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化批评
-
讲故事的人
讲故事的人将自己的声音借给他人的经验;随笔作家将自己借给特定的场景,或者他所写作的问题。这里所选择的文章能够相当直接地归属到几个标题之下:旅行和移居,梦想,爱情和激情,死亡,作为行为和人工制品的艺术,理论与生产、再生产世界的体力劳动之间的关系。在约翰·伯格的人生里,从而也在本文集里,对于故事叙述和语言的关注是一个更全面、更广泛的议题。“离乡”一辑的主题是旅行、放逐、移居,本书最后“未修筑的路”继续着这些反思;“爱情入门”的所有文章显示了约翰•伯格对于艺术作品,尤其是绘画的关注。“最后的照片”集合了不同媒介、不同处境下关于死亡的四篇随笔。 -
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2005卷)
本书汇总了2005年文化及文化生活的各种思想、思潮、人物、事件等等,以期反映改革开放中中国文化的现状和全貌。本卷精心绘制的2005年中国文化指掌图,突出人文文化精神的现场,以独特的立场和批判精神作为本书 “文化地图”的基本坐标系。“文化事件”的经线,以年度时间区划为单位,展现各文化领域的重大事件。“关键词”的纬线,标识出公共文化空间中各个层面的关键记号,而“批评文选”则刻录着年度文化批评的精神标高。由此描摹出来的年度文化的全息图象,可以帮助各种不同文化身份的读者,查看文化的全貌或局部。从而使人们得以全面地了解当下中国文化的精神定位及走向,从而更深切地把握文化发展的脉博,寻找正确的方向。 全书之立意、构思都有独特之处,其大量的信息绝不雷同的思辩内容会令读者,特别是年轻读者的欢迎。 《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是中国内地文化成果的一部“国风”式年展。每年一卷。其内容包括年度文化批评的精华文献、流行关键词及其阐释、文化事件年表等三大部分。整本书的编选立场都明显倾向于民间和自由个体,力求突破传统年鉴体例,展现出更为开放和前瞻的状态,是一本民间的重大文化采风“备忘录”。正如它的名字所示,它将成为人们巡视中国文化现状的精密地图,帮助读者按图索骥,从中发现最新文化发展轨迹和成果。 本书沿袭《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第一卷之宗旨,精心绘制2005年中国文化指掌图。编者突出人文文化的现场,以独特的立场和批判精神作为本书“文化地图”的基本坐标系。“文化事件”的经线,以年度时间区划为单位,展现各文化领域的重大事件。 -
被压迫的美学
本书是著名文化批评家冯原近年来主要文章的合集,内容涵盖了从建筑生产、图像分析到当代先锋艺术等众多文化领域,作者以敏锐的学术眼光,透过人们习以为常的视觉景观或建筑设计,探究其背后的意义模式和符号结构,分析见解独到,批判锋芒毕露,融理性和锐利于一炉。 -
乌托邦
2012,玛雅人宣称的历史终结之年,犹如一条乌洛波洛斯蛇(Ouroboros),头部衔住尾部,形成自我缠绕的圈环。这是时间循环的连续体,接续着死与生、绝望与希望、终结与开端的两极。它描述了世界自我更新周期的刻度。今天,我们正站在这个伟大的刻度之上…… 朱大可创作的《乌托邦》讲述了他眼中我们未曾体会到的建筑与城市! 