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蔡康永推荐
-
不断幸福论
本書從腦神經科學的最新研究出發,帶領讀者認識「幸福」如何以渴望、愛、性、享樂、慾念等作為激情動力,為人類生活畫出豐富的內容。 本書也結合了情緒管理的觀點和人生哲學的角度,提出實用的生活建議和啟示,讓讀者看見:只要建立了正確的態度,腦子就能學到幸福之道,經常為我們製造出幸福感。 書中引用的科學研究發現和提出的建議,有的令人驚訝,有的令人緊張,有的令人深感安慰: # 產生幸福感的條件與遺傳有關。但天生不容易快樂起來的人,可以學著在腦部設定快樂程式。 # 性與愛情是兩種能帶來極致幸福感的活動。 # 人腦天生喜新厭舊,所以外遇和變換性愛對象是人的天性。 # 學習新事物會引發幸福感。但腦子很容易習慣新事物,一旦習慣,就會僵在不快樂的狀態中。 # 長久的不快樂是因為腦子學了太久的負面情緒。不幸福的人是因為他不願意學習幸福。 # 赤貧的人很難覺得幸福,但富裕並不會讓人幸福多少。 # 民主社會裡的平均幸福度高於專制社會,參與公共事務比自掃門前雪更幸福。 這個叫做幸福的奧妙現象漸漸卸下了面紗。讀者讀完本書,再也不會用同樣的眼光看待幸福。 -
樂活國民曆
農民曆是中國古代庶民的百科全書,當中由智者先賢依經驗所累積歸納的節氣時序表,其實就是教導百姓順應四時的行事曆。台灣是座節氣島,氣候分化細緻、物產豐富多樣、四季美景更迭,更有各式慶典與有趣民俗。為回歸傳統價值,本書賦予農民曆現代詮釋,是本了解24節氣各個面向的生活工具書,並結合氣象、命理、食材和旅遊,提供現代人依循節氣過生活的參考指引。 全書以二十四節氣為架構,區分成氣象、食材、旅遊、運勢四大單元。 ※氣象曆:一覽台灣北、東、南、中四區的平均氣溫、降雨機率和降雨量等節氣氣象的特色,並搭配達人的生活小叮嚀,讓你關心自己也關心家人。 ※食材曆:一嚐四季最當令的食材,讀到文化食物的動人故事。文末還附有節氣食材表,不只讓你知道吃什麼,還知道產地在哪裡。 ※旅遊文化曆:一探節氣自然美景與在地文化慶典,同場加映達人旅遊推薦。 ※養生運勢曆:一窺節氣出生之性格特徵與命理運勢,開發你我成功的價值;另有養生守則與開運建議,讓你跟著大師趨吉避凶、萬事亨通。 -
醜形恐怖
在大眾媒體氾濫的今天,充斥著無數教導人「如何變得更美麗?」的資訊,減肥、塑身似乎成為唯一的美麗標準,而且,這種強迫性的觀念正不斷增強,終於在社會上造就了一群新興的「醜形恐懼症」患者,這些對外表斤斤計較的人,或許正在你、我四周歇斯底里地吶喊著:「我討厭自己的臉!」「我討厭自己的身材!」他們大多對人群有過敏反應,他們不去考慮自己處理人際關係的低能與不成熟,反而會把問題怪罪於長相醜陋、體型不佳,因此,出現各種光怪陸離的自殺、自殘行為。 本書為精神科醫生町澤靜夫依其豐富的教學及臨床治療經驗,細細剖析為何越來越多人罹患貪食症、厭食症、體臭恐懼症……等醜形恐懼症,並在真實生動的診療室札記中,拆解隱藏在其背後的社會文化現象。 -
你要不要被複製?: 艾西莫夫科普開講 1
