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德国
-
最后的世界帝王
号称“世界奇迹”的传奇皇帝,
“世界帝王”的最后光辉
【编辑推荐】
很少有君主像腓特烈二世这样,身上被贴了各种标签。他就像戏剧人物,在历史舞台上轮换着各种面具。
他是“阿普利亚的男孩”,因为他来自西西里,幼年多灾多难。他是诗人,自己写诗,资助西西里的诗人群体。他是鹰隼爱好者,喜爱研究鸟类,热衷驯隼狩猎。他是风流情种,有很多情人。他是“救赎者”,因为他参加十字军,与埃及苏丹谈判,兵不血刃拿下圣城耶路撒冷。他又是“敌基督”,因为他行为放荡,宽容异教,与教宗争权。他是“暴君”,因为他对待敌人残酷无情,给帝国带来西西里的专制作风。
在丰富生动的历史细节的基础上,本书作者论证腓特烈二世的统治是建立“世界皇权”的最后一次尝试。腓特烈死后,神圣罗马帝国走向分裂,但世界帝王的理念变成了特殊的政治遗产,腓特烈成了一个模范君主符号,寄托了后人重塑德意志国家的理想。
【内容简介】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是传奇的帝王,本书展现了他复杂多面的一生。他生于西西里,先为西西里国王,后成为德意志国王,进而登上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之位。他颇有统治手腕,重视法律,颁行《梅尔菲宪章》;经营建设西西里的堡垒防御网络,参加十字军战争;与苏丹谈判,兵不血刃拿下耶路撒冷。他多才多艺,爱好文学,资助西西里诗人群体;喜好研究鸟类,热衷驯隼狩猎。
在这些历史细节的基础上,本书论述了腓特烈二世的统治是建立“世界皇权”的最后一次尝试。他死后,虽然神圣罗马帝国走向分裂,但世界帝王的理念变成了特殊的政治遗产,影响了之后的德意志。
【媒体推荐】
这本书非常刺激,讲述也令人愉悦;精挑细选、巧妙注释的插图让本书增色。拉德由此优雅地完成了为腓特烈作传的艰巨任务。——约翰内斯·弗里德,《时代周报》
在这本迷人的书中,通过理解、思考和令人难忘地审视一切,拉德让读者成为共谋者,一起搜寻(施陶芬人)腓特烈二世的身份线索。这有一种类似于侦探小说的吸引力。——沃尔夫拉姆·许特,《辉煌与苦难》杂志
拉德描绘的“世界奇迹”腓特烈的形象,有很多惊人的方面,令人着迷。最重要的是,这个形象非常生动,作者描绘时保持着尊敬而不敬畏的距离。——克里斯蒂安·约斯特曼,《南德意志报》
拉德设法用多彩的方式将一个古老的时代拉近到读者面前。——吉纳维芙·吕舍尔,《新苏黎世报》
-
理性的命运
后康德观念论何以可能?
来一场18世纪末理性危机巡礼
本书荣获哈佛大学出版社托马斯•J•威尔逊最佳处女作奖:
多亏了弗雷德里克•拜泽尔,我们才得以重新认识康德的批评家对其哲学发展的影响。拜泽尔将参与其中的哲学家以及他们的争议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讲述了一个与当今的辩 论有着惊人相似之处的故事。
在对18世纪最后几十年德国哲学思想历程的调查中,弗雷德里克•拜泽尔对思想史作出了广泛而细致的贡献……(本书)对思想史上的一个迷人时刻做了学术性、丰富的解读和全景的描述。
——帕特里克•加德纳,《泰晤士报文学增刊》(Patrick Gardiner,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毫无疑问,在未来的许多年里,(这本书)将成为该领域的权威性参考著作,值得任何想在后康德德国哲学史中有所发现的人阅读……对于那个“时代”,没有比拜泽尔的《理性的命运》更好或更可靠的指南了。每一位后康德德国哲学的学生都会想将其收入囊中。”
——丹尼尔•布雷泽勒,《密涅瓦的猫头鹰》(Daniel Breazeale, The Owl of Minerva)
(拜泽尔)对这一时期的分析是迄今为止最为彻底的,毫无疑问,每一个对现代哲学史兴致盎然的人都应该读一读。
——卡尔•阿梅里克斯,《哲学评论》(Karl Ameriks, Philosophical Review)
这本书写得很好,非常吸引人。拜泽尔有这种天赋,能够洞察另一个时代和文化的语言与问题所表达的争议及其背后持久的哲学实质。处理得当的哲学实质加上引人入胜的历史细节,使得此书能够吸引多样的读者。
——艾伦•伍德(Allen Wood)
本书对18世纪末理性遭遇的危机进行了一场巡礼,从康德到费希特之间的重要哲学家的思想以及他们之间的论战得以详尽呈现,勾连起1781年康德的《第一批判》和1794年费希特的《知识学》之间的哲学发展,展现了哲学史上最为革命性和丰富性的思想交锋,理性的权威在此间摇摇欲坠。
-
铁与血
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悲剧
一个钢铁帝国的诞生与殒落
回溯改变欧洲与世界进程的半个世纪
探究德意志与众不同的大国崛起之路
【内容简介】
“多年来关于第二帝国传记的最佳作品。毫无疑问,它将成为对欧洲历史上这一重要部分的关键性记录。”