花园:莺歌与毒药 花园是女人的乌托邦 花园是亡灵的安魂所 江南园林的折叠时空 章华宫的细腰文明 阿房宫的辞赋火焰 圆明园的奢靡幻像 迷墙:风景与哲学 墙的精神分析 长城脚下的国族叙事 哭墙上的眼泪与教义 柏林记忆:大墙、逃亡和涂鸦 世界需要一张轻柔的皮 中国建筑的母题冲突 石器文明与木器文明 三维民族与二维民族 圆形政治与矩形政治 照射中国的光线 感官饥饿的庆典疗法 火炕:人口制造业的最大机密 瓦斯灯里的忧伤气体 电灯是权力的象征 霓虹灯下的哨兵 光明城市的乌托邦 焰火影像的礼赞 权力美学与新建筑运动 赢政和朱棣的形象工程 奇迹背后“看不见的手” 高楼上的“顶戴”和“皇冠” 摩天大楼的阳具政治 混凝土暴政和城市硬化危机 十里洋场咏叹调动 情欲在上海尖叫 外滩的精神分裂 南京路的歌舞霓虹 衡山路的文化碎片 淮海路的肉身战争 空间的乌托邦 西方想象运动中的身份书写 第三世界的乌托邦面孔 谁主沉浮:两种旧天地的博弈 “新天地”:青砖和玻璃的双重神话 祈福新村:第二代建筑乌托邦运动 华夏地理牛皮书 徽州民居的权力布局 乌镇的乌托邦 丽江与大理的双城记 跋 -
叛逆国度
《叛逆国度》一书中,作者批判了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统治着西方政治议题的“反文化意识形态”。所谓的“反文化运动”,无论是反全球化运动、女权主义,还是环保主义,都不仅未能抵抗或阻止消费主义大潮,反而令它愈演愈烈。 -
犬儒主义与后现代性
本书置身解政治化视野,反思“新英国病”,推进批判理论的当代化进程; 本书聚焦于犬儒主义与后现代性之间的关联,将文化研究的巨大理论潜能现实化; 本书在文学与哲学的对话之中展开政治伦理话题,对后现代性展开了有理有据的批判; 本书区分沉思的生活与行动的生活,对比活跃的生命与深度的精神,在狄德罗、黑格尔、本雅明、阿伦特等经典作家的精神之光的烛照下审视当今世界,揭示后现代政治的形而上学前提及其限度。 -
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
自1986年出版以来。《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已成为欧美文化人类学乃至其它社会人文科学研究和理论反思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著名结构主义人类学家施赖德(Schneider)说:“这是一本出色而非常重要的书……它不仅是一本关于人类学的书。还是一本全面体现了当代学术气氛的作品……” 本书牵涉到社会人文科学的普同论--相对论之争,对于中国社会人文科学的范式和本土理论思考有重要参考价值。本书也关注到社会科学的文本形态问题,对国内研究者很有帮助。此外,本书“实验民族志”和“文化批评”的概念也已引起国内学界重视。 -
2006-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第五卷
本卷《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集中展示2006年度中国大陆的文化状况。包括年度文化批评的精华文献、流行关键词及其阐释、文化事件年表诸部分。在大众文化飞速变化、转瞬即逝的今天,对抗遗忘,保护文化记忆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是本书的基本使命。在编选方略上依然是对此前已出版的数卷的延续,继续保持第一现场的真实感和独立立场的批判性。而生动有趣,可读性强,则是本书的风格特征。对于有志于从事文化学习、研究、批评、探索的读者来说,本书提供的是一幅高清晰度的文化资讯导航图,同时也是一份富于启示性的文化现场评判书。 -
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
