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德国
-
帝国精锐
本书对二战时包括山地兵、空军夜间战斗机部队在内的几只德军特殊部队的组建,编制及战史进行了具体而平实的叙述。本书图文并茂,许多资料为大陆读者首次见到。 二战德国山地步兵专辑 ——德国山地步兵战史 山地步兵的编造和作战装备 山地步兵的后勤和支援 德国山地步兵的登山和滑雪训练 德国山地步兵的服装 鹰啸欧罗巴 ——赫尔曼•戈林伞兵装甲师(军)简史 德国国防军 ——独立第667突击炮兵旅战史 王牌中的王牌 ——德国国防军第501重型坦克营小传 羽化的战神 ——德军第101重坦克营代营长魏特慢之死 犀牛坦克歼击营 ——88炮与IV号坦克的联姻——sdkfz 164 帝国夜莺 ——德国空军夜间战斗机部队简史 -
宗教改革与德国近代化的道路
《宗教改革与德国近代化的道路》内容简介:在德国历史上,几乎没有什么事件比宗教改革更加引人注目了。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在维腾贝格的卡斯特教堂墙上贴出反对销售赎罪券的《九十五条论纲》,迅速演变成为一场波澜壮阔的宗教改革运动。整个德国都在传抄路德的论纲,成千上万的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小贵族和人文主义者联合了起来,高举神圣的《福音书》,他们或写信、或游行、或翻印路德的文章,从四面八方赶来声援路德这位敢于公开谴责罗马教廷的英勇僧侣。然而,宗教改革之所以重要,不只是因为它以不同寻常的方式反对了德国民众所憎恨的外国势力和罗马教廷,更为重要的是,它是普通人自下而上发动的一场反对封建主义的运动。正因为这样,恩格斯称宗教改革和德国农民战争为欧洲“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次大决战”;德国历史学家马克斯•施泰因梅茨断言它是“1918年11月革命之前德国人民最重要的革命的群众运动”;而另一个德国学者彼得•布瑞克则称它为“普通人的大革命”。 -
中国的建筑与景观
《中国的建筑与景观》即为其中一本,收录了288幅摄影作品。内容涉及中国直隶、山东、广东、广西、浙江、福建等12个省,记录了二十世纪初中国各地的建筑、风景、文化及日常生活。有中文、英文对照作解。为研究中国建筑提供了大量宝贵资料。 -
碧海群狼(上下册)
《碧海群狼:二战德国U艇全史(上下册)》对二战期间德国海军潜艇破交作战、各型潜艇技术性能、潜艇装备、艇员训练生活进行了细致翔实的介绍。或许《碧海群狼:二战德国U艇全史》百万字可能都无法真正全面描述这场浩大的战役,但是希望至少能向读者朋友展示这场战役的全景,能够让读者朋友对这场海上破交保交的作战的整个过程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这也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在撰写、编著、出版《碧海群狼:二战德国U艇全史》过程中,得到了很多朋友的热心帮助,李钢先生、董昱杰先生、刘扬先生、查攸吟先生、孙存之先生、陈进先生、方懿先生、朱悦先生、马文俊先生等提出了很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提供了大量的参考资料;王大伟先生认真仔细地翻译了大量德文资料;著名的二战德国潜艇专业网站“德国潜艇战”(http://uboats.51.net)、第二次世界大战专业网站“战争的艺术”(www.chinesewwii.net)及其所属的“二战论坛”(bbs.chinesewwii.net)的众多同好都给予了热忱而无私的帮助。当然,《碧海群狼:二战德国U艇全史》肯定还存在着一些错误,不足和疏漏也在所难免,请各位专家予以指正。出版《碧海群狼:二战德国U艇全史》的意义在于告慰那些在60多年前,为了全人类的自由与未来而浴血战斗的人们,那些在大西洋的狂风恶浪中与德国潜艇生死相搏的勇士,那些在后方为了大西洋上的胜利夜以继日努力工作的人们,无论他们是男是女,是年老还是年轻,是穿军装还是不穿军装。