艾西莫夫不僅是20世紀的科幻大師,也是美國當代著作最豐、最著名的科普暢銷作家。除了有系統編纂科學知識入門書籍之外,他也為不少報刊媒體寫作各類雜談短文。本書即收錄62篇生動有趣的科普散文與時事論談,涵括宗教、失序現象、人口、科學、未來等領域,並以他個人生活回憶作為結束。儘管本書是在1980年代出版,但是艾西莫夫談論未來的精彩之處,不僅在於他對未來的想像是否實現,更在於「預言」背後呈現的人文視野。 艾西莫夫的每篇科普散文從當代社會現象著眼,所詮釋的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事件。他的文章不僅旨在普及科學知識,更讓我們體認到,生活中處處是科學;而且透過他的生花妙筆,科學知識其實並不如我們所以為的那枯燥乏味,科學思考也不再是深奧難解的畏途。閱讀艾西莫夫,不僅是了解科學,透過大師的人文素養,我們更能認識理性思考的真義。 -
與幸福有約
特別收錄作者接受越洋書信專訪『給台灣讀者的話』。 如果沒辦法經營好家庭,人生其他成就的意義何在? 柯維博士深信,家庭是社會的基石,是個人內心充實的最大源頭。唯有家庭的圓融美滿,人們才能享有真正平實的快樂。 透過本書,您不但可以了解七個習慣的驚人力量,更能從書中習得主動積極,成為家中推動變遷的舵手,並尊重家人彼此的歧異,使全家的力量大於個人力量的總和。 本書提供具體做法,輔以生動的事例,並依據柯維豐富的諮詢經驗,於每章條列明確建議。幫助您創造出屬於您的美好家庭文化。 -
資本主義沒告訴你的23件事
作者為當代最破除舊習的思想家之一。本書催毀了我們這個世界最大的迷思。 自由市場資本主義或許有瑕疵,但並沒有實質的替代選項──到頭來,還是讓我們全體都比較富足。西方比起開發中國家更有效率、金融發展更為精密。而且科技是推動每個人進步的動力。對不對?錯。 本書將徹底顛覆各位讀者以往所接受的經濟概念。讓幕後事實無所遁形,展現這個體系真實的運作方式。 本書引經據典,內容闡述金錢、平等、自由和貪婪等引人入勝的議題,印證目前「自由」市場不但對人們不利,對於經濟運作的方式也不具效率。作者提出各種事項,並展現確實有更好的方法。 您知道什麼是資本主義嗎? 政治是否為浪費時間的事情? 為什麼技術日新月異之下,生活卻似乎沒有變得更好? 是否有些人比別人更富有,是因為他們比較有能力、受過更好的教育、和更有創業精神? 貧國為什麼貧窮,而這些國家怎樣才能富裕起來? 如果您認為世界不公平,卻無能為力的話,一定要讀本書。 本書讓您透析資本主義真實的運作方式: ※沒有自由市場這回事 ※全球化不會讓這個世界更富有 ※我們並非生活在數位世界之中──洗衣機對這個世界帶來的變化,還比網路多。 ※貧窮國家比富裕國家更具創業精神 ※高薪主管並不會讓績效更好 -
富人不說,卻默默在做的33件事
★上市一個月連七刷,讀者好評不斷的人生突破指南! ★不需要強大的意志力,不需要準備的時間!現在讀完,就能立即實踐! 差距,就在不起眼的地方 微小執行力,造就大不同的人生! 成功的人,每天都做著一些跟別人不一樣的小事! 克服小小的怠惰、比別人多堅持幾分鐘、把事情徹底做好…… 這些微小差異,也能助你跳脫平庸,享受富裕和成功。 短跑比賽,差0.01秒,名次就差很大。 人生中,一點點的不同,也決定了勝負! 這就是「微小差異」。 本書介紹33種從細節中創造微小差異的方法, 引用知名人士如傑克.