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传播学

  • 传播理论史

    作者:(法)麦格雷(Éric Maigret)

    《传播理论史:一种社会学的视角》对传统的新闻与传播学进行梳理之后,作者首次以批判的视角,指出传播效果传统理论的局限,并将研究重点放在制作产业的复杂性和公众对内容的回应能力上。作者还从民意调查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电视新闻的社会地位以及互联网的掌管等方面,分析了传媒与政治的关系。 目录 前言 社会学与传播学理论 传播的三个维度 大众传播是核心问题 绪论研究客体的构成 第一章 传播研究的诸多难点 人所共知? 主流传媒在文化、政治和经济上的“不合理性” 批评走向极端 歌颂走向极端 理性/技术的冲突是传播的核心问题 “传播”和“传媒” 社会学话语 第二章 传播社会学错失发展转机 社会科学基本概念与传播 欧洲社会学奠基人与传媒 奠基理论后继无人与针对现代性的悲观论调 美国的实用主义 芝加哥学派 第一部分 让传播告别自然效果问题……或怎样摆脱效果问题? 第三章 直接效果论的陷阱 传媒效果恐惧症及其渊源 宣传的定义 刺激效果和“皮下注射”理论 广告是说服传播合理存在的证据吗? 小结 第四章 法兰克福学派与大众文化理论 从大众文化到文化工业 战争因素的作用与文化精英主义 问题与方法 法兰克福学派的传承 第五章 拉扎斯菲尔德的有限效果论 美国经验主义的起源 “人的发现” 二级传播理论 扩散理论和使用与满足理论 过于重视实证与轻意识形态分析 第六章 从数学模型到传播人类学研究 香农与数学信息论 维纳与控制论 传播、道德和万用物理学 错拿人类打比方 与功能主义相遇 帕洛·阿尔托学派和乐队模型 小结 第七章 麦克卢汉和技术决定论 “媒介即信息” 正反论据和案例 技术的尽头在哪里? 历史的诡计:麦克卢汉学说成了阐释学 第二部分 将传播纳入文化范畴生产/接收的博弈 第八章 从符号学到实用主义 语言学的转折 结构语言学与传播普遍理论之梦 符号学与大众传播符号研究:巴特与艾柯 话语的社会铭写 转向实用主义 超越界线:社会 第九章 文化实践理论 消费:布尔迪厄的文化实践等级论 文化的种族中心主义问题 当代的文化变迁 “从排他到兼收并蓄” 从消费到接收 接收研究传统 米歇尔·德塞尔托和接收问题 小结 第十章 文化研究 穷人的文化:走向人种学 斯图沃特·霍尔的新马克思主义理论 编码/解码模型 美国的影响 新的理论立场:猛烈抨击精英主义 多义和意义的普遍商谈 “符号民主”和“后现代主义”的难点 建构主义进一步发展:酷儿和后殖民拐点 第十一章 传播从业者的社会学分析 功能主义新闻社会学:“新闻制作”研究 回归批判:记者及其环境 多重目标的问题 小结:没有公众的风景? 第十二章 从生产逻辑到传播行业 埃德加·莫兰:标准化与创新的矛盾 政治经济学:从文化工业到创新产业 霍华德·贝克:生产即合作 挑战大众传媒时代的艺术身份 听命于受众? 小结 第三部分 传播多元化民主、创新、反思 第十三章 公共舆论的政治理论 议程设置和沉默的螺旋理论 传媒左右选举? 公共舆论确实存在吗? 作为互动的政治传播 走向公共空间 第十四章 公共空间理论 哈贝马斯的公共空间理论 交往行为 当代公共领域 南茜·弗雷泽眼中的公共空间 “真人秀”:走向堕落,还是更加丰富? 公共经验的表现形式 深入研究多元化进程 第十五章 全新的传播社会学 传播社会学的三个阶段 后现代主义的死胡同 回归奠基人:转向反思 从社会学到文化研究……又回到社会学 新的传媒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知识的链条 接收 生产 内容 公共空间 作为社会运动的“文化产品” 第十六章 互联网与“信息新技术” 互联网:超级媒介的承诺与幻想 超越乌托邦:依靠单一手段的异质媒介 互联网的使用 屏幕竞争:电视的终结? 报业及音乐领域之变迁 个人主义和族群之问题 “电子民主” 政治重组的启示 结论
  • 人类传播史

