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克里希那穆提
-
生与死的冥想
《生与死的冥想》讲述克里希那穆提于侣95年出生在印度,曾被认定为一位精力充沛、性格坚定的导师,他的论述既非东方也非西方。他宣布:真理是“无路可达之国”,无论哪一种形式化的宗教、哲学、宗派都没有办法进入这个“国度”。他始终不接受别人强加给他的导师身份。世界各地的听众着迷于他,但他却宣布自己不是权威,而且也没什么戒律。他的宣讲始终就如与人面对面的讲话。他所传播的主要思想是:只有个人意识的转变,才能引发社会的根本变动。他始终强调要有自知之明,要理解由宗教和国家而来的制约性或分离性影响。克里希那穆提一直强调:我们所急需的是“开放”,即“有着难以想像的能量的大脑里的巨大空间”。这一“开放"的“巨大空间”,正是他自己的原创性的丰富源泉,也是他对世界范围各式人等产生巨大震撼的关键所在。他一直给世界各地的人们宣讲,直到1986年才停止呼吸,享年九十。由他的讲话、日记、书信结集而成的著作超过六十本(一说四十本)。本套克里希那穆提著述系列都是从他大量的讲义中撷取出来的。系列中的每一本书,都有一个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而又极为重要的主题。 -
恐惧的由来
《恐惧的由来》的作者克里希那穆提一直给世界各地的人们宣讲,直到1986年才停止呼吸,享年九十。由他的讲话、日记、书信结集而成的著作超过六十本(一说四十本)。本套克里希那穆提著述系列都是从他大量的讲义中撷取出来的。系列中的每一本书,都有一个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而又极为重要的主题。 克里希那穆提——他被认定为“世界导师”,却始终不接受这一身份;世界各地的听众着迷于他的演讲,他却宣布自己不是权威……正是他思想的源源泉水,对世界各式人等产生着震撼人心的影响…… -
從已知中解脫
•在戰爭和傳染疾病肆虐的陰霾下,你是否對一片混亂的生命景象深感無力與困惑?在這焦慮不安的社 會,個人要如何自處? •本書是20世紀最卓越的靈性導師克里希那穆提最珍貴的教誨。 •身為人最可貴的,莫過於擁有自由意識。但人經常受限於內在的個性或外在的環境、傳統及權威等, 而迷失自己。克里希那穆提在這本書中,徹底討論如何從內在及外 在的所有束縛中解脫,為自己及 生活帶來徹底的革新。 •胡因夢推薦•審訂。作者簡介 克里希那穆提(J.Krishnamurti 1895-1986)二十世紀最卓越的靈性老師。從一九二五年悟道以後,就展開他長達半世紀的宣講工作。他主張真理純屬個人了悟,一定要用自己的光來照亮自己。他一生的教誨皆在幫助人類從恐懼和無明中徹底解脫,體悟慈悲與至樂的境界。他的四十本著作,全是從空性流露的演講集和講話集結而成,目前已譯成了四十七國語文,在歐美、印度及澳洲也都有推動克氏志業的基金會和學校。 -
生命之書:365日的靜心冥想
在閱讀克里希那穆提的《生命之書》的時候,感覺上你和他就好像朋友,在某個晴朗的日子裡坐在公園裡談人生、談內心的問題、探究存在的本質。 你不懂人生為什麼充滿困難?為什麼人類高度發展的心智反而讓生活變得毫無意義,使得每天的日子都變成一種折磨? 也許人們會上教堂、追隨政治或宗教領袖,但在日常生活中內心還是充滿著擾動;某些時刻也許會出現短暫的喜悅或快樂,但生活始終佈滿著烏雲。 但在《生命之書》中,克里希那穆提不會告訴你答案,他只提出問題,因為一旦你了解問題便能得到解答。 實相只能靠自己去探索,只有如此,人們才有可以在生活裡展現出這最深的實相;你可以在每一個剎那的思想、關係、言語、姿態、微笑及淚水中發現它,如果我們都能發現它並且活出它,那麼我們就會變成真正富有創造力的人 本書是克氏作品的精選集,許多內容是台灣讀者過去從沒機會閱讀到的。對尚未接觸克氏思想的人來說,本書是內容最完整、最容易入門的默觀題材。對已經入門的讀者而言,本書釐清了許多克氏教誨中讀者容易感到困惑及曲解的部分。 -
