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旅行文学
-
穿越亚洲腹地(上卷)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陈星灿、《失落的卫星》作者刘子超推荐!
国内首次完整引进,“西域探险之父”斯文·赫定第四次亚洲探险全记录。
完整展现1899~1901斯文·赫定探险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三年。
◉ 编辑推荐
斯文·赫定第四次深入亚洲腹地考察的实录,
一百多年前我国新疆 、西藏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生动写照。
斯文 ·赫定的游记,一如他的素描,真实、朴素而传神。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陈星灿
一场非凡的发现之旅,一次动魄的阅读体验。
——《失落的卫星》作者刘子超
这是一部关于探险家的真实日常之作,完整呈现斯文·赫定成果斐然的一次亚洲探险。
全书用类似日记的形式重现在凄凉孤寂的荒野中度过的每一天,记录沿途三年间 6000 多英里路程的波澜壮阔。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发现沉睡的楼兰古城,考察古罗布泊风貌,再次踏足西藏高原,向着神圣的拉萨一路前行。
◉ 内容简介
斯文·赫定的第四次亚洲之旅并不顺利,一路惊险连连,从藏北进入拉萨的尝试宣告失败,他和旅队不得不穿过大片未知的土地,回到罗布荒原,为再次进藏做准备。整夜的大风暴过后,一座消失已久的古城—楼兰出现在他们面前,为这支备受打击的旅队带来了巨大惊喜,也为新疆现代考古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最终,他们未能抵达拉萨,但发现楼兰古城、重新界定罗布泊的位置等成果让这次亚洲之旅成为传奇。
-
行走的柠檬
安徒生笔下的天堂,歌德热爱之地,一次迷人的水果探寻之旅,一段隐藏在柑橘园中的历史,一本散发着柑橘类水果芬芳的书,揭示出黑手党与意大利柑橘产业之间的渊源。
※“想象一下美丽的海洋与整片的橙树和柠檬树林,”安徒生在一封给朋友的信中写道,“遍地都是橙子和柠檬;木犀草和紫罗兰像杂草一样茂盛。上帝啊!上帝啊!让我们在北方生活太不公平了;这里,这里就是天堂!”
※1787 年歌德从那不勒斯乘船航行到巴勒莫,他对这段旅程的记述主要是晕船,但当船终于在巴勒莫靠岸时,他就被午后阳光照耀下的这座城市及其背后山峦的景象深深吸引。他没有急着下船,而是在船上逗留了很长时间,以至于船员最后不得不护送他上岸。
※从意大利北部向南展开一场非凡的“柑橘之旅”,资深园林作家、皇家文学基金会会员海伦娜·阿特利书写意大利柑橘类水果的历史,展现女性作家独特的关怀、视野与表达。
※探究阿马尔菲柠檬、血橙、迪亚蒙特香橼等各具特色的意大利柑橘的奥秘,旅行、历史、医学、园艺、烹调术、前人文献、文化变迁等重大而纷繁的因素巧妙结合。
※他们因对金钱和权力的渴望而团结在一起,在“金色贝壳”的柠檬园中成立了一个组织,并很快被称为“黑手党”(Mafia)。黑手党的典型犯罪行为是投机、勒索、恐吓和收取保护费,这些最早是在19 世纪中期“金色贝壳”的柑橘园中实施和完善的。
意大利旅行必读之书
《星期日泰晤士报》畅销书
美食作家协会年度美食书籍
斯坦福·杜曼年度旅行书入围
本书用意大利柑橘类水果的种植和栽培展示了一段出人意料的意大利历史,从2世纪香橼到达卡拉布里亚,到阿拉伯人在9世纪控制西西里岛,再到21世纪的慢食运动和先进的基因研究,书中探索了这些柑橘类水果奇特的过去和现在,它的精油在香水中的使用,伊芙雷亚橙子之战的原始暴力,黑手党最早在巴勒莫之外的柠檬园中出现,有组织犯罪与柑橘产业之间的关联,等等。旅行写作与历史、菜谱、园艺和艺术交融,作者借助敏锐的观察、迷人的叙述、不经意的幽默和丰富的知识带领读者一览意大利文化、道德、烹饪和政治的过去,这是一段独特而内涵丰富的旅程。
