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法国

  • 东方游记

    作者:(法)勒·柯布西耶

    本书是20世纪著名建筑大师柯布西耶出版的第一部著作,也是他逝世前要求再版的最后一本书。1911年5月,柯布西耶开始了他为期五个月的东方旅行,历经东欧、巴尔干、土耳其、希腊和意大利。此书便是这次旅行的记录。在体验异域文化的同时,寻找内心才能的落脚点。他带着一个准作家、画家和未来建筑师的三重准备踏上了这次旅程。因而,体现在本书中的是,优美独特的语言、体现出大师气质的素描画等的有机结合。在此次旅行之后,柯布西耶找到了自己未来的方向——成为一名建筑设计师。从他对帕特农神庙精细的素描就可以看出他后来从事建筑不是偶然的。可以说,本书是柯布西耶早期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后来一系列成就的一个出发点。
  • La grammaire est une chanson douce

    作者:Erik Orsenna

    In Orsenna's witty rumination on words and grammar, 10-year-old Jeanne and her 14-year-old brother, Thomas, are shipwrecked on a strange island where words have become independent. Rendered mute, the siblings visit the Word Market, where one can buy the perfect word for any occasion.
  • 温泉

    作者:莫泊桑

  • 诸神渴了

    作者:(法)法朗士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题材广泛、手法各异,令人在尽情享受艺术魅力的同时,更令人在各种不同的思想境界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启迪,从而领会人生的真谛。 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 一套丛书,为我们竖起了一座20世纪的文学丰碑。
  •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米洛依

    作者:弗雷德里克·米斯特拉尔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题材广泛、手法各异,令人在尽情享受艺术魅力的同时,更令人在各种不同的思想境界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启迪,从而领会人生的真谛。 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 一套丛书,为我们竖起了一座20世纪的文学丰碑。
  • 我想去看海

    作者:(法)克利斯提昂.约里波瓦/文,(法)克

    《我想去看海•不一样的卡梅拉(套装全6册)(适合2-10岁阅读)》小鸡卡梅拉厌烦透了鸡窝里的平凡生活,她幻想着外面的世界。做一次长途旅行是她的第一个梦想,在海的另一边,她结识了火鸡皮洛克,并且把他带回了家,他们俩生下了一只粉色的小鸡——卡梅利多。卡梅利多的梦想就更多了,他想拥有一颗星星,可是却意外的结识了一群外星鸡……卡梅利多都还梦想和别人的家庭一样,有几个兄弟,可结果却来了个妹妹……有一天,鸡窝里发生了一件灾难性的事件,太阳不见了,卡梅利多的爸爸也将面临着失业的危险,卡梅利多决定要找回失落的太阳,挽救鸡群……整个故事内容极具创意,充满想象色彩,插图精美,小鸡卡梅拉和卡梅利多的形象惹人喜爱。 《我想去看海•不一样的卡梅拉(套装全6册)(适合2-10岁阅读)》系列绘本在亚马逊网站评为五星级童书,生动有趣的绘画也是该书的最大特色,是值得收藏的一套好书! 《我想去看海•不一样的卡梅拉(套装全6册)(适合2-10岁阅读)》系列故事讲的是母鸡卡梅拉和她的儿女们卡梅利多和卡门的历险故事。卡梅拉家族里的每个人都是那样的与众不同。敢于幻想,更敢于去尝试别人不敢想的事情。书中充满了惊险的情节和法式的幽默。当然,也不乏那些捧着肚子哈哈大笑的段子。这套书的特点是那种小口袋式的,小32开,轻松、便携。每册文字大致在1500—2000字左右,阅读这套书,起步阅读的孩子很容易独立自主地从中获得自我的乐趣和完成全篇的成就感。 温馨提示:“不一样的卡梅拉”系列全六册,包括:《我想去看海》《我想有颗星星》《我想有个弟弟》《我去找太阳》《我爱小黑猫》《我能打败怪兽》。
  • 彩画集

