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法国

  • 结构语义学

    作者:(法)A.J.格雷马斯

    《结构语义学》系作者在法国亨利·普安卡雷学院讲授“结构语义学”的讲稿,1966年初版,成为法国百年来第一部语义学专著。此书提出了一系列符号学方法论新概念,建立了文本的叙事和话语研究,被视为符号学法国学派奠作,也一直是语义研究者的重要参考著作。
  • 萨特论艺术

    作者:(法)萨特

    本书讨论了四位艺术家——两位画家、一位画家兼雕塑家和一位雕塑家兼画家。因为每一位艺术家身上体现出许多矛盾和不可思议的情况,所以他们向萨特提出了挑战并给他提供机会阐明他的艺术理论。丁托列托是阶级矛盾的产物,他必须通过欺诈手段才能得以自我证明。贾科梅蒂迷恋于他在这万事万物中的孤独境遇,因而要去发现如何描绘这虚无世界。
  • 人本政治导言

    作者:[法] 埃德加·莫兰

    《人本政治导言》内容简介:“人本政治”的法文原词为authropolitique,它是由authrop0—logie和politique两个法文词拼合构成的。Authropologie一词原义为“人类学”,又有转义“人本学”;而politique一词兼有“政治”与“政治学”两义。这给中文翻译造成一定困难,因为当莫兰使用前一词时可以在“人类学”和“人本学”之间游移,使用后一个词时可以在“政治”和“政治学”之问转换(所以莫兰的“人本政治”其实涵盖“为人服务的政治的理论和实践”),而在中文中不行。所以我在翻译中根据不同情况把authropologie有时译为“人类学”有时译为“人本学”,把authropolitique有时译为“人本政治”,有时译为“人本政治学”。
  • 不完美的花园

    作者:[法] 茨维坦·托多罗夫

    梳理人文主义思想史,探究现代生活的8个关键词 ★法国思想史家托多罗夫又一学术力作。 ★论及蒙田、笛卡尔、孟德斯鸠、卢梭、贡斯当等16至19世纪的法国重要人文主义思想家。 ★探究了现代生活的8个重要层面:自由、社会性、独处、爱、多元与普遍、价值选择、道德、热情。 ★北京大学法语系副教授周莽翻译。 本书中作者分析了法国人文主义思想的学术资源、局限、开放的可能性,并将其与科学决定论、保守主义等同时期的社会思想流派相比较,涉及的学者包括蒙田、卢梭、贡斯当、孟德斯鸠、托克维尔,每一章都讨论了关涉人类生存状况的某个人文主义议题,包括社会生活、独立性、爱的不同类型、自我、价值观的塑造,由此引导读者正视并反思遗留于当今人类社会中的种种问题。
  • 自然史

    作者:(法) 布封

    布封的《自然史》全书36卷,堪称煌煌巨制。作者综合了大量的事实材料,以科学的观察为基础,用形象的语言勾画出了地球、人类以及其它生物的演变历史。本书精选了地球史、人类史、动物史中,观点最具代表性,论述最为精彩的片段,依写作的年代进行编排,希望既能浓缩《自然史》的内容,又能相对完整地呈现其结构风貌。书末收录了两篇文章:一篇是1753年布封入选法兰西学院的演说《论风格》,至今仍被看做是关于文学理论的重要文章;另一篇是埃罗•德•塞歇尔的《拜访布封——蒙巴尔之行》,对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布封这位伟大人物的独到思想、怪诞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等,会有所帮助。
  • 永恒的奢侈

    作者:吉尔·利波维茨基

    《永恒的奢侈:从圣物岁月到品牌时代》由两位作者的论述构成。前者采用漫长绵延的视角,对奢侈进行历史一社会层面的诠释,后者关注品牌身份和管理的时间流变,侧重奢侈的市场营销和符号学探索。作者在保持自身独特“思想性”的同时,试图修正奢侈的解释方式,用一种新的分析手法将构成昂贵和高档消费的社会理念概念化,用科学诉求代替哲学——道德旧说。围绕着没有“变化”的奢侈核心,奢侈理论集中体现在需求机制和社会各阶级展开的象征性斗争这上。书中观点和时间性的交叉,并存着“贵族”品位与平民爱好、传统与创新、隽永神话与短暂时尚,这使得品牌及其设计——宣传——销售在新的语境下具有了新的意义,奢侈的新格局更为凸现。
  • 现代艺术

    作者:[法国] 让马力·舍费尔

    本书对十八世纪至今的艺术进行了美学与哲学层面的思考,检视了以康德、尼采、海德格尔等大家为代表的美学和哲学观念,对艺术的本质进行了独特的探讨。对从18世纪到20世纪初期的艺术哲学进行了犀利的批评,慎重而理智地呼吁人们用一种富有弹性的新方法来对待艺术。
  • 人类身体史和现代性

