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中东

  • 中东政治与社会

    作者:王联

    《中东政治与社会》围绕阿拉伯、伊斯兰、冲突、革命和石油这五个核心概念,全面展示了战后60余年来中东各国政治与社会的发展变迁,重点探讨了中东地区的民族与国家、宗教与社会、政府与政治、战争与和平以及经济与发展等领域,同时也讨论了西方大国对本地区的影响,以及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关系等。《中东政治与社会》适应当前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可供有关部门和专业人士参考,对中国中东学的学科建设而言,也可称得上是一本中规中矩的奠基之作,对高校国际关系专业中东研究方向的本科生、研究生都大有禆益。
  • 耶路撒冷:伊斯兰激进派与西方影响下的圣城未来

    作者:(以) 戈尔德

    本书作者是以色列政府的高级官员,本书一本从以色列的立场全方位阐述耶路撒冷问题的专著,作者强调,耶路撒冷是古代以色列的遗产,与现代以色列的诞生有着密切关系。本书还梳理了美国布什、奥巴马政府对中东和耶路撒冷的政策。本书的观点不一定符合我们的立场,但是它对于我们分析耶路撒冷问题、看清以色列的立场提供了重要依据。
  • 中东国家通史 约旦卷

    作者:王铁铮

    NO
  • 中東現場

    作者:張翠容

    多年來,堅持追縱新聞真相的張翠容從未停歇過採訪的腳步。 2006年的傾力新作《中東現場》,即是她多次深入向來有“火藥庫”之稱的中東地區,透過與當地百姓對話、實際訪談生活於現場的具影響力的民運組織領導人,抽絲剝繭地從歷史、宗教、文化、地理等因素,一一剖析埃及、以色列、黎巴嫩、敘利亞、伊拉克、巴勒斯坦、阿拉伯等國相互衝突,彼此糾葛的來龍去脈。 一開始,她在《中東現場》前言,便對「恐怖主義」該如何界定提出質疑,並且呼籲世人能更客觀持平地去省思中東地區的問題,而非跟著西方社會的聲音起舞。 緊接著,她將焦距轉至埃及,從社會、政治生態探討穆斯林兄弟會如何在埃及興起,以及與親西方的世俗民族主義者如何拉扯對峙:一個是世俗民族主義者,主張政教分離,推行現代化政策;另一個是基本教義派,主張伊斯蘭神權政治,堅持一切以伊斯蘭為本的復古政策。兩方各據立場,互不妥協。 豈料,埃及擺脫了殖民,卻在世俗主義與伊斯蘭主義之間展開一場大鬥爭,不知不覺提供了英、美勢力介入的空間。 介乎以色列與敘利亞之間的黎巴嫩,處境更是尷尬,不論是地理位置或政治氛圍。作者先把鏡頭調至貝魯特:「站在貝魯特市中心,我似乎仍然看到內戰時期那一條『綠線』,這條綠線把貝魯特分成東西兩邊,基督徒聚居的東貝魯特和穆斯林聚居的西貝魯特。兩邊居民實際往來不多,從有形的綠線到無形的綠線,就好像柏林圍牆,倒下了,但心牆卻豎起……」這樣的景象活脫是黎巴嫩政治縮影,其宗教派系複雜,政治體制也形同多派系,大家各懷鬼胎…… 置身紛爭不斷、政治利益糾葛難解的烽火線上,張翠容試圖透過庶民百姓的生活,他們的觀感,忠實地反映出埃及、以色列、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等阿拉伯世界,多少年來恩怨情愁。
  • 中东国家通史(巴勒斯坦卷)

    作者:彭树智

    本书是彭树智先生主编的《中东国家通史》中的一卷,是第一部由中国学者撰著的巴勒斯坦通史。全书以文明交往理论为指导,采用通史的叙述方式,对巴勒斯坦地区阿拉伯人的过去和现在作了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扫描系统介绍了巴勒斯坦由古及今的历史发展过程,探究了巴勒斯坦地区的社会特征和历史发展规律,有助于对巴勒斯坦问题乃至中东问题全面,系统的了解。
  • 世界现代化历程(中东卷)