    作者:Wilbur Schramm

    施拉姆生前最后一本巨著
  • 谣言心理学

    作者:奥尔波特

    大部分日常社交谈话总包含着谣传。日常生活中我们与朋友聊天时,也充斥着各种有根据或无根据的小道消息。 这种社交谈话只是向我们的对话者表达一种含糊的友好感觉,避免沉默的尴尬,它们只是谣言传播的一种形式。 谣言的散布一直是重大的社会和心理问题,在危机时刻更是如此,每当社会局势紧张,不实的报道便恶毒地增长。 在大多数事情上,我们都是非专业的,谣言就因此而产生。我们没有时间,也没有耐心去检验我们所听到的是否背离证据的外在标准,即使有时这些标准存在,也能得到。所以我们抵御谣言惟一可靠的方法就是对所有道听途说的描述持普遍怀疑的态度。希望读者通过对本书的阅读能形成谨慎的怀疑态度。
  • 谷登堡星汉璀璨

    作者:[加] 马歇尔·麦克卢汉

    1962年出版的《谷登堡星汉璀璨:印刷文明的诞生》最早提出电子时代“地球村”的概念,这本书也是麦克卢汉经典巨著《认识媒体》的前奏。《认识媒体》谈论的是电子时代的人类,而《谷登堡 星汉璀璨:印刷文明的诞生》则分析围绕在印刷术出现时的人类哲学问题,两本书完整串联起了人类传统线性的以及当代非线性的思维模式。在《谷登堡星汉璀璨:印刷文明的诞生》中,麦克卢汉以其博学的艺术和历史知识,分析了西方文明从口语、手抄书到印刷术出现时期,人类如何从听觉文化过渡至视觉文化,以及印刷术最后如何促成人类意识的同质性、民族主义,以及个人主义的诞生。 《谷登堡星汉璀璨:印刷文明的诞生》以麦克卢汉特有的“马赛克风格”写作,是麦克卢汉最难阅读的经典。全书由多则看似独立又环环相扣的短文组成,篇篇都闪耀着麦克卢汉先知般的智慧火花和洞见,即使在原版书出版半个世纪的今天来看,这本经典依然散发着预言的魅力。
  • 传播学科的奠定

    作者:胡翼青

    本书站在知识社会学的立场上,从进步主义终结的20世纪20年代开始,通过解读李普曼、杜威的民主观点,芝加哥学派传播思想的兴衰,哥伦比亚学派的兴起以及它与法兰克福学派、耶鲁学派之间的纠葛,拉斯韦尔的思想转型,讨论了1949年传播学科在施拉姆手中成型的整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统治阶级意识形态通过对学科建制所需社会资源的调控,借助当时的传播研究群体确定了美国传播学的边界,并也因此将其推向学科发展的困境。
  • The Disappearance of Childhood

    作者:Neil Postman

  • 美国传媒史

    作者:【美】大卫·斯隆

    《美国传媒史》一书会带领读者走近一些伟大的人物,他(她)们为大众传播成为国家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出了巨大贡献。此外,你还能够了解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丑恶现象。 如果你希望真正体会什么是大众传播,那么学习历史是必不可少的。从中获取的知识可以帮助你拓宽对这个领域的认知,并且对与传媒有关的未来的事业做出更富有想像力和更加成熟的判断。最为重要的是,了解过去的成就、辉煌以及错误将会帮助你理解今日的大众传媒——并且帮助你更好地迎接未来。
  • 大众传播与美帝国(大学译丛)

    作者:[美] 赫伯特·席勒著 刘晓红

    本书是批判传播学领域内的经典之作。它首次联系大传播的两大功能——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全面剖析美国大众传播的结构与政策。作者以其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独立立场,紧扣现实问题,广泛地从工业和政府方面汲取信息,批判地研究美国的信息机构和产品如何被用来支持其在全球的帝国政治。此书有助我们理解美国文化帝国主义的发展和转变,进而理解美国大众传媒的功能,及其政治、经济和外交的议程设置结构。
  •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作者:黄瑚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新世纪版)是复旦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复旦博学”精品教材《新闻与传播学》系列教材(新世纪版)中的一种。《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新世纪版)以崭新的视角,即以中国新闻事业自身发展的历史规律为脉络,阐述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将中国新闻史的研究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作者在《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中继承了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又以其开放性的视野和国内外新闻传播文化的底蕴,形成了这部教材兼专著。
  • 现代传媒史

