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冯至

  • 冯至和他的世界

    作者:冯姚平

  • 伍子胥

    作者:冯至

    《伍子胥》是中国现代文坛代表性作家冯至的选集,包括小说、自述及他人的评论,是一部全面了解该作家作品的文集,有见证作家成长过程的照片10余张。 故事的结构非常均衡完美。全书共九节,分别以伍子胥可能经过的地点为题名。首先是郢都外的“城父”;接着,经过了两处水域: “林泽”和“洧滨”;随之是两处陆地:“宛丘”和“昭光”;接着又是两处水域:“江上”与“溧水”;整个故事则结束在另两处陆地: “延陵”和“吴市”——而“吴市”,冯至暗示我们注意那可能是又一个“城父”。
  • 白发生黑丝

    作者:冯至 编

    本散文随笔选集收入了冯至先生的文章五十余篇,共分为六部分:摆渡佳评;历史人物画像;入世漫评;感性视野;学术研究代表作和附录。试图通过这里所选的文章把冯至先生在中外文学领域活动、发展的轨迹描绘出来。 “鲁迅把从事西方文化研究、翻译、介绍工作的人称为普罗米修斯式的‘盗火者’,对这类人来说无疑是一种荣誉。”柳鸣九说。 据责任编辑之一的高立志介绍,这套书每本的前面有二十多页的照片,后面都刊有作者的一篇论文,还有学术小传、著作与译作书目。 丛书的策划者韩继海认为,这套散文集有三个特点,首先由于作者都是学贯中西的大学问家,所以他们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胸襟更加宽广,能够在更广阔的背景下谈论文学现象;其次,由于他们对中外文化的深入了解,对文学的理解更深刻而不仅停留在作品表面;第三,他们对作家和文学作品的评论一针见血,既准确又犀利。
  • 阳光融成的大海

    作者:冯至

    《阳光融成的大海》是《旧版书系》丛书之一,由冯至编著。《阳光融成的大海》从林场到昆明城来去的路上之所见所悟,竟是与和风丽日下的原野所无关联的印象,而是生命承受狂风乍起所“凝结成屹然不动的形体”;是在生命的严冬将蜕化为蝉蛾之残壳丢进泥土化做青山的“默默”;走在路上,为纪念踏出这条路的步履,想到的,是不荒芜这些路;看到久雨后的天晴,母狗衔出小狗感受阳光的“和暖”,则想到这次的经验,“会融入(它)将来的吠声”,“深夜吠出光明”。
  • 山水

    作者:冯至

  • 审美教育书简

    作者:弗里德里希・席勒

    本书是作者的一部经典名著。作者鉴于他所处的时代“上层腐朽,下层粗野”的状况,认为当时的人是不完整的分裂的人。这种分裂的人身上存在着两种冲动和理性冲动。前者的对象是生活,它占有、享受,被官能所控制,是被动的,处于这种状态的人是自然人;后者的对象是形象,它要的是秩序和法则,受思想和意志的支配,是主动的,处于这种状态是理性人。但二者各有强制性,不能直接结合,故要是二者结合,人从自然人走向理性人,中间必须要有一座桥梁,这便是审美教育。审美教育能使人恢复健康、赋予人美的心灵、充当人性的教师,它尤其能唤起人身上的第三种冲动――游戏冲动。这种冲动是自由的同义语,它使得感性与理性、物质与形式等对立都结合起来,从而克服人的分裂状态。
  • 冯至美诗美文

    作者:冯姚平选编/陆耀东/绿原审定

    本书按体裁分为诗歌、历史小说、散文散笔、杂文、文论五辑,除去“文论”一辑文中,每辑都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第一部分是诗歌。第二部分是历史小说,他从青年时期就写,最早的一篇《种尼之将丧》曾被鲁迅收入《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第四部分是杂文。最后的文论和传记部分,冯至是个学者,在杜甫研究和歌德的研究方面都有建树。   另外,作者把《北游及其他》、《十四行集》、《伍子胥》、《山水》四本书的序或后记作为附录收入本书,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几部作品。
  • 昨日之歌

