册,而中国有多少热爱电影的人会跟你竞争啊! -
电影巴黎
我最怕看那种刚参加完“欧洲十天七国旅行团”、在巴黎没住上两宿的人写巴黎,因为他什么都说不出来,或者说,他说出来的是人家早就说过千百次的话。看彭怡平写巴黎,你不必有此担心,因为她对那里再熟悉不过;看她写电影,也不必太担心,因为她是巴黎索邦大学电影电视系博士候选人。这样一来,读《电影巴黎》就不必再疑虑重重了。实际上,只有当你对一个题材了解到一定程度时,你才具备书写它的资格,这是一个创作的专业精神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彭怡平写巴黎电影是有专业精神的。我的意思当然不是说她写得有多深刻,有多细腻,那是没有的。不过,你通过书中近两百幅照片、电影海报、电影院文宣、节目手册、电影杂志与电影会员卡等,肯定可以知道巴黎电影院的大概了。 -
电光幻影100年
本书是《电影手册》为纪念电影诞生100年,特别邀请多位电影界资深评论家联合撰写的一本重现电影百年成长历程的读本。本书选取电影成长中具有特殊意义的100天,还原了电影从爱迪生时期的简单的成像技术,到20世纪末成为社会生活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历程中种种戏剧性的发展细节,为影迷重现了百年电影史中那些或者灵光闪现或者暗潮汹涌的时刻、事件、交汇……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