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戴锦华
-
沙漏之痕
本书是博士生导师思辩集粹书系之一,由博士生导师们将自己几十年的文章、专著予以检索,把其中那些虽时过境迁但仍有思想洞见、亦富辞采的文字截取而成。 本书共分“光影流转”、“直面当代”和“性别·国家”三部分,内容包括:书写文化英雄;文学备忘录“质疑”全球化;见证与见证人;面对亚洲;在“苦涩柔情”的背后等。 -
书写文化英雄
本书是《当代大众文化批评丛书》中较具代表性的著作。文化英雄的出演,或许是世纪之交,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之一。戴锦华教授在《隐性书写》后再度将分析的视野定位于当代大众文化,携北京大学一批青年学子,对陈寅恪现象、“反右”书籍、当代诗坛论争、金庸小说、崔健摇滚、《时尚》杂志、隐私热及电视连续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了精彩研究。资料丰富、注重知识性和广泛性、语言风趣是本书的特色。 -
妇女、民族与女性主义
就今日女性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命题而言,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是,全球资本主义化的进程,正以摧枯拉朽之势,跨越昔日民族国家的疆界,改写着现代民族国家的意义……其中女性作为现代社会秩序中的“自我”的“他者”,女性主义作家解构与建构性的思想资源的意义,正在变化的全球语境中凸现出新的突围与实践的意义。 -
性別中國
本書循中國電影史基本的脈絡,以性別表述為主軸,探討電影中的文化政治與批判性議題。書中的論述嘗試直面並觸摸後冷戰時代紛紜繁複的中國社會事實,嘗試凸現冷戰∕後冷戰、第三世界、亞洲的思考座標,嘗試在反身自問作者的言說位置的同時,檢省包括女性主義在內的諸多理論命題。此書的各章節仍以電影文本、電影史、文化史上的重要現象為依託,但不僅關注影片的事實及相關的電影的事實,而且嘗試藉此開敞重返歷史與現實的通道。 本書為作者的一份講稿,為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學性別研究的系列講座而撰寫。 -
涉渡之舟
本书是一本深刻而富有见解的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的研究专著,非常彻底而全面地用女性主义的观点对新时期代表性女性作家作品进行了富有创新的研究(包括张洁、戴厚英、宗璞、谌容、张抗抗、张辛欣、王安忆、铁凝、刘索拉、残雪、刘西鸿,方方、池莉等重要作家),发现女作家作品中时隐时现的女性视点与立场的流露,提出了女性写作的“花木兰式境遇”——化妆为超越性别的“人”而写作的追求,在撞击男性文化与写作规范的同时,难免与女性成为文化、话语主体的机遇失之交臂,并在有意无意间放弃了女性经验的丰富庞杂及这些经验自身可能构成的对男权文化的颠覆与冲击。本书是国内研究新时期女性写作的奠基性著作。 本书作者戴锦华最早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和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成功地再解读中国重要女作家的创作,成为今天的一种范式。 戴锦华的强大和缜密超越了简单的女性立场。她有理论,但保着敏感和热情。她有视野与深度,不流于一声叹息。更可贵的是,她的视野穿越了学院,来到了广阔的社会中间,她看到繁华表象下遮蔽的另一种叙事。她是一个真正的思想精英。 -
浮出历史地表
《浮出历史地表》是第一部系统运用女性主义立场研究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史的专著。借助精神分析、结构、后结构主义理论,本书作家论形式深人阐释了庐隐、冰心、丁玲、张爱玲等九位现代著名女作家,同时在现代中国的整体历史文化语境中,勾勒出了女性写作传统的形成和展开过程。理论切入、文本分析和历史描述的有机融合,呈现出女性书写在不同时段、不同面向上的主要特征,及其在现代文学史格局中的独特位置。本书自1989年问世后产生了广泛影响,被誉为中国女性批评和理论话语“浮出历史地表”的标志性著作。 -
《哈姆雷特》的影舞编年