威爾許、比爾.柯林頓、韓國三星電子會長李健熙等人的親身經驗。 書中同時還歸納了「臨界狀態」的科學實驗, 告訴你為什麼只要掌握住別人忽略的機會,就能累積出最後的驚人成果。 今天開始,創造你的「微小差異」: 1 先撥出時間,實現微小的差異:以早晨時間為最佳 2 選擇眼前看得到的東西閱讀:什麼內容都可以 3 在心中植入微小差異的種子:不需要太深奧 4 在身邊找出實踐微小差異的機會:找不到也沒關係 5 觀察周邊的人有什麼微小的差異:不需特別挑選優劣 6 在常用的筆記本上記錄今天的微小差異:可以只寫下簡單的感覺 7 告訴自己,又是成功的一天:同時對明天的小小成功感到樂觀 8 在一個月內以1~7的方式實踐微小的差異:偶爾跳過也沒關係 9 試著找出還未實踐的部分:最好有充裕的時間 10 重讀念過的書,回顧這段時間的資產 11盡情地讚美自己 -
世界,沒你想的那麼糟
別再說2012年是世界末日! 比爾.蓋茲公開讚賞 全球暢銷科普作家最新力作 在全球經濟局勢不穩定之際,提出與眾不同的觀點 社會不斷以驚人的速度成長進步,為何卻總是預期未來局勢只會惡化? 你的生活可能比中世紀國王來得更好,端看你如何思考。 另類思考及實證數據,將徹底顛覆你對世界的看法! 1800年以來,人類預期平均壽命增加一倍以上,實質所得增加九倍以上。 即使將世界拆成片斷,也很難在2005年時找到比1955年還差的地方。 大多數的人類吃得更好、住得更好、娛樂活動更多、更長壽、更不容易生病。 兩個世紀以來,人類的四大最基本需求──食物、衣服、燃料與住所,變得更便宜。 富人變得更富有,窮人也過得更好。貧窮在過去50年減少的速度遠快於過去500年。 這個世界明明愈變愈好, 為什麼人類還是對地球的未來感到悲觀? 氣候暖化造成全球災變?別再危言聳聽! 1970年代媒體也曾一窩蜂報導全球寒化並造成恐慌,但並未發生。 事實上,肥胖致死的人數是氣候變遷的兩倍! 較暖的氣候增加全球食物的供給,並減少水資源短缺的風險。 你希望這個世界較暖而富裕,還是較寒冷而貧窮? 未雨綢繆?還是好高騖遠? 將大量資源用來預防臆測的風險,卻不拿來解決目前的貧困問題。 使用玉米生質燃料的美國駕駛人,是從窮人嘴邊搶下碳水化合物,以加滿他們的油箱。 盲目反對基因改造食物,讓原本可以擺脫飢餓的非洲人仍處於饑荒。 即便在最糟的情境下,氣候變遷在未來產生的損害,遠低於今日採取氣候緩和措施的成本。 悲觀主義將阻礙人類進步! 悲觀言論往往占據新聞頭條、暢銷書榜,與巨大的既得利益掛勾,卻不必對錯誤負責。 悲觀主義常在假設科技沒有變動的情況下預測未來,讓我們過得更好的事物受到阻礙。 到目前為止,停止創新是人類所能做出的最危險事情,實際上會造成不能永續發展。 人類能夠以集體智慧解決問題。創新是無窮無盡的,果敢做個理性的樂觀主義者吧! 生活愈來愈好,而且是以驚人的速度改善。在全球各地,食物變多、所得增加、壽命延長;疾病、嬰幼兒死亡率和暴力則減少。 雖然世界絕非完美,但必需品和奢侈品都愈來愈便宜;非洲正追隨亞洲脫離貧窮;網際網路、行動電話和貨櫃運輸正讓人們享受有史以來最富足的生活。主宰公共意見的悲觀者堅稱,我們很快就會面臨轉捩點,一切將開始變得糟糕。然而,這種論調已經持續了兩百年。 