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本雅明

  • 作为生产者的作者

    作者:[徳] 瓦尔特·本雅明

    本书为本雅明作品选集,共收录本雅明著《作为生产者的作者》《暴力批判》《拱廊计划(节选)》《拱廊计划之N》等,均为本雅明的重要作品;另有本雅明与阿多诺通信选,及弗里德里克•詹姆逊《对本雅明的几点看法》一文。除《暴力批判》外,其余几篇均为中译本首次出版。
  • 论瓦尔特·本雅明

    作者:西奥多·阿多诺,雅克·德里达

    序言:本雅明的关怀 语言论与翻译论 土星视角与差异问题:对瓦尔特·本雅明的 语言论的思考/鲁道夫·盖希 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创世记”/欧文·沃尔法思 巴别塔/雅克·德里达 “结论”:瓦尔特·本雅明的“翻译者的任务”/保岁·德·曼 知识论与经验论 本雅明《文集》导言/西奥多·阿多诺 世俗启迪的基本原理/赫尔曼·施韦彭霍伊泽 光晕以及自然的生态美学/戴维·罗伯特 《拱廊计划》中的经验与唯物主义/里查德·沃林 深海采珠人/汉娜·阿伦特 历史哲学与文化批判 19世纪历史哲学的寓言/海因茨迪特尔.基茨泰纳 瓦尔特·本雅明和他的天使/格雄.朔勒姆 “格格不入”:瓦尔特·本雅明《历史哲学论纲》中 辩证的文化概念/米夏埃尔.勒维 打碎万花筒:本雅明的文化史批判/欧文.沃尔法思 文化作为法西斯统治的帮凶:本雅明对法西斯主义 症候的诊断/安斯加.希拉赫 资本主义现代精神批判/鲁迪.蒂森 神学与马克思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还是政治弥赛亚主义? ——阐释《关于历史概念》的论点/罗尔夫.蒂德曼 马尔库塞与本雅明:浪漫的维度/迈克尔.罗维 瓦尔特·本雅明:提高觉悟抑或拯救性批判/尤金.哈贝马斯 后记
  • 啟迪

    作者:本雅明

  • 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

    作者:[德] 瓦尔特·本雅明

    什么是'灵光'? 本雅明在书中为“灵光”下了个定义:它是“一种奇特的时空交织,一种独有的、无论离得多近都总是带有距离感的表象或外观”。作为具体体现,本雅明把它描绘为人参悟自然时所感受到的一种氛围:“夏日午后休息,对着天尽头的山峦或头顶上播撒树阴的枝条凝神追思,直至这个凝思的时刻与之所关照的事物的物象溶为一体——这就可谓吸纳了山峦或枝条的灵光” 《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辑录本雅明论艺散文四篇:《摄影小史》、《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绘画与摄影》、《法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画展》。全文讨论「艺术」及其产物在历史的脉络中如何因为艺术生产工具的发明而产生质变与量变,并讨论这种变化的过程如何渗透到文化的场域中,使文化场域中的权力重新被界定。
  • 上帝的眼睛

    作者:本雅明等

    本书可以说是关于“摄影文化”思考的一条河流,书中介绍了在相机后面和围绕着相机的视觉文化的历史,以及围绕在摄影的艺术、哲学与美学,摄影的意识形态、摄影的“观看之道”等,自本雅明的那个“机械复制的时代”就成为“灵光”围绕,在布尔迪厄、约翰·伯格、苏珊·桑塔格等思考者的笔下,摄影展现出一派关于人类目光与影像的“生存图景”。  本书可以说是介绍在相机后面和围绕着相机的视觉文化的历史,那些围绕在摄影的艺术、哲学与美学,摄影的意识形态、摄影的“观看之道”以及摄影与殖民统治等等,这些围绕在摄影的久远的问题,自本雅明的那个“机械复制的时代”就成为“灵光”围绕,在布尔迪厄、约翰·伯格、苏珊·桑塔格等思考者的笔下,摄影展现出一派关于人类目光与影像的“生存图景”,从而在人类社会与文化的历史上产生深远的影响,本书可以说是关于“摄影文化”思考的一条河流,赫拉克利特说“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在“摄影”的光耀并未消散之时,本书亦是一种缅怀与追奠。
  • 本雅明论教育

