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法国

  • 德加

    作者:卢瓦雷泰 编

    本书系《发现之旅》丛书之一。与同期出版的《莫奈》、《雷诺阿》同为介绍19世纪印象派人物的绘画大师。他使用多种方法做画,尤其是擅长色彩画。本书图文并茂,琳琅满目,展现了他60年的创作生涯中,对技法无尽的好奇,对新的表达方式的不断追求,就像一首一目了然的锦延旋律。德加说:“我想要光芒四射又保持神秘。”他的确光芒四射,但通过他画中的芭蕾舞女演员,赛马骑士,以及女人的各种生活方式与动态又保持神秘。如浏览完全书,此感觉会油然而生。
  • 马尔罗

    作者:加埃唐·皮康

    安德烈•马尔罗,传奇般的冒险家,1933年龚古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前文化部长。 作者以马尔罗的文学创作为线索,追寻其人生经历中的重要足迹,如《人的命运》中与中国革命的接触,《反回忆录》中作为法国文化部长的反思,《砍倒的橡树》中对戴高乐的怀念。马尔罗本人亲自评点做注,更增添了这份研究的珍贵。 马尔罗亲自评注:传主本人,对传记研究直接发表意见。评点或短或长,短者如隽语,可见传主心性;长者如铺陈,传主借题发挥,别开生面。是极为珍贵的研究资料。 珍贵的历史照片,精心的文本选择:本书精选了大量马尔罗的照片与手迹,鲜活再现马尔罗的一生。并精心选择了马尔罗多部著作的片段,可与研究内容相互参看,互为文本证据。追寻马尔罗在其作家职业生涯以及他一生中最为引人注目的生平足迹。 走进中国历史的文学创作:马尔罗作为一个革命者,曾经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革命人士在历史上产生过互动。他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视角,一个外国革命者观察中国革命者的特殊视角。 本书从属于“永恒的作家”丛书。该丛书由法国一流文学研究专家、作家、知识分子或传主友人以深入浅出的笔法进行撰写,并通过罕见的历史照片、手迹和精美的人文图片,着力绍介对人类的思想、文化、心灵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学大家及文艺流派。秉承小开本的形式,入手亲切易读,篇幅适中,使人掩卷对时代亦有沉思。
  • 波伏瓦回忆录

    作者:(法)西蒙娜·德·波伏瓦

    《波伏瓦回忆录(第1卷):端方淑女》内容简介:法国存在主义者、女权主义理论先驱、著名小说家西蒙娜•德•波伏瓦留下了一笔丰厚的精神遗产,其中以小说杰作《一代名流》、被奉为“女权主义圣经”的理论著作《第二性》及篇幅巨大的回忆录尤为光彩夺目。 西蒙娜•德•波伏瓦无疑是20世纪法国一位伟大的回忆录作家,其四部主要回忆录的巨大规模与篇幅,至今无人出其右。其即:《西蒙娜•德•波伏瓦回忆录》之《第一卷:端方淑女》(1958)、《第二卷:风华岁月》(1960)、《第三卷:激荡人生》(1963)与《归根到底》(1972)。这四部回忆录所具有的圣西蒙式的历史社会价值,只有像波伏瓦这样既是文学家又是社会活动家、“介入者”的作家兼斗士才能提供。此外,还有三部回忆录或自传性作品,与前四大部回忆录构成一个编年史般的整体。 波伏瓦在回忆录中则力图提供一个反抗传统、追求独立自由的女性形象。《端方淑女》记述了波伏瓦童年时代与少女时代的生活,到她1928年完成高等教育为止。《风华岁月》回顾她1929—1945年的经历,从开始就业自立并在文学创作道路上迈出最初的几步,直到度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艰难岁月。《激荡人生》是其自大战结束后到60年代初期的生活记录,即在以萨特与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文学风靡法国以致整个欧洲的那个阶段里种种活动的实录。认识波伏瓦,从《端方淑女》开始。
  • 罗兰·巴特

