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季羡林
-
此心安处是吾乡
本书是季羡林自德国回到祖国、受聘为北大教授并在北大组建东语系这一时期生活、工作、社会交往的原始材料。先生生前发表的一些怀念性文章中,提到的一些人与事,比如与陈寅恪、胡适、汤用彤、梁实秋、邓广铭、臧克家、李长之等人的交往,在这本日记中都可得到印证。虽然只是短短一年多时间的日记,但从中可以看出季羡林的很多方面,比如个性率真、节俭、勤学苦读、尊师重道、待人真诚、作息规律,等等。从中可以看出一个真实、鲜活、朴厚的季羡林。 -
季羡林真实人生
《季羡林真实人生》内容简介:季羡林是这个时代人们所熟知的“文化符号”、“学术大家”,也是一位著作高产的知名散文家。《季羡林真实人生》中的60余篇随笔由其子季承亲自选定,可谓精品中的精品。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晚年他力辞“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三顶桂冠“,用他自己的话说:“还我一个自由自在身。”在经历大起大落的人生之后,他以最坦率、真诚的态度,在《季羡林真实人生》辑录的文章里,把自己对人生世相,友情、爱情以及读书、做人的体悟与认识娓娓道来。 他是低调的、真实的: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人世间的真理都是明白易懂的。可是,芸芸众生,花花世界,浑浑噩噩者居多,而明明白白者实少。 然而却蕴含着许多深沉的智慧: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第三,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这三个关系,如果能处理很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则,生活就有苦恼。 可惜把别人当傻瓜的现象,自古亦然,于今尤烈。救之之道只有一条:不自作聪明,不把别人当傻瓜,从而自己也就不是傻瓜。哪一个时代,哪一个社会,只要能做到这一步,全社会就都是聪明人,没有傻瓜,全社会也就会安定团结。 他的文字是平实的,然而魅力也就在这平实之中。从17岁开始写作散文,看似普通的文字背后是一生辛勤耕耘的磨练。“中国民俗之父”钟敬文曾赞他的文字“如同野老话家常”,这是对写作者至高的赞赏。他的几部散文集子多年来长踞畅销书排行榜,也证明了读者对这种文字风格、这种人生态度的追随和认可。 书后附录了15条人生箴言,是季羡林文中哲理的精华,也是被其粉丝和追随者反复传阅吟诵的。值得品味、值得收藏。 -
假若再上一次大学
《倘若再上一次大学》选出季老读书颇有代表性的六十余篇读书随笔、序、跋及关于治学经历的个人参悟,林林总总、深入浅出,以大学者的读书角度品鉴其细致、严谨的习惯,更可以体悟到其对学术的真诚与认真,读者亦可以循着季老读书的痕迹穿越书香世界的丰富,感受学问幽深的大家风范。 -
清华园日记
此为“季羡林散文新编”十种之一。这是季羡林先生1931—1934在清华大学读书时两年间的日记,在作者九十高龄时,经过一番郑重思考,决定“一字不改”,“原文奉献给读者”,让读者“看一看我写文章的另一面”。 与每个平凡的人一样,学者季羡林也有自己的青涩年华,日记里跃动着的是一颗鲜活生动的心,所有时下青年人的苦闷与热闹、狂狷与真情尽在其中,对枯燥的外语学习的的逃避也都一吐为快,读来感觉亲切有味。 -
朗润园随笔
《郎润园随笔》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
季羡林随想录
《季羡林随想录(精华珍藏版)》内容简介: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对待坏人,则另当别论。忍者,相互容忍也。根据我的观察,坏人,同一切有毒的动植物一样,是并不知道自己是坏人的,是毒物的。我还发现,坏人是不会改好的。 时光流逝,一转眼,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活得远远超过了自己的预算。有人说,长寿是福,我看也不尽然。人活得太久,对众生的相,看得透透彻彻,反而鼓舞时少,叹息时多。 走运时,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得过了头;倒霉时,要想到走运,不必垂头丧气。心态始终保持平衡,情绪始终保持稳定,此亦长寿之道。 自己生存,也让别的动物生存,这就是善。只考虑自己生存不考虑别人生存,这就是恶。 做人要老实,学外语也要老实。学外语没有什么万能的窍门。俗话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就是窍门。 -
