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德国
-
时代的精神状况
在这本“小书”中,作者高屋建瓴地回顾了西方人“时代意识”的起源(时代意识并非人来就有,在雅氏的论题范围内,它是西方文化精神在近代发生转向的产物),分析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精神原则,讨论了科技进步的文化前提及其对社会形态变迁的作用,讨论了民主政治与贵族理想之间的对立。全书以实存哲学式的反思(不是那种思辨性的历史哲学的反思)作底线,描写了与西方社会现代化进程相伴随的精神文化的巨大震撼以及这种震撼留给当代西方人的困境。 -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本卷内容为《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该书是一部为那些兼有分析和反省能力的艺术家写的书,充满心理学的洞见和艺术的奥秘,同样也是“一部充满青年人的勇气和青年人的忧伤的青年之作”(尼采)。这部以散文诗体写就的杰作,熔酒神的狂醉与日神的清醒于一炉,通过“超人”查拉图斯特拉之口宣讲未来世界的启示,以振聋发聩的真知灼见和横空出世的警世恒言宣讲“超人哲学”和“权力意志”,横扫了基督教世界的精神奴役,谱写了自由主义的人性壮歌。在这部书里,尼采宣告“上帝死了”,让“超人”出世,于是近代人类思想的天空有了一道光耀千年的奇异彩虹。这是一部为所有人而不为任何人的书,是尼采最有代表性的一部著作。 -
德国哲学概观
德国哲学可以说是德意志民族对人类文明最伟大的贡献,开宗立派的哲学家薪火相传,灿若群星。 本书所讲述的就是站在今天的视野回顾和反思,德国从原初状态至今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们的思想创造过程及其成果。本书的基本结构是由上中下三编构成的;上编重点论述德国哲学特征及其历史形成;中编按历史时期概述各阶段的主要内容及其重大理论争论;下编则重点分析和讲述德国哲学的主要流派、学派及其重要代表人物,并选取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文本进行重点分析。 康德曾说,德国人的性格往往同理智的粘液质相结合,……即冷静思考,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的,同时又忍受由之而来的艰难困苦。 德国哲学体现了德意志民族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尤其表现了德意志民族寻求自身思想文化的独创性,表现他们试图在世界民族之林中谋求其民族尊严的顽强愿望和意志,也体现了德意志民族的智慧及其重视和善于理论思维的珍贵传统。所以,德国哲学就是德国民族灵魂的理论典范化。 通过对德国哲学的研究,我们不仅可以理解贯穿于德国文化中的哲学理论基础,而且将体验到振兴本民族和全人类的文明精神的关键力量,那就是不断地实现哲学思想方面的创造性超越活动。 哲人已逝,但他们的思想在看不见的时空中蔓延,在活着的心灵中生根,在文化再生产中重生。 -
浪漫派的将来之神
弗兰克是政治思想史家,以研究西方启蒙运动以后的政治思想著称,先后任教于瑞士日内瓦大学哲学系和德国图宾根大学哲学系。上世纪70年代末,他在图宾根大学作了题为Der kommende Gott(正在到来之神)的演讲一副题为“关于新神话学的系列讲座”,剖析启蒙运动以后各国思想界出现的新神话观念的政治含义及其与古希腊宗教的关系,指出以“理性精神”来标示现代精神是片面的,“神话精神”同样是现代精神的标志。这次演讲堪称20世纪后半期为数不多的著名学术讲座之一,本书即为其全部十一讲之结集。 基督教与古希腊一罗马古典传统的关系是西方思想史上的枢纽性问题。本丛编旨在积累两类文献:一,历代基督教神学要著(教父时期、中古时期、近代时期和现代时期),我们将会看到,这些论著与古希腊罗马的古典传统或多或少有这样或那样的关系;二,西方学界的基督教思想传统的现代研究成果。编译者期望这套丛编能够有助于我国学界的基督教思想史研究进入西方大传统的纵深,搞清基督教与“异教”之间复杂的思想关系。 -
德国哲学通史(全三卷)
德国哲学是西方哲学的精华,也是许多伟大哲学家的基本理论的真正思想源泉。德国哲学史,不论对哲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还是对西方整个哲学史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实践意义。20世纪以来,特别是欧盟扩大以后,德国哲学更深刻地影响法国、英国和美国等其他西方国家的思想文化,进一步显示它的特殊历史地位。 这套《德国哲学通史》(三卷本)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单独地把德国哲学的发展作为专门的研究和论述对象,作者历经30年的辗转曲折的研究历程,根据近40年来国外最新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在德国、法国、英国和美国原地,大量收集第一原始资料,深入分析及重估有重大争议的历史和理论问题,试图改变传统哲学史的某些片面看法,推陈出新,集中地系统探索德国哲学自8世纪至今1200多年的演变发展过程及其现状。 -
