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德国
-
在绿荫天使的羽翼下
柏林,普鲁士精心打造的国都,德意志帝国腾飞的中枢,一个哲学之国的大脑和心灵,在“二战”中化为废墟,在“冷战”中被割裂,使“柏林墙”成为柏林人生离死别的记忆。 今天的柏林已从灰烬中重生,再次成为经济大国之都,欧洲绿地面积最大的环保“绿肺”、汇聚奇幻建筑设计之城,将惨痛往昔化为独具活力的创意源泉和旅游资源。 让我们通过这本书,一起分享它曾经辉煌的文化、它的高傲、挣扎和绝望以及它在重生中迸发的激情。 “因为时间与财力限制,国人往往不得已参加“欧洲十几国十几日游”的旅行团,上车睡觉,下车拍照,但总有更富好奇心的旅客,可以从这本书中看到匆匆游览过的景观背后的故事,成为开启下一次旅行的钥匙;也有一些勇于独行的探索者,可以从中获得详尽可靠的出行参考与在地历史文化准备。” ——郑实 -
德国史纲
德意志是一个变化频繁的国家。翻开德国史籍,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 幅变幻莫测的景象:边界在变,国旗在变,首都在变,头衔在变,语言在变, 就连国名也变个不停。同一部德国史,对这个国家的形像的描绘,前面篇章 与后面篇章迥然相异。它时而如温驯的绵羊任人宰割,时而如咆哮的雄狮显 威于世界,真是反复无常,迷离混沌。尼采写道:“德国人的灵魂深处埋藏 着许多曲折环绕的通道,它们之间互相连接着,那儿有洞穴、躲藏处和地牢, 它的杂乱无章使它更加迷人和神秘;德国人是熟悉这些混乱的通道的”。经 过几代人的探索与开掘,德意志终于从这“混乱的通道”里走了出来,发展 成为举世瞩目的中欧强国。 -
无法回答的问题
阿尔伯特施佩尔是整个纳粹高层最难以捉摸的人物。他是第三帝国的首席建筑师、希特勒的宠臣、最亲密的伙伴施佩尔设计了帝国新总理府,发明了“灯光大会堂”,1942年他被任命为装备部部长但是。施佩尔本人却一直声明他是“不懂政治”的,他痛恨对犹太人的迫害,当希特勒下令毁灭柏林等德国城市的时候,他拒绝执行他的命令尽管如此,他仍然站在了纽伦堡的被告席上。 施佩尔生前身后留下了太多的谜团,他的经历、他的性格、他的思想,他和希特勒的交往和决裂使他成了所有研究第三帝国史的专家学者最关注的人物。本书的作者Joactlim Fest,是德国著名的第三帝国史专家,他于1973年撰写的希特勒传记是迄今为止史料最全面、最翔实、最权威的传记,Joachh Fest从1966-1981年一直帮助施佩尔整,理个人回忆录,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以及施佩尔个人的要求,在最后出版的回忆录中他有意回避了一些话题。 -
抽象与移情
沃林格的这部早期著作是从情致的反命题出发的,抽象与移情的对峙构成了全书的结构,全书的论点和框架均由这个对峙而来。抽象是一个至上的艺术律令,沃林格首先是单纯作为移情的对立面而否定性地去界定这个概念的。至于移情这个概念,沃林格则是从立普斯的美学中吸收而来的,但他与立普斯不同 ,他不认为移情是我们面对对象的审美态度以之为前提条件并始终以其为特征的普遍原则,他更多地是把移情描述为这样一种审美态度,这种审美态度仅仅适用于古希腊罗马时期、文艺复兴时期,以及一切以之为传统的艺术作品和面对这种艺术作品的观赏者的态度,因而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断,这种极具人性意味的向自然的移情并不是天生自在的,而是一种历史的产物,而且,尤其是由艺术所催发出的东西。 ◎通过本书,读者可以触及到一个纲领性的核心,这不仅是艺术学和美学方面的核心,而且也是艺术史和艺术批评方面的核心。 ◎出版之后短短十几年内,该书不断得到重新再版和修订,这本著作成了表现主义时代最杰出的艺术学文献。 金城出版社同系列作品还有: 《席勒美学信简》http://book.douban.com/subject/5333436/ 《弗洛伊德论美》http://book.douban.com/subject/5387860/ 《文明的忧思》http://book.douban.com/subject/5407815/ -
另眼相看:晚清德语文献中的上海
同光时期,德国的外交官、学者、新闻记者、作家、医生、商人、甚至家庭妇女,形形色色的人物纷至沓来,一直到1911年大清朝垮台,这些人留下了两百五十余种独立成书的游记。本书精选其中十二篇翻译成中文。 上海城市建设的变迁、城市生活(包括上海市民和外国侨民)的面貌、国际贸易的状况、上海官员的面相和思想、在沪的传教士工作和生活状况都在其中有生动详实的记录。 上海是德国人进入中国的第一站,他们对上海的观感,尽管感性,但却真实,描述生动,再加上德意志民族特有的理性思维习惯,更提高了这些资料的可靠性,也为充分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提供了第一手的文献。将其与中文文献相参证,有助于拓宽研究的视野,去伪存真,加深对近代上海的理解。 -