    作者:瓦尔特•本雅明

    肖勒姆说:“最吸引他的是微小的事物”;阿伦特认为他具有“也许不是独一无二的,但肯定是极其罕见的:诗意思考的天赋” 。这两点同时体现在这本《本雅明论教育》中,它收录了本雅明遗稿中与教育相关的十九篇文章,他极富洞见的“思想的碎片”与他收藏的旧玩具、小人书一起呈现给读者。 * * * * * * 每个人年轻时都亲手转动过命运的车轮,从这车轮里迟早都会转出一生中的大事件,因为只有在15岁时意识或尝试过的事情,才会在将来某一天成为我们精神兴奋点的所在。 ——《单行道》 原先的创新精神都渐渐地堕落为职业精神,今天无论在哪里都能见到蔓延中的这种现象。大学生也完全被这种现象笼罩了。 ——《学生生活》 学习这事情,本来与其他所有事情一样,只是一种难得的冒险。 ——《从安慰孩子的专门用语说起》
  • 启迪

    作者:[德] 汉娜·阿伦特 编

    德国文化批评家瓦尔特·本雅明在西方思想界的地位和影响,自六十年代以来一直蒸蒸日上,目前已毫无疑问地跻身于二十世纪最伟大作者的行列。而在这一小群杰出人物之中,本雅明又属于更稀有、更卓尔不群的一类。对此,早在六十年代末,当“本雅明热”横跨大西洋在北美登陆之际,汉娜·阿伦特就在她为英文版《启迪》(Illuminations,纽约,一九六八年)所作的长篇导言中详加阐述。 本书具体收录了:《从“资产阶级世纪”中苏醒张旭东》、《瓦尔特·本雅明:1892-1940汉娜阿伦特》、《论尼古拉·列斯克夫》、《论波德莱尔的几个母题》等文章。
  • 住在巴特、桑塔格、本雅明的照片里

    作者:章光和

    这是一本在诸多收集旅游回忆的方法中,谈论有关摄影的书。面对我心怡的风景,我感觉我确曾在那儿,或者,我应当去那儿。罗兰・巴特说,“对我而言,风景相片(城市或乡野)应是可居,而非可访的。就是因为如此,我们希望可以居住在巴涂、桑塔格、本雅明的照片里。
  • The Arcades Project

    作者:W Benjamin

    To great writers, Walter Benjamin once wrote, "finished works weigh lighter than those fragments on which they labour their entire lives." Conceived in Paris in 1927 and still in progress when Benjamin fled the Occupation in 1940, "The Arcades Project" (in German, Das Passagen-Werk) is a monumental ruin, meticulously constructed over the course of 13 years - "the theatre," as the author called it, "of all my struggles and all my ideas." Focusing on the arcades of 19th century Paris - glass-roofed rows of shops that were early centres of consumerism - Benjamin presents a montage of quotations from, and reflections on, hundreds of published sources, arranging them in 36 categories with descriptive rubrics such as "fashion," "boredom," "dream city," "photography," "catacombs," "advertising," "prostitution," "baudelaire," "theory of progress." His central preoccupation is what he calls the commodification of things -a process in which he locates the decisive shift to the modern age. This book is Benjamin's effort to represent and to critique the bourgeois experience of 19th century history, and, in so doing, to liberate the suppressed "true history" that underlay the ideological mask. In the bustling, cluttered arcades, street and interior merge and historical time is broken up into kaleidoscopic distractions and displays of ephemera. Here, at a distance from what is normally meant by "progress," Benjamin finds the lost time(s) embedded in the spaces of things.
  •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作者:[德] 瓦尔特·本雅明

