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传记与回忆录

  • 林肯传

    作者:桑德堡

  • 寒星下的布拉格

    作者:[捷克]海达·科瓦莉

    《寒星下的布拉格1941-1968》本书是个人回忆录。作者是一位女性,记叙了德国和苏联前后入侵布拉格的情景,及个人的婚姻录和日常生活。不但具有历史价值,而且富于文学性,目前已经翻译成十多国文字出版,很受欢迎。
  • 从清华园到史语所:李济治学生涯琐记

    作者:李光谟

    他是中国第一个具有科学考古思想的人,第一位享有世界名望的考古学者。他所主持领导的西阴村、殷墟和城子崖的发掘,奠定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基础。他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考古界的中坚力量。他所主编或负责总编的考古学专集、报告集、期刊,都是具有很高水平的中国现代考古学必读之作。
  • 秋室杂忆

    作者:梁实秋

    《秋室杂忆》以梁实秋先生个人回忆录为主:历经小学、中学、大学、留学,直到中年时期。加上两篇附录,共8篇文章,约10万字。
  • 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

    作者:熊向晖

    《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增订新版)作者熊向晖是参加过一二九运动的老共产党员,长期从事我党地下工作,解放后在外交战线上担任要职。近十年来,作者以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度负责的工作精神、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写下了大量回忆文章。这些文章叙述真人真事,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如地下十二年的工作、周恩来、李克农与年日内瓦会议、“克什米尔公主号”案件真相、“乒乓外交”等,具有很高的可信度。《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增订新版)将这些重要文章重新修订,结集出版。
  • 苏北利亚

    作者:于疆

    《苏北利亚》是一部个人回忆录,也是一代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实录,记述作者于疆作为一名大学生右派,在苏北集体农场中度过的二十多个春秋,如何一步步从理想主义者变成现实主义者。对当年的极“左”路线,作者作出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 《苏北利亚》中,有关生活、劳动、教学、恋爱等等故事,都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中发生,离奇荒诞,惊心动魄,极具传奇性。
  • 往事点滴

    作者:黄佐临

    本书是著名电影导演黄佐临对年轻时代的点滴回忆。时间跨度始于二十年代末期留学英国 终于文革中被抄家被批斗,但作者并不是回忆年轻时代的苦难,而是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年轻人在苦难中克服种种不利条件,不断地追求艺术的画面。使全书充满了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作者是剑桥大学的文学硕士,文笔极好。因此无论是留学英伦时的浪漫,还是上海“苦斗”剧团时期的艰苦,甚至文革中被抄家被批斗,到作者笔下都成了一幕幕人间喜剧。字里行间充满了老年人对人生的洞见。全书共41篇,约3万字。是黄佐临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新民晚报》上的专栏文字的结集。书中收有45张黄佐临各种阶段的珍贵照片,是从其家属那里直接拿来的 很多都没有发表过。
  • 胡适和他的朋友们

    作者:耿云志 编

    本书为香港商务印书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合作,把现存于该所图书馆的胡适私人照片选辑成册,其中大多是未发表的珍贵照片,补充胡适日记及手稿的不足。本书以文字及大量胡适先生与朋友的照片,记录了胡适先生从青年开始的经历,同时也展示了当年的社会变迁和文化气息。
  • 鲤鱼洲纪事

    作者:林焘,蒋绍愚,陈贻焮,袁行霈,张少康,陈

    鲤鱼洲位于江西鄱阳湖畔,从1969年到1971年,这一血吸虫病疫区成为北大、清华两所高校的“五七干校”所在地。《鲤鱼洲纪事》为北大中文系师生、工农兵学员、家属子女对当时干校生活的回忆诗文结集。全书分三辑:第一辑收录林焘和陈贻焮两位已经故去的老先生的诗文,并配以师友回忆;第二辑15篇文章出自当年在鲤鱼洲的“五七战士”之手;第三辑5篇文章,其作者包括前往探亲的妻子、当年招收的工农兵学员以及北大教师子女。
  • 影中行