当然,在大量的资料中,我们也能发现,德国潜艇部队的官兵,如果抛开意识形态的对错是非,作为军人,他们同样忠实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U艇艇员的伤亡率是整个战争中任何国家任何兵种中最高的。特别是在战争后期,在盟军已经掌握了巨大反潜优势的情况下,每一次出航简直就是自杀,U艇艇员依然以高昂的士气驾艇出航,正如英国历史学家罗斯基尔在《海上战争》一书中所说:“无论人们如何看待U艇艇员,在任何时候,U艇艇员的军心和士气几乎没有动摇过,更不用说崩溃了。”对于他们,以往很少有文章或书籍描述,即便有也是带着贬义地把他们看作是魔鬼与纳粹的炮灰走卒。或许对他们而言,这场战争的悲剧色彩比对其他人更为凝重。 -
德国特工全传
《德国特工全传(图文本)》内容简介:她,总是不甘于沉寂…… 恩尼格玛密码机是战时德国的密码王牌,它一度另盟军焦头烂额,好莱坞大片《猎杀U-517》以它为原型拍摄,它的奥秘何在?盟军与德国围绕它进行的终极无间道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谍海女王”玛塔·哈丽集美貌、智慧于一身,是美女间谍的最佳代言人,为什么她死后被收藏在博物馆中的头颅却不翼而飞? 死人还能说话吗?二战盟军给出的答案是能。盟军顺利攻克西西里岛还得归功于死人间谍马丁上校,这一次德国间谍为什么看走了眼? 在二战激烈的东线战场,德国人没有攻克苏联,却请了个苏联间谍当自己的间谍学校校长,且看德国这次如何自摆乌龙。 -
希特勒的女明星
《希特勒的女明星:纳粹电影中的明星身份和女性特质》通过对这三位女影星在纳粹电影中所表现的女性矛盾形象的深人剖析,展现了当时的女明星们如何应对当代女性面临的性别冲突,并就国家社会主义和消费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纳粹政府试图将明星和电影列人其宣传工具的操作手段,进行了有趣的阐述。 克里斯蒂娜·泽德尔鲍姆、莉莲·哈维和莎拉·莱安德,戈培尔“娱乐产业”中的“完美化身”,银幕上璀璨的明星。她们既受制于纳粹政府强硬的宣传控制,又被控于市场自由经济本质的欲望。 -
被遗忘的一代
“你应该高兴啊,你竟然在‘二战’中活了下来呢!”人们这么安慰他们。“是啊,其他人比我们还惨啊。” 他们曾是经历战争的小孩,现在已是双鬓斑白的老人。亲历炸弹轰炸、追捕与逃亡,目睹父辈战死沙场的遭遇也许不会再有人提起,他们的余生将一直沉默,所经历的一切将永远被遗忘,直到他们遇到萨宾娜•伯德女士。 现在,回忆之门缓缓打开,年幼时期的那些战争经历回涌而来,夹杂着恐惧不安的心情和不被理解的种种遭遇。一个长久以来人们不愿触及的话题,是时候展开讨论了: “二战”不仅对其他国家造成了深重的苦难,也给战争的发动者带来了无法抹去的痛苦——战争中出生的那一代人,不约而同地对自身遭遇保持了缄默,但战争所造成的心灵创伤却无情地影响了他们的一生…… -
鐵血與音符
為何這個創造出音樂、文學、和科學奇蹟的民族, 卻在每個世紀都發動侵略戰爭? 理性與瘋狂,殘暴且浪漫—— 理性、精準、一絲不苟、條理分明——這是多數世人對德國的印象。 這個民族孕育了無數譜寫出動人旋律的音樂家、開創思想新局的哲學家,也是十八世紀歐洲浪漫主義藝術的起源地。但是,這個國家卻也是挑起兩次世界大戰、侵略鄰國、意圖滅絕猶太人的民族。鐵血宰相俾斯麥曾說:「音樂總是喚起我心中兩種截然不同的渴望,一是戰爭,另一則是田園般的寧靜。」這句話正是德意志民族靈魂的寫照——浪漫與殘暴並存。德意志民族的性格為何如此分裂? 為何德國人在高度理性的同時,卻又在戰時集體陷入泯滅人性的瘋狂? 本書作者埃米爾∙路德維希為德裔猶太人,年輕時遷居瑞士,他曾在一九三六年於美國巡迴演說時警告世人,德國將再發動二次世界大戰,而當時由希特勒領導的納粹黨才剛於一九三三年的德國大選中獲選執政。路德維希早年曾因大力抨擊日益壯大的納粹黨而遭鎖定,並遭納粹以專著《埃米爾·路德維希事件》對其進行人身攻擊。納粹黨坐大後,路德維希擔心遭到不測,於一九四○年遷居美國,並在美國疾呼正視德國問題的重要性。 精闢剖析德意志民族性格的矛盾—— 在本書中,德裔的埃米爾∙路德維希以其親身且直接的體驗,從德國歷史起源和文化底蘊切入,精闢剖析包含日耳曼人和普魯士人的「德國人」獨特民族性格,分析當時德國人的傲慢與自負從何而來,以及他們對階級、地位、組織、服從的病態著迷,徹底解析這個民族的靈魂為何如此衝突,如此矛盾。 本書原於一九四三年於紐約出版,時值二次世界大戰戰火高峰,路德維希在書中已預言德國必將戰敗,他建議盟軍應及早認識德國人的民族獨特性格,並從中擬訂「教育」戰後德國人的方式,避免日後世界戰事重演。全書觀點獨特,分析精闢直接,是一部從內部角度徹底瞭解德意志民族性格的時代之作。 -