1871年诞生的德意志帝国只有48年历史,却孕育出了现代德国,并使其侧身欧洲乃至世界强国之列,欧洲历史格局由此被改变并延续至今。19世纪初对抗拿破仑的战争中培育起的德意志民族之魂,在这半个世纪中生根发芽,从建国之初各邦彼此独立的状态到“一战”爆发时的“全民保卫德意志”,民族精神在德意志人民的历史与记忆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德意志帝国的历史遗产并不止于此。把握新兴产业革命机遇,成功实现经济飞跃的德意志崛起之路,为现代世界提供了一条迥异于其他西欧国家通过殖民扩张崛起的强国发展范例。俾斯麦在现实政治策略下对市场机制的灵活调整与福利保障体系的建设,也使德意志帝国时期成为经济繁荣、国威高扬和军力强盛的代名词,“建国时代”的光辉与荣耀百余年来不曾褪色。
本书试图讲述这个铁血帝国从1871年建国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殒落、解体的短暂历史,摒弃成见,重新审视帝国的掌舵者们——从帝国的创建者“铁血宰相”俾斯麦,到带领德意志走向毁灭之路的“傀儡皇帝”威廉二世——的历史处境与心路历程,透视现实政治的复杂意涵,以及整个帝国自上而下,不同阶层人士的渴望、拼搏与挣扎。
【编辑推荐】
★与当今世界局势紧密相关的一段历史:
自英国脱欧后,德国总理默克尔一直扮演着欧盟的实际主导者。在默克尔下野的今日,欧洲政局面临新一轮洗牌。在抗法战争中培育起民族之魂的德国,又将面临在欧盟中与法国展开对抗合作的态势。而1871年到1918年的这段历史正是现代德国逐渐成长为欧洲世界重要力量的关键阶段,回顾这段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欧洲的过去与未来。
★融合最新研究成果的易读小书:
对现代德国形成过程中的社会思潮、民众生活进行侧写,并对俾斯麦与威廉二世这两位关键历史人物做出了审慎的重新评价,吸收了现代德国史与欧洲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并以10余万字的简短篇幅,清晰呈现出50年中德意志国家建立、民族意识塑造、经济腾飞、文化繁荣、走向战争等一系列主题,全文节奏紧密、扣人心弦。
★一部荡气回肠的历史悲剧:
作者擅长把握人物心理,不仅再现了俾斯麦、威廉二世等重要历史人物的历史处境与心路历程,也利用民间档案与日记、书信材料,呈现了战争中普通德意志人民的情绪转变,揭开了这段悲剧收尾的铁血历史中,自上而下、不同阶层人士的痛苦彷徨。
★学术新星的独特视野之作:
作者出生、成长于民主德国,在两德统一后前往英国继续学业。独特的成长与求学背景给霍耶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视野,同时她也高度关注现实政治话题,为全球多家媒体撰写德国新闻评论,这使她的历史写作具备了更多当下的问题关照。
★学界名宿盛赞的潜力新书:
作为霍耶的学术首作,《铁与血》受到评论家和学者的一致好评。《镜报》《金融时报》等媒体纷纷刊出书评,Goodreads网站上的图书评分达4.3/5。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安德鲁·罗伯茨(皇家历史学会成员)评价这本书是“多年来关于第二帝国传记的最佳作品”。
-
少年与沉默之海
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因里希•伯尔、君特•格拉斯齐名
“战后德语文学三大家”之一 | 德意志民族的“心灵守护者”
西格弗里德•伦茨成熟时期长篇小说代表作,首次在大陆翻译出版
被列入德国中学生必读书目
热爱大海的少年一去不返,心底藏着比海更深的秘密。
“它是我们那个时代的民族缩影。谁想要了解德国,就应该读他的书。”—— 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
格拉斯和伦茨,他们对我的吸引力比德国这个国家对我的吸引力还要巨大,如果能见到他们,我想这会成为我的隆重的节日。——莫言
西格弗里德•伦茨首次在大陆翻译出版的长篇小说代表作,长期被列入德国中学生必读书目。
十二岁的少年阿纳是家族悲剧中唯一的幸存者,他在一个阴冷的冬日来到养父母家,开始与这个家中的三个孩子一同生活。敏感而忧郁的少年与父亲一样深爱着大海,但历经惊涛骇浪的父亲却并不是死于海难,他为何又如何带着一家人走向死亡,这是阿纳心中永远的创痛,也是深藏在少年心底最大的秘密。
往事如梦魇纠缠着阿纳,他反复挣扎着走出痛苦,却在真挚的友情与青涩的爱情中不断遭受着误解与失败。两代人的命运转动到同一个关口,阿纳在暴风雨中独自走上小船……
-
德累斯顿
◎ 编辑推荐
★冯内古特《五号屠场》原型,丘吉尔缄口不提的敏感事件,广受争议的盟军轰炸行动
战争结束在即,德累斯顿是合理的军事目标吗?如果说摧毁德累斯顿是犯罪,那么谁才是真正的罪犯?