    作者:冯至

    曾被鲁迅喻"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冯至的第一本诗歌集,中国早期新诗的成果之一,曾经深深地影响了那一代人。年轻的诗人用细腻而敏感的心抒发对青春、爱情、生命的赞美,在如歌的旋律里,你将情不自禁地随着他的节奏翩翩起舞。
  • 冯至诗选

    作者:冯至

    冯至脍炙人口的名篇《蛇》以大胆的比喻和想象,借蛇的形象来写一种奇妙的寂寞之情。其中蛇的游动、蛇的形态、以及有关蛇的联想,都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无言的寂寞的内涵。他的诗能从平凡的生活中窥见社会与人生的真貌。 冯至的诗歌感情含蓄深沉,于平淡中见奇巧,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他的表现爱情题材的抒情诗和叙事诗,大多在带有情节波澜中创造出很美的意象和情愫,感情细腻真挚,幽婉动人,不少诗还涂抹着悲剧色彩,蒙着一层淡淡的哀愁,令人荡气回肠,思绪绵绵。在语言形式方面,遣词用韵讲究,旋律节奏舒缓柔和,节句形式于整饬中保持自然。
  • 十四行集

    作者:冯至

    编辑推荐:本书作者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县人。二十年代就读于北京大学德文系。1923年参加浅草社,1925年参与组织沉钟社。1930年去德国攻读文学和哲学。五年后回国,任教于上海同济大学附中。抗日战争中任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教授、系主任。1964年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本书具时代特征和风格,值得一阅。
  • 海涅的抒情

    作者:亨利希·海涅

    海涅抒情诗集。包括《青春的苦恼》、《抒情插曲》、《还乡集》、《北海集》等组诗中的抒情名篇60多首。
  • 十四行集

    作者:冯至

    《十四行集》:中国现代文学百家·沉钟书系。冯至,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县人。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十四行集》收入其诗歌44首:中篇小说《伍子胥》:散文、杂文25篇:回忆录10篇。他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十四行集》被称为“沉思的诗”;散文集《山水》,注重描摹山水,折射世态人情;小说《伍子胥》,被誉为“中国的奥德赛”,既描写诸种人事、风物,更注重对生命意义的沉思与反省。
  • 冯至全集

    作者:冯至/韩耀成等编

    冯至先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很大影响,鲁迅先生称誉他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冯至先生也是著名的学者、作家和翻译家,在诗歌、历史小说、散文、杜甫研究以及歌德、海涅作品翻译和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全集按文体分类,以写作时间编序,邀请季羡林先生、汝信先生任顾问,冯至先生的夫人姚可昆女士和绿原先生任主任委员。 第一、二卷:诗歌;第三卷:散文小说;第四卷:杂文、文艺评论及其他;第五、六卷:学术著作;第七卷:译诗;第八、九卷:译文;第十卷:书信及年谱;第十一卷:日记。
  • 冯至作品新编

    作者:解志熙 编

    《冯至作品新编》:滥觞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中国现代文学,虽然只有三十年的短暂历程,但在东西方文化浪潮的交汇与激荡之中,却风生水起、云蒸霞蔚,涌现出一代灿若星河的新文学作家,开启了中国文学现代化的伟大新纪元。辑入本丛书者,均为名家名作,风格绚丽多彩,文体摇曳生姿,各臻其美,蔚为大观。 “新编”之“新”,在于既注重择选经过时间淘洗、脍炙人口的优秀文学经典,又着意搜集那些过去不大为一般读者所知的随笔、散论、杂谈、序跋、日记、书信等非虚构的精彩篇什,以更完整、更集中、更丰富地反映和体现作家一生著述的思想艺术全貌。这后一种文字,虽不是文学园林里的殿堂碑碣,但亦如其中的雕阑画础,于细微处或能见出真面目与真精神来,是解读、体悟作家作品所不可缺少的。两个部分各有千秋、各擅胜场,互为补充、相得益彰,读者可以“借一斑而窥全豹”,领略中国现代文学难以企及的博大气象和独特魅力。
  • 哈尔次山游记