    作者:[法] 大卫·勒布雷东

    《人类身体史和现代性》从社会学和文化学的角度分析身体在人类精神和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深刻原因,指出现代社会往往区别对待人和人的身体——后者通常被看成是某种被动的占有物,而不是一个血肉之躯的特定根源。《人类身体史和现代性》在法国出版后,受到了持续的关注:作者提出了一种在学术界极具影响的观点:身体具有特殊的地位,是自我存在和自我表现的不可缺少的舞台,同时还是个体的标志,形成了与外界的界限。
  • 真正的高贵

    作者:米歇尔.毕克马尔

    《真正的高贵》为米歇尔·毕克马尔的哲学点亮智慧,寓言温暖人生系列之一,主人公索非欧斯诞生于米歇尔·毕克马尔的想象之中:他是一个跨越时间的老哲学家,给年轻的学生讲各种各样的小故事。这60个故事涵盖了各种文化,从今日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提出问题’例如自由的含义、对法律的尊重、友谊、差异和命运等等。这60个故事,就是开启你人生智慧的哲学之门。
  • 箴言录

    作者:拉罗什福科

    《箴言录(全译本)》为彩色插图本,黄金珍藏版。马克思在给恩格斯的信中指出,《箴言录》表达了一些“很出色”的思想,并专门抄录了数段给恩格斯。爱因斯坦在最苦闷的岁月专门阅读这《箴言录(全译本)》。除他们之外,受《箴言录》影响的世界名人:在法国有司汤达、纪德,在德国有尼采,在英国有哈代,在中国有鲁迅……
  • 完美的罪行

    作者:[法] 让·博德里亚尔

    现代性从西方到东方,从近代到当代,它是一全“家族相似的”开放概念,它是现代进程中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 诸层面的矛盾得冲突的焦点。在世纪之交,面对沧桑的历史和未能定的将来,思考现代性,不仅是思考现在,也是思考历史,思考未来。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透视了后现代社会虚拟取代现实的严峻境况。符号与现实的关系日益疏远,模拟物取代了真实物,拟像比真实的事物更加真实。在这样的境况中, 人与现实的关系变得值得怀疑了,虚拟的社会现实变成一种“完美的罪行”,值得警醒。
  • 卢梭全集·第1卷

    作者:[法]卢梭

    该书是卢梭的自传的上卷,在卢梭的晚年完成。由于其在思想、艺术和风格上具有重要意义,而成为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由此也奠定了卢梭的文学地位。卢梭通过这部自传,推动和启发了19世纪的法国文学。
  • 遥远的目光

    作者:[法]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

    本书是列维-斯特劳斯文集系列之一。本书的目的既不在阐释个别的神话故事,也不在探索某一族群之神话体系与文化背景的关系。这部神话研究以一则博罗罗(Bororo)印第安人的神话为起点。列维·斯特劳斯先记录下他所选的这则「关键神话」(Key myth)的整个内容,并描述它的民族志背景。他指出这则神话里某些无法用历史及社会事实加以解释的因素,由此转向神话内在结构的检视。到了这部书的结尾,列维·斯特劳斯终於把采自南北美洲各地的八百多则神话纳入一个复杂的结构变换体系之内。在每一则神话之内,他断定了各个节段之间所具有变换关系;在不同神话之间,他则找出它们在结构上的种种对应关系。
  • 普通语言学手稿

    作者:(瑞士)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手稿》的手稿,我们原以为永远丢失了,最终于1996年在索绪尔的私邸里被发现。这一发现向现代语言科学的奠基者之思想投去了一束新光。索绪尔关于普通语言学的所有手稿都保存在日内瓦国立大学图书馆内,现在第一次汇集成册发表。 多亏这些书稿,我们可以对索绪尔的思想进行一次全新的阐释,阅读将使我们打破偏见(笼罩在索绪尔真正思想上的)的厚重外壳。这些书稿迫使我们重新审视大师的思想。这位大师思想的重构是由他的学生完成的,并在1916年发表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得以体现,这一思想由于重构而被固化。这位日内瓦的语言学家在其原始书稿中是作为一位知识论者、一名哲学家出现的,他为揭示以言语活动为诱因的各种各样的错觉和幻觉,为奠定语言研究的根基而竭尽全力。 在21世纪来临之际,这迟到的思想遗产以其惊人的现实性与语言科学、人文科学和语言哲学的一系列提问产生了共鸣。索绪尔追寻语言意义的性质的方式,比任何时候都更令人深思。
  • 社会契约论

    作者:卢梭

    《社会契约论》(英汉对照典藏版)是一本影响历史进程的书,是世界政治法律学说史上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是震撼世界的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号角和福音书。它阐述的许多原则原理不仅在革命之初被载入法国《人权宣言》等重要文献中,在革命后的长时期里成为资产阶级的政治法律制度的基石。
  • 嫉妒的制陶女

