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法国

  • 残杀光明

    作者:于格·德·蒙达朗拜尔

    此书主题是作者在纽约旅居时遭受歹徒残暴袭击,双目被硫酸侵蚀而成为盲人之先后经历。以硫酸作为残害之工具,过去在中国亦时而发生。我个人所知具体事实就有两三件。可是受害者的切肤感受却鲜为人知。此书中作者给予了令人震撼的描述,他肉体伤痛所面对之酷烈考验,他精神如何坠入绝望深渊,又怎样逐步适应生活困境,怎样因生存欲望而激发生命搏斗。更值得指出是,此书不尽是见证性的写实。作者出生于法国望族世家,是位有文化修养的艺术家。他呈示了深度的内心历程,在探求与转变之中,他也享受到爱情之光照,甚至某种程度之欢愉。
  • 德彪西

    作者:[美] 奥斯卡·汤普森

    奥斯卡·汤普森原著的这部《德彪西:一个人和一位艺术家》以大量详实的历史资料详细介绍了德彪西生命中每一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及对他的生活与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本书还详细地介绍了德彪西最有影响的几部作品的创作历程,以及作为指挥家、评论家的德彪西的工作状况。在第二部分介绍德彪西音乐创作的内容中,作家以形象、生动、准确的语言逐一介绍了他已出版与未出版的全部音乐作品,包括钢琴、管弦乐、歌曲、室内乐、歌剧音乐、康塔塔及合唱曲。作者汇拢了各方面的德彪西音乐研究成果,对每一部作品的确切创作年代、创作背景等情况都作了令人信服的分析和考证。对作品的音乐内容与技法也作了颇具启迪意义的评点,还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音乐史料。无疑,它是我们研究作为一个人和一位艺术家的德彪西以及印象派音乐发展史的极好的参考性文献。
  • 追忆似水年华之前

    作者:(法)热内·培德

    《追忆似水年华之前:普鲁斯特之夏》可以作为《追忆似水年华》最深刻、最全面的一个注释,为那些对《追忆似水年华》感兴趣的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普鲁斯特青年时代的好友、剧作家热内·培德在《追忆似水年华之前:普鲁斯特之夏》中追忆和普鲁斯特在凡尔赛一起度过的一个夏季。书中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普鲁斯特,他广交朋友、喜欢聊天和写作,日后成名作《追忆似水年华》中的人物原型这时也出现在他周围,使他激动,让他着迷,促使他之后写出了那部巨制。
  • 迪奥传

    作者:波希娜

    《迪奥传》主要内容:一个真实的克里斯汀·迪奥。家庭击碎了年幼的迪奥对于艺术的憧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没有找到人生的方向,成就始终落在几位艺术家好友之后。历经疾病、破产、失业先后降临的黑暗时期,这位羞怯的天才设计师终于历练成一位真正的企业家,一位引领时尚潮流的艺术先驱。《迪奥传》揭示了法国时装设计的传奇大师克里斯汀·迪奥,如何缔造全球最知名的顶级奢侈品牌。他设计的“新风貌”,颠覆了全球女性对美的理解。他的理念极大影响了当代世界女性时装潮流,他的特许授权商业运作模式更是开全球时装界之先河。他的一生,与全球文化艺术的发展紧紧相连。世界各地的贵族名流、文学家、音乐家、戏剧和电影明星都对迪奥推崇备至。
  • 波德莱尔

    作者:让-保尔·萨特

    西方文艺思潮和流派名目繁多,兴衰更迭,文艺理论著作层出不穷,几乎每个时代都出现过影响深远的文艺理论家。既为文艺理论家,一般都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一般都有一套完整的理论,指导及至主宰着当时的文坛。
  • 普鲁斯特传

    作者:安德烈·莫洛亚

  • 萨特传

    作者:吴岳添

    本书以简洁生动的文字概括了诺贝尔奖获得者、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的一生,萨特在哲学及文学方面的天赋,他与著名的女权主义者波伏瓦一辈子同居而不结婚的内幕,错综复杂的三角关系,以及萨特拒绝领取诺贝尔奖的缘由。该书是一本颇具特色的图文本书。
  • 诺阿·诺阿