    作者:(英)多丽丝·莱辛

    在《影中行》中,莱辛以她一贯恢宏大气的笔触将个人生活史与风云变幻的世界、社会思潮变迁交织在一起。50年代,战后的英国百废待兴,共产主义、资本主义两大意识形态对立并互相攻讦,世界面临着核战争的威胁……莱辛亲身参与众多历史事件,敏感地捕捉到时代脉搏的跳动,通过《影中行》为读者留下了一份客观真实的个人回忆标本。
  • 没有不散的宴席

    作者:黄蕙兰

    黄惠兰女士:已故名外交家顾维钧前夫人。本书是黄惠兰女士在20世纪70年代,80岁高龄时,在美国女作家伊莎贝拉·泰弗斯的协助下用英文写成的一部自述,后由天津编译中心翻译成中文。书中详细描述了黄氏家族的发迹和富豪生活、黄女士与顾氏婚后在英国、北京、巴黎和伦敦,直到20世纪50年代在华盛顿的生活,以类似意识流的跳跃笔法,写出了军阀官僚和外交界上层社会人士的骄奢生活、杂事秘辛;写出了她对顾维钧外交事业的支持和帮助;写出了她的家人近戚的悲欢离合以及她与顾维钧之间感情的和谐与隔阂,波折与破裂
  • 黄慕兰自传

    作者:黄慕兰

    传主将自己的百年人生分为壮志慕兰、地下奇兵、抗日救亡、百折无悔、桑榆晚晴五个时段,将自己矢志革命,虽九死而无悔的传奇坎坷经历诉诸笔墨…… {4"V)9o-1>
  • 我的反间谍生涯

    作者:(荷兰)奥莱斯特·平托

    奥莱斯特·平托上校,在三十多年的反间谍生涯中,抓获各类间谍无数,被称为“纳粹间谍的克星”。欧洲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将军说:“平托上校无疑是当今世界首屈一指的反间谍权威。” 书中回忆了作者亲自处理的间谍案件:可怜的美女间谍、狡诈的双面间谍、可耻的卖国贼、骄傲的爱国者、勇敢的地下反抗者……通过这些真实的故事,平托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自己对反间谍工作理论和实践——如反对用刑、变相体罚和精神折磨等——的看法。本书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二战”中盟国和纳粹德国之间尖锐的斗争,以及战争压迫下人性的复杂多样。
  • 我的战争都埋在书里

    作者:[美] 阿尔弗雷德·哈贝格

    编辑推荐: 美国现代诗先驱者艾米莉•狄金森权威学术评传 索解诗人孤寂隐世的生活轨迹和神秘的内省世界 美国《图书馆杂志》年度最佳图书 艾米莉•狄金森大概是最受人喜爱的、最伟大的,同时始终也是最难以索解的美国诗人。在众多读者心中她之所以成为一个永恒的神秘偶像,是因为她的人生发展轨迹尚不清晰。 在这本刨根问底式的研究传记里,作者以前辈和当代学者的工作为基础,从法律档案、公理会记录、当代女性写作以及狄金森本人未发表的书札残简中,发掘出广泛的新材料,第一次从狄金森所在的时代语境中,彻底全面地描述了狄金森的成长,呈现出这个天才的形成过程及其旺盛的创作活动。 关于狄金森的几个需要迫切回答的问题,作者也找到了最可取的答案:她是同性恋吗?令她明显倾心的那个人是谁?她为什么拒绝发表作品?而这种拒绝何以跟她的创作密不可分?这本传记揭示出狄金森为何既是她所在时代的一个女性,同时又是一个超越时代的创造者。
  • 托洛茨基:我的生平

    作者:(苏)列夫·托洛茨基

    本书是列夫·托洛茨基的一部回忆录。就列宁的同时代领导人而言,这几乎是唯一一本重要领导人的回忆录,他所记述的是20世纪最初30年的历史,托洛茨基以当事人的身份,依据他所掌握的历史资料,从另一个视角给我们描绘了这段历史的过程。 列夫·托洛茨基,十月革命的领导人之一,苏联红军之父,苏共党内最大的反对派首领,迄今为止,托洛茨基仍然是个争议人物,研究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和国际共产主义史,他都是无法回避的人物。本书是托洛茨基的一部回忆录,记述的是20世纪最初30年的历史,涉及当时的革命活动,卡月革命,布尔什维克党执政以及党内斗争等重大事件。译者还补写了作者在1930年后十多年的经历,相信会有助于读者对托洛茨基的全面理解。
  • 生活本身