    作者:(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

    本书是《列维-斯特劳斯文集》系列之一,列维-斯特劳斯是当代法国著名的结构主义大师和文化人类学家,结构主义人类学创始人,曾被誉为20世纪法国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把人类一切的亲属关系归纳为三种结构和两种交换形式,认为社会人类学应主要研究深层结构的转换规则。14卷的《列维·斯特劳斯文集》全方位译介了这位法国结构主义人类学家的一生力作,展现其学术体系的全貌。 《嫉妒的制陶女》可以说是《神话学》一脉相承的续篇。列维-斯特劳斯在书中给我们讲述了印第安人各个族群关于陶器、夜鹰、树懒的各种各样的神话传说。在分析和研究这些神话中,他概括了印第安神话的三大主题:食欲、嫉妒或夫妇不和、爆裂,提出并证明了不定型理论、鸣禽理论、貘的理论、林栖动物理论、莱因瓶理论,指明了神话的动物元素和动物的象征性,指出了神话思维的本质:符号的多样性和任意性,还指出神话世界的三层空间:天、地、地下。他通过所有这些分析和比较,通过他所创立的典型式的应用,找出了各种神话因素对应或对立的关系,使得似乎是斑驳的、杂乱无章的、毫无联系的神话变得有条有理、秩序井然、可以理解。
  • 差异与绵延

    作者:王理平

    本套丛书论涉主题主要围绕法国哲学展开,部分地涉及到具有哲学深度的文化研究。法兰西哲学既不同于盎格鲁----萨克逊的经验主义传统,也有别于德意志的先验主义传统,她让我们从哲学的玄思中也能够体味到文学艺术所具有密切:许多哲学大师都在文学艺术方面成就卓著,而繁荣的文学艺术又为法国哲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法国哲学源于笛卡尔以法语作品《方法谈》回应蒙田的《散文集》,而笛卡尔同时也被认为是西方整个现代哲学之父。从这个意义上讲,不了解以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为代表的17世纪“大理性主义”,就无法了解西方哲学从早期现代哲学到后期现代哲学再到后现代哲学的历史进程。法国18世纪的启蒙哲学、19世纪的诸多哲学流派都在西方哲学史上有其独特地位。20世纪的法国现象学--存在主义运动、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运动、后现代主义运动则把法兰西的感性哲学提升为了世界哲学的主导潮流之一。
  • 种族与历史·种族与文化

    作者:(法)克洛德·列维·施特劳斯

    《列维·斯特劳斯文集13:种族与历史·种族与文化》是“列维-斯特劳斯文集”的一种,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2001年版本翻译而来,是列维-斯特劳斯两篇文章的结集。 在书中,作者针对20世纪四五十年代甚嚣尘上的种族主义理论进行了理论上的批判,同时指出,任何文化,无论多么地微不足道,都是人类共同财富部分的持有者,为了文化多样性的需要都应当保留。 作者试图把进步观念与文化相对主义结合起来,他的相对论承认任何一种文化都存在着合理性,认为没有一个标准可以绝对地评判一种文化优于另一种文化。
  • 实践理性:关于行为理论

    作者:(法)皮埃尔·布尔迪厄

    本书是布尔迪厄对自己数年来探讨的。行为理论”的一个总结。通过对空间,时间.实践、卡比利亚的礼仪和亲属关系,文学作品、国家精神、艺术感知范畴.学校制度等诸方面多维度的深化探索,对诸如“场域”、“习性”、“资本”、“象征”等概念、进行全面而深入的阐释。 作者致力于谁就法国特殊情况而构建的模式的普遍性。这些模式建立在关系的哲学和性情倾向的行为哲学上。
  • 大师之声·第一卷

    作者:(法) 米歇尔·福柯,(法) 埃米尔·涂

    【法国高等科学研究院高端社科书】 【收录福柯、涂尔干与莫斯科维奇珍贵讲稿】 【傅雷翻译奖得主张竝翻译】 1.《美丽的危险》 米歇尔·福柯 1968年秋,米歇尔·福柯与批评家克劳德·博纳伏瓦进行了一系列既非采访,亦非对话的特殊对谈。在这场福柯所谓的“新型话语实验”中,他首 次,也是唯一一次从童年作文的经历出发,剖析自身与写作的关系,阐述言说与写作之间的差异,坦陈从话语跨越到书写的困难,并直言对自己作品的看法。 2.《教师资格会考中的霍布斯》 埃米尔·涂尔干 1895年,霍布斯被纳入法国教师资格会考大纲。“在个人与社会组织、国家和家庭角色割裂的当下,我们要怎么做才能与他人共生?”这个由霍布斯在《论公民》中提出的核心问题,在埃米尔·涂尔干的哲学课堂上得到了新发展:他在霍布斯的哲学解释中引入了社会学与伦理学的论证方法,实现了社会学对哲学这一“至高学科”的逆渗透。 3.《理性与文化》 赛尔日·莫斯科维奇 1993年,社会心理学创始人之一赛尔日·莫斯科维奇被授予西班牙塞维利亚大学荣誉教授头衔。在授衔典礼上,莫斯科维奇反思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历程及其新视野。他从文化差异导致集体非理性这一基本观点出发,指出社会心理学与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之间存在密切的亲缘关系,这使得社会心理学有可能通过整合上述学科的理论,成为具有高度开放性的、取之不竭的当代人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