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通识

  • 政治的历史与边界

    作者:[英国] 肯尼思·米诺格

    在这本叙述周详而又引人入胜的著作中,肯尼思·米诺格探讨了从古代世界到二十世纪的政治发展过程。作者力图引导读者去思考如下问题:政治体制为何演进不止?政治如何在我们的社会中生发权力、保障秩序?民主是否一直有利无弊?二十一世纪的政治又将有何变迁?
  • 考古学的过去与未来

    作者:[英国]保罗·巴恩

    序 言 梁白泉 马克思在讲到一般意识形态和德国哲学时说:“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说到历史,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人类自身的历史。 什么是我们自身的历史?一般将其理解为以文字记录的历史文献。可是,无论中外,自古以来就有人对此持怀疑的态度。 “疑”字多义。《诗·大雅·桑柔》:“靡所止疑”,毛传“疑,定也”;《仪礼·士相见礼》:“凡燕见于君,必辨君之南面,若不得,则正方不疑君”,注“疑,度也”;《逸周书·王佩解》:“时至而疑”,注“疑,犹豫不果也”;《说文解字》:“疑,惑也”,“惑,乱也”;宋《广韵》:“疑,恐也”、“不定也”。 《后汉书·桓谭传》:“数从刘歆,扬雄辨析疑异”;《曹褒传》:“互生疑异,笔不得下”;《郑玄传》:“闻玄善算,乃召见于楼上,玄因从质诸疑义”;陶渊明《移居》中的名句:“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南宋朱熹在《近思录·致知》中指出:“学者先要会疑”;近代胡适也提到,“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 在西方,17世纪的笛卡尔(René Descartes,1596—1650)认为以怀疑方法可以找到不容置疑的真理,对“怀疑论”(skepticism)的影响很大。 历史是什么?从认识论出发,当今的史学家如詹京斯(Keith Jenkins, 1943— )等,大力鼓吹“后现代”(postmodern)史学。后现代史学家的观点有:历史是“一门科学或一门艺术”,“历史可说是一种语言的虚构物”,“其内容为杜撰的与发现的参半”。人们因而要问:历史在多大的程度上是可信的呢? 今天,我们历史学的工作者习惯于把历史学的组成分为三个基本部分:一是历史文献,如我们的《二十四史》、《二十五史》等等;二是民族学(ethnology)、民族志(ethnography),特别是15世纪以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等西方殖民国家在世界各地调查、记录下来的那些原始土著居民的现状和知识,如摩尔根(L.H.Morgan, 1818—1881)的《古代社会》等等;三是18世纪中叶以来因发掘意大利庞贝古城、埃及陵墓、美索不达米亚和小亚细亚遗址而建立起来的考古学,其中著作很多,举不胜举,例如柴尔德(V.G.Childe, 1892—1957)的《青铜时代》、《工具发展小史》等等。 关于历史文献,人们大多深信不疑。因为列强侵略,西方思潮涌入,学者反躬自省,对古文献的价值产生怀疑。近代梁启超指出:《二十四史》不过是一部“帝王家谱”,是帝王家族的“相斫书”。上世纪30年代,以胡适、顾颉刚、钱玄同等学者为首的“古史辨派”曾对我们的古史全面质疑。冯友兰又提出“信古、疑古、释古”三阶段的历史划分。 西方16世纪启蒙思想家、怀疑论研究者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 1533—1592)告诫人们,不要“知之最少,信之弥笃”。 克罗齐(B. Croce, 1866—1952)指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意思是说一切历史都必须从当代出发,历史总是后人或别人的论述,只反映了后人或别人的历史观。 英国古典学者、历史学家伯里(J. B. Bury, 1861—1927)提出了严厉而苛刻的要求:“历史是一种科学——一点不多也一点不少。” 于是詹京斯在他的《历史的再思考》一书中感叹“我们永远无法真正知道过去。” 民族学记录的原始民族或处于母系或父系社会,或处于奴隶制或农奴制社会。民族学家说:他们或多或少地证明了今天先进民族曾经经历过的历史阶段。但这只是推测,只是可能,只是“例子”,而不是“证据”。列宁(V. Lenin, 1870—1924)说过:“例子不是证据”,例子只是类似的可资比较的东西,证据是事物的全体或局部。 看来,只有考古学,由于遗址、遗迹、遗物的直观性,具体性,原生性和生态性,才能比较好地帮助我们认识“历史”。考古学并非万能。第一,由于自然、人为的原因,先人的遗存已经大量消失,仅存者难以展示他们生存的全貌;第二,它需要多学科的专家参与进来,共同认识和解读;第三,正如我们认识、解读古代文献一样,存在着类似“六经注我”还是“我注六经”的问题,做到完全的客观和准确仍是非常困难的。 我国的考古学从西方输入,百年来成果辉煌,证明了我们的古史基本可信,我们仍然需要继续引进西方的成果。 本书作者保罗·巴恩(Paul Bahn)是英国著名考古学家、翻译家和考古节目主持人,1979年获剑桥大学考古学博士学位,发表论著四百多篇,出版专著八部,其中部分被列入大学考古专业的参考书目。他善于把高深、艰涩的学术概念用通俗、活泼、有趣的文字表达出来。他说:“如果考古学不能给人们带来快乐,那它就一钱不值。”在今天这个繁忙喧嚣的社会中,这非常符合读者的需要。不少诺贝尔奖的获得者都强调学习要尽量与兴趣相结合,且要持之以恒。本书为你打开了一扇古老的门,请你不要轻易将此门关上。 希望本书的阅读过程能够给你带来快乐!
  • 漫画资本论