真话能走多远
本书将季羡林散文中的经典名篇按全新的角度重新结集出版,文字典雅清丽、感情充沛动人,淳朴而不乏味,情浓而不矫揉,庄重而不板滞。无论记人、状物或摹事,笔下流淌的是炽热的人文情怀,充满趣味和韵味,值得品评和玩味。读此经典选本,既能享受季羡林先生散文的风采,又能领略他的人格魅力,从而悟出做人的真谛。 -
难得糊涂
《难得糊涂》主要内容简介: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即人与社会的关系;第三,个人思想感情的矛盾与平衡的关系。这三个关系处理得好,生活就能愉快,社会就能和谐;否则,生活就会苦恼,社会秩序、公共道德就会出现混乱。“天人合一”思想是东方思想的普遍而基本的表露。它是有别于西方分析的思维模式的东方综合思维模式的具体表现。 -
季羡林随想录
《季羡林随想录7: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内容简介:如果读书也能算是一个嗜好的话,我的唯一嗜好就是读书。我教了一辈子书,从中学教到大学,从中国教到外国,以书为命,嗜书成癖,积七八十年之积累,到现在已积书数万册,在燕园中成为藏书状元。做人要老实,学外语也要老实。学外语没有什么万能的窍门。俗语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就是窍门。 -
家贫苦寒
《家贫苦寒》主要内容简介:现在,对小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同在别的方面一样,管得过多,管得过严,管得过死,这不一定就是正确的方法。无为而治,我并不完全赞成,但为的太多,我是不敢苟同的。第一,感情必须充沛真挚;第二,遣词造句必须简练、优美、生动;第二,整片布局必须紧凑、浑成。三者缺一就不足一篇好文章。 以中国为例,我们首先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与此同时,分析、接受外来文化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精华部分。就算是精华,也不能原封不动地保留,也必须加以分析、研究。 -
季羡林读书有用
《季羡林读书有用》主要内容:任何人的一生,都是一个学习——广义的学习的过程。区别只在于有的人意识到这一点,有的人没有意识到,有的人主动,有的人被动。而意识到这一点又主动去学习的,其效果往往高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只是被动地去学习的。这个道理其实并不难理解,稍一思考,就豁然了。 ……大学或研究院毕业,只是这个过程的一个阶段的结束,而决不是学习的终结。我们还要继续学习下去的,一直到不能学习的那一天。我们毕生的座右铭应该是:锲而不舍,持之以恒,老而不已,学习终生。 -
季羡林谈写作
季羡林以一身而具有三种难能:一是学问精深,二是为人朴厚,三是有深情。三种难能之中,我以为,最难能的还是朴厚,因为,在我见过的诸多知名学者(包括已作古的)中,像他这样的就难于找到第二位。——张中行一位令当今学人高山仰止的国学大师,一位平易近人的敦厚长者,在他的写作生涯中有多少轶闻趣事?对于写作他又有着怎样的真知灼见?人们说,季老有弟子三千。身为北京大学的副校长,季老对后生晚辈的提携可谓不遗余力。现在,就让季老来告诉我们什么是写作的真谛吧!国学大师季羡林系列之《季羡林谈写作》,为您讲述季羡林的创作生活,伴您聆听大师的谆谆教诲。 学术大家季羡林,在写作方面也堪称大师,他撰写的学术著作,逻辑严谨,论证精当,又通俗易懂。他写的散文、小品文、游记,自然、洒脱,又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写了一辈子文章的季羡林先生,在写作方面积累了好多经验。本书收入了季先生谈写作的文章,相信会对广大读者有所裨益。 -
世态炎凉
《季羡林作品:世态炎凉》是老一辈学人对青年谈个人经历的《青年读本》丛书中的一本。青年读本的目的在于:给你一个坎坷人生的思考,教你一个做人的哲理,帮你扫除成材的障碍,一本不可不读的人生教科书。 这套丛书包括:《我的故事》(于光远)、《直道而行》(张岱年)、《译匠天缘》(金克木)、《绿的痴迷》(冯亦代)、《过去随谈》(叶圣陶)、《世态炎凉》(季羡林)、《推己及人》(费孝通)、《历史的公正》(钟敬文)。 -
学海泛槎
