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季羡林

  • 天竺心影

    作者:季羡林

    《天竺心影》包括《天竺心影》和《万泉集》两个集子。《天竺心影》是季羡林正式印行的第一部散文集,1980年9月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收作者1978年第三次访问印度后所写的见闻。《万泉集》最早编于1987年12月,收作者1986年、1987年所写散文,因故未能出版,作者后又增补了若干新写散文,于1991年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单行本。 海报:
  • 季羡林的五堂国学课

    作者:季羡林

    《季羡林的五堂国学课》,众所周知季老是著名的文化大师,他对于中外文化,尤其是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一位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长期从事东方文化研究,他在晚年也一直在思考“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什么?”《季羡林的五堂国学课》将引领读者于行文问听大师阐述他对中国文化的体悟与沉思,带领读者从深层次感受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 月下清荷檐下猫

    作者:季羡林

    藤影荷声,雪猫扑影,故乡风景,生活闲趣,季羡林老先生在平平淡淡的生活中悟出了诗意,他用朴素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大千世界中令人欢喜、令人沉思的点点滴滴,而这些点滴又常为疲于奔波、忙于谋生的我们所忽略。跟随大师的脚步,领略充满诗意的人生,为我们忙碌的心灵寻一方休憩之地。
  • 季羡林说和谐人生

    作者:季羡林

    《季羡林说和谐人生》是季羡林对“和谐社会、和谐人生”的一些看法,涉及哲学、宗教、美学和文化交流诸方面。并指出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的观点。什么样的人生才算是幸福完满的人生?按季羡林的说法,是和谐的人生。那么怎样的人生才算是和谐?我们该如何面对压力?如何消除人与人之间可怕的隔膜?如何处理友情与爱情?怎样建立起温馨的家庭?什么才是真正的长寿之道?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什么?季羡林指出:中国文化的精髓就是“和谐”。
  • 莫问他乡与故乡

    作者:季羡林

    本书主要讲述了季羡林在北京和德国生活的经历,以及对师友的追忆。季羡林在高中结束以后便离开了山东,后来在德国待了十年,在北京更是生活了大半辈子,这两个地方对他而言,故乡与他乡的概念已然融合在一起,既是他乡,也是故乡,所以还是莫要“问”了吧。
  • 我的学术人生

    作者:季羡林

    《我的学术人生》内容简介:一代学人有一代学人的风范,季羡林先生以渊博之学、累累硕果、求真务实获得了广泛的尊重。《我的学术人生》字里行间呈现出这位文化学者对自己倾毕生精力研究学问所形成的严谨与执著,并饱含深情地追忆了其导师们的引领之德,所述无不真实感人,其人品学思德养,堪称一代楷模。
  • 有憾无悔

    作者:季羡林

    《有憾无悔:季羡林回忆录(典藏本)》主人公季羡林六岁别母,廿四去国,中历浩劫,逾花甲,终得伏枥三十载,所怀者,惟赤子之心,所求者,惟无愧于人。全书主要讲述了季羡林的童年的碎片、中学时代、我的大学、第一份工作:做高中教员、留德十年成追忆、回到祖国(1946~1949)、在北大(1949~1965)、在北大(1966~1977)、收获的年份(1978~1993)、印度印象、小别京华归故乡、在病中。
  • 故乡明月

    作者:季羡林

    《故乡明月》作者季羡林先生恐怕是国内仅存的文化大师了。季老在梵文、吐火罗文、印度文化等方面的造诣世间已无人能望其项背。他八十高龄提笔写散文,一发而不可止,然后蔚为大观,成为当今学者散文的一座高峰。 季老的散文没有浓艳的装扮,没有刻意的雕凿,却有感人肺腑的真情和发人深省的哲理。读罢掩卷,浓郁的事情、悠然的画意、幽深阔远的境界、四处横溢的智慧,让你回味良久。
  • 畅谈东方智慧

    作者:(日)池田大作

  • 季羡林随想录

    作者:季羡林

    《季羡林·随想录(10):牛棚杂忆》内容简介:我痛恨自己在政治上形同一条蠢驴,对所谓“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这一场残暴、混乱、使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蒙羞忍耻,把我们国家的经济推向绝境、空前、绝后,至今还没人能给一个全面合理的解释的悲剧,有不少人早就认识了它的实质,我却是在“四人帮”垮台以后脑筋才开了窍。我实在感到羞耻。 我生平优点不多,但自谓爱国不敢后人,即使把我烧成了灰,每一粒灰也还是爱国的。可是我对于当知识分子这个行当却真有点谈虎色变。我从来不相信什么轮回转生。现在,如果让我信一回的话,我就恭肃虔诚祷祝造化小儿,下一辈子无论如何也别播弄我,千万别再把我播弄成知识分子。
  • 因梦集