瑞德里不只是描述事情如何變得愈來愈好,還提供了解釋。 富裕來自於每一個人都為其他人工作。開始於一萬多年以前的交換和專業化習性,已創造出集體智慧,讓人類生活水準處於日漸上升的趨勢之中。 本書大膽涵蓋整個人類歷史──從石器時代到網路時代、從停滯的明代中國到蒸汽機的發明、從最近的人口爆炸到氣候變遷的可能後果。由於人類對於創新改變的無止盡潛力,即使存在不可避免的災難,但我們在二十一世紀仍將看到人類繁榮和生物多樣性的增進。 觀察敏銳、耳目一新、極富啟示,本書將顛覆你原先認為世界將愈來愈糟的認知。 -
疗伤的对话
隨著年紀的增長、人世的變遷,我們經常會碰到欲言又止、不知道該說什麼的窘境。朋友打電話告訴你,他失業了;同事的檢查報告出爐,確定他罹患癌症;大學同學正經歷婚變,準備離婚;好朋友的媽媽得了帕金森氏症;岳父突然死亡,老婆為來不及見其最後一面而抱憾……。 面對這些傷痛或難堪,能幫什麼忙?應該幫忙嗎?怎樣幫忙才有效?要幫到什麼樣的程度?而當朋友痛哭無語時,該如何按捺內心的不安與疑問,傾心聆聽並安撫他的苦痛與焦慮?而當自己遭遇困難、瀕臨絕境時,該如何適時求援?我們具備坦然接受別人幫忙的能力嗎?對許多人而言,目擊別人的傷痛與不安,是件很痛苦的事,我們經常會想快速解決它、採取某些行動,或設法提供立即的解脫。 -
窮得有品味
新貧時尚口號:沒錢也能搞格調,再窮也要扮高雅! 沒錢很可怕?讀完本書就不怕; 生活品味很昂貴?本書為您繳學費。 封.笙堡伯爵在機智、優雅的實戰經驗和筆調裡, 分享如何在「錢越來越難賺的社會」依然活得很富足; 把危機當轉機,做個有水準的「新貧達人」! 「有錢」,這檔子事早就不流行了! 負債和破產的,哪個不是有錢人! 現在最酷、最前衛的是:當個現代窮人--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將變窮,真的,「每個人」!而且很快就會發生。過不了多久,我們每個人都會「明顯的」比現在窮。所以,我們應該盡快學會這門藝術:怎麼當個有格調的窮人。其實,只要掌握住訣竅,真的可以一毛錢都不必花,照樣過得很富足。 這本書就是要告訴您,富足的秘訣何在! 一門真正的「生活藝術」:教你如何對抗盲目消費的意識型態。 「幸福」才是一種奢侈,而且還是種人人都負擔得起的奢侈! 亞歷山大.封.笙堡之珠璣妙語,讓我們領略到:美好而有格調的生活,根本無關乎存款多寡。富裕,常常是擋在幸福前的一塊大石: 「這些觀念包括了:願意放棄--放棄所有人都在追求的東西;自主性--不拿別人的生活標準來衡量自己的生活;正確的態度--經濟狀況走下坡,並不代表天要塌下來了……。基於個人經驗,我絕對有資格告訴各位:只要態度正確,『變窮』甚至可以是一種優勢:因為,它會讓你變得更有格調。數百年來,我的家族不斷在變窮,值此「變窮」之盛世,我覺得自己責無旁貸,應該把一些寶貴的經驗提出來跟各位分享,尤其是:如何讓自己在變窮的過程中,依舊覺得富足而美好。」 -
死的型錄