    作者:[法] 韩波

    收录法国现代诗人韩波的全部散文诗作品,包括《地狱一季》和《彩画集》,附有著名的《“通灵者”书信》二封。
  • 情色度假村

    作者:Houellebecq, Michel

    ◎聯合推薦:小說家/陳雪、駱以軍、顏忠賢 ◎法國當代最犀利的小說家韋勒貝克新作震撼登台,渴望快樂卻不可得的你我,在此將找到答案 如果我不了解愛,了解其他一切又有何用?米榭是個對生命毫無期待的中年公務員,沒家人沒朋友沒戀情沒野心。瓦蕾西是平凡善良的旅遊業工作者,嘗過同性戀異性戀,社會卻讓她漸漸對愛情冷感。 機運讓他們倆相遇在泰國旅遊途中,回國後譜出了一段意想不到的深刻戀情。在米榭的建議下瓦蕾西發展買春旅遊團行程,眼見事業成功在望,就在他們倆了解愛的那一刻,卻撞上了不可挽回的人生大轉折……世界又回復到偽善的祥和靜謐中…… 《情色度假村》對買春旅遊的「提倡」以及對性愛大膽又精細的描繪讓人渾身發燙,但這本小說更令人內心顫動的是,它向我們述說一個美麗憂傷的愛情故事,讓我們跟隨主角去經歷愛情得與失之間的矛盾衝突,在在觸及現代社會最難以啟齒的傷口。
  • Vol de Nuit

    作者:Antoine de Saint­Exu

  • 星期一的故事

    作者:[法]亚尔丰斯·都德

    亚尔丰斯·都德是法国十九世纪的著名文学家,他的《最后一课》在我国家喻户晓,其中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思想对广大青年有着深刻的影响。其译者陆达成对都德作品情有独钟,及至对儿子陆谷孙教授的人生产生了深远影响。本书是陆氏父子两代在外国文学作品传播上薪尽火传、成就斐然的生动写照,同时也反映了十九世纪法国社会风貌人情。《我的父亲》一文表达了陆谷孙对堪称人生启蒙老师的父亲的深切缅怀之情。
  • 塞维尼夫人书信

    作者:(法)塞维尼夫人

    塞维尼夫人(1626~1696年)。这是一位以写书信在文学史上留名的女性。塞维尼夫人爱好文艺,经常出入“萨福的星期六”沙龙,与拉法耶特夫人、拉罗什富科等作家交谊甚笃,并在自己家中接待巴黎的上流文人,受到良好的熏陶。情感丰富的塞维尼夫人的丈夫却生性放荡,为争夺情妇与人决斗而死。塞维尼夫人遂将全部身心扑在子女的教育上。女儿成年后远嫁,汇成《书简集》出版,成为法国文学史上一笔宝贵遗产。
  • 橡树上的逃亡(共两部)

    作者:蒂莫泰·德·丰拜勒

    《橡树上的逃亡》的主人公托比身高只有1.5毫米,他浑身是伤,躲在树洞里不敢动弹。托比在逃亡,他被全族人追捕着;他已经跑了一整天,精疲力竭…… 托比的民族定居在大橡树,托比在这广阔浩瀚的橡树王国里无忧无虑地成长着。他的父亲为了保护橡树的生态环境,拒绝公开一项能源发明的技术秘密,为此全家被流放,继而被捕入狱,只有托比一个人得以逃脱。 可面对全族人的追捕,谁能知道这流亡的岁月会有多长?
  • 作者:谢阁兰

    谢阁兰的第一部诗集《碑》,在1912年的北京出版时,印数只有81册。谢阁兰的面前峙立着太多高大的背影,他企图用来做赌注的东方意象,在当时也已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隐秘。
  • 比较文学

    作者:[法]伊夫·谢德勒

    《比较文学》主要内容有:第一章:定义。第二章:外国作品;ⅰ.异域的/民族的/熟悉的;ⅱ.翻译和翻译文本;ⅲ.语言区域,文化区域;ⅳ.阅读的一种比较学观点。第三章:比较文学史学的赌注;ⅰ.基本方法论的选择等。
  • 圣女贞德