    作者:王铁铮 编

    《世界现代化历程(中东卷)》内容简介:现代化是近代以来波及全球的一种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它既是人类社会谋求进步的必由之路,也是世界各国文明演进的方向。现代化源于西欧,是伴随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所聚积的强大内动力而兴起的。英国、法国和德国是西欧最早启动现代化的国家,并且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发展模式。西欧国家的现代化进程表明,现代化并不囿于某种固定的模式,而是彰显出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或多元性。 位于西亚北非的中东国家多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历史上,中东地区轮番出现过诸多彪炳于史册的庞大帝国和盛世王朝,它们曾为人类创造了璀璨的文化,亦曾在.科学技术上独领风骚。但自近代以来,在内外合力的挤压和冲击下,中东国家全面式微。因此,中东国家成为现代化运动的后来者。实际上,在持续不断的现代化浪潮的驱动下,中东国家实施的现代化发展战略也是一种无法回避的被动回应。这种态势使中东国家的现代化无不具有外源性和后发型的基本特点。
  • 困顿与突围

    作者:田文林

    一本拆解中东政治困境的秘籍 中东为何动荡不安?阿拉伯国家为何频频遭受西方欺凌?本书分析中东地缘政治格局、2011年中东剧变、阿拉伯地区民族认同、美国中东战略、利比亚战争、叙利亚危机、政治伊斯兰运动。
  • 大卫之星

    作者:阎京生,袁名忠

    以色列于1948年5月14号宣布建国,第二天阿拉伯联盟国家即对其宣战。至1982年阿以之间共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战争。这些战争不仅改变了阿拉伯世界的政治格局,而且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以客观的立场,从纯历史和军事的角度,根据丰富的史料,对以色列建国历程及第一次中东战争(以色列的独立战争)和第四次中东战争中的重要战役进行了系统的讲述和生动具体的刻画。 《大卫之星(以色列建国及其经典战役)》分别从以色列的建国及1948年独立战争谈起,详述这个新兴国家的诞生历程,并回顾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军戈兰高地之防御作战》及《以军渡河反击战》经典战役的过程及精彩片段,揭示以、埃两军在这回合里种种鲜为人知的精彩较量及战略战术上的得失。 《大卫之星(以色列建国及其经典战役)》由阎京生、袁名忠著。
  • 伊朗伊斯兰革命及其世界影响

    作者:陈安全

    本书比较深入、完整地探讨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发生在伊朗的伊斯兰革命的过程及其前因后果,着重分析了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霍梅尼主义的基本内容、特征本质等,思考了其与当代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之间的关系,进而论述了伊朗的“输出革命”等对外政策的形成与实施,以及伊朗革命与伊斯兰共和国的建立对当今“后冷战”时代的世界所产生的影响。
  • 中东国家通史(伊拉克卷)

    作者:

    本书是彭树智主编的13卷《中东国家通史》中的一卷,是第一部由中国学者撰著的伊拉克通史。全书以文明交往理论为指导,采用通史的叙述方式,对伊拉克的过去和现在作了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扫描,涉及历史与现实、政治与经济、宗教与民族、自然与社会等,有助于对伊拉克及相关问题的全面、系统的了解。
  • 中东黑血

    作者:文天尧

    《中东战争史全传·中东黑血-中东的战争与和平》内容简介:我们常常能看到中东地区因领土问题、因民族问题而起的战争频频发生。这种种纷争。使得中东常年深陷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不断的境地。在二战后的短短五十多年时间里。中东地区爆发了七十多次较大规模的战争和武装冲突,其中大规模的战争就达数十次之多。中东战争、约旦危机、石油危机、阿以冲突、巴以冲突、黎以冲突、阿富汗战争、美军空袭利比亚、两伊战争、海湾战争、阿富汗反恐战争、伊拉克战争、加沙空袭……每每大战发生之际。也总有像美国、苏联这样的大国牵涉其中,甚至还屡屡险酿大国交战的对抗局面…… 《中东战争史全传·中东黑血-中东的战争与和平》围绕中东纠纷的由来、民族纠纷的由来。以深入浅出的笔触还原了中东战争中的血腥与无奈,以通俗的文字讲述了一个现代中东的故事。
  • From Beirut to Jerusalem