本卷《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集中展示2007年度中国内地的文化状况。包括年度文化批评的精华文献、流行关键词及其阐释、文化事件年表诸部分。在大众文化飞速变化、转瞬即逝的今天,对抗遗忘,保护文化记忆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是本书的基本使命。在编选方略上依然是对此前已出版的数卷的延续,继续保持第一现场的真实感和独立立场的批判性,而生动有趣,可读性强,则是本书的风格特征。对于有志于从事文化学习、研究、批评、探索的读者来说,《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提供的是一幅高清晰度的文化资讯导航图,同时也是一份富于启示性的文化现场批判书。 批评文选 【文化批评文选】 1.照射中国的光线——都市照明体系的历史解读 〔朱大可〕 2.三寸金莲:远观与亵玩的精神分析 〔许晖〕 3.魔术般的物质 〔南帆〕 4.信箱分类学——日常生活的知识考古一例 〔张德明〕 5.宜家:游荡中的叙事美学〔薛征〕 6.印刷在促销广告上的“权力” 〔刘旭俊〕 【艺术批评文选】 1.足尖上的仇恨:革命芭蕾舞中的政治神话与身体困境 〔冯原〕 2.意识形态如何俘虏流浪儿三毛——论三毛形象的转型 〔顾铮〕 3.裸身,泡沫及时间的摧毁 〔汪民安〕 4.走在边缘的一对使徒——关于高氏兄弟的艺术 〔朱其〕 5.刘小东“烧耗子”的绘画:表皮的事件和生命煎熬的形象 〔夏可君〕 【影视批评文选】 1.霍乱年代的人性——关于《色•戒》及其他 〔崔卫平〕 2.女人的理想国——关于《色•戒》和《太阳照常升起》〔张念〕I 3.独立的女人活不下去——评电影《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沈睿〕 4.如花似玉的男人——评安迪•沃霍尔和崔子恩的电影 〔王小鲁〕 5.当代中国独立电影的生长空间 〔范倍〕 【文学批评文选】 1.“我就要走在老路上”——《在路上》的中国漫游记 〔张闳〕 2.城市包围农村——当代文人的欲望空间 〔王晓渔〕 3.废名与莫须有先生的遗留问题 〔吕约〕 4.一个孟浪在天上飞——论盂浪的诗 〔杨小滨 法镭〕 5.诗人地理学——论沈苇的诗 〔耿占春〕 【音乐批评文选】 1.同一战壕里的先锋、小可爱与新民歌——中国民谣的2007年 〔李皖〕 2.纽约五道口和乌托邦贼船 〔张晓舟〕 3.上海流行音乐的前世今生 〔成庆〕 4.匆匆,胡德夫的美丽歌声 〔孙孟晋〕 文化关键词 文化事件 电影事件——影片、制作、发行、放映、奖项 电视事件——节目、制作、演播、技术、观众 建筑事件——设计、房产、城规、园林、标志工程 媒体事件——媒体风云、网络文化、新闻体制、传播技术 美术事件——展览、创作、艺术奖项、艺术品市场 时尚事件——理念、服饰、美容、休闲、选美、娱乐 文学事件——小说、诗歌、散文、出版 戏剧事件——话剧、舞蹈、曲艺、相声,歌剧 音乐事件——流行音乐、专业音乐 出版后记 -
博覽會的政治學
【內容簡介】 世界,一直被「發現」。 大航海時代的「世界大發現」,其實是一種視線(まなざし〔gaze〕)的發現,歷時幾個世紀的擴張,編成一套完全覆蓋地球的視線,而歐洲則恆常占據視線主體的特權位置,將博物學視線場域當成新的資本主義意識形態機制親自演出,而博覽會的時代也就出現在這個時刻。 本書的觀點在於捕捉人們聚集於博覽會的體驗史。亦即,在博覽會的場域中,誰被吸引?看見什麼?觸發什麼?人們的經驗結構是否發生變化?博覽會從一開始就是由國家和資本共同演出、人民被動吸引和接受的制度性存在,但博覽會的經驗結構絕非這些編劇企畫者所能片面決定,移動自己身體前去參加的人,仍是這個特殊經驗的最終表演者。過去將博覽會定位在技術、設計與工業發展史的一環,以發展史及風格演進來看待其角色,然而博覽會是個複雜交錯的多層次文本,單以新工業技術展示場的角度加以解讀,顯然有所不足。 