    作者:(日)门井文雄,(日)纸屋高雪构成,(日

    仅以生动的故事详细解说了现代贫困与差别的本质问题,揭示了资本的内涵,还描绘了马克思的一生以及他与恩格斯的友谊。随着一幅幅漫画的展开和十篇精彩的解说,马克思名著的精髓也就随着故事情节的铺陈而跃然纸上。《漫画资本论》中译文由国内《资本论》研究专家张钟朴审定。
  • 认识辩论

    作者:游梓翔

  • 房龙地理

    作者:[美]房龙

    有人给房龙写了封信:“……我学了各种各样的国家及其国界、各种各样的大城市及人口数量,我还学了所有大山的名称以及它们有多高、每年输出多少煤,而对于这些,我学的和忘的一样快。各个知识点都互不相干。……我代表这些可怜受害者,请求你给我们写一本有点用的新地理书,好不好?把所有的大山、大城市、大洋都画到地图上,然后只告诉我们:住在这些地方的是什么人,他们为什么会在那里,他们从哪来,他们在做什么——把人们感兴趣的故事都写进地理书里。”十年后,房龙转过身来,说:“亲爱的,给你,这就是你要的书!”
  • 文字学常识

    作者:胡朴安

    本书是文字学家胡朴安先生在持志大学、国民大学、上海大学、群治大学历次讲授文字学知识的讲义结集,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从文字的起源讲到文字的变迁、废弃和增加,对甲骨文、古文、篆文、隶书等都有相当切实的说明。中篇说明六书的次第及功用,并分别用实例阐明各自的内容。下篇是研究文字学的书目,指出各书优缺点,以备参考。 本书简明扼要,浅显易懂,不失为文字学初学者入门的一部基础参考书,故胡朴安先生本人也在序言里坦承:“我这本《文字学》,并无新奇可喜的议论,但自信可为研究文字者入门的书。”此书为1949年后首次再版。 【跟大师学国学】 这是一套写给年轻人的国学读本。晚清民国时期,东西方文化会通碰撞,人文学术勃兴,名家辈出,产生了一大批大师级的学者,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他们的著述,历经岁月洗磨,至今仍熠熠生辉。由于诸种原因,这些著作,有的久不再版,一书难觅,有的版本繁杂,错漏时见。有鉴于此,我们特组织出版“跟大师学国学”书系,从这些学者名家、国学大师的著作中,遴选出一些好读易懂、简明扼要的作品,仔细编校,统一装帧,分批推出,以飨读者。 我们所选书目,大多数是一版再版的经典著作,不仅在文化学术界历来享有盛誉,也在广大读者中间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另有一部分,出自当日名家,影响很大,有的多次重印,但1949年以后未再重印,借此次整理出版的机会,我们将之重新推荐给读者朋友。这些书,都是大家名家面向年轻读者讲述,不作高头讲章,也不掺杂教条习气。我们希望,本书系在新的时代,能够帮助今天的年轻人熟悉自己的经典,认识自己的历史与文化。 “跟大师学国学”第一辑作品:王国维《人间词话》、章太炎《国学概论》、朱自清《经典常谈》、闻一多《唐诗杂论》、张荫麟《中国史纲》、吕思勉《三国史话》、孟森《明史讲义》、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 “跟大师学国学”第二辑于2010年1月推出,包括: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孟森《清史讲义》、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和《清代学术概论》、曹伯韩《国学常识》、胡朴安《文字学常识》、诸宗元《中国书画浅说》、俞陛云《诗境浅说》等八种。
  • 苏格拉底的6个问题