谋生之道
《谋生之道》探讨了我们每天都须忙碌、却并不一定都肯投入的工作方式。置身于疯狂地生产、制造、消费和浪费的世界中时,我们很少有人花时间去想,我们的工作是否在扭曲自己?是否在危害我们生存环境?我们能否偶尔停下来,欣赏一下一活的美?我们一天之中,至少要花三分之一的时间在读书、在劳动、在伤脑筋。这是为了什么?只为了一件事——为现在和以后的生计而努力。所以,谋生之道这个问题,实在是我们每个人最切身又无法漠视的重要课题。 克里希那穆提这位心灵导师,再次在谋生之道这个重要的人生课题上,让我们分享了他深具哲理、丰富的、感人的教诲。 -
生命之书
印度文明的奇葩,20世纪最卓越的心灵导师克里希那穆提作品之一,他的40本著作,全是由空性流露的演讲和谈话集结而成,目前已译成了47国文字,在欧美、印度及澳洲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书是从克里希那穆提的著作集、访谈集和其他书中选编出来的,按全年365天来编排,每天一篇,每周一个主题,总共四十八个主题,每一篇都是克里希那穆提针对现代人了解自己、领悟生命的开示。克里希那穆提这位心灵导师,再次在领悟生命真。 -
思考从结论开始吗
克里希那穆提在这本书中记录了1960年和许多普通人的谈话。每一篇都从风景开始,从那一天的天气、环境开始。描写是很细微的,他眼中的一切呈现在我们的脑海里。那是谈话的气氛,就像一个主题的色调背景。然后,在这样的氛围中,来访者以及他独特的经历和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最后才是克氏和来访者的交谈。这三者——自然环境、来访者和交谈——组织在一起的时候,就变成了不可重复、时时新鲜而充满活力的。 不仅叙述的方式独具一格,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来访者的背景经历虽然千差万别,但他们的渴望、恐惧、期待和挣扎却和我自己的内心的风景相差无几。他们提出的疑问是具体的,表明的却是人类共同遭遇的问题:由于我们的制约,由于我们的不自知,我们的行动已经使自己深陷于困惑和迷茫之中。克氏满怀慈悲,倾听人们的诉说;他的不断反问质疑,详加讨论,指出人们思考的盲点,带领人们穿越心中的迷津,卸下痛苦的重负,治愈内心的创作。来访者不管是什么身份,我们在书中是找不到一个名字的;地点在不断地变化,也没有地名的记录。我们读到的是对每个具体人物的感受,每个地方风景的变化——在剥除了名相之后真正属于一个人、属于一个地方的特质。 -
与生活相遇
本书的内容,选自《克里希那穆提信托基金会会刊》。书中的大部分篇章,首先发表在英国的克里希那穆提信托基金会的《会刊》上,有少数几篇曾首次发表在印度和美国的《会刊》上,然后又再次发表到了英国的《会刊》上。那些标有刊号的,是发表在英国《会刊》上的作品。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含了由克里希那穆提口述的十六个短篇。除三篇标注有日期外,剩余的短篇都没有标注日期,因而本书是按照它们出现在《会刊》上的顺序进行排列的。这一部分还包括了克里希那穆提写下的三篇篇幅较长的文章。 第二部分收录的,是克里希那穆提在讲话的结尾部分或者小规模的讨论中,对向他提出的某些问题所做的回答。由于除两篇外,其余篇章均标有日期,因此这些篇章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而与它们发表在《会刊》上的日期无关。 第三部分涵盖了克里希那穆提在瑞士、印度、英国和加利福尼亚的一些演讲。这些讲话均标有日期,故按时间顺序呈现。 -