★《泰晤士报》年度图书,一部独一无二的城市史,讲述艺术之城的前世今生
从典雅、文明的往日辉煌,到残酷、狂热的纳粹时期,到毁灭与重建的极端年代,一直到今天的和解与复兴。
★从空中到地下,从前线到后方,多视角叙事,完整还原灾难始末
“从计划到执行,这个故事由关键参与者以及地面上遭受攻击本身及其后果的受难者讲述。”——罗伯特·福克斯
◎ 内容简介
“一场大火从德国喷出,绕世界一圈,然后又回到了德国。”
1945年2月,末日从天而降,上千架轰炸机飞过,德累斯顿在一夜之间沦为废墟,“易北河上的佛罗伦萨”、欧洲文明的中心,被炸出了20世纪。
在二战接近尾声之际,针对德国城市和平民的无差别轰炸对战争进程几乎没有任何影响,惨痛的伤亡以及巨大的破坏引起了舆论的激烈反应。纳粹当局将盟军的攻击称作“恐怖轰炸”,英美媒体亦为德累斯顿这块瑰宝的毁灭而震惊,就连丘吉尔也对空袭的必要性产生怀疑。
究竟谁该为德累斯顿的毁灭负责?这一问题的讨论经久不衰,热烈程度甚或高于人们对广岛核爆的关注。冷战时期,德累斯顿的废墟在“铁幕”之下成了英美帝国主义恐怖暴行的物证,也刺激着大西洋两岸的反战运动。到今天,德国右翼组织仍然试图利用这一事件,以期将德国人塑造成战争罪行的受害者。
这一切的一切,都将人们的视线拉回到轰炸发生的那一夜——在德累斯顿,千百个声音正等待着世界的倾听,是时候看看那场骇人听闻的毁灭背后,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 媒体评论
正直的愠怒驱动着这一扣人心弦的研究。
——马克斯·黑斯廷斯(《日本帝国衰亡》作者)
令人不安又无法抗拒。辛克莱·麦凯赋予了这个黑暗的主题以生命。
——基思·罗威(《野蛮大陆》作者)
清晰而公正地描述了空战历史中最臭名昭著、最具破坏性的空袭。从计划到执行,这个故事由关键参与者以及地面上遭受攻击本身及其后果的受难者讲述。
——罗伯特·福克斯(《我们见证过》作者)
这场火风暴及其后果为这座城市的六年战争划下了创伤性的结局,它铭刻在人们的公共记忆中,在易北河畔被火烧黑的石头上依然清晰可见。
——《金融时报》
麦凯的丰富叙事和描述天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那个可怕夜晚的考究而坚定的记录。对现代历史上最具道德争议的军事行动之一,这本书是极为可读和精心制作的补遗。
——《华尔街日报》
麦凯避免直接的说教,他更关注德累斯顿人年复一年的纪念仪式以及这段历史在集体记忆中的地位。最重要的是,他为这座城市在现代的复活感到欢欣。
——《经济学人》
引人入胜、研究充分、写作有力、结构得当。献给所有对军事历史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感兴趣的人。
——《图书馆杂志》(星级评论)
麦凯的广泛研究和生动书写捕捉了轰炸的恐怖和悲剧。读者不会轻易忘记这段关于毁灭的叙述。
——《出版人周刊》
-
讲故事的人
★ 名家名作·意味深长:以哲学与文化批评享誉世界的“欧洲最后一位知识分子”本雅明罕见的中短篇“小说集”。梦境、旅行与游戏,42篇小故事带你寻回失传已久的“讲故事”的技艺。
★ 多篇佳作·初次中译:本雅明多篇被忽视、被遗漏的小说、预言、残篇……被挖掘译介为中文,由此一窥本雅明的实验性写作与学术思想源头。
★ 精美插画·脑洞佳作:抽象派艺术大师保罗·克利的《新天使》(Angelus Novus)启发了本雅明的文学创作。本书收录保罗·克利30余幅精美插画,文字与插画相得益彰。
★ 文如其人·易携宜藏:本雅明以哲学与批评著称,极为重视讲故事的技艺,本书是本雅明研究者、藏书爱好者的案头书;32开小开本,轻巧便携、宜读宜藏!