不含传说的普鲁士
"普鲁士"早已烟消云散,但其对后世的影响至今在欧洲仍处处可见。它似乎集诸多矛盾于一身,既代表秩序、正直与宽容,也象征着军国主义。普鲁士王国强盛的时期,正是伟大的《德国民法典》从酝酿到诞生的时期。这个"理性国家"与这部"模范法典",堪称绝配。身为一名普鲁士人,《不含传说的普鲁士》的作者哈夫纳以客观而理性的笔触,回顾了仅存在两百余年的普鲁士在政治法律领域取得的成就,及其对今天的德国乃至世界的影响。 -
Germany
From Neil MacGregor, the author of 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0 Objects, this is a view of Germany like no other. For the past 140 years, Germany has been the central power in continental Europe. Twenty-five years ago a new German state came into being. How much do we really understand this new Germany, and how do its people now understand themselves? Neil MacGregor argues that uniquely for any European country, no coherent, over-arching narrative of Germany's history can be constructed, for in Germany both geography and history have always been unstable. Its frontiers have constantly floated. Konigsberg, home to the greatest German philosopher, Immanuel Kant, is now Kaliningrad, Russia; Strasbourg, in whose cathedral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Germany's greatest writer, discovered the distinctiveness of his country's art and history, now lies within the borders of France. For most of the five hundred years covered by this book Germany has been composed of many separate political units, each with a distinct history. And any comfortable national story Germans might have told themselves before 1914 was destroyed by the events of the following thirty years. German history may be inherently fragmented, but it contains a large number of widely shared memories, awarenesses and experiences; examining some of these is the purpose of this book. Beginning with the fifteenth-century invention of modern printing by Gutenberg, MacGregor chooses objects and ideas, people and places which still resonate in the new Germany - porcelain from Dresden and rubble from its ruins, Bauhaus design and the German sausage, the crown of Charlemagne and the gates of Buchenwald - to show us something of its collective imagination. There has never been a book about Germany quite like it. Neil MacGregor has been Director of the British Museum since August 2002. He was Director of the National Gallery in London from 1987 to 2002. His previous books include 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0 Objects and Shakespeare's Restless World, now between them translated into more than a dozen languages. -