於20世紀邁向巔峰的博覽會,融合了帝國主義、消費社會與大眾娛樂三個要素,不但是帝國主義的宣傳機制,也是商品世界不停誘惑消費者的廣告機制。本書一方面以「帝國」的展示、「商品」的展示及「見世物」三個主題作為博覽會的縱軸,另一方面則以歐美萬國博覽會和日本國內博覽會的參照關係為橫軸,試著解明博覽會如何動員並重新整編現代大眾的感覺和欲望。 【台灣版序文】 〈致台灣版讀者〉 吉見俊哉 拙著《博覧会の政治学》經由蘇碩斌、李衣雲、林文凱、陳韻如四位教授的努力在臺灣出版,我由衷感到光榮。1992年本書在「中公新書」書系出版,有幸獲得文化研究、新文化史、美術史等領域內關心博覽會、博物館、展示歷史的諸多研究者和學子閱讀。先前在2003年已有韓國版譯本刊行,現在再有臺灣版譯本問世,使本書能夠呈現給更多亞洲的讀者,令我十分欣喜。 大約二十年前本書甫出版時,日本已經走過1980年代末期,雖然泡沫經濟已走到尾聲,卻難以預料長久之後會是如何嚴竣的未來。場景回到本書初面世的1992年,三年前有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一年前蘇聯垮臺,時代由「冷戰」旋即轉變為「後冷戰」,日本社會將被迫轉向何方,仍無從展望。因此,日本在隔年1993年出現非自民黨執政的細川政權,很快就短命終結,之後政治與經濟的混沌迷亂不僅一直持續,而且愈加深刻。 談些與博覽會有關的事,那一年剛好也是西班牙塞維亞(Serville)舉辦萬國博覽會。本書終章提過,我認為以「紀念新大陸發現五百年」為名而開辦的塞維亞萬博,應該是「博覽會時代」終了的象徵。之後漢諾瓦萬國博覽會的大筆赤字、愛知萬國博覽會的混亂一場,其實都是時代潮流的大勢所趨。「博覽會時代」終了,就是「發現的時代」終了,帝國主義的視線擴張到整個地球,將世界編入符號秩序中加以排列,歷經數個世紀後也已終了。現代一直不斷在終了——我們對現代的信心逐漸在動搖,卻渾然不知再來的歷史要如何展開。 從那時算起,二十年很快就過去了。其間日本經歷過阪神淡路大地震、奧姆真理教事件;經濟陷入長長的停滯、政治走進重重的亂局;新自由主義被貫徹實行、社會安定性基礎被連根拔起,這是日本前進的方向。社會的變化也波及到人們的意識,2005年,距離大阪萬國博覽會三十五年後舉辦的「再一次的日本萬國博覽會」,不再可能像那樣成為代表經濟成長期的國家大事了。 日本在此二十年間,正是領受「崩壞」與「停滯」反覆發生的「失落時代」。但亞洲其他國家,尤其是中國,從1990年代以後的二十年間非但未曾「停滯」,反而是在「躍進」。整個1980年代,韓國與臺灣有民主運動在普及,各國也都能看到經濟在發展,首爾並在1988年舉辦奧運會。1990年代後半,變化的中心逐漸移向中國,在東亞的整體秩序裡,中國的比重也不斷增加。反觀日本,在20世紀前半是東亞帝國並將周邊國家殖民化,20世紀後半是經濟發展的典範,然而到了21世紀,日本已不再扮演如20世紀的特別角色。 今年,2010年,距離大阪萬國博覽會已四十載,上海就要舉辦中國首次的萬國博覽會了。上海萬博與兩年前的北京奧運是成雙出現的事件,這種組合很像四十幾年前的東京奧運和大阪萬博,也很像二十幾年前的首爾奧運和大田萬博。合稱東北亞三國的日本、韓國、中國,恰好以間隔二十年的速度相繼利用「奧運」和「萬博」作為經濟成長的象徵。這些組合的比較研究,期望今後也能由相關的年輕研究者以更好的方法進行。如果參考日本的過程,大阪萬博經歷四十年歲月方成為「過去」,那麼真正的歷史研究工作也才正要開始。 本書原是我某個研究計畫的一部分,主要探討19世紀末日本國家的事件演出與民眾意識自發動員的關係。在1980年代後期,我關注的議題除了本書處理的內國博覽會,還包括中小學的運動會、明治天皇的地方巡行、近代的伊勢參拜(團體旅行)等等,亦即現代國家將國民當作一般大眾而組織起來的各種儀禮性活動。