    作者:(法)高更

    本书是画家高更的一部自传作品,创作于1898年。高更出于对艺术中真、善、美的追求,到达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一块还处在野蛮社会的土著聚居地。在这片土上,高更找到了自己所渴望的平淡、善良与温情。本书所描述的就是高更第一次在塔希提度过的长达两年的生活。在此期间,作者选择了与土著人相同的生活方式,并与邻人结下了深厚的友情,过着一个普通“野蛮人”的生活。在一次短暂的探险中,他找到他的塔希提新娘,他沉醉在爱情的狂喜中。但作为一个艺术家,作者从未停止过对生活的思考。塔希提这片土地以及这片土地上的女性滋养着高更的生命、艺术和灵感。
  • 波伏瓦姐妹

    作者:克罗迪娜

    《波伏瓦姐妹》主要内容:波伏瓦家的埃菜娜和西蒙娜俩姐妹并不相同:一个金黄头发,一个棕色头发:一个温顺,一个叛逆。尽管如此,一种永恒的眷恋联系着姐妹二人。美学观点或政治态度上的分歧不能消除这种姐妹情谊,时间的流逝更加深了姐妹亲情。当西蒙娜得到哲学教师资格证书并遇到萨特时.埃莱娜举办了她的第一个画展,并接待了毕加素来参观。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俩姐妹分开了。埃莱娜到里斯本嫁给了萨特的学生里奥内尔-德•鲁莱.一位自由法兰西的积极捍卫者,还创作了反映葡萄牙日常生活的绘画系列。德国占领时期,西蒙娜留在法国,出版了第一部小说《女宾》。国土的光复让两姐妹再次相聚。随后,她们忙碌地创作,并被卷入冷战引起的苦恼中。西蒙娜和埃莱娜走遍世界,时而聚首,时而分离。姐姐成名了,妹妹也希望出人头地.但尽管举办了许多次画展,名气还是不大。在姐妹俩的私人生活中,穿插着羡慕、失望的爱恋、对立、相互的吸引以及政治上的分歧。一九六八年五月的运动又把她们聚合在为维护妇女权益而进行的斗争中。《波伏瓦姐妹》作者与她们一同经历了这段时期,细致入微地叙述了两位非凡女性的欢乐、痛苦以及斗争生活。姐姐留下了数量巨大的文学著作;妹妹留下了八百余幅油画和版画。《波伏瓦姐妹》是二十世纪段引人入胜的历史。
  • 巴赫

    作者:(法)迪布歇

    本书是法国出版的畅销世界的文化类丛书“发现之旅”中的一本,介绍了世界近代著名音乐家巴赫的一生经历及其音乐成就。
  • 萨冈之恋

    作者:阿尼科·热尔

    《萨冈之恋》内容简介:从一位与萨冈耳鬓厮磨的女伴笔下再次关注萨冈,这个萨冈更加实在亦或是更加模糊?是否还原了一个本真的萨冈;还是杜撰一个“我”爱的萨冈?——萨冈啊,谁又说得清?但是,你可以在作者笔下看到一种力量——萨冈思想的力量。阿尼科·热尔参与、见证了萨冈的爱。与萨冈的亲近让她感受到了萨冈思想的力量,与萨冈相爱如同涅磐一般,让她重新审视自己审视爱情,从而更加清澈而纯粹。 故事开始于一次约稿—— “您手头是否恰巧有一篇从未发表过的短篇小说?” 我,阿尼科·热尔抱着性感的《花花公子》杂志敲开了萨冈的门。弗朗索瓦兹(萨冈),法国畅销小说女王,18岁的萨冈以一本《你好,忧愁》一举成名。 约稿非常顺利,开满洋槐花的阿莱西亚街,女作家的房间,我们一见如故。月复一月,我们若即若离;年复一年,我在萨冈位于阿莱西亚街的房子里有了自己的房间,穿上了她的晨衣。我爱过这个女人,我能肯定她也同样爱过我。 尽管如此,萨冈还是更爱贝尔纳·弗兰克,当时他住在远离巴黎的南方。通过萨冈,我与贝尔纳相识,我感觉到我们相爱了?? 佩姬·罗什,那个时代,《Elle》杂志的时装女主编。她在阿莱西亚街的房子里早就有自己的房间。面对我,是攻是守,是表示友好的伸出手接纳这个“入侵者”还是高傲地仰起头用余光轻轻地扫过?? 我、佩姬和贝尔纳是那样的不同,但是,我们拥有一个无法回避的共同点——我们都爱萨冈!
  • 拿破仑传