希特勒传
《希特勒传》内容简介:阿道夫•希特勒(1889-1945),奥地利裔德国政治家、军事家、演讲家。1921年成为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即纳粹党党魁,1933年当选德国总理,1934年成为德国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兼任德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被公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发动者。1945年4月战败自杀。 《希特勒传》作者拉尔夫•格奥尔格•罗伊特,1952年生,德国《世界报》记者,传记作家,纳粹德国史专家,著有《戈培尔传》和《隆美尔传》,编有《戈培尔日记:1924-1945》。《希特勒传》侧重从政治史角度解读希特勒与纳粹德国的兴起与毁灭,史料翔实,立意别致。 -
野兽花园
1933年,威廉•多德作为第一任美国驻德国大使,被美国政府委派到纳粹德国。起初,这位性情温和的美国教授并不愿意去德国工作,但当他的一家人抵达柏林之后,还是不由自主地被德国的惬意时光所吸引。他的女儿玛莎,则在异域找到了满足其无限遐想的广阔天地,很快就与第三帝国的那些风流倜傥的年轻高官们打成一片,并对这群年轻人极富感染力的复兴德国的激情充满了迷恋。她除了跟首席盖世太保鲁道夫·狄尔斯调情暧昧之外,还与一位苏联间谍产生了感情;而当希特勒亲吻她的手时,她更是感到一种莫名的兴奋。可是,这种最初的新鲜感却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褪去,威廉•多德和他的女儿渐渐地对希特勒的种种行径感到难以忍受…… -
远去的胜利
作为一本极为重要的德军二战档案类军事历史著作,《远去的胜利》真实记录了二战中德军在欧洲的六场关键战役——不列颠战役、莫斯科战役、阿拉曼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法国战役、阿登战役,而正是在这些具有转折性的战役中,希特勒一次又一次作出了导致其最终覆灭的关键决策。 本书由“二战”时期六位著名的德军将领,包括维尔纳•克赖佩、君特•布鲁门特里特和博多•齐默尔曼等人执笔合著,而这些作者均为当时希特勒致命决策制定的重要见证人和必不可少的执行人。 通过这些真实历史现场见证,六位作者细致描述了围绕在希特勒周围阿谀奉承的统治集团的诡计和那些能力出众的将领们的建议,细节重现了德军关键战略制定与部署的内幕,以及德军由盛及衰、最终走向崩溃的众多内因。 最终由齐格菲·韦斯特法尔将这些记述进行叙述性衔接。韦斯特法尔曾在北非担任隆美尔将军的作战部部长、在意大利担任凯塞林将军的参谋长,并于1944年至1945年担任伦德斯泰特的参谋长。因此,他非常适合衔接这些曾经共同服役的同僚们的叙述,以生动展示在独裁统治下的决策体系及德军一线将领的军事思想与决策思维角度。 -
二战德国战利品
《二战德国战利品》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时期能与希特勒的第三帝国相比,多彩而又壮观的军用物品吸引了人们更多的注意力。《二战德国战利品》通过600张高清彩图,分为九个类别,详述二战中德军被缴获的战利品。具体内容有:军帽、制服和徽标、刀剑类、勋章和奖章、文件和纸制品、旗帜和军旗、金银瓷器、枪械、胸牌类。每幅图均有文字介绍,叙述该战利品的获得经过以及有关军事知识。 海报: -
德意志的復興時代
《德意志的復興時代》是邁涅克應出版商之邀於1906年為一般讀者而寫的書,那恰好是1806年普魯士敗給拿破崙的百週年慶。他以較簡單的文筆分析德意志和普魯士在1806-1813年間反抗拿破崙的歷史。雖然邁涅克使用一些抽象的觀念,如「精神」、「心靈」等有些難懂,但是他藉此將這段複雜的歷史簡化,使一般讀者可以較輕易對整個時代做了解。此外,他對於那時幾位重要人物的思想和個性的描述雖然簡短,卻很生動。時代和英雄在書中有扼要的分析,對於想要了解19世紀初期德意志歷史的讀者,這是一本很好的入門書。 內容摘要 邁涅克在本書中探討的主題是,德意志精神和普魯士國家如何在1806年的災難後相互合作,最後在1813年擊敗拿破崙的過程。德意志的精神藉由幾位非普魯士改革者滲入普魯士國家,這些改革者透過多方面的改革而部分地改造老舊普魯士,使普魯士可以在1813年復興。最終,強有力、但是有時不切實際的德意志精神並未完全征服普魯士國家;頑強和守舊的普魯士國家在勝利後反擊,但已經不再是以前的普魯士了。邁涅克以偏向理念的角度來討論這過程,有些抽象,但卻可引人深思。 目次 導讀 前言/席格弗利‧凱勒 第五版前言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舊普魯士 第三章 1806年前德意志的精神生活與普魯士國家 第四章 改革者 第五章 改革 第六章 解放鬥爭 -