我試著藉由這些活動解明,常民的日常意識及身體感覺,與國家的身體戰略其實有所關聯。 這種關注延續自我的處女作《都市のドラマトウルギー——東京.盛り場の社会史》(弘文堂 1987,文庫版 河出文庫 2008),書中處理了都市鬧區集結人群的意識與資本和國家的空間戰略之關係。這是我在1980年代後半的嘗試,以過去都市空間為基礎,討論集體儀式與現代權力之間的動能,並放到國民國家或帝國之類的更大脈絡來思考。 經過這樣的思考作業,繼之浮現出來的主題,就是博覽會與殖民主義的緊密關係。適巧1980年代後半,海外也出現許多以殖民主義意識形態來探討19世紀末萬國博覽會的重要著作。由於這些研究行動的先行,本書的思考因而聚焦於更為早期的問題,亦即在現代日本的博覽會中,帝國主義與殖民地主義如何再現的問題。這種觀點在本書出版後的1990年代後半開始急速暈染開來,而今博覽會與帝國主義的各種討論,已有諸多優秀的研究者在各個領域從事精緻的分析。 本書還有一個核心問題,就是博覽會與消費文化的關係。本書雖以博覽會這種具體的群集空間為焦點,但更在思考博覽會與國民國家、帝國主義及消費社會之間的關係。現代都市出現過的無數視覺消費空間—例如百貨公司、主題樂園、博物館、廣告,其原型就是博覽會。由這個觀點出發,本書分析了歐美的商業主義如何滲透到博覽會,以及日本的百貨公司和報社何以要主辦博覽會。從今天看來,這種觀點可說是一種「殖民地性的現代」,是涉及摩登女郎、消費文化、殖民主義、商業主義等各種主題的研究。 這二十年來,伴隨社會的鉅變,學術界也經歷了巨大的變化。對我本身而言,1990年代下半之後的最大變化,是與許許多多亞洲各國批判性知識分子的廣大交流,以及自己執教大學裡學生國籍的多樣化。本書寫作時是以概念上的殖民主義作為問題的切入點,我則尚未與亞洲各國友人共享相同的問題意識或共同進行研究。然而今天,我自己的疑問已深切與亞洲、太平洋、美國、歐洲的友人所共享。當然,在研究日本的脈絡時,我也不再認為只以日本當作唯一的核心對象就足夠,也不再視之為不證自明的前提。 在這種全新的跨國性知識文脈下,本書或許還能因開啟一些新的批判性洞察視野而有所貢獻吧!就如前述,日本、韓國、中國等,有可能針對歌頌經濟成長而舉辦的國家慶典進行比較研究。果若如此,本書的觀點或許多少有所用處。對殖民時期曾在臺灣、朝鮮半島、滿洲舉辦博覽會的相關研究,也可能是本書研究的延長線。 我也期待本書的讀者,不要只將目光直接對準博覽會的研究。除了博覽會,博物館、美術館、百貨公司、電影院、劇場、書店、圖書館等各種現代的(=modern)空間,都在19世紀到20世紀之間大量出現在東京、大阪,也出現在首爾、臺北、上海、香港等亞洲都市。這些空間也可能以稍稍縮小的規模,出現在同時代的地方性都市,甚至以移動的形式出現在農村的學校、寺廟及神社。若以此來思考現代性空間,最重要的關注點,應該就是群聚的人們與空間所交織的視線集體組織化的歷史。在博覽會;在博物館和美術館;在電影院、百貨公司、圖書館,走過「現代」的人們體驗了什麼樣的視線變化?在這種變化中又如何被新的社會集體性所組織起來?這些問題,實已超越了美術史、電影史、文學史、建築史等既存學科領域的界限。就我本身的立場,我認為新的文化史就是最廣義的媒介理論或文化研究所要探討的對象,當然這種說法也可以有不同見解。 然而,我仍想對那些不同見解提出我的期待,希望本書讀者參考本書的提示,不要完全只使用自己在「美術史」、「日本史」、「建築史」、「電影史」、「媒介史」等學科框架內熟習的知識,而要試著跨越框架並試著培養打破框架的攻擊意志。 對人們的經驗進行重新整編的,不只是博覽會、美術館、電影院、百貨公司等作為現代視線的空間;大學與各種學術性知識的機制(包括這本翻譯書本身),也都是作為現代視線場域的一部分而被組織起來。