《学海泛溠》主要内容:季羡林先生是我国学术界的一代泰斗,如今已入耄耄之年。他的散文以纯朴、真挚的文笔已为广大读者所了解和喜爱,但季老作为一名学者,他所从事的专业却被人知之甚少。《学海泛溠》曾在2000年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此次由我社重组再版,正是想通过《学海泛溠》,让喜爱季老的读者朋友们了解他的求学之路和学海生涯。 《学海泛溠》此次出版还特别收录了季羡林先生在《文史哲》杂志上刊登过的、尚末在其文集中出现的两篇文章:《我的小学和中学》和《我的高中》(《学海泛溠》将这两篇文章合为一篇,题为《我的上学和中学》),以方便读者对季老的成长历程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感谢季考的秘书李玉洁老师和山西人民出版社的赵玉女士,她们为《学海泛溠》的出版颇费心血,让我们很是感动。 最后,希望这《学海泛溠》能得到读者的喜爱,并能为读才朋友,特别是青年朋友们起到引导、指路的作用,我们想,这也是季羡林先生所希望的吧。 -
此情可待成追忆
清华毕业,北大执教,清华“清新俊逸”的气质与北大的“以天下为己任”的风范在季羡林先生身上水乳交融。本书所选既有季羡林先生耄耋之年对清华的怀旧之文,也有初入清华时生命痕迹的真切记录,更有在北大几十年“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赤子之心与殷殷深情。 “清华园,永远占据着我的心灵”。从青年到老年,“我从未离开过北大。追忆我的一生,怡悦之感,油然而生。” 本书文字是作者流自心田的汩汩之泉,读者从中不仅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八十多年前的“活的”清华,更能领略季羡林先生从学子到教授的丰富深邃的内心世界。 -
坏人是不会改好的
本书是《季羡林妙语录》的增订版,撷选著名东方文化学者季羡林先生的人生隽语,谈佛论道,感师怀友,品人生说世相,辨善恶明得失……全书凝聚了季羡林先生最真挚的情感,最透彻的智慧,条条语录如涓涓细流,滋润人心,发人深省。 -
我和父亲季羡林
季羡林作为一代国学大师虽已辞世,但生前身后的种种是是非非似乎因为当事人的远去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在外界的种种猜测之下,大师之子终于无法再缄其口,整理大师遗物,追忆往昔恩怨,历时年余而成《我和父亲季羡林》。 在儿子笔下,季羡林可以说是一个人生的失败者,一个有国无家的浪人,一个孤独、寂寞、吝啬、无情的文人。早年的心结——过继给叔父、无爱的婚姻、母亲的早逝,塑造了他压抑、封闭、孤傲的性格,他的意气用事毁了自己一家,又使他身陷阴谋的泥沼而难以自拔。 作者颠覆了被社会塑造的“大师”的完美形象,还原了一幕幕诗意后面的血泪。真实得近乎残忍,似乎悖离了子为父隐的儒家传统,但作者残忍的笔触实则包含着一颗挚爱之心,他希望还原一个真实的人的形象,他也希望读者能够接受一个有缺陷的季羡林,季承为我们树立了写回忆录的标杆,这是读者的福祉。 目录 一 季家渊源 二 气派的四合院 三 季家功臣 四 没有父亲的岁月 五 家庭情结 六 回家 七 济南解放 八 平静的十三年 九 季羡林安家 十 “四清”运动 十一 “文革”灾难 十二 干校生活 十三 故乡之行 十四 出使美国 十五 又做弄潮儿 十六 在高科中心 十七 风暴前夕 十八 季家主心骨“老祖”之死 十九 婉如姐之死 二十 母亲寂寞地离开了人世 二十一 意气用事的“成仁之举” 二十二 姐夫颐华也走了 二十三 秘书李铮突然被冷落 二十四 李玉洁乘机而入 二十五 父亲的乌托邦爱情观 二十六 天意难违 二十七 温馨八月 二十八 严肃的嘱托 二十九 歪打正着——藏画流失终见结果 三十 噩耗 三十一 我看父亲 三十二 父亲离去后 附录: 第一组: • 祭父文 • 最后的遗愿 • 最后的高论 • 最后的关注 • 最后的散文 • 最后的题词 • 最后的眼神 第二组: 父亲的日记摘抄 -
季羡林散文精选
学贯中西的季羡林先生也是散文大家。他在20世纪30年代直至近年的七十多年里,写作、发表了大量散文作品,出版了多部散文集。这些散文,淳朴、隽永、平易、深邃,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本书在季先生发表的大量散文作品中选择精品结集而成。作为精品而选入本书的62篇散文及其分类均由季先生亲自确定。这些散文,无论是咏物、忆旧,还是叙事、写景,均表现出作者观察事物、认识世事的独特眼光和深刻思想,抒发了作者的真情实感,给人以深刻启迪。 -
季羡林散文选
优美而浪漫,让人馨香练怀久久不忘的心灵独白;启迪青春、点缀人生、畅想世纪的人生感悟;最具代表性的或伤感或甜蜜或浪漫或纯情的爱的故事;诗一样的文字,格言一样的论说……尽在季羡林散文!这些散文情感真挚,清新流动,隽永耐读,在平淡中显出诗意,基本展现了作者50余年散文创作的风貌。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