教育就是解放心灵
《教育就是解放心灵》内容简介:这些信件中所表达的洞见,对于关心教育问题的家长、教育者、学习教育的学生以及其他相关人士都是很有价值的。如果你愿意读的话,就带着学习的态度去读。就像你要了解一朵花儿,就得非常细心地观察它的花瓣、它的茎、它的颜色、它的芬芳和它的美。这些信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去学习,而不是哪天早上随便读一读,然后就把它忘掉了。你必须给它点时间,玩味它,质疑它,深入地探询而又不轻信,与它共处一段时间,消化它,使它成为你自己的东西。 -
智慧的觉醒
《智慧的觉醒》是克里希那穆提智慧最全面的结集。 本书共分十一个部分,是克里希那穆提在美国、印度和欧洲等地演讲和谈话的结集,经由现场的录音磁带整理而成,基本都是其真实谈过的原话,具有极大的价值。除了对公众的演讲之外,本书还包括克里希那穆提与几位知名人士的对谈。演讲和谈话的主题涉及各个方面,包括老师的意义、传统与依赖、善与恶、看的艺术、自由、神圣、冲突、追求快乐、孤独、意识的碎片、恐惧、智慧和宗教生活等等。这些主题和谈话的内容始终围绕着“自我察觉”的精神内核,所关注的始终在于世界和社会的根本改变。 -
论关系
《克里希那穆提系列文集:论关系 》内容简介:有生命,就有关系。如果我们关心自己的生命,我们怎能不了解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甚至与生命本身的关系呢?《论关系》集合了克里希那穆提对“关系”这一问题的演讲精华。我们活着,就会有关系。克里希那穆提认为,所有的人我关系都是一面镜子,从镜子中,事情的是非曲直看得很清楚。要看清事物都需要焦点,而这面镜子就是我们的焦点。社会是个人构成的,要改变社会,就要从改变基本的人我关系做起。要结束战争,就不能不从对个人、对家庭及其他所有人的尊重开始。 关系是发现自己之门。我们处理个人及他人的关系,其实对所有人类问题都有着广大及深远的意义。 海报: -
超越时空
克里希那穆提是备受欧美知识界推崇的心灵导师,被萧伯纳和纪伯伦认为是菩萨般的人物,而量子物理学家大卫•博姆与爱因斯坦一起共事多年,众多诺贝尔获奖者对其赞誉有加。 通过两位大师的对谈,《超越时空》传达给读者一种截然不同的理念,克里希那穆提认为人类心灵冲突的根源来自于心中的时间感,换句话说就是对未来的期望与现实的矛盾。如果我们能够放弃心中的时间感,仅仅关注于当下,进而转化为行动,那么我们就不必为那些已发生或者未发生的期望和幻象而自寻烦恼,并极大的提高我们的创造力。 更进一步,他告诉我们应该放弃那些已有的试图帮助我们解决心灵问题的任何理论。虽然这些理论试图帮助我们走出困境,但是在给予我们新的期望的同时,也带来新的冲突。如果我们能够放弃心里所有的时间因素,我们就可以像大自然一样思考和行动,没有冲突与矛盾,没有任何理论的限制,回归最自然的心绪。 《超越时空》通过反复指出人类所步入的歧途而不断进行追问,探讨了在此前提下如何帮助更多的人认识和领悟一个全新的境界。通过这样的对谈,在潜移默化中让读者跟随大师一同进入这一新的境界,回归到那背景中去。没有任何偏见,没有任何限制,用一种开放而自然的心态,去看待当下的自己,现实中的自己,远离幻象、期望与矛盾,从而获得无穷的能量。 -
面对危机中的世界