329天
一段成功历史背后的如实记录 《329天》是德国统一外部问题谈判负责人霍斯特•特尔切克的私人日记,这是一本富有个人色彩的工作日志,记述了从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开放至1990年10月3日德国统一的329天。 从本书中可以看到,二战后西方大国——美国、英国、法国、苏联和波兰,以及正在消除隔阂而朝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迈进的欧共体在德国统一进程中的相互关系。 从本书中可以看到,各国政要在这一历史事件中的个人作用和他们的个人特色。 如果政治是正在形成的历史,而历史是已经流逝的政治,那么本书可以说是关于德国统一这一世界历史事件的独一无二的文献。 -
士兵系列004:士兵
《士兵系列004:士兵•一个德国士兵的二战回忆录(1936-1949)》内容简介:克纳佩是一名德国国防军士兵,一级铁十字勋章获得者,从前期在捷克斯洛伐克、法国的所向披靡到后期的节节败退直到柏林,他亲历了德军的几乎整个二战过程,之后他被苏军俘虏,度过了将近5年的俘虏生活。 在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法国、苏联时,克纳佩作为炮兵参加了战斗,而在战争后期侵略意大利和防守柏林时则是担任参谋职务,在德国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时,他对纳粹政府的决定开始产生怀疑,在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侵略苏联时,他更是感到困惑,但他还是坚定地执行了自己的任务,他坚信,这场战争的主要目的是纠正1919年《凡尔赛条约》强加在德国身上的不公正条款,直到1945年被苏军俘虏后,他才幡然悔悟,意识到自己原来只是纳粹德国的工具而已。 书中对战争的场面进行了重点的描写,另外作者花了同样多的笔墨反映了当时大部分德国军人对战争的态度和思考,与我们的想象不同的是,在他们的意识里,他们并不是为了纳粹而战,他们常常只是单纯的爱国者,而拿起武器的目的是为了自己的祖国,因此,书中对德国的军国主义教育也有详细的介绍,揭示德国人受欺骗和蒙蔽的过程。 海报: -
我父亲的祖国
本书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个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揭示了一个参与谋杀希特勒事件的安全部门情报军官的思想历程。对于那些对德国文化感兴趣,对于那些想了解两次世界大战对德国家庭造成的冲击,对于那些想知道普通德国人到底是怎样看待和对待犹太人,对于那些想近距离感性认识一般德国人思想情感的读者,本书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机会。 本书出版后连续六个朋雄踞德国新书最畅销书榜首。作者维比克·布吕安——主人公的女儿,通过对家族资料的搜寻,阅读和整理,生动地描述和再现了一个世袭商业家庭在第一次世界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波三折的命运,以及她情感上,政治上同自己家族激烈的交锋。她娓娓的叙述方式让遭受同样命运的德国的胞们深受感动。 目录 序 第一章典型的德国家族 第二章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三章年轻的骑兵军官 第四章战败的德国 第五章从军人到商人 第六章热恋中的年轻人 第七章婚姻--家族延续的纽带 第八章二十年代的德国与克拉姆洛特家族 第九章纳粹上台 第十章德国一步步走向新的战争 第十一章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十二章战争洗礼中的克拉姆洛特家族 第十三章恐慌!德国 第十四章暗杀失败 后记 谢辞 -
