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法国
-
盘中巴黎
烤羊排比红粉佳人更让雨果难以自持 草莓甜点中隐藏着普鲁斯特人生初体验的难忘滋味 法式烩龙虾化解了菲茨杰拉德的美式乡愁 巴黎馅饼让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千里之外仍然吮指回味 …… 跟随老饕文豪寻回经典的巴黎味道 看“吃货”作家吃遍巴黎,见证文学与美食的舌尖结缘 精美照片还原85道佳肴,再现文学名著的中的“经典”美味 台湾美食作家韩良忆诚挚推荐,一次从笔尖到舌尖的非凡巴黎游记 法国美食文学大奖与美食书大奖得主作者最新力作 在巴黎一场场奢华饮宴的做媒下,美食与文字纷纷结缘。 打开《盘中巴黎》,跟随文豪老饕吃遍巴黎:在雨果考究的厨房中大啖他最钟爱的羊排,和菲茨杰拉德品味他最爱的巴黎烩龙虾;咬一口香浓爆浆的奶油泡芙,其中饱含“漂亮朋友”乔治•杜华的勃勃野心;尝一块斯万家的草莓糕点,与普鲁斯特一同追忆似水年华……在一道道经典的菜品中,寻回本已消逝的时代、记忆、以及生活的香气。 -
黑色摩托
19岁的少女丽贝卡为了去看情人,开摩托车从哈格诺到海德堡。这是一部黑色哈莱-达维逊牌摩托车。她的情人作为结婚礼物送给她的。不知为什么吕蓓卡生活中有两种激情:她的情人和这辆摩托。她嫁给了雷蒙,他是哈格诺中学的教师,经常遭到同学的起哄。他比她大10岁。她的情人并不要求她待在他身边。他接近40岁,名叫达尼埃尔,高大,健壮,有点秃顶,也是教师。当吕蓓卡委身于他时,她有已经答应了雷蒙的求婚。婚礼在3月举行,如今是5月。路程有130公里。早晨,吕蓓卡5点钟悄悄起床,穿上黑皮裙,骑上摩托。小城的街上空无一人,森林里也没有人。她不愿见到情人时他还在床上,就停下来,躺在一条长凳上,回想他们结婚的第一夜。他闯进她房间,她先以为这人是雷蒙,然后感到很幸福。但她的梦想中断了,一辆军车经过,使她回到现实中来。她继续上路,来到卡尔斯鲁赫,走进咖啡馆,要了一杯樱桃酒。她又想起婚前同情人骑摩托远游。随后她又驶上高速公路。时间太早,她只得再休息一次,躺在一片林中空地上。她又想起达尼埃尔。小说就在女主人公的回忆与现实的交织中进行,直到最后吕蓓卡出了车祸。1968年,这部小说被搬上银幕,由阿兰德龙扮演情人达尼埃尔一角。 -
童年
《童年》是作家83岁高龄时创作的最著名的自传体小说。娜塔丽·萨洛特闺名娜塔莎·切尔尼亚克,1900年7月18日出生于旧俄的伊万诺夫-沃孜内森斯克的一个犹太知识分子家庭,她父亲伊尔亚是化学家,母亲是作家,外祖父是沙俄时期唯一的犹太教授。她父亲因受兄弟反沙皇活动的牵连,遭到流放,后携妻带子举家移巴黎。在《童年》中,已经名满世界、耄耋之年的作家用深情的笔触讲述了自己从巴黎到日内瓦到彼得堡的坎坷历程,在父亲和母亲之间的艰难奔波,以及她的早慧、孤独和抑郁。堪称整个20世纪最著名的自传体小说之一。 -
日常激情
“新视野人文系列”。本书为勒布雷东非常重要的著作,是近期同类学术著作中拥有最高质量的其中一部通过鞭辟入里的分析、严密的论据以及独到的阐释,深度揭秘人类情感的历史及身体与情绪的联系,提出了“情绪不是自发的,而是有组织的仪式”这一极具新意的观点。 编辑推荐 情感或感情并不是分类压在玻璃片下的蜻蜓,可以让人们仔细描述出它的特性和颜色后再将这些特点投射到活蜻蜒上;情感并不存在,它们是由各个时刻拼凑出的一个接一个的瞬变状态,具有双重性、半明半暗、自我克制或放任松懈等特点。 人们为什么喜欢接吻? 滑稽演员引人发笑的秘诀是什么? 你知道“毒眼”的诅咒是切实存在的吗? 后现代人类学学者做梦都想写出的著作 “当代社会杰出的分析家,个体存在细腻的发现者” 由大卫·勒布雷东编著的《日常激情(精)/新视野人文丛书》深层透析特殊处境中人体的可塑性、交流性和真实性。 -
逃跑