20世纪最受推崇的智者引领你洞悉自我心灵的住所 本书收录了克里希那穆提在欧洲的系列演讲。这位智者告诉我们:我们居住的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混乱,越来越险恶。而外部世界是我们内心的投影,因而我们每一个人都对世界现在这个样子负有责任。他引领我们去实现完满的爱和美、完满的慈悲和自由,超越了痛苦、伤害、追逐、恐惧,超越了自私自利,也超越了思想和时间,同时又能让我们和谐平衡地生活在这个混乱而疯狂的世界中。 看清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情,是看清我们自己生活的第一步。克里希那穆提告诫我们:只有洞察这充斥着暴力和冲突的外部世界,才能真正懂得自己;只有脱离尘世的法则,才能不为世俗生活所累。如果我们对世界上的残酷现实视而不见,如果我们把自己和他人割裂开来,必将误入歧途。什么样的心智才能应对这个动荡不安的世界?是什么阻碍我们获得这样的心智?这位精神大师反复强调,我们不能够依赖任何人,不能够依赖任何向导、老师或者权威。我们要自己探索,只要我们聚集全部的能量和生命力,我们就能够达到它。 -
最初和最终的自由
《最初和最终的自由》作者克里希那穆提,人是一个两栖动物,同时生活在两个世界里;已有的和自己建造的世界:物质、生命和意识的世界以及符号的世界。在我们的思考里,我们使用很多种符号体系——语言的、数学的、图像的、音乐的、仪式的。没有这样的符号体系,我们就不会有艺术、科学、法律、哲学,甚至连文明的基本东西都没有;换言之,我们就会是动物。 那么,符号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符号:正如我们自己的历史和其他每一个时代如此丰富清晰地显示出来的那样:也可以是致命的。比如,请一方面考虑一下科学领域,另一方面考虑一下政治和宗教领域。以一系列符号思考并相应采取行动,我们已经多少了解并控制了自然的基本力量。用另一系列符号思考并相应采取行动,我们将这些力量作为大规模屠杀和集体自杀的工具加以利用。在第一个例子里,解释性的符号被精心挑选、仔细分析,并被不断改变以适应物理世界中出现的事实。在第二个例子里,原来就选择不当的符号永远不会受到彻底的分析,也永远不会被重新形成以和人类世界里出现的事实相协调。更糟的是,这些误导的符号在各处受到完全不当的尊敬,仿佛通过某些神秘的方法,它们比它们牵涉到的现实还要真实。在宗教和政治背景中,语言不是被充分视为代表事物和事件的东西;相反的,事物和事件被视为语言的特定图解。 -
最后的日记
克里希那穆提卓而不群的空性,孕育出了无人可以取代的洞见。有幸能阅读他辞世前两年记录下来的这本《最后的日记》,我的心仍然被言词中流露出的对人性的深切期许所撼动。 ——胡因梦 在克里希那穆提众多出版物中,本书是唯一一本在他独自一人时以录音的形式记录下的言论,也是他留给世界的最后话语。 不同于他以往作品的言词犀利,《最后的日记》以一种平和的语言,缓缓道出生活和生命的真理。在可能的情况下,他每天都迎着朝露或者伴着晚霞,去山上散步,近距离地观察大自然中的万物,与它们融为一体,体悟它们的生存哲学。在那个远离喧嚣世俗、熙攘人群和世间丑陋交易的山谷里,橘树含苞待放,花香弥漫。在每篇日记的起始,你都能看见他用优美的笔调,描绘着这个山谷的美妙。而后,在这些自然生灵的启发下,他会生发出自己的思考,带领你一起进入思想的领域,思索生命的真谛以及死亡的真义。 在书中,克里希那穆提还虚构了一位来访者。这位来访者带着沉重的疑问,神情忧伤,郁郁寡欢。他通常在早晨来访,与克里希那穆提一起喝茶聊天,共同探讨那些困扰他的问题。变化是明显的,他开始变得平和而沉稳,对于生死的思考也愈见豁然。 《最后的日记》并不是一本适合一气呵成地看完的书,而是一本适合信手拈来、随意翻阅的作品。无论是在心浮气躁还是宁心静气的时候,翻开这本带着大师体温的最后感悟,你都会在里面找到适合自己的片段。 -
世界在你心中