    作者:罗杰·伊伯特

    ★他的人生是一部精彩的电影,他的影评比电影还好看。 ★第一位获得普利策奖的影评人、《伟大的电影》作者、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影评家罗杰•伊伯特一生的回忆录。 伊伯特真诚坦率地回顾了个人经历中的一切:他的爱情、他的失败、他的困扰;他为了从酗酒症中康复过来所做的努力;他的婚姻和他的爱 妻——查兹(Chaz);他的政治观以及他的信仰。他写了自己任职于《芝加哥太阳报》的岁月,他那形形色色的报界好友以及与吉恩•西斯科尔(Gene Si skel)合作共事所带来的一生的转变。他回忆了与很多老朋友之间的情谊:斯塔兹•特克尔(Studs Terkel)、迈克•罗伊科(Mike Royko)、奥普拉•温弗瑞(Oprah Winfrey)和拉斯•梅耶(Russ Meyer)(伊伯特还为后者写了《飞跃美人谷》的剧本以及为性手枪乐队创作的、后来不幸夭折的电影剧本)。他还将自己对很多电影明星和电影导演的观察与理解分享给大家,比如约翰•韦恩(John Wayne)、沃纳•赫尔佐格(Werner Herzog)和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个人化的回忆录,它充满伊伯特一贯的深刻见解、诙谐的机智以及敏锐的洞察力,而这些正是他的读者们多年来所深爱的——而且它是一次对生活本身的窥探,如此非凡、温情又令人倍受启发。 “米歇尔(奥巴马夫人)听到罗杰•伊伯特过世的消息很难过。对于我们这一代美国人,尤其是芝加哥人,罗杰就是电影。” ——美国总统 奥巴马 “罗杰•伊伯特的逝世对电影文化和电影评论是一个不可估量的损失,对我自己来说也是。他对我的每一句评论都是珍贵的。在我事业最低潮的时候,他给过我鼓励和支持。” ——著名导演 马丁•斯科塞斯 “伊伯特的文字比‘大拇指’要深刻得多,他如此热爱电影,他的评论让很多电影找到了观众。” ——著名导演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 我的兄弟王小波