本书包括《做爱》和《逃跑》。 《做爱》:这是一对恋人分手的故事。“我”和玛丽来到东京,两人之间发生了矛盾,导致关系破裂。二人在东京最后一次做爱,可是,这是第几次“最后一次做爱”呢?这是“我”和玛丽分分合合故事中的一章,这个故事似乎永无完结,蔓延在淡淡的忧伤之中。 《逃跑》:“我”只身来到上海,受玛丽之托与一个叫张向之的中国人见面,由此认识了一位叫李琪的中国女性并与之发生了暧昧关系。“我”跟随张、李二人从上海前往北京,一路上被笼罩在一种神秘的氛围中,似乎有一场阴谋或危险一路跟随,而“我”无法得知真相。终于,在北京,张向之在接到一个电话后,用摩托车带着其他二人在大街小巷中一路逃亡。“我”自始至终如同一个局外人,盲目地一边逃避一边追随着“命运”。 -
齐达内的忧郁
2006年世界杯决赛,让-菲利普•图森身在现场。法国球星齐达内用头撞人的一幕,通过电视转播,一时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但是作者在现场未曾看到这一幕,媒体告诉我们的是真实还是虚假?作者用十分简短的篇幅将齐达内从球星转变为文学人物,用虚构讲述另外一种真实——因为齐达内就是“我”。 -
照相机
六七年前,“我”想拍一张照片,唯一一张照片,一张肖像照,照片上没有“我”自己,也没有任何人,没有背景而且几乎没有光线,一张完整而赤裸的照片,照片上只有一种在场。但是“我”没有成功,于是“我”从此不再拍照。用作者本人的说法,他在书里没有处理任何主题,只有一些不经意的转换,瞳孔的细微变化,如头脑中的一条的河流,在夜晚明亮的月光之下低语。 -
哈德良回憶錄
她的筆,縮短十八個世紀的距離,直達哈德良時代。 一九二七年,二十四歲的尤瑟娜在福婁拜書信集中讀到:「從西塞羅到馬爾庫斯.奧里略這段時期,曾出現一個獨特的時刻:彼時,眾神已滅,基督未顯,唯人獨存。」從此尤瑟娜念念不忘,展開二十多年的追尋,一心想寫出西元二世紀,這個她認為是自由人的最後一個世紀,而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羅馬皇帝哈德良。 哈德良是羅馬帝國五賢帝之一,西元一一七至一三八年在位。除了秦始皇,史上另一位也築過長城的皇帝就是哈德良,他曾經到過不列顛行省,築起北方邊境。哈德良熱愛出巡,中東、北非等地都曾留下足跡,在位二十年有十二年居無定所。然而他最為後人不斷傳說的,是與希臘美少年安提諾烏斯的戀情,安提諾烏斯於尼羅河溺水而死後,哈德良在尼羅河畔蓋了一座名為安提諾的城市。總結哈德良一生,文化與感情上的歸宿都是希臘。 尤瑟娜書寫時,不僅在史料之間搔頭,更實際去過許多地方,她在後記寫道:「多少個早晨在哈德良莊園流連;無數夜晚在奧林帕斯主神宙斯神廟旁那一排小咖啡館裡度過。不斷往返希臘各海;小亞細亞條條大路。」二十四年當中,她幾度停擺,甚至焚毀書稿,但終至淬鍊出這本經典之作。 小說以書信體展開,透過老邁的哈德良對十七歲後繼者奧里略的書信,哈德良娓娓道來一個尊貴崇隆的帝王,在生命即將終結之時,如何思索權力、生命、愛情等命題,他也描述自己如何從軍人一步步成為王者,以及他對和平與戰爭的看法。書中對羅馬時代還原了大量細節,是一本寫人生的小說,也是一本寫歷史的小說。 -
生存游戏
这一天,乔纳森像往常一样从睡梦中醒来,却惊骇地发现自己置身一个寒冷地洞之中,并且除了他,还有两个陌生男人、一具尸体,以及那只凶恶但对他忠诚不欺的狗。他的手腕、其中一个男人的脚踝都被铁链锁住,剩下一名男子的头上则戴着一副可怕的面具,一封信提示,只要另两个人远离面具男,面具就会爆炸。是谁主导了这场生存游戏?“谁是骗子”“谁是小偷”“谁是凶手”,这三句话又暗示着什么?在饥饿、寒冷和恐惧的包裹下,他们将经历怎样的折磨和人性的危机?当生命进入倒计时,乔纳森突然意识到,这一切,或许是多年前一场噩梦的重演!然而,经历了生不如死的八天之后,从噩梦中醒来的乔纳森却受到了一项莫名的指控,故事逆转……这是一部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样震撼的奇特作品——真相只有一个,而且是超乎你想象的那个。 -
茫茫黑夜漫游
塞利纳代表作,1932年一经推出就享誉文坛。通过主人翁几十年阴暗的人生旅程,暴露出整个世界处处是沉沉的黑夜,被认为是“二十世纪写得最为真切、最令人心碎的作品”。塞利纳对人对己毫不留情的解剖,幻觉史诗式的笔触,既抒情又俚俗、既雄辩又鄙陋乃至刻毒的语言表达,形成了独特而鲜明的塞利纳风格。 -
圣安东尼受试探