    作者:埃里克·马尔蒂

    为什么谈论罗兰·巴特?或许《罗兰·巴特--写作的职业》要试图回答的正是这个疑问。在巴特辞世25年之后,同时也是在接下来的几年,为“思想”赋予新的含义的那一代人离世之后,这个问题的提出并非是无理取闹。除了本身的必要性以外,这个问题的提出还散发着一种魅力。 埃里克·马尔蒂的《罗兰·巴特--写作的职业》通过三种解读方式来展现巴特:第一部分《回忆一段友谊》,用自传体的叙事方式讲述了巴特晚年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与福柯、德勒兹等学者之间的友谊;第二部分《作品》,按照年代顺序与独特性综观巴特的所有著作;第三部分《关于恋人絮语》,借助阐发“影像”概念与“清心寡欲”概念所包含的各种意义来破解巴特这部最著名作品中的隐蔽的策略。 见证、总览、研究,这三个部分构成一种真正的循序渐进过程:首先记述青年学生与大师的相识,然后展开对大师作品的全面介绍,最后对其中一部作品进行细致研究。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证明“写作的职业”就是作家巴特的生命的表达。
  • 儒勒·凡尔纳:进步的梦想

    作者:(法国)Jean-Paul Dekiss

    本书是“发现之旅”中的一种。儒勒·凡尔纳素有“科幻小说之父”之称,一生创作的科幻小说多达六十余部,其中《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更是海洋小说中的杰作,闻名遐迩的三部曲。这些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并屡次被搬上银幕,在世界上广为流传。大师的神来之笔,循循善诱,引导读者上天、下海、周游地球,去认识神秘莫测的未知世界。读者在叹为观止之余,自然也想了解作者。本传记图文并茂,图片近200幅,生动地介绍了法国作家凡尔纳的生平。 自19世纪初以来,资产阶级以金融业和工业为武器获得了权力。从1851年开始,一位作家尝试着通过谱写新型神话来让人们永远记住这种发展进步。对新大陆的发现、对其他民族的认识、科学的作用、教育的普及、孩子的道德教育,这些就是成长中的共和国的价值标准。在那个世纪最大的出版商赫泽尔的支持下,儒勒·凡尔纳冷静地塑造了一个现代英雄的形象,描绘了一个与新时代人类相应的世界。让-保罗·德奇斯将重现这样一位只身独处各种思潮风起云涌中的人。
  • 拿破仑三世传

    作者:[法]路易·吉拉尔

  • 加缪

    作者:理查德·坎伯

    《加缪》包括:生平与著作、加缪哲学思想的宗教根源、卡利古拉与西西弗斯等内容。
  • 波伏瓦回忆录

    作者:(法)西蒙娜·德·波伏瓦

    西蒙娜·德·波伏瓦无疑是20世纪法国一位伟大的回忆录作家,其四部主要回忆录的巨大规模与篇幅,至今无人出其右。其即:《西蒙娜·德·波伏瓦回忆录》之《第一卷:端方淑女》(1958)、《第二卷:岁月的力量》(1960)、《第三卷:事物的力量》(1963)与《归根到底》(1972)。这四部回忆录所具有的圣西蒙式的历史社会价值,只有像波伏瓦这样既是文学家又是社会活动家、“介入者”的作家兼斗士才能提供。此外,还有三部回忆录或自传性作品,与前四大部回忆录构成一个编年史般的整体。 波伏瓦在回忆录中则力图提供一个反抗传统、追求独立自由的女性形象。《端方淑女》记述了波伏瓦童年时代与少女时代的生活,到她1928年完成高等教育为止。《岁月的力量》回顾她1929年至1945年的经历,从开始就业自立并在文学创作道路上迈出最初的几步,直到度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艰难岁月。《事物的力量》是其自大战结束后到60年代初期的生活记录,即在以萨特与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文学风靡法国以致整个欧洲的那个阶段里种种活动的实录……
  • 希拉克回忆录