《行走的柠檬》一书,是一部了不起的、优秀的作品,对所有热爱意大利的人而言,是他们的夏季书房和反季节旅程中必不可少的图书。——罗宾·莱恩·福克斯,英国《金融时报》
散发着柠檬香气的每一页都让我感到是时候打包去意大利了。——乔纳森·基特斯,英国《文学评论》
海伦娜·阿特利在《行走的柠檬》一书中所写的内容如此犀利和引人入胜,似乎她就是在写普利茅斯的土豆:她至今仍吸引着我。——尤塔姆·奥图蓝吉,《华尔街日报》
-
午夜降临前抵达
不能出门的日子,你需要一本旅行文学。
·
旅行中最大的不确定性,不是抵达,而是如何抵达。
说到底,旅行或者人生,就是一次次解决如何抵达的生命过程。
“刘子超是这一代人中最杰出的游记作家。”——许知远
·
☆ 年度旅行文学《失落的卫星》作者刘子超出发之作,重塑旅行文学的意 义,在路上确认自我
☆ 重返昨日世界,寻回 逝去的灵魂,聆听普通人的故事,记录欧洲大陆的荣光和苦难
☆ 一场逃脱重负、寻找意义的心灵漫游:抵达世界的丰盈,也抵达内心的辽阔
☆ 荣获单向街文学奖·年度青年作家:刷新了我们观看今日世界的坐标和视域
☆ 受李健、梁文道、罗新、许知远、俞敏洪推崇:这一代人中最杰出的旅行作家
☆ 书店文学奖·年度旅行写作奖作品,新增后记,在后疫情时代反思旅行的意义
·
《午夜降临前抵达》是作家刘子超的出发之作。
他独自踏上旅途,深入欧洲腹地,展开一场逃脱和寻找的漫游。中欧生长在帝国和强权的夹缝中,在历史的长河中撕扯和游移。她曾建立起庞大的帝国,点燃两次世界大战,也在冷战中被铁幕割离。
在短暂的夏季,年轻的作家跳上火车,行驶在绵长的轨道上。从柏林的游行中脱身,带着三罐啤酒出发,穿梭于德累斯顿和奥斯维辛,走在卡夫卡成为商品的街头,在布拉格的地下酒馆逃逸现实。在漫长的冬夜,迷茫的旅人在布达佩斯大饭店的床榻上入梦,又在多瑙河旁的街头醒来。他开上汽车驶向匈牙利大平原,被雨水困在昨日的咖啡馆中,却在的里雅斯特最后一夜撞见世界的巨变。
不安与刺痛,亲切与安慰,光明与阴影——遥远的中欧如同镜像,依然保持着永恒不变的特质,吸引着同样迷惘的年轻心灵。当现实过于沉重,当时代过于轻浮,去见识风景和人间,去见证希望和苦难,为了明白“世界上还有人在这样生活”,在一次次出发和抵达中确认自我。
·
在现代人习惯了坐享网络的信息便利之时,刘子超坚持以肉身进入现场,用文学再现旅途。他所见证和书写的人的境遇,刷新了我们观看今日世界的坐标和视域。而那些处在世界的边缘与夹缝中的陌生地名,也因一位中国作家的在场,与我们有了联系。——单向街授奖词
中国人从1840年开始重新认识世界,有刘子超这样的作家在,加快了我们了解世界的步伐。他一次又一次困难地抵达,深入了解当地的人文和历史,再通过精致且贴切的写作,揭开世界神秘的面纱,勾起我们想了解世界的欲望。读完子超的书,总希望自己能沿着他的路线去一趟,总希望自己也能写出这么一本本书。——俞敏洪,新东方创始人
在中文世界刚刚兴起的旅行写作中,刘子超是个难以忽视的名字。他的好奇心、洞察力、迟疑、与习惯性的自我沉溺,都散发出一种特别的魅力。子超是这一代人中最杰出的游记作家,他的叙述与感受常让我想起保罗·索鲁。——许知远,作家、单向空间创始人
刘子超的旅行和普通游客的旅行不同,他具有真正的旅行者视角,深入街巷,与人接触,继承了旅行文学非常优秀的传统。——罗新,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从《失落的卫星》开始,我重新关注旅行文学,或者说是刘子超打破了我对游记的偏见。新书《午夜降临前抵达》依旧精彩,他所记录的所见所闻是朴实而生动的,但不止于此,更让我感兴趣的是他的所思所想,因为作者本人的视野、思想乃至心灵决定了旅行的深度和意义。书中的许多地方都是我没有去过的,可我并不感觉陌生,相反,是亲切,如同在描述自己熟悉的地方和生活,过去、现在甚至是未来。好的游记真正可以做到引人入胜,我相信,即使没有去过书中那些地方的读者在阅读这些文字后,会比大多亲临过现场的人更感同身受,因为作者非凡的感受力和独特的视角更能还原生活本身的真相。——李健,歌手