我的父母,說不定是外星人。 念小學的某段期間,我曾經認真地這樣懷疑過。 老爸老媽有人在看的時候,是人類的模樣, 但沒人注意的時刻,就會回復成外星人的形態。 所以要是突然回過頭,老爸老媽還是外星人樣子的話,那該如何是好? 我只要一想到這件事,就感到不寒而慄, 因此總是在望向爸媽之前,先出個聲「喂」警告他們。 「你這傢伙腦筋有問題!」 最後甚至還被最好的朋友投以白眼。 我曾試著不發出聲音,以最快的速度啪地轉頭,當然老爸老媽還是人類。 也曾突然打開房門一探,老爸老媽仍舊是人類。 可是這樣仍然不足以說服我,誰曉得搞不好外星人的動作是很快的呢? 又不一定他們能讀取人類的想法呢?一切的一切都只是加深了我的疑惑。 思考死亡,不知為何讓我回憶起當時的心情。 我從未目睹過人類死亡的瞬間。 老爸老媽仍健在,頂多只有見過祖父母的遺體。 我從過去到現在身體也還算健康,從未因意外或生病住過院。 「我,根本不懂什麼是死亡。」 熟人的葬禮、死去倉鼠的冰冷觸感,我有我自己對於死亡的想法, 同時,卻也有著不願和朋友們用「就是說啊~」這種語氣來討論死亡的堅持。 結果,在還來不及調整面對死亡的心情前,就長大成人了, 因此,直到現在,死亡對於我還是個模糊不清的存在。 死亡,到底是什麼?思考這個問題時, 彷彿回到了當年懷疑老爸老媽是外星人的感覺。 猛然回過頭時、突然打開門時、抬頭尋找幽浮時的感覺。 這本書的出現,是為了能讓這樣的我能多了解死亡一些, 即使一點點也好,或許答案根本不存在, 但如果本書的繪畫和字句,能夠讓人開始思考死亡這個課題,我將感到十分喜悅。 -
不過是具屍體
•你知道人「入土為安」了之後,如何化作白骨嗎? •火葬聽起來是個不錯的想法,但肺和腦竟是火舌中的頑強份子,黑暗、渾沌的泥狀物,濕黏黏的…… •或者躺在「屍體農場」,在藍天白雲下,漸漸糜爛腐朽…… •把遺體捐作「醫學用途」──你知道這代表什麼意思嗎? •被車撞、被炸、被槍射,從死人身上,謀活人福祉。 •直擊器官移植過程!剖開腹腔,塞滿碎冰,一一「收割」可供移植的器官。 •斷頭台砍下的腦袋,其實還有意識,你若叫他的名字,還會張開眼睛…… •耶穌釘十字架不是釘手掌,而是釘手腕。這是真的,因為有人做過實驗…… •《本草綱目》記載,蜜漬人肉可入藥。 •武俠小說的化屍水不是虛構,利用「組織消化器」,人體可化成咖啡色液體與彈指可碎的遺物,乾乾淨淨,清潔溜溜。 •不然還有冷凍脫水法,攪成碎片後放進玉米澱粉製的小棺材,滋養大地。 •要是嫌這些方法不夠美,不夠酷,那就請先到鍋爐裡洗個矽膠聚合液澡,就可進博物館擺擺 pose,巡迴世界,滿足愛秀的慾望。 -
答案.在你心中-这辈子该思考的问题
本書內容重點在史塔克博士針對個人自我、家庭、各種人際關係、專業等等全方位的人生面向提出問題,引發讀者思考自我的人生目標。正如史塔克博士在內文中提出的:好的問題會引出更多的問題。這本關於人生各種問題的小書,正是這樣一本讓人不斷思考的書! 康永曾经在bo上提到 -
地球少年的一天
孩子的世界簡單真實,卻更能顯現人類最深沉的生命原型。本書透過日本共同通信社的深入探訪,將為您呈現全球三十餘國青少年兒童的生活、思維與夢想,期盼透過孩童對生命歡喜悲苦的直接感受及在逆境中所表現的堅毅與果敢,讓大人蹲踞下來傾聽他們的心聲,給予他們更大的生存與發展空間,重新找回人類無限的希望。 -
哈利波特的魔法與科學