    作者:乔治·萧伯纳

    圣女贞德(全译本),ISBN:9787216048033,作者:(爱)乔治·萧伯纳;胡仁源
  • 声声不息

    作者:[法] 让-保尔·古

    《声声不息》是让—保尔·古的一本文学评论集。在这里,我们找得到那个时常心潮澎湃、思绪万千的作家理性的另一面。全书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中间人”里收集了作者八篇评论文字,评论的作家横贯内外,纵涉古今,评论的角度也是各有不同。但这些文字分而不散,一些重要的观点和引文在其中屡次复现。第二部分“小说的行文”则是作者在抛开具体作家作品后,进行的一场纯粹思辨的游戏。这些文字最清晰也最直接地体现了作者的创作理念与文学观。在这里,作为译者,我想咬文嚼字一番,进行一次“释题”的尝试,从而对其中的某些观点给出译者个人的一些阐释,供读者参考批评。先从借用瓦莱里语作题头这一事实本身谈起。 “声声不息”,这是瓦莱里在谈及19世纪下半叶法国著名小说家于斯曼斯时所涉及的概念。在具体的语境中,我们暂把它译为“延绵不息”的声音。让—保尔·古以诗人瓦莱里的话作为一本小说论集的镇文之宝,并断取“声声不息”赫然印于封面作标题,在译者看来,这其中其实并无借光之嫌。细读作品,读者们会发现,瓦莱里在这里其实是一个被批判的对象。说到此,自然不得不先提一提作者对于小说与诗歌的态度。 让—保尔·古认为,法国文坛似乎有这么一种传统:诗人面对小说,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优越感。诗人们脑子里普遍存在一种根深蒂固的“体裁”等级观念,似乎严格的要求、真正的言语经验、存在体的运动及其栖息之处、一切写作的源头等等,所有这些都属于诗人的王国,而小说却只能“让人们感到被填饱的愉悦”,是一种“玩意艺术”(福楼拜语)。瓦莱里这位“用诗来攻讦小说的专家”就曾说过,小说是一种次要的题材,因为它是抽象的,没有严格形式的。证据就是:小说中充斥着无用的“细节”,远不及诗歌那样具有精炼的形式。让—保尔·古认为,这是长期以来诗人在文坛上产生的威胁所致。作为小说家,诗人的傲慢和小说家的卑微使得他从心底里感到愤愤不平。 然而,尽管心情是气愤的,让—保尔·古的头脑却是清晰的,而他反驳诗人(尤其是瓦莱里)的手段则更是巧妙的。瓦莱里在攻讦小说的弱点时曾说,“诗不会因为起过了作用而丧失生命”,因为“诗可以在形式中重生,它促使我们照搬原样对其进行重构”。至于小说,则没有必要这样做,因为它属于散文,而散文只要概括一下即可。这里的关键词其实在“形式”和“重构”二字,这也是小说与诗的重要区别。让—保尔·古巧妙地以这句话为切入口,以巴尔扎克的小说为文本例证,天才般地提出了“公式句”的概念(上卷第五章),并指出:首先,小说中的这些“公式句”,不是什么“无用的‘细节’”,而恰恰相反,它们聚集了一篇文章价值的主要部分。更为重要的是,小说也不仅仅是什么愉情悦目的“玩意艺术”,可以读过即扔,而是一种“专制艺术”。反借瓦莱里的话来说,小说也会“促使我们照搬原样对其进行重构”。因为所谓的“公式句”,并不是一条信息,如果它脱离了赋予其价值的整个小说体系,就成了一句无用的陈述。我们只有通读过孕育公式句的整篇文章,才能真正理解它们的意义。就这样,作者不另立名目,借瓦莱里诗论中的原句,便为小说澄清了莫须有的罪名,将“声声不息”四个大字悬于封面,作为对小说境界的阐发,不知是否会因为其中蕴含些许讽刺的机锋而更显有力? 现在来谈谈“声声不息”这几个字本身。首先,我们在此并无意对瓦莱里的这段话溯本求源,因为这里的“声音”概念,是被让—保尔·古替换后使用的,与原意不一定吻合。因此,我们所要做的,是试图探寻让—保尔·古视野中的“声声不息”。先从“声”(la voix)字说起。 让—保尔·古在论及《马尔多罗之歌》和《阿尔戈古堡》时(上卷第六章),曾对他所谓的“声音”有过一个定义:“这种声音是一串连续的流动体,是它的口述性所具有的节奏,这种节奏来源于身体而非言语表达。”我们特别注意到这样几个字眼:“连续的”、“口述性”和“非言语表达”。这让我们联想到作者的创作经历。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始终有一个兴趣的焦点,即“书写内在话语和‘对声音的感知’”。上文曾提到作者写作《飞地回忆录》时的特殊手法,他在录制工人叙事的过程中所感兴趣的,不是他们具体说了什么,不是“言语表达”(le parlé oral),而是声音的在场,是“口述性”(loralité)。