    作者:(日)佐藤卓己

    本书是一本以想了解传媒、现代社会的形成或是现代史的读者为主要对象的教材。如果从史的角度去阅读的话,也许有必要说明——“历史是对事实的记述,更是对它的解释”。   第一章对大众传播研究的历史进行了概述,在这里所强调的是,乍看起来似乎是客观形成的学术研究实际上是建立在战时动员体制这一20世纪的范式之上的。   第二章论述的是城市基础和象征性政治,之所以要在此将这两者结合起来进行论述,其目的在于对以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媒体决定论的政治性进行批判性的考察。   第三章以后,按照时代发展的顺序,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90年代,分7章分别就出版、报纸、无声电影、宣传、广播、有声电影、电视进行了论述。以往的“传媒史”研究多针对特定的传媒领域,在出版史、报业史、广播史、电视史等方面虽有不少有价值的研究,但对传媒整体进行考察的著述不多。本书吸收了个案研究的成果,试图从整体上将各种传媒的历史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起来。为了避免误解,要加以说明的是,我并不认为在书的前半部分的各章所讨论的书籍、报纸的重要性开始下降。也许可以做如下的解释:就如同授精卵的分化是在发育和成长一样,媒体中媒介的功能也在细化和专门化。
  • 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

    作者:彭兰

    此书对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这一重要的历史阶段首次进行了全景式、全程式的历史记录,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中国网络媒体发展史宏观研究方面的空白。对于网络新闻传播的研究,以及当代中国媒体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方汉奇 图书目录 绪论 1 第一章 投石问路:中国网络媒体萌芽(1994一1995年) 9 第一节 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互联网兴起 10 第二节 科技人员先行:中国迈入互联网世界 16 第三节 基础建设铺路:网络在中国延伸 19 第四节 寻求突破:中国媒体踏上新大陆 23 第二章 摸着石头过河:中国网络媒体探索未来之路(1996一1998年) 35 第一节 互联网概念普及:多路媒体抢滩互联网 36 第二节 《人民日报》网络版:“国家队”出击新媒体 42 第三节 《华声报》电子版:小媒体大事业 46 第四节 新浪率先:商业网站涉足新闻 51 第三章 热火朝天:中国网络媒体大跃进(1999—2000年) 57 第一节 从热浪滚滚到寒流暗涌 58 第二节 媒体网站的第二次触网 64 第三节 众人瞩目的联合道路 73 第四节 商业网站继续前行 83 第五节 网络媒体发展纳入国家战略 87 第四章 风起云涌:中国网络媒体继续壮大(2001一2002年) 91 第一节 多条腿走路:网站尝试突围 92 第二节 原生网络媒体命运堪忧 94 第三节 中国网络新闻发展气候晴朗 98 第四节 改版显示网站发展新思路 102 第五节 地方新闻网站与行业新闻网站继续发展与整合 107 第六节 网络新闻在重大报道中成长 111 第七节 商业网站新闻大战 n6 第五章 天时地利人和:中国网络媒体实现跨越(2003年) 121 第一节 网络经济继续复苏 123 第二节 网络新闻发展再遇良机 124 第三节 媒体网站改革与提高 128 第四节 非典时期网络当道 133 第五节 网络輿论一浪高过一浪 138 第六节 商业网站新闻竞争再上台阶 146 第七节 博客现象挑战网络媒体 149 第八节 规范与自律:网络媒体的新高地 151 第六章 十年磨砺:中国网络媒体事业规模初成 155 第一节 多元化、多层次中国网络媒体格局形成 156 第二节 政策法规为中国网络媒体搭建舞台 163 第三节 网民在网络媒体发展中贡献显著 167 第四节 中国网络媒体发展的困惑与阻碍 174 第七章 天地渐宽:网络新闻持续发展 179 第一节 从继承到革新:网络新闻业务与观念的发展 180 第二节 从内到外的认识深化:网络新闻发展模式的探索 202 第三节 主流化与边缘化:网络新闻发展的双重轨迹 214 第八章 柳暗花明:网络媒体经营之路拓宽 237 第一节 事业化还是产业化:媒体网站运行体制的探索 238 第二节 扩大产品线与提升产品价值:网络媒体产品 第三节 从一条腿走路到多条腿走路:网络媒体营利手段的探索 255 第九章 民声彰显:网络媒体干预现实生活 275 第一节 公共领域抑或公共话语空间:有关网络媒体政治功能的理论探索 276 第二节 下情上达与上情下达:网络作为对话渠道的疏通 282 第三节 舆论监督与民意表达:网络舆论力量影响日增 285 