    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书中主要论述了机械复制技术的发展给艺术领域带来的一系列变革。它把艺术人从一向被人们所崇敬的神圣的“祭坛”上拖了下来,在摧毁了传统的同时使现代艺术具有了新的特点、价值和接受方式。
  • The Arcades Project

    作者:Walter Benjamin,Rolf

    Because he was Jewish and a Marxist in Nazi Germany, history was against the great literary and cultural critic Walter Benjamin (1892-1940). His writings were left scattered in ephemeral publications, went unpublished or were simply left unfinished when, in 1940, the critic committed suicide because he believed that the Gestapo was about to seize him. In Germany, his works have been compiled and scrupulously edited, and now, at last, American readers too have access to his final, great unfinished work in an edition that is both well translated and helpfully annotated by the editor of the German edition, Rolf Tiedemann. In 1927, Benjamin began taking notes for a book that would critique the cultural, public, artistic and commercial life of Paris, a city Benjamin thought of as the "capital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he arcades of the title are the city's glass-covered shopping malls dating from that era. This edition is comprised of the fastidious notes he made for this never-completed study. Essentially, Benjamin was planning to write a prehistory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lively arcades--colorful scenes of public mixing, modern shopping and quotidian activities of all sorts--figure as a focusing device. His ambition was to integrate a picture including advertising, architecture, department store shopping, fashion, prostitution, city planning, literature, bourgeois luxuries, slums, public transit, photography and much more. His perspective is largely Marxist, but not in any conventional or dogmatic sense. Benjamin's chief virtue is an uncanny originality of vision and insight that transcends the constraints of ideology. (Dec.) Copyright 1999 Reed Business Information, Inc.
  • 开箱整理我的藏书

    作者:(德) 本雅明

    本雅明的身份丰富而多样,除了文学批评家、语言学家、诗人神学家、翻译家的身份,他还是个独特的“收藏家”。本雅明喜欢藏书,不只是为了阅读,还为了在其中游荡。书对他来说是历史的沉积,书使历史变得可以触摸、把玩,可以“作为命运的场景、舞台来研究和欣赏”。《开箱整理我的藏书:本雅明读书随笔》对普鲁斯特、德布林、卡尔•克劳斯、卡夫卡、布莱希特、波德莱尔等人的书写,让我们栖居在这个“第一流的德国文学批评家”的读书视野内,为完成人的救赎而进行对书的救赎。 …………………… 本雅明是20世纪最富原创性和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德国文学唯一真正的批评家”,被公认为“欧洲最后一位知识分子”。在当下的阅读中,本雅明广受关注。《开箱整理我的藏书:本雅明读书随笔》据7卷本德文标准版《本雅明作品全集》和5卷本英文版《本雅明作品选》译出,将本雅明的读书随笔结集出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为自己树立的目标……是被公认为第一流的德国文学的批评家。问题是五十多年来文学批评在德国并不被看做一个严肃的文类。在批评领域创造一个空间对一个人来说意味着重新塑造一个新文类。”(本雅明)
  • 瓦尔特·本雅明:救赎美学

    作者:理查德·沃林

    20世纪思想家中很少有人像德国犹太裔哲学家、文化和文学批评家瓦尔特·本雅明这样具有持久影响力。 理查德·沃林的书是有关本雅明著述的导论性读物中最明晰和最富洞见的一本,它对本雅明与阿多诺、布莱希特、犹太教弥赛亚主义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复杂关系进行了充满哲理的阐述。不仅如此,沃林还对本雅明那些曾被广泛研究过的论波德莱尔、历史编撰学和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的著述进行了鞭辟入里的细致阐释。而在专门撰写的新版导言中,沃林则对本雅明未完成的拱廊街计划以及本雅明著作接受史中的新趋势、他的思想和关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当代争论的相关性等进行了探讨。 本书主要介绍了通向《德国悲苦剧的起源》之路、理念与认识论、从弥赛亚主义到唯物主义、本雅明和布莱希特、阿多诺—本雅明争论、本雅明的唯物主义经验理论等内容。这是一部极其成功的瓦尔特·本雅明思想传记……(它)对本雅明的著作进行了充满原创性的探讨,并将本雅明所提出的那些在我们这个时代依旧非常敏感的问题径直摆到了读者面前。
  • 本雅明文选