海德格尔与黑格尔时间思想比较研究
《海德格尔与黑格尔时间思想比较研究》立足于海德格尔与黑格尔之间的位置,对二者的时间思想以及与之相关的空间思想和历史思想作了一个现象学-解释学的比较研究。为了开辟道路而作的对黑格尔哲学史观念的解构工作构成了准备性的绪论:从经验和历史到哲学史源初发生的境域。接下来是主要部分的三章:黑格尔的这一个和海德格尔的缘域、黑格尔的点性和海德格尔的时间性、黑格尔的圆圈和海德格尔的圆环。最后,在总结和引申性的余论里探讨了时间问题和存在论、形而上学的可能性问题,展望了未来的思想或另一个开端将会如何到-来?在这个到-来中,中国思想传统也许能够给予未来思想的事情一点可能的启发? -
论教育学
《论教育学》和《系科之争》是康德的两部与教育有关的著作:前者是他在柯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的讲义,后者则是他在不同时期撰写的三篇论文的集合,内容主要是讨论大学中哲学(康德这里指广义的以理性知识本身为目的的理论研究)与实用学科(以及知识界与政府)的关系。这两部作品是我们了解康德教育思想的基本材料。 -
超善恶
我们充当冒险家的勇气,我们狡猾的和被惯坏了的好奇,我们最雅致的乔装打扮得最好、最有精神性的权力意志和征服世界的意志,垂涎三尺地神驰于和醉心于一切未来帝国。 该书是对尼采后期思想的部分追溯。它从根本上讲是对现代的批判,它批判现代观念、现代科学、现代艺术,乃至现代政治的总体,“权利意志”之说,也肇始于此。在后一种意义上说,该书是高等人的读物——这个概念比以往所认为的更具精神性、更激进。人们要经得起这一概念,则体内必须具备这种勇气,必须无畏才行…… -
哲学的后门阶梯
《哲学的后门阶梯:畅享34位哲学大师智慧的快捷键》作者威廉·魏施德的立意是要努力使哲学以及他所介绍的哲学家都更加有趣、更加平易近人,所以他采用了一种很好的意象——后门阶梯——来作为通俗解读哲学大师的“枢纽”。后门阶梯与后门相通,在西方能从后门进出的人,都会与主人非常熟悉,定然有着非常寻常的关系,所以才能够无所拘束地通行无阻。只有关系一般,主人陌生的人才郑重地从堂皇的前门拜会,这样的拜会能获取多少主人的真实信息呢? 《哲学的后门阶梯:畅享34位哲学大师智慧的快捷键》介绍的34位哲学家,从泰勒斯到维特根斯坦,每个人都用一句语词作为小标题,画龙点睛,生动有趣。皆能就其精采解如苏格拉底是“打破砂锅问到底”,笛卡尔是“戴着面具的哲学家”,克尔凯郭尔成为“上帝的间谍”,叔本华有着“邪恶的眼神”等。 事实上,每一位哲学家都有他的根本关怀,就是要表达自己所体认的“真实”。所用的名词难免不同,从理性、唯心、唯物、世界精神,到原子、单子、上帝等,目的都是要展现那藏在变化现象背后的真实。只要确实把握这些核心概念,理清其来龙去脉,对西方哲学就可以登堂入室了。 大学的通识教育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互动与协调。真要做到这一步,就非靠哲学不可。以哲学为基础,再去进行各门知识的建构,这在西方学术史上已经形成可信的模式了。《哲学的后门阶梯:畅享34位哲学大师智慧的快捷键》提供的捷径是不可错过的。 -
德国古典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主要内容包括:路德与宗教改革的影响、莱布尼兹一沃尔夫的哲学遗产、莱辛、赫尔德与德国的启蒙运动、歌德和席勒:德国文学艺术的杰出代表、牛顿、休谟和英国文化的渗透、斯宾诺莎主义的入侵、卢梭与法国革命的多棱镜等。 -
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
《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内容简介:费希特的这部作品是他从1807年12月13日至1808年3月20日在柏林所作的十四次演讲,发表于1808年5月中旬,由于它在德意志民族的解放和复兴中发挥了十分卓越的作用,早已被大家认为是一部世界名著而载入史册。不过,对于它的包罗宏富的内容,却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人们当中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对于它的基本观点的评价也就往往很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所以,我们想在这个中文版问世的时候,按照自己的初步理解和研究结果,扼要地向我国读者谈这样三个问题:首先,从当时欧洲政局的急剧变化和费希特哲学的现实使命来看,这部著作是如何形成的?其次,它究竟包含着哪些基本观点?它们是如何表述出来的?它们在什么限度内是正确的?以及最后它的历史命运如何?我们应该怎样评价它? -