第四节 主流与支流:网络舆论的积极意义与消极影响 302 第十章 百花齐放:网络传播研究及网络新闻教育的发展 309 第一节 网络传播研究的发展:视野与手段同时开拓 310 第二节 网络新闻教育的发展:有待完善与提高 332 第十一章 各辟蹊径:中国台湾、香港、澳门三地网络媒体的发展 343 第一节 中国台湾媒体网站的发展 344 第二节 中国香港媒体网站的发展 352 第三节 中国澳门媒体网站的发展 354 结 语 371 附录1:各层次的新闻网站网址 379 附录2:网络媒体及网络传播研究的著作目录 40l 附录3:新闻传播专业网站网址 407 参考文献 413 后 记 419 书摘 节 媒体网站的第二次触网 可以说,1996—1998年是中国传统媒体的第一次“触网”潮。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全国已有1/7的报纸办起了自己的网络版。而1999—2000年,是中国媒体的第二次触网潮。对第二次触网的含义,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理解。 其一,第二次触网,使传统媒体上网的规模有了进一步发展。中国记协在1999年初成立了专门的调研小组,在这一年底的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建立独立域名的新闻宣传单位已达700多家。 其二,对于在此之前已经上网的媒体来说,红红火火的网络经济气氛使他们进一步审视网络的前途与命运,增强了在网络中发展的信心,并重新认识网络这一媒体的价值。大部分中国媒体上网之初,都是以网络版的形式来扩大其传统媒体的影响。在新闻理念、新闻手段方面,还明显受到传统媒体的束缚,但是进入1999年后,一些传统媒体网站已经开始认识与研究网络新闻的独特规律,并在实践中将这些认识体现出来。新闻观念的变化,也带动了经营观念的变化。 其三,对于刚刚加入网络大潮的媒体来说,他们有了一次机会站在P64更高的起点上,考虑自己的发展道路。超越网络版,走“做大做强”的道路,成为了很多媒体上网的基本出发点,事实上,这一阶段,中国媒体不再满足于与网络的浅层次的接触了,越来越多的媒体网站已经显现出要超越传统媒体的雄心。 多种探索齐头并进 1999年1月1日,成立于1996年12月的中央电视台网站改版,这标志着中央电视台在互联网上发展的第一次提速。也反映了中央电视台网站在发展模式上的新思路。 1999年,一批冠以“××网”、“××在线”的媒体网站应运而生。如:《电脑报》网站改称为“天极网”,《中国计算机报》网站改为“赛迪网”,上海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网站改称“申网”,《广州日报》网站改名“广州日报大洋网”,《深圳商报》网站改名为“深圳新闻网”,《浙江日报》网站除了提供网络版外,还建立了“浙江在线”这一地方门户网站。 地方媒体还开始探索联合的网络发展模式。四川新闻网是这其中的先行者。四川新闻网1998年筹备就绪并试运行,1999年工月正式开通,它先后汇聚了全省106家报纸、广播、电视、期刊等媒体上网。据有关部门统计,它成为了全国各省、市中上网媒体最多的一家新闻网站。它与《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四川有线电视台并列为四川省五大重点媒体。 四川新闻网一开始就十分重视推出原创新闻。它自称在国内首批组建了网络记者队伍,每天都有自采自写的新闻上网。2000年10月“西部论坛”举办期间,网站派出记者对论坛进行全方位采访,据统计,四川新闻网在论坛召开的3天中被中外69家媒体(网站)下载新闻769篇(次),成为这次论坛的最大新闻源。 2000年6月26日,湖北省首家获得网上新闻发布权的网站“荆楚新闻网”正式开通。这是由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湖北电台中广新闻信息传呼中心承办的综合性新闻网站。荆楚新闻网是唯一代表湖北省委、省政府对外发布新闻信息的权威网站,该网站有权调用湖北全省一切新闻。它以各大新闻机构在新闻采编等方面的专业优势为依托,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发挥互联网优势,把传统媒体与第四媒体有机结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荆楚新闻网的成立、开通,标志着湖北省新闻宣传从传统媒体向网络媒体迈出了关键的一步。P65
  • 新中国对外宣传史

    作者:姚遥

    “对外宣传”是什么?“对外宣传”与中国的外交政策有何关系?本书以厚重而有趣的历史笔触,回顾了新中国建构国际话语权的历史风云,在一个国际关系不断变化重组、中国领导层依次革新换届、可用的传播媒介竞相大放异彩的时空大背景下,再现了一组组视域宏阔又充满趣味的历史镜头,使读者在重温新中国对外关系史的同时,逐渐认识面向国际舆论的对外宣传,并领略其曾经并正在扮演的历史角色。
  • 晚清报业史