我曾有一个偏见,以为旅行文学是英语作家独享的一种文体,像《大海与撒丁岛》或《前往阿姆河之乡》,他们更像是这个世界的主人。刘子超的这本书纠正了我的偏见。他在中欧漫游,穿越清晨的薄雾,带来这本优秀的作品——我们都是过客,但我们也拥有这个世界。——苗炜,作家
刘子超的作品有简洁的散文风格,以及独特的幽默感、好奇心和冒险精神,读起来令人愉悦。刘子超是一位敏锐的人性观察者,也是一位极具天赋的作家。——乔·李·安德森(Jon Lee Anderson),《纽约客》资深记者
-
彻悟
※入围澳大利亚书商协会年度最佳图书奖。
※印度旅行最佳读物之一。
※背包客印象vs旅居印度两年多的体验。
※双侧肺炎与新生,一个人的宗教探险。
※近距离接触几乎所有宗教信仰
※深入体验著名瑜伽、修行实践。
※女性作家的视角与关注,展示了一个深刻而富有层次的女性世界。
※极高的可读性,她的观感是异乡人的,她的表达却是非常印度的。
本书是澳大利亚记者萨拉·麦克唐纳两年多印度生活的回忆。萨拉·麦克唐纳二十多岁时曾背包在印度游玩,炎热、污染和贫穷是印度留给她的印象,因此,当机场乞丐给她看手相并预言她会为爱重返印度时,她并不相信。然而,十一年之后,预言成真。因为在ABC电台工作的男友被派到新德里,她不得不为爱牺牲,离开悉尼,来到这座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城市。刚安顿下来,萨拉就得了严重的双侧肺炎,陷入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危机。她活了下来,并决定直面这些危机,找到内心的平静,于是开启了她在印度探寻生命与死亡的意义的发现之旅。
这就像凯西·莱特(Kathy Lette)和汤姆·罗宾斯(Tom Robbins)在开往瓦拉纳西的慢火车上相遇,比尔·布赖森(Bill Bryson)给他们上了一份印度炸洋葱饼……这是一本非常、非常有趣的书。莎拉·麦克唐纳捕捉到了印度的一切令人沮丧、恼怒和欣喜的人和事,再将它们娓娓道来,让人读得欲罢不能。——彼得·摩尔(Peter Moore),《心碎者的斯瓦希里语》的作者
一段耐人寻味的自我发现之旅……作者对印度的超凡魅力有着独特的见解。——澳大利亚《周日电讯报》
赫尔曼·黑塞的精神故乡,奈保尔的幽暗国度,《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世界。你不可能了解的印度:富有又贫穷,精神又物质,残忍又善良,愤怒又平和,丑陋又美丽……
※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的父亲及外祖父均在印度传教多年,母亲也出生于印度,印度是他的精神故乡,深刻影响了他的创作。
※英国印度裔作家奈保尔在成年后踏上印度的土地,开启他的“寻根之旅”,写下了包括《幽暗国度》在内的“印度三部曲”。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让世界看到了印度的冰山一角,而贫民窟、宗教冲突、种族歧视等电影反映的印度现状至今仍未改变。
※印度是一个光怪陆离的社会,既古老,又现代,只有在旅居印度的前记者萨拉·麦克唐纳的笔下,印度的真面目才会逐一展现出来。
-
到马丘比丘右转
举世闻名的印加遗址,切·格瓦拉、三毛、聂鲁达都曾为它驻足;屹立世间500多年的天空之城,至今仍未完全揭秘!