    作者:王小平

    “天下至真文字,人间至亲情感”。这本由王小波的胞兄王小平博士撰写的回忆录,以“零距离的胞兄视野,向我们披露了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少年史,他如何从艰难的时世走来,登上了时代的思想巅峰。”作者与王小波既是手足兄弟,也是心性相通的知己,在书中,作者为我们原生态地描绘了一个落难的多子女家庭里,孩子们艰难却也不乏快乐的成长历程,作者和小波作为一对投契的兄弟,经历了自由不羁的童年与少年岁月,也经受了青春凶猛的年华。即使在最荒唐、无望的时代,他们也保持着对知识的敬畏和对高贵精神的追求。当然,也有着源于生命冲动的不羁与狂野,恶作剧、对武力的崇拜,饥饿年代的铤而走险及招致的惩罚与羞辱,在书中都有真实具体的呈现。可即使在最卑微无助的年代,身处蓬蒿之间,他们的生活中却没有失却书籍、诗歌、精神磨砺的陪伴,没放弃对丰富的精神与高贵灵魂的打造。王小波多年以后的成功,从少年时代即已打下了基础。他文学写作中许多精彩华章,在这本书中也都能够找到其源头。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部关于兄弟情谊的书,也是关于一个知名艺术家心灵成长史的著作。王小平的同学、哲学家、作家周国平先生评价本书“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文本,使我们对当代中国文学史上这位特立独行的重要作家有了更加丰满的认识。”作为王小波的妻子,社会学家李银河在看了这部书稿后则感慨 :看了这本书,才知道“王小波是怎样炼成的”。 本书带给读者的不仅是关于王小波的往事记忆,而且是关于他们成长年代的一次认真的清理与真实无欺的交代,特别是关于五十年代到七八十年代社会百态的种种细节的描述,诸如除四害、深耕密植、大炼钢铁、全民写诗、饥饿年代、反右、文革时期的文斗与武斗,上山下乡、恢复高考、出国潮……一代人的成长历程,在书中都有令人惊喜的存真保留,读之不仅大开眼界、感喟不已,且深具有趣味,更重要的是,这种出之真实经历的记述,无意中成就了一部民间版的当代中国史。 对于王小波生活中那些极具私密性的生活内容,本书也作了真实无欺的实话实说,他的爱情、婚姻、他的病故,都一一作了真实的披露。 如果将文字分为高级和平常,那么这本书无疑是可以列入高级文字之列。读之,能够感受到满足的快感,文字之间仿佛埋藏着兴奋剂。这种令人兴奋的元素是智慧,是思想,也是智慧与思想人性化的表达方式,具体体现为一种优雅与睿智的语感。读之触目难忘。李银河女士阅读书稿后,对作者文笔之精美备极赞叹。王小波曾说:我哥哥的智力超我十倍。姑且不论智力是否真的超出十倍,但观书中文字,即可知王氏家族成员强悍的智商与文化涵养的确令人诚服。作为哲学家的王小平,在本书中却操着地道的北京话,说着在北京和中国发生过的那些“夯事儿”,一种洞穿世事、人性后的释然与幽默感时时按捺不住地流露出来,这幽默是王小平式的,它不是俏皮,更不是无厘头,而是一种因为智慧饱满优越而自然溢出的因子。这幽默是以知识为底气的。从中依稀可以看出王氏兄弟之间隐秘的气质关联,喜欢王小波的读者,一定会从这些文字中嗅到某种熟悉的气息,得到满足与慰藉,并欣慰于在王小波那里戛然而止的文字作风,由于这本书的存在,而避免了失传的命运就,这实乃文字爱好者的一桩欣慰之事。 作为美国 图兰 大学的哲学博士,作者承袭着家族思辨传统的香火。本书的思辨穿越了现实,而进入了存在的层面,作者进行的思想透析是自然的、优雅的。书中关于生死、宿命的思考与分析,让人有醍醐灌顶之感慨。而这些对生死的思考,既来自于本书作者的哲学家的使命,也来自于现实的无奈遭际:在同一年里,他的两个优秀的弟弟王小波和王晨光博士接连离世。这锥心的打击不仅成为兄长王小平心中永远的痛楚,也成为家族成员不愿碰触的伤口。写出这一切,对于作者而言充满艰难。因此,这也是一本充满勇气的作品。 本书正式出版前,试读本已经引起主流媒体的强烈兴趣,并被一批书评人誉为“提前进入2012好书榜”的精品之作。
  • 我的朋友鲁迅

    作者:(日)内山完造

    在这本书中,你所了解到的是一个不同于教科书上的鲁迅: 他和我们一样讨厌蚊子 —— 老版,即便都是吸血动物,我最讨厌蚊子了。嗡嗡嗡的,吵死了。吸饱了血肚子鼓鼓的,也不怎么动只会慢慢地转来转去。那样子, 真让人感到滑稽可笑。 ——摘自本书《先生那些话》 他也会像孩子一样发牢骚— — 老版,《海上述林》还没到吗?都已经十月份了,这帮人都在搞什么啊?明明说好五月份出版的,这态度简直就是马马虎虎嘛……你们是打算等读者也死掉吗? ——摘自本书《先生那些话》 他是一个宠爱孩子的父亲—— 随着海婴一天天长大,时不时我就会看见先生手上拿着颜色漂亮的赛璐珞玩具回家,而且先生手上的玩具还不停地变化着。 ——摘自本书《“爸爸、妈妈、弟弟”》 他也会哭—— 《阿Q正传》发表的时候,先生受到全国各界反对派的攻击,处于孤军奋战的最艰难时期。记得正是那时,先生给我看了一首他的述怀诗。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摘自《自嘲》 当时听完先生的解说,我哭了。抬头看先生,他也正在哭。但是,他的眼泪绝对不同于我的眼泪。 ——摘自本书《参观鲁迅故居》
  • 红蕖留梦