德国简史
“剑桥国别简史丛书”(Cambridge Concise Histories)是剑桥大学出版社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始陆续推出的一套插图版国家简史丛书。丛书作者均为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历史学教授或知名专家。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了所述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历史变迁。图书权威、通俗,可读性强。丛书出版后获得了巨大成功,有的品种重印多达10余次。我社从中精选10本奉献给读者。 《德国简史》为丛书中的一本。本书介绍了德国自中世纪初期至今的曲折历史。德国历史的多面性和复杂性曾引发广泛争论和不同诠释。玛丽•富尔布鲁克分析了大量的历史材料,并从学术争鸣的角度探讨社会、政治和文化因素的相互关系。 本书初版于1990年,1992年进行了更新修订,2004年推出第二版。它是用英语撰写的有关德国历史的唯一单卷本图书,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本书既是从事德国,欧洲国情及历史学研究的学生必读图书,也是普通读者、商界人士或赴德游客的津梁。 -
罪孽的报应
战争及其罪孽,德国人与日本人的集体记忆和反思?游行于战争及其罪行相关的重要之地,通过与各色人物的访谈对话,通过对文学作品、戏剧、电影、电视、博物馆、教科书、纪念碑等文化产物的挖掘认知,作者回溯了战后50年间两国政府和民众在面对战争的罪孽与伤痕的作为,力图找到日本人与德国人在面对历史,面对自己曾经造成的罪孽时的相同与不同,追寻隐藏在反思与忏悔、否定与歪曲以及麻木与逃避背后的民族心理、集体记忆。 -
普魯士的興起
勃蘭登堡-普魯士這個位於日耳曼北部,四面強敵環伺的蕞爾小邦, 何以能夠在短短數代之間,搖身變為稱霸一方的歐陸強權,一直是歐 洲史的重要課題之一。 「鐵血宰相」俾斯麥藉以推動德國統一的普魯士王國,在十七世紀時僅是神聖羅馬帝國境內的一個選侯國。西鄰太陽王路易十四統治的法國,北接軍事強國瑞典,東方則面臨俄羅斯帝國的野心覬覦。而領地的分散與資源有限,以及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不信任,更使得勃蘭登堡- 普魯士一直處於勢如危卵的險困局面。經過霍亨索倫家族的幾代明君務實的經營,建立了強大武力及龐大的軍政官僚體系,藉著一連串的外交捭闔與巧取豪奪,終至取代奧地利而成為中 歐強權,也為日後德國的統一奠立了殷實的基礎。 -
青岛,老房子的记忆
显然,这本书仅仅是用一种负责任的理性态度去梳理一个城市的建筑艺术和文化史的开端,展示和思考的也仅仅是整个城市文明史和城市现代化历程中间有限的一部分,其中的叙述与解读诠释也不无可商榷之处。但无疑,这是一个尊重科学与历史真相的值得欣慰的良好开端。 相信,在这之后,随着知识界更多的坚韧者的努力,青岛会有一些关于解读自己城市历史的,更详尽、完整,更系统理性,更接近真相的新的研究成果出现。对我们而,以此为镜,感知未来,则可视为文明之幸、历史之幸、城市之幸。 -
新编德国王室史话
本书分六章,对每一章都详细的进行了讲述,主要内容包括了第一章法兰克王国、第二章第一帝国——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第三章第二帝国——俾斯麦-威廉德意志帝国、第四章第一共和国——魏玛共和国、第五章第三帝国——然特勒德国、第六章第二共和国——战分后裂与统一、附录:德国历代执政者一览表、参考文献。 -
一本书读懂德国史
《一本书读懂德国史》内容简介:要了解一个国家就要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它是一个变幻莫测的国家:边界在变,国旗在变,首都在变,语言在变……它是一个分合无定的国家:分裂,统一,再分裂,再统……它是一个孕育了无数大家的国家:黑格尔、费尔巴哈、尼采、巴赫、歌德……分裂与统一并存,哩性与狂热同在,一幅波澜壮阔的德国历史图景就此徐徐展开……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