※《纽约时报》畅销书,《华盛顿邮报》《男性杂志》年度最佳图书,安德鲁·卡内基奖入围,Goodreads读者选择奖入围。
※还原一个世纪前宾厄姆的南美探险之旅,追溯印加帝国的兴衰与西班牙人的征服。重走宾厄姆南美探险之路,将文本与现实相对照。通过行走展现极强的现场感和真实性,在阅读过程中犹如进行一场纸上探知游学。
※马丘比丘是未经西班牙征服者侵扰的“失落之城”,是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遗忘了四个世纪才被发现,它保存完好,建造在海拔2350米的山脊上,堪称名副其实的“天空之城”。
※马丘比丘出现在切·格瓦拉、三毛及聂鲁达人生的关键时刻。
切·格瓦拉在《摩托日记:拉丁美洲游记》中记录了马丘比丘,游览印加遗迹激起了他想要拿起武器为自由和生机而战斗的冲动。
三毛在经历丧夫之痛后展开南美的旅行,马丘比丘是她童年时书上看过的神秘迷城,梦想过千万遍的神秘高原,旅程中最盼望一探的地方(见《万水千山走遍》)。
聂鲁达在游览马丘比丘之后,写下500行长诗《在马丘比丘之巅》,成功实现了创作风格的转变。
※全世界最热门的徒步路线之一——印加古道的朝圣之旅,马丘比丘是这条朝圣之路的终点。带着一本书上路,印加古道的深厚历史底蕴尽收囊中,让历史在行走中鲜活起来。
1911年,年轻的耶鲁大学教授海勒姆·宾厄姆进入秘鲁的安第斯山区,“发现”了马丘比丘。将近一个世纪之后,新闻报道将这 位英雄探险家视为贩运文物的罪犯和欺世盗名的窃贼。马克·亚当斯是探险旅行杂志的编辑,他决定调查事情的真相,重走宾厄姆的艰险考察之路。他不仅熟读宾厄姆的名著《印加的失落之城》,而且参考了宾厄姆深藏在耶鲁大学图书馆的全部笔记和档案材料。从古代印加首都库斯科出发,在一位澳大利亚籍户外生存专家和几位说盖丘亚语、嚼古柯叶的骡夫的陪伴下,亚当斯带领我们进入秘鲁险恶而具有历史感的丛林当中。
马克·亚当斯这本精彩的《到马丘比丘右转》……通过三条叙事线索,将整个故事完美地衔接起来……引人入胜,令人捧腹。 ——《纽约时报书评》
如果你没去过马丘比丘及其周边地区,这本书会激励你放下一切,立刻启程。如果你已经去过了,《到马丘比丘右转》会直接带你回到那荡涤心灵的九重云霄。——《国家地理旅行者》
-
俄罗斯森林
郑建新在写作《俄罗斯森林:旅俄笔记》的每一篇文章时,力求避免单纯的风情观光和一般记述,而是想通过那些美丽的景色、别具一格的风情、触动心底的感慨(既有事也有人)、普通俄罗斯人的生活,努力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历史变迁、丰厚文化、风土人情,并由此而折射出前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它的社会和人们的生活。在某种程度上,作者把它看作是《俄罗斯证人——目击历史漩涡20年》的续集。《俄罗斯森林:旅俄笔记》是从另一个角度反映着那个国家和民族所经历的一切。 -
那只大大熊
小强的爷爷一直认为,“宁可留一头熊在果园里,也不能被熊吃掉”。所以,至今小强家都没有一张熊皮。然而,全村除了他们家之外,几乎每家的谷仓上都晾着硕大的熊皮,这让小强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来。而小强的父亲却不以为然。所以,小强决定自己去猎杀一头大大的熊回来,他要得到全村最大的一张熊皮。 小强扛着猎枪走进了森林,不曾想,最后带回家的,却是一头很小很小的小小熊。小小熊在小强家渐渐长大,而它给小强带来的麻烦事也接踵而至…… 孩子和小动物之间,仿佛有某种神秘的关联,他们之间的情感和故事,就显得格外动人。 这是一个充满了森林味道的故事,而木刻版画的绘画,让这本书有了非常质朴的厚重感。 ……你的书架里怎么能没有它? -
在路上,预约八堂课
