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环境

  • 绿色世界史

    作者:克莱夫·庞廷 (Pontiong C.)

    为什么罗马会崩溃?历史学家克莱夫·庞廷在这本重要的著作中论证了对此的回答对于我们现代全球文明具有急迫的启示。罗马帝国,随着它的人口增长,随着它在科技复杂性上的发展,最终耗尽了它那丰富的自然资源,遭遇到了这个社会命中注定的生态崩溃。 庞廷展示了这样的故事如何在整部人类史之中和全世界各地重复——从苏美尔到古埃及,到哥伦布之前的北美,到小小的复活节岛。人类靠着开发地球上的各种资源而繁荣。 此书
  • 增长的极限

    作者:(美)丹尼斯·米都斯

  • 灾异手记

    作者:(美国)伊丽莎白·科尔伯特

    《灾异手记:人类、自然和气候变化》一书中分析人类行为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人类因此而可能面临的各种灾难性后果,突出了对生存方式的现实冲击,有警醒作用。 手记是一本好读的、写作技巧高超的书,尽力向读者展示了世界向着毁灭螺旋前进的浓缩图景。本书对于世界来说,是一个警醒。——《观察家》 科尔伯特和马蒂斯一样,只消灵巧的几笔,就勾勒出一幅能唤起人情感的图画……我向每一位关心我们星球命运的人们推荐这本书。——《美国科学家》 《灾异手记》讲述一位记者到气候变化的最前沿去寻第一手资料:两极的冰帽开始融化、荷兰的水位升高、英格兰蝴蝶往更高海拔迁移、金蟾蜍在高山上消失,珊瑚等海洋生物死亡……丰富的证据展示地球上生命与环境的依存关系,以及气候变暖可能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她与各界人士交谈,解析气候科学最新的发现与辩论,报告科学家的深切忧虑与普通人为环境减负所作的努力,揭露美国 政府不作为的政治经济背景,观察敏锐、笔触细腻、分析到位、令人警醒。
  • 边做环保边撒谎

    作者:冯永锋

    本书是光明日报记者冯永锋撰写的第五本环保时事作品。几乎每一次,他都把笔探到了许多人关注,却往往关注不到位的地方。从《拯救云南》到《没有大树的国家》,一直如此。作者总是能提前告诉读者一些“真相”。 读本书之前,你一定会问:“纯自然”的森林、草原、湿地、河流,与似乎算不上“自然”的垃圾场、变电站,这中间有什么共同关系?它们都遭受了哪些共同的困难? 你也同样会问,阴阳五行与环境保护有什么相通之处?是不是可以这么说,中国生态危急的过程,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沦落的过程?而中国生态复壮的过程,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焕发的过程? 中国的草原正在退化为农田和工业基地,中国的湿地正在干涸,中国的森林正在成为人工纯林,中国的河流正被大坝拦截成“湖泊”,中国的城市正遭受垃圾的进攻,中国城市里的变电站、高压线正被市民一遍遍地质疑。 该书用传统文化的“五行”概念,考察了森林、草原、河流、湿地、城市垃圾等五个“最虚弱的点位”所面临的生态危机。作者认为,当今中国,“发展权”部分回归到了个体生命,但“保护权”仍旧没有回归,这是中国生态灾难频频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促进“权利回归”是环境保护最重要的方法。按照“权利回归”的理论,作者调研了许多案例,既有动人的故事,又有鲜明的观点,对中国公众维护个人的环保权益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欣喜地发现,遭遇困难的过程也是解决困难的过程,自然被伤害的过程也是自然开始重振元气的过程。在书里,你能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中国环境即将由全面恶化转向有所好转的时代,中国公众的环保能力在提升。作者用一个个案例告诉了我们他的发现:中国环保很大一部分希望,在无处不在的“草根”那里。同时,作者说,每一个人身上,都有草根性。
  • Whole Earth Discipline

    作者:Stewart Brand

    An icon of the environmental movement outlines a provocative approach for reclaiming our planet According to Stewart Brand, a lifelong environmentalist who sees everything in terms of solvable design problems, three profound transformations are under way on Earth right now. Climate change is real and is pushing us toward managing the planet as a whole. Urbanization-half the world's population now lives in cities, and eighty percent will by midcentury-is altering humanity's land impact and wealth. And biotechnology is becoming the world's dominant engineering tool. In light of these changes, Brand suggests that environmentalists are going to have to reverse some longheld opinions and embrace tools that they have traditionally distrusted. Only a radical rethinking of traditional green pieties will allow us to forestall the cataclysmic deterioration of the earth's resources. Whole Earth Discipline shatters a number of myths and presents counterintuitive observations on why cities are actually greener than countryside, how nuclear power is the future of energy, and why genetic engineering is the key to crop and land management. With a combination of scientific rigor and passionate advocacy, Brand shows us exactly where the sources of our dilemmas lie and offers a bold and inventive set of policies and solutions for creating a more sustainable society. In the end, says Brand, the environmental movement must become newly responsive to fast-moving science and take up the tools and discipline of engineering. We have to learn how to manage the planet's global-scale natural infrastructure with as light a touch as possible and as much intervention as necessary.
  • 环境社会学的邀请

