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法国

  • 贫民窟的哲学家

    作者:苏维斯特

    这本书实在是可以与后来的梭罗所写的名著《瓦尔登湖》相提并论。只是多年来,这块珍宝却一直被尘土所埋没。作者以一个深入其中的“旁观者”的眼光描绘了当时代的巴黎社会下层人民的生活,并用诗与哲思的口吻,充分发挥了爱与同情的人生哲学;他以高尚的情感和美丽的故事交织成一些动人的诗篇。因为这书对于我们做人的修养上能够有所帮助,能使我们学会反省、容忍、牺牲……尤其是任何时代的人类都不能缺少的两种基本德性:爱与同情,所以出版后不久,便得到法国学士院(Academic Francaise)的褒奖;法国有些学校至今还采用作教材或指定为课外阅读的书籍。 《贫民窟的哲学家》是法国作家梭维斯特的代表作。一个住在巴黎“屋顶间”(一种贫民窟)的哲学家,从他高踞在上的“屋顶间”,俯视下界蝇营狗苟的众生,生动地写下了这部日记本的作品,留下了现实世界中的美与丑,善与恶。书中十二个分散的故事,像十二首美丽动人的诗篇,充溢着爱和同情的人生哲学,处处表现出恬淡谦挹的人生观。作者对普通人的真诚关怀和对人生罪恶的深切痛恨,充分透露出上一世纪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处身乱世不肯随俗浮沉的磊落胸襟和博大情怀。 在目前这生活日趋艰难的时代,许多具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既不肯随俗浮沉,蝇营狗苟,于是,这位住在“屋顶间”的穷苦哲学家的悲天悯人的怀抱,及其安贫乐道的精神,便更加令人向往。我们这时候读读梭维斯特这本书,不单可以稍稍忘记自己的痛苦,也许还会觉得有力量帮助那些比自己更加不幸的同胞。
  • 官僚主义的弊害

    作者:【法】阿兰·佩雷菲特

    本书主要讨论法国由来已久的中央集权制和庞大的官僚行政机构的历史形成原因、思想根源以及改革尝试。全书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 “追踪隐疾”,叙述作者发现“法兰西病”的经过;第二部分论述“法兰西病”形成的历史过程;第三、四部分列举大量事例剖析法国社会种种畸形现象;第五部分分析“法兰西病”的思想根源;第六部分回顾法国三百年来种种改革尝试,分析其失败原因。针对“法兰西病”,作者还提出了可资借鉴的治疗方案。
  • 法国往事02:乌鸦在盘旋

    作者:[法]法比安·努瑞 文,西尔万·瓦雷 图

    一个犹太家庭的悲欢离合 一部荡气回肠的“二战”史诗 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一段法兰西共和国往事 2011年安古兰国际漫画节“最佳系列奖” ................... ※编辑推荐※ 《法国往事》是一本不轻易下评断的书。 它所关注的,是人性与历史介于黑色和白色之间的那一部分。 它是一幅“二战”期间法国社会众 生相的浮世绘。 它讲了一个男人充满矛盾的一生,这个男人的名字叫做约瑟夫·乔诺维奇,他是来自罗马尼亚的犹太人,自幼父母双亡。 他目不识丁,白手起家,创造了价值亿万的钢铁帝国。 他不惜一切保护家人,到头来却落得妻离子散。 他拯救了无数人的性命,代价是杀人、叛国和通敌。 君子?小人?卖国贼?英雄? ☆ “带有历史的灰烬和气味”:本书根据真人真事改编,涉及重大历史节点、地点和事件,举重若轻。 ☆ 法漫版《美国往事》+《辛德勒的名单》+《教父》:六部曲长篇史诗,引人入胜,风格独特。 ................... ※内容简介※ 1940年,法兰西上空盘旋着群鸦般的德国轰炸机,法国与纳粹德国即将签署停战协议。 其时,欧洲迫害犹太人的氛围愈演愈烈,约瑟夫·乔诺维奇有机会带家人逃亡到美国,却在最后一刻放弃。 时逢乱世,掮客、投机分子、政治人物、盖世太保全都蠢蠢欲动,想趁机发一笔乱世财。 为了保护家人、雇员和自己的人身安全和尊严,约瑟夫·乔诺维奇将如何行事?他将不惜铤而走险?还是必须做出更大的妥协? 让《法国往事》第二卷为您带来答案。 ................... ※媒体推荐※ “脱帽致敬!” ——《费加罗》报 较之莱昂内、科波拉大师的电影,本作亦毫不逊色。 ——《巴黎竞赛》画报 一部杰作,使漫画爱好者大快朵颐……每一个人物都是多面的……不可避免地会大获成功。 ——BDGest’ 本作特别在它塑造了一个矛盾、真实、有血有肉的人物,同时也向读者发问:“你们呢?为了保护家人和尊严,你们会走到哪一步?” ——法国亚马逊网友评论
  • 论宽容