本書揭露哈利波特魔法背後的秘密,探討魔法世界裡的科學原則、理論和假設,是一本深具啟發性又有趣的好書。 對於迷上哈利波特的千百萬讀者來說,羅琳完成了大家認為不可能的很多驚人任務,使我們每天的生活再度變得魔趣橫生。在我們的想像裡,至少噴火龍已經回到我們身邊,飛天掃帚在天空呼嘯而過,咒語和魔藥具有無法想像的效果;而且額頭有個閃電形狀疤痕的天才少年獲得魔力,挑戰威脅魔法師和麻瓜世界的邪惡。 但是,在幾萬年的人類歷史中,超自然現象其實跟彩虹、陽光一樣,是大家生活中熟悉的東西,即使到了今天,物理學家、生化學家和遺傳學家在實驗室裡,辛苦研究一些不可思議的東西時,還是會發現這些東西和超自然現象一模一樣。寫作《聖誕節與物理學》成名的本書作者海飛德(Roger Highfield),現在在《哈利波特的魔法科學》這本書裡,探究魔法和科學的關係,闡明霍格華茲魔法與巫術學院的很多奇蹟,披露哈利波特書中很多讓我們嘆為觀止的事情,其實可以用科學的道理解釋,海飛德請教全球一百多位專家後,揭露了下列奇蹟: 光輪兩千的飛行能力不再如此神奇,因為人類已經發現「抗重力效應」。 魔法師最初相信自己能夠飄浮,原因可能是幻覺的結果。 哈利波特的隱形斗篷實際上可能是用光纖織的,麻瓜已經開發出這種衣服。 三頭巨犬毛毛之類的奇獸、多比家庭小精靈和渾拚柳等等,現在可以用遺傳工程創造出來。 半獅半鷹的鷹獅只不過是原角龍,最先發現這種恐龍化石的人曾經困惑和驚駭不已。 貓頭鷹為什麼能夠記住地址? 霍格華茲學院的巨大烏賊有助於洩露學院所在地。 柏蒂全口味豆子美味的秘密。 如何在爆尾釘蝦的尾巴裝上會冒火星的裝置。 海飛德在《哈利波特的魔法科學》這本書裡,揭發了幾百個令人驚異的事實,上面只提到其中幾點,父母親如果想利用子女對哈利波特傳奇的熱愛,教導小孩科學觀念,本書是最完美的指導手冊,千百萬哈利波特迷也可以藉著本書,了解哈利波特書中的奇幻事蹟都有事實根據。 -
青花瓷的故事
瓷器,在長達一千五百年的時間裡,曾是專屬於中國獨有的發明。絲綢、茶葉、瓷器,這三樣來自「東方中國」的產品,曾經讓整個西方世界為之瘋狂。而瓷器的精美、光滑、細膩,尤其讓歐洲人深深醉心,不但引發歐洲人的豔羨,更引發歐洲人的無限想像和嚮往。 若從葡萄牙人來華算起,三個世紀內共有三億件中國瓷器在歐洲登岸,歐洲人除了瘋狂收集中國的精美瓷器,就連運送途中損壞的碎瓷片都可做成首飾出售,各國君王更紛紛成立實驗室或派出商業間諜,一心想破解中國獨霸千年的製瓷祕方。 當年「中華帝國」的天威之盛,不光光風靡歐洲大陸,鄰近的東北亞、東南亞地區,無一不為之心悅誠服。而瓷器的流通歐洲,除了激發十四世紀商業冒險活動的興起,亦與地理大發現、海上霸權的興起,環環相扣、息息相關。 「天下第一瓷都」的景德鎮,在十八世紀初無疑是全球最大的工業複合生產區,三千座窯密密麻麻遍布全鎮,每天得消耗掉一萬擔白米和一千頭豬,不但為朝廷燒製奇珍異件,為中國百姓生產家常器皿,更為世界各地的客戶特製符合當地品味和需求的瓷器。景德鎮的分工之細,工業化之精,不但比亞當斯密的工業分工理論還早出現,更比福特的汽車生產線足足早了一個世紀以上! 十八世紀中國瓷器行銷各地數量之巨,遍布之廣,已首度充分證明:一種世界級、永續性的文化接觸已然形成,所謂真正的「全球性文化」,首次於世界史中隆重登場。而青花瓷的出現,不但集工藝、美學、商貿之大成,更是東西美學相互影響下的第一件「全球化」商品。 