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都德
-
磨坊信札
《磨坊信札》(Les lettres de mon moulin)根据法国作家阿尔封斯・都德 (Alphonse Daudet)的原著节选14个章节。 本书是一举奠定都德在法国文坛地位的成名之作。都德买了一座老磨坊以使自己获得灵感和在安宁中写作,他以信札的形式叙述了其故乡普罗旺斯真实或虚构的遗闻逸事。通篇洋溢着浓郁的诗情画意。 原著大师文字清淡幽默,书简形式读起来亲切自然。 -
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以普法战争为题材的作品占有很大比重,这些作品大多收录在《星期一故事集》里,广泛流传,脍炙人口,早已成为世界短篇小说文库中的瑰宝。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最后一课》,堪称世界文学史上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短篇小说典范。作品描写的是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普鲁士的阿尔萨斯省一所乡村小学,学生向祖国语言告别上的最后一堂法语课;通过一个童稚无知的小学生的自叙,生动地表现了法国人民遭受异国统治的痛苦、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作品题材虽小,但精心剪裁,记叙详略得当,具有一种感人至深的力量。 -
磨坊书简
在法国南方普罗旺斯省阿尔镇郊外的一座山冈上,有一间荒废了20年的磨坊。作者买下来以后,几乎每年都会去过冬。站在这里可以俯瞰普罗旺斯的各种美景:阳光照耀下的松林,远处的阿尔卑斯山脉,一片寂静中突然传来的各种声音,这与巴黎那种喧闹是截然不同的。在这里,作者可以享受到身心的宁静。 -
磨坊文札
虽然都德因为描写了普罗旺斯乡间明媚的阳光,而被尊为法国南方文学的鼻祖,但其实展露在这本享有盛名的《磨房文札》中的普罗旺斯,和我们心目中那块天空澄净、大地炽烈、风情浓郁的度假胜地相距甚远。在都德笔下,这里的自然美如天堂,生活在地上的人们却没因此比别处的人们更快乐。翻遍《磨房文札》,似乎找不到一个上帝的宠儿,生老病死爱恨情仇,形形色色的人生憾事都展列在阳光碧树之下。除了开法国南方文学之先,《磨房文札》浅近直白、清淡平易,细读起来也找不出过人之处、惊人之笔。但文留千古,定有道理。中文本译者柳鸣九先生认为都德的魅力在于“以柔和温存的眼光去看待人物……鞭挞是轻微的,讽刺也不辛辣……对人生中世俗的规范与是非标准有时又多少有点超然”。 -
都德短篇小说选
都德的短篇之不以故事情节而以韵味取胜,首先在于他是一个富有诗人气质的小说家,而不是一个以叙述见长的“讲故事的人”,在他身上最强有力的禀能并不是观察与现象,而是感受,他敏锐而细致,即使对普通的日常也有自己微妙的感受,十六岁初到巴黎时的印象可以引发出他写人生的灵感,第一次穿礼服参加社交的经历可以被他回顾得颇有情趣,在一片南国景色前他会产生欣喜如醉的情绪,由此写出一篇动人的故事,即使是自己回到故乡安顿下来的生活细节,他也从中体会出某种意味而铺陈为一个短篇。 -
小东西
《19世纪法国文学名著注释读物:小东西》经朋友推荐,小东西在一所学校谋到了一份工作。然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创他无法适应学校里冰冷、阴森的生活:学生们欺负他,繁锁的校规压抑着他,最后还被他"忠实"的朋友出卖。绝望的小东西离开了这所学校,前往巴黎,投奔在那里做私人秘书的哥哥雅克。 -
都德小说选
《都德小说选》精选自法国作家都德最具代表性的《磨坊信札》《月曜日故事》《塔拉斯贡人氏塔塔兰之惊险奇遇记》和《小弗乐蒙与大里斯勒》等四本小说集。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脍炙人口的《最后一课》《柏林之围》等,有充满法国南部普罗旺斯风情的磨坊故事,有情节夸张、滑稽可笑的塔塔兰奇遇记。这些小说妙趣横生,能给读者带来阅读的乐趣和享受。 -
磨坊文札
都德满怀着亲切眷恋的柔情,用简约的笔触与清丽的色调描绘出一幅幅优美动人的普罗旺斯画面:南方烈日下幽静的山林、铺满了葡萄与橄榄的原野、吕贝龙山上迷人的星空、遍布小山冈的风磨、节日里麦场上的烟火、妇女身上的金十字架与花边衣裙、路上清脆的骡铃声,还有他自己那像一只大蝴蝶停在绿油油小山上的磨坊……除了这些,还有生老病死爱恨情仇,形形色色的人生憾事。 -
磨坊文札
都德满怀着亲切眷恋的柔情,用简约的笔触与清丽的色调描绘出一幅幅优美动人的普罗旺斯画面:南方烈日下幽静的山林、铺满了葡萄与橄榄的原野、吕贝龙山上迷人的星空、遍布小山冈的风磨、节日里麦场上的烟火、妇女身上的金十字架与花边衣裙、路上清脆的骡铃声,还有他自己那像一只大蝴蝶停在绿油油小山上的磨坊……除了这些,还有生老病死爱恨情仇,形形色色的人生憾事。 -
最后一课