    作者:伏尔泰

    在《论宽容》中,作者概括了对卡拉事件的看法,阐述了他自己的宽容思想。《论宽容》中不仅批评天主教的狂热分子,而且批判宗教狂热。作者明白指出,这部著作中的原则同样适用于新教徒,他们也应该遵行理性和良心。
  • 玛丽或美国的奴隶制

    作者:(法)古斯塔夫·博蒙

    本书是博蒙与密友托克维尔于1831年5月11日至1832年2月20日共同游历美国之后所撰写的著作。与托克维尔选择美国的民主制度作为关注重点不同,博蒙的这部著作主要着眼于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和风俗、民主与种族之间的矛盾。该书虽然以爱情小说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但实则又是一本极具深度的社会学专著。它描写了非洲裔美国人的悲惨生活,刻画了十九世纪美国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发展的真实背景,也为了解杰克逊时代美国的社会和政治环境所引发的争论和问题提供了极有参考价值的资料。更为重要的是,它深入探讨了在一个人人平等的民主社会中,获得自由的奴隶,有色人,未被承认为公民的人,以及在法律上拥有公民身份却由于种种原因而不具有与别人平等地位的男男女女的命运。这是一个永恒的悲剧性主题。在本书中,博蒙以种族迫害为题目,揭示了多数暴政的倾向。
  • 回眸时尚

    作者:弗朗索瓦-玛丽·格罗

    无论是高级时装,还是工业化成衣,当今时尚业的走势大多能在西方服装历史中寻到发端根系。《回眸时尚:西方服装简史》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和轻松流畅的文笔,从史前时代一路写来,带领我们了解人类穿衣的初始动机,浏览不同时代西方列国时尚领域各领风骚和欧洲宫廷服装演变波谲云诡,使读者对时尚大师服装设计的来龙去脉、流行趋势的更替叠变有所了解。 《回眸时尚:西方服装简史》是法国本土著名的文化系列丛书“我知道什么”中的一本。作者乃时尚业资深人士(法国女装成衣联合会总干事、法国服装工业联盟副总干事、时尚学院教授),其思路严谨、文笔流畅;译者信、达、雅的翻译以及大量加注的信息,使《回眸时尚:西方服装简史》成为服装专业师生、服装设计人员、时尚爱好者领略西方服装史的最佳读物。
  • 法国藏学精粹(共4册)

    作者:郑炳林

    西藏在中国,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西藏山川巍峨,人杰地灵,文化积淀深厚,西藏文化吸引了全世界,故而藏学也在全世界。读者通过郑炳林主编的这部《法国藏学精粹(共4册)》,便可以窥见塞讷河畔、卢浮宫旁的藏学研究的点点滴滴。法国的藏学研究,基本上还是公正的,属于其考据派传统范畴。大多数法国藏学家还是坚持科学态度,实事求是地论述西藏传统文化,对西藏人民,乃至对整个中国人民满怀着深厚感情。他们处理资料的手段、观察问题的角度、以他方的观点来看待西藏传统文化的态度。都值得我们借鉴,会对我们产生不少启发。
  • 十九至二十世纪初期艺术