    作者:克里斯托弗·菲利普斯

    德是什么? 中庸是什么? 正义是什么? 善是什么? 勇是什么? 虔心是什么? 这是苏格拉底的问题,也是我们今天不得不面对的根本问题……在纷繁世事中停下奔忙的脚步,面对自己的内心。 想要左右世界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
  • 课本上不说的历史

    作者:《看历史》杂志

    这是一本见证光荣与屈辱的平凡百姓心灵史。 历史的秘密,也许就深埋在自己家里,需要我们用心去探索。 战乱中流离失所的农民、历经坎坷的中共地下党家属、飘零台湾的孤独老兵、一心梦想上大学的“黑五类”才女、漂泊南洋的自梳女、历经政治风暴摧残的工商业者、突遭教派冲突的回民家族、被打倒的穷困落魄的地主家庭、为生活所迫的底层打工者、改革初期生活在夹缝中的个体户、失落的国企下岗职工……他们是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省略号,他们却是我们的至亲的人,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追寻我们的祖辈历经百年在这片土地上的生活轨迹,获得一种生命中最真实的感动。
  • 神秘现象不神秘

    作者:方舟子

    《神秘现象不神秘:方舟子破解世界之谜》:世界末日真的要来了吗?美国军方到底有没有抓住过外星人?中小学教科书中存在哪些弥天大谎?食物真的会相克吗?世上真的有“点穴”功夫吗?你的血型决定了你的性格?美国“阿波罗登月”是不是骗局?……当心!谣言、伪科学、假新闻、假学说就在我们身边!不懂科学你会吃大亏!提高科学素养,多掌握一些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就不容易被“神秘现象”迷惑。科普作家方舟子为你破解“世界之谜”,剖析各种“神秘现象”的来龙去脉,减少你上当受骗的机会。书中对一些神秘现象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批驳,一层一层拨开神秘的外纱,露出事情本来面目,还原事实真相。每篇文章读起来有如看福尔摩斯探案,引人入胜。《神秘现象不神秘:方舟子破解世界之谜》的出版将对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和科学素养有着重大的积极意义。
  • 大学人文教程

    作者:夏中义

    大学人文教程,ISBN:9787563340996,作者:夏中义主编
  • 宗教学基础十五讲

    作者:王晓朝

    《宗教学基础十五讲》系的定位是“通识”。是高品位的学科普及读物,能够满足社会上各类读者获取知识与提高素养的要求,同时也是配合高校推进素质教育而设计的讲座类书系,可以作为大学本科生通识课(通选课)的教材和课外读物。素质教育正在成为当今大学教育和社会公民教育的趋势。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拓展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造就更多有创新潜能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全国许多大学都在调整课程,推行学分制改革,改变本科教学以往比较单纯的专业培养模式。多数大学的本科教学计划中,都已经规定和设计了通识课(通选课)的内容和学分比例,要求学生在完成本专业课程之外,选修一定比例的外专业课程。包括供全校选修的通识课(通选课)。但是,从调查的情况看,许多学校虽然在努力建设通识课,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缺少统一的规划,到底应当有哪些基本的通识课,可能通盘考虑不够;课程不正规,往往因人设课;课量不足,学生缺少选择的空间;更普遍的问题是,很少有真正适合通识课教学的教材,有时只好用专业课教材替代,影响了教学效果。一般来说,综合性大学这方面情况稍好,其他普通的大学,特别是理、工、医、农类学校因为相对缺少这方面的教学资源,加上很少有可供选择的教材,开设通识课的困难就更大。这些年来,各地也陆续出版过一些面向素质教育的丛书或教材,但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到底应当如何建设好通识课,使之能真正纳入正常的教学系统,并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这是许多学校师生普遍关心的问题。从2000年开始,由北大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发起,联合了本校和一些兄弟院校的老师,经过广泛的调查,井征求许多院校通识课主讲教师的意见,提出要策划一套大型的多学科的青年普及读物,同时又是大学素质教育通识课系列教材。这项建议得到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院2的支持,并由他牵头,组成了一个在学术界和教育界都有相当影响力的编审委员会,实际上也就是有效地联合了许多重点大学,协力同心来做成这套大型的书系。北京大学出版社历来以出版高质量的大学教科书闻名,由北大出版社承担这样一套多学科的大型书系的出版任务,也顺理成章。
  • 宽容