    作者:季羡林

    《因梦集》包括《因梦集》和《小山集》两个集子。20世纪30年代,季羡林曾应约准备编一本散文集,命题《因梦集》,因故未果;后来特意将解放前的作品纂为一集,仍以“因梦”冠名。《小山集》收录作者从1991年至1994年所写的散文。 海报:
  • 季羡林人生沉思录

    作者:季羡林

    《季羡林人生沉思录》讲述了:三千里路云和月,九十八载沉与浮心中参透人生,笔下闪耀智慧。温家宝总理看望季羡林先生曾说:您写的几本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中国知识分子历经沧桑、艰难困苦,但爱国家、爱人民始终不渝,他们不懈奋斗,把自己的知识奉献社会、服务人民。您在最困难的时候,包括在“牛棚”挨整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信仰。
  • 我的路

    作者:季羡林

    《我的路》是季羡林先生最具励志意义的人生独白。季先生的求学与就业经历,对当下的青年读者来说,是一部非常合时宜的励志作品。他从山东一个穷困的山村走出来,一步一步成长为学贯中西、享誉海内外的学术大师。虽时隔多年,然而他考上名校(清华大学),出国留学(赴德),后回国求职(于北大任教),这一段时间的人生轨迹,正是当下许多年轻人正在走的路。《我的路》是季羡林先生“致青春”的一本书。世界上没有白费的努力,希望这位勤奋的老知识分子、老留学生在向各位青年读者分享自己这段“人生路”,能感染和指引更多的人为梦想而努力奋斗。 季羡林先生用真实、质朴的笔触,重述自己的多彩人生路,真实展现了其一生的奋斗经历和内心情感世界。他从一个也曾叛逆的贫穷少年成长为学贯中西的学术大师,没有显赫的身世或辉煌的背景,也曾迷惘孤独,也曾雄心壮志,一生坎坎坷坷而又多姿多彩。 季羡林1930年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德文。1935年留学德国,获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他一生精通12种语言,是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我的路》以季羡林先生的成长为时间脉络,从中小学、大学、留学、就业等多个阶段,从“民国”到“二战”,从“乡村”到“欧洲”,名校、出国、求职、语言学习、人生思考……全景展现其独特的人生经历。除《清华园日记》外,本书还有《留德日记》独家首次曝光。
  • 故乡明月

    作者:季羡林

    季慕林先生恐怕是国内仅存的文化大师了。季老在梵文、吐火罗文、印度文化等方面的造诣世间已无人能望其项背。他八十高龄提笔写散文,一发而不可止,然后蔚为大观,成为当今学者散文的一座高峰。 季老的散文没有浓艳的装扮,没有刻意的雕凿,却有感人肺腑的真情和发人深省的哲理。读罢掩卷,浓郁的事情、悠然的画意、幽深阔远的境界、四处横溢的智慧,让你回味良久。
  • 朗润思语

    作者:季羡林

    朗润思语,ISBN:9787505720688,作者:季羡林著
  • 留德十年

    作者:季羡林

    每当我翻出一些早已静默在记忆底层的回忆时,又会有强烈的思绪来调整今天的看法。就像我说,回忆之动人之处就在于可以重新选择今天的看法。就像我说,回忆之动人之处就在于可以重新选择,将自己心爱的,毫无关联的往事重新结合起来,从而获得全新的过去。当时间固化成为碎片来回闪现,在叙述这些回忆碎片中,始终贯彻着今天的立场,由此我们成为过去的统治者。
  • 留德十年

    作者:Ji Xianlin

    《留德十年(1935-1945)德文版》为著名语言学家、翻译家、史学家、教育家季羡林先生的散文《留德十年》的德语版。1935年,青年学子季羡林赴德留学,开始了十年羁旅生涯。耄耋之年,季先生忆及往昔,写下了这部《留德十年》。书中讲述了自己1935-1945年留学德国的经历,描述了在战乱期间的异国他乡,满怀激情孜孜不倦地学习、择定专业方向、获得博士学位,也由此奠定了毕生学术研究根基的情形;此外还描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霾给欧洲人民和旅欧的中国学子带来的戏剧性苦难。学术追求、学长深思、友人情深、青春激情,中外学者和普通人民之间的交流与温情,都在简洁流畅的语言中描述得栩栩如生。德文版由北京外国大学德语教授、翻译家李逵六和德国专家秉玫瑰(Brinkmann)、留法学者刘道前合译。译文忠实于原文,优雅流畅,是佳作佳译;为了方便德国读者阅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针对原文中带有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特色的语言点做了译注,共有数十个。
  • 行走天下

    作者:季羡林

    《行走天下》:谨以此书缅怀季羡林先生。
  • 心是莲花开

    作者:季羡林

    夜来香。 大槐树。 老妇人。 从平淡中感悟生命,从纯粹中体会人生,天地万物都在季老朴素的文笔中禀赋了生命的感动。 本书收录季羡林先生思考生命与人生的文章,共分三辑:第一辑,寂寞听风雨;第二辑,一花一世界;第三辑,如是我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