    作者:海涅

    海涅的《哈尔次山游记》由已故著名诗人、学者冯至先生翻译。书中内容是在对恶的讥讽与嘲弄和对善与美的赞颂中交替进行的,故其笔锋所向不断“换景”,笔调时而抒情,时而抨击;文体时而散文,时而歌谣,鲜明反映出诗人那战斗的和慈善的双重与统一的情怀以及挥洒自如、不拘一格的风貌。   “洋经典”系列为读者推荐了一批小巧玲珑的外国文化好书,丛书所选作品来自各国大家,都是人文学科中的精华,不少是作家的代表之作,而且可诵易读。它们题材各异,体裁不限,文学、历史、哲学、宗教、社会、伦理无所不包,随笔、散文、游记、自传、小说、论著应有尽有。一册小书,凝聚人类智慧。在轻轻松松的阅读中,我们和世界沟通心扉。
  • 绿衣人·伍子胥

    作者:冯至

    《绿衣人伍子胥》简介:冯至的诗歌感情含蓄深沉,于平淡中见奇巧,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他的表现爱情题材的抒情诗和叙事诗,大多在带有情节波澜中创造出很美的意象和情愫,感情细腻真挚,幽婉动人,不少诗还涂抹着悲剧色彩,蒙着一层淡淡的哀愁,令人荡气回肠,思绪绵绵。在语言形式方面,遣词用韵讲究,旋律节奏舒缓柔和,节句形式于整饬中保持自然。《绿衣人伍子胥》收集了他的代表作品数十篇,其中包括他的脍炙人口的名篇《蛇》、《绿衣人》、《伍子胥》等。
  • 给青年诗人的信

    作者:(奥)里尔克

    比诗更像诗的十封信,你我都是青年诗人。 . 20世纪最伟大的德语诗人之一里尔克写给青年诗人的信,关于诗歌、人生、孤独、自我、职业,诗意对谈。 . 里尔克的精神知音,著名翻译家、诗人冯至经典译本,全新再版。 . 全书经冯至先生之女冯姚平女士以及师承于冯至先生的德语翻译家韩耀成先生指导校正。 ┉┉┉┉┉┉┉┉┉┉┉┉┉┉┉┉┉┉┉┉┉┉┉ . 里尔克留给我们这样十封给青年诗人的信。 . “里尔克除却他诗人的天职外,还是一个永不疲倦的书简家; 这十封信浑然天成,无形中自有首尾;向着青年说得最多。” . 如何成为一个诗人,如何面对寂寞,如何解决职业的苦恼? 二十岁的年轻人致信诗人里尔克,倾吐生活的种种疑惑不安。 同样年轻的诗人如何给出答案? . 十封里尔克的信完整呈现,特别收入里尔克诗作十八首; 特别附录冯至论里尔克四篇及里尔克作品节选两篇。 ┉┉┉┉┉┉┉┉┉┉┉┉┉┉┉┉┉┉┉┉┉┉┉ . “第一次读到这一小册书信时,觉得字字都好似从自己心里流出来,又流回到自己的心里。感到一种满足,一种兴奋。”“里尔克是一个稀有的书简家,……几年来,这几册书简每每是我最寂寞、最彷徨时候的伴侣。”——冯至 . 冯至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鲁迅 . 在我们的时代,纯粹的诗人是罕见的,但也许更为罕见的是纯粹的诗人存在,一种完整的生活方式。——茨威格 . 里尔克凭借着《杜伊诺哀歌》和《给青年诗人的信》获得了显赫的声名。——《纽约时报书评》
  • 杜甫传

    作者:冯至

  • 冯至:未完成的自我

    作者:张辉

    《冯至未完成的自我》通过展现冯至与中德精神传统和思想人物的对话关系,来探究这位学者型诗人不断否定自我的精神历程。作者试图借反思冯至敏锐颖悟现代精神又无法规避其深刻问题的—生,揭示他对现代性危机的天才预见与其迷失自我的人生选择之间的巨大反差。全书从分析冯至的四则自传和五部传记入手,以较全面地鸟瞰诗人“在否定里生活”的生命故事。接着,集中考察德国浪漫传统对冯至生命早期自我发现的意义,并进而关注里尔克与冯至第—次重大精神转变的联系。在此基础上,以《十四行集》和《伍子胥》为中心,讨论冯至另—次尝试由“个我”走向“大我”的心路历程。继而,以冯至的歌德研究和《杜甫传》为重要个案,探求冯至走向政治自我所面临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