    作者:Thomas L. Friedman

  • 以阿拉之名:1400年的伊斯蘭聖戰

    作者:米爾頓·費歐斯特(Viorst, Mil

    資深記者及中東學者米爾頓‧費歐斯特,清楚明白、持平生動地勾勒出美國與阿拉伯世界之間多年來的恩恩怨怨。他認為,除非美國以首的西方國家,尊重阿拉伯人想要自己決定命運的決心,不然中東地區發生的激烈衝突不可能緩和。 作者在書中紀錄了西方和中東阿拉伯世界之間,長達一千四百年的往來互動,深入探討阿拉伯人設法推翻西方霸權的長期抗爭過程。此外,他也描繪阿拉伯人經歷過的民主政治和軍事獨裁統治,並細細推論納瑟社會主義、阿拉伯復興主義、伊斯蘭教的極端主義等政治運動,為何都擁有同樣的目標:解放阿拉伯人,掙脫外強的控制。
  • My Promised Land

    作者:Ari Shavit

    A groundbreaking, ambitious, and authoritative examination of Israel by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columnists writing about the Middle East today My Promised Land tells the story of Israel as it has never been told before. Facing unprecedented internal and external pressures, Israel today is at a moment of existential crisis. Through revealing stories of significant events and of ordinary individuals—pioneers, immigrants, entrepreneurs, scientists, army generals, peaceniks, settlers, and Palestinians—Israeli journalist Ari Shavit illuminates many of the pivotal moments of the Zionist century that led Israel to where it is today. We meet the youth group leader who recognized the potential of Masada as a powerful symbol for Zionism; the young farmer who bought an orange grove from his Arab neighbor in the 1920s, and with the Jaffa orange helped to create a booming economy in Palestine; the engineer who was instrumental in developing Israel’s nuclear program; the religious Zionists who started the settler movement. Over an illustrious career that has spanned almost thirty years, Shavit has had rare access to people from across the Israeli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spectrum, and in this ambitious work he tells a riveting story that is both deeply human and of profound historical dimension. As it examines the complexities and contradictions of the Israeli condition, My Promised Land asks difficult but important questions: Why did Israel come to be? How did it come to be? And can Israel survive? Culminating with an analysis of the issues and threats that Israel is currently facing,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My Promised Land uses the defining events of the past to shed new light on the present. The result is a landmark portrait of a small, vibrant country living on the edge, whose identity and presence play a crucial role in today’s global political landscape.
  • 中东历史与现状十八讲

    作者:黄民兴

    《中东历史与现状十八讲》是《西部人文讲座丛书》系列之一的《中东历史与现状十八讲》分册,书中具体包括了: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对古希腊文化的影响、中东的地理与古代历史的演变、中东现代化的特点、“伊斯兰秩序”与“华夷秩序”等内容。 《中东历史与现状十八讲》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中东上古史宗教、上古的文明交往、中古伊斯兰政教关系、近代的民族主义运动、现代犹太复国主义、阿富汗问题、巴勒斯坦问题、伊朗的伊斯兰革命、伊拉克问题、产油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中东现代化的特点以及中古阿拉伯帝国与中国的关系。中东历史的一大特点是它的断裂性,突出反映在宗教方面。
  • 中东战火

    作者:大陆桥文化

    中东,世界三大文明和三大宗教的发源地。悠久的文明和崇高的宗教,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对命运的把握和纷争,演变成激烈的冲突。过去的事件和当今的时局紧密交织,使这里成为一个随时爆炸的火药桶。这里随时可能引发全球的毁灭性战争。中东的命运,谁主沉浮?循环往复的纷飞战火,何时平息?饱经苦难的中东,何时见到和平的明媚阳光?...
  • 基地秘史