    作者:埃米尔·路德维希

    《拿破仑传》是享誉世界的德国传记大师埃米尔·路德维希的代表作,是拿破仑传记中的经典之作,也是迄今为止最权威、最全面的拿破仑生平传记。拿破仑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奇才,同时也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天才。他于1804年加冕为法兰西皇帝,从此他的名字就和他所取得的无数场战争的胜利联系在一起。在西方的历史上,没有哪个人像拿破仑这样拥有如此长久的赞誉。他以个人非凡的努力,叱咤欧洲20余年。他是法兰西共和国第一执政,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兼任意大利国王、莱茵同盟的保护人、瑞士联邦的仲裁者,他以自己的方式使法国革命扩展到整个欧洲,将欧洲人从沉睡中唤醒。在这本《拿破仑传》中,埃米尔·路德维希以时间为线索,以史实为基础,描述了拿破仑叱咤风云的传奇一生中经历过的各次重大战役和心路成长的历程。作者通过翔实的史料,将拿破仑的伟大魅力和历史功过真实、生动地层现在读者面前,是一部探究伟人心路历程的命运史诗。 该书自1925年首版后,各国译者争相翻译,其英译本曾位列美国“非虚构类畅销书排行榜”第二名,被誉为可以“影响历史进程的书”。
  • 悲情王后

    作者:茨威格

    主要人物简介 第一章 小公主出嫁 第二章 房事秘密 第三章 初到凡尔赛 第四章 太子妃与国王的情妇 第五章 征服巴黎 第六章 国一驾崩 第七章 国王夫妇的肖像 第八章 洛可可式的王后 第九章 特里亚尔宫 第十章 新的伙伴 第十一章 哥哥与妹妹 第十二章 王后做了母亲 第十三章 王后不得人心 第十四章 悲剧正在开始 ……
  • 第三性

    作者:黄忠晶

    这对情侣是世界顶级的大作家与大哲学家。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是人们谈论20世纪哲学不可不说的经典;波伏瓦的《第二性:女人》则被奉为了“妇女解放的《圣经》”。 在他们身后引起人们众多谈论的不仅仅是他们对人类哲学的杰出贡献,也不仅仅因为他们是一对情侣,一对名人情侣,一对大大的名人情侣,更因为他们的爱情生活的方式,让局外人看来是如此的特立独行,甚至,在寻常如你我的凡夫俗子眼中有点不可思议。 他们从未宣布过结婚,但却终生相守,共同生活了51年;他们虽然在一起生活,但各自又保留着自己的住宅,独立的空间;他们彼此忠诚无欺,又给予对方完全的独立和自由;他们的爱情也经历过波折,甚至还各自另有暂时的情人,但这并未破坏两人之间的永恒关系;萨特晚年丧失了视力,波伏瓦每天不厌其烦地给萨特朗读新出的报刊和著作,使他的智力永不衰竭;在萨特病重的日子里,波伏瓦一直守在病床旁,直到萨特的遗体被人抬走;6年后,波伏瓦去世,人们打开萨特的墓穴,把她的遗体放在萨特身旁,这一对没有结婚的终身情侣死后却永远厮守在了一起。 这本名为《第三性:萨特与波伏瓦》的文学传记让人眼前一亮,这是一位中国学者撰写萨特与波伏瓦的文学传记。它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曲折变幻的手法,真实地记述了萨特和波伏瓦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极富传奇色彩的恋情,引导着读者穿越萨、波独特情感方式的表象,去体味两位哲人对待爱情特有的哲学思考。 作者黄忠晶先生研究萨特20余年,包括《萨特传》、《萨特小品》在内的萨特专著,此前在海内外出版过6本。充分的理解、透彻的研究,是这本《第三性》的创作基础。 为了更好的理解波、萨的行为方式,黄忠晶先生采用了中国读者习惯的“知人论事”的方法,把他们的恋情放在更深广的历史背景下去演绎。就像作者在“序曲”中说的那样:“这本书既是写他们两个人,又是写一个整体,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同时又是写我们这个时代。他们的一生包括人们通常所谓的私生活,无不与其所处的境况结合在一起,述说着20世纪的人类历史。” 从表面上看,萨特和波伏瓦相遇前的境遇截然不同。一个是幼年丧父、母亲改嫁,心灵中充满寄人篱下感的孤独少年,一个是在父母庞爱中生活优越的规矩少女。但生活中许多富有戏剧性的偶然事件积累成的一种契机,却使他们在不同的境遇下形成了个性上的本质的认同,进而形成了内心深处的理解与默契。这种认识在以往有关波、萨关系的作品中是很少看到的,本书作者的分析是实在的、合理的。 正是有了这种个性的认同,尤其是对两性关系认识的认同,使得在迥异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两个富有主见与个性的思想者在人生道路上殊途同归,使得他们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相逢时很快有了“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有了找到“自己的那一半”的喜悦。 他们定情不久就决定签订一个“两年协议”。这是一个前无古人的“自由与忠诚的誓约”。就在最初的两年间,为了对方的幸福,他们几乎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但要给予对方永远的自由的信念,使他们放弃了结婚的念头。“两年协议”所约定的形式延长了51年,成了他们终身相处的形式。 书中没有隐讳萨特与波伏瓦各自的其他“偶然情人”的存在,这些叙述绝非猎奇,这也是他们两性关系独特性的重要方面。在当事人萨特、波伏瓦看来彼此的忠诚包括着彼此间的性独立与自由,当然在这里他们也有矛盾与纠纷,但最终还是为心灵深处的理解与默契所弥合,最终相守着走进了共同的最后的港湾。 “人类天然的性是第一性;历史对女人的歧视是第二性;超越这两者,萨特和波伏瓦以其一生的经历和追求,在20世纪创造了崭新的男女关系——第三性。”作者在“题记”中这样诠释波、萨的爱情方式。整部传记如同“一首爱的乐章,友谊的颂歌,忠诚和开放的交响乐”(该书《序曲》)娓娓道来,令人荡气回肠。萨特和波伏瓦无意于提供一种爱情的榜样、婚姻的模式,却为我们开启了两性关系的多元化思维,这种思维有助于当今的人们在责任与爱情、独立与占有、自由与忠诚关系中寻找到一种新的平衡,从而改善爱情质量,确立和谐、自然的两性关系。 萨特逝世20多年了,波伏瓦离开这个世界也有十六七年了,他们的恋情,让世人注目,让世人谈论。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理解,可能萨特与波伏瓦也并没有希望人们理解。黄先生的这部传记倒是能帮助我们理解很多,关于萨特与波伏瓦,甚至关于生命与爱情。
  • 野变奏