★ 名家评论·精彩纷呈:被苏珊·桑塔格誉为“欧洲最后一位知识分子”,对德国著名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尤尔根·哈贝马斯都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
★ 裸脊锁线·全彩印制:裸脊锁线装订,四色精美印刷,版式舒朗悦目。
《讲故事的人》是20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文学评论家瓦尔特·本雅明的中短篇小说集。
本书共分为“梦境”“旅行”“游戏和教学法”三个部分,或以类似穿越的写法,通过小说的形式与古代的作家对话,如“席勒与歌德”;或以旅行的相关主题与相关图书为切入点,通过小说的笔法讲述海洋与陆地、旅行与海神的故事;或以“谜语”“儿歌的收集”等为主题,讲述“游戏”与“教学法”。
作者带领我们进入梦境,进入旅途,并细细分解教学之中常用的像“游戏”一般的叙述。恰如作者所言,我们的“小说家”时常忘记“说书人”的那种叙事艺术,忘记了从早期童话开始,我们最应该做的还是那个“讲故事的人”。
本雅明,这个欧洲最后的知识分子,面对末日审判,带着他所有的残篇断简,为精神生活做出辩护。
——〔美〕苏珊·桑塔格
本雅明属于那种无法让人一目了然的思想家……这样的思想家引起我们注意只是由于他们那种对历史瞬间具有主导意义的思想向我们呈现出了令人豁然开朗的现实意义。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
即使在最黑暗的时代,我们也有权去期待一种启明(illumination)。这种启明或许并不来自理论和概念,而更多地来自一种不确定的、闪烁而又经常很微弱的光亮。这光亮源于……他们的生命和作品,它们在几乎所有的情况下都点燃着,并把光散射到他们在尘世所拥有的生命所及的全部范围。而像我们这样长期习惯了黑暗的眼睛,几乎无法告知人们,那些光到底是蜡烛的光芒还是炽烈的阳光。
——〔美〕汉娜·阿伦特
同一事物,比别人多看到一点,是思想者;能看到更多不一样,是艺术家;完全的重塑和幻想,是孩子。本雅明显然兼具了这三种身份。
——佚名读者
-
作为哲学家的尼采
几乎没有哪位哲学家像尼采那样受到广泛的阅读,也几乎没有哪位哲学家像尼采那样受到普遍的误解。当丹托的经典尼采研究在1965年首次出版时,许多人将尼采视为一位才华横溢却又难以捉摸的思想家。然而,丹托呈现了一幅极为不同的画像,他认为,尼采提供了一种系统而又融贯的哲学,这种哲学超前思考了众多界定当代哲学的问题。丹托清晰而又富有洞察力的评述,有助于将尼采正式当作一位哲学家,并进而阐明尼采作品中的精妙之处,以及他对科学哲学、语言哲学和逻辑哲学的巨大贡献。
本书自20世纪60年代出版,再版多次,作者还在后续的再版版本中以“后续文本”的形式补充了5篇论文,持续不断地补充尼采研究的最新内容,而且对那些持续污名化尼采智识声誉的误解做出了回应。这些论文还思考了尼采的特定作品(包括《人性的,太人性的》与《论道德的谱系》),以及这位作为哲学家的艺术家的形而上学和语义虚无主义。
丹托以高超的技巧与敏锐的洞察力揭示了潜藏于尼采纷繁复杂的谜团之下的重要线索,并将这些线索梳理为一种模式。
——《纽约时报书评》
-
安妮日记全集
安妮·弗兰克基金会唯一官方授权简体中文译本
唯一由《安妮日记》源语种荷兰语直译版本
作者安妮·弗兰克入选《时代》杂志“20世纪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人”
改编动画电影《安妮在哪儿》(Where Is Anne Frank)入选2021年戛纳电影 节官方评选
…… …… …… …… ……
《安妮日记》是二战期间,德籍犹太人安妮·弗兰克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1942年6月12日到1944年8月1日)。十六岁的少女安妮,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名记者和作家,却因为希特勒发动的一场邪恶的战争,于花季之龄凋于纳粹集中营。安妮把日记本作为假想的收件人,以写信的方式倾诉心声。
日记中记录了她在成长过程中与母亲 发生冲突的困惑、对战争的看法、对女性社会地位的见解、对爱情的憧憬和对人性的探索等。战争结束,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决定完成女儿的夙愿,将日记出版问世。