    作者:陈玉申

    在国人最早创办的近代报纸上,有识之士鼓吹习西法,识洋务,变法自强,革命风潮由此弥漫全国。本书以报业发展为经,以时代背景为纬,对晚清报业的创兴、演进与影响,作了全面的考察与研讨,重在阐明报业与政治、社会和文化潮流之间的关系,揭示报业在晚清大变局中的作为与贡献,展现报人言论救国的精神。
  • 印刷与政治

    作者:[加] 季家珍

    本书以晚清新型出版业—中间阶层的卓著机构和重要文本—为中心,讲述了这一新兴话语空间的形成、扩大及其重要性。 《时报》作为当时最有影响力的改革机构,既是本书的研究对象,又是研究的论据。作为研究晚清社会的进路之一,报纸被视作社会中发生的多种话语和实践的缩影,揭示了新的文化方式的协商路径与传统政治实践的转型。因此,对《时报》的考察,能够帮助我们对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有一个更细致的认知,而这一阶段曾经往往被武断地喻为王朝的衰落,1911 年革命的先声,或者是观念的过渡时期。将清朝统治的最后几年视作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会使我们重新发现这一阶段社会、政治、文化形态的问题,并且为我们重新反思后续的二十世纪中国开辟新的路径。
  • 美国受众成长记

    作者:Richard·Butsch

    本书对戏剧、电影、广播和电视等各种类型美国娱乐业的受众进行了全面深刻的考察和分析。对我国当前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和文化研究者具有极强的启发意义。理查德·布茨在书中为我们提供了全面的历史和精良的分析,他用优秀的传统精巧打造了这部勘查史。 本书目的旨在提供一个受众的历史,尤其是通过比较年代较早的争鸣状况来揭示20世纪争鸣状况的历史。民众或学者对受众的讨论长期以来缺乏一个历史的语境。例如,对看电视的关注很难上溯到对听广播或看电影的思考,更不用说联系到流行于19世纪的娱乐方式,如:情节剧、乌脸戏、汇艺秀等。而作为当今论争核心的那些议题曾经被翻来覆去地倒腾过,有时名目相同,有时花样翻新。作者希望本书能为有关中国和亚洲娱乐观众的研究以及比较研究提供借鉴。
  • 世界新闻传播史

    作者:陈力丹

    《世界新闻传播史》第一篇是对世界新闻传播的宏观概述。第二至第七篇,以洲或大区域为范围,首先用少量文字概述这个洲或区域新闻传播的发展特点,然后从中选择代表性的国家,较为详尽地叙述和研究其新闻传播发展的历史和特点。
  • 商务印书馆与近代知识文化的传播

    作者:李家驹

    1897年商务印书馆在上海成立和开业,标志着近代中国出版史及文化史的一个新里程。从此商务印书馆走进中国近代史,并且起着转换文化及改变历史的作用,生产新知识、培养新国民和促使新社会的诞生。 百年来,商务印书馆在近现代中国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极其巨大而重要。正因如此,与商务印书馆有关的历史也越来越受人注意和重视。最近十数年间关于"商务史"的论述也越来越多,其中有以"馆史"形式出现的,如北京商务主编的《商务印书馆九十年》、《商务印书馆一百年》及《商务百年大事记》,台湾商务出版的《商务印书馆一百周年/在台五十周年》等;也有环绕着"商务人"而写的各种传记和轶闻,如叶宋曼瑛的《从翰林到出版家一张元济的生平与事业》、柳和城的《张元济传》、蒋复璁的《王云五与近代中国》及王建辉的《文化商务:王云五专题研究》等;也有从出版史或不同文化角度切入的一些著作,在此不一一介绍,详细情况可参《商务印书馆与近代知识文化的传播》之第一章;总言之,"商务史"及相关研究在近年来相当蓬勃,俨然使商务印书馆的研究和论述,如百川汇海,推向和形成为一个以"商务"为中心的新的学术研究领域,即"商务学"的出现。
  • 媒体考古学