    作者:本雅明

    前言:本雅明学术思想述略 一、批评概念/内在批判/寓言:德国浪漫主义的批评概念(节选)(1920)/歌德的《亲和力》(1911-1922)--献给尤拉.科恩/德国悲剧的起源(节选)(1928) 二、诗歌/小说/新闻:超现实主义(1929)--欧洲知识界之最后一景/卡尔.克劳斯(1930-1931)/弗朗茨.卡夫卡(1934) 三、语言/翻译/叙事:论语言本身和人的语言(1916)/翻译者的任务(1921)/讲故事的人(1936)--尼古拉.列斯科夫作品随想录/什么是史诗剧(1939) 三、律法/文化/历史:暴力的批判(1921)/单向街(1928)/历史哲学论纲(1940) 译后记
  • 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

    作者:華特•班雅明

    我們的藝術發展已頗具型制規模,其類別與用途的制訂時代,和我們今天極為不同,而過去的制訂者對事物所能發揮的作用力比起我們今天能作的實在微不足道。我們掌握的媒介有著驚人的成長,其適應性、準確性,與激發的意念、習慣,都在向我們保證不久的將來在「美」的古老工業裡會產生徹底的改變。一切藝術都有物理的部份,但已不能再如往昔一般來看待處理,也不可能不受到現代權力與知識運作的影響。二十年來,不論是材料、空間或時間都和往日不可同日而語。我們應期待的是如此重要的新局面必會使一切藝術技術改頭換面,從而推動發明,甚至可能巧妙地改變藝術本身的觀念。
  • 启迪

    作者:本雅明

  • 德国人

    作者:(德) 本雅明

  • 阅读魅影

    作者:石计生

    本书是在后现代的社会转变中,从本雅明的思想遗产与其后的配置发展受到启迪,所写成的有关艺术与社会方面的思考与评论。作者以比较研究的态度,通过与班雅明(即本雅明)精神的对话辩证,借关照美学理论和城市的艺术表现,以诗文学的笔法,自由出入东西方作品解读,内容触及现代诗、小说、造型、摄影和电影诸美学形式,并以动中之静的当代闲逛者角度切入观察,裸露城市空间文化的跨界变化。
  • 文学形式与历史救赎

    作者:秦露

    本书分为三大部分共六章,分别论述了西方文学史上悲剧、小说和哀悼剧所代表的三种救赎思想及其背后的思想转型。这里悲剧、小说和哀悼居并非简单地指现代文体意义上的划分,而是指涉三种文学形式所代表的看待人与世界之间关系的三种思想观念,因此,目的是在对艺术史的哲学考察中阐释本雅明的立场。具体说来,第一部分分析了希腊悲剧及古典悲剧诗学中对人与神和解平平衡的高超技艺的分析,以及当这种技艺失效之后,现代悲剧哲学试图重返这种和解的努力的失败,从而彻底否定了神与人在尘世之内重新和解的可能性;第二部分分析了小说对史诗的传承与断裂关系,以及用小说来进行救赎努力的失败,并以此否定了走向重新和解的另一个极端——彻底地逃离与遗忘神的可能性;第三部分则分析了本雅明从被误解和淹没了数个世纪的巴洛克哀悼剧中所发现的第三种可能性,即如何能悖论性地在放弃与神的和解,重新确立法尘世价值中与神达成新的和解,确立与传统古代既断裂又相关的新的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