除日记外,本书还收录了更多罕见的故事、信件、图片资料。
-
破碎的生活
一幅20世纪德国历史的完整图景,一部折射大时代的“小人物”群像
从纳粹独裁、二战、大屠杀、冷战到柏林墙倒塌
在充斥着杀戮与死亡的剧变中,普通人如何重建破碎的生活
「内容简介」
20世纪20年代出生的“魏玛一代”德国人,经历了20世纪几乎所有重要事件:第三帝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屠杀、战后重建、冷战分裂,以及柏林墙倒塌后的统一与复苏。私人生活与历史进程罕见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当他们回顾一生的经历时,曾经的热情因看清独裁政权的真相而幻灭,有人忏悔,有人以无知和被蒙蔽作为开脱的借口,也有人声称德国人同样是受害者以博取同情。
基于七十多部自传和回忆录的一手叙述,《破碎的生活》描述了普通人视角下的20世纪德国。其中既有参与前线战争的士兵,也有在后方挨过萧条岁月的女性;有种族清洗的加害者,也有纳粹暴行的受害者。透过对德国民族身份的重新审视,本书试图回答:为何如此多人支持了希特勒的战争与纳粹的残暴,他们最终又如何与种族主义和独裁政权切割并重新拥抱人权,从军事侵略者变为欧洲的民主支柱。
「编辑推荐」
★ 一幅20世纪德国历史的完整图景,生动地展示普通民众在时代动荡中的颠沛命运。
20世纪20 年代出生的德国人,承继了德意志帝国的历史荣光,拥有幸福自由的魏玛童年,之后却经历了纳粹的统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残酷、大屠杀的罪孽、战败的离散与清算、冷战东西德的分裂,最后在人生的最后阶段迎来两德的统一。他们的一生就是20世纪世界历史的缩影,是大时代下个人命运的最佳写照。
★ 一部折射大时代的“小人物”群像,完整呈现普通人在重大历史关头的处境与选择。
本书的主角既有在前线浴血杀敌的士兵,也有在后方挨过萧条岁月的女性;有种族清洗的加害者,也有纳粹暴行的受害者。了解他们为何支持希特勒的战争与纳粹政权,又如何与种族主义和大屠殺切割,最终如何理解自己蒙受的苦难与战争的责任,进而体会普通人如何与强大的命运进行斗争并选择自己的生命道路。
★ 一个还原普通人声音的真实世相,揭示剧变下普通人重建破碎生活的日常点滴。
从一战到大萧条,从纳粹到二战,从冷战到柏林墙倒塌,20世纪的普通人的生命不仅仅是一连串重大历史事件,还有与家人共进晚餐的温馨、与同伴的游玩时光、在爵士乐声中摇摆的青春、在战争的死亡威胁下建立的温暖家庭、在冷战的紧张情势中重建的生活……这些普通人的日常,正是生命的真实面貌。
★ 史密森学会2018年最佳历史书籍,《柯克斯评论》2018年最佳非虚构类图书,《选择评论》2018年优秀学术著作。
-
1898年的夏日
1898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一年。德国《法兰克福报》的记者保罗·戈德曼,受报社指派,在这一年来到了中国,专程对中国的经济、军事、司法等进行考察。他从香港登陆,经广州、上海深入中国腹地汉口、武昌、胶州、天津、北京,采访了李鸿章、荣禄、陈季同、广东总督秘书兼厘金局局长、上海道台等晚清人物。作为外国人探访中国的历史记录,该书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读者可以通过富有现场感的“他者”视角,感受晚清帝国在艰难危局中转型的重要历史细节,进而看到清末中国社会的鲜活风貌。
这既是一本历史书,也是一本文学书,有清晰的社会风貌,也有鲜活的历史场景。通过外国记者的眼睛,普通读者可以看到1898年的风情与故事,专业读者则可以验证某些史料和细节的真实。
——著名作家 唐浩明
一个德国记者对清末官场和社会的观察,总不免带有一些西方人的偏见,但换个角度看,他的观察和分析也多有独到之处,常常是中国人自己容易忽略和熟视无睹的地方。应该承认,保罗·戈德曼的游历和采访,展示了国人未曾想到的1898年前后中国社会的一些原始样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马忠文
19世纪末德国《法兰克福时报》记者的中国之行,记录了晚清通商口岸城市社会风貌的方方面面,也给今人留下了李鸿章、张之洞、荣禄、谭钟麟、蔡钧、王存善等人物的时代剪影,为我们了解“近代中国”打开一双“异域之眼”。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戴海斌