《圣安东尼受试探》是一部历史题材的中篇小说。这是一部具有戏剧形态的小说,叙述了中世纪隐修士圣安东尼经受魔鬼试探的传奇故事。全书共七个场景,从安东尼回忆开始,作者逐一描摹了食物、知识、金钱、权力、美色等各种欲望对安东尼的诱惑。最后,魔鬼亦即科学的化身挟着安东尼,让他阅遍大千世界的众生相,从而认识宇宙,认识自然,返回自然。这部小说被罗曼·罗兰誉为“法国的《浮士德》”。 -
逆流
德塞森特厌倦了巴黎的虚伪和浮夸,转而避居于丰特奈小镇,过起了离群索居的生活。他依据个人审美和品味布置住所,沉浸在自己一手缔建的精神和物质世界中,对抗世俗的潮流。每个章节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涉及绘画、宝石、花卉、文学等。于斯曼借这位反英雄的主人公之口诠释了他的颓废美学,斩断了和自然主义文学的联系,奠定了19世纪邪典之作的地位。王尔德称《逆流》是一部“毒液四溢的书”。 -
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以普法战争为题材的作品占有很大比重,这些作品大多收录在《星期一故事集》里,广泛流传,脍炙人口,早已成为世界短篇小说文库中的瑰宝。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最后一课》,堪称世界文学史上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短篇小说典范。作品描写的是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普鲁士的阿尔萨斯省一所乡村小学,学生向祖国语言告别上的最后一堂法语课;通过一个童稚无知的小学生的自叙,生动地表现了法国人民遭受异国统治的痛苦、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作品题材虽小,但精心剪裁,记叙详略得当,具有一种感人至深的力量。 -
阿兰的童年
《阿兰的童年》是《阿兰的战争》的姊妹篇、前传 动人的回忆 / 诗意的讲述 / 精美的水墨画 ................... ※编辑推荐※ 耄耋之年的阿兰凭借令人称奇的记忆力和独具魅力的语言,向漫画家描绘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南加州的风光和家族趣事。 阿兰是个“平凡的美国人、超凡的讲述者”,他“简直是个‘超忆症’患者……其语言近乎诗:在不经意间,仿佛什么都没说,却总能勾起人们共通的情愫和感受” 。 漫画家吉贝尔亲赴美国实地考察,搜集了大量的资料,耗时多年,用水墨漫画呈现出阿兰的童年记忆。 2013年,ACBD委员会的78位漫画学者、评论家和记者对4062部漫画进行评选,最终《阿兰的童年》脱颖而出,荣膺漫画评论人与新闻人协会评论大奖(“第九艺术界的龚古尔奖”)。 ................... ※内容简介※ 法国漫画家用水墨画呈现出了阿兰·科普在耄耋之年“最私密,也最美”的回忆:“二战”前的美国南加州风情、无忧无虑的幼年生活、独具个性的亲人、有趣的逸事、神奇的物件,以及……家庭的剧变——童年的终结。 或许,童年的哪怕最细微的经历与感受都决定了他将成长为怎样的一个人。 ................... ※媒体推荐※ ACBD将本届大奖颁给一位天才。凭借《阿兰的童年》,48岁的埃曼努埃尔·吉贝尔跻身当代漫画艺术大师之列。 ——ACBD公告 克制的语言将某个地域、某个瞬间的独特味道镌刻成永恒。他的回忆都打上了简单和精确的烙印,回首看时,正是它们构成了成年的阿兰。 ——BD gest’ 《阿兰的童年》展示了清澈、轻盈的语言和绘画艺术,书中的逸事源自日常但绝不庸俗。阿兰回忆中的美国恍如神话,因为时至今日它已经不存在了。 ——让-克劳德·卢瓦索 严格的形式、简约的文字和绘画与丰富的内容构成强烈的对比:阿兰的回忆令读者身临其境,沉浸在小主人公的见闻感受之中。 ——《Albums》 -
阿尔贝·加缪