    作者:(法) 艾利·福尔

    《法国人眼中的艺术史:十九至二十世纪初期艺术》内容简介:这个时期的艺术发展,法国独领风骚。艾黎•福尔热忱地讲述着这个令法国人无比自豪的时期。随着德拉克洛瓦这头“浪漫主义狮子”的怒吼,浪漫主义席卷而来。库尔贝、杜米埃以及米勒的现实主义,卢梭、柯罗的乡间风景,全面地展现着这个时代的社会环境。随着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印象主义登上法国画坛,莫奈、雷诺阿、毕沙罗……这些伟大的画家敏感地捕捉着光与瞬间的色彩。而塞尚、梵高、马蒂斯的艺术则更是突破了传统,为人类的艺术谱写了崭新的现代辉煌。
  • 滇越铁路

    作者:皮埃尔·妈尔薄特

    《滇越铁路:一个法国家庭在中国的经历》内容简介:滇越铁路是中国最早修筑的铁路之一。该铁路云南段长470公里,工程于1904年动工,1910年竣工。1910年4月1日全线通车。这条铁路在滇东南的崇山峻岭和瘴气弥漫的地区蜿蜒行进,工程人员经历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一段传奇。在20世纪上半叶的历史岁月中,滇越铁路几经修复和拆除,扮演着复杂而重要的角色,成为云南乃至中国半个世纪历史变迁的见证和缩影。 1903年,法国会计师乔治·奥古斯特·妈尔薄特离妻别子,远渡重洋前往中国云南,亲身经历了滇越铁路越南老街到云南昆明路段的修筑工作。其间,他与妻子布朗士鸿雁传书,留下了长达三年、饱含深情的思念和真实有趣的见闻。这些充满爱与焦虑的信札为我们提供了100年前,一个法国家庭与滇越铁路息息相关的生活图景和诸多经历。此外,奥古斯特拍下的大量照片,以及布朗士和家人前往中越边境的旅行日记,共同构成了《滇越铁路:一个法国家庭在中国的经历》特别的叙述角度和可信的历史价值,也使得《滇越铁路:一个法国家庭在中国的经历》在大量同题材图书中显得别具一格。 在滇越铁路通车100年之际,面对这样一段既熟悉又陌生的历史,打开《滇越铁路:一个法国家庭在中国的经历》,我们可以品出一种真诚的味道。
  • 男人美学

    作者:[法] 让-克洛德·布洛涅

    风骚,不是引诱的艺术,而是自我表现的艺术。风骚,不是极致的炫耀、浮华,甚至俗气,而是个性风尚的自我追求。风骚的人,想要特立独行。古代哲学字、纳粹分子、纨绔公子,虽然没有在词语上形成“帮伙”,但在不断发展的历史浪潮中还是形成了“风骚群体”。 柏拉图认为风骚、善和实用存在完美统一性;恺撒不堪忍受谢顶,恳请元老院允许他永久地佩戴桂冠;缪塞公开表明风骚意味着拒绝朴素自然;波德莱尔头发染成绿色以显独特;面对竞选中激进张扬、皮肤晒得黝黑的肯尼迪,势头强劲的尼克松因不修边幅而黯然失色…… 你看到的是真诚、迂回地表露做作?还是含蓄、绝妙地施展朴素?备受青睐的优雅和遭人诋毁的风骚如何甄别?本书引经据典,纵穿古今,带你领略各个时代下“风骚”之人的各种“风骚”,帮你更加清晰地了解当今社会推崇“男色”的深层缘由……
  • 笛卡尔与法国

    作者:[法]弗朗索瓦·阿祖维

    将近200年来。笛卡尔体现着法兰西精神,再无任何其他人能与之比肩。虽然这是一种渐行构筑的逻辑,但它却以越来越权威的力度得以确立,笛卡尔替法国人表达出了他们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国家或者他们厌弃什么。因为“笛卡尔的”这个形容词——按通常情况,先是表示从一个哲学家的名字衍生了一个词,但之后却脱逸了它原本的范围——在19世纪之初陆续获得了多种衍生出来的象征意义。出于某种广而延之的扩展。这位法国哲学家把归结于他哲学的一些特征赋予了整个民族。就这样,法兰西变成了“笛卡尔式的”,而法国人则获得了“笛卡尔精神”。
  • 法國1968