-
1931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而德国还要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支付巨额战争赔款。1931年夏,德国的金融崩溃成为现代史上最大的经济灾难之一。它引发了全球性恐慌,拖垮了国际货币体系,导致全球经济迅速衰退并陷入了长期的萧条。
虽然英法美等国试图通过“杨格计划”“胡佛计划”减轻德国的还债负担,但利益纠缠之下的各国心怀鬼胎,两个计划均以失败告终,德国以及世界经济进一步滑向深渊。
希特勒设法成功地从危机中获利,因为他一直是对赔偿制度最直言不讳的批判者。随着金融体系的崩溃,他对外国债权人和德国政府的沆瀣一气进行无情地批判和攻击,这项举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引起选民的共鸣。希特勒就此通向权力之路。
作者托比亚斯·施特劳曼揭露了这场致命危机的根源,展示了一个债务陷阱是如何导致一个欧洲国家的金融和政治最终迅速崩溃,以及纳粹党和希特勒如何崛起的故事。
-
海德格尔、狄尔泰与历史主义的危机
本书是倪梁康、卓立主编的“历史现象学研究丛书”中的第一本,由查尔斯·巴姆巴赫著,书中对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早期的所谓“历史主义的危机”进行了解释。他将历史主义的危机简要概括为:许多德意志知识分子在1900年代对历史研究中之方法和对象的过多关注所带来的破坏性影响。他尤其强调两种影响:一是相对主义对绝对价值的解构,二是专注于过去而对当下的解构。全书分以下几章:科学主义与历史主义夹缝中的德国哲学;文德尔班的科学分类学;海因里希·李凯尔特的历史科学知识论;威廉·狄尔泰的“历史理性批判”; “时间的断裂”:青年海德格尔对历史主义的解构。
-
别人的动物园
编辑推荐
柏林墙倒塌32周年纪念之作,德亚4.7高分热评,《明镜周刊》等媒体佳评如潮。
作者亲身多年走访、实地考据东西柏林两大档案室,翔实梳理一段隐藏于动物园琐碎日常中的战后德国大历史,以新颖独特的视角,再现冷战期间东西两大阵营之间剑拔弩张的大国博弈。
笔法幽默深刻,如数盘点从二战末至冷战结束期间许多有关东西柏林动物园的精彩的奇闻逸事,把严肃的冷战时代化为一个个柏林人生动真实的日常。
精心收录23幅冷战年代东西柏林珍贵历史照片。
内容简介
20世纪60年代初,冷战进入白热化阶段,在分裂的柏林,军备竞赛却以怪诞的形式上演着,动物园就是赛场。
在动物园界,大象是威望的象征。西柏林动物园园长科略斯要求市长维利·勃兰特增加大象数量,唯有这样才能打败东柏林动物园,这事关荣誉!在这种情形下,东柏林动物园园长达特被迫“予以还击”。
自此,一场持续近30年的动物园“军备竞赛”便拉开了帷幕,亦成为德国分裂的象征。
-
东方快车谋杀案
★“侦探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传世经典《东方快车谋杀案》图像小说版
★源起一件真实的谋杀案
★英格丽•褒曼凭借电影《东方快车谋杀案》获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配角
★国际知名漫画家蔡峰绘画,德国插画家本杰明•凡•艾格尔斯巴格改编
★以精美图片再现阿加莎•克里斯蒂笔下的 “东方快车谋杀案”现场,疑点一点一点抽丝剥茧由图片叙述的方式展开
————————————
《东方快车谋杀案》图像小说版改编自“侦探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传世经典《东方快车谋杀案》,由德国插画家本杰明•凡•艾格尔斯巴格改编,中国漫画家、绘本画家蔡峰绘画,以精美图片再现阿加莎•克里斯蒂笔下“东方快车谋杀案”的现场,疑点一点一点抽丝剥茧借由图片叙述的方式展开。
《东方快车谋杀案》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代表作之一,也是阿婆深受读者喜爱的作品,被翻译成三十多种语言。
一九三七年的冬天。午夜过后,一场大雪迫使“东方快车”停了下来。往年这个时候空荡荡的豪华列车,这天却出奇地拥挤,处于满员状态,但第二天早上发现少了一名乘客。一个美国大亨死在了他的包厢里,身中十二刀,可他包厢的门是反锁着的。