都德是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共写了13部长篇小说、1个剧本和4个短篇小说集。他往往以自己熟悉的小人物为描写对象,善于从生活中挖掘有独特意味的东西,风格平易幽默,带有一种柔和的诗意和动人的魅力。 《最后一课》是19世纪下半叶法国现实主义作家都德生平中三部重要作品的合集,包括短篇小说集《星期一故事集》、散文故事集《磨坊信札》和长篇小说《小弗罗蒙和大里斯勒》。作品以美妙的笔触、精巧的构思,展现了生活在法国底层社会人们的真诚、守信、善良和坚强的品质,描绘了法国南方美丽如画的风光,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切的爱国主义情怀,体现了作者的终极人文关照和精湛的艺术创作技巧。 -
星期一的故事
亚尔丰斯·都德是法国十九世纪的著名文学家,他的《最后一课》在我国家喻户晓,其中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思想对广大青年有着深刻的影响。其译者陆达成对都德作品情有独钟,及至对儿子陆谷孙教授的人生产生了深远影响。本书是陆氏父子两代在外国文学作品传播上薪尽火传、成就斐然的生动写照,同时也反映了十九世纪法国社会风貌人情。《我的父亲》一文表达了陆谷孙对堪称人生启蒙老师的父亲的深切缅怀之情。 -
都德小说选
本书收录了法国作家阿尔丰斯·都德的多篇洋溢着爱国主义热情短篇小说。例如:《最后一课》、《繁星》、《老人》等。 -
星期一的故事
名家 佳作 精译 美序 陆达成、陆谷孙父子合译都德经典短篇 跨越半个世纪“十指联弹” 薪火相传共谱译坛佳话 亚尔丰斯•都德是法国十九世纪的著名文学家。1873年出版的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的短篇小说集《星期一的故事》,反映了十九世纪法国社会风貌人情,是描摹人物世情的经典之作。其中《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由于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而享有极高声誉。 译者陆达成对都德作品情有独钟,及至对儿子陆谷孙教授的人生产生了深远影响。本书实为陆氏父子两代在外国文学作品传播上薪火相传、成就斐然的生动写照。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在中科院哲学研究所从事翻译工作的陆达成先生曾拟为中国当时的青少年读者译出都德短篇小说集《星期一的故事》。先后译成十篇爱国故事,虽多数仍为当下中国读者所鲜知,但出于主客观诸多原因,均未刊布。九十年代末期,陆达成先生之子、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陆谷孙先生着手续译,并由翻译家周克希先生对照法文原著审订译稿,遂成本书。全书分“遐思与历史篇”和“情性与忆旧篇”等四十余篇,多为中国读者所未见的都德经典短篇小说。 -
女神的沉沦
小说讲述的是一对男女的爱情故事。从南方到巴黎攻读外交的青年人让・葛辛,偶遇了美貌女子芳妮,和她成为情人,两人沉醉在浓郁的情爱里。但不久,他发现芳妮竟然是被另一男人供养的外室,而且此时她已经三十七岁。让・葛辛不甘心跌入不洁的生活,但由于芳妮给他提供了细致的照顾与享乐,他已经无力自拔。之后,他接受了一个驻南美的外交职务,决心带芳妮一起走,然而芳妮却没有如约赶来…… -
不朽者
长篇小说《不朽者》是著名法国作家都德的重要作品之一。小说的主要内容是讽刺最高科学机构法兰西学院,因法兰西学院院士通常被人称作“不朽者”。书中的主人公只是一个平庸的学究,他毕生努力奋斗,终于混进了法兰西学院,成了被称为不朽者的院士,但他的论著却被发现是假科学。虽此部作品不如作者的《磨坊书简》和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有名,但可读性不亚于19世纪的任何欧洲优秀小说。 -
一个女人的沉沦
一个女人的沉沦:堕落腐化淫荡邪恶的性尤物,ISBN:9787538716269,作者:(法)都德著;刘莉译 -
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青少版 缩写本,ISBN:9787532231775,作者:(法)阿尔丰斯·都德原著;吕静莲改写 -
磨坊书简
都德(1840—1897)法国著名短篇小说家,生于破落商人家庭,生活贫困。1866年以发表散文和故事集《磨坊书简》成名。1868年发表半自传性长篇小说《小东西》,以轻淡微讽的笔触描写一个无助的少年的痛苦、失望、梦想和爱情的悲欢离合,烘托出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和冷酷。这部小说集中体现了“含泪的微笑”的都德风格,是其代表作。1870年参加普法战争,其间所作结集为《月曜日故事集》,其中收集了他的著名作品《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战后他致力于长篇创作,主要作品有《达拉斯孔城的达达兰》、《富豪》等。一生写有13部长篇小说,4部短篇小说集。作品善用简洁的笔触描写复杂的政治事件,讽刺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对于普通人民寄予深切同情,有“法国的狄更斯”之称。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