    作者:雅克·希拉克

    前法国总统希拉克卸任后,被关注度丝毫未减,始终是法国人气最高的政治家。2009年底,希拉克亲笔回忆录第一部在法国推出后受到了公众的热烈追捧,长期占据图书销售排行榜首位。希拉克为他的这本回忆录选取了一个意义鲜明的书名——《步步为赢》。这句引自歌德的名言很好地概括了全书的宗旨。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立体的、更加丰满的希拉克,追踪他的人生轨迹,品味他的人生感悟,从一个崭新的角度观察并进一步了解这位法国政坛上的传奇人物。
  • 拿破仑日记

    作者:拿破仑·波拿巴

    《拿破仑日记》为我们讲述真实的拿破仑:别人都说我除了几何之外别无所长。我并不为别人所喜欢。我单薄得如同一张纸。我之所以有多次得胜,只因为我的行动如同我的思想一样迅速,立刻想到,立刻实施。诸位如果要干预我,阻挠我,诸位必须准备承受军事方面的不良后果。指挥作战,各人有各人的方法。克勤曼将军,经验比我长久,其成功当在我之上;但是如果我们两个人共事,则肯定会把事情弄糟。 人生大事,是一发千钧的;有都能的人,是利用时机。凡是可以给他一个机会的,都不愿忽略。都能较次的人,就不可能了,只要忽略一件事情,就足以败坏一切。 在打仗的时候,什么机会都要善用。因为运气好像一个女人,如果你今天遇不上她,你就别指望明天能见到她。 我的性格诚然是古怪,但是一代人不异于他人,则不能是一个非常之人。我本来就是一块石头,被抛到世界上来的。 一个人凭借自信和勇气,凭借激情与幻想,凭借勤奋与意志所能得到的,拿破仑全得到了。 拿破仑不仅是个军事巨人,他更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他善于分析人性,他也擅长洞察谄媚者的欺骗;他热衷于战争,他也渴望和平;他尊重知识,爱护人才,他也崇尚道德,感恩人生…… 对于拿破仑这样的名人,很多人对他充满了兴趣,甚至狂热崇拜。所有这些都只是从他的传记或历史读物中获取,而想真正走近拿破仑,观察和了解他的喜怒哀乐,兴衰成败以及他的日常生活。唯有日记能够最真实地记录下这些瞬间与片断,而拿破仑恰恰有写日记的习惯,他为我们提供了他的一切。
  • 一个与他人相当的人

    作者:西蒙娜·德·波伏瓦

    萨特65岁以后,健康状况开始恶化。波伏瓦建议,用磁带录下他们的谈话,以长篇对话的形式,完成萨特要写一部自传的愿望。谈话的时间是1974年8月和9月,地点先是在罗马,然后在巴黎。话题围绕萨特一生的各个方面展开。原书由“萨特最后的十年”和“同让——保尔·萨特的长篇谈话”两部分组成,书名为《诀别的仪式》。本书为节选本,偏重于萨特的个人生活和个性特征。
  • 布勒东传

    作者:(法)亨利·贝阿尔

    布勒东一生追求自由,与一切自由的绊脚石为敌。创作上他挥洒才情,追随达达运动,建立超现实主义流派,首创自动写作法,终成一代宗师。情感生活中布勒东多愁善感,超现实主义内部的矛盾纷争,友情的决裂,爱人的离去,都让他伤怀。本书用客观公正的文字塑造了一个真实感人的布勒东,是一部布勒东的斗争史、创作史和情感史。 布勒东一直在为争取自由而奋起反抗:“正是反抗,也惟有反抗才是光明的创造者。”只有三个途径可以让人们认识这个光明,那就是“诗歌、自由和爱……”他是20世纪上半叶对文学及绘画产生极大影响的超现实主义运动的创始人,对超现实主义运动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堪称“超现实主义教皇”本书用客观公正的文字塑造了一个真实感人的布勒东,是一部布勒东的斗争史、创作史和情感史。
  • 巴尔扎克传

    作者:(法) 安德烈·莫洛亚

    这是法国著名小说家、历史学家莫洛亚写的一部巴尔扎克全传,全书共分四大部分,描述了巴尔扎克这位伟大作家的成长、奋斗以及获得的荣誉。莫洛亚将巴尔扎克喻为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的提坦巨人,意在说明巴尔扎克一生都在进行普罗米修斯似的拼搏,他凭借坚强的意志和巨大的勇气,最终完成了凡人所难以望其项背的目标。“房屋造毕,死神临门”,伟大如巴尔扎克者也不免一死,莫洛亚记录了这位现代普罗米修斯的荣耀与辉煌,也记录了他不为时人所理解的痛苦与悲伤,在书的结尾更是不惜笔墨地刻画了巴尔扎克饱含悲壮意味的死亡。
  • 福柯