★迄今关于加缪最简洁有力的思想传记 ★解读一个不可忽视的灵魂,提供一份真正的道德生活范本 ★罗伯特·泽拉塔斯基让我们知道,为什么今天我们仍然需要阅读加缪 【内容简介】 聚焦加缪作为一位作家、一位公共知识分子,以及作为一个人的四个重要事件,本书思考了阿尔贝·加缪何以能代表一个时代的声音,又何以对今天的我们仍然重要。 这是关于阿尔贝·加缪最简洁有力的思想传记,为所有困惑于人类荒诞处境的人提供了道德生活的范本。 这些年来,关于加缪的意义,我的一个始终不变的理解是:直到1960年去世之前,他始终在和某些特定的观念做斗争,并和他的读者分享这场斗争。 如果存在某种学者和非学者共同拥有的信念,那就是在我们的知识生活和伦理生活里,加缪仍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伙伴。极少有作家像他一样,作为一个为他自己的生命、也为我们的生命写作的人,展现在我们面前。 ——罗伯特·泽拉塔斯基 【编辑推荐】 1、一本“加缪的生命观念史”。本书选取了加缪生命中的几个事件与侧面,为读者展现他与某些思想观念做斗争的过程,特别是与道德观念。 2、谨慎而新颖的传记写法。作者从事件与证据中倾听,试图解答围绕在加缪身上的疑问和争议。 3、观念碰撞,内容丰富。以事件为线索,以观念为核心。作者精要地勾勒出当时围绕在加缪身边的人物群像,比如萨特、莫里亚克、波伏瓦等人。 4、特别邀请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张念老师撰写本书中文版导读。 【学者、媒体评价】 本书所叙,正是加缪这位道德家,在勇敢的自我批判、永恒的不安中奋力做出选择时,最具人性、最怀仁慈、最反叛或最沉默的重要时刻。它揭示了加缪至今仍是挑战和难题的原因:我们自身的洞察力和对他人的关切,是最根本的问题。 ——罗德·基德沃德(Rod Kedward),英国苏塞克斯大学历史学教授 加缪是极其细腻、敏感的作家,本书阐释加缪的方式既具智性的敏锐,又深入人性。 ——杰弗里·伊萨克(Jeffrey Isaac),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政治学教授 除了研究法国思想史的高等院校学生,那些对20世纪法国文学感兴趣的人也需要读读这本书。 ——罗伯特· T. 艾维(Robert T. Ivey),孟菲斯大学目录学副教授 我开始时的任何怀疑很快被作者在本书开篇时的评论所击退,作者说自己对加缪的看法和三十年前是不一样的。这是本书最大的价值之一,它鼓励读者从那些熟悉的事件中另辟蹊径。 ——克里斯汀·玛杰里森(Christine Margerrison),《法国研究》 这本语言优雅、叙述动人的小书会吸引许多读者。那些对加缪的观念早有共鸣的读者能从中找到额外的精神营养;加缪的反对者也许想从泽拉塔斯基的著作中找到些许修正其批评观点的灵感。 ——大卫·德雷克(David Drake),《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一本扣人心弦的著作……通过审视他生命中一连串关键事件来理解加缪,强调了加缪作品自有的雄辩性,泽拉塔斯基对加缪一生中关键事件的选择堪称完美。……本书展示了加缪作品中不同形式的伦理意义,以及他在表述这些意义时如何举重若轻。 ——贾斯汀·克莱门斯(Justin Clemens),《澳大利亚人》 罗伯特·泽拉塔斯基让我们知道,为什么加缪在今天仍然值得被阅读。 —— 史蒂文·G. 凯尔曼(Steven G. Kellman),《观察者》 -
加缪手记:第一卷
《加缪手记:第一卷》包含加缪1935年5月到1942年2月之间的手记,是了解加缪其人及其思想不可或缺的重要记录,更是理解其创作的关键。他在手记中写下他的读书杂感、生活随想、情感波动,以及写作构思的方式,其中充满了精彩动人的哲学思考。书信手记最能凸显与呈现一个人内 心的诸貌与真实,通过加缪的手记,我们更能全面地了解这位被称为“以睿智与热诚,阐明了我们时代良知”的伟大创作者的心智与情感。 本手记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属于哲学思考、片段的描写以及从生活中搜罗而来的谈话记录。手记里的许多片段几乎一字不改地用在了《局外人》《婚礼集》和《反与正》等作品中。 第二类是读书心得,包括影响他最大的作者尼采、戴·赫·劳伦斯、梅尔维尔和马尔罗等。《局外人》和《西西弗斯神话》的各个主题,不论是死亡的结局、清醒的心智、无神论观点和肉体生活的价值,都有在手记里反复出现与探讨。 第三类大部分都没有用在发表的作品中,有些则改写入早期的小说《快乐的死》。 -