苏菲的词典
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意外地发现了一封写给自己的信,上面写着:“你是谁?”这句话从此改变了她的世界。在某个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从苏格拉底到康德,从马克思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哲学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这就是曾经风靡世界的超级畅销哲学奇书《苏菲的词典》。而这本《苏菲的词典》则既可作为《苏菲的世界》一书的辅助性读物,也可作为一本独立介绍和阐述重要哲学概念和哲学史的小型参考书。该书条目并不刻意追求对相应哲学家思想体系全面而专业化的介绍,而是着力用通俗的语言来激活他们某些闪光的思想和有趣的事件。 -
政治的概念
本书共收入影响深远的论著6篇,另有3篇附录共计9篇论著,6篇论著按出版年代先后顺序排列分别为“政治的神学”、“罗马天主教与政治形式”、“政治的概念”、“合法性与正当性”、“游击队理论”、“政治的神学续篇”。本书的出版为国内学界提供了研究施米特的政治法学,进入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纵深并对其审慎思索的机会。 -
黑格尔与现代人的自由
黑格尔极权主义——至少是保守主义——的形象由来已久。多梅尼克•洛苏尔多在本书中却有力地表明,黑格尔展示了现代自由诸多复杂而独特的维度,只有理解了它们,才能全面而深入地理解现代人的自由。 “个体自由”是现代自由的一个基本规定。但是,单纯的个体自由原则实际上是对“丛林法则”的承认,在此原则之下,社会演化的结果只会是两极分化和大规模的贫困。这种情况危及到个体自由概念本身,如果这里的个体是指所有个体,指每一个个体的话。我们不要忘记,“个体平等”也是现代自由的一个基本规定,普遍的人的概念正是黑格尔一再赞颂的现代的伟大历史性成就。 现代社会是一个大规模异质人群聚居的社会,是一个复杂社会。黑格尔所反思的正是这个复杂的社会:如何让所有的社会阶层,如何让每一个人的自由都能够得到现实的实现?自由概念与平等概念之间有着怎样微妙的张力? 本书将证明,黑格尔的理论恰恰是现代人的自由的真正坚定的捍卫者。 赞语 多梅尼克•洛苏尔多是当代最了不起的黑格尔研究权威之一,他的这部著作必须被知晓于世界。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 Jameson) 目录: 中译者序言 英译者注 黑格尔原始资料缩略语 意大利文版序言 第一编 一个自由主义的、隐秘的黑格尔? 第一章 探寻“本真的”黑格尔 1. 审查与自我审查 2. 语言上的自我审查和理论上的妥协 3. 私人的维度和哲学的维度 4. 黑格尔……一个共济会员? 5. 秘传的历史和公开的历史 6. 哲学上的证据和政治上的“事实” 7. 一个诠释性的“误解”还是一个真实的矛盾? 第二章 法哲学:转折点还是延续 1. 理性和现实 2. 君主的权力 3. 一个转折、两个转折、还是根本没有任何转折? 第二编 黑格尔、马克思和自由主义传统 第三章 契约论与现代国家 1. 反契约论=反自由主义? 2. 契约论与自然法学说 3. 自由主义的反契约论 4. 对自然的歌颂和反动意识形态 5. 黑格尔与封建的、原始资本主义的契约论 6. 契约论与现代社会 第四章 保守派还是自由主义者?一个虚假的两难选择 1. 鲍比奥的两难选择 2. 权威和自由 3. 国家和个体 4. 反抗权 5. 极端需要的权利和个体的权利 6. 形式自由和实质自由 7. 解释的范畴和意识形态的预设 第五章 黑格尔和自由主义传统:对历史的两种对立的解释 1. 黑格尔和革命 2. 革命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 3. 自由主义传统中的革命 4. 贵族和平民 5. 君主制和共和制 6. 对权贵的压制和向自由的进发 7. 反英和亲英 8. 黑格尔、英国和自由主义传统 9. 平等和自由 第六章 知识分子、财产和社会问题 1. 理论的范畴和直接的政治选择 2. 个体和制度 3. 制度和社会问题 4. 劳动和闲适 5. 知识分子和有产者 6. 财产和政治代表 7. 知识分子和技工 8. 一个实用主义的、平民化的黑格尔? 9. 社会问题和工业社会 第三编 现代性的合法性和矛盾 第七章 法权、暴力和不法 1. 战争与所有权:黑格尔和洛克 2. 从必需的权利到极端需要的权利 3. 现代经济发展的矛盾 4. 不法与自卫:洛克、费希特和黑格尔 5. “否定判断”、“否定无限判断”和“造反” 6. 不法、旧制度和现代性 7. 快要饿死的人和奴隶 8. 必需的权利、反抗权、不法 9. 法与道德和极端需要的冲突 10. 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 第八章 “市场”和“闲暇”:卢梭、黑格尔与自由主义传统 1. 