世界史的探討雖已從多種不同貨品切入:鹽、茶、巧克力、咖啡、馬鈴薯、香料、絲綢等,但比起其他商品的單向旅程:香料吃下肚,絲綢穿上身,終而褪色或消失,瓷器最特別的是以完整成品形式外銷,不僅歷時常在,而且成為媒介,跨越遙遠的距離,承載著文化意涵,藉由貿易形式在世界各地流通,促成不同文化的交互影響。 青花瓷的寰宇之旅,是全球化首次真正興起的濫觴。而從歐洲人發現製瓷祕方的那一刻起,中華帝國的命運也從康雍乾三朝的豐華盛世,悄悄步向近代三百年的動盪不安與衰頹。英文小寫的「china」,竟與大寫的「China」,如此命運相同,令人扼腕。 瓷器自七世紀發明問世以來,始終居於文化交流的核心,中國瓷器則反映了世界史中一項規模最龐大的文化轉型活動。《青花瓷的故事》藉由瓷器,將中國、印度、伊斯蘭世界、歐洲、日本、韓國、東南亞、東非的歷史合為一體,強調國際各區域間的交流、互動、影響,使我們對世界史有更清晰深入的認識。不但結合「生產、分配、消費的歷史」、「科技、貿易、藝術的歷史」與「社會、商品、文化、政治、文學的歷史」三者於一爐,既關注於細節,又清楚聚焦於全球主題。 -
浪游之歌:走路的历史
「我只有在走路時才能夠思考。一旦停下腳步,我便停止思考;我的心靈只跟隨兩腿運思。」 ――盧梭 「就娛樂而言,我寄情於三件事,三者都提供我極大的娛樂效果――我的叔本華、舒曼的音樂,以及最後一項,獨自漫步。」 ――尼采 天底下還有什麼比走路更自然而簡單的事呢?但是對於本書的作者而言,走路是一種將心理、生理與世界鎔鑄於一爐的狀態,彷彿三個音符結合成一個和絃,有了對話的機會。 走路使我們能存在於我們的身體與世界中,而不至於被身體與世界弄得疲於奔命;走路使我們能自己思考,而不至於全然迷失於思緒中。行走的步調激發思想的韻律,行經的景觀也會反映或激發思緒的內容。這種內外掩映創造出一種奇特的調和,顯示人的心靈也是某種景觀,而走路正是觀賞該景觀的一種方式。 走路也可以想像成一種視覺,每走一趟都是一段觀光旅遊,可以盡情觀賞與思考周邊景物,將新的資訊內化為已知的訊息。這種由行旅間所積蓄的驚喜、解放與澄清,得自於居家四周的散步,也得自於環遊世界,無論路程的遠近都有同樣的功能。 索爾尼深刻捕捉到一種行走本身絕美的韻味,並希冀提醒讀者能發現做為一個行人,當四周景緻隨著步伐緩慢展開之際,所帶來的單純喜悅。 -
汀克溪畔的朝聖者
《汀克溪的朝圣者》是美国当代生态散文的典范,它蕴涵的生态思想主要有:回归自然,重新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批判人类中心主义,崇尚生态整体观;质疑工业文明,主张物质生活简单化,提倡生态保护。这些生态思想谈不上创新,却以有所创新的文学形式表达出来,反映了美国当代生态散文家在大自然中的新体验和大胆思索。 -
Dr.Tatiana給全球生物的性忠告
本書的寫法並不像是嚴肅的討論科學問題,而像是報紙上的兩性專欄,回答讀者所寄來的各式性問題。 賈德森她使用擬人法等非一般科普書籍的筆法,探討各式的性選擇案例。並根據她所參考過的文獻來討論現象的成因。主要內容包括兩性之間的衝突、性的必要性等。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