在作者看来,这种口述性是每篇文章中的“身体”成分,这种声音“与作品的节奏一样,也处于身体和言语活动之间”,是“身体与语言之间的通灵者”(上卷分第六章,下卷第十章)。而由于这是一种内心的话语,是瓦莱里所说的“意念的流动”,因此它是一种稀音之声,是“沉默的话语”,“我们无从听见它”(下卷第十二章)。作者在文学创作中所要考虑的,正是如何运用文学的方法彰显这种声音的口述性,因此,他在许多创作中(尤其是早年的几部作品中),都安排了一个叙述者—作家的在场,并寻找各种话语情境,以便给沉默话语的语言表达活动确立一个近乎真实的框架。当然,这只是其中的方法之一。 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在小说的行文上做文章。弗吉尼亚·伍尔夫在1927年撰写的《艺术的窄桥》一文中曾说:“如果你们将散文从众多小说家强加给它的驮兽的苦役——承受细节的重负,赘满成斗的事实——解脱出来,它便能够升上云霄,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呈螺旋形和圆形上升……”在让—保尔·古看来,这番话在颠覆传统小说观念过程中具有代表性。他在作品中一再强调,小说不仅不等同于叙事,而且小说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恰恰就是“剥离了叙事之后,小说中剩下的东西”(下卷第十章),即小说的行文特征。而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则又属行文的连续性,因为它与作者力图再现的“声音”密切相关。前面我们曾经说过,这种无言之声是口述性的一种节奏,是身体保留在语言中的成分。而让—保尔·古认为,节奏的产生离不开连续的行文,它是文章中“冲动(élan)与缓置(posé)的连续运动”,在连续的行文中,我们能发现“冲动的再推进与起伏顿挫”,即节奏。在译者看来,要理解这段话并不困难。这里的“无言之声”或许就可理解为我们通常所说的“心声”。写作之难不在于达意,而在于如何使得 “心声”曲尽其妙,而又不露工于技巧的痕迹。“心声”时而一泻千里,时而九曲回肠,其中的“冲动与缓置”之微妙因作者的风格而易。但不变的是,只有当作家对于句式长短张弛的拿捏达至炉火纯青之境,句子与句子间的衔接已成珠圆玉润之态时,“无言之声”才有可能产生巨大的感染力,真正让读者感受到其呼之欲出的张力。因此,行文的连续性与“声音”的喷薄而出是陈陈相因的。用让—保尔·古的话来说,“行文与声音相遇,这种从未有人听闻的声音就是行文之声”(下卷第十章)。 那么究竟何为“连续的行文”?福楼拜曾说:“连续性铸就风格,正如持久成就美德。”因此,所谓连续性,首先是一种文学性,是文学实践者,或让—保尔·古意义上的“连接者”所要追求的目标。“连接”(这个词可以看成全书的一个关键词)产生运动,推动文本前进,从而成就连续。而所要连接的对象,“从意象到句子,句子到片断,片断到整本书”,贯穿整部作品。如果说小说的写作以无序的世界为对象,那么小说的作者——连接者——有所作为之处,正在于“将形式与一致性赋予原本无序的、异质的、极大丰富的系统”(下卷第九章),在于人为地制造一种秩序。当然,这还不是最终目的。让—保尔·古将一部作品形象地比喻为一个“团块”,而被连接之手揉捏进这只团块的素材,并非是同质的,而是丰富多姿的。因此,他认为,在人为地建立统一秩序的同时,又使得这种一致性或极大丰富性不失明显,这才是连接的境界。 如何才能达到在矛盾中统一的这一境界?让—保尔·古谈到了文章的“厚度”。在他看来,文章中的时间因素是产生厚度的源泉。一篇文章中具有多个时间点,连接者正是在将这些时间串联在一起的过程中,使得文章变得密集,厚实。按照作者的说法,这应当是文学中一个值得忧虑的因素。为了解决文学思考中的这种忧虑,作者便会寻找那些“总是倾向于置身在我们和这样的文学之虑中间”的“中间人”(上卷第六章)。在这本书中,让—保尔·古选择了夏多布里昂和他的《墓畔回忆录》(论朱利安·格拉克和让·蒂博多的文字,讨论的也是时间的问题)。因为夏多布里昂认为,作家(在让—保尔·古看来,尤其是小说家)可以“连接”一切,写作一切,“世界其实可以被一览无余地写进一本书中”。在时间处理方面,他曾用自己的妙笔,在“区区几页间”,“构筑了五个时间层次,它们交织得天衣无缝,以至于我们很难辨认出哪一个是我们阅读的当下”;甚至“当下”对于我们来说都变成了“一种回忆”。这是夏多布里昂的能耐,而在让—保尔·古看来,这更是“小说的能耐”,因为“我们正是将《墓畔回忆录》当做小说来读”(上卷第二章)。