古代在法国和德国的形象 2. 愤世嫉俗者、僧侣、教友派、再洗礼教徒和无裤党 3. 卢梭、“穷人的怨恨”和雅各宾主义 4. 卢梭和黑格尔那里的政治学与经济学 5. 社会问题和税收 6. 国家、契约和股份公司 7. 基督教、人权和公民共同体 8. 自由主义传统和卢梭与黑格尔的批评 9. 对个体的捍卫和对自由主义的批评 第九章 学校教育、劳动分工和现代人的自由 1. 学校教育、国家和法国大革命 2. 义务教育和良知的自由 3. 学校教育、国家、教会和家庭 4. 儿童的权利 5. 学校教育、稳固和社会的流动性 6. 职业和劳动分工 7. 劳动分工和现代性的平庸:谢林、叔本华和尼采 第十章 道德张力和政治优先性 1. 现代世界和道德英雄的缺失 2. 道德-宗教规则中的不确定性和自恋 3. 现代世界和对道德领域的限制 4. 黑格尔和康德 5. 黑格尔、施莱尔马赫和自由主义传统 6. 黑格尔、伯克和新亚里士多德派保守主义 7. 黑格尔、亚里士多德和对唯我论式逃避的拒斥 8. 法国大革命和对伦理实体的赞美 9. 道德、伦理实体和现代自由 10. 黑格尔的伦理模式和当代的现实 第十一章 现代的合法性和现实的合理性 1. “古今之争”,……以及德国古典时期的古今之争 2. 对现代性的拒斥、对英雄的崇拜和反对黑格尔的争论 3. 康德、克莱斯特、叔本华和尼采 4. 现代性和自由主义传统的不安 5. 平庸、国家主义和现代的标准化 6. 现实的合理性和对现代性的批评 第四编 西方世界、自由主义和对黑格尔思想的解释 第十二章 第二次三十年战争与对德国的“哲学讨伐” 1. 德国人、“哥特人”、“匈奴人”和“汪达尔人” 2. 极度的西方净化 3. 对自由主义的西方世界的改造 4. 一个想象的西方世界、一个想象的德国 5. 黑格尔面对西方裁判所 6. 伊尔廷和对黑格尔自由主义的平反 7. 卢卡奇和国家定式的负担 第十三章 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法国大革命与德国古典哲学 1. 普遍性(Allgemeinheit)和平等(Égalité) 2. 德国保守主义的英国起源 3. 有所选择的亲英 4. 追溯社会达尔文主义和法西斯意识形态的起源 5. 超越国家定式 6. 伯克和欧洲自由主义的历史 7. 伯克思想学派和德国古典哲学 8. 黑格尔和法国大革命的遗产 9. 自由的冲突 参考文献 索引 -
死·永生·上帝
现代人已经不再相信永生,不再相信一种永生对死的克服。但无论在何处,只要死本身没有以一种直接形式而被给予,只要死之邻近仅仅是作为一种偶尔浮现出来的、合乎判断的知识而被给予,那么,在那里,关于在永生中克服死的理念必然会渐趋淡薄。现代人不看重永生,这主要是因为,它根本上否定死之核心和本质。 -
哲学与真理
尼采的部分笔记。语录体。 -
存在与时间
《存在与时间》是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的代表著作,1926年写就,翌年出版。它也是本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不仅影响了此后多种重要哲学流派和重要哲学家,而且在文学批评、社会学、神学、心理学、政治学、法学等多种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
系于孤独之途
《系于孤独之途:海德格尔诗意归家集》内容为:海德格尔是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被誉为当代最有创见的思想家、最杰出的本体论学者、技术社会的批判者。在海德格尔看来,人一直寓居于世界,被持续地“抛人”这个世界里,并无可避免地在走向死亡。海德格尔展示了隐藏在日常生活背后的问题——存在对一个人来说意味着什么?或者更准确地说,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可以说,海德格尔一直先知似的来帮助人们回到对存在的思索及其救赎结果上来,并诱导危机中的人们去反思、去用诗的态度生活。 -
莱布尼茨与克拉克论战书信集
《莱布尼茨与克拉克战书信集》在哲学史和科学史上都是一部有重要意义的作品。莱布尼茨是十七世纪末至十八世纪初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伟大的科学家,而克拉克则是牛顿的朋友和拥护者。这一论战实际上是莱布尼茨和牛顿派之间有关世界的一些根本观点,特别是关于空间和时间的本性的观点的争论。莱布尼茨虽然是站在唯心主义的立场上,但他对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的批判,不论对哲学家或物理学的发展都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的。本书对哲学史和科学史的研究者,特别对有志于探索时空观念的发展史的人是必读的历史文献,对一般学习西方哲学史和科学史的学生也是重要的读物。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