融入欧洲
德国人顽强地从两次世界大战的阴影中走出来。在1990年,冷战结束时,东西德终于完成统一,同时德国人也因为其外交上维护和平的策略,逐渐赢得世人尊重与信任。本书作者通过分析特定时间段内的社会趋势,政治取向,社会成员的政治态度以及政治人物立场之间的互动作用,对德国从分裂到统一的原因及其如何融入欧洲进行了详尽剖析。 -
德国
《德国从统一到分裂再到统一》主要内容包括:德国是当今颇具影响力的世界大国,也是欧洲的核心国家之一。在历史上,德国不仅数次称雄欧洲,争霸世界,给欧洲和世界造成重大灾难,而且也产生过众多享誉世界的哲学泰斗、文学巨匠、艺术奇才与科学巨擘,给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它几度兴衰、崛起的历史也因此特别令人感兴趣,值得借鉴。 德国历史的发展,可谓几度兴衰。她走过的是一条分裂、统一、崛起——冒险、失败——再分裂、再统一、再崛起的曲折发展道路。她经历了中世纪的强盛、近代的骄傲、今日的重新崛起和辉煌,也遭受过分裂的羸弱、饱受战败后欺凌的痛苦。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通过对德国历史的学习,我们或许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
历史的用途与滥用
《历史的用途与滥用》是德国思想家尼采于1874年出版的一部重要作品,被认为与尼采早期的另一部杰出作品《悲剧的诞生》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尼采在《历史的用途与滥用》中所要探究的是关于历史对于人生、社会的正反作用。尼采认为,历史对于个人或民族是必要的;但是,一旦“历史感”到了一定的程度,这种历史感就会伤害并最终毁掉一个人、民族甚或文化体系的生命。因此,必须确定“回忆”的限度,使历史最好地服务于生活。《历史的用途与滥用》具有十分典型的尼采式的文风:热烈、有力,痛快淋漓的批判,看似偏激的措辞,读来却给人以一种振奋感。 -
在上苍的阴影下
《在上苍的阴影下:一个德国人眼中的汤若望》内容简介:他曾与帝国同行,却被中国人遗忘,热情、睿智、科学、忠诚、仁爱,一个被称为汤之"若望"的德国人。 -
罪惡的代價
德國人通過悔罪的極度痛苦、對於上帝的慈悲保證,獲得巨大且深刻的領悟。 廣島事件卻讓日本人覺得他們是戰爭的主要受害者,彷彿除了原子彈轟炸以外,沒有其他戰爭似的。 為什麼日本與德國人對戰爭觀點和集體記憶,竟有如此大的差距? 「我想寫的是有關日本人的戰爭記憶,同時這引導我到相關的主題──現代日本國家主義。天皇崇拜者、歷史修正主義者、探索日本人獨特本質的浪漫主義者等,各種人士的著作,令我著迷。……自從十九世紀後期,日本經常把德國視為模範。奇怪的是,多數在戰前吸引日本的德國的東西──普魯士獨裁主義、浪漫式民族主義、假科學種族主義──這些很明顯在德國早已過時,卻仍繼續在日本徘徊不去。為什麼?由於這個問題一直纏繞心頭,決定擴大我原先的構想,而寫些有關德國與日本對戰爭的記憶。──伊恩.布魯瑪」 德國人的記憶彷彿是巨大的舌頭,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找出那顆疼痛的牙齒。日本人卻認為:德國全神貫注於過去的罪惡,並願意向從前的受害者道歉,這樣一定會導致喪失自己的身分。 二戰結束後,德國誠心悔罪,日本死不認錯,為何有如此大的差異?兩個國家對大戰的看法為何存在鴻溝?彼此的集體記憶為何截然不同?是文化差異或政治不同嗎?又或是根植於潘乃德指出的:日本是儒教「恥文化」,德國則是基督教「罪文化」?作者走訪二戰的代表性城市:奧斯威茲、廣島和南京,並從軍事審判、教科書、紀念碑等各方面廣泛觸及而深入探討,引導讀者從各種立場和角度,來理解這兩個民族在戰後面對自己歷史罪行的態度。 ◆每逢戰爭紀念日,都伴隨有慰安婦、參拜靖國神社等相關爭議報導出現,日本不願認錯的態度也令人好奇於他們的思考模式,本書試圖從德日兩國戰後的態度比較,對此問題提供解答。 -