    作者:房龙

    简介: 《宽容》是一部两千年来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房龙从人文主义的立场出发,探寻千百年来人类精神上“不宽容”的根由。历史上由于信仰、道德、风俗等的不同,人类形成了大大小小的集团,每个集团总是居住在壁垒森严的城堡里,用偏见和固执这个坚固的屏障抵御外界和外来的影响。而这种不宽容来自于对人类生存的恐惧。房龙乐观地认为宽容的实现是可能的,在知识和理性统治的时代,人类战胜了自己的恐惧,宽容便会大行其道了。 导读: 读一读房龙的《宽容》,有助于提高视力 那些历史故事虽已模糊,其实或许离我们很近 书界元老沈昌文作序推荐 偏见和优越感一旦加上怀疑和恐惧,会使最谦卑最温顺的人变成万物之中最残忍的畜生、宽容理想的不共戴天之敌。 ——房 龙 历史对于他是一种活生生的东西 ——曹聚仁 我们仰望同一片天上的星星,都是这个星球的匆匆过客,居住在同一个苍穹下。每个人都在努力寻找终极真理,走哪条路去寻找真有那么重要吗?生存之谜太玄妙了,不应该只有一条路通向正确答案。 ——昆图斯·奥勒留·西马库斯 政府最终目的不是用恐怖来统治或约束,也不是强制使人服从,而是使人免于恐惧,有保障地发展他们的心身,无拘束地运用他们的理智。政府的真正目的是自由。 ——斯宾诺莎
  • 语文闲谈

    作者:周有光

    周有光先生《语文闲谈》的写作始于1976年,前后长达二十多年,共收录语文知识2800条,分为56卷。 内容谈古论今,包罗万象:凡拼音、语法、诗词、谜语、笑话无所不收;历史、时事、地理、艺术、科学无所不谈。形式短小灵活,亦庄亦谐:有严肃认真的学术探讨,也有诙谐幽默的轶事闲谈;有生动有趣的野史掌故,也有发人深省的时事议论;有内容丰富的国学知识,也有与时俱进的独到见解。 “这些小品写作,用的是谨严的学术态度,表面上轻松愉快,骨子里紧张严肃”。
  • 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

    作者:威尔·杜兰特

    《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内容简介:在每一个人年轻时,都会有很多诸如让生命变得有意义,让生命充满光辉的信念,但是随着岁月流转,这些信念大多在中年冷漠的人生观里丧失殆尽。但于我而畜,至少还有一样留存了下来,并和从前一样明亮,一样令我感到充实和满足,那就是对英雄毫无顾忌的崇拜。 为什么我们会充满敬意地面对高山之巅的飞瀑,面对夏夜海面的圆月,却不愿意以同样的敬意来面对一个杰出的、优秀的人呢?其实,没有什么自然奇观能比得上伟大的人性。 生活中每一种伟大的著述,每一件艺术作品,每一个诚挚的生命,都是一种来自天堂的召唤,都是一扇通向天堂的大门,只是我们过于急切地熄灭了希望之火和崇敬之光。 所以,让我们请出偶像,重新点亮心灯吧!
  • 世界文明史