歷史學、地理學、植物學、動物學、文學、經濟學、人類學、社會學等現代性的學術體系,不會永遠維持不變的內容,傅柯(Michel Foucault)早已經清楚指出這點,它們是透過現代媒介與論述秩序的組織過程而產生。 是以《博覽會的政治學》的「政治學」,就不是造成政治影響力那種意義下的政治學,也不完全是操弄博覽會那種微觀政治學意義的政治學。當然,後面這種微觀政治學的觀點是貫穿本書最重要的部分,甚者,能夠記述微觀政治學的論述場域,亦即各種學科領域的結構,也都與博覽會一樣是種現代視線的秩序。探討博覽會,也就是在探討你我身邊的許多事物,例如身處的大學、圖書館、博物館、電影院、百貨公司等地點,以及作為教師、學生、讀者、觀眾、消費者等身分。這並不是要否定大學、圖書館、博物館的意義,而是要先打造一個「去領域」的基地 ,以將知識結構由內部顛覆、相對化乃至提出全新的認識觀。 今日,網際網路與各式各樣的數位媒介,對於大學、圖書館、博物館,乃至書店與百貨公司等現代性的空間秩序,莫不帶來劇烈的變化。所有現代視線的空間,在這個巨大的數位衝擊下幾乎也都腳步踉蹌。在21世紀初,我們不只生活在冷戰變成後冷戰的全球板塊移動(Global Shift)中,我們也體驗到現代性視線空間變成後現代資訊空間的數位板塊移動(Digital Shift)。這麼看來,博覽會這樣的現代性空間,難道只能是歷史性分析的對象嗎?本書由初版刊行至今已經歷二十年,現在的我對本書提出的問題,一方面因身處中國崛起的東亞歷史中,另一方面則因身處面對新式數位衝擊的現代性空間全體變化中,確實感到有重提新架構的必要。 如果前述的問題意識,能因這次臺灣版的刊行而獲得更多共同思考東亞現代性的讀者之助,實為個人之所幸也。 2010年3月 -
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 (第二卷)
《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是中国内地文化成果的一部“国风”式年展。每年一卷。其内容包括年度文化批评的精华文献、流行关键词及其阐释、文化事件年表等三大部分。整本书的编选立场都明显倾向于民间和自由个体,力求突破传统年鉴体例,展现出更为开放和前瞻的状态,是一本民间的重大文化采风“备忘录”。正如它的名字所示,它将成为人们巡视中国文化现状的精密地图,帮助读者按图索骥,从中发现最新文化发展轨迹和成果。 建构批评者敞亮的独立叙事以及自主的话语权,正是该书编撰者的基本理念。他们希图通过一种“国风”式的文本采集作业,为那些独立叙事的声音在飞速行进的历史中存档,令其成为新叙事行动的参照文本,或是为知识者的存在提供一种新的话语选择。 本书是沿袭第一卷之宗旨,精心绘制的2003年中国内地文化指掌图。编选者突入文化精神的现场,以独立立场和批判精神作为这张“文化地图”的基本坐标系。“文化事件”的经线,以年度时间区划为单位,展现各文化领域的重大事件。“关键词”的纬线标识出公共文化空间中各个层面的关键记号,而“批评文选”则刻录着年度文化批评的精神标高。由此描摹出来的年度文化的全息图像,可以帮助各种不同文化身份的读者,查看文化的全貌或局部,并通过它确认文化个体的“自我”方位,从而得以以更清澈的目光洞察当下中国文化的精神定位及其走向。 -
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第3卷)