    作者:古廷(Gary Gutting)

    从美学到惩罚体系,从疯癫与文明到尼采与先锋思想,福柯的作品对20世纪晚期的现代思想影响深远。然而,在涉及面广与影响力强的同时,这些作品也以晦涩难读著称。 本书为福柯的作品提供了可信的导读,这些作品涉及文学、政治、历史、哲学等广泛领域;同时,作者加里·古廷还探究了一些关键主题,这些主题在福柯深入研究身份、知识、现代社会中的权力等领域时,曾让他甚为着迷。
  • 英格丽·卡文

    作者:[法国]让-雅克·舒尔

    1943年圣诞夜,在冰天雪地的北海之滨, 四岁半的小女孩面对士兵、军官和俘虏, 用梦幻般的美妙歌喉, 唱起《平安夜,圣善夜》。 多年后,她成为著名歌唱家。 她的生活是六七十年代那动荡迷人的时光的缩影。 时光的碎片,被她的作家丈夫捡起, 拼贴出一部流动的梦境般的作品。 本书获得2000年龚古尔奖。
  • 阳光与阴影

    作者:[法]罗歇·格勒尼埃

    二十世纪的法国思想界可谓人才荟萃,群星灿烂。 尽管这些思想家们的思想、经历、理论旨趣相迥各异但 他们却共同继承了法兰西人文精神的传统:他们那样热切地 关注着人的现实,关注着人的命运与未来,探求着解释‘人’ 这个千古难译之谜的道路…… 他们追求看来并非‘有用’却极崇高的东西。为着这‘无 用’又‘无功利’的信仰,他们苦苦探索,历尽心灵的种种磨 难,宁愿付出任何代价,给人类文明留下了最珍贵的精神财 富。
  • 欧洲广告之王

    作者:[法] 雅克·塞盖拉

    “我的人生就像一部阵容豪华的电影。” 这是广告大师雅克·塞盖拉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在长达40多年的广告人生涯中,他抓住了创业的独到眼光,也体验过不为人知的艰辛,最终凭借着过人的创意、源源不断的想象力和敢于打破传统的冒险精神,不仅成功打造出欧洲第一广告品牌,也将法国的知名品 牌和独特文化推向了世界。 在他的每一段人生经历中,都有一个对他影响至深的人——母亲为他确立了一生的信仰,达利令他亲身体会艺术大师之光,而与法国前总统密特朗的交往更让他登上了人生的巅峰,和萨科齐、布吕尼夫妇更是亲密朋友…… 作者以法国人独有的幽默和睿智,剖白自己的人生,传递自己对于创业、广告的经验和心得,堪称另一部《一个广告人的自白》。
  • 拿破仑传

    作者:(苏联)叶·维·塔尔列

    世界名人传记丛书
  • 缪塞传

    作者:莱斯特兰冈

    缪塞敏感的气质兼有女性的多情和男性的粗犷;他的感情经历充满激情与痛苦,始终被幻觉与死亡的阴影笼罩;而他老年狂欢式的生活,加速了他迈向坟墓的步伐。他是缪斯所钟爱的孩子,也是爱情的殉道者。本书以优美细密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缪塞写作天赋的发展过程和个人生活的毁灭。
  • 莫奈

    作者:陈迟

    本书叙述了法国著名画家莫奈传奇的一生,介绍了他的主要画作。莫奈一生曲折坎坷,但他拥有常人所不具备的坚忍。在不被承认以及穷困潦倒的境遇下,他坚持自己的理念,不肯媚俗,终于修成正果。本书以敬畏而不失客观的口吻描绘了这一切,并附有莫奈主要作品的详细解析,帮助读得了解现代绘画之肇始的时代特征和重要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