本书由北京大学教授戴锦华与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孙柏两位合作完成。主体部分共有“经典的双刃”、“《哈姆雷特》的意味”、“劳伦斯·奥利弗或《哈姆雷特》的声画之舞”、“冷战氤氲、丹麦王子与悲剧的多重意味”、“柯静采夫,冷战文化的内部与外部”、“低回与寂寥之间”、“剧变时刻、《哈姆雷特》:英雄或幽灵归来?”、“后冷战,庆典时刻与《哈姆雷特》的‘完满’”、“《哈姆雷特》中国行”、“独立电影?影像与暴力之维”、“21世纪的《哈姆雷特》及结语”等十一部分组成,以对谈的形式来梳理《哈姆雷特》电影改编的历史脉络,试图铺展这一经典之作借助不同的银幕演绎而打开的文本褶皱,并在此基础上以揭示和显影这一社会象征行为的历史书写意谓,深入地阐发萦绕着哈姆雷特银幕形象而获得呈现的资本主义社会文化内在的精神分裂,以及莎士比亚戏剧等世界名著及其改编电影的文本内外、台前幕后故事。 -
隐形书写
90年代,大众文化无疑成了中国文化舞台上的主角。在流光溢彩,盛世繁华的表象下,是远为深刻的隐形书写。凸现这隐形字样,并在新的坐标中勾勒一幅文化的地形图,是一个文化研究者的选择。 作者简介: 戴锦华,1959年生于北京,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文学系。现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和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系教授。从事电影史论、女性文学及大众文化领域的研究。著有《浮出历史地表——现代中国妇女文学研究》(合著)、《电影理论与批评手册》、《镜城突围》(论文集)、《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犹在镜中——戴锦华访谈录》、《拼图游戏》(随笔集)、《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以及 Cinema and Dsire:A Feminist Maxism and Cultural Politics in Dai Jinhua's Works.主编、撰写有《书写文化英雄:世纪之交的文化研究》等。 -
电影批评
《电影批评(第二版)》是电影理论集锦,电影批评入门书。 -
斜塔瞭望
第四代電影藝術家是失去了神話庇護的一代。他們登場於新時期大幕將啟的時代,他們的藝術是掙脫時代紛繁而痛楚的現實/政治,朝向電影藝術的純正、朝向藝術永�的夢幻母題的一次「突圍」。他們貢獻於影壇的是一种藝術氛圍,憂傷而又欣悅。那是在掉頭不顧而去之前,對「文革」時代、逝去的社會災難與心靈廢墟的最後一瞥深情而悠長的注視。這使他們所選取的姿態,在某种意義上,成了背對著歷史、現實與大眾的姿態,使他們的藝術成了一種斜塔式的藝術,使他們對社會與自我的關注歷史地成了「在傾斜的塔上的瞭望」。八○年代的中國電影藝術與八○年代的中國社會生活的重要相關之處,不在於一種經濟/生產、再生產的事實,而在於一個共同的的記憶夢魘與心理參數:文化大革命的歷史事實與歷史表述。在第五代的藝術中,文化大革命的歷史呈現為一個巨大的「在場的缺席」。第五代的藝術是子一代的藝術,文化大革命的歷史規定他們痛苦地掙扎在無法撼動的父子秩序與無「父」的文化事實之間。於是,八○年代,中國第五代的藝術便成了一種超越歷史/文化裂谷、而終於陷落的斷橋式的藝術,使他們創造一種全新的語言與歷史表述的努力成了子一代的精神流浪的傳記。 在九○年代幕啟時分的短暫沉寂之後,脫穎而出的是一道且陌生且稔熟、危機四伏且生機勃勃的文化風景線。間或是為八○年代精英主義所遮蔽的邊緣文化顯影;更重要的是,八○年代末為劉小楓君預言為「遊戲的一代」人,以並非遊戲的姿態與方式全線登場。然而,這些呈現於文化鏡城之間,出演於雙重或多重舞台之上的劇目,不斷為縱橫交錯的目光所撕裂,又不斷地為某種權力話語所整合,成為不斷被文化命名的樂觀之帆所借重、所掠過,卻拒絕承載的文化現實。所謂影壇「第六代」便是這九○年代的一處霧中風景。 -
《简·爱》的光影转世