《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是中国内地文化成果的一部“国风”式年展。每年一卷。其内容包括年度文化批评的精华文献、流行关键词及其阐释、文化事件年表等三大部分。整本书的编选立场都明显倾向于民间和自由个体,力求突破传统年鉴体例,展现出更为开放和前瞻的状态,是一本民间的重大文化采风“备忘录”。正如它的名字所示,它将成为人们巡视中国文化现状的精密地图,帮助读者按图索骥,从中发现最新文化发展轨迹和成果。 建构批评者敞亮的独立叙事以及自主的话语权,正是该书编撰者的基本理念。他们希图通过一种“国风”式的文本采集作业,为那些独立叙事的声音在飞速行进的历史中存档,令其成为新叙事行动的参照文本,或是为知识者的存在提供一种新的话语选择。 本书是沿袭第一卷之宗旨,精心绘制的2003年中国内地文化指掌图。编选者突入文化精神的现场,以独立立场和批判精神作为这张“文化地图”的基本坐标系。“文化事件”的经线,以年度时间区划为单位,展现各文化领域的重大事件。“关键词”的纬线标识出公共文化空间中各个层面的关键记号,而“批评文选”则刻录着年度文化批评的精神标高。由此描摹出来的年度文化的全息图像,可以帮助各种不同文化身份的读者,查看文化的全貌或局部,并通过它确认文化个体的“自我”方位,从而得以以更清澈的目光洞察当下中国文化的精神定位及其走向。 -
知识分子与大众
《知识分子与大众:文学知识界的傲慢与偏见(1880-1939)》对现代之初的知识界发动了猛烈攻击,以清晰的条理和富于雄辩的论述向我们揭示了现代文学的大人物们身上的阴暗面:他们蔑视和憎恨普通人,甚至达到了毁灭人性的地步。 -
论美术的现状
本书开始于当今绘画的各种糟糕病态,论及的不仅是美术的“现状”,还有它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衡量它的尺度。克莱尔批判了各种“先锋”和“现代”:它们筑基于怎样的理论和臆想,又呈现出并终结于怎样的悖谬?面对博物馆里那些如同超级市场的食品一样整齐一致的作品,克莱尔提出了他的解决之道:回归个体和地域的特殊性,回归具体和幽僻的范畴,一如全书末尾埃贡•席勒在狱中的喃喃自语:“艺术不可能现代,艺术永恒地回归起源。” -
传统与中国人
“重估价值”是“五四运动”最为重要的思想遗产,当年的文化先驱们站在传统的外面,反思、重新评价传统,对传统抱有激烈的批评,“反传统”是其标签,而今视之,孰是?孰非?又孰解? 全书在深邃而又犀利的批判理性精神的指引下,沿着“五四运动”新思潮的体系深入,系统而全面地梳理传统与中国人的国民性问题,重新审视古典传统中的礼治秩序、主奴根性、道德意识、天朝心态等等,意在从中探讨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最核心的问题:文化的深层的价值观念的转变。全书于繁复的史料中洞幽发微,于看似荒谬中条分缕析,常于看似不经意处有令人拍手叫绝之创见,启人深思与回味。 -
文化理论关键词
本书在当今批判与文化理论中的一些关键性概念的基础上,考察了其所涉及的各种哲学理论观点和方法论。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共十八章,每一章都将一个主题处理为一个概念,对于每一个概念都进行了独立的分析,同时提供了一系列可供讨论的问题以及进一步阅读的材料。作为主题性的介绍,各主题环节贯穿各章,把相关材料连接起来,使读者能够按照自己的学科研究兴趣和目标自行选择文本阅读方式。 第一部分介绍了对于世界和象征体系之间关系的各种批判性立场,指出只有当特定文化赋予其象征意味时,即人类及其处身环境只有通过他们与符号性建构的联系才能获得意义。第二部分探讨了身体、心理、政治、意识形态、性和种族等因素在建构社会身份时所起的重要作用,指出人类及其环境都有赖于建构。第三部分集中考察知识问题。社会构造生产出了知识体系,又是知识体系的产物,知识的意义与特定知识得以形成的文化环境密不可分。 -
批评意识