    作者:(法)埃莱娜・格里莫

    “我丝毫不怀念我的童年。”从第一句话开始,埃莱娜・格里莫就成为她那令人称奇的故事奠定了基调:从她童年轶事,到她与巴黎亲友断绝往来,再到她在美国的流浪以及纽约的彷徨和孤独――直到她与母狼阿拉瓦目光交错的那一天,她获得了新生。我们沿着她的足迹,穿越她所走过的历程,看到这位国际著名法国女钢琴家离经叛道的人生旅途。 双手的礼赞、奇幻的动物寓言、不可思议的故事、不同于一般艺术家和音乐家的出人意料的传略。该书通过多个侧面突显出一个十足的叛逆者的独特形象。 《野变奏》是一曲对音乐和自由的激越颂歌,是一篇为重新认识狼和保护大自然而作的辩词。 这是一本适合所有“讨人厌”的孩子阅读“不服从”的小书。
  • 托尔斯泰传

    作者:罗曼·罗兰

    托尔斯泰传,ISBN:9787100015905,作者:(法)罗曼·罗兰著;傅雷译
  • 实验室里的诗人

    作者:帕特里克·威肯

    《实验室里的诗人:列维•施特劳斯》内容简介:列维•施特劳斯1938年最后一次深入巴西内陆进行田野考察,17年后出版的《忧郁的热带》,激起了学院内外读者的热情,也开启了结构主义横扫全球知识界的时代。列维•施特劳斯的理论一扫先前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开辟了20世纪下半叶截然不同的思想领域。从精神分析到流行时尚,结构主义的原则被运用到各种领域。如果没有列维•施特劳斯,福柯、罗兰•巴特、拉冈、阿图塞等人的理论思想将难以想象。 列维•施特劳斯将一种艺术的感性注入学术研究,如同诗人一般运用意象与意念。他在亚马逊流域深处进行考察的同时撰写了有关奥古斯都的悲剧。他的四卷本巨著《神话学》,是用一连串乐章的形式所组成。 《实验室里的诗人:列维•施特劳斯》是列维•施特劳斯漫长心灵生活的思想传记,也是评价他的一个尝试。全书以长镜头形式追随他从巴黎到圣保罗,再深入巴西的内陆。追踪了他的动荡战时岁月,叙述了他如何逃离维基政府统治下的法国而流寓纽约,在其过程中又是如何寻觅出独树一帜的理论架构。 《实验室里的诗人:列维•施特劳斯》作者威肯不但具有人类学背景,同时也是研究巴西历史的专家。除了深入研究列维•施特劳斯的著作与现藏巴黎国家图书馆的档案数据外,作者亦两度亲访列维•施特劳斯,并长期与他规律通信,《实验室里的诗人:列维•施特劳斯》是列维•施特劳斯逝世后最新的完整传记。
  • 名人传