无疑,作者又不失时机地为小说献上了一首赞歌。 当然,让—保尔·古是在现代性美学的大背景下,在断裂、瞬间、不连续成为现代人的一种共识的语境中提出作为一种诗学标准的“连续”(上卷第六章,下卷第十二章)。从现代性的角度去观照让保尔古的诗学,或许不失为一条挖掘个中深意的途径。 他曾这样坦诚地说道:“个人认为,在行文之声的产生过程中,句式起了决定性作用。因此,我将句式视为产生行文连续性的本质原则。不论之前我们要经过多少迂回,去制造时间的衔接、张力、时间运动以及产生非线性化的意象编织,最终成为连续行文核心的,还是句式。句式由此成为一种工具,它使得生命冲动的作用得以发挥,这种冲动的能量与具有摧毁之势的自由能量两相抗衡。”(下卷第十章)人们曾经一度认为,小说的艺术手法(包括句式)总是服务于小说的主题,总是第二位的,让—保尔·古却不这么想。在他看来,句式无需“要像次要角色那样在语言的舞台上消隐自我。句式的作用在于混淆视听,它无需躲到它要为之服务的意义背后。在读者与它所展示的对象之间,句式可以有属于自己的厚度和物质。”作者以洛特雷阿蒙的《马尔多罗之歌》和格拉克的《阿尔戈古堡》为例,精彩地阐述了句式所产生的独特魅力:“推动文本前进的力量,文本的活力,张力,游走在文本的两个极端、促使作者之手和读者之手一往无前地前进、继续前进,去翻开一页又一页的那种急迫的力量——这种推动力,张力,以及促使小说运动的力量,都从同一个源头汲取能量,这个源头就是句式的原动能量……”(上卷第六章) 问题探讨至此,似乎还没有完结。理想的句式结构是文章的能量之源,那么,什么又是这样的句式之源?让—保尔·古针对此提出了“要求”的概念(上卷第三章),把问题又拉回到宏观层面上来。译者认为,这不是一个玄奥的文学命题,更多的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学追求。作者似乎有意在作品启幕时,就给读者们呈现出克莱斯特和塔索这两位文学巨匠。他们的国籍与时代均不相同,却对艺术有着同样惊人的执著,以至于当他们发现无法以有生之涯,成就无尽之艺术的现实时,绝然自毁呕心沥血著成的手稿,在未完成的经验中弃世而去。这一举动本身就是一种追求的象征,象征着对于无尽的艺术境界的无尽追求。或许,克莱斯特和塔索的文学生命,就因为这充满哲思的壮丽一笔而从此变得完满,又或许,这,就是对何为“不息”的最好解释。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也许两句杜诗,足以曲尽让—保尔·古的文意。翻译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译完一本《声声不息》,回头看去,不经意间已跋山涉水走过了好一段征程。其间的山重水复也好,柳暗花明也罢,都成为这次“奇遇”中难以忘怀的一段经历,在我生命的经验柱上刻下一道道清晰的印痕。其实,开头许先生的话,我只引了一半,偷偷留了半句来收尾。他说:“翻译是一种历史的奇遇,是作家和译者心灵的共鸣。一个好的作家,只有遇到一个好的译者,才能碰撞出一段好的姻缘。”我当然不敢妄称自己一定是个“好的译者”,更没有克莱斯特与塔索那样惊世骇俗的勇气,我只甘愿做歌德笔下的“译者—媒人”,通过一本《声声不息》,激起读者们揭开让—保尔·古半遮半掩的面纱之欲望,让我一个人的“奇遇”在更多的人身上继续下去。如果真的能这样,总算可以成就一段良缘佳话,即使被歌德讽刺一番又有何妨?
  • 埃菲尔铁塔

    作者:罗兰·巴尔特

    这本小册子是罗兰· 巴尔特最为脍炙人口的分析性抒情散文之一,文字优美,内容深刻,对埃菲尔铁塔的现代化空间和巴黎的历史性时间,穿插描绘,互为衬托。作者还从结构观点阐释了埃菲尔铁塔的技术美学,读后不免令人对此世界纪念碑产生无限遐思。本书出版以来,读者赞赏不绝,后由著名摄影师配以大量历史图片和文字说明,遂使其成为一部有关埃菲尔铁塔的历史美学文献。
  • 墓中回忆录

    作者:夏多布里昂

    《墓中回忆录》作者夏多布里昂自文学成就其声名,而后寄情于政治,几经浮沉,回首往事,万事将休,于是活人乃作死人忆,遂有《墓中回忆录》。文章辞藻瑰丽,情感充沛,字里行间都是悲天悯人的情怀,确系法国散文中的经典。
  • 肩后

    作者:弗朗索瓦兹·萨冈

    本书是萨冈晚年对自己小说写作生涯的回顾,是她唯一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以自己为主体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