大侦探波洛立即在这辆因大雪而与世隔绝的列车上进行了调查……
-
达达主义百年史
1916年2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小群艺术家、文学家和戏剧家在中立的苏黎世创办了名为“伏尔泰卡巴莱”的剧团,在那里很快上演了闻所未闻的表演。雨果·鲍尔迫使自己穿上方尖碑形状的戏装,吟唱着无意义的音节;埃米·亨宁斯扮演成预知未来的蜘蛛;理查德·许尔森贝克打着虚构的“黑人诗歌”的鼓点;特里斯坦·查拉指挥着同时发出的咆哮声中的各种杂音……达达主义诞生了,并且从苏黎世席卷了全世界。达达主义的特点在每一个地方都有所不同,因为达达主义者决定,不从达达中产生新的项目。因此,在杜尚的“现成品”、格罗茨和赫特菲尔德的摄影蒙太奇,以及布勒东的巴黎丑闻之后,达达主义很快就又过时了。但是,它的影响却一直持续到100年后的今天。
马丁·米特尔迈尔带领我们共同参与了许多达达主义式的颠覆,令我们发出一声声惊叹,并且向我们呈现了,面对越发扑朔迷离、难以一目了然的世界,一群个性迥异的艺术家如何灵活、绝望而又疯狂地作出回应,如何以独辟蹊径的理解和惊世骇俗的表现力,将艺术、文学和语言从市民文化意识形态的钳制下解放出来,直到后者被迫承认自己的苟延残喘,继而交出隐藏其中的最后几分荒诞。那样一个世界与我们今天的世界相似得让人容易混淆。
-
魏玛共和国史
☆一部纪念失败政治的历史
☆关于魏玛共和国史的权威之作
【编辑推荐】
与其分析纳粹为什么会诞生,不如检讨魏玛共和国为什么会失败。
“一战”后人们设计出来最为完美的民主制共和国,何以在短短的十余年间就宣告破产?
作为德国民主党的领导者,埃里希·艾克亲身经历了魏玛时期的政治沉浮。但他 并非当局者迷,被纳粹驱逐后,他一直在反思为之奋斗的政治体制,为何难以在德意志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该书写成虽然距今六十余年,但其中观点仍不过时。特别是作者作为魏玛共和国高层政治的亲历者,使得该书除了独到的学理分析之外,也有着较高的史料价值。
【内容简介】
魏玛共和国在德国历史上存续时间不长,但由于其居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而有了特别的意义。它的建立和解体是值得进行深刻反思的重大历史事件,它是德国人在政治体制构建过程中的一次探索和选择。
本书论述了德国历史上第一个实行议会民主制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历史,即从1918年德国“一战”失败、魏玛共和国建立,到1933年希特勒法西斯上台、魏玛共和国解体的历史。作者根据大量一手材料,深入地描述了这一时期德国在政治、外交、经济、社会等方面发生的重大事件,并评述了艾伯特、拉特瑙、施特雷泽曼、兴登堡、泽克特、格勒纳等重要人物的历史作用。
德国人既已选择了魏玛政体,为何很快抛弃了它,再次走上独裁制和战争之路?该书全面分析了魏玛共和国的成败,深度剖析了当时的国际形势,以及欧洲尤其是德国社会,清晰揭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
本书被评价为魏玛共和国史的权威之作。
【媒体评价】
论述魏玛共和国的作品已有很多,但是艾克的这部书将长久地被视作“关于这个时期历史的最好著作”。
——瑞士卢塞恩《祖国报》
由于对事件的全面认识,由于他的追求真实,也由于他的美好的文笔,这部书成了所有人——不论他是赞成还是反对共和国——的一面镜子。
——巴登·巴登《德意志评论》
-
柏林
一部柏林史,就是半部德国史。
柏林的官方历史记载是从1237年开始的,然而,实际上,柏林有人定居的历史要比这更久远。
从最初的小镇,慢慢发展成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最后成为德国首都,柏林见证了无数的历史,经历了无数的改变。就像记者和艺术评论家卡尔·舍夫勒说的:“柏林,注定了始终在变化,永远未定型。”
罗马帝国时代的选帝侯时期、普鲁士帝国时期、魏玛政权时期、希特勒统治时期,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时期,以及现在的时期。
试问世界上还有哪座城市曾在8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下8次成为首都?还有哪座城市经历过如此多的变革和危机?