    作者:Angelo Quattrocchi,T

  • 法国的故事(下)

    作者:文聘元

    《法国的故事(下):现代法国的历史文化与地理》讲述了:《话说西方》纵览古今,气势恢弘,展现西方历史的风云,描摹西方文化的变迁:流动的历史,深缓而又跳跃;机智的哲学,明白而又活泼;多彩的文学,灿烂而又辉煌;多姿的艺术,美妙而又鲜活;自然的地理,百态而又神奇。无论是历史、文学和艺术,还是哲学和科学;无论是令人高山仰止、叹为观止的古希腊罗马文明,还是现代的西方文明,在这里,历史的激荡,哲学的睿智,文学的意象,艺术的美感,科学的真谛,作者的讲述均能做到丝丝入扣,娓娓道来,在思索与描摹的求真之中,在时代与篇章的交织之中,在历史与地理的时空之中,展现了一幅西方历史和文化的宏伟画卷。
  • 法国人眼中的艺术史

    作者:[法] 艾黎·福尔

    欧洲艺术在这个时期充分发展,风格多样。佛兰德斯地区的艺术大师鲁本斯以旋动的笔触与恢宏的色彩把巴洛克风潮推向极致;荷兰的艺术则非常朴素,这里的艺术家以乐观淳朴的心表现着寻常人家的欢聚,乃至厨房中的食物。西班牙的格列柯笔下人物扭曲而变形,而委拉斯贵支等人则表现着深厚的现实主义功底。神,贵族,流浪汉,儿童,老妇……没有什么形象是西班牙画家所忽略的。法国普桑与洛兰的古典情怀,拉图尔对黑暗与烛光的热衷,洛可可华丽艺术的表现者华托以及体现了艺术又重新让位于生活的风俗画家夏尔丹都展现了法国艺术在这两百年间的丰富性。英国也在这个时期崛起,这里有着绿色的园林艺术和多变的风景,透纳笔下的大海与火焰引发了印象主义的浪潮。
  • 华丽高卢

    作者:王家宝

    《法国皇室•华丽高卢》选择欧洲和亚洲具有典型性的几个皇室家族作为主要故事,以历史文献资料为素材,并通过对相关资料的系统挖掘、整理,以家族历史为主要剧情,以皇族重要人物为主角,由历史学家担当编剧和导演,来表演几出皇族历史剧。主旨是在全面、有重点地揭示不同国度不同政体的皇室人物和家族历史的同时,完整、生动地叙述和展现相关的历史、政治、宗教、军事、制度、宫闱、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历史事件的全貌。创作动机即是以严谨的学术态度、社会化和大众化的解读,探索并展示皇室家族在人类社会发展和变革中所起的作用和发挥的影响。此外,作为主要面向中国读者的读物,与此前相关题材的作品相比,本丛书与中国有关的历史内容适当增加了一些分量, 当今中国百姓比较感兴趣的内容也有选择地增加了笔墨。
  • 法国大革命与革命心理学

    作者:(法)古斯塔夫·勒庞

    法国大革命震撼了整个世界,对其解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作者认为,大革命的历史实际上是由一系列并存的且通常孤立的历史事件构成的:一个过时体制的历史,由于缺少捍卫者而消亡;革命议会的历史;群众运动的历史及其领导人;军队的历史;新制度的历史等等。所有这些历史,基本上代表的都是 各类心理力量之间的较量,因而应借用心理学的方法来对其加以研究。这一解读,无疑会引发争议,也注定会刺激更深入的思考。 本书根据法文版译出。 英国《泰晤士报》——所有当权者都应该学习古斯塔夫•勒庞的这本书。作者对大革命的经典理论不屑一顾,他用心理学解释得出了全新的结论。他用极为生动的文笔,阐述了人民群众在革命运动中的弱势角色,以及公会成员的个人意志和集体意志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引领大革命党人的是神秘主义因素,能让大革命人士免受理性的影响。没有大革命,便极难证实理性难以改变人,因此,一个社会并非是按照立法者的意愿来构建的,不管他们考虑的有多么周全。
  • The Discovery of France