《在路上,预约八堂课》内容简介:一名美国女子,在法国丽池酒店学烹饪,在佛罗伦萨调研教堂,在布拉格参加文学营,在苏格兰试着做一名牧羊人……爱丽丝挥别了职场、朋友和家人,独自前往欧洲展开一趟自我发现之旅;她决心结合学习、旅行和写作三大必趣,描绘人生未曾定格的风景。爱丽丝以她的热情、机智和勇气,预约了旅程中的八堂课,实现八个人生梦想;不仅获得了新知,更丰盛了自己的人生。 -
火车怪客环游美国
《火车怪客环游美国》是未经刻意安排、不预设目的的火车直线之旅,从德国汉堡搭乘货轮到达美国佛罗里达州,搭上“日落号特快车”穿越幅员辽阔的美国。第二段则是在刻意设定单人乘火车周游美国的目标下,从伦敦搭乘飞机出发之前,先由网路预订好一个月期的美国国铁周游券,抵达纽约后,开始一连串命名浪漫的列车旅程。 珍妮·迪斯基在这趟孤独与烟相伴、环绕美国的火车之旅中,对孤寂心境的反思,让身为异乡客的她,忠于坦率自我的自由,品尝心底那股意欲摆脱身份框架、和任何事物都无所牵扯的渴望。彻彻底底作为一个旁观者,用陌生人的姿态思索自己与自己的陌生和亲近。 在旅途中,发现自己。 为一窥最熟悉又最陌生的美国的本来面目,珍妮·迪斯基孤身起行,以乘货轮横渡大西洋为序章,坐火车纵贯美国全境;再以纽约为起点和终点,环游整个美国。壮丽的自然景观,与往昔回忆、印象片段、萍水相逢的旅伴们千奇百怪的人生故事交织,绘出你所未见的全景式美国风情画。 独在异乡为异客,彻底变成一个陌生人与旁观者,却遭遇了最真实的自己。 火车车轮奏出的一曲灵魂布鲁斯,英国女作家孤独与烟草相伴的环游美国火车之旅。 -
到英国的理由
《到英国的理由:滨海王国之旅》内容简介:据说,英国是这世上被书写得最多的国家。但每个英国人吹的牛都不一样,每一英里也都有其特色。英国每一处距离大海都很近,海岸本身就是英国。在伦敦居住十多年的美国人保罗•索鲁,想一探不列颠究竟,于是顺时针沿着海岸线漫游了一圈。他的旅程因此有了正确的形状、逻辑、开始和结束。对一个岛来说,还有什么比环游其海岸线更能看清它? 他对游人扎堆的名胜占迹避之唯恐不及,也不像很多背包客只陶醉于旅行的时长和距离;而是徒步于海滨步道或搭乘铁路慢车,跟每个人说话,仔细观察一切,从中探知这老牌帝国的真正风貌。正如詹宏志所说,保罗•索鲁是一位“反省‘旅行’本身的旅行者”。 -
从岛国到帝国
英国从一个西欧岛国成长为“日不落帝国”的过程,也是一个民族精神及地理经历双重探险的过程。精神探险指的是基督教意义上的朝圣和赎罪之旅,地理探险则以英国的航海开拓、海外殖民事业为代表。本书的内容既包括大量的文本分析,也涉及航海日志、旅行日志、民族志、游记等大量材料,通过这些材料,作者分析了英国国民的空间想象、主体意识与帝国崛起三大问题,系统考察了近现代英国旅行文学的发展历程,以及它与西方现代性展开的复杂关系。 -
赫丘力士之柱
《赫丘力士之柱:周游地中海(套装上下册)》内容简介:地中海之旅向来被视为寻找智慧与经验的旅程。当代旅行文学大师保罗•索鲁虽已游过无数国家,但总因为太慎重其事而不曾到过地中海。这次他决定开启他的“大旅行”现代篇——环地中海之旅,从直布罗陀的“赫丘力士之柱”出发,绕整个地中海一圈,最终抵达位于摩洛哥仅有数英里之遥的另一根“赫丘力士之柱”。 行经十七个国家,行走一年半。保罗•索鲁不搭飞机,坚持脚踏实地,借助市井小民乘坐的火车、长途汽车、渡轮,偶尔搭出租车或骑自行车,参与当地的各种活动,和当地人一起看斗牛、逛市集、参观古村落和各地遗迹。平民化的旅行体验,最另类又最鲜活的风光世相,深度阅读地中海地区的典范之作。 -
理想的下午
梁文道撰序推介 风靡无数文艺游子的行囊必备之书 迄今为止,最有态度的旅行文学佳作 关乎旅行,也关乎晃荡,更关乎生活。 信步由之,放眼而望,清风明月时时得于道途,却无须拥有也。 本书以一种超俗的眼光,与闲散的人生情怀,讲旅行、讲山水,看待周遭、寻觅佳境。自十年前在台湾出版后,风靡了无数文艺游子,几乎人手一册。此次发行简体版,篇幅扩大增加,喜好旅行文学者,不可错过。 舒国治的散文原就给人一种古老的感觉……正由于其古老,他才能迷倒一众台湾读者,成为彼岸十年来最最受欢迎的散文家。 我见过诗人很不“像”他的诗,更常见到小说家不“像”他的小说,却从未见过有散文家不像他的散文的。所以张中行就像张中行,余秋雨就像余秋雨,龙应台就像龙应台;舒国治,他的人就走在他自己的文字里,闲散淡泊,品味独具。 ——梁文道 -