    作者:叶嘉莹口述,张候萍撰写

    本书为叶嘉莹第一本传记,由本人口述,张候萍撰写,讲述其自1924年出生起至近年的人生经历、诗词创作、学术研究和师友交游。全书共九章,前六章按时间顺序分阶段(家世、青少年、大学、台湾时期、北美时期、回国)追述叶氏一生经历,第七章是对其学术思想发展历程的回顾和总结,第八章记述前几章中未能提及的师友交游;最后“结束的话”是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并对此前很少提及的婚姻生活作了一些追述。 叶氏一生经历并不复杂,并无太多“故事”可说;但因着她对中国古典诗词之执着热爱,以及时代、环境之机缘巧合,使其经历有了别样色彩。其以八十多岁高龄,在“谈诗忆往”之间,对自己一生的诗词创作、研究作了细致的梳理和深入的叙述,其一生与古典诗词绵密交会:从幼年时代对古典诗词产生热爱,到把终生都奉献给了古典诗词之研读与教学,她不仅以古典诗词为业,更在古典诗词中所蕴涵的感发生命与人生智慧的支撑下度过了种种忧患与挫折——当其遭遇少年丧母、白色恐怖、晚年丧女三次打击之际,总以诗词之创作、研究来抒发和缓解心中悲苦,藉此走出低谷;到晚年则更进一步以古典文化薪火之传承为使命,而最终达成自我生命之完满。读者当可从其经历中读出传统文化与当下个体生命之间的深层互动——深厚的古典修养塑造了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并在某种程度上规划其人生轨迹,而个人在大时代中的人生际遇又最终成就了古典文化的推进与传承。 此本传记虽是叶氏个人经历之叙述,所述内容亦多囿于单纯的诗词圈子;但其一生恰处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发生裂变的时期,社会的裂变,必然会产生一些“沟壑”,叶氏一生的诗词创作与教学研究活动,在客观上为弥合某些“沟壑”——传统与现代之间、中国与西方之间、大陆与台湾之间——搭建了沟通的桥梁。故本书虽以“谈诗”为名,却亦是诗外之物,可为上个世纪以来国家兴衰,文化变迁、修正之脚注。而因其性别身份,使得此书还可看作是一部新旧时代冲突中的女性奋斗史。此外,因常年穿梭于海峡两岸、香港、澳门、北美等地讲学及参加学术活动,叶嘉莹的交游极广,与顾随、台静农、戴君仁、许世瑛、夏志清、周汝昌、南怀瑾、周策纵、缪钺、金启华、赵朴初、陈省身、杨振宁、程千帆、邓广铭、冯其庸、饶宗颐等大量知名学者、文人之间的唱和往来也大有看头。
  • 马克·吐温自传(第1卷)

    作者:(美)马克·吐温

    1910年4月21日,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因心脏病病发辞世。死前,他遗下5000页的自传手稿,因其间有对政治的尖锐批评,因而遗言“身后100年内不得出版”。在作家去世100年后,美国加州大学出版社于2010年11月正式出版他的完整权威版自传。而法律出版社已高价引进中文版权。 马克·吐温有着高超的幽默、机智与名气,被称为美国最知名人士之一,曾被推崇为“美国文坛巨子”。擅长写具有讽刺意味小说的他将这种风格带到了他的自传之中,书中,这位睿智的学者嬉笑怒骂,谈笑风生间将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展现给了我们。对与自己同时代的文学人物,马克·吐温没有谈及太多,但对批评家这一行当表达了自己的观感:“我认为,批评家的工作是所有职业中最腐化堕落的,没有任何真正价值。”“尽管如此,随它去吧。”“这是上帝的旨意,我们必须要有批评家、传教士、国会议员和滑稽演员,我们必须承受这些负担。”同时,这本自传也不乏马克·吐温对私生活的讲述,他甚至用了很长的篇幅,抒发他对一个女人的愤怒。他似乎是以一种很随意的方式在书写自己的人生,想到了就说出来了然后记录下来,可是,细细斟酌之下,字里行间都包含着他的睿智。 除却辛辣,马克·吐温日常生活中的“搞笑”天赋也可从自传中觅得。自传管理人赫斯特称:“这份书稿我已经读过无数次,但每一次都忍不住发笑。这个男人的言谈笑骂皆成文学,而自传则是高潮,是那种创作力的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