本书是克里希那穆提在美国布兰迪斯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及圣克鲁斯分校四所大学所做的精彩演讲与讨论。克里希那穆提针对年轻人中普遍存在的焦灼不安,以亲切而循序渐进的启发方式,与年轻人深入探讨了生与死、爱与恐惧、思想与自由、觉知与改变等重要问题。他指出只有没有预设没有抗拒地照自己的真实人生和整个存在,人们才能发现自己和世界的真相,不为任何权威所束缚,获得心灵的完全自由。 目录 导读一:“我找到了!” 导读二:一次改变人生的相逢 译者序 你的心灵自由吗?——在布兰迪斯大学的演讲 一个人要不是真的自由了,就是仍然不自由。……思想不可能是自由的。思想乃是记忆、知识及经验的产物,它永远是历史的成果,而且不可能带来自由,因为自由只有在活生生的当下、在日常生活里才会出现。 一、认清自己与世界的真相 二、人心该如何摆脱恐惧 三、在每个当下真实地觉知 生活是什么?——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演讲 人生就是这些恐惧、焦虑、不确定感、折磨与痛苦。人生也包含了爱、享乐、性、死亡,以及人们不断在疑的那个问题:到底有没有所谓的实相,某种“化外之境”,某个可以借由冥想而发现的东西? 一、世界就是我们本身 二、从制约中解脱出来 三、爱与生死之间 四、我们活在失序中 我们从未真正认清自己——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 整个世界都埋藏在你的心底,如果你知道如何观看和认识的话,那扇门就在你的面前,而钥匙就在你手中。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给你钥匙或为你打开那扇门,除了你自己之外。 一、改变,从觉察自己开始 二、我们生活在围墙中 三、认识你自己 四、关于冥想 爱让世界重获自由——在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的演讲 爱是享乐吗?爱是一种欲望吗?爱是思想的产物吗?爱能够被培养出来,而且是透过时间而达成的吗?如果我不知道爱是什么,我能够巧遇它吗?……一旦拥有了爱,认识了爱,你就能自由而正确地行事,无论你做什么都会是正确的。 -
心灵自由之路
《心灵自由之路》收集了克里肴那穆提在伦敦、阿姆斯特丹、巴黎及瑞士撒宁等地所做的精彩演讲与讨论。他以素有的亲切态度和循序渐进的启发方式,为人们深入探索自由的真义、人与思想的关系、恐惧的根源、人类根本的改变等问题。他的言论可谓在禅宗之外,另一种直指人心的言论,甚至比禅宗更直接透彻。 -
关系之镜:两性的真爱
为什么心念会去想“性”?为什么性会成为你生活中的主要问题?只要你还不了解思考这个问题的心念,性就会变成一个异常困难和复杂的问题。性行为本身不是问题,是对性的念想制造了问题。 我们不可能逃脱关系。关系就如一面镜子,我们在其中可以看到自己,发现自己的本质、自己的反应、偏见、恐惧、沮丧、焦虑、孤独、哀伤、痛苦、悲恸。我们还可以发现自己是否有爱,或是世界上到底存不存在叫做“爱”的东西。所以,我们将要探寻关系中的这些问题,因为这是爱的基础。 -
克里希那穆提傳
「早在五○年代初期,當瓦拉那西的學者們第一次聽到克里希那穆提的教誨時,佛家學者認為克里希那吉講的是正宗的佛法,吠檀多學者認為他說的是吠檀多哲學。後來,佛家學者優帕迪雅吉又覺得,克里希那吉的話更像龍樹中觀。一段時期過後,他甚至覺得如果龍樹今天還活著,他要講的話就是克里希那吉的話。 克氏自己則認為,他雖演講無數,書也出版了不少,但是他的教誨不是這些書。他說:『我只教了一件事,那就是觀察你自己,深入探索你自己,然後加以超越。你不是去了解克的教誨,你只是在了解自己罷了。克的話語指出了一條路,那就是認識你自己。』自從聽了克在馬德拉斯的演講之後,優帕迪雅吉的想法又不一樣了,他已經無法再以任何言語描述克里希那穆提的教誨。」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