    作者:阿卜杜勒·巴里·阿特旺(Abdel Ba

    丘吉尔在不列颠战役后表示:"人类战争历史上,从来没有这么多人从这么少的人那里得到这么多!"对本·拉登与基地,他也许会说--人类历史上,从没有这么多人被这么少的人打扰。 这是21世纪最大的一场秘密战争,基地组织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动用了迄今为止,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所有游击、反恐作战的经验。它精通对手,也了解世界。它深刻认识20世纪人类文明提供的所有技术手段以及活动方式。本书作者以其亲自采访本·拉登的冒险经历为开篇,深入探讨了基地的成因及未来走向,考察了自杀式袭击的历史和现象,思考基地的经济战略,提出西方若想消除恐怖主义的威胁,必须先了解它,并建立有效的对话渠道。正如作者在开篇时所言:忽视基地是危险的做法,因为它从未远离。
  • 以色列的诞生 荣耀 1

    作者:赫尔曼•沃克

    《以色列的诞生:荣耀》的前一百页详细阐述了当时所发生的事。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联合国拟定了一份决议,呼吁各方“从战争期间占领的领土上撤军”。美国和以色列表示同意。柯西金却非要塞进去两个他认为是无所谓的字:“所有”,即“从战争期间所有占领的领土上撤军”。林登·约翰逊和阿列克谢·柯西金在这“两个无所谓的字”上的死不相让体现出当时的问题所在。那“两个无所谓的字”在当年的报纸杂志上可是很流行的话题,也是这本书前一百页的高潮所在。在苏联不遗余力的支持下,阿拉伯国家壮起了胆子,要继续打下去,仍想着要消灭以色列。结束战争的停火协议还在签订期间,“埃拉特”号驱逐舰就被击沉了,这是《以色列的诞生:荣耀》开篇讲的一场战斗。从这场战斗中就可以看出他们想要消灭以色列的决心。 赎罪日战争的吸引人之处,我承认,首先是战场上的激烈战斗和各方权力中心如莫斯科、开罗、耶路撒冷和华盛顿之间的激烈角逐。其次,我得说,要算埃及领导人——安瓦尔·萨达特(Anwar Sadat)了。他有可能算是这个时代中最伟大的阿拉伯人了,先是精明机智地策划并指挥这次战争,然后又出行耶路撒冷,同以色列讲和。果尔达·梅厄在被问及关于这位战争英雄的印象时,她很热切地说:“萨达特!竟有这个勇气。”埃及方面至今还在庆祝萨达特发动战争的那一天,把一些大桥、大街和纪念碑命名为“十月六日”。 这部作品大部分的调查研究工作都是在以色列完成的,在那些年月里,我被问过无数次:“你打算怎么来结束这个故事?”在我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这部作品时看不到结局,二〇〇二年的今天也不会看到多少。虚幻的“奥斯陆和平进程”落空了。“九·一一”恐怖事件之后,国际事务风云变幻,以色列仍要苦于应付不断发生的恐怖袭击,防御警戒远方来的导弹威胁。不过,全世界人民对于以色列长期抗争的认知在不断改变。在这种改变中,我看到了双方皆存的希望;至于荣耀,以色列的历史已经证明,用战场荣耀来换取真正的和平,以色列是何等愿意,一如它和安瓦尔·萨达特所做过的那样。 《以色列的诞生:希望》和《以色列的诞生:荣耀》两书中所涉及的军事与外交争斗都是按照真实史实来写的,是以进行了多年艰巨调查而得来的史料为基础的。小说中也有虚构的人物参与到实际的历史事件中,但在每本书后面的“历史注解”中都清楚地指出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构的。一位在调查史料方面帮过我很大忙的以色列老人看了小说前面几章后大嚷:“你没打算把它写成一部军队故事,是不是?写了太多其他的东西,而不是军队!”的确是这样。但是,在那段日子里,以色列的生与死可不仅仅取决于军队,外交也起了巨大的作用。读者们要记住一个简单的原则:书中除了四个虚构的主角外,那些以色列的政治人物、外交人员、中校及中校军衔以上的军人,都是那个年代真实存在过的人。 赫尔曼·沃克 二〇〇二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