    作者:(美)迈克尔·贝尔|

    导语 环境问题是人创造出来的,必须由人来解决。本书探讨了环境社会学的三个成分——物质、理念与实践,以“生态对话”为核心考察了物质与理念因素的相互作用、地方与全球之间的关系、环境冲突中社会不平等的角色。作者带着个人激情,生动地介绍了环境社会学领域的主题,倡导人与自然之间持续不断的对话,挑战读者理解环境迷思的复杂性。 序言 第1章 环境问题与人类社会 第一部分 物质 第2章 物质消费与唯物主义 第3章 金钱与机器 第4章 人口与发展 第5章 身体与健康 第二部分 观念 第6章 环境统治的思想体系 第7章 环境意识的思想体系 第8章 自然的人性 第9章 风险的理性 第三部分 现实 第10章 动员生态社会 第11章 管理生态社会 注释 参考文献
  • 食物越多越饥饿

    作者:卡罗琳·斯蒂尔

    本书研究现代食品生产是如何破坏人类生存的平衡的。从肥胖人群、超市数量的猛然剧增,到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作者追踪食物发展道路的轨迹,阐述它的循环,挖掘其历史根源。作者揭露了人类生活和环境是如何相互作用的,指出了我们还有待解决的一个长达百年历史的困境。
  • 气候变化的政治

    作者:(英)吉登斯

    《气候变化的政治》内容简介: 气候变化和环境恶化的速度比我们想象得都要快,而且气候变化对每一个国家各个方面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个人的利益都与气候密切相关,因此每一个国家都有责任和义务去遏止这种气候变化的趋势。吉登斯建议:首先要将气候变化纳入日常生活;其次要避免政治上的两极化,即支持与反对的严重对立:再次要给企业、消费者和政治领导人以激励.并做出行动导向和创新性等方面的努力:最后要将气候变化纳入地缘政治格局。 吉登斯以《气候变化的政治》为契机,引入了“气候变化的政治”方面一系列的新概念,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建议,深度考察了气候变化与能源安全之间的联系。《气候变化的政治》注定要成为这个领域的经典作品,并引起关心人类文明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气候变化危机的所有人的重视。
  • 希望的收获

    作者:[英] 珍·古道尔,[美] 加里·麦克艾

    在《希望的收获》一书中,珍·古道尔博士告诉我们,我们正在以数不胜数的方式毁灭这个星球:我们在生产食物的过程中大量使用的化肥、杀虫剂和除草剂等农用化学品,污染了空气、水和土地,并且造成人畜生病、环境恶化,以致制造出新的疾病;大型跨国公司控制了世界上越来越多的耕地和种子,甚至控制了农作物的生长过程;食用动物的饲养日趋密集,并且采用非天然的方式饲养,只是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从每只动物身上攫取最大的利润。 作者希望通过这本书,让人们更加关注这些对生命至关重要的问题——这些问题关乎这个星球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动物的福祉,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人类的健康。
  • 小小地球

    作者:布鲁斯

    诸如鳕鱼、混乱、农业、基因、石油、帝国及军火贸易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本书中均有涉及,这些文章不仅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而且非常有见地,能起到振奋人心的作用。 地球从来没有——由于人类自身的原因——处在这样一种危险的状态。《小小地球》极其简明扼要地帮助你了解个中原因。 本书列举了大量令人振奋的有关个人见解、行动以及构思新想法的事例。诸如氢燃料电池和生物拟态这样的技术使我们能够减少人类对地球带来的损害。和资金的公正分配结合在一起的人均二氧化碳分配方案会使整个世界更加趋向平等。各种贸易体制可采用公平和合作的方式进行运作。我们有关基因方面的知识将使我们的农业和整个地球系统更加协调一致,并为农村社区带来希望,为小农场主,特别是贫穷国家的小农业者们提供全面的保障。不管怎样,地方性的参与,地方性的市场和地方性的民主可以将正在对社会造成严重损坏的人们情感上的疏离状况扭转过来。书中的许多理念可使环境和管理之间达成一致,并继续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但是改变必须是彻底的,如果补救行动的规模和正在出现的各种危机的规模不相适应,那么我们将注定遭到失败。 让我们希望我们居住的这颗星球能给我们以足够的时间来重新恢复阴阳的平衡,并使整个国际事务朝着明智的方向发展。
  • The Bet