这是一部关于日内瓦学派的“全景及宣言”式的著作。 本书分三部分,《上编》顺次研究了16位批评家各自追寻批评之源始对象“我思”(即“意识”)的方式;《下编》则从理论上阐明批评意识的各种概念,提出作者自己的方法论。上下编相辅相成,实际上总结了日内瓦学派的批评方法和原则。另外,本书在1993年中文版的基础上,收录了布莱的另外两篇文章,作为原书的补充。 -
被困的普罗米修斯
科学的巨大成功,使它在当代社会中获得了崇高的地位。但事实上,科学家仅仅是社会中人数很少的一部分。科学对其成员的选择是很苛刻的,而且科学家都要经过严格、艰苦的训练,由此普遍获得科学洞见的能力。这超出了大众(非科学家)所能理解和掌握的水平。 在尝试参与、理解和接受科学的努力失败之后,非科学家发现,科学是让人困窘的。由此,科学周围的文化形成了对科学的极其复杂的态度:一方面是对科学的希望,一方面是对科学的担心;一方面是对科学的景仰,一方面却是深深的无助和嫉恨。这带来多方面的后果。例如,这种情绪在后现代主义者和“科学元勘”(Science Study)这一新的学术领域那里,发展成试图消解科学权威的努力。他们认为,所有的知识体系在认识论上与现代科学同样有效。作者对诸如此类的观点进行了有力的驳斥,认为科学“是可靠的、持久的、远远超过任何社会习俗系统所能提供的保证”。 作者认为,尽管科学是形成我们当代社会物质生活的首要力量,但却是极为不适地镶嵌在当代社会文化的母体之中。政治、法律,高级与低级的文化、金融、商业、宗教——实际上所有的组织都受到科学的滋养,然而这些文化中没有一个对科学世界观有着深刻的理解或同情。科学陷入周围文化的围困和抵制之中。 作者以“最大忠诚”,从文化、数学、目的论、技术、种族、教育健康、法律、新闻等十几个方面,“展开了对这种境况的分析”。 -
什么是当代
本书为作者近年来文章的最新结集,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了启蒙运动的发生,以及由尼采开始的对启蒙运动的批判,这也是对启蒙运动批判的一个特殊的法国路径。第二部分从植物、动物和垃圾等别样的角度入手,对城市、空间和家政等现代现象展开了全新的解读。第三部分对当代文化、艺术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
现代性
没有哪个词比现代性这个词的解释更加纷繁多样的了。一般来说,现代性是16世纪以来首先出现在欧洲的社会事实和观念事实。但是,按照姚斯的考证,现代(modernus)一词在公元五世纪就出现了,这个词旨在将刚刚确定地位的基督教同旧的异教的罗马社会区别开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现代”一词就意味着现在和过去的断裂。它在欧洲的反复使用,就是为了表现出一种新的时间意识,就是要同过去拉开距离而面向未来。它“把自己理解为新旧交替的成果”。[1]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在历史上就会有各种各样的现代――在查理大帝时代,在12世纪,在启蒙时期,都会出现这样急于摆脱过去而欣喜地拥抱当前和未来的现代。这样的现代为求新的意志所主宰。但是,现在通常说的现代,在时间断裂的意义上,只是针对中世纪。只是在同中世纪剧烈的对照中,只是在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观念同中世纪全面决裂的背景下,现代性才萌芽,它自身的独特性才斩露头角。 ……这本小书从现代性的各个层面着手――这毫无疑问是考虑到了叙述的方便。事实上,现代性必须被视作是一个历史化的复杂的内部矛盾重重的悖论系统,在其中,必定是牵一发而动千钧。它像一艘巨轮一样,从16世纪开始慢慢驶离了完全由上帝宰制的那个中世纪码头。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