星野道夫的北地之梦
儿时见过的风景,会一直残留于心。 成年之后,站在人生的岔路口, 给予我们鼓励和勇气的, 也许并不是别人的话语, 而是曾经见过的风景。 ——星野道夫 一位令人尊敬的野生动物摄影师,一段人与自然的传奇融合:日本国宝级自然生态摄影大师星野道夫作品全收录;阿拉斯加的森林、冰川、动物、极光不仅 仅是美景,更是人与自然的永恒对话。他将人生中最光辉灿烂的岁月献给了这片净土,而这块土地也成为他最后的安眠之地。这本书,用浪漫有爱的图片、温暖而富有诗意的文字为星野道夫史诗般的传奇人生画像。 -
慢慢走
如果你的生命只剩最后六个月,你希望做些什么?有人说要陪家人,有人期待着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王盛弘想:我还没好好看看这个世界呢。于是他便把手头的工作做了个了结,着手安排六个月的单人自助旅行,去实践脑海里那个“一个旅人背着背包五湖四海走去”的图像……然后有了这本《慢慢走》。 王盛弘以他的文字与摄影作品,细细地记录下2001年一趟为期三个多月的欧洲之旅,《慢慢走》乍看之下有如一部旅行记事,然而字里行间或插入时事或成长回忆,及对世界潮流之感怀,显然作者不仅想写一部游记,更意图透过游记开展出散文书写的新模式。慢,是他的内在节奏,也是他为自己寻找并建构自我的态度与速度。什么寻常符号都能看出一个影子来,这旅行已非单纯的旅行,简直就是在省思自己的时空坐标与生存意义。 -
趁,此身未老
旧年华的午夜场 回不去的时光机 你,有后悔的事情吗? 小时候,母亲不给买零食,就像世界末日一样嚎啕大哭。现在猛然发现,世界上不是所有东西都会永远拥有。比如身边的人。 以前,舅舅是家族的骄傲,年年都会塞给我一个大红包。毕业后我来上海工作,听说舅舅病了,我继续忙工作,没有回去看他。夜里接到电话,舅舅走了。 和旧的感情告别,拖着箱子到处搬家,长途飞行,异乡,失眠,想得到的似乎得到了,最终却什么都留不住。 在漫长的成长岁月里我们爱过,恨过也遗憾过,我们总是自以为是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可一转身却都是忧愁。 20岁时许下三个愿望:去一次布拉格,写一本书,好好谈一场恋爱。 我从来没为这三个愿望努力过。直到去年,出版了《去,你的旅行》,爱上一个人,踏上布拉格之旅。 愿望,原来,并不遥远。 急景凋年,回忆所剩无几,趁你还未老,趁时光还在,继续做梦,继续相爱。 我对文字很挑剔,在我常年使用大白话创作之后,阿Sam文字的美,恰到好处,而他的旅程,又恰是我的不能到达。 ——畅销书《人生需要揭穿》作者 丁丁张 不言老,不嫌累,只贪欢……阿Sam是当下“私旅行”写作风潮中的古惑导航员。 ——香港作家,漫画家 欧阳应霁 旅行是一种期待心情的满足,也是一种平凡生活的不平凡的延续,阿Sam的文字,记载的就是这些,风景都是过眼的,只有心情经历才是自己的。 ——音乐制作人 姚谦 -
午夜降临前抵达
【2015首届书店文学奖※年度旅行写作】【2015豆瓣年度好书】 —————————————————————————————— 这是一本“走脑走心”、极具小说质感的旅行文学作品。 作者深入欧洲腹地,以精道的语言打磨旅途见闻,信手拈来各种逸闻掌故。他书写相遇与别离、出发与抵达、历史与现实、文学与音乐、美食与美酒,也审视那些逝去的灵魂、孤独的陌生人。笔锋中流转的幽默戏谑和温柔情怀,使得路上的风景闪烁 出令人动容的隽永光泽。 无论是布拉格午夜的小酒馆、布达佩斯的旧书店,还是苏台德的森林,的里雅斯特的港口……这片大陆的荣光与苦难,不安与希望,因为他的行走,得以被记录和书写。 —————————————————————————————— 旅行作家/诗人 刘子超 三年深入欧洲腹地 德国·捷克·波兰·斯洛伐克·奥地利·匈牙利·斯洛文尼亚·的里雅斯特 现实与想象交织的沉浸体验,极具小说质感的旅行文字 中国国家地理出品,许知远 | 苗炜 | 廖伟棠 | 吴苏媚 诚意推荐 ———————————————————————————————— 或许,每个人都有一颗中欧的心灵: 它既是怀疑的、反乌托邦的,也是清醒的、低调的,更是游荡的,自省的。 而生活总有一条可以穿越的边境。 当时空变换,午夜降临,那藏在旅行深处的世界,我们终将抵达…… ———————————————————————————————— 在中文世界刚刚兴起的旅行写作中,子超是个难以忽视的名字。他的好奇心、洞察力、迟疑、与习惯性的自我沉溺,都散发出一种特别的魅力。 ——许知远(作家、单向空间创始人) 刘子超以诗人绵密的笔触书写对异域文化之美的敏感,力求延续作家游记这个悠长的传统。 ——廖伟棠(香港作家、诗人) 我曾有一个偏见,以为旅行文学是英语作家独享的一种文体,像《大海与撒丁岛》或《前往阿姆河之乡》,他们更像是这个世界的主人。刘子超的这本书纠正了我的偏见。他在中欧漫游,穿越清晨的薄雾,带来这本优秀的作品——我们都是过客,但我们也拥有这个世界。 ——苗炜(作家,《三联生活周刊》前副主编) 初识刘子超是读他写的印度火车,大为惊艳。刘子超的旅人气息非常浓郁,观察陌生国家的犀利,娴熟引述掌故,对于周遭的敏感,都使他成为一个极其出色的旅行文学作者。他终于把中欧这块空白完美地填满了。 ——吴苏媚(作家) -
老巴塔哥尼亚快车
三十多年前,已经完成非洲之行的保罗·索鲁,开始探访仍显神秘与封闭的拉丁美洲。彼时,老欧洲的背影惨淡浓重,美利坚的笑容暧昧难明;挣扎脱身的大国小邦东碰西撞,前途雾影幢幢。 这趟旅途由一班通勤地 铁开始,之后便是各色火车的接力。从美国马萨诸塞州紧邻波士顿大城的梅德福,辗转来到阿根廷巴塔哥尼亚高原的埃斯克尔小镇。一季之间,寒暑和天地已在车轮与轨道上隆隆转过。安第斯山脉,印加故地,素未谋面的远亲,垂暮之年的博尔赫斯… -
旅行,人生最有价值的投资
《旅行,人生最有价值的投资》是投资大师吉姆•罗杰斯非常具有影响力的经典著作,记录了罗杰斯在20世纪90年代初做得一次惊险刺激的环球旅行。历时22个月,近10万公里的路程,横跨6大洲52个国家和地区,这位投资大师卸下了成功者的光华,作为37岁的老背包客,经历着旅行的喜怒哀乐,也重新审视着生命的意义。 周游世界让他明白,很多国家在变得富有,但经过几年时间,或者几十年时间,或者几百年时间,骄傲自大会让其走向衰败。他还明白,即便所有的财富都消失殆尽,生活依然继续。吉姆说:“如果你有梦想,就要去尝试,因为你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如果你想改变生活,现在就开始行动吧。” 海报: -
台湾单车环岛笔记
《台湾单车环岛笔记》,作者葛磊以单车为笔,汗水为墨,心随脚步,贴地而行。他的笔下既有台湾城市的街巷肌理,又有当地夜市的美味小吃,既有梦幻金色的乡野纵谷,又有镶嵌在海边悬崖间的死亡公路,他和他的伙伴们一起翻过了巍峨壮阔的中央山脉,一起穿越了黝黑狭窄的危险隧道,一起亲见碧海蓝天的壮丽之景。9天的骑行,不但尽览台湾的美景,更加收获了人与人之间那份久违的真诚。 《台湾单车环岛笔记》不仅是一本游记,同时也讲述了旅途中一个个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在路上”的故事。他们当中有家庭主妇、退休公务员、医生、律师、还有9岁的孩子,正是这些普通人一起用另一种方式完成了生命中的一次“壮行”,让自己的人生从此多了一份“一切皆有可能”的自信。 单车,环岛,一次“走心”的旅程,他们已在路上……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