    作者:Sabin, Paul

    In 1980, the iconoclastic economist Julian Simon challenged celebrity biologist Paul Ehrlich to a bet. Their wager on the future prices of five metals captured the public's imagination as a test of coming prosperity or doom. Ehrlich, author of the landmark book The Population Bomb, predicted that rising populations would cause overconsumption, resource scarcity and famine - with apocalyptic consequences for humanity. Simon optimistically countered that human welfare would flourish thanks to flexible markets,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our collective ingenuity. Simon and Ehrlich's debate reflected a deepening national conflict over the future of the planet. The Bet weaves the two men's lives and ideas together with the era's partisan political clashes over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a lively narrative leading from the dawning environmentalism of the 1960s through the pivotal presidential contest between Jimmy Carter and Ronald Reagan and on into the 1990s, Paul Sabin shows how the fight between Ehrlich and Simon - between environmental fears and free-market confidence - helped create the gulf separating environmentalists and their critics today. Drawing insights from both sides, Sabin argues for using social values, rather than economic or biological absolutes, to guide society's crucial choices relating to climate change, the planet's health, and our own.
  • 消逝中的荒野

    作者:[美] 理查德 B. 哈里斯

    《消逝中的荒野:中国西部野生动物保护》的作者有时有意把中国西部的野生动物保护同北美西部(也就是美国和加拿大的西部)进行比较。作者的部分意图是让西方读者更容易理解中国的西部,而在中文版里,让中国读者了解一些北美西部的情况也有好处。无论哪种情况,作者本意都不是想说明北美的就是对的,中国的就是错的。作者的确认为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独特的野生动物保护体系,虽然可以借鉴一点西方的经验,但也必须符合中国西部的历史、文化、经济和政治现实。人们往往能在同其他体系的比较中对自身的体系有更深的理解。因此,在谈到中国西部的时候,思考一下其他地区和其他的野生动物保护体系也并不是毫无裨益的。 这《消逝中的荒野:中国西部野生动物保护》并不是简单地罗列事实。书中阐述了作者的个人观点:尽管政府已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并采取了保护行动,但中国西部野生动物的未来依然不容乐观。爱之愈深,责之愈切,这也是西方人的特性。作者热切地希望这些批评能被看做是(其本质上也的确是)一个真诚的朋友的诤言。
  • 从摇篮到摇篮

    作者:(美)威廉·麦克唐

    《从摇篮到摇篮:循环经济设计之探索》的作者——威廉·麦克唐纳先生和迈克尔·布朗嘉特先生,一名是建筑师,另一名是一名化学家,他们从自己的专业实践出发,通过为读者描述樱桃的生长模式,阐述了他们重新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樱桃树从它周围的土壤中吸取养分,使得自己花果丰硕,但并不耗竭它周围的环境资源,而是相反,用它撒落在地上的花果滋养周围的事物。这不是一种单向的从生长到消亡的线性发展模式,而是一种“从摇篮到摇篮”的循环发展模式。两位作者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探索如何使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并把他们的新设计理念积极付诸实践。
  • 2012来临,我们如何自救

    作者:(美) 马丁

    这是一部浸润着深切人文关怀的有关人类集体救赎的科学指南,同时这也是一部绘制了人类末日图景的历史画卷。 马丁在本书中给我们敲响了一记沉重的警钟,并用科学的态度列举了在未来几十年里,我们将要面临的灾难。注意,我们面临的已经不再是“问题”了,而是“灾难”。如果我们不及时调整自身的行为,玛雅人关于2012末日的预言没准就成真了,到时怕是真有天柱折,地维绝,四极废,九州裂,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洪水泛滥,大火蔓延,人民流离失所的那天,若是真到了末日,一切都晚矣,我们大概是造不出诺亚方舟,也没那个运气等到炼五色石补苍天,立四极的女娲吧。 在本世纪,贫富两级分化、能源危机、气候灾害、人口泛滥、恐怖主义袭击以及飞速发展的高科技带来的负面影响等问题日趋严重。地球已经在我们无节制的破坏行为中超负荷运转了很久,马丁毫不讳言,我们现在已经站在了整个地球生态体系崩溃的临界点上,除了自救和坠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之外再无别的选择。我们正处于人类历史上最不平凡的十字路口。我们选择作为,或不作为,在未来20年内,将决定地球和人类文明未来数百年来的命运。这是一个不成功便成仁的时代。 地球上人类的需求正在迅速增长。如果我们能够让地球继续正常运转,文明进一步发展的话,我们将面临着一个美好的未来。如果我们失败,就可能会走向一个新的黑暗时代。这本书描述了其中的差别。 在未来的几十年里,我们还要面临大量的问题。公众对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影响的一些认识,还有许多不可逾越的巨大障碍,一些情况也许比我们想象的更危险更脆弱。好消息是,它们都将得到解决方案。
  • 寂静的春天