    作者:Graham Robb

    A narrative of exploration—full of strange landscapes and even stranger inhabitants—that explains the enduring fascination of France. While Gustave Eiffel was changing the skyline of Paris, large parts of France were still terra incognita. Even in the age of railways and newspapers, France was a land of ancient tribal divisions, prehistoric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nd pre-Christian beliefs. French itself was a minority language. Graham Robb describes that unknown world in arresting narrative detail. He recounts the epic journeys of mapmakers, scientists, soldiers, administrators, and intrepid tourists, of itinerant workers, pilgrims, and herdsmen with their millions of migratory domestic animals. We learn how France was explored, charted, and colonized, and how the imperial influence of Paris was gradually extended throughout a kingdom of isolated towns and villages. The Discovery of France explains how the modern nation came to be and how poorly understood that nation still is today. Above all, it shows how much of France—past and present—remains to be discovered. 8 pages of color and 8 pages of black-and-white illustrations.
  • 在蓬帕杜尔夫人身边

    作者:迪奥塞夫人 、 附录作者:赛纳克·徳·梅

    蓬帕杜尔夫人是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宠姬,也是法国历史上著名的风云人物,对法国的文化和政治起过重要的影响。本书作者是蓬帕杜尔夫人的内室侍从,以翔实的第一手材料记叙了蓬帕杜尔夫人在宫廷中的活动和她与法王路易十五的爱情生活。是一部很有史料价值的回忆录。
  • 布尔乔亚饮食史

    作者:图珊-萨玛

    布尔乔亚饮食是享乐,是品味。它已经成为法国最具价值的民族文化之一。21世纪的今天,人们仍然像布尔乔亚一样饮食,在布尔乔亚浇铸的模式里品味生活的情趣。本书梳理从中世纪至今布尔乔亚饮食的每一细节,重构法国布尔乔亚的饮食史,展现出一幅布尔乔亚生活长卷。书中附有各历史时期的菜谱,录有不少历史传闻。   本书选目的标准,是不求经典,但都得是“好铁”打的。也不求读者奉为思考、行动的指南,只在于让人知道:有过这样的人,想过这样的事,有过这样的体验。   第二个标准,是选书不按知识的分类,比如从这个鸽笼里,揪出本科学,从那个鸽笼里,掏一本文学。我们只选天上的野鸟,只长得俊,叫得好,飞得漂亮就行。   第三个标准,是文字要有风格,即便不能,也要清晰。正论正说,反说,斜说,侧说,但句句都得是人话。
  • 在北京最后的日子

    作者:(法)皮埃尔·绿蒂

    1900年秋,绿蒂(朱利安·韦奥上校)奉命远征北京“闯入”中国时,义和团运动刚刚惨遭八国联军的镇压,义土们挥洒在中国大地上的热血还未干涸。绿蒂的“造访”,显然是代表“武装到牙齿”的欧洲,对“衰老而黑暗的中国”武装入侵的组成部分,在世纪之交东西文化大对抗中,他的角色既是侵略者,又是见证者。 作为远征中国的海军军官,他以冷然甚至轻蔑的情感,提供了一幅灰暗的大清帝国任西方列强宰割、屠戮的真实图画——这是一个临终的帝国形象:作为迷恋异国情调的西方作家,他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展示了古老的东方文明走向衰亡的历史图景,呈现的是衰朽崩溃的帝国文化景观,他为中国逝去的文明唱了一曲凄婉而灰色的挽歌。 本书是根据法国作家绿蒂的私人日记汇编而成的纪实性文学作品,是钱林森主编的“走近中国”文化译丛中的一种。全书共七章,如实记录了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时期北京周围的方方面面。作者如同扛着一台黑白摄像机,把他在中国一路行来,尤其是进入北京的所见所闻细致入微地尽收于镜头之中。全书色彩灰白暗淡,间或交叉回忆的生动色彩,呈现出中国之美的凋零和消亡,一点点地解构、重构了西方人眼里神秘魔幻的中国,令人震撼不已。书中虽然有美化法国侵略军的倾向,但也谴责了战争的非人性和毁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