    作者:(美) 舍曼

    以独特的视角回顾世界6000多年的文明进程,集众多鲜为人知的史料为一体,并附有大量图片。它不再是对史实枯燥乏味的阐述,而是对史实生动形象地再现! 打开尘封已久的珍贵史料,这次独特的世界文明之旅定会让你不虚此行! 在这部由西方学者编撰的《世界文明史》中,我们既能看到西方的历史,也能看到非西方的历史。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能读到大量关于西方与非西方之间互动的历史。 本书的最大特征就在于,它所给出的只是历史记载的材料、历史研究的范例并辅以一定的提示,而不是任何结论。编者的主要目的,似乎是希望通过上述历史证据和历史线索的引导,来培养读者的历史研究能力。让读者在开放、繁杂的历史记载面前锻炼成为一个“熟练的侦探”,去“发现前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以及这些想法和做法背后的理由与原因,并将这些信息整合成一个有时间顺序的记录”。
  • 从《理想国》到《正义论》

    作者:[英] 奈杰尔·沃伯顿

    本书一共27章,每章专门讲述一本伟大的西方哲学著作。每章的宗旨是做出简短的介绍,然后提出其中最重要的话题,这些话题直到现在还值得探讨,也仍然能激发人们的灵感和智慧。 阅读本书可以更好地激励您去细读或重读本书提及的有关书籍。虽然没人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读完本书所提及的所有哲学著作,但至少本书能为您提供一些较好的建议,以便您能进行选择性和批判性的阅读。作者努力避免推荐那些非常晦涩难懂的著作,因为这是没必要的。这也让作者忽略了一部分权威的著作,例如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等。 这是作者个人选择出来的27本西方哲学名著,有些人可能不完全赞同他的选择。但是,至少从现在来看,作者所推荐的书绝对都值得一读。其实,作者更希望的是通过本书鼓励读者去判断和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西方哲学经典。 本书的每一章都是独立的,您不用按照各章的先后顺序去阅读,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翻开书中的任何一章去细细品读。
  • 政治学通识

    作者:包刚升

    本书是作者在复旦大学政治学课程讲义的基础上修改润色而成的。本书力求成为一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政治学普及入门读物。这部书正是为那些对政治和公共事务感兴趣的读者朋友们而写的。通过本书,作者希望能够帮助读者加深对中国政治与世界政治的认知,帮助读者理解政治学领域的重大议题、主要理论与基本方法,帮助读者养成健全与系统的政治思考能力。
  • 人文传统(一)

    作者:格洛丽亚·K.费尔罗 (Gloria K

    世界数十所大学人文系经典教材 800余幅艺术珍品图像全部自原作拍摄而成,到世界各大博物馆游览一遭的享受 著名教育机构麦格希公司荣誉出品 畅销全球二十余载 外研社全新引进第六版 英文原版 中文注释 《人文传统(一)史前文明——中世纪(全彩插图本)》旨在以全球化的视野探讨和研究世界文明的脉络,呈现“人文”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整合之美,时间从史前时期到中世纪,内容涵盖世界范围内从宗教到文学到艺术的各领域文化,为读者描绘了一个精彩纷呈的人文传统世界。本套书的英文版由全球顶级教育出版机构麦格劳-希尔教育集团出版。本套丛书自从1992年面世以来,至今已改版六次,是国外诸多大学人文系的教材。
  • 科学哲学

    作者:(英)萨米尔·奥卡沙

    《科学哲学》由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科学哲学教授、哲学系主任萨米尔•奥卡沙撰写,为当代科学哲学中的主要问题提供了一幅清晰准确的鸟瞰图。国内著名科学哲学学者李醒民作序推荐。 何为科学?科学是否客观?科学能否解释一切?本书《科学哲学》为当代科学哲学中的主要问题提供了一幅清晰准确的鸟瞰图。萨米尔·奥卡沙开篇扼要介绍科学发展的历程,继尔探讨科学推理的本质、科学领域的革命以及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等理论问题。《科学哲学》作者还审视了专门科学领域中的哲学问题,科学和宗教之间的争端,以及科学作为双刃剑的利与弊。
  • 科学哲学

    作者:奥卡沙

    《科学哲学》为当代科学哲学中的主要问题提供了一幅清晰准确的鸟瞰图。何为科学?科学是否客观?科学能否解释一切?萨米尔·奥卡沙开篇扼要介绍科学发展的历程,继尔探讨科学推理的本质、科学领域的革命以及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等理论问题。作者还审视了专门科学领域中的哲学问题,科学和宗教之间的争端,以及科学作为双刃剑的利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