第三帝国崛起
《第三帝国崛起》:《凡尔赛条约》在德国人心中种下了仇恨的种子,随后在纳粹的培育下生根发芽,它人连锁反应是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上帝已经死了,恶魔横空如世!战争是骗局还是豪赌?战争狂人希特勒的作战大计早在一九二五年就已存在,究竟出自谁手?“长刀之夜”纳粹党内部的血腥清洗!向菜茵兰开进!希特勒为什么会提心吊胆?慕尼黑乌云弥漫,谁是强权下的战栗者? -
战史系列·德国海军的崛起
《德国海军的崛起:走向海上霸权》对德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的崛起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新的诠释。 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对于德意志帝国海军的历史记述主要集中在1898-1918年奉行世界强权政策这段时期,尤其是着重于研究海军上将提尔皮茨在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口号下领导的海军发展,几乎没有对19世纪90年代之前海军在人事、政策、以及相关工业方面的努力有所介绍。讽刺的是,历史学家甚至在评论提尔皮茨从1897年开始领导帝国海军办公室(Imperial Navy Office)后的功绩时,也趋向接受提尔皮茨的个人说法:在他掌权之前,鲜有大事发生。 然而在德国连续通过几个海军法案之前,对这段时期的叙述得回溯到1848-49年法兰克福议会时期,那时尝试组建一支德意志海军以失败告终,然而却集中体现了早期德意志民族主义者对拥有一支强大舰队的渴望。《德国海军的崛起:走向海上霸权》正是介绍了作为奠定“世界政策”基础的提尔皮茨时代之前一整段历史。 这本《德国海军的崛起:走向海上霸权》认为,德国海上力量的发展壮大无法脱离其广泛的大背景,即19世纪德国的历史演变进程。这是一段全面的经营史、制度史和政治史。这本书记述了德国海军起伏不定的命运:于1848年-1849年期间参加的德国和丹麦的战争,又分别于1864年、1866年和1870年参与奥托·冯·俾斯麦发动的德国统一战争,以及于1884年在非洲和太平洋地区建立德国殖民地后,为战争外交所不断卷入的各项舰炮纷争。 -
德国天才1
歌德说:“每当想到德意志民族,我常感到痛苦,这个民族的个体都如此值得称颂,但作为整体却如此令人神伤。” 自18世纪中叶,德国日渐由一个文化贫瘠的西方国家转变为举足轻重的文化强国,甚至比当时的欧美诸国更具创造性和影响力。她的艺术家、文学家、哲学家、科学家和工程师灿若辰星,将其科学文化推向了难以想象的高度。然而,20世纪希特勒和第三帝国的统治使天才锐减,折断了这一进程。“二战”后,德国重整旗鼓,跻身发达国家前列,但其光辉历史至今仍被纳粹罪行的阴霾所笼罩。 《德国天才》力图纠正世界对德国的陈旧观念。它是一封“写给日耳曼知识分长达850页的情书”,更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在这部兼容并包的文化与思想史中,彼得•沃森拨云见日,追溯历史真相,探索德国天才的起源。他不断追问德国的科学文化为何能蓬勃发展,又如何塑造了人们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它如何持续影响着我们的世界…… 18世纪中期德意志的命运大转折不是源于普鲁士的崛起及其由它完成的德国统一,而是德意志大学的兴起。新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塑造了德意志与众不同的知识分子,引发了阅读革命。温克尔曼、莱辛、康德、费希特、歌德、贝多芬、莫扎特、克劳塞维茨、高斯、洪堡、门斯等天才人物陆续登上历史舞台,由此促成欧洲历史上的第三次文艺复兴,也为即将到来的工业革命做好了准备。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