    作者:(法)罗曼·罗兰

    罗兰,他把不同时期写的三个传记——《贝多芬传》(1902年)、《米开朗琪罗传》(1905年)和《托尔斯泰传》(1911年)——汇集成一册,题为《英雄传记》,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名人传》。 罗兰打算通过这些传记来恢复20世纪文学崇高的人道主义传统,恢复其丰富多彩的人物的性格。该书描写了处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三位伟大艺术家的精神力量和心灵之美。罗兰认为他们不单单是天资聪颖的个人,而是一些和自己的时代紧密相连并且用自己的艺术作品体现世人所关心的问题的人。这一点特别清楚地表现在《贝多芬传》中。罗兰笔下的贝多芬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具有广泛的兴趣,他为法国革命的英雄壮举而欢欣鼓舞。罗兰写道:“革命吸引着全世界和贝多芬。”所以,尽管贝多芬经受了许多的痛苦:爱情希望的破灭,贫困,以及最后对于一位音乐家来说是最致命的打击——耳聋,但是,在精神上,贝多芬仍然坚强不屈,最后在欢乐的凯歌声中完成了第九交响曲的乐章。 关于中译本的译名,似应题为《三大师传》更为贴切。题为《名人传》有些欠妥。首先,罗兰在将三位大师的传记汇集成一册时,只是称作《英雄传记》(Viesh6mques),也没有说是《名人传记》。“名人”一词比较泛泛,即所谓“著名人物”的意思。按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出了名的人”。而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当然是“著名人物”,但他们更是在自己专业方面的独树一帜的大师,一位是音乐奇才,一位是雕塑绘画方面首屈一指的人物,一位是文学巨匠。所以题名为《三大师传》更贴切,使读者一看书名即可知晓是三位大师级人物的传记。但鉴于《名人传》已通用,改了反而不利,所以仍用了这个译名。
  • 巨人三传

    作者:(法)罗曼·罗兰

    《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同出罗曼罗兰之手。传记里的三人,一是音乐家,一是雕塑家兼画家,一是小说家,各有自己的园地,三部传记都着重记载伟大的天才,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献出了毕生精力。他们或由病痛的折磨,或由遭遇的悲惨,或由内心的惶惑矛盾.或三者交叠加于一身,深重的苦恼,几乎窒息了呼吸,毁灭了理智。他们所以能坚持自己艰苦的历程,全靠他们对人类的爱、对人类的信心。 贝多芬供大家欣赏的音乐,是他“用痛苦换来的欢乐”。米开朗琪罗留给后世的不朽杰作,是他一生血泪的凝聚。托尔斯泰在他的小说里,描述了万千生灵的渺小与伟大,描述了他们的痛苦和痛苦中得到的和谐,借以播送爱的种子。罗曼·罗兰把这三位伟大的天才称为"英雄" 他所谓英雄,不是通常所称道的英雄人物。那种人凭借近力,在虚荣或个人野心的驱策下,能为人类酿造巨大的灾害。罗曼·罗兰所指的英雄,只不过是“人类的忠仆”,只因为具有伟大的品格;他们之所以伟大,是因为能倾心为公众服务。
  • 权力与反抗

    作者:埃里蓬(法)

    二十世纪的法国思想界可谓人才荟萃,群星灿烂 尽管这些思想家们的思想、经历、理论旨趣相迥各异,但 他们却共同继承了法兰西人文精神的传统..他们那样热切地 关注着人的现实,关注着人的命运与未来,探求着解释 人 这个千古难译之谜的道路…… 他们追求看来并非‘有用’却极崇高的东西。为着这‘无 用’又‘无功利’的信仰,他们苦苦探索,历尽心灵的种种磨 难,宁愿付出任何代价,给人类文明留下了最珍贵的精神财 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