文字即垃圾:危机之后的文学
- 编辑推荐 - •人文出版品牌“拜德雅”联手青年学术团体“泼先生”,创生栩栩如生之思与诗 •在lituraterre而非littérature的题铭下,在“把文字化作垃圾”的时刻,尝试开启一场美妙的文学旅程 •并非写作宝鉴、阅读指南,只是一次充满洞见的文学历险,沿着法国理论在过去半个多世纪留下的痕迹,追溯一系列关乎文学本身的问题 •本书收录福柯、德勒兹、拉康、布朗肖、巴特、巴塔耶、巴迪欧、南希等16位著名思想家关于文学的经典论述 - 内容简介 - 萨特的经典之作《文学是什么?》或许已用一种最为激烈而又醒目的方式,把文学之存在引入了理论反思和争论的中心,由此产生的文学之意识不容忽视,即便他的声音已在今日的语境里变得微弱了许多。这是本书的隐秘源头,也是这涂抹地上被掩盖乃至模糊不清的话语之一。 但另一方面,话语的缺失也暗示了“介入”的概念并非踏入此意识领域的唯一路径。遗留的线索是众多甚至纷杂的。而本书无力也无意呈现一段哪怕短暂的思想演变的历史,更不用说某一阶段的理论之全貌了。在法国理论逐渐为人熟知的今天,对各流派和学说门下可能存在的文学之思做一番整理和补充,并非本书的首要任务,何况它不得不避开对文本的重复性选择,与一些或许重要的人物失之交臂了。相反,它所标记的每一个瞬间,是为了让读者在复燃的阅读之欲望中,寻找对文学说话的另类可能。那样的可能,首先源于德国浪漫派以来哲学与文学的无比亲密的关系。 这就是为什么,本书选录的绝大部分作者本身即是著名的哲学家,尤其是从战后结构主义的思潮中涌现出来的哲学家。他们口中的文学,总已经和别的思想资源(符号学、精神分析、马克思主义、解构主义……)紧密地交织起来,文学不再仅仅围绕写作和阅读展开,文学也是语言的喃呢、逃逸的路线和疯癫的舞台,它面对的不是墨笔或白纸,而是牛角、裸体,它既是重复和生产,也是责任和判断,它既诗意地虚构想象,也科学地论证推理,它关乎恐怖、关乎幸福、关乎真理……它关乎一切。而这一切的碎片,作为文字,作为垃圾,紧随着超现实主义的狂飙,就在无可救药的危机之后。 -
哀伤的墙
阿敏和丝涵是一对加入以色列国籍的阿拉伯夫妇。阿敏是一位杰出的外科医生,夫妻俩人住在特拉维夫高级住宅区的一栋住宅里,过着令人称羡的惬意生活。但是某天,发生在一家快餐店里的自杀炸弹袭击硬生生摧毁了阿敏一手打造的美好生活。丝涵不幸在这次袭击中丧生,但更为惊人的是,所有证据都显示,丝涵就是那位自杀式袭击者。丝涵的行为不仅毁了自己,以及十几条无辜的生命,同时摧毁了被遗留在人世、不得不面对现实的阿敏。多年来看似和他同甘共苦的妻子,将他排除在自己的生命之外,彻底背叛了他。在痛苦、愤怒以及不解的情绪下,阿敏决心找出究竟是谁将他的妻子变成一个他所不认识的人…… -
莫奈
《莫奈》(法国)描绘的物象在不同时间、光线和天气下的不同瞬间表现,并使得物体在画布上的表象消失在光色之中。他的作品让世人在放眼看这个世界的时候,开始体验到时空中光与色的结构,开始注意到世界隐藏在色彩迷离下的运动感和充沛的活力。 -
永远的乡愁
2014年3月,最世文化将携手贝尔纳•弗孔(饮誉国际的法国摄影家、“构成摄影”和“观念摄影”的代表人物之一),推出其全新图文摄影集——《永远的乡愁》和《时间男孩》。 该书囊括弗孔创作生涯的代表作,其中多幅作品是第一次面向中国读者,既反映了上世纪当代艺术观念的 变化,也反映了欧美社会整体价值观与社会本身的某种深刻变迁。作品以对时间的追溯和对家乡的眷恋为主题,读者在其中不仅可以领略到弗孔所创立的“执导摄影”所独有的视觉张力和微妙色彩感触,还可以一览其亲自书写的诗样文字。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