德国历史学博士、德国最大的百科全书《布罗克豪斯百科全书》撰写者之一亨利·维尔纳,以“博物展示”的方式,将柏林这一千年画卷徐徐展开。
-
艺术史导论
这是一本艺术史学科导论性质的著作,也是一本艺术史学习经典指南。此书对学科内最重要的基础知识进行了清晰而不流于表面的概述,其所关注的不是包含诸多艺术家姓名和风格的艺术史,而是艺术史本身,即研究对象、媒介材料、理论方法、发展趋势等,讲述准确、精妙。
作为一门学科,艺术史最早于19 世纪在德语国家兴起,因此向来有“艺术史的母语是德语”的说法。这本经久不衰的著作由艺术史各个分支领域的顶 级德国学者分别撰写,畅销德国30余年,也是德国艺术史院系中流传广泛的专业读物。最新的德文第7版(中文首版)包含关于神经学、图像媒介,以及后现代和国际化的新艺术史等章节,关于性别研究等部分也做了较大修订。可以说,此书迎合了德语区艺术史学科巨大的改革热望,也经受住了改革的考验。因此,它理所当然地出现在诸多权威的艺术史推荐书单。
我国目前有诸多艺术史研究与教学机构,以及艺术史专业学生与跨专业学者,此书可作为一本常备的方法论手册,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艺术史学科全貌。
-
0次与10000次
伴侣那么糟糕,为什么有些人就是离不开?为什么离开了一个糟糕的伴侣,又遇到一个更糟糕的伴侣?为什么你总是一次又一次地走进同样的死胡同?虽然你也会告诫自己“下次再有类似的事,遇到类似的人,不能再这样了”,可一遇到事情,就又掉入了旧有的应对方式中。
一般来说,你能很好地掌控自己的日常生活。然而,你还是会经历一些丢失了掌控感的时刻,在类似的事情上吃亏、犯错、受伤。
你可以拥有真正保护自己的能力。
作者提出,每个人的思维和行为模式都是由内在的四部分人格决定的:内在小孩、内在审判者、应对方式、成人自我。当我们去觉察并修正自己的应对方式时,我们能看到自己内心的冲突、创伤、心结,我们可以重新理解自己难以驾驭的情绪和感受,并通过刻意练习,拥有一个更加稳定的成人自我,一个不被情绪淹没、拥有良好社会属性、能完成任务且自律、意识到自己的短板与资源的,更加智慧的自己。
同时,通过深度的觉察和修正,我们可以改写自己的人生脚本,创造全新的关系模式和行为模式,不再在积习难改的命运中打转。
※【吉塔·雅各布(博士)Gitta Jacob德国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她的著作已被翻译成十余种语言,并在世界范围内帮助建立了图式疗法】
※【每个人的内在,都有四个会影响你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的“自我”】
内在小孩:童年时期的自己,象征着记忆深处强烈的情绪、未被处理的情绪。
内在审判者:苛刻和惩罚性的审判者象征着了那些来自我们童年和青春期的有害声音,让我们觉得自己不够完美。
应对方式:为了应付情绪上的压力和一些困境,我们在童年时期采取了一些行为方式来保护自己,这些行为方式已经在我们心中根深蒂固。
成人自我:活跃、强大的成人自我能令我们活得舒适轻松,有很好的社会属性,可以灵活应对压力和挫折,也有重复感受幸福与意义的能力。
告别同样的坏感受、同样的错误、同样的创伤
从黑暗中爬出来,在阳光里站起来
觉察并修正自己的日常行为模式
从此让坏体验发生0次,好经历发生10000次
拥有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能力
※【以心理学的方式,探查我们内在的习惯性的应对方式,积极修正,为自己创造全新的人生脚本】
我们之所以会走进同样的死胡同,在类似的事情上吃亏受伤,本质上是我们的“应对方式”出了问题。
相同的“应对方式”,带来的结果是0次与10000次的区别。
通过图式疗法的深度觉察和练习,我们都可以找到独属于自己的在现实中保护自己的能力,为自己创造全新的人生脚本,拥有更加稳定的成人自我。
-
铁皮鼓
1959年《铁皮鼓》面世,标志着战后德语文学的崛起,鼓手奥斯卡从此在世界文学画廊中占有一席之地。
《铁皮鼓》是君特·格拉斯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奥斯卡生于1924年,三岁时目睹了成人世界的荒诞无聊,决定停止长高。他经历了“二战”带给波兰和德国的苦难,见证了纳粹的罪行。三十岁时,这个将现实敲入鼓声,将玻璃唱碎的人,在精神病院写下自己的生平和家族故事,他试图在其魔幻现实自传中证明,自己是充满假象、谎言和罪恶的世界中的特立独行者。
1979年,由施隆多夫执导的同名电影上映。该片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和奥斯卡外语故事片奖。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