    作者:[美] 蕾切尔·卡森

    《寂静的春天》问世于1962年,作者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森第一次阐述了DDT的危害,以扎实的数据和资料,严肃地指出人类不加选择地滥用农药、杀虫剂和除草剂等化学合成制剂,将会危害鸟类和其他野生生物;第一次向人类提出警示,化学合成制剂通过污染食品、空气和水,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本书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早也最有说服力的呼吁保护生态平衡、拯救地球的开山之作。 中文译本不仅有美国前副总统戈尔的序,还有中国第一个民间环境保护组织 “自然之友”的会长梁从诫先生的专文作为前言,并附有二十来幅原版素描插图。
  • 自然之死

    作者:吴小英,曹南燕,吴国盛,卡洛琳・麦茜特,

    《自然之死:妇女生态和科学革命》是“绿色经典文库”的一种。在世界环境运动史上,有许多绿色著作以其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体悟、对美丽荒野的细致描绘、对家园毁损和生存危机的忧患意识,对现代生活观念的历史性反思,感动过成千上万的读者,其中许多著作,一出版就引起了公众的巨大震动,成为人人争读的畅销书,有些甚至被誉为“绿色圣经”。
  • 环境正义论

    作者:温茨

    对环境议题的探讨让我想起那个北美殖民地居民的故事。他很担心自己是否有足够的柴火过冬,于是砍了许多木柴,直到他认为已经足够了,但为了稳妥起见,他特意跑去问一位年老的印第安智者,这个冬天是否会特别寒冷。这位印第安老人回答说,他预计会有一个前所未有的寒冬。于是,这位移民便砍呀砍呀,直到贮藏了他当初为冬季取暖而准备的柴火的两倍。他现在很自信地认为柴火已经足够过冬了,但为了确保无误,他还是跑去问那位印第安老人。印第安老人说,一个反常的寒冬即将来临。移民者于是又砍了更多的木柴,直到他周围已经都是劈好的木柴了。他再一次跑去问印第安老人,老人说,这个冬天将会是有史以来最最寒冷的冬天。“你是怎么知道的?”移民者问道,老人回答说:“白人贮存了大量的柴火。” 这个故事意在指出,人们在环境体系中扮演着多重的角色。我们既是环境中的一员,同时又是它的观察者。因此,当我们讨论环境问题的时候,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其实是在讨论我们自身,这种探讨有时甚至比我们当初所能意识到的程度更深。与那位北美殖民地居住者一样,更清醒地意识到我们在环境中的角色会对我们有所帮助。这是我写环境问题的一个缘由。
  • 马克思的生态学

    作者:约翰·贝拉米·福斯特

    《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中,约翰·贝拉米·福斯特成功地拓展了我们对马克思思想的理解——证明了马克思理解包括人类对自然界的疏离在内的异化。福斯特批判了当今把马克思主义和现代性与自然的退化等同起来的环境主义,并指向一种深奥的没有怀旧情调的环境主义,这种环境主义把资本主义而不是现代性作为本质上所要解决的问题。
  • 未来城

    作者:(美)詹姆斯・特拉菲尔

  • 地球的法则

    作者:斯图尔特.布兰德

    《地球的法则:21世纪地球宣言》是斯图尔特•布兰德近10年来关于环境运动之反思而写成的一本著作,主要是讲述了作者关于城市、核能以及转基因的重新思考。他探讨了关于城市、能源、生物技术这三个话题,提出我们必须转变一些长期固守的观念,去接受一些先前不信任的工具。对传统的绿色悲悯心态来一次彻底的反思,才能避免让我们的地球资源遭到灾难性的毁灭。 斯图尔特•布兰德是一个颠覆常理的人,而《地球的法则:21世纪地球宣言》则再次显示出他思维的高度,也是他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一本书。正如《地球的法则:21世纪地球宣言》标题所暗示的,这本书讲的是如何进行有规则的思考。这本书有科学家的、反直觉的观察以及富含热情的倡议,是一个让人心智为之震撼的探索,它告诉我们可以并且必须做些什么事情,才能把人类文明挽救下来。斯图尔特•布兰德通过《地球的法则:21世纪地球宣言》为我们展示了地球困境之来源,并且提出了一系列大胆而且富于创见的政策建议,以及一些基于设计的创建更可持续的社会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