    作者:(德)西格弗里德·齐林斯基

    中文版序言 在20世纪的欧洲,有一位属于最早对未来通信理论作出片断论述的人,他并不是什么科学家,而是一位诗人。1927年,戏剧家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写出了一篇题为《无线电——那是大洪水降临之前的发明吗?》的富有刺激性的短文。一如他在作理论探讨时常有的习惯,在这篇短文中,为了使他的观点直观化,他也运用了譬喻的手法: “我记起了一个古老的故事,据说有人向一个中国人夸耀西方文化的优越性。那中国人问道:‘你们有些什么呢?’那人对他说:‘我们有铁路、汽车、电话。’那位中国人很客气地回答他说:‘这些东西,我们倒是已经又给忘记掉了。’说到无线电,我立刻有这样一个可怕的印象,似乎它是一个陈旧的装置,是那时由于大洪水的降临而遭到遗忘的东西。” 这位通晓中国哲学和文学的德国著作家,用这个故事表明了两件事情。第一,他要我们引起注意,有许多表面上显得那么标新立异的事物,却可以归结到某些具有悠久传统的思想观念那里去,而对于那些属于最新——代文明的人来说,实在没有什么理由可以引以为自傲的。第二,每当西方文化的代表者大谈特谈用什么新技术发展交通与通信的可能性时,其所面对的对象却偏偏是那样的一种文化的代表者,在那里,许多现代媒体设施的基础已经早被设想出来或者被发明出来了,每当这样的时候,他就着实为前者感到羞愧了。 现在这本《媒体考古学》的作者,在面对本书中文版的出版时,也感觉到了类似的羞愧。他痛感他所作的研究的狭隘性。这种狭隘性,固然也是由于受到了工作强度的限制。把早期欧洲媒体历史中那些业已被埋没了的部分给重建起来,对于一个独立的研究者来说,那已经是一件需要很大勇气的艰难事业了。思想的高度集中,那是绝对必要的。不过,这里面更重要的原因,却还是方法学上的原因。如果根据福柯(Michel Foucault)所创导的那种广为流传的传统认真地去对待深层时期的概念以及知识考古学的内涵,那么,就不应该信赖由翻译所得的材料。人们必须掌握其所研究的事物的原始来源的语言。这就如同人们有必要掌握计算机程序的源代码一样。 现在,我想谈谈作为新媒体的技术“灵魂”的电学的谱系,其中就涉及到磁学以及磁学研究的深层时期。在此,我遇到了一篇关于指南车及其跟磁性罗盘的关系。文章作者李树华(音译),他坚信指南车和指南针都是在中国发明的。不过,他也详细地写到了他所感到的重重困惑,长时间来,在中文文献中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困惑,首先是由于车子原先毕竟是纯粹机械类的工具,而这样笨重的东西,如何可以认定它作为磁性的工具而用作地理方位的确定。在欧洲研究文献所作的各种翻译之中,这样的误解一直到20世纪初还顽固地被坚持着。可见,语言上的细微的差异,导致产生了这样一个对于技术历史和媒体历史至关紧要的误解。 可惜我没能掌握中文。我无法读取中国早期媒体历史的源代码,因此,在本书中实际上也就缺乏对它的论述了。 不过,从这里面也可以得到结论,那就是,如果要对媒体的深层时期作广泛的研究,那就必须要有许多人的协同努力才行。这样的合作,既要跨越在媒体研究领域上面互相交叠的多门学科,又要跨越所涉及到的各种文化和语言的界限。为此,2003年我在“科隆艺术与媒体大学”建立起了一个专业组织,使得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和艺术家能够每年聚集在此交流他们有关媒体谱系的各自相异的研究成果。我们称这一个实验性的工作领域为“变体学”。这个工作组织的成果,将以科学界的当代世界语英语予以发表。 我也把我的这本《媒体考古学》在中国的出版,看作是对参与这样的媒体变体学工作组织的公开的邀请。我希望,本书的出版会启动跟那些在中国从事媒体开发的当前的和深层时期的状况的研究的人的对话。 我在此特别需要感谢荣震华教授在翻译本书时所表现出的巨大的努力、耐心和细心。在出版社方面,我也要感谢侯玲女士的非凡的关心。我还要感谢商务印书馆和德国罗伏特出版社以及北莱茵一威斯特法伦州的科学部,感谢他们对本项目的慷慨支持。 S.齐林斯基 2005年12月于柏林 目录 导论:论技术视听的深层时间 媒体类考古学之方法学上的借鉴和关联 第一章 恩培多克勒篇 第二章 波尔塔篇 第三章 基歇尔篇 第四章 普尔基涅篇 第五章 隆布洛索篇 第六章 加斯捷夫篇 第七章 结论篇,附媒体的类考古学的设计图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