自文学诞生之日起,纸上文本便与说唱、戏剧等等现实搬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近现代电影电视艺术的产生,更是将这种跨媒体的文化实践发展到了新的阶段。欧洲经典文学名著历来是影视作品改编的不竭源泉,很多电影本身也成为了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于是,探讨文学与电影之间的关系,探讨文化的跨媒介生产,并由此观察背后彰显的社会与文化,理解内中蕴藏的历史和政治,便成为文学研究、电影研究、文化研究的饶有趣味的议题。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电影学者戴锦华先生携多位青年学者就“欧洲名著改编电影”展开思考与讨论,以对谈的形式,将文学与电影、文本与历史等等复杂关系逐一分析,娓娓道来,集合而成“对话戴锦华”系列。《简•爱的光影转世》即为该系列之一。 两位作者从2011版《简•爱》的观影体验谈起,逐渐引出对文学原著的阐释,对勃朗特姐妹乃至19世纪英国文学的把握,并推进到更为广阔的社会历史语境剖析,以小见大、深入浅出,为读者提供一种“细读”文本,重读世界文学名著、思考历史文化的新颖视角;与此同时,运用专业的眼光、通俗的 语言,引出对各个时期众多《简•爱》电影的分析与探讨,对“改编”和“原著”、“视觉”与“文字”的相互关系展开颇有意味的辨析,进而延伸至现代影视艺术和当代流行文化的探究和批评,为读者描述了多种名著改编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 一次极端投入的光影游历,一次自娱娱人的阅读游戏 从《简•爱》出发,重新叩访文本、历史与理论 步入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不失为极其有趣的阅读/观影经验:看不同的面孔与身体演绎同一稔熟的故事,犹如幽灵魅影或轮回转世。更像是长长的回声或拖尾,扫过退行中的新世界。 ——戴锦华 2012年,老师执教三十周年,我和孙柏入师门十周年。我们一直想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庆祝一下,但“对话戴锦华”系列的出版却实属“无心插柳”。在与我们对谈当中,她所展现出的专注、严谨时常令我们汗颜。有师如此,幸莫大焉。 ——滕威 -
光影之痕
由戴锦华主编,其作者群中既有戴锦华、索萨、李杨、毛尖、滕威、张慧瑜等中国大陆文化批评家、电影研究专家,也有李政亮、开寅等港台和海外电影研究学者;他们不但具有国际视野,而且生活、穿行在世界各地,可谓代表了华语世界电影研究与批评的重要一支。《光影之痕:电影工作坊2012》将以对电影事实和影片事实颇具发轫性意义的"2012年度电影访谈"开篇,更有戴锦华教授对2012年度中国及世界电影的全面总结、冷静观察与深邃思考,让人在领略到精彩纷呈的2012年度电影文化的同时,轻松地完成一次不可多得的理论旅行,学会阅读未曾说出已然说出的电影事实。 《光影之痕:电影工作坊2012》的主部由六部分组成,分别讨论以《白鹿原》为代表的中国大陆影片、以《凯撒必须死》为代表的欧洲影片、以《逃离德黑兰》代表的好莱坞影片、以《桃姐》为代表的港台及其它亚洲国家影片,以及点评精粹、理论武库,其间不乏对这些影片的文本细读,但更为重要的则是对这些影片的症候式阅读,一方面展示本书作者基于揭示文化与权力之间关系的介入立场,另一方面帮助读者形塑不可或缺的批评意识。 -
昨日之岛
发现电影的魅力,呈现文化的症候,戴锦华文章精选结集,坦言学术和人生思考的心路历程。 本书包括十篇戴锦华本人精选的文章和一篇访谈,从中可以看到戴锦华教授多年来以电影为基点,对当下与历史议题所展开的思考,尤其可以看到作者思想发展的断面。 -
光影之忆
对光影世界再现历史记忆的深度审视。 正如本书戴锦华所言:“再现的政治不仅联系着历史与记忆,但21世纪之初,它却的确成为再现政治中极为突出的命题。于今日中国,历史与记忆的命题不仅关乎过去,而且联系着当下,指涉着未来。” 接续上一年《光影之隙》的追求,年书仍深怀全球视野,既关注新新人类送别《哈利·波特》的“稚嫩的沧桑感”,更把目光锁定在“夹边沟”“光尘之忆”等历史记忆的表述及其对遗忘的抵抗之上;既关注小成本制作的突围之举,也关注新技术手段带来的冲击和无限可能性。 -
光影之隙
我对电影批评的期待,是一份有效的批判,一份有创意有洞见的分析,所谓理论演武场可以是一份有趣的学术和思想的游戏,但也是一份严肃的质询和建构的尝试。去寻找和建构别样的可能,去尝试激活电影自身曾经蕴含并继续负载的巨大的文化、艺术与社会的潜能。批评,同时也可以成为一份介入,一种创造。 ——戴锦华 透过光与影的缝隙,我们看到了世界的一角,但五色斑斓的影像又是如何折射或操纵这个时代的集体无意识?本书的作者大多身在学院,笔下的文章却绝非自我囿闭的“纯学术”;书中辩谈的话题,充分体现了他们以电影言志、介入当下的心愿,具有深广的全球视野。2011已倏忽半程,此时转身回望,既是总结,亦是前瞻,期望这个文本敞向更大的文本,烛照这个世界的症候,成为激活新思想的“马刺”。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